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張愛玲梗概

鬱金香張愛玲梗概

發布時間: 2022-08-13 09:44:50

1. 我有什麼浪漫 是春天的鬱金香浪漫 誰說的

我有什麼浪漫是春天的鬱金香浪漫是張愛玲說的。出自張愛的《鬱金香》
"郁"見你 是我"金"生最大的幸運
愛情不止玫瑰花 還有鬱金香
做個浪漫的人從買花開始。
我將鬱金香藏在身後 時刻期待與你赴約
「把煩心事丟掉,騰出來的地方放滿鬱金香"
「一大段告白不如一束鬱金香來得直白」
「總說鬱金香溫柔,殊不知鬱金香就是溫柔本身"
白色鬱金香應該就是花中的白月光吧。

2. 張愛玲《鬱金香》:因寂寞而產生的「愛情」不是真愛,而是需要,你怎麼看

張愛玲的《鬱金香》,講得是一對男女情感糾葛的故事。女僕金香同時跟寶余和寶初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像張愛玲小說里,大部分女人得不到一個圓滿結局一樣,金香也並沒有逃脫凄慘凋零的結局。


很多人都會從金香的悲劇中看出很多關於愛情的影子,就像有人說她是在告訴我們不對等的愛情始終不會有好結果。


但我卻從寶余和金香細枝末節的感情里看出,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愛情,寂寞時候的「愛」,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愛情,不過是一種相互需要罷了。


在小說里,體現寶余的愛,是源於寶余曾三次「調戲」金香。第一次調戲,是金香要給狗狗洗澡的時候,寶余用狗的語氣調戲金香跟狗眼神一樣,就苦臉上沒搽胭脂。


第二次調戲,是因為換衣服。金香把洗澡之後要換上的衣服放在一邊,卻被寶余發現拿走了,逼著金香叫他的名字才還給她。


第三次調戲是金香抹胭脂的時候,寶余在金香臂彎里聞,兩個人在推搡中,躺到了床板上被發現,傳出了寶余跟金香廝混的消息。



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內心,無法忍受寂寞和孤獨時,也可以讀一讀《鬱金香》,或許會對感情有不同的感悟。

3. 聖潔的鬱金香讀後感100

《鬱金香》的故事並不復雜,一如張愛玲過去的作品,在新舊雜糅掩映之中,展開舊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兩個少爺寶初、寶余與丫頭金香之間的或明或暗,或輕薄或深婉的關系。情節看似單純,但是結構非常講究。作品以金香推門亮相始,以寶初的凄然回憶終,金香彷彿迎面而來,轉身遠去。在人物關系的發展中,可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作品開頭寫寶余狂追金香,使人誤以為是要寫金香與寶余之間的糾葛,並引出寶初與閻小姐之間的戀愛,然而山重水復之後才發覺金香愛的是寶初,而寶余最終與閻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節奏緩慢,極力鋪陳舊家庭中兩三天間的日常生活情態,交待錯綜的人物關系。後半部分節奏驟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這種節奏類似於《金鎖記》。後半部寶初漸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畫面之外,成為側寫的對象。結尾處,寶初與金香之間本有重逢的機會,然而在擁擠的電梯里,只聽到別人喊她的名字,卻無法分辨她的身影,兩人擦身而過但卻並未謀面。這與《紅玫瑰與白玫瑰》結尾寫振保與嬌蕊在公共汽車上相遇的情景大異其趣。作品故事雖然簡練,但是線索明暗交錯,起伏有致,充分顯示了張愛玲結構小說的才華。
作品中三個最主要的人物寶初、寶余兄弟和金香之間的三角戀關系,從框架上看多少有點《邊城》的味道,然而內涵是迥然不同的。寶余是張愛玲筆下最擅長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種既輕佻又世俗的角色。寶初和寶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異母。由於母親早逝,寶初由寶余的母親養大,並一起寄居在寶余的親姐姐阮太太家裡。這樣的成長環境養成了寶初沉靜、憂郁的性格。與寶余對金香的輕浮舉止不同,寶初是認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愛護她,但他的愛是有限的,也是軟弱的。

4. 《鬱金香》不是張愛玲所著

肯定是她的
為紀念張愛玲逝世十周年,繼去年佚失近六十年之久的張愛玲小說《鬱金香》被內地學者挖掘「出土」後,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張愛玲的中文簡體字版小說《鬱金香》。除小說《鬱金香》外,《張愛玲集》還收入了全面恢復原貌的中篇小說《小艾》。《小艾》最初於1951年在上海《亦報》連載,1987年初被發掘,在香港《明報月刊》重刊時,章節作了調整,台灣《聯合報》副刊重刊時又作了刪節,收入同年五月台灣皇冠出版社初版《余韻》的《小艾》則是新的刪節本。而此次重新編校的《小艾》則恢復了《亦報》初刊本原貌,這也是《小艾》「...
鬱金香-張愛玲集 目錄:
連環套
散戲
殷寶灧送花樓會
創世紀
華麗緣
多少恨
鬱金香
小艾
五四遺事——羅文濤三美團圓
相見歡
浮花浪蕊
色,戒
同學少年都不賤
附錄
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說《小艾》
惘然記
《續集》自序
編後

5. 張愛玲小說《鬱金香》和她的小說《半生緣》哪個好啊都講的是什麼內容啊

十八春最好, 半生緣是張愛玲老了後在十八春的基礎上改的, 不過不好看了

6. 張愛玲小說《鬱金香》為什麼叫鬱金香

以鬱金香按時女主角的命運,是小說的一條暗線

7. 鬱金香五彩蝶還有什麼書

《色,戒》、《小團圓》、《雷峰塔》等。
《鬱金香》是張愛玲寫於1940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說。這本《鬱金香》,收入迄今已經發現的張愛玲1952年以前在大陸發表卻未及在當時編集(包括未能完成)的中短篇小說《連環套》、《殷寶灧送花樓會》、《創世紀》,以及五十年代以降在海外創作的中短篇小說《色,戒》、《相見歡》、《浮花浪蕊》等。尤其應該提到的是,2005年最新發現的這部張愛玲佚作《鬱金香》是首次編集出版。
除小說《鬱金香》外,《張愛玲集》還收入了全面恢復原貌的中篇小說《小艾》。據陳子善教授介紹,「《小艾》最初於1951年在上海《亦報》連載,1987年初被發掘,在香港《明報月刊》重刊時章節作了調整,台灣《聯合報》副刊重刊時又作了刪節,收入同年五月台灣皇冠出版社初版《余韻》的《小艾》則是新的刪節本。

8. 張愛玲 鬱金香 要表達什麼含義

人生中的錯過很多,在錯的時候遇見對的人,結果還是無比遺憾,卻沒有辦法改變什麼。

9. 鬱金香的內容簡介

這部作抄品依然是男女情感糾葛的故事。襲一個舊式大家庭中,女僕金香與大少爺真心相愛,而二少爺也對金香展開了虛偽的追求,同時貫穿著家族中正房、側室的明爭暗鬥。小說結尾,也充滿著濃郁的「張風」,月亮、深夜中突兀的聲音等張愛玲最喜愛的意象,一應俱全。
小說所塑造的女僕金香的形象和寶初、寶余的兄弟形象,完完全全是張愛玲式的;小說結構的完整和情節的巧設,也完完全全是張愛玲式的,特別是小說所營造的情感氛圍和精妙細節,更是張愛玲式的,出人意外的結局,餘音裊裊,充滿張愛玲獨有的「蒼涼」。寶初這個人物雖然著墨不多,卻分明能在他身上看到《半生緣》中沈世鈞的影子。
從文本上看,《鬱金香》無論在結構、文字、細節等各個層面,都具備張愛玲獨特的韻味。而《鬱金香》悲劇性的結尾,也令人隱隱聯想到《十八春》。

10. 鬱金香的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紅樓回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答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胡蘭成。1944與胡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熱點內容
罵盆栽 發布:2025-09-15 17:35:38 瀏覽:328
jess玫瑰 發布:2025-09-15 16:07:07 瀏覽:875
茶花山茶纏花 發布:2025-09-15 15:32:44 瀏覽:400
白鬼花語 發布:2025-09-15 14:15:45 瀏覽:299
牡丹吧魏紫 發布:2025-09-15 14:10:30 瀏覽:129
誠信蘭花園 發布:2025-09-15 13:46:04 瀏覽:84
林口牡丹江火車時刻表 發布:2025-09-15 13:38:55 瀏覽:308
依米花的花語帶圖 發布:2025-09-15 13:28:05 瀏覽:483
古詩梅花落 發布:2025-09-15 12:51:04 瀏覽:609
非典武大櫻花 發布:2025-09-15 12:45:12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