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亮化
A. 劉在飛是蘇州虎丘塔下的那位古人嗎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經吟誦道「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因此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景區現有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遊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後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AAAA級風景區,並於2001年12月份通過了ISO9001—14001雙體系認證。
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佔地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范,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和千人石;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築;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令人留連忘返;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位於虎丘西麓的萬景山莊匯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近兩年又恢復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環翠」和「書台松影」兩處景點,2005年又完成了虎丘山燈光亮化一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成為蘇州古城夜景的新亮點。
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集會的重要場所,根據吳地「三市三節」的歷史,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每年春季都舉辦藝術花會,展出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大批名貴花卉17萬盆,數百個品種;秋季舉辦民俗風情濃郁的民俗廟會,展演南北交融的民俗節目,深受遊客喜愛,一年兩會已成為蘇州特色旅遊項目中的熱點節目。景區還在2004年春節推出了春節特色花展,主展催花牡丹,隨著景區燈光亮化工程的順利竣工,景區還將推出中秋賞月燈會等特色游覽活動。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在保護開發風景名勝資源時,向五湖四海的遊人展現了一幅吳地文化與江南山水完美結合的秀美畫卷,是華東眾多旅遊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門票:40元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於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他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編輯本段]虎丘雲岩寺塔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誠為憾事。」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絕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 《虎丘山有三絕》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絕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里,二絕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絕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各有致趣。
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稱雲岩寺塔。該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據地方誌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檐。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
虎丘塔已有2500多年歷史,今天,這座聳立於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
[編輯本段]虎丘劍池
蘇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曆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誌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岩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崑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劍池水干,於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後來又戽乾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隻八仙桌大小,低於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築成用作蓄水的。由於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向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並立,而無迴旋餘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著,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於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於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根據形制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豎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里,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里,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誇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築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後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呈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後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
B. 南湖公園怎麼樣
南湖公園抄風景非常好,來這里跑步的人也特別多。
公園現轄有愛尚庄園、小南湖公園、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地震遺址公園、南湖運動綠地、國家體育休閑基地、南湖紫天鵝庄、鳳凰台公園、植物園等大小公園。好玩南湖、生態南湖、神奇南湖、文化南湖准確概括了南湖的特色。湖水、綠地、城市森林、花草組合成了天然的生態景觀,置身優美的意境中,如江南水鄉,煙波如幻,任人遐想。
C. 2022年灣里景區哪些景點免費
一、嶺秀湖市民廣場
嶺秀湖市民廣場及周邊建築於去年亮化提升改造完成,夜幕下的樓宇和廣場成為灣里市民夜間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廣場內的激光水幕音樂噴泉更為這座城市添加了幾分靈動。
地址:嶺秀湖街1號
二、磨盤山森林公園
江西省首個AI人工智慧公園,全省最長的城市森林鋼架鏤空步道,並以樂祖伶倫創作的十二音律為靈感,打造「樂道十二境」。
地址:八面山路嶺秀湖旁
三、鳳鳴湖公園
鳳鳴湖寓意「鳳凰打鳴吟唱」之意,它是一座充分融合音律文化主脈,具有防洪固土、凈化水質的生態水系。湖邊的灣里區域性旅遊集散中心綜合體即將成為南昌全新的旅遊集散地。
地址:梅嶺大道
四、月亮灣山體公園
南昌市首個免門票的森林康養公園,內有高空玻璃天橋、玻璃滑道、喊泉等娛樂設施,山頂還有葛仙台感受俯瞰灣里美景。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登山步道入選成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江西省示範健身步道」。
地址:招賢鎮東源村
五、九龍溪生態休閑公園
九龍溪生態休閑公園位於省級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九龍溪田園綜合體內,園內四季有花,並結合花海開發了一系列遊玩項目。園內還有精品民宿——雷港民宿村、美集竹影,值得體驗。
地址:太平鎮
六、先鋒小鎮
先鋒小鎮位於羅亭鎮義坪田園綜合體內,四季有花、四季有景,曾舉辦南昌市第二屆鬱金香花展,受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等各大媒體關注推介。
地址:羅亭鎮紫陽路與005縣道交叉口西南150米
七、獅子峰
獅子峰是南昌知名景區之一,內設江西首家隧道高空玻璃漂流、南昌唯一一家高空滑翔傘基地以及百畝格桑花海等獨一無二的旅遊項目。
地址:太平鎮泮溪村
八、工業文明紀念館
該館佔地30畝,以「工業故區、旅遊新城」為主題,對原灣里火車站進行修舊建。室外陳列「梅嶺」號舊火車、舊井岡山牌汽車等,室內展示灣里70-80年代生產的工業產品以及歷史照片等展品200餘件。
地址:樂祖路
九、高路入雲端
高路入雲端位於洗葯湖管理處,海拔816米,被譽為南昌最高的觀景台。該景點主體由斜挑出懸崖的鋼結構船型觀台和蓮花瓣狀帆型立柱構成,站在這里登高望遠,梅嶺秀色一覽無遺。
地址:洗葯湖管理處
十、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歷史記載,中國音樂鼻祖——帝樂臣伶倫洪崖先生在此創制十二音階。
地址:洪崖路與紫清路交叉口
D. 家庭花卉養殖有什麼作用
家庭花卉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花卉既可以美化我們的居住環境,也可以凈化室內空氣、陶冶人們情操,在豐富人類食譜、禮品饋贈、節日氣氛烘托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美化居住環境花卉種類繁多、形態萬千、色彩斑斕,是家庭居室美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隨著現代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在灰色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中長期生活的人們,更加渴求和鍾愛那些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綠色植物。
書桌上一兩盆文竹、蘭花、鳳尾竹,能給人以文靜清逸、溫馨的享受;客廳隔斷處的鱗次櫛比的小盆景,則給人以興奮、驚奇的感受,具有活躍氣氛、調節情緒的效果;陽台上蔥翠的綠蘿、吊蘭、發財樹等,還有那蘭花、牡丹花等鮮艷的花朵及濃郁的清香,使人彷彿進入到了一個芬芳的花園;小小庭院里一兩株橡皮樹、棕櫚、龜背竹等,會使人有一種貼近自然、閑適安逸的感覺……
花卉作為一種可移動的家居美化元素,廣泛應用於有限的室內空間及住宅院落,通過聯絡、滲透、空間轉換、過渡、烘托、亮化、弱化等手法,可以使人們家居環境的空間格局、氣氛格調、明暗氛圍、空氣流動等得到改善和調控,必將收到豐富多彩的效果。
二、凈化居室空氣隨著城鎮化的加速及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生存環境受到了空前制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低;粉塵、灰塵等污染越來越嚴重;家庭傢具及裝修帶來的甲醛、苯類等污染物已危及人們的健康;感冒、SAS、禽流感、痢疾等傳染性疾病的流行也呈現快速、難測的趨勢……
家庭是居民生活中主要的活動空間,花卉對生活環境的凈化作用已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注。據報道,北京花卉市場上能夠殺菌抗病的花卉得到了熱捧和熱銷。家庭花卉不僅能夠吸收二氧化硫、甲醛、苯酚、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也能夠吸附塵埃、滯留灰塵,同時還能釋放芳香類成分以殺毒滅菌,有效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提高生活空間的空氣質量,有益於身體健康。
三、陶冶人民情操當今我國人民生活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空氣污染嚴重,無法使自己擺脫周圍喧囂浮躁環境的影響,難以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家庭養花是一種能夠讓人的身、心、情、欲都沉靜下來的有意活動。在呵護花卉,為其澆水、鬆土、除草、施肥、修剪的過程中,既能讓我們的手腳、眼睛、頭腦活動起來,使身體得到鍛煉,又能放鬆情緒,調整心態,心情舒暢;花卉嬌艷的容貌、婀娜的身姿、旺盛的生命、芬芳的香氣更能讓人愛心洶涌、消除疲勞、眷戀生活。欣賞傲雪的臘梅,使你更加堅強;觀賞石竹的恬淡,使人閑適優雅;矚目松竹的氣節,倍增內心的勇氣……總之,花卉是陶冶情操的良師益友!
四、豐富人類食譜很多花卉具有葯用或食用價值,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食用花卉對身體健康極為有利。如花卉做的佳餚:梅粥、蓮子葵花粥、黃菊米飯、桂花糕、梅乾等,不一而足,均因營養豐富、清香四溢、色彩艷麗而受到人們的鍾愛。
許多花卉,不僅根、莖、葉、花以及果實可觀賞,還可供食用、制葯、釀酒和提取香精等。在中國可供食用的花卉品種很多,目前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就有50餘種。因此,花卉在豐富人類的食譜方面功不可沒。
五、作為饋贈禮品由於人們對花卉越來越喜歡,越是居住條件好的場所,越需要有適當的花卉來裝點。因而花卉已成為現代社會中傳遞友情、社會交流的重要媒介。如母親節、教師節,尤其在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前後,以花為媒進行社會交流,給親朋好友饋贈鮮花已是人們一種新的社會時尚。「送人鮮花,手有餘香」,一盆牡丹,示意典雅富貴;一株蝴蝶蘭寓意幸福來臨;一棵萬年青,祝福萬年富貴;一盆萬壽菊,祝福老人長壽富貴……
六、烘托節日氣氛每到國慶節、春節以及其他的慶典活動,花卉都是園林綠化中不可或缺的裝飾材料。尤其是草本花卉,品種繁多,繁殖系數高,生長速度快,花色艷麗,常用來布置花壇、花台、花境、花叢等,裝飾和烘托節日氣氛效果好。
七、提供文學創作素材自古以來,花卉就是文人墨客贊美歌頌的對象,在繪畫、詩歌創作中,花卉更是不能缺失的創作素材。無論是「不經一番寒徹苦,哪有梅花放清香」、「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共道幽香聞千里,絕知芳譽豆千香」等的詩句,還是畫家筆下栩栩如生的荷花、牡丹、竹子、梅花等,都已成為文學創作不能割捨的素材。
八、繁榮社會經濟花卉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和人們安居樂業的重要標志。花卉不僅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藝術品,也是科學技術在自然界發展的產物。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村種植業結構的優化組合,花卉在繁榮我國社會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外市場對花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鮮切花的需求量更是與日俱增。
E. 2011年元宵節北京周邊城市舉辦的花燈會
觀花鬧元宵——世界花卉大觀園燈會
燈會時間:2月17日至2月18日
世界花卉大觀園的「花都之夜」花燈會以花卉為主題,在20多個燈組中花卉主題燈佔了一半,燈會五成用電都來自於太陽能。
據了解,以鬱金香、牡丹、桃花為主題的燈組佔全園燈組的一半,由300盞五彩鬱金香燈拼成的「奧運五環」燈組是花燈中的標志造型。環保、綠色、科技是本次燈會的主打理念,園內組成花燈的10萬多隻燈泡、燈管都採用節能燈。本屆燈會還將首次舉行「花卉夜市」,遊人可在觀燈之餘進入溫暖的花卉溫室,欣賞來自20多個省市的數千個品種的年宵花。
本屆燈會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開放,燈會門票為20元,在公園西門參觀龍硯的遊人將得到半價的優惠門票。花燈會還有年宵花評選、燈謎競猜、「採摘」花燈等多種供遊人參與的活動。
看點一:觀中華第一龍硯。重達66噸的「中華第一龍硯」將供市民免費參觀。看點二:10萬個玻璃瓶組成花燈孔雀供市民免費參觀。據悉,10萬個廢舊玻璃瓶經過高溫消毒、高壓處理後,變廢為寶,組成了直徑1.2米、高2米的9隻花燈孔雀,這是目前花燈界用廢舊材料做出的最大燈組。
溫暖鬧元宵——小湯山紅櫨溫泉迎春花燈節
燈會時間:2月17日至2月20日
2011年小湯山紅櫨溫泉花燈節特色主題花燈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將帶領遊客過一個別樣的元宵節。花燈節上除了展示十個主題的大型燈組外,還將推出頗具年味兒的主題活動,例如小年兒的剪窗花、貼窗花活動,遊客不僅可以看到精彩的剪窗花表演,還能夠有機會親自動手參與製作;而除夕夜的舞龍、舞獅、包餃子、放煙花等活動則為遊客提供了還原傳統過新年的場所。
主辦方稱,元宵節10組大型燈組是請來四川自貢的30餘名老藝人在現場紮成,燈籠材質為綢布,內有鋼架支撐,可抗普通風雪。除了大型燈組外,還有上千盞各式燈籠「亮」相。亮燈時間為每天17:30至22:00。據悉,溫泉花燈節門票分3類,其中單看花燈的門票為成人50元,持軍官證、老年證、兒童(1.4米以下)免費。
登山鬧元宵——香山碧雲寺春節文化活動
燈會時間:2月17日
香山碧雲寺春節文化活動期間,具有典型春節民俗和寺廟文化特點的活動將營造出歡樂祥和、熱鬧喜慶、文化濃郁的節日氛圍。如果您對寺廟文化和春節民俗感興趣,不妨到香山公園碧雲寺內領略一番。
活動1:祈福迎春。您可以通過系福條、拜佛祈願等方式為自己、家人和親朋好友祈福祝願。
活動2:增福、進祿、添壽、迎禧。在鍾鼓樓院內擺放了福、祿、壽、禧牌示,您可將相應的小型貼紙粘貼在牌示上,寄託美好祝願。
活動3:春節楹聯徵集活動。如果您對楹聯文化感興趣,可在碧雲寺禪堂院內揮毫潑墨一展風采,書寫新年祝福。
活動4:新正開筆。您可用備好的文房四寶,在清雅的環境中開封新筆,飽蘸墨汁,或書或畫,最後落款新正開筆或新正試筆。
活動5:紅福納豆。可將將紅豆放入擺放在羅漢堂北側圍牆上的「福」字模型中,傳遞對美好幸福的熱烈期盼。
活動6:福在眼前。您可用手中的銅錢投打擺放在不遠處「福」字中間的方孔,寓意在新的一年中財運亨通,福在眼前。
創意鬧元宵——三里屯國際時尚街區燈會
燈會時間:2月17日至2月20日
三里屯國際時尚街區燈會特色看點為傳統的「兔爺」燈籠展示。12組印有「燈彩江湖」各種字體的異型創意燈屋,將在Village主要廣場展示。
另外,在橙色大廳還將展出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北京燈彩的百十餘種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燈彩,如龍鳳呈祥燈、龍舟競渡燈、南海觀音燈、龍頭吉利燈、二龍戲珠燈、百鳥朝鳳燈、蓮花燈、孔雀等、鯉魚燈、小年燈等,並將燈彩置於老北京胡同情景之中,情景交融,京味濃厚。
F. 虎丘在那。
簡介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5公里,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誠為憾事。」因此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景區現有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遊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後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AAAA級風景區,並於2001年12月份通過了ISO9001—14001雙體系認證。
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集會的重要場所,根據吳地「三市三節」的歷史,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每年春季都舉辦藝術花會,展出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大批名貴花卉十七餘萬盆,數百個品種;秋季舉辦民俗風情濃郁的民俗廟會,展演南北交融的民俗節目,深受遊客喜愛,一年兩會已成為蘇州特色旅遊項目中的熱點節目。景區還在2004年春節推出了春節特色花展,主展催花牡丹,隨著景區燈光亮化工程的順利竣工,景區還將推出中秋賞月燈會等特色游覽活動。
歷史由來
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
虎丘的人文歷史可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和蘇州古城一樣歷史悠久。相傳,春秋時期,這里就是吳王闔閭的離宮所在。公元前 496 年,闔閭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這里。據《史記》等書記載,當時征調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據說葬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宋代蘇州州學教授朱長文則認為,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並說:「然觀其岩壑之勢,出於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闔閭因之以葬也。」清乾隆帝弘歷也表示贊同:「本來岩壑擅天成,虎踞偏稱金氣精。」相傳,吳國滅亡後的數百年間,越王勾踐、秦始皇、東吳孫權,曾先後來次探寶求劍,結果都一無所獲,徒勞而返。
虎丘由帝王陵寢成為佛教名山和游覽勝地始於六朝。東晉時,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營建別墅,咸和二年( 327 年),雙雙舍宅為虎丘山寺,仍分兩處,稱東寺、西寺,劉宋高僧竺道生從北方來此講經弘法,留下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和生公講台、千人坐、點頭石、白蓮池等膾炙人口的古跡。六朝時的虎丘即已建有佛塔,陳代張正見、江整二人詠虎丘詩有「遠看銀台竦,洞塔耀山莊。」和「寶塔據高壟,經台鎮嶺頭。」之句,可為佐證。這是虎丘見於記載的最早的塔,廢毀已久。
到了唐代,為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亦易為武丘報恩寺,仍分東西兩寺。顏真卿詩有「不到東西寺,於今五十春。」之句。那時虎丘離城雖近,但無大路和河流可通,遊人需從田間阡陌穿行,如遇雨天還要涉水方能抵達,交通極為不便。寶歷元年( 825 年),五十四歲的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吏。這位熱愛蘇州風物、對虎丘情有獨鍾的大詩人有感於此,便領導蘇州百姓自閶門至虎丘開挖河道與運河貫通,沿河修築塘路直達山前,又栽種桃李數千株,加以美化,並繞山開渠引水,形成環山溪。事後,詩人寫有一首五律《武丘寺路》:「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河堤上,長留一道春。」虎丘山下溪流映帶,碧波潺緩,遠遠望去恍若海上仙島;從此水陸稱便,遊人絡繹不絕。為紀念白居易功績,後人稱塘路為白公堤,即今山塘街,河為山塘河,皆長七里,號稱「七里山塘」。此後一千一白多年間,山塘成為連結閭門與虎丘的唯一紐帶,是從蘇州城去虎丘的必經之路。
唐武宗李炎在位時,崇道闢佛,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於會昌五年( 845 年)詔令沒收寺院土地財產,毀壞佛寺佛像,強迫僧尼還俗,史稱「會昌滅佛」。建寺已五百餘年的虎丘東西二寺當即被拆得片瓦無存。但過了不久,佛教又得到恢復。重建的虎丘山寺合二寺為一寺,並從山下遷移到山上,逐步形成保留至今的依山而築的格局。山下則另建東山廟和西山廟,以紀念舍宅為寺的王珣 、王瑉兄弟。
北宋至道年間( 995-997 年)蘇州知州魏庠奏改虎丘山寺為雲岩禪寺,由律宗改奉禪宗。之後歷代虎丘都是佛教聖地和游覽勝地。
虎丘核心區域前臨山塘河,周圍有環山河圍繞,千百年來,其范圍相對穩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6月蘇州市設立園林管理處,並組成「園林古跡整修委員會」,接管虎丘及其他園林名勝,進行管理和維修,逐步對虎丘全面修葺。1955年疏浚劍池。戽干水後,於池北最狹處發現一丈多長的隧道。盡頭豎有石板,形似墓門。為恐影響上方雲岩寺塔的安全,未深入發掘,隨即封沒。1956~1957年對虎丘塔進行了搶修,從塔中發現珍貴文物。經專家論證,確定此塔為周顯德六年(959)至宋建隆二年(961)所建。1961年該塔(包括二山門等建築)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至1986年對該塔進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傾斜已達2.34米的千年古塔轉危為安。
1955年虎丘陸續新建了放鶴亭、湧泉亭、孫武亭,開通了環山河。1956年建造海涌橋,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趨,重建花雨亭。1959年重建通幽軒、玉蘭山房,整修了小武當、十八折和環山路。
從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中,虎丘整修和建設陷於停頓,受到了人為的破壞,石刻、佛像、匾額、楹聯、書畫損失嚴重。70年代後期起,虎丘又進入加快步伐恢復發展的新時期。
1980年重修小吳軒,整修冷香閣。1981年重修照牆及頭山門。1980年至1982年在東山廟遺址、隆祖塔院遺址一帶,新建了萬景山莊。園內陳列著數百盆樹樁和水石盆景。1982年在後山新建分翠亭、攬月榭。
1989年,開始大規模對失修、破損的建築、石刻、匾聯逐步進行維修、保護和復原,重建了千頃雲閣、五賢堂,以及周圍種植享有「茶中王種」之譽白雲茶樹的「雲在茶香」等景點。2003年起,又相繼恢復了西溪環翠、書台松影,對宋代石觀音殿遺址進行了保護。同時注重自然景觀建設,廣植花木,植樹22000多株,春花、夏蔭、秋果,冬翠,四時佳景清麗可人,千古名山生機盎然。
199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虎丘被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8年,虎丘以其整潔優美的環境,井然有序的管理和優良的服務,被評為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2年,虎丘山風景區通過了ISO9001—14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認證,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虎丘佔地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范,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和千人石;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築;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令人留連忘返;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位於虎丘西麓的萬景山莊匯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近兩年又恢復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環翠」和「書台松影」兩處景點,2005年又完成了虎丘山燈光亮化一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成為蘇州古城夜景的新亮點。
【雲岩寺塔】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又名虎丘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4米,斜度為2.48度,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古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虎丘劍池】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曆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誌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岩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崑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劍池水干,於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後來又戽乾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隻八仙桌大小,低於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築成用作蓄水的。由於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向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並立,而無迴旋餘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著,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於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於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根據形制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豎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里,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里,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誇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築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後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吳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後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
【陸羽井】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他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三泉」。
【擁翠山莊】
的擁翠山莊位於虎丘二山門內西側,總平面呈長方形,佔地一畝余,此園依山築屋, 層造而上,各建築之間點綴峰石花木,有小園林之勝。山莊結合地形,巧借園外景物,布局靈活,視野開闊。在此可仰視虎丘塔,遠眺獅子山,俯覽虎丘山麓一帶秀麗風景,別有情趣。 3
【冷香閣】
冷香閣位於擁翠山莊北面,是品茶觀景的最佳埸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每逢仲春,紅苞綠萼,疏影暗香。閣之上下都是五楹,東、西、南三面環以廊,高爽幽靜,別繞清趣。
【其他】
還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真娘墓、孫武亭、小武當等景點。
G. 虎丘有什麼特點
你指的是蘇州的那個虎丘嗎?我去過。哈哈,有個斜塔的那個。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千年以來,虎丘山依託著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享有著「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
冬日的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5公里,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誠為憾事。」因此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景區現有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遊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後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AAAA級風景區,並於2001年12月份通過了ISO9001—14001雙體系認證。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集會的重要場所,根據吳地「三市三節」的歷史,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每年春季都舉辦藝術花會,展出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大批名貴花卉十七餘萬盆,數百個品種;秋季舉辦民俗風情濃郁的民俗廟會,展演南北交融的民俗節目,深受遊客喜愛,一年兩會已成為蘇州特色旅遊項目中的熱點節目。景區還在2004年春節推出了春節特色花展,主展催花牡丹,隨著景區燈光亮化工程的順利竣工,景區還將推出中秋賞月燈會等特色游覽活動。
H. 虎丘的來歷
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於越國的楔李大戰中,不慎受傷,不久就死去了,死後數日他兒子吳王夫差將他葬於虎丘,葬後三日有一隻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涌山「改名虎丘山。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市古城西北3.5公里,是蘇州著名的旅遊勝地。風景區景區面積100公頃。保護區面積475.9公頃。是以蘇州標志性的歷史人文勝跡為景觀特色,具有游覽觀光功能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8)鬱金香亮化擴展閱讀
虎丘山風景區規劃
虎丘山風景區規劃了虎丘山、金雞墩、西山廟、市井四個游覽區。虎丘山景區主要有千人石、劍池、白蓮池、第三泉、雲岩寺及雲岩寺塔、可中亭、真娘墓、致爽閣、冷香閣、小吳軒、望蘇台、平遠堂、擁翠山莊、萬景山莊、小武當等景點,名勝古跡、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形成獨特的風貌。
虎丘風景名勝區雖面積不大卻融合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展現了山丘、奇石、峭壁、池潭、泉水、河流、古樹名木以及新石器文化層遺址、名勝古跡、摩崖石刻、碑刻、古建築、古橋梁、民俗節慶於一體的旅遊風貌。
I. 中秋節武漢有燈光秀嗎 2019中秋武漢燈光秀+景區活動匯總
長江燈光秀 武漢中秋活動匯總中秋節在武漢肯定是有燈光秀的,所以這一次常見燈光秀一定不能錯過,當然還有武漢中秋節的活動信息,景點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還是非常值得前去遊玩,一起看看吧。
長江燈光秀
9月12日-15日每天19點至22點,新版的燈光秀動畫主題是「楚天光秀輝煌江城」,屆時兩江四岸的近千棟建築將被長江燈光秀點亮。亮化區域包括長江段的二七長江大橋至鸚鵡洲長江大橋沿線以及漢江段的晴川橋至知音橋沿線
中秋燈光秀
最佳觀賞點:臨江高樓、江灘、城市陽台、龜山電視塔、天悅外灘中心、長江大橋等地
最佳觀景方式:乘坐長江遊船。中秋小長假期間,「知音號」、兩江游覽、長江輪渡等都有多個班次供選擇。因部分班次余票緊張,建議遊客提前預定!
1. 「知音號」演出時間和場次
9月12日和9月15日每晚一場演出,時間為19點30分。
9月13日和14日為雙場演出,每天19點30分和21點各有一場。
2. 兩江游覽班次
漢口粵漢碼頭:
9月12日19:00—21:30不間斷發班
9月13日至15日19:00—22:00不間斷發班
中華路4號碼頭:
9月12日19:00—21:00不間斷發班
9月13日至15日19:00—21:30不間斷發班
3. 零點航班
由漢口武漢關碼頭至武昌中華路碼頭對開,每天20:10至0點開航。
21:30之前每20分鍾一班,21:30之後每半小時一班。節假日期間會根據客流量增加班次。
武漢中秋活動匯總1.武漢歡樂谷
中秋特惠
9月13日-9月15日中秋節,每位購成人全日票的遊客可帶2位50周歲及以上的長者免費入園,不僅如此,凡年卡用戶,持有效年卡入園(每張年卡)也可帶2位50周歲及以上的長者免費入園。
小貼士
注意:50周歲及以上的長者需和購成人全日票的遊客或者年卡用戶同時入園,入園時,需攜帶身份證(1969年及之前出生,年齡以身份證為主),身份證核驗無誤後方可入園!
2.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
中秋特惠
9月13日—15日
中秋敬老票老人+1個成人,暢玩僅需235元!
中秋敬老票老人+2個成人,暢玩僅需354元!
中秋敬老票老人+1個兒童,暢玩僅需150元!
蜜兔摸摸噠
各種萌兔幾在活動區蹦蹦噠噠,讓你愛不釋手
美兔大比拼
現場報名12名選手,有各種小道具為心愛的萌兔打扮,最後評比獲得人氣最高的5隻可以開心帶回家。(攜帶兔子的容器需自備)
萌兔帶回家
活動現場發布活動照片在朋友圈,且獲得88個贊,也可免費認領一隻萌兔帶回家。活動結束後,先到先得。(攜帶兔子的容器需自備)
嫦娥戲水月
想知道水中如何奔月?想知道水裡的嫦娥姐姐長啥樣?
3.武漢東湖磨山歡樂叢林中秋燈會
中秋特惠
市場價99元門票,中秋特惠29.9元
經典四項遊玩項目+中秋燈會活動入場券
自製手工燈,猜燈謎贏獎品
小貼士
活動1:
憑中秋活動票領取燈籠材料,自行手工製作,享受DIY的樂趣,製作完由工作人員幫忙懸掛。
活動2:
下午四點後還可以在同一場景參加猜燈謎、贏獎品的活動,獎品包含小抱枕、小公仔等。
活動3:
憑中秋活動票票跟還可以在下午四點後抽取歡樂叢林最高面值1000元的面值卡。
4.木蘭花鄉
中秋特惠
市場價80元,特惠39.9元
5.武漢東西湖鬱金香主題公園
中秋特惠
市場價90元,特惠39.9元
1大1小,超值~
6.武漢木蘭花海樂園
中秋特惠
親子票(1大1小)
原價120元,特惠59.9元
包含:大門票+滑草+熊寶歷險記+花木蘭馬戰表演+小豬跳水表演+雜技表演+鳥藝表演
小貼士
園區4大表演參考時間(以景區為准):
鳥藝表演:
09:40-10:00、13:00-13:20、16:00-16:20
雜技表演:
09:40-10:00、13:40-14:00、15:30-15:50
小豬跳水:
10:10-10:30、13:00-13:20、16:00-16:20
馬戲表演:11:10-11:30、15:0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