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平面圖
① 請問哪位大俠知道這是什麼花,叫什麼名字謝謝了!下面附圖
這是木槿,開花了。。。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木槿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萼鍾形,長14-20毫米,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純白、淡粉紅、淡紫、紫紅等,花形呈鍾狀,有單瓣、復瓣、重瓣幾種。
② 請問這是什麼杜鵑花
沒有圖片看不到,請上圖
③ 杜鵑花是什麼樣子的曇花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杜鵑花
④ 這是杜鵑花還是馬櫻花有圖求鑒定
這個明顯就是馬櫻花,杜鵑花的葉子和馬櫻花不一樣,區別大。
花型也不一樣。
⑤ 杜鵑花圖片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版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權,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⑥ 野杜鵑花什麼樣
如下圖:
其實跟杜鵑花差別不是太大。
杜鵑花喜偏酸性水土版,怕鹼性水土,怕水澇:喜溫涼,權怕燥熱,喜潤環境,怕空氣乾燥;喜半陰,怕烈日;喜薄肥,怕濃肥。 用什麼土落葉松腐殖土酸度適宜,土質疏鬆,肥沃,透水性能好,適宜杜鵑生長。
(1)要用"困水",即把水與杜鵑在同一溫度的地方加以晾曬。用魚缸水、雨水、江河水也可。
(2)土壤不幹不澆,干也不要過於,過於葉子會蔫。
(3)澆必澆透。
(4)冬夏有別。冬天葉子好,夏季濕點無妨。開花期不宜多澆水,過多易落蕾和早謝;春秋風大氣干,必須保證充足。
⑦ 從照片看杜鵑綠色光輝一般,不知道實際圖片好看嗎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杜鵑專花屬850餘種。 紅、屬紫、藍、綠、黃、白、粉等顏色,再加上花色有單色、復色、飛白、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花瓣有復瓣、單瓣;狹長、圓潤、平直、後翻、波浪、飛舞、皺邊、卷邊等,所以很難計算出具體的數目. 順便介紹一種綠色杜鵑花,叫「綠色光輝」(十分罕見):半復瓣,花呈黃綠色,如在偏陰環境之下,花色呈淡綠色,花徑約5cm,為現今常綠杜鵑花半復瓣中最綠色品種。葉呈披針形,葉色碧綠。植株僅高30-40cm。能耐攝氏零下17度低溫。
⑧ 這是什麼花 附圖
杜鵑花
圖片:http://image..com/i?fr=bk&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C5%BE%E9%BB%A8#
中文名稱: 杜鵑花
外文名稱: rhododendron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⑨ 急求五種花的花程式
花程式和花圖式是學習植物學的人經常要涉及的概念,對學習植物分類學的人來說更顯得重要。但現行植物學書籍中,不是對其注釋不夠就是不加註釋,更有甚者互相矛盾,這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不少麻煩,也給實際工作者帶來困難。不僅一般植物學教科書中出現錯誤,而且,同類型的錯誤還出現在一些辭書中。這就更增加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就某些書籍中的一些提法和表示法。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花程式 花程式是借用符號及數字組成一定的程式來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們彼此的關系(見施滸編的《種子植物形態學辭典》)。以上是花程式的基本概念,是藉助於字母、數字和符號來表達、怎麼表達法?我們分別來談:(詳見圖表) 1.字母 一般用每輪花的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花的各個組成部分。通常用拉丁文,如:用P代表花被(P為Perianthium的略寫),C或Co代表花冠(C或Co為Corolla的略寫),Ca代表花萼(Ca為Calyx的略寫),A代表雄蕊群(A為Androecium的略寫),G代表雌蕊群(G為Gynoecium的略寫)。而在我國植物學教科書中,常用K表示花萼,該字母是德文Kelch的略寫。當用K表示花萼時,則要用Co來表示花冠。 2.數字 用 阿拉伯數字 「0,1,2,3,……10」以及「∞」或「x」來表示,「∞」表示多數,不定數;「x」則表示少數,不定數;通常寫在花部各輪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實際數目。 3.符號 整齊花或輻射對稱花用「*」或「」表示,不整齊花或兩側對稱花用「↑」或「」號來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表示兩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連合,則在其數字外加上「( )」號,僅基部連合可在數字下方加上「」號,如上部連合,可在數字之外加「」號。如果花部的某些部分貼生則用「」號表示;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號表示,如上位子房則寫成(也可以僅寫G來表示),下位子房則寫成,周位或半下位子房寫成;如果同一花部有多輪或同一輪中有幾種不同的聯合和分離的類型,則用符號「+」來連接;而同一花部的數目之間存在變化幅度則用「—」號來連接;如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數字後加上「∶」號的話,是表示心皮數、室數和胚珠數間的一種連接。如:豌豆的雌蕊群,我們寫成1∶1∶∞(即上位子房,一心皮、一室、胚珠多數)。各花部之間則用「,」號來分開。但在比較老的一些植物分類學書籍中,如胡先驌和鄭勉二位先生的著作中,可見到用S來表示雄蕊、P來表示雌蕊的表示法,其花程式的寫法也與現行寫法不一樣,如 蕊成二組,九個以其花絲聯合。 下面我們舉幾個典型植物的花程式以供討 木蘭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K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對於木蘭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種書籍中大致相同;而對於桃花和蠶豆花的表示法則各有千秋,除花部幾輪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數字和符號間用不用「,」或「;」號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數字外,用不用「( )」符號的問題上。為了便於說明,我們不妨 先看一看現行的《植物學》教課書(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該書上冊第189頁倒數第7—10行寫著:「2.蠶豆的花程式為: ↑K(5)C5A(9)+1G(1∶1)」, 接著寫「花程式表示:不整齊花,二側對稱;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組成,離生,一輪;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離,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很顯然,該書編者在談到蠶豆花部的花萼、花瓣、雄蕊時都明確指出其合生或離生,故而在K(5);的5字上用了表示連合的符號「( )」,在C5的5字上則沒有用;同理,在A(9)+1的9字上用了「( )」號,1字上未用;唯獨在談到子房時既未用合生也沒有用離生的字眼來表示心皮的情況,而在其外用了一個表示該花部各部分連合的符號「( )」。該符號在此能用嗎? 眾所周知,豆目植物的雌蕊群是由一個心皮組成的;既沒有與其他花部合生,自己也僅只一個心皮,而其外表示花部連合的符號「( )」從何而來呢?假如我們硬要於其外冠以符號「( )」的話,那麼,人們不竟會問桃花,蠶、豌花之類的一個心皮與什麼連合呢?那回答只能是二個字:「沒有!」,既然沒有同其他單位連合,那為什麼其外硬要冠以連合的符號「( )」呢?肯定弄錯了。原因可能會很多,推想一種可能是編寫時東抄西抄,沒有認真細想;再一種可能是編寫的人多,各編各的,前後不連貫,以致出現矛盾。 還有關於花萼、花瓣(冠)的符號是用K、C還是用Ca和Co,眼下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多用前者(即K和C),所以,還是用K和C來表示的好。 為此,桃花和豆科(即蝶形花亞科或科)的花程式應這樣來表示: 桃花 K(5),C5,A∞,G1∶1 豆科 K(5),C1+2+(2)A(9)+1,G1∶1∶∞ 有一些書中,特別是國外目前所用的教科書大多如此表示法,當然也有不寫花程式的。筆 者以為最好是寫,而且還要寫正確、寫規范。 (二)花圖式 說到花圖式就更令人頭痛,在一些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尤其是植物分類學(或有花植物分類學)中,常常避而不談。然而,花圖式與花程式一樣是學習被子植物分類學的人經常碰到的。亦有不少植物學的書籍中談到過,但一般只是泛泛地談一下,畫一個圖,不加任何解釋,也不指明出處,弄得老師和學生都不知該圖所示各部其正確的含義是什麼?給教與學帶來不少困難。 然而另一些植物用上述符號不能完全表達其花的基本特徵,必須輔以其他的符號加以表達;麻煩就出在這些輔助符號上(由於篇幅所限,對此本文暫不討論),一來教科書常不講述,二來不同植物的花其形態各異、變化多端,不仔細推敲,往往不知所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花圖式概念本身有毛病。現以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植物學》為例,其上冊的第189頁,「為了簡單地說明一朵花的結構,可以用一個公式或圖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來,前者稱花程式,後者稱花圖式」。(註:一朵花下的著重點是筆者加的。)同樣地解釋除見於一般的植物學教材外,也見於一些辭書中,如施滸編的《種子植物形態學辭典》的第77—78頁,1962年版,以及《辭海》1975、1979年版,《簡明生物學辭典》1982年12月版等。但用上述概念,來解釋山毛櫸科、樺木科、唇形科以及大戟屬等科屬植物花的基本結構和特點是行不通的。我們還是以現行《植物學》教材(華東師大、東北師大合編,1984年版)為例,見其下冊第203頁的見圖-25山毛櫸科三個屬的雌花花圖花,第243頁的見圖-70大戟屬花圖式和第277頁的見圖—112唇形科花圖式,仔細看一看就會明白上述三科植物其所謂花圖式繪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個花序。這樣一來,我們不竟要問,花圖式的概念是指一朵花而言,還是指一個花序而言呢?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如果指後者,那麼上述書中對花圖式概念所下的注釋就得修 正或改寫。筆者認為作為植物學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對植物分類學而言)之一的花圖式與其他概念一樣,前提要明確,定義要符合科學性。為了使大家都能接受而不引起大的騷動,我們用一種廣義的花圖式概念來統一:即用圖解來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分的橫斷面,亦借簡圖來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在垂直花軸的平面上的投影。
⑩ 杜鵑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杜鵑株高1~2米,有直立主幹或多干叢生,枝幹褐色,表皮薄而細密,小枝有毛或 無毛,互生或輪生,很少對生。葉紙質,正背兩面有棕色剛毛。花冠呈喇叭狀、鍾狀、 漏斗狀或高腳碟狀,4~5裂,深淺不一,覆瓦狀排列。花色有紅、白、黃、紫、粉及一 些中間色。單花或雙花,乃至10餘朵集合成總狀傘形花序,每朵花有小花梗。果實為蒴 果,果熟時自頂端開裂。種子多而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