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美酒鬱金香棗庄
1. 蘭陵美酒鬱金香這首詩下一句是什
《客中作》又名《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仙李白從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四川之後,便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歲時,在安徽長江邊的採石磯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跡,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動人華章。《客中作》有人認為是初到東魯時所作,即未入長安之前。蘭陵,即現在的山東省棗庄市。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首《客中作》是這樣開頭的,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撲鼻。琥珀,松柏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晶瑩可愛。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對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見一斑。眼前又是同樣的場合,只不過「金樽」換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長安天子腳下,身處民間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盡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釀,也許更加別有風味,就是因為這首流傳千古的飲酒歌,到現在才會出現許多冠以「蘭陵」字樣的酒品。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不過,李白一生面對的美酒盛筵,何止千萬?李白可能因為飲酒而更加豪放,也可能因為痛飲而愈發感傷。也正因為如此,李白才不是一個只知道飲酒尋歡的粗俗酒鬼。那麼這一次使得李白忘記了鄉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但使」,是只要的意思。所以從字面上來分析,是一種虛擬語氣,可是我們讀來,卻明明白白地感受到,李白此時是非常肯定地將時時縈繞心頭的思鄉之情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2. 棗庄是不是古代的蘭陵
不是。
蘭陵(Lanling
)中國古代名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境內,自戰國後期楚國在此置蘭陵邑,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境內最早設立的縣。
3. 客中作古詩翻譯愈快愈好
客中作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專他鄉。
【詩文解釋】屬
蘭陵的美酒散發出醇濃的鬱金香味,用晶瑩的玉碗盛來,閃爍著琥珀般的光彩。主人殷勤勸酒,客人盡情歡醉,不覺忘記自己身在異鄉為客了。
【詞語解釋】
蘭陵:在今山東棗庄。
鬱金香:一種香草。古人用以浸酒,浸後酒色金黃。
琥珀:一種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色澤晶瑩。這里形容美酒色澤如琥珀。
【詩文賞析】
李白於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本詩作於東魯蘭陵,以蘭陵為「客中」,可見為開元年間的作品。在繁榮的社會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的河山景緻,在他的心中都充滿了美麗。這首詩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盛唐的繁榮景象。
本詩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
4. 李白的短詩4句是什麼
李白的短詩4句是《客中行》,詩句如下: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行》鑒賞:
詩的第一句「蘭陵美酒鬱金香」,李白便盛贊了蘭陵美酒,說蘭陵美酒散發著鬱金香的芬芳。「蘭陵」,原山東嶧縣,今屬山東棗庄。從「鬱金」二字來看,李白盛贊的蘭陵酒,勢必是有著濃烈香味的。因此,這句詩可以看成是李白從酒的味道來盛贊蘭陵酒。
那麼緊接著的「玉碗盛來琥珀光」,自然就是李白從酒的色澤來盛贊蘭陵酒。它的意思是說,用精美的碗盛著蘭陵酒,就如同盛著一碗琥珀般的光。「琥珀」,本是松柏樹脂的化石,色淡黃色或赤褐,這里借指美酒的色澤。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琥珀」的後面,還有一個「光」字,這就表明蘭陵美酒是很清澈的,當它被盛在碗里時,是有閃動著的光澤的。結合詩的前兩句來看,李白對蘭陵美酒可以說是非常喜歡了,其實李白很少在詩中直接盛贊某一種酒。
接下來的三四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即只要主人能使我醉在這美酒之中,我就不知道我的家鄉在何處了。言下之意,也就是說,哪裡有美酒,哪裡就是我的家鄉。
由此可見,雖然題目是一個似乎暗示要寫客愁的《客中行》,但是整首詩看來卻是另一種表現,也顯得特別耐人尋味。即喝了蘭陵美酒,什麼客愁,什麼思念,就都被沖淡了,它表達的是一種樂在其中、豪邁灑脫的情懷,就如同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樣。
5. 蘭陵美酒鬱金香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6. 蘭陵美酒鬱金香下一句 蘭陵美酒鬱金香的原文及翻譯
1、蘭陵美酒鬱金香下一句:
玉碗盛來琥珀光。
2、原文:《留客中作》
【作者】李白 【朝代】唐譯文對照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3、翻譯: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7. 詩詞中的地名
詩詞中的地名
1.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庄《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
這兩個詩句,說的是十三朝古都——洛陽,現今是河南省地級市。第一個詩句寫洛陽的桃花、李花紛飛,而第二個詩句贊美洛陽春天的風光美。
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一詩句,提及到兩個地名。一個是黃鶴樓,現今在武漢武昌;另一個是揚州,今是江蘇省的歷史文化名城。
4.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這一詩句,也提交到兩個地名,一個是漢陽,現今是武漢三鎮之一;另一個是鸚鵡洲,現今是武漢江夏名勝。
5.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這一詩句,提到兩個地名,一是白帝城,今在重慶奉節縣白帝山上,另一是江陵,今湖北荊州市。
6.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這一詩句提到的峨眉山,今在四川峨眉縣西南。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8.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這兩個詩句,提到了西湖,西湖風景美如畫,是世人皆知的旅遊勝地。
9.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這一詩句,提到兩個地名,一個是朱雀橋,今在南京市武定橋,鎮淮橋之間。另一個是烏衣巷,今在南京市文德橋旁,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巷。
10.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這一詩句,提到的岳陽城,今在湖南嶽陽市。
8. 客中作的古詩
《客中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以輕快、幽美的筆調,歌頌了蘭陵美酒。第一句從酒的質量來贊美酒,第二句進一步從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愛。後兩句說因美酒而流連忘返,乃直抒胸臆之語,含義深長,耐人尋味。全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作品名稱
客中行
作品別名
客中作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快速
導航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客中行⑴
蘭陵美酒鬱金香⑵,玉碗盛來琥珀光⑶。
但使主人能醉客⑷,不知何處是他鄉⑸。[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客中:指旅居他鄉。
⑵蘭陵:原山東嶧縣,在今山東棗庄南。鬱金:香草名,有濃烈香味。
⑶玉椀(wǎn):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椀,同「碗」。琥珀(hǔ pò):松柏樹脂的化石,色淡黃色或赤褐。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
⑷但使:只要。醉客:讓客人喝醉酒。醉,使動用法。
⑸他鄉:異鄉,家鄉以外的地方。
白話譯文
蘭陵美酒散發著鬱金香的芬芳,用玉碗盛來閃動著琥珀般的清光。
只要主人能使我陶醉在這美酒之中,我恐怕錯把蘭陵當作了故鄉。
創作背景
李白在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客中行》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為入長安前的作品。據考證,此詩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當時李白初至東魯後前往蘭陵游覽。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山川風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滿了美麗。他在東魯任城(今山東濟寧)嘗與張叔明、孔巢父、韓准、裴政、陶沔會於徂徠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四十里)中。此時李白雖抱有經世濟民之志,但對隱逸山林也很羨慕。在這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他高歌縱酒,嘯傲山林,怡情自然,懷才自負,毫無末路窮途之感。
整體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熱情,表現了詩人豪邁灑脫的精神境界,同時也反映了盛唐社會的繁榮景象。
《客中行》(《客中作》)詩配畫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兩句以輕快、幽美的筆調,歌頌了蘭陵美酒。第一句從酒的質量來贊美酒,第二句進一步從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愛。蘭陵,點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聯系起來,便一掃令人沮喪的外鄉異地凄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蘭陵美酒,是用香草鬱金加工浸制,帶著醇濃的芬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里,看去猶如琥珀般的光艷。詩人面對美酒,愉悅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含意深長,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9. 古詩 客中作
客中作
蘭陵抄美酒鬱金香,襲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文解釋】
蘭陵的美酒散發出醇濃的鬱金香味,用晶瑩的玉碗盛來,閃爍著琥珀般的光彩。主人殷勤勸酒,客人盡情歡醉,不覺忘記自己身在異鄉為客了。
【詞語解釋】
蘭陵:在今山東棗庄。
鬱金香:一種香草。古人用以浸酒,浸後酒色金黃。
琥珀:一種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色澤晶瑩。這里形容美酒色澤如琥珀。
【詩文賞析】
李白於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本詩作於東魯蘭陵,以蘭陵為「客中」,可見為開元年間的作品。在繁榮的社會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的河山景緻,在他的心中都充滿了美麗。這首詩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盛唐的繁榮景象。
本詩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
10. 蘭陵改名棗庄太俗,琅琊為什麼又改名臨沂
近年來,在網上流傳著一種關於地名的說法。說有一些原本在古代很好聽的地名到了現代被改得面目全非,既不好聽也無文化底蘊。例如在李白《客中行》一詩中:“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裡面的“蘭陵”,就被改名為棗庄。
但其實提出這種說法的人,一定沒有仔細去研究過這些地名,也不知道它們在漫長的歷史中到底是如何發展的。某種意義上,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除了博眾人一笑,不僅毫無用處,更像是“以訛傳訛”。似乎棗庄的名字原本確定就是蘭陵,近代琅琊又改名臨沂。專家表示,論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眼地圖。
▲臨沂夜景
南北朝的交界之處正好就在琅琊一帶。由於這一時期各種交戰混亂,琅琊一帶一會兒被劃入北徐州,一會兒又被劃入海郡,地名變化得十分混亂。隋朝統一中國後,為了避免混淆,便乾脆將琅琊這個名字棄之不用,而重新採用了“沂州”這個名字。這也是臨沂縣作為沂州的屬縣,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從這以後,琅琊這個地名就基本沒有再出現在歷史上過。所以臨沂這個名字,到現在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結語
這里只是簡單列舉兩個例子,其實中國有很多地名,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樣簡單。在漫長的歷史中,由於朝代更替,不同的政治區域劃分也在不斷變化。簡單粗暴的認為現在的名字是突然更改而來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