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紫羅蘭4776

紫羅蘭4776

發布時間: 2022-08-02 06:57:57

❶ 這作文該怎麼寫

西溪濕地動植物調查報告
「保護西溪濕地,就是保護杭城之腎;保護西溪,還是保護城市文脈;保護西溪,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讓中外遊客共享杭州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的成果。」
西溪濕地在杭州西湖區蔣村鄉,這里水網、河道、水塘、潭池、沼澤、灘塗、島嶼稠密,構成了獨特的水域生態景觀,對杭城的生態、環境功能具有調節改善作用,被稱為「杭州之腎」。
與濕地風光相媲美的是,西溪還有深厚的文化積淀,1000多年來,西溪農事活動和人文活動頻繁,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存和人文積淀。
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對西溪濕地進行綜合保護。工程嚴格按照五大原則進行: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和可持續發展。
這一做法的科學性,經過了事實檢驗,更得到了眾多濕地保護專家的贊同——
西溪一期還未開園,就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全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2006年,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皮特•布里奇華特在考察西溪一期後,高度評價西溪濕地保護,稱之為「西溪模式」;
2006年2月,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榮獲首屆世界休閑創新獎,「西溪模式」作為濕地保護典範,在同年的第二屆國際濕地論壇上向全世界推廣。
據西溪管委會統計:西溪一期建成開放至今,水質有了明顯改善,動植物多樣性得到保護,魚類及水系動物達到50種,鳥類由原先的89種增加到126種,杭州有一半的鳥類品種都可以在西溪找到。
2006年,西溪濕地又啟動了二期綜合保護工程。經過近一年建設,二期工程將於10月1日有限開園。
今年下半年,面積3.353平方公里,位於餘杭區內的西溪三期工程又將開工。
人間天堂里有一個西溪濕地,綜合保護西溪濕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改善杭州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讓西湖、西溪「雙西共舞」,這一幅美麗畫卷,正逐步展現在世人面前。

西溪濕地公園共有兩棲類動物10種——
大樹蛙數量稀少;彈琴水蛙、黑斑側褶蛙、斑腿樹蛙、鎮海林蛙和小弧斑姬蛙數量中等;中華蟾蜍、澤陸蛙、金線側褶蛙和飾紋姬蛙是西溪濕地的優勢種。
爬行類動物共14種——
北草蜥、紅點錦蛇、黑眉錦蛇、赤鏈華游蛇和烏梢蛇為西溪濕地中的優勢種;多疣壁虎、鉛山壁虎、中國石龍子、蝘蜓、赤鏈蛇、王錦蛇和蝮蛇數量中等;中華鱉(甲魚)和銀環蛇較罕見。

中華蟾蜍(癩蛤蟆)
體長8—12厘米,頭寬大於頭長;眼後長圓形腺體能分泌有毒的白色漿液;黑棕色體背上有許多疙瘩;腹部乳黃色。

彈琴水蛙
體長5—6厘米,頭長大於頭寬;背部光滑,為灰棕色或藍綠色,正中常有一條淺藍色脊線,兩側各有一條棱狀突起(背側褶);腹部光滑,四肢背面有棕色橫紋。叫聲為「登登登」。

澤陸蛙(狗烏田雞)
體長4—6厘米,頭長略等於頭寬;背部為黃褐色、綠褐色,夾雜有深褐色斑,有許多不規則的短棒狀突起,無背側褶;指(趾)關節有瘤;腹部淡黃色。

黑斑側褶蛙(田雞)
體長6—7厘米,頭長大於頭寬,呈三角形,鼓膜大而明顯;皮膚光滑,多黏液,為黃綠、深綠或灰棕色,有背側褶;腹部乳白色;前肢短小,後肢發達。

金線側褶蛙
體長3—6厘米。頭長大於頭寬;全身皮膚光滑,僅在背後部有小疣粒,背側褶及鼓膜棕黃色,背面暗綠色或橄欖綠色,有明顯的綠色背中線;腹部為黃白色,有棕色點斑。

鎮海林蛙
體長4—5厘米,體形瘦長,頭長吻尖;背部皮膚光滑,肩上方有數個排成八字形的疣粒;背面橄欖棕色、棕灰、棕褐色、綠灰色或灰黃色,雌蛙繁殖期間呈紅棕色或棕黃色,上布斑點;背側褶細窄平直;腹部灰白色或淺黃色,

斑腿樹蛙
體長5—8厘米,扁而窄長。頭部長寬相等;前後肢細長,趾端有吸盤;體背一般淺棕色,散有棕黃色斑點,一般有「X」形斑紋或縱條紋,皮膚密布疣粒;腹部乳白色;體色能隨著環境改變。
大樹蛙
體長8—10厘米,頭寬大於頭長;趾端有吸盤;體背綠色,有紫色或棕黃色大斑點,密布小刺粒;體側有乳白色成行斑點;下頷到喉是紫羅蘭色;腹部灰白色。

小弧斑姬蛙
雄蛙長約2厘米,雌蛙略大,前肢細弱,後肢粗大,趾上有吸盤;皮膚光滑,呈粉灰色或淺褐色,背部中間有一條淺色背中線,線中央有一黑色花紋;雄蛙咽部有個突出的囊。

飾紋姬蛙
體長2—3厘米,生活習性和小弧斑姬蛙差不多,只是顏色呈棕褐色,背部有塔狀花紋,顏色較深。

多疣壁虎
體長11—14厘米,身體布滿小鱗。趾上有小鉤,可抓附於物體表面;體色可隨環境改變,一般為灰褐色,有5—8個淺斑,尾上有9—12個淡灰色橫環,腹灰白色。

鉛山壁虎
體長不超過13厘米,軀干長5—7厘米。身體以灰黑色或褐色為主,背部中央有一條深淺交錯的斑紋;尾巴極易斷,能再生。

蝘蜓
一種體形較小的蜥蜴,體長約8厘米,尾長13厘米左右。通體光滑。體背古銅色,背中央常有一條斷斷續續的黑脊紋。頭、體兩側各有一條較寬的黑色帶延伸至尾部。

北草蜥
體長12厘米左右,尾長是軀乾的2—3倍。成年蜥頭、背、四肢、尾均為棕綠色,腹部灰白色。

中國石龍子
體長18—35厘米。體棕色,頭部略淺;身體兩側有紅棕色斑紋,背側有分散的黑色斑點;腹部灰白色。

紅點錦蛇
無毒蛇,半水生。頭部有「^」形黑斑,背部呈淡紅褐色,有4行一直到尾的黑點;腹部密布黑黃相間的棋格斑。

赤鏈蛇
無毒蛇,性情兇猛,有時會吃同類。頭部黑色,頭部鱗片後緣紅色,有一個紅色的「^」形花紋;體背紅黑相間,十分鮮艷;腹部灰黃色,兩側雜以黑褐色斑點。
王錦蛇(王蛇、菜花蛇)
無毒蛇,體長可達2米以上,頭部有個「王」字形的黑色花紋;前段有黃色斜紋,後段有黃色斑點。擅上樹。

黑眉錦蛇(家蛇)
無毒蛇,體長可達2米以上。頭和體背黃綠色、土灰色或棕灰色;眼後一條明顯的黑帶延伸至頸部;體背的前、中段有梯形或蝶狀的黑色斑紋,中段往後兩側有清晰的黑色縱帶直達尾端;腹部灰白色。

赤鏈華游蛇(水蛇)
無毒蛇。頭部綠褐色,軀乾和尾灰綠色;體側深桔紅色,間以延伸到腹部的黑色橫斑。潛水能力強。

烏梢蛇
無毒蛇,體長可達2.5米以上。通體黑黃相間縱紋;腹部前段乳黃色,後段淺黑色。

銀環蛇
毒蛇,有時會吃同類。頭呈橢圓形;背部有黑白相間橫紋;腹部白色。

蝮蛇
毒蛇。頭上有深色「^」形斑,眼後至口角有黑色斑帶;背部灰褐色,上有黑褐色圓形斑;腹部灰白色,雜有黑斑;尾巴短尖。行動遲緩,受驚時尾尖顫動。
在喧囂的鬧市之中,西溪濕地分布著維管束植物(維管束是指高等植物體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細而長的細胞構成,聚集成束狀)85科182屬221種、浮游植物7門,6個植被型組。水中生長著蘆、荷、菱、萍、蓮,魚在其中穿梭;兩岸栽種著柿、梅、竹、桑、樟,鳥在枝杈築巢。

豐富的生態資源,構成了西溪濕地特別的自然景觀。作為濕地公園,除了優美的風景外,還兼有保護、科研、教育等多種功能。專家將濕地公園稱為公眾的「博物館」,因為人們在這里可以學到有關濕地生態系統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等多方面的知識。「西溪怎麼看」帶你進入濕地動、植物的世界,走近它們,了解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今天推出的上篇,介紹西溪濕地內主要的、值得一看的植物種類。明天將推出下篇,介紹生活在濕地內的各種小精靈。

河渚蘆花

蘆葦,夏秋抽穗開花,花白而輕如棉絮,隨風飛揚,如漫天飄雪,是西溪濕地的標志性植物。清代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夢尋》中曾感慨:「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秋雪,大是奇景。」

在綜合保護前,根據工作人員測算,西溪有300畝蘆葦,主要分布在秋雪庵附近的數塊河渚上。而西溪一期綜合保護工程規劃又補種蘆葦250餘畝,以重現「河渚蘆花」的西溪秋景。

如果你去西溪濕地公園觀賞蘆葦,現在的最佳地點是在秋雪庵一帶。秋雪庵所處地理位置在蒹葭深處,四面被河流溪水環繞,東面秋雪灘上蘆花搖曳,花絮飛舞。特別是到了秋高氣爽的日子,遊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蘆葦的世界,也可以站在高處縱目遠眺,放眼覽觀這名列西溪濕地景觀之首的無邊蘆花。

綠萼梅花

福勝梅花是昔日西溪與河渚蘆花並列的兩絕之一。河渚蘆花明代開始流傳,而福勝梅花在唐朝就已名聞遐邇。前人雲:「南宋輦道(皇帝乘車所行的路)東起歷秦亭、方井、法華至西溪鎮一十八里,皆在梅海竹林之中。」

西溪的梅花品種主要為綠萼梅,先花後葉,花潔白如玉,初開時微帶綠色,它的樹干特別高大,花也特別香,明清時稱為「西溪種」,是古梅中最珍貴的品種。到西溪泛舟賞梅,在南宋已成了杭州人的時尚,西溪也由此與靈峰、孤山並稱為杭州三大賞梅勝地。

現在,從濕地正門進來往東走,沿著流紅溪到梅竹山莊再到西溪梅墅、香雪海或到西溪草堂,一路梅花遍地。特別是西溪梅墅,這里原是梅農居住的小村落。沿梅墅西邊的水路由南向北走向梅墅,過春信橋,滿山遍野的梅花就撲入眼簾。這一景點以田園農舍為載體,以梅文化為內涵,以曠達開遠的環境美為特色,是西溪最引人入勝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西溪觀梅和其他賞梅地點不同,遊客還可以搖船在水上觀梅,意境與路上看梅大不一樣。

百年柿樹

西溪蔣村鄉是著名的柿子產地,這里的柿子曾是餘杭縣的名優特產,早時就有「古盪方柿」一說。果大皮薄,肉細汁多,非常香甜的方柿,被公認為我國六大名柿之一。1990年版《餘杭縣志》記載:「本縣栽培柿樹據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多在河岸塘邊,房前屋後零星栽植。」

西溪現有百年以上老柿樹約4000株,主要分布在蔣村水網的塘基上。在一期綜合保護工程內,保留下來的老柿樹有2802棵。

現在,隨小船緩緩進入濕地,一棵棵茂盛的柿樹隨處可見。當地人說,以前每到秋天,這些柿樹上都會結出像紅燈籠一般的柿子,滿滿一樹,煞是好看。

柳樹護堤

由周家村進入西溪,初時是一片開闊水域,漸漸水道開始變得狹窄,夾岸生長的柳樹紮根岸邊,護堤養水。

西溪的柳樹多為旱柳、南川柳,它們長得和西湖邊的垂柳不同,沒有飄逸的柳枝,枝葉都向空中伸展。專家介紹,柳樹對濕地有特別的生態作用———起到固堤護岸的功能。如果沒有這些樹,河道的水浪卷過,泥土很容易剝離,水就會變渾變濁。

柳樹護堤,是西溪一大特色地貌。除在河邊種植柳樹外,現在西溪濕地公園里,有些游步道的駁墈採用的都是柳樹樁堤。這些柳樹樁是活樁,一段時間後就會生根、發芽,這樣不但護堤效果好,而且對整個生態環境的改善大有益處,還有利於泥鰍、黃鱔等生物的生存。

除沿路柳樹外,在秋雪庵南面,有大片的楊柳林,被溪水環繞。楊柳鬱郁蔥蔥,好像翡翠築成的城牆一樣,保護著秋雪庵。這就是秋雪八景之一的楊柳城。

元寶吐翠

在西溪濕地,還有一個樹種非常多見,那就是楓楊樹,當地村民把這種樹叫做「元寶樹」。這幾天進入到濕地,你會發現楓楊樹全部結出了一長串、一長串的果實,綠油油地從樹上垂掛下來,煞是好看。走近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原來這些果實一個個全是小元寶的模樣。

楓楊樹是江南的一種鄉土樹種,喜歡在水邊生長,不僅體態優美、樹冠寬廣、枝葉茂密,而且還和柳樹一樣,有固堤護岸的功能。

鳶尾花開

「在你的胸前,我已變成會唱歌的鳶尾花,你呼吸的輕風吹動我。」舒婷的一首《會唱歌的鳶尾花》讓鳶尾花披上了輕柔、浪漫的感覺。坐船緩行在西溪濕地,偶爾回頭,會在水岸邊發現點點黃色,嬌嫩、鮮艷。這就是鳶尾花。它隨著水浪輕輕搖晃,總讓人忍不住想靠近點、再近點。「鳶尾」之名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彩虹。它表明天上彩虹的顏色盡可在這個屬的花朵顏色中看到。鳶尾花因花瓣形如鳶鳥尾巴而得名。西溪里的鳶尾幾乎全是黃色的,點綴在翠竹碧水間,艷麗而不招搖。

野菜野趣

宋代愛國詞人辛稼軒說「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一提起到薺菜、馬蘭頭,即使是老人,也會陶醉於曾經的採摘經歷,有的還會跟你講述一段他和野菜的故事。

薺菜葉小而細,花白色,馬蘭頭葉較闊,邊緣有粗鋸齒,花紫色,平時湮沒在阡陌之中,不花一番心血難以尋覓。

西溪就「盤踞」著大量馬蘭頭,因為大家都把它當作西溪的「主人」,小心養護,所以長得也就相當放肆,一片一片地佔領著空地,成為一種獨特的風景。因為沒有受到農葯、化肥的侵蝕,所以西溪的野菜還散發著源於自然的清香味,向遊客證明著它的存在。

除此以外,西溪濕地里,還有桑樹、茶樹、竹子、樟樹、桃樹、李樹、榆樹、鵝掌楸、蓮香樹、木槿梔子等各種植物,在裡面逛上半天,光是一一分辨這些植物,就會樂趣無窮。

熱點內容
插花宅在家 發布:2025-09-17 01:29:05 瀏覽:427
畫家劉海棠 發布:2025-09-17 01:28:17 瀏覽:475
玫瑰樹有嗎 發布:2025-09-17 01:26:58 瀏覽:480
盆栽蘭花照片 發布:2025-09-17 01:26:10 瀏覽:847
梅花這么美 發布:2025-09-17 01:22:43 瀏覽:503
玫瑰花由來 發布:2025-09-17 01:04:25 瀏覽:458
櫻花嫁接釋放 發布:2025-09-17 00:51:14 瀏覽:97
臘梅花骨朵 發布:2025-09-17 00:51:12 瀏覽:571
布折茶花 發布:2025-09-17 00:50:24 瀏覽:986
七夕客家人 發布:2025-09-17 00:48:51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