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革命
A. 葡萄牙為什麼會爆發康乃馨革命
1、康乃馨革命,又稱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發生的一次左派內軍事政變。
3、與普通暴容力革命相對比,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來達成目標,而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獲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
B. 如果葡萄牙沒有康乃馨革命,澳門能收回來嗎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按期收回香港.
1982年9月23日,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兩國圍繞香港前途的談判正內式開始了容。這時候,號稱"鐵娘子"的撒切爾夫人剛剛打勝了馬島戰爭,從阿根廷軍隊手中奪過兩國爭議多年的馬爾維納斯群島。這一仗不僅打出了英國的威風,使世界對英國刮目相看,也大大提高了撒切爾夫人在國內的威望和國際上的影響。
盡管交涉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最終英方在中國強硬的態度下,不得不同意交還香港。而優先選擇回歸香港,而不是澳門,這招便是殺雞儆猴,見到強硬的撒切爾夫人都敗下陣來,回收澳門幾乎不費任何力氣,非常順利!
C. 康乃馨革命的事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薩拉專查極右派政權卻拒絕屬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屬殖民地獨立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薩拉查政權失去了很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持。
D. 康乃馨革命的事件影響
1557年葡萄牙來進攻廣州失利後源,明朝當局曾將澳門租借給葡萄牙商人。而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永居管理」之地。
1974年葡萄牙革命成功,葡萄牙政府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1976年,《澳門組織章程》和《葡萄牙共和國憲法》先後頒布,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1979年中葡建交,之後於1987年葡中雙方簽訂《中葡聯合聲明》,為後來解決澳門前途問題打下基礎。為紀念此日,澳門市政廳把南灣湖兩處街道,命名為四月二十五日前地(Praceta 25 de Abril)及四月二十五日街(Rua 25 de Abril)。澳門回歸前,自由日為澳門公眾假期,回歸後被取消。
原本葡萄牙在澳門有駐軍,而葡國駐澳軍隊在康乃馨革命爆發後全部撤出,澳門於1976年1月自立軍事化保安部隊。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系教授亨廷頓將此次革命視為第二次民主化與第三次之間的分界點。
E. 有哪些聽著很扯,但確有其事的歷史事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派出了一艘帆船參戰,在英國的海上為所欲為,把英國海軍耍的團團轉。一艘帆船,在蒸汽機船橫行的年代,俘獲462名俘虜,擊沉14艘敵船,帆船上的德軍無一傷亡。這么鮮明的對比,這樣的戰績實在是有些扯了,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事實。
首先,富有的德意志帝國的皇家海軍竟然用一艘帆船出海,感覺都丟了皇家海軍的面子。在一戰時,海上霸主是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德國的思路還真是不一般,在別人比鐵甲利艦的時候,他非得反其道而行,拿淘汰了幾十年的帆船跟人家打架。最扯的是,竟然還贏了。
在康乃馨革命那天,在里斯本街頭,一看就能看出來是不是本地的士兵。本地士兵手持康乃馨,進行了大規模的遊行,外地來的士兵一看這架勢不自覺的就會有如臨大敵的感覺。
好吧。這還不是最扯的,後邊還有康乃馨革命的餘波,康乃馨革命直接影響到了足球屆,你說這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是怎麼聯繫上的呢?足球教練穆里尼奧的家族曾經依附薩拉的勢力顯赫一時,斂財無數,在“康乃馨革命”爆發後,穆里尼奧的家族的財產被全部查抄,從此,穆里尼奧從一個富家公子變得一無所有,如果不是因為康乃馨革命,恐怕足球界也不會有這么一個教練吧。
F. 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後放棄海外殖民地,為什麼1975
1975年葡萄牙政府放棄澳門時,要求中國以澳門為「殖民地」的前提進行回歸談版判。如果中國同意權了葡萄牙政府的前提,就等於承認澳門不是割讓領土,未來可以「獨立」。這嚴重損害了我國的核心利益,也會為之後解決香港問題帶來巨大隱患。
因此中國拒絕了葡萄牙放棄「殖民地」的提議,沒有在如此的前提下收回澳門。1976年,葡萄牙先後頒布《澳門組織章程》和《葡萄牙共和國憲法》,承認澳門為「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這才為中葡兩國解決澳門問題提供了談判的基礎。
G. 葡萄牙共產黨的康乃馨革命
康乃馨革命(葡萄牙語: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稱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月25日發生的一次軍事政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薩拉查極右派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薩拉查政權失去了很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持。
這些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簡稱MFA),於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發起政變,期間並有很多平民自發參與。在政變期間,軍人以手持康乃馨花來代替步槍,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來。此革命推翻了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42年),之後引發了兩年混亂的「過渡時期」,政府更替頻繁,10年內更換15個總理。此後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導致世界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然而前殖民地莫三比克、安哥拉獨立後即爆發多年內戰,葡萄牙被迫收容多達100萬葡裔難民(在葡萄牙稱之為「歸僑」Retornados)。
與普通暴力革命相對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來達成目標,而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獲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
H. 1974年葡萄牙革命的詳細過程
康乃馨革抄命(葡萄牙語:襲Revolução dos Cravos)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發生的一次左派軍事政變。如今葡萄牙每年4月25日有自由日紀念之。
康乃馨革命終止了薩拉查統治下、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引發了兩年社會騷亂的「過渡時期」(在葡萄牙稱之為「革命過程進行間」,Processo Revolucionário em Curso,簡稱PREC),而最終實現了葡萄牙的自由民主化。
此後葡萄牙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導致世界各葡屬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而獨立。
與普通暴力革命相對比,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來達成目標,而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來實現政權更迭。
在政變期間,軍人用康乃馨花來代替槍中子彈,「康乃馨革命」這個名字便由此而來。
I. 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為什麼又被稱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曾經是海上霸主,它在海外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二戰結束了之後,大多數國家都自願或者是不得不放棄殖民地,可是當時的葡萄牙薩拉查政權不願意放棄葡萄牙的殖民地,為了維護殖民地的統治,葡萄牙每年都要花費很多軍費,這讓民眾和一些軍官不滿。這些軍官就發動了軍事政變,他們當時拿著康乃馨,於是1974年的葡萄牙革命又被稱為康乃馨革命。
葡萄牙人的康乃馨革命是一場非常成功的革命,它實現了葡萄牙人民的自由理由,又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所以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稱頌。這給了其他國家人民啟示,談判溝通比暴力政變更加好,也希望大家都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J. 如果葡萄牙沒有發生康乃馨革命,澳門能收回來嗎
能,只要時間到了,哪怕葡萄牙不肯政府也會用武力收回,到那時出兵有名,別的國家無借口阻止,最多刁難一下,而且澳門地理位置重要,國家不會讓身邊有個白人主導的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