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的葉子葯性

杜鵑花的葉子葯性

發布時間: 2022-08-24 01:47:44

『壹』 杜鵑花茶的功效與作用 杜鵑花茶有如下功效作用

1、杜鵑花味酸、甘,性溫。一般認為其葯性較平和,具有和血、調經、祛風濕之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閉經、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等。

2、杜鵑花、葉、根皆有止血的功用,又能止咳、祛痰、平喘,多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病症。

3、長期飲用杜鵑花茶,可令皮膚細嫩,面色紅潤;能降血脂、降膽固醇、消炎、滋潤養顏、養顏和血、祛風濕。可以提煉杜鵑花酸,製成化妝品,起一定美容功效。

『貳』 映山紅葉子有什麼作用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杜鵑花葉,中葯名。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的葉。

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於癰腫瘡毒,蕁麻疹,外傷出血,支氣管炎。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西到四川、雲南。

主治:癰腫瘡毒,蕁麻疹,外傷出血,支氣管炎。


(2)杜鵑花的葉子葯性擴展閱讀:

杜鵑花(映山紅)的養殖及注意事項如下:

1、盆土

盆的話用瓦盆比較合適,要用那種底下有洞,通氣效果較好的。由於杜鵑花根系淺,生長慢,可選用較小的盆,這樣澆水時就不會浪費,也更利於生長。

盆土方面應採用質地較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也可用到部分腐葉土、鋸木屑,在填充盆土時,應注意在底層用粗土,在上面用細土。在翻新盆土方面,新栽的可為1到2年一次,養殖超過10年的,可3到5年換一次,也可以不換。

2、澆水

杜鵑花的根很細,吸收能力也較差,而水分要通過根的吸收才能到達花體,所以對杜鵑花澆水,除了在冬季休眠期外,都應該做到勤澆水保濕,特別是在每年3月份以後的生長期、開花期,及7到9月份的高溫期,都應該加大澆水次數。

最好保證每天澆水兩次左右,秋冬季節可適當少澆水。需要注意的是用來澆花的自來水,最好先用器物存放一到兩天,再用來澆花。

3、光照

杜鵑花養殖過程中要隨時保證它的光照充分,因為光照充分才能花開得好,當然炎熱夏季不能拿出去暴曬,反而應加強遮擋的工作,以防被曬壞,此外,在花開季節也應適當做好保護工作,可採用擋光網進行防護,開花期也是不能被暴曬的。

4、施肥

適當的施肥能令杜鵑花養殖生長得更粗壯和迅速,和大多數室內花卉養殖一樣,杜鵑花的施肥原則也是薄肥多施,即一次少放一點,可以多施幾次。

在老葉轉綠、開花期間、開花過後,適當施肥兩到三次,天氣高溫炎熱期間,切不可施肥。杜鵑花的養殖施肥可用選用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等料。此外,發現病弱枝,要及時將其剪除,以防影響到其它枝條的健康成長。

5、除害

杜鵑花的養殖過程中,最主要的害蟲有分球冠網蝽、蚜蟲等,發現有蟲害時,量少並用肉眼可見的,可用濕布條擦掉,而如果量多蟲害嚴重時,應到當地葯店購買殺蟲葯液進行有效治理。並要注意讓杜鵑花盆擺放在通風,光照良好的位置,擺放在陰暗的地方,也是引發蟲害的原因之一。

『叄』 粉紅色杜鵑花有什麼葯用價值

據科學測定,杜抄鵑的根、皮襲、葉,均能提取栲膠,有廣泛的用途。它的花含花色素,屬黃酮醇類。它的葉含二氫黃酮類物質。從葯用價值看,杜鵑的葉和花可主治蕁麻疹和支氣管炎,外用可消腫止痛。它的根含鞣質,又可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與閉經(孕婦禁用)。它的花、葉、根都可入葯,味酸性平,能活血、止血、祛風濕。用量為5~10克。如月經不調可用杜鵑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
支氣管擴張出血可用杜鵑花10克,仙鶴草30克、白芨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風濕性關節炎可用杜鵑花10克,防己10克、蒼術15克,苡仁10克水煎服。而治療疽腫疔瘡,可以鮮花和葉搗爛外敷。
有一種黃色杜鵑,又名「羊躑躅」、「鬧羊花」,是麻醉止痛葯,有一定毒性,注意用時不能過量。
此外,杜鵑花對氨氣特別敏感,是防止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因為杜鵑能抵抗二氧化硫,故又是凈化素,為抵抗污染的天然植物,所以它對保護環境,促進人體健康都十分有利,我們應當加倍愛護。
杜鵑花產地安徽,又名山石榴,映山紅,報春花等。
性味酸甘、溫。
主治:和血、調經、風濕,跌打損傷,吐血等。用法:內服,煎湯25~50克或沖泡。

『肆』 木屬性的葯性植物有哪些

杜鵑花:
杜鵑花的代表種,就是俗稱「映山紅」的粉紅色品種。它幾乎遍布長江流域各省以至雲南、台灣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漏斗狀的花,花瓣有酸味,可當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鼻出血。其花、葉、根皆可入葯,有活血調經、消腫止血的功效。
杜鵑的花、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癢,可用於支氣管炎,蕁麻疹;外用治癰腫。根可祛風濕、活血去瘀、止血,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外用治外傷出血。春末採花,夏季采葉,秋冬采根,曬干備用或鮮用。
用法用量:根2~3錢;花、葉3~5錢;外用適量,根研粉,葉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此外,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小黃花、金腰帶,木犀科茉莉花屬,其花、葉、枝均可入葯,有解毒消腫、清熱解毒之效。春季採花,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烘乾。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花1~3錢。外用研粉,調麻油搽敷患處。
白玉蘭:
又名望春花,木蘭科落葉喬木,早春三月開放。白玉蘭的樹皮、葉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葯治頭痛、鼻竇炎等,並有降壓的功效。鮮用或曬干用。
白玉蘭的花朵含有含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醛、丁香油酸等,還含有木蘭花鹼、生物鹼、望春花素、癸酸、蘆丁、油酸、維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於頭痛、血瘀型痛經、鼻塞、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白玉蘭對常見皮膚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伍』 杜鵑花是都有毒嗎

並不是來所有的杜鵑花都有毒,源而是要根據它的品種來區分有毒與無毒。有毒的杜鵑花大概有六十多種,但這些大多數都產至我們的國家。

而區分杜鵑花有毒無毒的方法則是通過觀察它的花色,當杜鵑花的花色為鮮艷的紅色或深紫色時,則表示它無毒。但是如果是白色、黃色、粉色、肉色等花瓣顏色較淡的杜鵑花就需要注意,因為它可能存在毒性。

(5)杜鵑花的葉子葯性擴展閱讀:

所以在種植杜鵑花時,最好是選擇花色鮮艷的。如果家中種植的杜鵑花花色是淡色的,那麼我們需要注意防護。

防護方法一:不要裸手去觸碰杜鵑花的莖葉與花朵,尤其是在修剪杜鵑花的時候,這是為了避免皮膚沾染到杜鵑花的汁液引起紅腫、瘙癢等症狀。

防護方法二:有小孩的家庭要將杜鵑花養殖在高處,或是小孩觸碰不到的位置。以免小孩因為好奇而誤食,引起頭暈、嘔吐、抽搐等不良反應。

『陸』 杜鵑花有哪些葯用功效

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它的功效和作用,你知道嗎?

昨天跟大家分享有月下美人之譽的曇花,相信大家對曇花這種痴情的花有個大概的了解,今天三農使者和大家分享有花中西施之譽的杜鵑花,大家對杜鵑花應該不陌生,因為它還有個名字叫映山紅,但是,大家對杜鵑花的傳說以及功效與作用是否了解呢?

紅色的杜鵑花

關於杜鵑花,有個凄美的傳說,相傳古代有位賢明的國君,很愛他的子民,當他死後便化作杜鵑鳥,每年春天的時候,他都會飛來提醒老百姓種植農作物,哪怕嘴巴叫得流出血,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滿山的杜鵑花。

美麗的杜鵑花

美麗的杜鵑花,自古以來就博得很多詩人的歡心,相繼涌現出了很多贊譽杜鵑花的佳作。那作為中國十大名花的杜鵑花,到底有些什麼功效和作用呢?且聽三農使者與您娓娓道來。
1、觀賞價值
杜鵑花花冠呈鮮紅色,花繁葉茂,還耐修剪,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很好的盆景材料,在園林和綠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很多省份把杜鵑花作為省花,城市把杜鵑花作為市花的原因。

園林中的杜鵑花

2、活血止血
杜鵑花性甘微苦,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祛除風濕和緩解跌打損傷作用,民間常用杜鵑花煲豬蹄,調經和血,安神去燥,
3、止咳祛痰
杜鵑花是非常有名的中草葯,葉和花可以治療蕁麻疹,並且對止咳祛痰、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都有顯著的效果。
4、美容養顏
長期飲用杜鵑花,還有美白和祛斑的功效,相比堅持運動,喝喝茶還是省時省力,所以建議愛美的女性朋友可以嘗試下。

鮮艷的杜鵑花

5、食用價值
杜鵑花的花味酸無毒,可以直接生食,而大白杜鵑、粗柄杜鵑的花至今是人民喜歡的美味佳餚。
6、經濟價值
不僅杜鵑花的樹皮、樹葉含有豐富的蘸質,可以提取栲膠。而且杜鵑花的木材質地很好,堅韌,可以製作各種日用工藝品。

紫色的杜鵑花

7、防止水土流失
高山杜鵑花的根系很發達,在滑坡泥石流頻發的地區,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8、凈化空氣
杜鵑花對空氣中的一些有害的氣體有著很好的吸收作用,所以在房間擺放杜鵑盆栽,不僅能夠增添氣氛,而且還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山坡上的杜鵑花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唐代詩人白居易這樣誇杜鵑的美,杜鵑花也的確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且又有這么多的價值,那杜鵑花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可以說幾乎沒有,只是對花粉過敏的朋友最好不要碰。當然我們都知道,對花粉過敏的人跟很多花都無緣,雖然有些悲傷,但這不影響我們欣賞花的美麗,你說呢?

漂亮的杜鵑花

關於杜鵑花,三農使者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如果你讀過三農使者前些天寫過的文章,是不是喜歡上了很多花,都不知道在房間擺放什麼盆栽的花?三農使者認為,每個季節都擺放自己最喜歡的花就好。

盛開的杜鵑花

三農使者,深耕三農,分享這個大自然的美好,與大家共同成長。如果你想三農使者分享什麼內容,歡迎給我建議

『柒』 杜娟有什麼葯用價值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有「花中西施」之美譽。它的花、根、莖葉均可供葯用,早春採花,秋冬采葉與根。
杜鵑花味酸、甘,性溫。一般認為其葯性較平和,具有和血、調經、祛風濕之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閉經、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等。臨床應用表明,杜鵑花、葉、根皆有止血的功用,又能止咳、祛痰、平喘,多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病症。
驗方選粹

【治咳嗽痰多】 杜鵑花30~40克,單味水煎服,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亦可用紫花杜鵑片,每次5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目前,滿山紅(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制劑的膠囊及「消咳喘」口服液,已是支氣管炎的常用葯,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治痰飲咳喘】 杜鵑花10克,芫花3克,款冬花10克。水煎服。本方有良好的鎮咳祛痰、平喘逐飲之效。適用於久咳不止,痰涎壅盛,胸脅停飲,咳喘不能平卧、胸悶氣短、顏面浮腫、口唇青紫等。
【治咯血】 用杜鵑花10克,仙鶴草30克,白及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鼻衄】 杜鵑花15~30克,水煎服。治鼻出血有良效。

【治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者,可用杜鵑花10克,月季花5克,益母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經閉乾瘦者,可用映山紅60克,水煎服,中病即止。

【治風濕】 用杜鵑花10克,防己10克,蒼術15克,薏苡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治跌打損傷】 用映山紅子1.5克,研成極細末,用白酒或黃酒適量送服。可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紅腫者,也可用杜鵑花嫩葉搗爛,加人乳,外敷患處。

【治癰瘡】 杜鵑嫩葉適量,搗爛如泥,敷於患處,每日換葯2次。用於癰瘡疔、各種陽性腫毒。

【治皮膚病】 杜鵑鮮葉煎湯洗浴,可治蕁麻疹。杜鵑花60克,油桐花30克,焙乾研末,用桐油調搽(先剃頭再搽葯)於患處,可療頭癬(癩痢頭)。

注意:一般入葯的杜鵑植株都是粉紅色的,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均不可食用或葯用。(黃 芳 安徽省懷寧縣醫院)

摘自 http://news.beelink.com.cn/20090331/2657920.shtml

『捌』 杜鵑花真的有毒嗎室內到底該不該種植杜鵑花

其實說到杜鵑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感到很陌生,這是因為杜鵑花他的名氣真的是太高了,無論是在書里還是在小說故事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由於杜鵑花經常都是漫山遍野的開放,所以那些作者也特別喜歡杜鵑花寫進自己的故事裡面,杜鵑花作為一個特別美好的意象。

杜鵑花的顏色也是出奇的鮮艷一般來說都有紅色玫紅色,甚至有時候還會有紫色的杜鵑花,也許一些年輕人們可能會覺得杜鵑花的這種顏色太過於艷俗了,但實際上當你看到杜鵑花的真容以後你就不會這么想了,因為這些顏色與杜鵑花的形態搭配在一起,你所感受到的並不是艷俗,而是一種奪目的美麗。

3.確實是有一部分杜鵑花有毒,那麼怎麼辨別呢?其實也很簡單,一般來說白色和黃色杜鵑花是有毒素的,但是紅色紫色的杜鵑花卻是無毒的。所以說紅色系列的杜鵑花大家是可以放心在家裡養的。

『玖』 杜鵑花有什麼營養價值

杜鵑的花、果、葉、根,都有葯用價值。其花味甜,略帶酸味,葯版性平和,有活血、調經、祛權風濕的效用。如果婦女月經到期不行,或血往上溢,可摘取鮮花,加水煎服。民間通常還摘取白色花朵,與豬蹄同煮服用,治療白帶。其鮮葉煎湯,內服外洗,可治療蕁麻疹;新鮮嫩葉,搗爛外敷,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癤、外傷出血,既能消腫解毒,又能去痛止血。其根性偏溫,味酸中帶甜,煎湯內服,對各種出血症均有效。常用於治療吐血、咯血、鼻出血、痔瘡出血及女性經漏不止、白帶量多等症。取鮮根切片曬干,浸酒內服,對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有較好的療效,如因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經久不愈,可取其子研末,用其根浸的酒送服。

現代葯理研究證明,杜鵑花含花色苷(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矢車菊素3,5-葡萄糖)、黃酮醇類(杜鵑黃素-3-鼠李葡萄糖苷)。其對實驗小鼠有鎮咳和祛痰作用,並能夠對抗豚鼠組織胺和乙醯膽鹼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杜鵑花煎劑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因此,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拾』 哪些植物帶有葯性作用

杜鵑花:
杜鵑花的代表種,就是俗稱「映山紅」的粉紅色品種。它幾乎遍布長江流域各省以至雲南、台灣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漏斗狀的花,花瓣有酸味,可當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鼻出血。其花、葉、根皆可入葯,有活血調經、消腫止血的功效。
杜鵑的花、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癢,可用於支氣管炎,蕁麻疹;外用治癰腫。根可祛風濕、活血去瘀、止血,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外用治外傷出血。春末採花,夏季采葉,秋冬采根,曬干備用或鮮用。
用法用量:根2~3錢;花、葉3~5錢;外用適量,根研粉,葉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此外,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小黃花、金腰帶,木犀科茉莉花屬,其花、葉、枝均可入葯,有解毒消腫、清熱解毒之效。春季採花,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烘乾。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花1~3錢。外用研粉,調麻油搽敷患處。
白玉蘭:
又名望春花,木蘭科落葉喬木,早春三月開放。白玉蘭的樹皮、葉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葯治頭痛、鼻竇炎等,並有降壓的功效。鮮用或曬干用。
白玉蘭的花朵含有含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醛、丁香油酸等,還含有木蘭花鹼、生物鹼、望春花素、癸酸、蘆丁、油酸、維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於頭痛、血瘀型痛經、鼻塞、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白玉蘭對常見皮膚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首先是不同的植物本身的葯物價值不一樣,比如常見的迎春花,小黃花看起來不起眼,只是供人欣賞,但這花朵當中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迎春花烤乾以後,可降火解毒,白玉蘭效果也不錯,除此之外葯用價值的植物還有很多種。

熱點內容
失戀33天白百合追車 發布:2025-09-14 12:32:43 瀏覽:879
巨紫荊盆景 發布:2025-09-14 12:32:24 瀏覽:602
武漢的荷花燈 發布:2025-09-14 12:22:52 瀏覽:631
永嘉縣蘭花 發布:2025-09-14 12:21:21 瀏覽:10
中葯山櫻花 發布:2025-09-14 12:13:15 瀏覽:157
蘭花德國 發布:2025-09-14 12:05:47 瀏覽:564
情人節情侶姿勢 發布:2025-09-14 11:49:31 瀏覽:234
櫻花校園醫 發布:2025-09-14 11:14:30 瀏覽:511
荷花籽煮粥 發布:2025-09-14 11:04:16 瀏覽:851
艾葉苗盆栽 發布:2025-09-14 10:58:30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