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酮結構
㈠ 關於分離α-紫羅蘭酮與β-紫羅蘭酮的問題
共軛結構(程度)不同,加成物位置不一樣,一個是二級,一個是三級,極性不同,結晶能不同,所以溶解度不同
㈡ α-紫羅蘭酮的分子結構數據
分子性質數據:
1、 摩爾折射率:61.70
2、 摩爾體積(m3/mol):205.6
3、 等張比容(90.2K):492.0
4、 表面張力(dyne/cm):32.7
5、 極化率(10-24cm3):24.46
㈢ 我國盛產山茶籽精油,其主要成分檸檬醛可以合成具有工業價值的β-紫羅蘭酮.(1)假性紫羅蘭酮的分子式是
(e)由抄結構簡式可知襲分子式為Ce3H200,故答案為:Ce3H200;&ncs7;&ncs7;&ncs7;&ncs7;&ncs7;&ncs7;&ncs7;&ncs7;
(2)①檢驗檸檬醛中含有碳碳雙鍵,先排除-CHO的干擾,再檢驗雙鍵,則選擇Ac或AC可檢驗,故答案為:Ac或AC;
②含-CHO,反應生成-COONa、氧化亞銅和水,反應為.
㈣ 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中含有碳碳雙鍵,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確;
B.由結構簡式可專知1個分子中含14個碳原屬子、22個H原子,1個O原子,則分子式為C14H22O,故B正確;
C.維生素A1含有醇羥基,不與鹼反應,則不能溶於NaOH溶液,故C錯誤;
D.1mol中間體X轉化含有2molC=C和1mol-CHO,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
故選AB.
㈤ 紫羅蘭酮的原理
α和β體可利抄用其衍生物襲的溶解性質不同分離。β-紫羅蘭酮的縮氨基脲溶解度極小,可用於分離提純β體。母液中的粗α-紫羅蘭酮縮氨基脲可用稀硫酸使它轉回成酮,再變成肟進行純化。α -紫羅蘭酮肟冷卻到低溫時析出結晶,而β-紫羅蘭酮的肟則為油狀物,藉此得以分離。
α和β體也可利用其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的性質不同分開,即β體的加成物在水蒸氣蒸餾時分解,故可蒸出β體,留下的是α體加成物,可用鹼處理再生成α體;或者將亞硫酸氫鈉加成物溶液以食鹽飽和,使α體加成物沉澱,而β體加成物則留在溶液中,分別再生得α和β-紫羅蘭酮。
紫羅蘭酮可用檸檬醛與丙酮在鹼性條件下縮合,得到假性紫羅蘭酮,如用路易斯酸或80%磷酸處理,主要得到動力學產物α-紫羅蘭酮;如用強酸,例如濃硫酸和在較劇烈條件下處理,則得熱力學產物β-紫羅蘭酮。α-紫羅蘭酮用於香料,β-紫羅蘭酮用於合成維生素A。
其合成分為全合成和半合成,半合成從檸檬醛出發和丙酮進行反應生成假性紫羅蘭酮,再環化合成紫羅蘭酮。全合成由小分子出發合成紫羅蘭酮。
㈥ (12分)已知丙酮與檸檬醛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合成假紫羅蘭酮,再進一步可以合成有工業價值的紫羅蘭酮,如
(12分,方程式3分一空,其餘2分一空)
環己醇的結構簡式CH 3 CH(OH)CH 2 CHO CH 3 CH=CHCHO 方程式略 ㈦ 已知β一紫羅蘭酮的結構簡式是,關於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其分子式為C13H18OB.能使溴的四
A.由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有機物分子式為C13H20O,故A錯誤; ㈧ 胡蘿卜素的化學式
胡蘿卜素(英語:carotene)是指若干種相關的不飽和烴,分子式為C40H56,由植物合成,但動物不能製造。胡蘿卜素是橘色的光合色素。對於人眼視覺,各種胡蘿卜都是有顏色的。胡蘿卜素使許多蔬菜和水果帶有橘色,例如地瓜或者哈密瓜。這也是乾枯的樹葉顯示橘色的原因。奶類脂肪與與奶油的黃色也是由於低濃度的胡蘿卜素。那些把有顏色的胡蘿卜素轉化為無色的類維生素A的能力較弱的雜食動物,例如人類或者雞,具有黃色的體脂肪,這是因為其攝入的植物性膳食中的類胡蘿卜素存儲在體脂肪中。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