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有種子嗎
1. 杜鵑花健康的種子要怎樣獲得
高山常綠杜鵑開花繁茂,也很容易結果實,有豐富的種子來源。但自然界內的野生杜鵑花也容常有大小年現象,大年花多果多,小年則明顯減少,甚至僅為大年的1/10。杜鵑花同株授粉不育,必須進行異株授粉。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進行異株授粉是取得健康種子的關鍵。
在園藝品種中,重瓣程度高的品種都不結實,但只要雌蕊發育正常,可通過人工授粉而獲得種子。採用種子繁殖不僅可以生產大量的苗木,而且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變異。此變異包括花的大小、形狀及色澤,葉片的大小、色澤等,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可以獲得理想的變異植株。
2. 杜鵑花是怎樣自然傳播種子的
你好朋友,杜鵑花自然的傳播種子是有倆兒吃了種子之後,然後給他傳播到處的。
3. 杜鵑花的種子有哪些形態
杜鵑花的種子形態大抄致分為兩類,一襲類是種子有翅(或附屬物),一類是無翅(或附屬物)。
種子的長度從0.2~4毫米不等。作者曾對41種杜鵑花作了種子千粒重測試,結果是:千粒重最重的是大喇叭杜鵑(R.excellens),其千粒重為1.4克;其次是凸尖杜鵑、腺果杜鵑(R.davidii)、團花杜鵑(R.anthosphaerum)和落毛杜鵑(R.detonsum),這4種杜鵑花的千粒重均為1.2克;
最小的是油葉杜鵑(R.oleifolium),其千粒重為0.05克,以及櫻草杜鵑(R.primuliflorum),其千粒重為0.08克。
4. 杜鵑花種子能種出來嗎
杜鵑花能播種繁殖,杜鵑花種子是飽滿成熟且還具有活性(無破損且不是死種)一般能種出來。
杜鵑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杜鵑絕大多數都能結實采種,僅有重瓣不結實。一般種子的成熟期從每年的10月-1月,當果皮由青轉黃至褐色時,果的頂端裂開,種子開始散落,此時要隨時採收。末開裂的變褐均採下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處攤涼,使之自然開裂,再去掉果殼等雜質,裝入紙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有溫室條件,隨采隨播發芽率高。一般播種時間3-4月份,採用盆播,因為種子小,把盆里外洗干凈,放在陽光下曬干,滅菌消毒,土壤也滅菌消毒,裝盆±要通透性好的、濕潤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酸性土。為了出苗均勻,種子摻些細土,撒入盆內上面蓋一層薄細土,澆水用窨水法滲入盆內,把盆放在前窗檯上,蓋一層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內溫度。小苗出土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因苗嫩小,注意溫變,突然高低變化,強光的照射。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厘米,苗高2-3厘米(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厘米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
5. 杜鵑花能用種子繁殖嗎
可以播種繁殖。
杜鵑除一部分重瓣品種外,結實率均很高,種子多,發芽率高,播種可獲得大量實生苗.播種一般於3-4月在中溫溫室進行盆播,在15℃的室溫下2-3周即可出苗,待真葉長出3片時移栽一次,秋後,可上盆定植,4-5年後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杜鵑結實串高,種子多,發芽率高,用種能獲得大量後代,且實 羊躑躅
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強,是引種、育種的重要手段。
(1) 種子萌發技術: 把在室溫或低溫(4℃)下保存3個月以上的羊躑躅蒴果和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和花盆育苗法培育,結果表明,低溫保存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種子萌發率高達96%。將萌發後的種子移栽於花盆,覆蓋約1cm厚的腐殖土,幼苗長勢健壯,整齊,成活率較高。10~翌年3月,將羊躑躅種苗置於20~25℃溫室,4~9月置於室外,種苗的生長速度提高,且在冬季能夠正常生長而不落葉, 采種:秋季葫果呈綠褐色或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放置室內晾乾,待其開裂,抖出種子,貯於室內乾燥處。次春播種。
(2).播種:用淺盆、木箱或在地床內,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底,面層2厘米用蘭花泥或腐葉土(均需消毒)。種子撤勻後,薄覆一層細土。或在蘭花泥上加鋪0.5-1厘米碎水苔,種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蓋。然後害水使盆土濕潤,蓋以薄膜或玻璃板,置於陰處。
(3).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濕潤。一般在15-20℃時,20天左右出苗,發芽率75-85%。此後可將覆蓋物取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抗性。乾燥時用紉噴頭噴濕,不可沖倒幼苗。
(4).分苗:落葉杜鵑生長較快,待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後長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於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視生長情況再分種,一般3-4年便能見花。常綠杜鵑到秋後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強光、暴雨、大風,土壤不宜太濕,澆水仍行噴霧。
6. 杜鵑花種子長在什麼地方
你好,樓主。色杜鵑花在仙蘑菇地,只是很難找到,這是稀有花種喔,祝你早日找到杜鵑花~
7. 杜鵑花能用種子繁殖嗎怎麼操作。
播種繁殖 杜鵑除一部分重瓣品種外,結實率均很高,種子多,發芽率高,播種可獲得大量實生苗.播種一般於3-4月在中溫溫室進行盆播,在15℃的室溫下2-3周即可出苗,待真葉長出3片時移栽一次,秋後,可上盆定植,4-5年後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杜鵑結實串高,種子多,發芽率高,用種能獲得大量後代,且實 羊躑躅
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強,是引種、育種的重要手段。 (1) 種子萌發技術: 把在室溫或低溫(4℃)下保存3個月以上的羊躑躅蒴果和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和花盆育苗法培育,結果表明,低溫保存凈種子用培養皿萌發法,種子萌發率高達96%。將萌發後的種子移栽於花盆,覆蓋約1cm厚的腐殖土,幼苗長勢健壯,整齊,成活率較高。10~翌年3月,將羊躑躅種苗置於20~25℃溫室,4~9月置於室外,種苗的生長速度提高,且在冬季能夠正常生長而不落葉, 采種:秋季葫果呈綠褐色或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放置室內晾乾,待其開裂,抖出種子,貯於室內乾燥處。次春播種。 羊躑躅 (2).播種:用淺盆、木箱或在地床內,以 羊躑躅
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底,面層2厘米用蘭花泥或腐葉土(均需消毒)。種子撤勻後,薄覆一層細土。或在蘭花泥上加鋪0.5-1厘米碎水苔,種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蓋。然後害水使盆土濕潤,蓋以薄膜或玻璃板,置於陰處。 (3).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濕潤。一般在15-20℃時,20天左右出苗,發芽率75-85%。此後可將覆蓋物取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抗性。乾燥時用紉噴頭噴濕,不可沖倒幼苗。 (4).分苗:落葉杜鵑生長較快,待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後長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於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視生長情況再分種,一般3-4年便能見花。常綠杜鵑到秋後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強光、暴雨、大風,土壤不宜太濕,澆水仍行噴霧。http://ke..com/view/52904.htm
8. 杜鵑花是先長葉子還是種子還是花朵
其實杜鵑花有兩個種類
一種比如說春鵑 他就是先開花後發芽,四月中、內下旬、五月初開花的品容種.
一種是夏鵑:春天先長枝發葉,5-6月初時開花
植物的先開花還是先長葉主要是由花芽或葉芽對生長溫度的要求不同所決定的。
一般來說,春天開花的植物,它們的葉和花的各部分都在頭年秋天就已長成並包在芽里。到了第二年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各部分的細胞很快分裂生長起來,花和葉就伸展開來露在芽外面,形成開花長葉的現象。那些先長葉後開花的植物,葉芽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比較低,初春的溫度已經滿足它生長的需要。所以它就長出葉子來。而那些先開花後長葉的植物卻相反。它們的花芽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比較低,而葉芽要求的溫度比較高。花芽長大開花後,葉芽還在潛伏著,要等到溫度進一步升高才能長出葉片來。
9. 杜鵑花種子的萌發需要哪些條件
有三個要素會影響杜鵑花種子的快速萌發,即水分、溫度與光照。快速萌芽的版好處是可以減少種權子的腐爛。當三要素過量或不足時,種子萌發率將會降低。
(1)水分:合適的水分,是保證種子發芽和減少種子腐爛的主要手段之一。
(2)溫度:杜鵑花種子萌發最適溫度在18~21℃。過高會導致種子霉爛,過低會影響種子的萌發。
(3)光照:杜鵑花的種子萌發不需要太強的光照。因杜鵑花種子非常細小,播種後一般要覆蓋薄薄的一層腐殖土,因此杜鵑花的種子需在蔭棚內弱光下萌發率較高。如播種後用60%的黑色遮光網罩住播種盆,則種子發芽率會提高許多。
10. 杜鵑花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杜鵑花主要靠人和動物,經意或不經意就傳播開來。因為種子細小,很容易沾到動物身體上帶到另一處,落到土壤里,有了水分以後,就可以發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