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音樂課課件

茉莉花音樂課課件

發布時間: 2022-07-29 09:22:14

① 薩克斯名曲《茉莉花》 簡介

我們音樂課上學過三種地方的茉莉花:
一、江蘇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旋律:3235651(高音)65356……(不清楚,參考一下)
地方風格:旋律音調清麗、婉轉,體現了柔美、細膩的風格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BD%AD%CB%D5%DC%D4%C0%F2%BB%A8&lm=-1

二、東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啦)一朵茉莉花呀哎喲,好(啦)一朵茉莉花,滿(哪)園(哪)花(呀)開呀,樣樣抵不住的它呀。
旋律:66661(高音)356656……

三、河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哎)一朵茉莉花,好(哎)一朵茉莉花,滿園(怎麼)開(吔)花(吔咳)比(吔)不過它。
旋律:」6561(高音)356561(高)561(高)5……

② 音樂課「茉莉花」中班備課教案

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專的學所組成的屬雙邊活動過程。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徹地理解,並能牢固地記憶和熟練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規定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類推到有關問題中,去理解、分析、解決新的問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就要在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物理教學過程的具體特點,設計出合乎客觀規律性的教學方案,遵循教學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如果不認真書寫教案,教學過程中必然目標模糊、心中無數、要求不當、隨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③ 《茉莉花》 歌曲簡介

《茉莉花》是前線來歌舞團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單曲發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的結構,又能與西方的審美習慣相適應,因此其能夠在西方世界傳播。

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3)茉莉花音樂課課件擴展閱讀:

2008年8月,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該曲進行了MV的拍攝。雷佳身著金色旗袍參與了MV的拍攝,為了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MV導演孔嘉歡首次運用了另類表現手法,把中國宗教文化和該曲結合起來。

作為MV鏡頭重要組成部分,導演策劃了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曲,雷佳從容的在大佛上拍攝了MV畫面。此外,該曲MV作為向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特別剪輯了鳥巢的鏡頭畫面,使整個MV充滿了奧運的氣息 。

④ 茉莉花鑒賞

課題:民歌《茉莉花》的賞析
課型:綜合課型——聽聽、議議、唱唱、彈彈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對民歌《茉莉花》的賞析,使學生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歌中「小調」這一體裁的音樂特點,以及形成,發展等等,從而進一步懂得弘揚祖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意義;
2、通過二首《茉莉花》的對比賞析,從優美的旋律和朴實的含蓄的歌詞中使學生感受民歌的藝術美以及勞動人民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歌的熱愛之情;
3.通過「唱唱」這一教學手段(將江蘇二首風格相近的《茉莉花》合起來唱)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及對歌曲藝術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江蘇《茉莉花》是一首產生於明末清初,流傳東北地區及全國各大城市的小調歌曲,距今約有300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叫《鮮花調》,由於第一句是個重疊句,所以又稱為《雙疊翠》或《雙疊詞》。十八世紀下半葉傳到西方,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於歌劇《圖蘭多特》中作為公主的主題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國由貯香主人編輯的《小慧集》中。江蘇《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所編的《音樂辭典》中,此曲還流傳到日本、朝鮮、美國等國家,成為中國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蘇《茉莉花》的曲調婉轉、流暢、細膩、柔美、淳樸。曲式是由四個樂句構成單部曲式;調式為徴調式。
現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根據江蘇民歌《茉莉 花》改編創作的,是目前流傳最廣的《茉莉花》。歌詞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擔心受責罵,被人取笑,又怕傷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動,表現了一個天真可愛純潔的美好形象,生動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
三、教具准備:
1、DVD機及配套播放設備;
2、《茉莉花》教學錄音CD(可用原配套錄音帶刻錄);
3、課前預寫好內容的小黑板4塊(或預做好多媒體課件);
4、宋祖英維也那金色大廳音樂會演唱《茉莉花》實況錄像DVD。
四、重點難點:
1、對二首《茉莉花》進行對比賞析;
2、將二首《茉莉花》(江蘇)合起來唱。
五、教學過程:
1、教師點明課題、對「民歌」,「小調」作解釋

⑤ 小學音樂茉莉花教案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生學會演唱 《……》歌曲,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曲的意境和情緒,使學生學會……的唱法拍曲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介紹作者、歌曲背景,讓學生在學唱歌曲之前簡單了解歌曲基本信息。通過初次聆聽,使學生感受歌曲節奏和意境;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了解歌曲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通過教師逐句逐節部分范唱,學生跟唱的形式,帶領學生學唱歌曲。通過輪唱接龍游戲,學生獨立演唱,使學生掌握歌曲唱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pwd=pari 提取碼: pari

⑥ 《楊柳青》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准備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楊柳青》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柳青》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楊柳青》是一首南方民歌的作品,雖然學生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接觸民歌,但僅停留在音樂體裁的了解上,關於民歌的風格沒有深入的學習,尤其是由於地域差異,對於北方的孩子來講,要想體會南方民歌的風格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了本節課的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演唱《楊柳青》這首民歌中,感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用輕快和富於彈性的聲音唱好襯詞,藝術性地表演唱江蘇民歌《楊柳青》。

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這首江蘇民歌。

難點:唱好襯詞,體會江蘇民歌的特點。

二、說教法

課堂上我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狀態,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發揮音樂潛能,讓學生成為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創造者。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幾下幾種教法:

1、 視聽結合法: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拓展延伸品味民歌的兩個環節中,我分別播放了唯美動聽的江蘇民歌《太湖美》《茉莉花》的Flash動畫和活潑風趣的江蘇民歌《楊柳青》的教學課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輔助手段,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聲韻的表象,同時,增強直觀性,比較全面清新的了解歌詞內容。

2、 對比感受法:對比感受法能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在體驗方言的環節中,我引導學生用強弱對比、快慢結合的方法分別讀各種的襯詞,在對比感受中了解襯詞的作用。明晰這首《楊柳青》正因為有這些襯詞,所以更顯得活潑風趣。

3、 體驗性學習法:音樂教學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並保護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我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歌曲學唱藝術表演的兩個環節中,請學生充分聆聽後談自己的感受、談自己的新發現。完整學唱後,創造性地用肢體語言參與表演,使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的風格,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三、說學法

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指導和滲透,創設音樂情景,激發學習興趣,用「聽說唱言」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升華情感,達到從音樂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審美。具體學法如下:

1、 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學生在聆聽導入、體驗方言和歌曲學唱藝術表演兩個環節中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去發現襯詞的魅力,去體會它的趣味性,去尋找難唱樂句,達到高效地學唱。

2、 交流互動、快樂習得:學生在視唱曲譜的環節中,通過交流互動總結出旋律的主音,了解中國特有的民族五聲調式,習得到江蘇民歌的曲調特點。

3、 創造表演、充分體驗:啟發學生創編舞蹈動作,參與歌曲表演。用人聲、肢體語言模擬彈撥琴弦的聲音和動作,為最後一小節加入支聲部來增添藝術效果,使學生隨著身體的律動和支聲部的演唱,充分體驗江蘇民歌《楊柳青》歡快活潑、熱情風趣的特點。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過程「聆聽導入、體驗方言」開課, 我先請學生聽一首江蘇民歌《太湖美》,在觀看唯美動聽的.Flash動畫中,感受江蘇民歌細膩柔美,搖曳多姿的特點。接下來導入到江蘇民歌《楊柳青》的學唱中,初聽歌曲後,讓學生在談自己感受的同時,了解這首《楊柳青》是用江蘇方言來演唱的,是江蘇揚州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讓學生在清新活潑的教學課件中,直觀而清晰的再現歌詞內容。復聽歌曲後,引導學生用強弱對比、快慢結合的方法分別讀歌中的襯詞,幫助學生去發現、體驗、了解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在品讀歌詞中體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對家鄉的熱愛。

第二個過程「歌曲學唱、藝術表演」,接下來我在「歌曲學唱、藝術表演」的環節中,又設計了「視唱識譜、填唱歌詞、藝術處理、創造表演」四個小環節。在「視唱曲譜」的環節中,學生在視唱旋律後,找一找曲調中有哪幾個音組成,在主動探究中發現曲調規律是由do、re、mi、sol、la組成,了解中國特有的民族五聲調式,明了江蘇民歌大多數以五聲調式的形式出現的。在「填唱歌詞、藝術處理」的兩個環節中,我採用由慢到快的速度填唱歌詞,以降低學唱的難度,並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啟發與指導,更好的以學並教。在藝術處理時,指導學生用美麗的連音和精靈的短音來藝術性的演唱這首歌。在「創造表演」的環節中,我先啟發學生創編幾個舞蹈動作,來表演歌曲的前兩個樂句,展開豐富的想像。接下來,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用人聲,肢體語言,模擬彈撥琴弦的聲音和動作,來創編歌曲的三四樂句。並對最後一小節加入支聲部來增添藝術效果。師生在相互碰撞中,激發了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學生伴隨著身體的律動和支聲部的演唱,充分體驗江蘇民歌《楊柳青》歡快活潑、熱情風趣的特點。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可以有效的解決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在「聽說唱言」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學會用輕快活潑聲音,藝術性地表演這首江蘇民歌《楊柳青》。 第三個教學過程「拓展延伸,品味民歌」。最後通過回顧學生知道的江蘇民歌,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等環節進行拓展延伸。我先請學生回顧「你還知道哪些江蘇民歌嗎?」學生回憶起一年級時學過的《牧童》,還有少數學生較為熟悉的《茉莉花》。接著,我又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茉莉花》。這首歌不僅成為江蘇的名片,也成為了中國的名片。江蘇的省會南京就以《茉莉花》作為本市的市歌,並通過欣賞配有江蘇南京著名景點的教學課件《茉莉花》,來激發對江蘇民歌的喜愛,和對家鄉的熱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的民族音樂就像茉莉花一樣,會越開越美。我相信通過歌曲《楊柳青》的學唱,學生們在充分體驗品味江蘇民歌風格特點的同時,會感受江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也會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楊柳青》說課稿2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楊柳青》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人音版第八冊第三單元家鄉美中的一首江蘇民歌。歌曲通過對黨的贊頌,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襯詞在歌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充樂句的重要手段。

二,結合實際說學情

「課標」中,課程設計思路的第四項是:義務教育階段,是兒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樂教育、增進音樂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使音樂課程與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相適應,本課程將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分成了3個學段,即小學低年級(1-2學年),小學中、高年級(3-6學年)和初中各年級(7-9學年)。在剖析不同學段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差異和音樂學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在課程總目標統領下,明確各學段目標,以此作為不同學段、不同教學領域內容標准設計的基本依據。三個學段不同層次的內容標准呈現前後銜接、逐段遞進、完整有序的內在聯系。

根據什麼來決定梯度遞進?如何來實現梯度遞進呢?

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面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在接受音樂教育方面具有的不同特點,是決定梯度遞進的原因。

小學生認知活動由不隨意性、不自覺性向隨意性、自覺性發展,認識水平從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過渡,情感意志不斷發展,個性不斷增強,道德意識從注意行為效果逐漸發展到注意行為動機。7-9歲的兒童對音樂的審美態度處在「寫實階段」,純真、快樂的天性自發地產生了以「像不像」和「擬人化」為特徵的音樂審美態度。學生在低年級時期,通過「游戲」對音樂的體驗有了顯著的增長,對節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長,對節奏和旋律可以通過身體動作做出反應。到了中年級是發展音樂感知能力的最佳時期,運動覺、聽覺顯著增強,節奏、旋律的表現力更加更富,音樂理解力增強,對和聲開始表現出與成人相同的好惡。由於這是一首江蘇民歌,要給新疆的孩子來學習,學生會面臨如下問題:

1、對於地處西北新疆的孩子來說,江南民歌的歌曲風格較為生疏,四年級孩子完成這首歌的音準、節奏以及情緒並不難,但是要想把這首歌曲唱的更有江蘇地方韻味卻是最重要的。

2、當今流行歌對少年兒童的沖擊與影響,使得民歌與學生的距離更加遙遠,如何找到興趣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值得思考

三,力求創新說理念

從江蘇方言以及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上入手,結合新一輪課程標准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以「趣」和「味」兩個字入手,在 「襯詞生趣 引入新課「的環節中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趣「,在」方言演唱 提升韻味」---「實踐參與,表現韻味」的環節中唱出歌曲的江蘇「味」。最後通過聽辨不同地區民歌,達到檢驗反饋的目的。

四,圍繞課標說目標

課程標准倡導學生的音樂學習要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和「知識與技能」三個方面的規定性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關注,過分突出哪一方面或忽視哪一方面都會使教學產生偏頗。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常常無視教學目標的實現,或將三維目標脫節,一味地突出或誇大某一方面,從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緊密圍繞目標來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所以教學形式的選擇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實施也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這說明在課堂上如何能夠達到既定目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包含兩層意思:一層就是教學目標設定本身有三維目標;第二層意思是說三維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系,所有的手段、方法或者教學形式,都應該緊緊地圍繞著目標的實現。另外,教學目標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教師要教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了教學目標以後才能產生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教學流程。有的老師往往不考慮教學內容,先看教參,然後按照教參里的目標去安排課程,這就本末倒置了。目標的設定應該從音樂內容入手,通過音樂內容設定的目標,還要顧及前後的經驗積累和知識交替的延續,承上啟下,避免了能力的中斷。從音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設定目標時不從音樂內容出發,就會使制定的目標和教學過程不相符,容易脫節。教學中所有的一切豐富的、有趣的活動形式都是為音樂內容服務的,有些看似很熱鬧,顧及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它沒有起到目標設定的音樂內容所要感受體驗表現的作用。

1,過程與方法:

能加入江蘇方言,運用甜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2,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比演唱,肢體模仿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歌藝術的熱愛。

3,知識與技能:

了解襯詞在民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形式體會江蘇民歌的地方韻味。

教學難點:唱准歌曲的一字多音處

五,自主自學說學法

學生的演唱、欣賞、演奏、綜合等活動,都需要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教學有效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對活動的內容隨時進行適度的調控。音樂實踐活動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僅要學生主動參與,教師也應該積極融入到學生當中,這樣才能從中獲得教學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教學相長,對今後的教學計劃和安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處於發育期,他們更渴望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和體驗,本節課我根據這些特點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聆聽、模唱、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參與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步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和地方韻味。

六,激情激趣說流程

教學過程:

一,聲勢節奏,初步感知

1,老師帶學生隨音樂運用三種固定節奏型伴奏

2,學生憑記憶三種固定節奏型

3,學生分組隨音樂做多聲部節奏為歌曲伴奏

二,襯詞生趣,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老師范唱,學生感知歌曲有特點的地方

剛才,我們一起運用了幾組固定節奏型來伴奏的音樂是一首江蘇民歌《楊柳青》,這首民歌是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歌曲中的歌詞很有特點,下面老師演唱一遍,請同學們聽聽歌曲中那些歌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學習襯詞「啊NIA」

「青啊NIA,崩啊NIA,松啊NIA」剛才我們聽到的這些有特點並在歌曲中反復出現的詞,在我們的民歌當中叫襯詞,它在歌曲中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對突出歌曲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對渲染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烘托歌聲旋律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

3,學生自由選擇強弱對比與老師接龍讀襯詞部分

4,和老師一起加上拍腿拍手動作讀一讀襯詞處拍腿,其餘拍手

5,師生唱譜,互動找到歌曲旋律的趣味性

學習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造、欣賞等活動密切結合,要以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標准》要求學生運用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藉助樂器演奏來學習。這即是說,學生學會讀譜主要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而不是通過專門的讀譜練習。通過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音樂的基礎上進行識譜教學,要比單純進行專門的「讀譜訓練」、「視唱練習」,其效果要好得多。在欣賞樂曲、教唱歌曲、演奏樂器和創造等活動中,結合著這些音樂實踐活動進行識譜教學,就意味著在進行教唱歌曲等活動時「順帶著」學習識譜,而不是借教唱歌曲以達到學習識譜的目的。

三,方言演唱提升韻味

師:陸老師要用我的歌聲來獎勵一下你們!我要再演唱一個新版的《楊柳青》,想聽嗎?掌聲在哪裡。

1,老師運用方言對比演唱一遍。學生聽辨這次演唱和第一次不同在哪裡。

學生匯報:老師唱的發音不一樣,老師沒用普通話......

老師:對,老師在第二遍演唱時,最主要的就是加入了江蘇方言來演唱了這首歌。這樣就使這首歌曲的江蘇味更加濃厚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江蘇的方言特點。

2,出示課件,分別學習重點詞語的發音。

禪模具SEI

早晨下田露水

嘀嘀馬毅

點點麥苗葉子

沙區顧

石子哥哥

4,聽老師完整用方言讀歌詞。

5,師生接龍讀歌詞(提示:和老師保持一樣的聲音)。

6,老師用「尼亞」高位置伴唱,學生高位置完整讀歌詞。

7,加動作讀歌詞

8,老師彈琴唱譜,學生分句用方言唱詞學唱第一段。

9,全班一起跟伴奏慢唱一遍,老師糾正不準的樂句。

10,男女生比賽唱一遍。

11,學生互評。

12,全體學生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實踐參與,表現韻味

1,學生觀看江蘇美景圖片,並配上背景音樂「無錫景」。

江蘇這個地美水美的人間天堂造就了江蘇人細膩、柔美的性格。因此她們的歌聲總是不乏柔情甜美的特點。

哪位同學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這種細膩,柔美?

2,學生隨老師一起表現肢體之美----柔

3,引導學生表現聲音之美----甜

A,師對比范唱,學生觀察老師嘴角的變化

B,學生提起笑肌用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一遍(肢體或歌聲)。

五,檢測反饋,小結升華。

1,請學生聆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找出其中哪幾首是江蘇民歌。

師:今天,我們用方言學會了江蘇民歌《楊柳青》並且感受了江蘇民歌細膩、甜美的演唱風格,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請同學們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聽聽哪一首是江蘇民歌。

第一首:新疆民歌「牡丹汗」

第二首:山東民歌「包楞調」

第三首:江蘇民歌「採茶舞曲」

2,小結:

同學們,咱們中國的民歌博大精深,但是也有一些好聽的民歌由於長期沒有人傳唱,很快就要消失在咱們自己的國土上了,真心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去關注咱們國家的民歌藝術,讓她在世界舞台上永遠綻放出華麗的光彩!

⑦ 音樂《茉莉花》欣賞課感想

它富有抄中國民歌的鮮明特點,有較強的旋律性,同樣具有中國樂曲的婉轉優美的特點。我喜歡薩克斯鑽石般高貴,清亮細膩的音質,更喜歡茉莉花潔白無暇、芬芳馥郁、朴實無華、婉轉秀麗的品質。茉莉花是迷人的,今天的茉莉花已經不再是中國的茉莉花,它屬於全人類、全世界!

⑧ 尋找有關茉莉花音樂方面的內容

找小茉莉 這歌就可以了 至於茉莉花什麼的資料那就更多了啊

⑨ 《茉莉花》歌曲簡介

我們音樂課上學過三種地方的茉莉花:
一、江蘇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旋律:3235651(高音)65356……(不清楚,參考一下)
地方風格:旋律音調清麗、婉轉,體現了柔美、細膩的風格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BD%AD%CB%D5%DC%D4%C0%F2%BB%A8&lm=-1

二、東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啦)一朵茉莉花呀哎喲,好(啦)一朵茉莉花,滿(哪)園(哪)花(呀)開呀,樣樣抵不住的它呀。
旋律:66661(高音)356656……

三、河北民歌《茉莉花》
歌詞:「好(哎)一朵茉莉花,好(哎)一朵茉莉花,滿園(怎麼)開(吔)花(吔咳)比(吔)不過它。
旋律:」6561(高音)356561(高)561(高)5……

熱點內容
趣味園盆景 發布:2025-09-17 17:56:21 瀏覽:500
玫瑰紅葯花 發布:2025-09-17 17:56:18 瀏覽:569
小玫瑰花紋身 發布:2025-09-17 17:56:11 瀏覽:289
白百合透明禮服照片 發布:2025-09-17 17:56:07 瀏覽:174
情人節敷衍我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480
豬豬蘭花 發布:2025-09-17 17:36:57 瀏覽:56
六角茶花香嗎 發布:2025-09-17 17:23:48 瀏覽:236
七夕沒情緣 發布:2025-09-17 17:23:13 瀏覽:289
野生名貴蘭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9-17 17:10:21 瀏覽:805
六人對話英語表白情人節 發布:2025-09-17 17:02:12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