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壯志紫羅蘭課後習題
『壹』 柳樹為什麼會讓我們感到神奇
7、課後習題三:(1)這株柳樹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壯觀的一方獨立風景,
它生命力極其頑強,不僅能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下來,而且居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作者對它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是因為柳樹對那不抱怨、不畏怯,堅持抗爭、頑強生存的品格。(2)這句話不僅僅是寫柳樹,而且是寫人。從中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運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滿希望,憑著自己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生命就會產生奇跡。
8、"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為:這株柳樹挺立在高原之上,並形成了一方壯麗的風景,它生命力及其頑強,不僅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而且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望而生畏"是因為柳樹不抱怨、不畏怯,堅持抗爭,頑強生存使作者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9、"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這句話不僅僅寫的柳樹,也在寫人,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運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滿希望,憑借自己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生命就能創造奇跡。
10、課題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卻又用了許多筆墨寫到家鄉灞河邊的柳,目的是以家鄉灞河邊的柳柳來襯托、對比青海高原的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這株柳讓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6、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草原上如
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
2、老舍: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品有
話劇《龍須溝》、《茶館》,小說《貓城記》、《離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何:哪裡;"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話:傾訴;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這句話的意思是: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就這樣分別?夕陽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依依不捨地話別。
4、"嗯,剛吃過。(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這句中的"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留在口腔中的餘味。
"在這種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支,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這句中的"回味"指對經歷或接觸過的事情重體味。
5、蒙古族習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間,草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內容。
6、背誦1、2兩個自然段。
17、麋鹿
1、《麝鹿》是一篇記敘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麝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2、麝鹿為何又稱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護區:江蘇省鹽城市大豐縣。
4、珍貴的國家保護動物還有: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中華鱘、白鰭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作"四不像"。我國古代小說《封神榜》中把它當作姜子牙的坐騎。麋鹿是一種草食性性哺乳動物。它站著的時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蹄子寬大,可以在沼澤中行動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中的"放養"側重於自然生態環境下的自由生長。"只有……烏邦寺動物園里飼養的18頭麋鹿生長良好……"中的"飼養"是講麋鹿在英國的一個私人庄園里接受人工喂養。
"數十頭麋鹿被陸續盜往歐洲"中的"陸續"在文中指麋鹿不斷地被人盜往歐洲。"流落在國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繼死去"在的"相繼"指"麋鹿一個跟著一個死去"。
7、悄無聲息:沒有一點聲音、動靜。
銷聲匿跡:形容隱藏或不公開出現。課文中指麋鹿極少,幾乎絕跡。
漂泊不定:比喻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顛沛游離:生活困苦,流落他鄉。
《練習》背誦風速歌及《秋》。
18、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
1、《給家鄉孩子的信》是一封書信,作家巴金爺爺在信中表達了對家鄉孩子
真誠的關懷,親切的勉勵,抒發了自己要讓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給人以人生啟迪。
2、書信格式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3、巴金原名李堯棠,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來著名作家,曾作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風》、《雷》、《電》;《寒夜》、《萌芽》、《隨想錄》。
4、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像巴金這樣著名的作家還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
聞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5、課文習題2。
(1)"終於"不能省掉,強調了巴金爺爺在提筆寫字非常困難的
情況下,堅持著給家鄉孩子們回信,體現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理解和關愛。
(2)"終於"強調了巴金爺爺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是經過種種努力,"思索"、"追求"之後得來的。
19、錢學森
1、《錢學森》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刻不
忘祖國,以及回國後為我國運載火箭的研製及發射所作的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
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2、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交響樂之父--海頓
炸葯之父--諾貝爾 活字印刷術之父--畢升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產 世界光纖之父--高錕
飛機之父--萊克兄弟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兩彈元勛--鄧稼先 幾何之父--歐幾里德
3、背誦錢學森的話及所表達的感情。
4、課後第4題。
(1)表達了錢學森的一片愛國感情,他牢記自己的祖國是中國,他要為祖國人
民多做實事。
(2)表達了錢學森對祖國的眷戀與熱愛之情。
5、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課文第1自然段應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後面,,把它放
在文章開頭是一種倒敘的方法,這樣寫是為了引起讀者興趣,設置懸念,增強表達的效果。
20、詹天佑
1、《詹天佑》課文記敘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中,不怕帝國主
義者要挾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難萬險,提前完成修築任務的事跡,表現了詹天佑
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京張鐵路從北京到張家口,全長200公里, 是聯系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3、課文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跡,修築京張鐵路在修築鐵路的過程中,
作者依次寫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事,贊揚了詹天佑的傑出才能和愛國精神。
4、居庸關: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 八達嶺:中部鑿井法。
青龍橋路段:設計"人"字形線路,要求會畫示意圖。
5、"……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中的"爭奪"是指爭相奪取。在句子中是說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都想奪取鐵路的修築權。
"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這句中的"爭持"指爭論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說各帝國主義國家都想控制我們的北部,競相強詞奪理,讓事情僵持下來。
6、課後習題4。
21、鞋匠的兒子
1、《鞋匠的兒子》課文以生動的事例敘述了兩度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林肯,雖然
出身貧寒,但面對態度傲慢、自恃上流社會的所謂"優越的人"的嘲諷,憑自己的
智慧與寬容,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2、林肯:美國偉大的民主主義政治家,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於林肯在美國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人們稱贊他
為"新時代國家統治者的楷模"。
3、一個鞋匠的兒子能成為國家總統,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傑出的才華、寬
容大度和謙遜的人格魅力。
4、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個"永遠",其中第一個"永遠"體現了林肯寬宏大度的胸襟;第二個"永遠"表達了林肯為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自豪;第三個"永遠"表達了他對父親的尊敬、愛戴和感激。
5、課後第三題。參議人員對林肯的態度由 尷尬--羞辱--大笑--靜默-
-贊嘆,寬容是一種力量,因為林肯的謙遜、朴實、不卑不亢、寬容、正義贏得了大家的感動和掌聲,所以態度有這么大的變化。
6、"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句話中"裂開的房子"就是指當時美國正處於南北兩種制度並存的局面。"完整的整體"指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句話表達了林肯希望國家結束分裂,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的願望。
7、有關"寬容"的名言。
(1)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屠格涅夫
(2)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3)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地處罰更加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練習6
《大風歌》是西漢劉邦所作,表現了他重新統一國家的雄心壯志。
22、古詩兩首
1、《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讀書生發的感想來
教育小兒子子聿。這首詩深信導闡述了知與行之間的關系。這首詩告訴人們:做學
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
才是真正有學習的人。
《觀書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作品。這首詩以暗喻的手法,借半畝方
塘明凈的形象來壁喻讀書體會。這首詩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4、來自古詩的成語:粉身碎骨 山重水復 萬紫千紅 柳暗花明 春色滿園 不拘一格
5、渠:相當於"它",詩中指方塘。 為:因為。
絕:極,最;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躬:親自。
23、學與問
1、《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
點,通過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向誰"問",怎樣"問",
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2、哥白尼:波蘭天文天學家,創立"日心說",巨著《天體運行論》
沈 括:北宋科學家,創作科學巨著《夢溪筆談》。西方人稱他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人間四月芒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其中的"盡"為完,指桃花凋謝,"始"
為才,剛剛。句意:農歷四月,春去夏來,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謝,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才剛剛盛開。這首詩的後兩句是: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5、說說怎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6、有關"學與問"的成語、俗語、名言警句:敏而好學 君子之學必好問 三人行有我師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學而各,問而廣,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
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
感和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文中分別從頭頂的天空和腳下的土地兩個方面介紹了
大自然的文字--星星、雲朵、石灰石、花崗石,告訴我們從中獲得的信息:辨別
方向,觀察氣象,了解地質變化。
2、作者伊林: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科學著作有《幾點鍾》、《黑白》、《十萬個
為什麼》。
3、理解"總是坐在家裡的人,永遠不會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義。
4、了解大自然的各種文字。
25、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1、《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讀報的方法,主要講讀報的
好處,以及如何讀報,希望人們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2、讀報的注意點:第一、掌握讀報的方法,先瀏覽,再精讀;第二、講文明,
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閱讀後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貳』 《雄心壯志紫羅蘭》中代表紫羅蘭心聲的句子
時來間,地點。
自學一種風景,講的是重點,看一個人,看的是高低和懸殊,必要的時候,猜測出來一份屬於別人的清單,必要的時候,揣摩出來一份屬於自己的照顧,如果只會說錯誤,不會分析,擴大優點,就無法給予別人智慧的生成,還會耽誤別人相遇的時間。
『叄』 《臘八粥》哪部分寫的詳,哪部分寫的簡略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沈從文創作豐富,作品結集約有80多部,其作品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體現了鄉村人物特有的風韻與神采。主要作品: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
二、我會寫組詞
臘:là(臘八、臘肉、寒冬臘月)
粥:zhōu(臘八粥、白粥、僧多粥少)
膩:nì(油膩、膩歪、玩膩了)
咽:yàn(咽氣、吞咽、狼吞虎咽)
匙:chí(湯匙、茶匙、大匙)
攪:jiǎo(打攪、攪拌、胡攪蠻纏)
稠:chóu(濃稠、稠密、稠人廣眾)
嘟:dū(嘟念、嘟囔、嘟嘟響)
腫:zhǒng(腫脹、腫塊、消腫)
熬:áo(熬夜、熬粥、熬葯)
褐:hè(褐色、褐土、褐煤)
缸:gāng(水缸、魚缸、煙灰缸)
臟:zāng(骯臟、臟土、臟兮兮)
三、多音字
匙:chí(湯匙)shi(鑰匙)
咽:yān (咽喉)yàn (咽下)yè(嗚咽)
勁:jìn(費勁)jìng(勁敵)
四、近義詞
合攏——聚攏 嘆氣——嘆息 預備——准備
沸騰——鼎沸 驚異——驚奇 攪合——摻合
資格——資歷 反抗——抵抗 猜想——猜測
有聲無力——精疲力竭
五、反義詞
沸騰——沉寂 整齊——雜亂 濃稠—稀薄
反抗——順從 清楚——模糊
六、理解詞語
好奇: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
呻喚:呻吟叫喚。本文指鍋子中的臘八粥因受熱而發出聲音。
碗盞:碗。
攪和:混合;摻雜。
松勁:降低緊張用力的程度。
嘟囔:連續不斷地自言自語。
造句:勝利在望,我們不能松勁。
孥:兒子,或指妻和子。
驚異:驚奇詫異。
不消說:不必說。
噗:形容水、氣擠出等聲音。
七、句子解析
1.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鬍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
運用舉例子的方法,說明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提到臘八粥,就立刻產生一種
甜甜的膩膩的感覺。這樣寫起到了一定的強調作用。
2. 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
這句話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說明八兒歡喜至極。
3.不過因為一進灶房,就聽到那鍋子中嘆氣又像是正在呻喚的東西,因好奇而急
於想嘗嘗這奇怪東西罷了。
「嘆氣」「呻喚」把熬煮臘八粥的樣子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同時也突出了八兒的可愛與嘴饞。
4.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並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一鍋粥當人來寫,生動形象地突出了臘八粥的誘人,
增強了語言的親切感。
八、問題歸納
1.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什麼內容?
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八兒等粥和八兒一家人喝粥兩件事。
2.八兒美妙猜想中的臘八粥是什麼樣子的?表現了八兒的什麼心理?
八兒猜想栗子稀爛,飯豆腫脹,花生仁兒面面的,棗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會起鍋巴。
這種種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美好嚮往,進一步突出了他想快點喝到臘八粥的迫切心理。
3.「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八兒由於個子矮看不到鍋中的粥,對臘八粥有許多美妙的猜測,現在媽媽把自己抱起來,終於看見了。禁不住發出一聲驚呼。省略號表示聲音的延長。
4.八兒為什麼想起了染缸里的臟水?
這里是對八兒心理變化的描寫。16-17自然段寫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美好想像,現在看到粥的顏色卻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臟水,心裡有些許失望。
5.八兒和家人吃臘八粥的情景為什麼要略寫?
課文略寫八兒和家人吃臘八粥是為了突出八兒苦苦等待吃媽媽煮的臘八粥的情景。
九、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人人喜愛臘八粥。寫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程度以及怎樣煮臘八粥。
第二部分(2-19):八兒等吃臘八粥。寫住方家大院的八兒等待吃媽媽熬煮的臘八粥。
十、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敘述了八兒想吃臘八粥的故事,通過對八兒和媽媽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表現了臘八粥的香甜和八兒的可愛、機靈。
教材課後習題參考答案
一、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像八兒的饞樣兒。
臘八節那天喜得要發瘋了,高興里藏著對臘八粥的饞。聽媽媽說要到夜裡才能吃粥急紅了眼,裝出要哭的樣子,其實是一副饞像。「你吃三碗我吃三碗」「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在這討價還價中那副饞樣再也藏不住了,已經完全掛在了臉上。饞樣還表現在八兒吞咽著口水想像鍋中臘八粥的樣子,吃一枚特別大的大棗時,吃飯時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樣子。
二、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兩件事情,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等粥這件事詳寫,喝粥這件事略寫。詳寫等粥,略寫喝粥是為了突出八兒苦苦等待吃媽媽煮的臘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現出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突出文章中心。
三、「花生仁脫了它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兒。」像這樣細膩描寫臘八粥的句子,課文中還有一些,找出來讀讀,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文中類似的句子還有很多,如「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臘八粥彷彿有了生命一般,從字里行間跳出來,香噴噴、甜膩膩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小練筆
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照樣子寫一種你喜愛的食物。
範例一
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裡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裡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把裡脊肉洗凈切成長條,放適量鹽、白鬍椒粉、蛋清、放薑汁拌勻,腌制一會兒,然後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另外用一個鍋,放適量番茄醬、白糖、一點清水,煮開後加一點兒澱粉水,煮到湯汁變稠關火,快速倒入炸好的裡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說吃,但是看一眼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裡脊就讓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說大口大口地吃了。
範例二
提起餛飩,有誰不立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愛的小餛飩在滾開的水裡上下翻騰,透過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邊的肉餡,從騰騰的熱氣里散發著濃濃的肉香……光是這樣看著就令人賞心悅目,何況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裡呢?
圖文講解
『肆』 雄心壯志紫羅蘭讀後感
最近讀了紀伯倫寫的《雄心壯志紫羅蘭》,感覺很不錯,很喜歡紀伯倫的文專章,很有思想,尤其是這屬篇文章,感覺很深奧,我讀了好幾邊也無法理解透作者的意圖,不知道作者是贊揚那棵紫羅蘭,還是批判她,那株紫羅蘭是真正領悟了真理,還是拿一些似乎很深奧的話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呢?不過紫羅蘭所說的那句「存在的目的在於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把這篇文章打了出來,希望博友們幫一下忙,告訴我那株「狂妄」的紫羅蘭到底做的對不對......
『伍』 我該怎麼辦啊啊啊
「結婚後老婆變了個人似的,我媽要我和她離婚,我該怎麼辦?」
感謝各位點開小編的文章,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先穩住猥瑣發育,別浪,我們能贏!
我跟老婆是小學同學,我們中高中到大學最後修成正果,這段長達7年的戀愛真的很不容易,說真的我都沒想到能堅持下來,說給你們聽都不信。
我剛跟老婆開始談的時候她還好,雖說不上勤快但也不懶惰,最起碼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到了大學後,我么倆住在了一起,她就什麼都不願意做了,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亂七八糟的都是我做,沒辦法誰叫我喜歡她呢!只能寵著她唄。
也需我真的做錯了,不該那麼寵著她,結婚後她還是那樣什麼都不做,自己的衣服總是換下來一扔什麼都不管了,上班後我就沒那麼閑了,一天累的要死我也懶的動,有時衣服堆在那裡一兩天,我什麼時候不加班再洗,我不洗她不加班都不會洗。
有次我媽來我家,我們倆都在上班,我媽有鑰匙自己就進屋了,我媽發現了堆在一起衣服,單純的衣服也就罷了,里邊還有她換下來的衣服,因為來例假沾染到了內衣,那種衣服堆個一兩天,你們可以想像那種味道多麼刺鼻。
等我們回來的時候,我媽已經把衣服洗完了,我知道我媽那時有點生氣,不過被我偷偷的給勸回家了,之後,我媽隔三差五的來,知道我上班累,就想著能幫我做點家務。
一天,我們再一起吃完飯,我媽跟我老婆商量,意識讓我老婆以後洗洗衣服,說我上班也很累,這個家庭還是要兩人打理的。
我就上了個洗手間的空,兩人就在客廳吵了起來,在看她用手指點著我媽吵架的時候,我一巴掌扇了過去,我雖然什麼事都寵著你,但你不應該對我媽不尊敬。
後來她說我我們娘倆合夥欺負她,她怪我媽讓她受了委屈,這次,讓我接受不了的是,她知道我媽想抱孫子,在她懷孕三個月的時候自己偷偷流掉了,事後說就是想讓我媽難受,那我就不難受嗎?
我媽知道後,氣的一夜沒睡覺,求著讓我去帶她離婚,說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讓我再娶一個,這次她的無知也傷了我的心,我真的要走離婚這條路嗎?

圖片來源:網路
非常感謝你在百忙之中還能打開小編的文章閱讀,小編將不懈努力的給大家分享最新鮮的奇趣見聞和知識,希望能給你帶來快樂及放鬆,如果你有和小編不一樣的看法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告訴小編,我會一一回復的,愛你,么么噠!
『陸』 《雄心壯志紫羅蘭》文章有何特色
《雄心壯志紫羅蘭》選自《紀伯倫作品精選》,講述的是人生的進取精神和境界問題。內這篇文章採取了寓言的容形式。作者在文中所表述的平平淡淡和轟轟烈烈兩種不同的人生來引導讀者要正確地看待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這篇課文里,作者贊賞雄心壯志的紫羅蘭,覺得為了提高眼界,提升層次,獲得更新更壯麗的人生體會,哪怕付出沉重代價也是值得的。但是作者在前半部分的描寫中,又肯定了平凡生活的意義。
他讓兩個陣營的代表都出來說理,站在各自的角度和立場上,誰的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作者還是有選擇的。因為雄心壯志紫羅蘭的境界正是作者自己的境界。
(6)雄心壯志紫羅蘭課後習題擴展閱讀:
紀伯倫生於黎巴嫩北部山鄉ト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後回到祖國,進貝魯特「希克瑪(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
學習期間,曾創辦《真理》雜志,態度激進。1908年發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柒』 雄心壯志紫羅蘭講的兩種生活態度
摘要 雄心壯志紫羅蘭講的兩種生活態度
『捌』 七年級下冊木蘭詩的課後習題
理想,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志」,理想是沙漠中的綠洲,是暗夜裡的燈光,是吹響生命的號角。詩人流沙曾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裡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人生路途漫漫,有說不清的驛站,有講不完的故事。但,終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結束了自己的故事,到達了終點站,從而在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劃上個句號。作為當代的大學生的我們,誰也不敢輕易的說:對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信心,沒有了理想。但,我們對理想的認識深刻嗎?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為什麼樣的理想而奮斗著還是徘徊著?還是掙扎著?
理想是什麼?其實所謂理想,就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憧憬,對明天的一種良好願望。理想不同於幻想。理想一般都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它催人奮進,給人以動力。只要經過奮斗,就有可能實現。而幻想則是一種「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它使我們脫離生活,脫離實際,浪費時間,自然於事無益。而現在的我們就是沒有把握好理想與幻想之間的度,從而模糊了前程的視線。當我們從踏入大學的門檻,我們的意識就上升了一個檔次,就不再是原來稚氣的理想,膚淺的認識。但是,很多大學生上了大學,都嚴重的體現出理想與幻想之間的度,把握失調。周總理讀書時的理想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而我們中的許多大學生呢?雖然都很渴望擁有周總理的偉大理想,雄心壯志。但,整日躲在宿舍,就是為了閉門造車嗎?宿舍的電腦游戲就是那麼的迷人嗎?「身在曹營,心在外」的觀念就那麼的濃厚嗎?看來大學生的阿Q精神,簡直就可以把魯迅從舊中國帶到現代來,駕御著文學的殿堂。上了大學,大學生經常出現夜郎自大的心理。看來,空想主義又會把這些大學生帶入封建社會,會是歷史的倒退還是輝煌的歷史?只有,他們才知道自己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大學生經常認為自己的意識已經比中國的八億農民高了一個大檔次,相對其它的五億文化分子,自己似乎也還不賴。正是由於他們有這種觀念,很輕易又把他們的理想追求度下降了多少個百分點。大學生是社會的生力軍,將主宰著21世紀的發展,改寫新的歷史。年輕的力量,卻是混淆了空想和理想的定義。空想就如同虛無縹緲的浮雲,一切都捉不住,讓機會和機遇與我們擦肩而去,人生就變得乏味。而理想是我們人生的描紅線,貫穿我們的生命的始終。如同大海里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在黑暗中前進。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著激情和鬥志,點綴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
從遠古時代的盤古開天闢地到如今的知識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志士仁人都有著崇高的理想。今天,是昨天父輩們用蘸著鮮血的理想建成的;明天,更需要我們用蘸著汗水的理想去創造!當今的大學生,虛度光陰多如牛毛。而那些把握自己人生理想的學生則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古語雲: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偶爾有些大學生看的是發了霉的「黃色」書,看的是引誘他們怎樣非法獲得財富的犯罪道路。每天虛度著過日子,就為著實現他們的所謂的理想。問當今上課認真聽課的大學生有幾個?他們可以說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流了多少汗水和血汗。只知道自己去逛街掉了根腳毛,去所謂的桑拿沐足丟了胡須。哪裡還記得他們的父母姓什麼。看來,只有重修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們的理想已經變了質,已經失去了知識分子的味道。他們荒廢了學業,不僅累了自己,還害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失去了理想,生活就會失去光彩。生命就會枯萎。
山溪的理想是大海,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想是棟梁。怎麼樣才是大學生的正確的理想?才是我們所渴望,所追求的呢?知識!就是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理想的推動力。當我們進入了大學的門檻,就得不斷深化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四有」新人,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可以向著更崇高的理想進軍,可以朝著更高的山峰攀沿。當我們的知識到了一定檔次,我們可以考研,可以考博,可以……。這就是我們的理想!我們要為理想奏凱歌,我們要為理想而奮斗,我們要為理想編織安徒生般童話故事。高爾基曾寫過:《理想的階梯》,就是最好的表率。而知識就是實現理想的階梯,知識是理想最基礎的基石,它改造我們的意識,釀造我們的人生。我們大學生的理想就根本需要:知識!雖然,當今的「四有」有點模糊認為是「有車、有款、有房、有型」,但,也是個目標,也是指引著我們奮斗的目標。不過,大學生們千萬不要為了這些目標,也就是所謂的理想而採取了不理想的手段,那麼監獄的大門可是為我們敞開著的。我們要努力掌握的還是知識,只有知識才能改變我們的理想,讓我們的理想走上正確的方向,也使我們的人生多姿多彩。而那些迷茫在知識門前的人就會比起我們來,暗淡了許多。想做什麼樣的大學生?我想,你們的理想已經讓行動告訴了你們。享受知識,就是你們行動最好的體現。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我們需要努力學好知識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揚起我們的理想風帆,為我們的人生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青春的世界裡,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使枯枝長出新葉,沙漠變成綠洲。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束陽光,合起來就是一輪太陽,就是一個春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束纖維,織起來便是一葉巨大的風帆,就可以推動祖國的航船前進。
我們是龍的傳人,是華夏子孫,是五月的花海,我們應該用青春擁抱未來。前方,是新世紀的曙光,是我們的用武之地,我們正當青春年少,應該以超越古人的雄心壯志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燦爛的理想之花。用拼搏的雙手去開拓祖國美好的未來。
『玖』 雄心壯志紫羅蘭教案
美麗的遇見作文
第一篇:友誼,是最美麗的遇見
在茫茫人海中,回眸瞬間,定格永恆。——題記
友誼,是心與心的結合開出最美的花朵,是朋友之間互信互利昂的兩顆真摯的心,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最美的遇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第一次邁入附中的大門,隨意的轉頭,卻看到了你,似塵世中的仙子,白衣飄飄,目光堅定,美麗如畫。這一幕就在我腦海中定格,沉了永久的回憶。
不知是不是我們就是有緣分,在我踏入班裡是,竟然看到你天真的面孔。我有一種莫名的欣喜,莫名的想要接近你。
我們還是成了朋友,我相信我們的友誼是純真的,是永久的,但我錯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何稱君子???好吧,既然是一次錯誤,那就放手,這不是一次美麗的遇見,而是一個錯誤的相遇。不要說我背叛了你,我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你,朋友嘛?還是祝你名,抑或同學??反省一下自己的錯誤吧,我已面壁思過了。
願,我能真正的一次友誼的美麗遇見。
第二篇:美麗的遇見,有點感傷
『拾』 以第一人稱寫雄心壯志紫羅蘭這則童話故事
在一座孤零零的花園里,有一株紫羅蘭,花瓣艷麗,芳香四溢,幸福愉快地生活在同伴當中,得意洋洋地在群芳之間左右搖動。
一天早晨,紫羅蘭戴著露珠桂冠,抬眼環顧四周,看到一朵玫瑰花,軀干苗條,翹首天空,恰似一柄火炬,插在寶石燈上。
紫羅蘭咧著她那藍色的嘴唇,嘆息道:「唉,在群芳當中,我最不走運;在百卉之中,我地位最低!大自然把我造就得如此低矮渺小,我只配伏在地上生存,不能像玫瑰那樣,枝插藍天,面朝太陽。」
玫瑰花聽到鄰居紫羅蘭的哀嘆聲,笑著搖了搖頭,然後說:「百花群里,你最糊塗。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大自然賦予你芳香、文雅和美貌,這都是別的花草所沒有的。你還是趕快打消你那些奇異念頭和有害想法吧!滿足於天賜予你的福氣吧!你要知道:虛懷若谷者,地位無比高尚;貪得無厭者,永遠貧困飢荒。」
紫羅蘭答道:
「玫瑰花,你之所以這樣安慰我,因為你已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一切;你之所以用格言來掩飾我的低下地位,因為你偉大高尚。在倒霉者的心中,幸運兒的勸戒是何等苦澀;在弱者面前慷慨陳詞的強者,何其冷若冰霜!」
大自然聽到了玫瑰花與紫羅蘭之間的對話,禁不住打了個寒戰,繼之提高嗓門,說:
「紫羅蘭,我的女兒,你怎麼啦?我了解你,你朴實無華,小巧玲瓏,溫文爾雅,莫非貪欲纏住了你的身,或者虛榮占據了你的心?」
紫羅蘭乞憐道:
「力大恩澤的母親,我謹向你傾訴我心中的懇求和希冀,萬望您答應我的要求,讓我變成一株玫瑰,哪怕只有一天。」
大自然說:
「你不知曉你的要求意味著什麼。你不知道華美外觀後所隱藏的巨大災難。倘若你的身軀變高,外貌改變,成為一株玫瑰,恐怕到時後悔莫及。」
紫羅蘭苦苦哀求:
「改改我的外貌吧!讓我變成一株身材高大、昂首藍天的玫瑰花……到那時,不管怎樣,我的願望總算實現了。」
大自然無奈地說:
「叛逆的傻瓜,我答應你的要求!倘若遇到災禍,你只能抱怨自己呆傻。」
大自然伸出她那無形的魔手,輕輕觸動紫羅蘭的根部,一株高出群芳之首、色彩斑斕奪目的玫瑰花,頓時出現了。
那天傍晚,天色突變,烏雲急聚,狂風驟起,撕破世間沉寂,電閃雷鳴,急風暴雨一齊向花園襲來。剎那之間,萬木枝條盡折,百花軀干彎曲,枝長干高的花木被連根拔掉,倖免者只有伏在地面上、隱身石縫間的矮木小草。
與此同時,那座孤零零的花園也遭受到了其他花園所經歷的浩劫和沖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風暴未息,烏雲未消,已見園中花落滿地。風停雲散,只有隱藏在牆根下的紫羅蘭安然無恙。
一位紫羅蘭少女抬起頭來,望著園中花木敗落的慘狀,得意地微笑了。她當即呼喚同伴:
「姐妹們,快來看哪!看看風暴是怎樣對待那些盛氣凌人的高大花木的吧!」
另一位紫羅蘭姑娘說:
「我們低矮,匍匐在地面上,但經過暴風驟雨,我們安然無恙。」
第三位紫羅蘭姑娘說:
「我們的軀體雖然微小,但風雨沒把我們壓倒。」
就在這時,紫羅蘭王後走了出來。她發現昨天還是紫羅蘭的那株玫瑰就在自己身邊,只見它已被暴風連根拔掉,葉子散落在地上,彷彿身中萬箭,被風神拋到了濕漉漉的草叢之間。
紫羅蘭王後挺起腰桿,舒展葉片,大聲呼喚:
「女兒們,你們仔細看看!這棵紫羅蘭為貪欲所慫恿,變成一株玫瑰,挺拔一時,不久被拋入萬丈深淵,但願這能成為你們的明鑒。」
那株玫瑰戰栗著,用盡全身力氣,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知足安分的傻姐妹們,聽我對你們說:昨天,我像你們一樣,端坐綠葉中間,滿足於天賜之福。知足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將我與生活的風暴隔離開來,使我心地坦然,無憂無慮,無難無災。我本來可以像你們一樣,靜靜匍匐在地面,冬來以雪花裹身,沒有弄明大自然的秘密,便與同伴一起步入死一般的沉寂。我本來可以避開那令人貪婪的事情,棄絕那些超越我自身天性的東西。可是,我在靜夜裡,聽上天對人間說:『存在的目的,在於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於是,我背棄了我的靈魂,一心想得到我不應得到的東西。正是這種貪欲,使背棄心理變成一種巨大力量,使我的內心渴望變成了異想天開的幻想。於是,我要求大自然——大自然不過是我們內心夢想的外觀——將我變成一株玫瑰花。大自然立即讓我如願以償。大自然常用她的偏愛與渴望改變自己的形象。」
玫瑰花沉默片刻,又自鳴得意地說:
「我當了一個小時的皇後。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觀看了宇宙,用玫瑰花的耳朵聽到太蒼竊竊私語,用玫瑰花的葉子感觸了光明。諸位當中,誰能得到我這份光榮?」
爾後,玫瑰花的脖子彎下去了,用近似喘息的聲音說:
「我就要死去了。我心中有一種特殊感觸,這是我之前的紫羅蘭不曾有過的。我就要死去了。我終於了解到自己生活天地之外的一些事情。這就是生活的目的。這就是隱藏在晝夜間發生的偶然事件背後的真正實質。」
玫瑰花合上葉子,渾身一抖,便死去了。此時此刻,她的臉上綻現出神聖的微笑——願望實現後的微笑——勝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把紫羅蘭改成我,把其他人改成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