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審評

茉莉花審評

發布時間: 2022-08-21 23:54:05

茉莉花茶的香氣有哪些評茶術語

茉莉花茶香氣的評茶術語:濃烈香氣豐富直至冷嗅有餘香。

嫩香清香芬芳,有爽快感覺(高級綠茶)。

馥郁、濃郁帶有濃長的特殊花香稱濃郁,比濃郁更好稱馥郁。

清高香氣高長鮮爽,適於色種、烏龍,或綠茶。

清香香氣清新細長。

純正香氣正,無雜味但不濃。

平淡香氣較低略有茶味。

低淡淡薄、熱嗅稍有香感,而冷嗅已消失。

粗老氣老葉特有的氣味。

青氣有青草或青葉氣息。

悶氣如新鮮毛竹浸在水裡所發生的氣味。

老火嗅之微帶有烤黃的鍋巴氣息。

日曬氣一種青臭氣,日腥味。

異味包括焦、煙、酸、餿等非茶葉本身氣味。

以下是審評花茶時應注意的品質狀況。

鮮靈花香鮮顯而高銳,一嗅即感。

濃花香飽滿,亦指花茶的耐泡性。

純花香、茶香比例調勻,無其他異雜氣味。

幽香花香幽雅文靜,緩慢而持久。

香浮花香浮於表面,一嗅即逝。

透蘭茉莉花茶中透露玉蘭花香。

透素花香薄弱,茶香突出。在茶湯中可以嘗出來的綠茶滋味。一般「透素」的茶湯多帶澀感。這種情況多半出現於窨花頭窨未「窨倒」或用素綠花茶拼入花茶的場合。

花蒂味香味中夾雜有花蒂氣味,付窨的鮮花質量差,僵花較多而產生。

水悶味花茶香味欠純欠鮮,多數在通花不及時,堆溫過高鮮花受損,使茶坯在濕熱情況下產生的不良氣味。

悶濁味花茶香味欠純欠鮮不清爽,在窨堆過厚、鮮花受擠壓、窨堆透氣性差等情況下產生。

Ⅱ 怎麼區分茉莉花茶的好壞

1、觀形,一般上等茉莉花茶所選用的茶坯,以嫩芽者為佳。以福建花茶為例:條形長而飽滿、白毫多、無葉者上,次之為一芽一葉、二葉或嫩芽多,芽毫顯露。越是往下,芽越少,葉居多,低檔茶則以葉為主,幾乎無嫩芽或根本無芽。

2、聞香,好的花茶,其茶葉之中散發出的香氣應濃而不沖、香而持久,清香撲鼻,聞之無絲毫異味。

3、觀色,茉莉花茶的湯色應以黃而明亮為佳,若深暗泛紅,往往是品質有弊病的表現,如茶葉陳化、窨花時悶堆太久、烘乾不及時等都會影響湯色。

拓展資料:

茉莉花茶(Jasmine Tea),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為福建福州 ,其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高,品種豐富。

在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有150多年歷史。福州茉莉花茶源於漢,中醫的創新促進福州茉莉花茶誕生,宋朝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誕生了數十種香茶。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 。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鬱、健脾理氣、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健康飲品。

參考資料:茉莉花茶-網路

Ⅲ 茉莉花茶的審評方法有哪些特點

茉莉花茶的審評方法特點分析:花茶審評外形基本與素茶相同,內質審評方法較多有:單杯一次、單杯二次、雙杯一次、雙杯二次等,方法程序優缺點單杯一次沖泡5分鍾→嗅香氣(熱嗅鮮靈度、溫嗅濃度、純度)→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簡便、快速、適於審評技術熟練人員,但可比性差,參加人數不宜多單杯二次沖泡3分鍾→嗅香氣(辨鮮靈度)→看湯色→嘗滋味→沖泡5分鍾→嗅香氣(辨濃度、純度)→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審評結果正確性好,但湯色,滋味較正常沖泡稍存差異雙杯一次(1)沖泡5分鍾→嗅香氣(2)沖泡5分鍾→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能仔細辨別香氣,熱嗅、冷嗅結合進行,結果可靠,但較麻煩雙杯二次(1)沖泡3分鍾→嗅香氣(辨鮮靈度)→沖泡5分鍾→嗅香氣(辨濃度、純度)(2)沖泡5分鍾→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准確性比以上幾種方法可靠,但操作繁瑣花時間。

在正常的情況,多採用單杯一次沖泡法。但以「雙杯一次」法效果較好。沖泡時稱取二份樣茶各3克,揀去花蕊花瓣等(在沖泡時忌帶花蒂、花瓣、花梗、花蕊等,一般在稱樣後仔細揀凈)。一份供香氣審評(鮮靈度、濃度、純度);另一份專供審湯色、滋味、葉底。品質比分為:香氣佔40%;滋味30%;外形20%;葉底10%;湯色作參考。開湯方法與素茶相同,沖泡3分鍾,嗅香氣的鮮靈度,續泡5分鍾,評香氣的濃度和純度。另一份一次沖泡5分鍾,審評湯色、滋味、葉底。

Ⅳ 怎樣鑒別茉莉花茶的好壞

1、外觀:以條索、色澤、勻整度來評定。
① 條索(名優茶叫造型):要求緊結壯實。名茶有它自己獨特要求,如龍井茶要求扁平勻直;碧螺春要求捲曲細嫩等等。但一般而言,春茶一般條索緊結重實,夏秋茶就較輕瘦或粗松。高檔茶要求芽毫多且肥壯。
② 色澤:花茶是以綠茶為原料,一般色澤要求嫩綠、黃綠、有光澤為好,夏秋茶比較枯綠欠油潤,秋茶還好些,陳茶灰暗。
③ 勻整度:干凈勻整為好,特別要檢查非茶類夾雜物,如昆蟲、鐵釘等不能有摻雜。
2、內質:內質是茉莉花茶品質主要因素,以香氣、滋味、湯色、葉底來鑒別,主要決定於香氣和滋味。
①香氣:從鮮度、濃度、純度三因素來評判,優質的花茶同時具有鮮、濃、純的香氣,三者既有區別又有相關性。
a、鮮度:指香氣的鮮靈程度,審評一杯花茶時,聞香氣,給人第一印象鮮度如何?通俗說就是香氣新鮮否?高檔花茶要求「鮮靈」,鮮靈是香氣表現十分敏銳,即「一嗅即感」是鮮的更高表現,不鮮,陳味都是低檔花茶或陳茶的表現特徵。
b、濃度:指茉莉花茶耐泡度。香氣持久、耐泡者為濃度好的茉莉花茶,相反香氣薄、不持久、一泡有香,二泡就聞不到香氣,濃度就差了。一般低級別花茶濃度總比不上高級別的花茶。
c、純度:指花香、茶香的純正度。如茉莉花茶中不能「透蘭」或其它花的香,茶香中不能有煙焦味及其它異味。
②滋味:主要評濃度和鮮純度。品嘗花茶滋味純正濃醇為好。滋味與香氣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是相關性。香氣鮮滋味爽;香氣濃滋味醇;香氣純滋味細;若發現香氣有異,在滋味上要認真地加以鑒別。
③湯色:以黃綠、清澈明亮為好,黃暗或泛紅為劣。
④葉底:嫩綠、黃綠、勻亮為好,粗展、欠勻、色暗或紅張為劣

Ⅳ 茉莉花茶的香氣

茉莉花茶的香氣

茉莉花茶的香氣,生活中,說到茉莉花茶,相信大家對茉莉花茶都不陌生。茉莉花茶是由茶和茉莉製作而成的,用沸水沖沏會漂出很濃郁的香味,所以很受大家歡迎。下面是關於茉莉花茶的香氣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茉莉花茶的香氣1

茶的形成是磨練的積淀,在烈日下發芽開花,在驟雨中成長,在疼痛中被分離,在烈焰上焙制,終用沸水沏煮。經歷重重苦,方能流香。浮生不在,茶語清香,注一灣水,取一瓢茶,入壺、出湯、濃稠甜蜜。觀而賞其妙,聞而悅其香。

如果你偏愛含蓄、隱忍的花香,那麼這款茉莉針王,了解一下。茉莉花茶的茶底,烘青綠茶與白茶是最為常見。在福建,白茶是高貴花茶的新寵。茉莉花茶是中國歷代名茶,它是通過鮮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鮮茶葉吸收茉莉花香而成。

一來閩地本身產白茶(如福鼎、政和等)二來白茶朴實清潤,白茶之於茉莉,更能襯托出茉莉的水靈和濃香。三來,白茶更耐泡,即便是6-7泡之後,白茶的滋味與回甘依舊明顯。單芽的外形肥嫩飽滿,銀白色的芽毫密布。

茉莉針王跟其他茉莉花茶顯著的區別之處,在於它的茶坯未經揉捻,花香精髓難以滲透進去。這是考驗花茶窨制技術的大難關,制茶期間耗費的心血和成本也是其他花茶無法匹及的。這款花茶茶底的「針王」,指的是白毫銀針。

能夠被選入「針王」的茶,本就鳳毛麟角,必須是每年新茶中精挑細選的極品福鼎白毫銀針,顆顆飽滿,短小精悍的全嫩芽,比先前的白龍珠,嫩度更高。泡開後,徐徐展開,葉形美好,如鮮葉般飽滿有力,令人賞心悅目。

滋味與先前的`白龍珠相比: 雖然同為福鼎新白茶,滋味更柔和內斂,回甘更持久明顯。經歷了6泡之後,花香與茶味依舊明顯。沖泡時並沒有龍珠那般香氣飛揚,但香味持久,而且越喝越迷人。這,就是頂級花茶工藝中所謂的「花香入骨」,吸飽的香氣深入茶葉骨髓,會一泡接著一泡得不斷釋放,似涓涓流水,綿延不絕。

茉莉花茶的香氣2

茉莉花茶,是我國特有的茶葉產品,茶香、花香交融,香氣優雅馥郁、滋味醇甘鮮爽,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

眾所周知,茉莉花茶以香氣見長,而茉莉花茶品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香氣純正與否。

對茶進行感官審評時,會結合色、香、味、形綜合評判,而茉莉花茶的感官審評,香氣的權重佔了足足40%,其它因素各佔10%~20%。

所以,茉莉花茶香氣的高低與優劣,比其他的因素更能影響其品質和等級,其香氣通常從鮮靈度、濃度和純度三方面來評定。

不過,茉莉花茶由於製作工藝比較繁瑣,對窨制技術要求較高,如果技術不過硬,容易引發一些不夠純正、鮮靈甚至有些劣質的香氣,以下7種是茉莉花茶中比較常見的異雜味,如果你遇到這幾種香氣,說明你的茉莉花茶就有問題了哦。

煙焦味

煙味通常會出在茶坯上,而焦味是烘茶溫度過高所致,輕者為高火味,重者為焦味。

日曬味

日曬味是茶坯在初制時由於暴曬產生的一種日曬氣,窨成花茶後,成品茶香氣中仍會夾雜有不同程度的日曬味。

青澀味

有些茉莉花茶帶有青草氣,而且喝下去之後會澀嘴。這主要是茶坯在殺青時沒有殺透或殺青不均勻導致的,尤其是夏秋茶的茶坯更為明顯。

透素

透素,其實是指茉莉花茶中花香淡薄,沒能掩蓋住茶香。好的茉莉花茶,要花香濃郁,而不能明顯透出茶香。之所以會透素,主要是窨制時茶花配比不合理,下花量不夠,或者窨制技術不達標導致的。

透蘭

我們知道,茉莉花茶一般會用白蘭花等打底,主要是幫助提升茉莉花茶的香氣深度和層次的豐富度。但是在成品茶中又不能透出白蘭花的香氣,因為這會影響到茉莉花茶的香氣純度。而透蘭主要是白蘭花用量過多所導致。

水悶味

水悶味是指茉莉花茶的香氣不夠鮮爽高揚,有一種沉悶、渾濁的香氣,總之就是香氣不夠干凈、仙靈。造成水悶味的原因主要是窨制過程中沒有及時通花或者通花後散熱不夠,悶堆時間太長導致。

花渣味

指的是茉莉花茶香氣中夾雜有茉莉花渣的味道。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窨花後沒有及時出花或者出花不幹凈,遺留了下了花渣,所以會導致有些花渣味。

所以,好的茉莉花茶要想做成上等、純正的香氣,就要保證茶坯的凈度,保證足夠下花量、白蘭打底時要適度,窨制時及時通花、散熱,各個環節彼此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茉莉花茶的品質下降。

春天是適合喝茉莉花茶的季節。春天來臨的時候,空氣中能聞到鮮活、清新的花香、草香,此時喝上一杯上好的茉莉花茶,聽幾聲鳥鳴啾啾,眼、耳、鼻、舌、身都能獲得一種空前的愉悅和滿足。

Ⅵ 茉莉花茶審評的評分有哪些方法

茉莉花茶審評的評分方法:在審評時,除了按規定方法外,還必須用確切、簡明扼要的評語有重點和針對性地反映品質特徵,以達到正確反映感官檢驗的結果。

同時,為了減少和克服感官審評的主觀性,可採取密碼評茶方法,即將評茶盤、葉底盤、評茶杯、碗等順序編號(密碼),沖泡後打亂杯、碗排列,然後依次審評香氣和滋味的高低,記錄排列次序,並反復密碼評比二至三次,觀察次序的重現性,並進行校正,對於外形和葉底,也同樣採用密碼評比。最好同時沖泡雙杯,以減少因取樣等原因而引起的評比偏差。

Ⅶ 茉莉花茶感官審評的品質有哪些參考因子

茉莉花茶感官審評的品質因子:茉莉花茶感官審評的品質因子有8項。外形為條索、整碎、色澤、凈度,內質為香氣、滋味、葉底嫩度、葉底色澤。湯色作為參考因子。各個因子審評的內容主要是:(1)條索比細緊或粗松,比茶質輕重,比茶身圓扁、彎直,比有無鋒苗,比長秀短鈍,有無毫芽等。評比時要注意鑒別細與瘦、壯與粗的差別;毫芽要肥壯不可與駐芽相混淆。

(2)整碎比面張茶、中段茶、下盤茶的比重和篩號茶拼配勻稱適宜,察看面張茶是否平伏和篩擋的勻稱情況,特別要注意下盤茶是否超過標准。

(3)色澤比枯潤、比勻雜、比顏色,要注意花茶經過窨制其顏色與綠茶對比顯得綠中泛黃。

(4)凈度比梗、筋、片、籽等含量,以及非多類夾雜物。

(5)香氣比鮮靈度,比濃度,比純度。鮮靈度以嗅之有茉莉鮮花香氣,鮮花香氣感覺愈明顯愈敏銳反映鮮靈度愈好。濃度不但反映在香氣濃重上,還反映在持久耐嗅和耐泡上。乍嗅尚香,二嗅香微,三嗅香盡表現濃度低。遇到不易區別時,可採用兩次沖泡法。第一次沖泡3分鍾,第二次沖泡5分鍾。第一次嗅香著重鑒定鮮靈度,第二次著重鑒定濃度,濃度高低在第二次沖泡時容易區別。純度以鑒評茉莉香氣是否純正,有否雜有其他香花香型的香氣或其他氣味。

(6)滋味比醇和,比鮮爽、比濃厚。茉莉花茶茶湯要求醇和而不苦不澀。鮮爽而不悶不濁。貴濃厚耐泡、總淡薄。忌顯綠茶生青或澀味。

(7)葉底嫩度比粗老肥嫩,比葉質硬挺揉軟,以軟嫩為佳。

(8)葉底色澤色澤比顏色,比亮暗,比勻雜,以黃綠勻亮為佳。

花茶審評,應以香氣為重點,如果將各因子在品質中所佔的比例用百分數表示,則外形佔20%,湯色、葉底佔10%,滋味佔30%,香氣佔40%,也有將香味合起來評,則外形佔20%,香味佔60%,湯色、葉底各佔10%。

Ⅷ 茉莉花茶感官審評的香氣是怎樣審評的

茉莉花茶感官審評的香氣審評:主要比香氣的鮮靈度、濃度、純度,其中又以鮮靈度、濃度為主(鮮靈度、濃度各佔40%,純度佔20%),鮮靈度即新鮮敏銳給人愉悅感;濃度則為香氣濃厚、持久程度,分辨高低強弱。純度指審評有無異雜味,香味里若有濁悶味、水悶味、花蒂味、透素、透蘭等為不純。要注意分辨花茶中可能出現的品質缺陷。

審評各級花茶應注意把握品質規格要求:一級要求鮮靈、濃厚、鮮爽;二級要求鮮濃、醇厚、較爽;三級要求較鮮濃、醇和、尚爽,四級要求尚濃、純正;五級要求香弱、平和,六級要求香薄略透素;碎茶要求尚濃、尚嫩、純正;茶芯要求尚濃、純正;三角片要求香浮而透素。

Ⅸ 茉莉的審評有哪些用具

茉莉的審評用具:審評用具供審評茶葉品質用,要求一定的規格標准,它包括:審評盤(樣茶盤)用於審評茶葉外形。方形、白色、無味。正方形的長、寬、高為23厘米×23厘米×3厘米,長方形的長、寬、高為25厘米×16厘米×3厘米,,盤的一角開一缺口,便於倒出茶葉。扦樣用竹製茶樣匾,40~50厘米,邊高3~4厘米,可容茶樣0.5千克左右。

審評杯純白瓷杯,容量150毫升或200毫升,杯緣上有一與杯柄相對(半月形或鋸齒形)小缺口,便於茶湯傾出。烏龍茶用容量110毫升倒鍾形瓷甌。

審評碗容量為150毫升或200毫升,青茶為110毫升。審評杯、碗的高低、厚薄、大小、瓷色均要求一致。

葉底盤正方形,黑色,邊長10厘米,高2厘米。烏龍茶茶用瓷質盆(碗),便於盛清水漂看葉底。

茶秤特製的有茶秤(或葯物天平代用),用於稱樣。

計時器有5分鍾秒時計或定時鍾。用於核計茶葉沖泡時間。

網匙銅絲編成,用於撈取落入茶湯內的茶葉碎片。

茶匙瓷質白色湯匙,取茶湯評滋味用。

湯杯放茶匙、網匙等用,使用時盛滿開水起保溫作用。

吐茶筒審評時用經吐茶及盛裝茶渣,通常用鍍鋅鐵皮製成。

燒水壺鋁壺、銅壺或電熱壺均可。

熱點內容
奇葩情人節過法 發布:2025-09-14 18:11:22 瀏覽:714
櫻花大戰櫻之歌 發布:2025-09-14 18:06:45 瀏覽:615
長壽梅蘭花 發布:2025-09-14 17:54:19 瀏覽:799
什麼什麼的梅花填空 發布:2025-09-14 17:51:33 瀏覽:205
盆栽枇杷樹圖片欣賞 發布:2025-09-14 17:38:28 瀏覽:398
盆栽金桂花怎麼養 發布:2025-09-14 17:20:37 瀏覽:891
蘭花真菌性 發布:2025-09-14 16:32:34 瀏覽:388
pvc盆栽 發布:2025-09-14 16:32:29 瀏覽:969
七夕情人節英文介紹 發布:2025-09-14 16:16:56 瀏覽:617
長沙海棠灣 發布:2025-09-14 16:13:23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