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南京六合茉莉花苑

南京六合茉莉花苑

發布時間: 2022-08-06 07:15:45

⑴ 南京六合區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六合古稱棠邑,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是「天賜國寶、中華一絕」雨花石的故鄉,中國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是中國民歌之鄉。
六合境內有入選「新金陵四十八景」的國家AA級地質公園桂子山景區、冶山國家礦山公園,以「三群一湖」為代表的六合國家地質公園是江蘇省第二家、全市首家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金牛湖風景區,國家2A級旅遊風景區平山森林公園、國家2A級靈岩山風景區等。六合還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達浦生紀念館;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六合文廟、萬壽宮;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長蘆崇福禪寺、長江路清真寺、南門清真寺;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竹鎮市抗日民主政府、桂子山烈士陵園等。竹鎮鎮被評為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大泉村獲評「最具魅力鄉村」。
金牛湖景區金桂橋旁建有一個風景秀麗的茉莉花園,引進單瓣茉莉、非洲茉莉、鴛鴦茉莉等品種10餘個,每年9月茉莉飄香的時候,遊人如織,是休閑農業旅遊二星級景點,茉莉花園後山矗立著《茉莉花》采風紀念碑,碑座刻有《好一朵茉莉花》和《鮮花調》,碑上是《茉莉花》歌曲收集整理者原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團長何仿先生的手印,證明了此處是《茉莉花》歌曲的源頭。每年,都有很多外地遊客來此尋茉莉芳蹤,賞金牛美景。
金牛湖位於六合區北部,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湖面廣達2.5萬畝,為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六合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堪稱「江北第一景」。1942年冬天,年僅14歲的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戰士何仿就是在六合金牛湖的金牛山下經采風,加工創作了民歌經典《茉莉花》。金牛湖景區至今仍矗立著《茉莉花》采風紀念碑。
靈岩山位於六合城東,自古便被譽為六合第一名山,靈岩山因「岩際常有靈瑞」而得名。靈岩山有靈岩寺、文峰塔、偃月岩、磨盤石、瑪瑙澗等景點,為國家AA級旅遊區。靈岩禪寺始建於唐咸通年間,於2002年復建後的靈岩寺建有山門寺、大雄寶殿、觀音閣、鍾樓、鼓樓等主要建築,寺廟依山而建,呈園林景觀布局。位於靈岩禪寺西南的瑪瑙澗,自古這里以產「中華一絕」的雨花瑪瑙石而聞名,為雨花石最早最正宗的產地。
滁河是六合的母親河,休閑廣場、觀景步道、親水平台、特色景坪、觀景亭、遊船碼頭等錯落有致。
長蘆寺(又稱長蘆崇福禪寺)位於六合區長蘆街道,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當年和棲霞寺隔江相對,是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相傳為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來此傳道之處。千百年來,六合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現僅存遺址。為保護及重現這一文化遺存,長蘆寺現已移址沿江開發區太子山公園內恢復重建。建成後的長蘆崇福禪寺,是包含金剛殿、三寶殿、達摩祖師殿以及葦江亭、照壁、牌樓等建築在內的寺廟建築群。
平山森林公園位於六合區馬鞍街道,其最大的特點是「山中套山,窪中套窪,水中套水」,山、窪、水交融一體,園內林木覆蓋率達85%以上,山巒迭起中,常青的松林和落葉樹交錯生長。向陽的坡面上,大片的茶園整齊地分布著。園內景觀有:翠茗湖、狼窩遺址、平山塔、茉莉花園等。每年4月,舉辦平山茶葉節。
芝嶺,又名芝麻嶺、或止馬嶺,位於六合區竹鎮鎮,是江蘇和安徽的交界處,是江蘇省空氣質量標准對照區,被譽為蘇皖邊界的「香格里拉」。入秋時節,止馬嶺滿山遍野的楊樹、栗樹、山槐、沙松淺紅深黃,蜿蜒崎嶇的山道落葉沙沙。
六合境內的桂子山、瓜埠山、馬頭山等石柱林群是億萬年前火山噴發而成,國內外罕見,桂子山石柱林高近40米,根根石柱壁立參天,有如刀劈斧削而成,形態規整,排列有序。瓜埠山石柱林則形態多樣,石柱排列既有縱向也有橫向,還有呈放射

⑵ 六合有哪些景點

六合八景

金牛尋芳
金牛湖位於六合區北部,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湖面廣達2.5萬畝,為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六合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堪稱「江北第一景」。1942年冬天,年僅14歲的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戰士何仿就是在六合金牛湖的金牛山下經采風,加工創作了民歌經典《茉莉花》。金牛湖景區至今仍矗立著《茉莉花》采風紀念碑。

靈岩訪石
靈岩山位於六合城東,自古便被譽為六合第一名山,靈岩山因「岩際常有靈瑞」而得名。靈岩山有靈岩寺、文峰塔、偃月岩、磨盤石、瑪瑙澗等景點,為國家AA級旅遊區。靈岩禪寺始建於唐咸通年間,於2002年復建後的靈岩寺建有山門寺、大雄寶殿、觀音閣、鍾樓、鼓樓等主要建築,寺廟依山而建,呈園林景觀布局。位於靈岩禪寺西南的瑪瑙澗,自古這里以產「中華一絕」的雨花瑪瑙石而聞名,為雨花石最早最正宗的產地。

滁河燈影
滁河是六合的母親河,休閑廣場、觀景步道、親水平台、特色景坪、觀景亭、遊船碼頭等錯落有致。

長蘆鍾聲
長蘆寺(又稱長蘆崇福禪寺)位於六合區長蘆街道,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當年和棲霞寺隔江相對,是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相傳為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來此傳道之處。千百年來,六合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現僅存遺址。為保護及重現這一文化遺存,長蘆寺現已移址沿江開發區太子山公園內恢復重建。建成後的長蘆崇福禪寺,是包含金剛殿、三寶殿、達摩祖師殿以及葦江亭、照壁、牌樓等建築在內的寺廟建築群。

平山凝翠
平山森林公園位於六合區馬鞍街道,其最大的特點是「山中套山,窪中套窪,水中套水」,山、窪、水交融一體,園內林木覆蓋率達85%以上,山巒迭起中,常青的松林和落葉樹交錯生長。向陽的坡面上,大片的茶園整齊地分布著。園內景觀有:翠茗湖、狼窩遺址、平山塔、茉莉花園等。每年4月,舉辦平山茶葉節。

芝嶺含秋
芝嶺,又名芝麻嶺、或止馬嶺,位於六合區竹鎮鎮,是江蘇和安徽的交界處,是江蘇省空氣質量標准對照區,被譽為蘇皖邊界的「香格里拉」。入秋時節,止馬嶺滿山遍野的楊樹、栗樹、山槐、沙松淺紅深黃,蜿蜒崎嶇的山道落葉沙沙。

石柱擎天
六合境內的桂子山、瓜埠山、馬頭山等石柱林群是億萬年前火山噴發而成,國內外罕見,桂子山石柱林高近40米,根根石柱壁立參天,有如刀劈斧削而成,形態規整,排列有序。瓜埠山石柱林則形態多樣,石柱排列既有縱向也有橫向,還有呈放射狀。桂子山景區、瓜埠山景區已打造成為國家AA級旅遊區和南京市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品牌。

文廟懷古
六合文廟始建於唐代咸通年間,是省級重點文物單位,佔地8000平方米,規模居全國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門、泮池等一應俱全,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六合城內古建築群,是六合歷史文化的重要積淀。

⑶ 《茉莉花》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

(3)南京六合茉莉花苑擴展閱讀

《茉莉花》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⑷ 音樂《茉莉花》的作者

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系南京六合民歌。[1] 在六合區八百橋鎮東北角,有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金牛湖,環湖多山並因有金牛山而得名,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素有「天然氧吧」之譽。鍾靈毓秀出華章——蜚聲世界的南京六合民歌《茉莉花》就源出於此。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腳下演出。一個雨天的下午,年僅14歲的小團員何仿(何仿,著名軍旅作曲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聽當地人說附近有位藝人不僅吹拉彈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間茅屋裡找到了那位藝人。藝人很熱情,問何仿有沒有聽過《鮮花調》。何仿搖了搖頭。藝人說,這歌在道光年間就有人唱,蠻好聽的。說著藝人拉著琴唱了起來: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年輕的何仿一下子就被這首悠揚動聽的《鮮花調》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不僅用簡譜記下了這首歌,而且按照藝人的方法准確唱了出來。《鮮花調》雖然動聽,但畢竟來自於民間,創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慮再三,對《鮮花調》動了「大手術」,將歌中三種花改為一種花,更改後的歌詞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1957年,已是前線歌舞團作曲兼指揮的何仿率合唱隊到北京參加全軍文藝會演,修改後的六合民歌《茉莉花》一炮打響,不久被正式灌製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國門,在維也納歌劇院唱響。在這之前,何仿又對歌詞作了修改,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旋律上又進一步豐富,在維也納演出受到高度贊賞。從此《茉莉花》一發不可收,從奧地利唱到前蘇聯,唱到印尼、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唱遍了世界各地。還被收入了《世界名曲專輯》。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5樓會議大廳,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響了膾炙人口的六合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交接儀式現場奏響。2002年12月3日,在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舉行的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中國代表團的申博宣傳片中先後十多次響起《茉莉花》的旋律,並以此征服了各國代表和國展局的官員。2004年8月19日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傾倒了全世界的觀眾。

⑸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茉莉花》是揚州民歌。

《茉莉花》歌詞的最早刊載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

《茉莉花》曲譜的最早刊載是道光十七年(1838)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

《茉莉花》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有著不同演繹。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評論家易人、馮光鈺和錢國楨在各自的論述中,都是以揚州的《茉莉花》為最基本的形態。


(5)南京六合茉莉花苑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的歷史沿革:

1896年,萬國運動會召開,當時李鴻章作為中國代表出席,當時李鴻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享譽世界的中國名曲《茉莉花》。

18世紀末期,一位初至中國的英國年輕人,在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記錄下他初聽到中國民歌《茉莉花》時的激動心情。

1792年,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⑹ 歌曲《茉莉花》的國際影響和歷史地位是什麼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 。

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⑺ 南京是否屬於淮北而南京六合版的茉莉花是屬於江淮民歌還是江南名歌

江南~~
從地域上講算是江淮吧

⑻ 南京六合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1. 平山森林公園。

  2. 芝嶺。

  3. 長蘆寺。

  4. 靈岩山。

  5. 金牛湖。

⑼ 南京六合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有金牛湖、靈岩山、滁河、長蘆寺、還有平山森林公園。

⑽ 南京六合茉莉花園在哪兒

南京市六合區金牛湖風景區

熱點內容
公司門口綠植 發布:2025-09-16 16:25:16 瀏覽:991
櫻花大道手繪 發布:2025-09-16 16:09:15 瀏覽:26
茶花拉菲 發布:2025-09-16 16:02:03 瀏覽:877
盆景花卉圖片大全欣賞 發布:2025-09-16 15:50:45 瀏覽:153
七夕節傢具 發布:2025-09-16 15:45:51 瀏覽:992
花語投票 發布:2025-09-16 15:41:19 瀏覽:668
翡翠梅花圖 發布:2025-09-16 15:27:20 瀏覽:978
百合空腔 發布:2025-09-16 14:59:15 瀏覽:303
百合竹的養殖 發布:2025-09-16 14:57:26 瀏覽:244
元代蘭花碗 發布:2025-09-16 14:47:46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