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品種分類
① 杜鵑種類和各自特性是什麼
杜鵑花品種多,但可以分成5類,春鵑品系、夏鵑品系、西鵑品內系、東鵑品系容、高山杜鵑品系。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現在,世界上已有的杜鵑園藝品種近萬個。國內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一向分為有性和無性兩大類。目前杜鵑花大批量生產大都用營養繁殖法中的扦插法,這是保證後代與親代完全一樣的方法之一,是大量繁殖彼此相同的所謂無性系的商品途徑。
② 杜鵑種類與品種有哪些
杜鵑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杜鵑種類繁多,生產上按開花期分,可分為春鵑夏鵑和春夏鵑3種常見的栽培品種有映山紅萬里紅大紅袍海棠紅皺邊銀紅等仙女舞紅珊瑚等
③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1985年專5月,杜鵑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屬大名花之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④ 珍貴國產杜鵑花品種有幾種
杜鵑花品種較多,全世界達數千種,我國常見栽培的約有兩三百種目前較珍貴的國產種和重要的育種資源有以下幾種:
1.映山紅,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1~3米,枝幹細直,皮薄光滑,分枝多;葉紙質全緣,兩面有茸毛,春葉寬而薄,夏葉小而厚,冬季春葉脫落,僅存頂端小葉;總狀花序頂生,有花2~6朵,花冠喇叭狀,紅色或深紅色,花期3~4月,先葉後花本種分布范圍最廣,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為主,河南山東也有其蹤跡映山紅習性粗放,生命力強,開花時紅成一片,景色優美壯觀
2.羊躑躅,落葉灌木,株高0.5~2米;小枝柔弱稀疏,葉紙質,嫩綠色,先端鈍,葉柄葉面葉背均被稀疏柔毛;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5~9朵,5月上旬開花,先花後葉或花葉同放,綠葉黃花,鮮艷奪目本種在我國中部及東部地區分布廣泛,因全株有毒,對牲畜構成威脅,人工栽培很少,但其綠葉黃花特性可作為優良的育種資源
3.雲錦杜鵑,常綠灌木至小喬木,株高2~5米;枝條粗壯,干皮粗糙;葉叢生枝頂,厚革質,長6~18厘米,寬2~8厘米;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6~12朵,4~5月開花,花冠漏斗狀,口徑7~9厘米,淡粉紅色,有芳香本種盛產江西浙江等山野間,其適應性強,可望成為園林綠地中第一批常綠型杜鵑
4.大白花杜鵑,常綠灌木至小喬木;幼枝粗壯,綠色,初被白粉;葉厚革質,簇生枝頂,長圓或長橢圓形,先端鈍圓,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頂生總狀傘房花序,有花8~10朵,集成球狀,花期4~6月,花冠漏斗狀鍾形,6~8裂,花白色粉紅色或薔薇色,有香氣本種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灌木叢中,是雲南四川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食用蔬菜,營養價值極高
5.大樹杜鵑,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5米,胸徑60~80厘米,是杜鵑花中最高大的一種樹皮淡暗褐色,呈片狀剝落,小枝粗壯,被淡灰色氈毛;葉大革質,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頂端鈍頭,葉面深綠,葉背淡綠;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20~25朵,組成20餘厘米直徑的花球,花期2~3月大樹杜鵑產於滇西騰沖高黎貢山海拔2400~2600米的疏林中
6.迎紅杜鵑,落葉灌木,株高1~2.5米;分枝多,小枝細長;葉散生枝端,厚紙質,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並有突尖頭;側生花芽2~5個,一芽一花,貌似頂生花序,花期4~5月,先花後葉,花冠闊漏斗狀,口徑4~5厘米,花色淡紫紅,稀有白色;蒴果圓柱形,長1~2厘米,9~10月成熟本種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等地海拔1000~2000米山地灌叢中因其耐寒性極強,在-3℃時能照常開花,在-27℃低溫下也能安全越冬,且習性粗放,生長較快,對光照要求不嚴,耐旱性亦較好,是我國北方地區露地種植很有前途的花卉之一,也是杜鵑花育種優良的種質資源
7.照山白,常綠灌木,株高0.6~2米,分枝多,枝條較細弱,冠形稠密;葉革質,集生枝端,長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頂端鈍尖;總狀花序,花小而密,多達20餘朵,6~7月開花,花冠鍾狀,口徑約1厘米,純白色本種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因其枝葉稠密,冠形豐滿,四季常青,抗性強,能耐-20~-30℃低溫,可作為抗寒性育種的優良親本
8.馬銀花,常綠灌木,株高2~4米,枝條細密;葉片濃綠,卵圓形,革質全緣,有光澤,但較薄;花單生腋間,花萼大,花冠寬漏斗狀,口徑4~5厘米,花色淡紫至紫白色,亦有粉紅和玫瑰紅色本種分布於華東各省,常生於林下或陰坡山腳因其適應性強,習性粗放,枝葉稠密,體態豐滿,且耐修剪,耐移植,可作園林綠化樹種
除此之外,還有乳黃杜鵑毛白杜鵑雲南杜鵑興安杜鵑大字杜鵑等珍貴的種類
⑤ 有哪些杜鵑花種類比較耐寒
杜鵑花的耐寒種類較多,分布在高緯度或海拔3700米以上的杜鵑花都較耐寒,如牛皮杜鵑、迎紅內杜鵑、興安杜鵑、黃杯杜容鵑、褐黃杜鵑、白雪杜鵑等。有些杜鵑花品種可耐-20℃低溫,如英國的杜鵑花品種「快樂聖誕」,該品種是小喬木,開花期正值歐洲的聖誕節。
⑥ 杜鵑花的栽培類型與常見品種有哪些
在我國,目前廣泛栽培的杜鵑花園藝品種約有200~300種根據其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夏鵑4個類型
1.東鵑,來自日本,故又稱東洋鵑,包括石岩杜鵑硃砂杜鵑春鵑小花種等,品種甚多其主要特徵是株型矮小,高度1~2米,分枝散亂;花期在4~5月,著花繁密,花朵較小,直徑一般只有2~4厘米,多為單瓣,偶有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很少有重瓣;花色多種,有白粉紅紫水黃鑲邊灑錦等因生長旺盛,萌發力強,很耐修剪,且枝條細軟,易於造型,所以是理想的盆景材料傳統品種有新天地雪月以及能在春秋兩季開花的四季之譽等
(1)新天地,葉片闊卵形,薄而有光,長4.8厘米,寬2.6厘米,是東鵑中葉片較大的一種;花粉紅色筒狀雙套,長3厘米,花朵下垂,瓣端圓,著花繁密,枝條頂端能長出4~5個花蕾,每蕾有2~3朵花,開花時密不見葉,色彩非常嬌艷,是東鵑中比較美麗的品種生長較快,枝條直立稠密,很耐修剪,容易養成豐滿的樹型
(2)四季之譽,葉片多毛,近於毛鵑生長健壯,每蕾有花1~2朵,花期一年兩次第一次從9月下旬陸續開放至12月,11月開花較多;第二次在春季4月中旬,花期較集中花期之長,在栽培品種中不多見,故有四季之譽的美稱
(3)雪月,是東鵑中體型較大的一種葉狹長倒卵形,平整挺拔,長約5.8厘米,寬1.6厘米,葉尖一點白色生長強健,小枝頂生一個花蕾,青綠色,每蕾有花2~3朵,花單瓣,寬喇叭狀,直徑5~6厘米,花冠白色,帶少量紫紅條點,喉部有點黃綠色
2.毛鵑,俗稱毛葉杜鵑大葉杜鵑由於春季開花,花朵較大,也稱春鵑大花種本類體型高大,生長健壯迅速,適應力強;盆栽時冠徑可達3米左右,在江南可露地種植,是4個栽培類型中生長最粗壯的一類,也是嫁接西鵑的優良砧木4月底至5月初開花,花大單瓣,花朵繁茂,花期約半個月;花色有紅紫粉白及復色;品種有10餘個,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毛白杜鵑紫蝴蝶等
(1)玉蝴蝶,花淡粉色,喉部有紫紅點,單瓣,大花,直徑8~9厘米,花瓣厚實;葉長卵形,長約10厘米,寬3厘米,葉面多毛,生長快露地栽種,管理粗放生產上多用作砧木嫁接西鵑
(2)毛白杜鵑,單瓣白色有香味,花型略小,直徑7厘米另有一種花朵更小,白瓣上有較多的紫紅條點;葉色淡,多毛,葉片兩邊向背面反卷此種觀賞性和長勢較差,不宜作砧木
3.西鵑,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故稱西洋鵑,簡稱西鵑,是栽培類型中花朵最美麗的一種,花大色艷花期長重瓣性強,自然花期4~5月,通常通過促成栽培使其在元旦春節期間開花其主要特徵是株型矮小,樹冠緊密,生長緩慢,一年僅生長幾厘米;葉片集中於枝頂,厚實深綠,葉面少毛;習性嬌嫩,怕曬怕凍,抗病力及適應性較差,只宜盆栽花色豐富,有紅白粉紫橙玫瑰等各色及灑錦鑲邊套色一株多色等變化,多數為重瓣,口徑6~8厘米傳統品種有王冠錦袍天女舞等近年出現大量雜交新品種,從國外引入的四季杜鵑便是其中之一,因四季開花不斷而得名,深受人們喜愛主要代表品種有:
(1)御幸錦,是西鵑中生長最快體型最大抗性最強栽培最粗放的一種葉草綠色質薄,至冬季葉面常泛出暗紫色斑塊花蕾頂生1~2個,自然花期4月下旬,花形寬喇叭狀,花色有4種:白瓣帶淡紫紅點條塊;白瓣帶少量紅條或短紅線,喉部黃暈;淡紫紅色帶邊白,瓣中色深,喉部有紫點;水紅色,喉部為紫點往往在同一枝上,上述數種花色均會出現
(2)錦袍,葉卵形,寬大,色新綠,葉面粗糙,屬西鵑中的毛葉類花重瓣,大型,外輪花瓣寬大平展,內輪花瓣多而碎小密集,花瓣白色帶紅條點塊,喉部有綠點本種適應性強,生長較快,長勢健壯有力,開花繁密
(3)王冠,體形矮小,生長緩慢;葉色嫩綠,長卵形厚實挺拔,葉片毛少,平整光滑,屬西鵑中的光瓣類花大重瓣,瓣波曲,粉白色,鑲血牙紅邊,寬窄不一,色調過度和諧,喉部有綠點,華麗多姿,故有「王冠」之稱其抗病蟲害能力和適應性較差
4.夏鵑,原產印度和日本發枝在先,開花最晚,一般在5~6月初夏時開花其特點是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滿整齊,葉片排列緊密,是現代杜鵑花盆景的主要材料其花朵直徑6~8厘米,以重瓣花居多,花瓣平展,花色花瓣同西鵑一樣豐富多彩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五寶綠珠紫宸殿等其中五寶綠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閣狀,是杜鵑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品種
(1)長華,葉色深綠,毛短而粗硬,葉端尖,是夏鵑中葉片較大的一種花單瓣,花瓣波浪形,薄而軟,向後攤開;口徑8~9厘米,一枝一蕾,每蕾有花1~2朵,陸續開放,花期約15天;花色有瑪瑙全白全紅白灑紫紅條點粉紅鑲粉白邊等5種,有時數色出現於同一株上,色彩繽紛,甚為美觀
(2)五寶綠珠,因其花色多變,重瓣程度高,花期長,栽培不易,被視為夏鵑中之名種葉狹長卵形多毛,枝細而短,生長緩慢,花重瓣,花瓣小而圓滿心,口徑6厘米,花色有純白白底灑紅條點半紅半白全紅瑪瑙等5種花朵中央有一綠色花蕾,渾圓如珠,其名即由此而來6月上旬開花,當花朵萎蔫泛黃時,剪除花瓣,其中心的綠珠又會挺出,開第二朵花花期長達1個半月至2個月,在所有栽培品種中極為罕見
(3)皺邊銀紅,花銀紅色,口徑6厘米,花瓣寬大邊皺,是夏鵑中花型較為優美的一種葉短闊,頂端圓由於枝葉稠密,樹型非常豐滿
⑦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我國杜鵑園藝品種有300~400個,其主要血統是映山紅,根據親本來源、形態特徵、特性可分:1.毛鵑:又稱毛葉杜鵑、春鵑大葉種。本類包括錦銹杜鵑、白毛杜鵑及其變種。株體較大,發枝粗長,葉長橢圓形、多毛,生長健壯,適應性強,花大、單瓣、寬漏斗狀,少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及復色,品種有10餘個,栽培較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琉球紅、玉玲等。
2.西鵑:最早在荷蘭、比利時育成,系皋月杜鵑、映山紅及白毛杜鵑等反復雜交選育而成。體型矮壯,樹冠緊密,發枝粗短,習性嬌嫩,怕曬怕凍。葉片濃綠色,較厚,有光澤,毛少,花期2~5月,多重瓣,少有單瓣,有皺邊,卷邊,波浪等,花色十分豐富,花直徑6~8厘米,最大可達10厘米,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
3.東鵑:即東洋鵑,又稱春鵑小葉種。引種自日本。包括石岩杜鵑及其變種。體形矮小,高1~2米,分枝散亂,枝條纖細,葉薄色淡,毛少有光,4月開花,著花繁密,花朵最小,花徑2~4厘米,最大6厘米,單瓣或由花萼瓣花而成套筒瓣,少數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雪月、新天地、碧止、日之出及春秋兩季開花的「四季之譽」。
4.夏鵑
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皋月杜鵑,先發枝葉後開花,是開花最晚的種類,花期5月下旬至6月,株型較小,高1米,分枝多而密,枝中纖細,樹冠豐滿,整齊,花寬漏斗形,直徑6~8厘米,可作樁景,花色花型豐富,如長華、大紅袍、陳家銀紅、五寶綠珠、紫辰殿。
⑧ 杜鵑品種有那些
杜鵑花栽培品種繁多,全世界達數千個,我國現今栽培的約有200多個品種。專通常分為毛鵑、屬夏鵑、東鵑和西鵑四大品類。毛鵑即毛白杜鵑屬春鵑類,小枝和葉片正背面上密生灰褐色茸毛,品種較少,常見品種有玉蝴蝶、紫蝴蝶、玉鈴、琉球紅等。夏鵑5~6月或7月或8月間開花,傳統品種有大紅袍、長華、銀紅和台閣型重瓣五寶綠珠等。東鵑即東洋鵑,來自日本,丹東地區引種最多,主要有新天地、雪月及一年開兩次花的四季之譽等。西鵑泛指來自歐洲的品種,最早在荷蘭、比利時育出,主要由映山紅及白花杜鵑等反復雜交育成,品種最多,花色、花型豐富艷麗,栽培較普遍,如皇冠、錦袍、春燕、四海波等。近年雜交新品種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