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張愛玲紫羅蘭

張愛玲紫羅蘭

發布時間: 2022-07-27 11:35:04

Ⅰ 講述張愛玲的出身及其傳奇的一生。

張愛玲的出身和生平:

張愛玲1920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上海麥根路,取名張瑛原籍河北豐潤,她是清末洋務派名臣李鴻章的曾外孫女。

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2年夏,張愛玲與炎櫻返回上海,與姑姑居住在愛丁頓公寓6樓65室,開始了寫作 生涯,在《 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

在英文《 二十世紀》月刊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

1943年,張愛玲認識了當時月刊《 紫羅蘭》的主編,作家 周瘦鵑。五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 沉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

六月,張愛玲發表續作《 沉香屑·第二爐香》同年, 汪精衛政府宣傳部部政務次長胡蘭成,因得罪了汪精衛而 入獄,而蘇青聽說胡蘭成入獄後,攜張愛玲到周佛海處為胡蘭成求情。

年底在日本人干預下胡蘭成出獄。除夕那天胡蘭成看到蘇青寄來的雜志《天地》中張愛玲的小說《封鎖》後大為贊賞,胡蘭成寫信給蘇青詢問張愛玲情況,張愛玲也從蘇青那裡知道胡蘭成的情況。

後胡蘭成親自拜訪張愛玲,兩人長談5個小時,一見傾心。此時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並且胡蘭成已經結婚。

1944年1月,張愛玲在《 萬象》刊出長篇小說《 連環套》,共登六期,7月自動腰斬。2月,在《天地》刊出散文《 燼余錄》。

8月,胡蘭成與其第二任妻子離婚,後在炎櫻的媒證下與張愛玲結婚。9月,張愛玲的小說集《 傳奇》由《雜志》出版,四天後即再版。

張愛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雜志》編輯部多次舉行《傳奇》的座談會,張愛玲也出席了一些作家間的社交活動。

11月,張愛玲在胡蘭成創辦的朋刊《 苦竹》第一期發表散文《談音樂》,後繼續發表小說散文。同時胡蘭成到了武漢,住在江漢醫院,認識了一名姓周的護士,很快與周護士開始了同居生活。

12月,大中劇團在卡爾登戲院上演舞台劇《 傾城之戀》,張愛玲在《苦竹》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以回應 傅雷的批評。

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1)張愛玲紫羅蘭擴展閱讀:

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則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敗落。

父親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則是一個時髦的新女性。3歲時張愛玲跟隨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個短暫的幸福童年。

受父親風雅能文的影響,張愛玲從小就會背唐詩,給了她一些古典文學的啟蒙,鼓勵了她的文學嗜好。

同時也受母親嚮往西方文化的影響,生活情趣及藝術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長,父親娶姨太太後,母親不但勇敢地沖出了家庭的牢籠,而且更勇敢地與姑姑一起出洋留學。

而年幼的張愛玲,則在失去了母愛之後,還要承受舊家庭的污濁。因此,張愛玲後來在文學創作中總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亂世中的文明作為文化背景。

張愛玲是一個天才兒童,6歲入私塾,在讀詩背經的同時,就開始小說創作。如果說第一篇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對她的影響、

第二篇小說寫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則充分顯示了她的文學創造力。此外,她還寫過一篇名為《快樂村》的類似烏托邦式的小說,寄託了她對未來的幻想。

她曾說: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1944年,張愛玲與胡蘭成結了婚。

不幸的是,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然而,張愛玲的輝煌轉瞬即逝。抗戰勝利後,因與漢奸胡蘭成的關系而消沉,很少有作品問世。

張愛玲在晚年長期閉門謝客,過著寂寞的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人發現孤獨地死於洛杉磯家中。

有人評價張愛玲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家,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蒼涼而精彩動人的女性傳奇。

Ⅱ 張愛玲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有時間去讀讀張愛玲的作品,就明白的更多了。

Ⅲ 你怎樣看待張愛玲的作品

首先從張愛玲這個人來看,不得不說她本身就很有才華,因為小時候家庭緣故,人也細膩敏感,她寫這些作品有的時候其實是迫於生活的,家道中落後,就以作品為生了。

其實張愛玲的作品不少,書迷也很多,但是她也只是被稱作優秀的作家而已。我的一點小看法,她的作品太多都是關於兒女情長的,只顧小家。大家卻沒有多少,她的才氣很是令大家服氣,作品即使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依舊很喜歡。現在很是受到娛樂圈的關注,大家都紛紛進行改編。

Ⅳ 關於張愛玲的簡介、生平事跡。最好多點詳細點。

1.早年經歷

張愛玲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廷重(張志沂)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黃逸梵(黃素瓊)是新式女性。

1923年,父親在津浦鐵路局謀得一英文秘書職位,父母和姑姑張茂淵由上海搬到天津。

1924年,開始私塾教育,母親與姑姑奔赴歐洲游學,張愛玲由姨奶奶看管。

1927年,在私塾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快樂村》。

1928年,父親帶著張愛玲姐弟由天津回到上海。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並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

1930年,在母親的堅持下進美國教會辦的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同時改名為張愛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

1931年,在小學寫了第一部具有完整情節的小說,在同學中傳閱。同年秋,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就讀。

1932年,首次發布短篇小說《不幸的她》刊載於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總第12期,並不時有讀書評論等文章見於校外的《國光》等報紙雜志。

1933年,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隨後陸續發表了《秋雨》《牛》《霸王別姬》《論卡通畫之前途》等文章。

1937年,夏,從聖瑪利亞女校畢業。

1938年,年底參加英國取倫敦大學遠東地區入學考試。

2.步入文壇

1939年,張愛玲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不久,在《西風》月刊上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

1942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未能畢業。隨後與好友炎櫻返回上海,報考上海聖約翰大學,卻因「國文不及格」而未被錄取。於是,開始為《泰晤士報》和《20世紀》等英文雜志撰稿。

1943年,張愛玲在《紫羅蘭》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小說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此後,張愛玲一發不可收拾,陸續了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結婚。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同年,張愛玲不僅創作了《花凋》、《鴻鸞禧》、《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作品,還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集《傳奇》以及散文集《流言》,並且《苦竹》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以回應傅雷的批評,張愛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壇大放異彩。

1947年,張愛玲應邀創作了電影劇本《太太萬歲》和《不了情》。

1951年,張愛玲以「梁京」的筆名發表的小說《十八春》。

1952年,張愛玲赴香港,供職於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機構。

1954年,張愛玲兩部帶有政治傾向的長篇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先後在《今日世界》連載。

3.旅居美國

1955年,秋,張愛玲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赴美國。

1956年2月,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兩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賴雅逝世。

1958年,獲加州韓廷敦哈特福基金會資助半年,在加州專門從事寫作,發表小說《五四遺事》,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桃花運》、《人財兩得》等劇本。

1960年,張愛玲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

1961年,應香港電懋影業公司的邀請,張愛玲去台灣收集資料後赴香港創作電影劇本《紅樓夢》、《南北和》及其續集《南北一家親》、《小兒女》、《一曲難忘》,回美國後還創作了《南北喜相逢》。

1962年,張愛玲在英文《記者》雜志發表訪台記事《重回前方》。

1966年,張愛玲把中篇舊作《金鎖記》改寫為長篇小說《怨女》在香港《星島晚報》連載。[2]

1967年,張愛玲任紐約雷德克里芙女子學院駐校作家,並開始英譯《海上花列傳》。

1969年,張愛玲將舊作《十八春》略做改動後,易名為「半生緣」在台灣出版。同年,得陳世驤教授之識,任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繼續《紅樓夢未完》之研究,兩年後離職。

4.晚年歲月

1972年,張愛玲移居洛杉磯,開始了幽居生活。

1973年,張愛玲在《皇冠》發表《初評紅樓夢》,張愛玲的一些散文,小說也由台灣重刊。

1974年,張愛玲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談看書》與《談看書後記》,在皇冠發表《二詳紅樓夢》,完成英譯《海上花列傳》(未出版,後來因為搬家遺失譯稿)。

1976年,張愛玲出版自己的第二部散文集《張看》,同時發表《三詳紅樓夢》。1977-1993年,張愛玲陸續完成了《色戒》、《惘然記》、《對照記》的創作,並出版了《紅樓夢》評論文集《紅樓夢魘》。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家中寓所死後一星期才被發現,享年75歲。生前指定林式同為遺囑執行人。9月19日,遺體在洛杉磯惠澤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張錯、高全之、張紹遷、許媛翔等人攜帶出海,撒於太平洋。

(4)張愛玲紫羅蘭擴展閱讀:

張愛玲(1920.9.30—1995.9.8),中國現代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Ⅳ 張愛玲在《紫羅蘭》發表過哪些作品﹖

《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

Ⅵ 張愛玲赴美生活窘迫,為什麼選擇嫁給65歲老頭

說起我國的近代史,就不得不提起那些聲名顯赫的作家們。雖然說那個時代十分的黑暗與殘酷,但有著一批高風亮節的文人們,他們用他們的筆書寫出了一本又一本的偉大書籍。這些書籍像是黑暗當中的一縷白光,照亮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心靈。像著名的魯迅,巴金,徐志摩和郭沫若等文學大師都是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人。

剛剛搬到作家營的張愛玲人生地不熟,而賴雅已經在作家營住了三年了,對於這個來自異國的女子很感興趣,便主動的去幫助她。張愛玲與賴雅同樣的生活不如意,慢慢的兩個人擦出了愛的火花。當時的賴雅大她29歲,已經65歲,但是兩人依舊走到了一起。後來兩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張愛玲也懷上了賴雅的孩子,但是張愛玲卻選擇將這個孩子打掉。原來張愛玲考慮到兩人都沒有什麼積蓄,很難給孩子一個優質的生活,而且賴雅年紀大了不方便撫養自己又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便選擇了將孩子打掉。

1967年,賴雅去世,從此張愛玲終生未嫁。1972年的時候搬往了洛杉磯,開始了幽居生活。1995年的時候張愛玲在洛杉磯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小結

面對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便是忠貞不渝了。張愛玲用自己全部的愛卻只換來胡蘭成的屢次背叛,相比之下賴雅雖然年紀較長,但是他對於愛情的專一,值得張愛玲對他的付出。

Ⅶ 張愛玲的一生經歷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1924年,開始私塾教育,母親與姑姑奔赴歐洲游學,張愛玲由姨奶奶看管。

1927年,在私塾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快樂村》。

1928年,父親帶著張愛玲姐弟由天津回到上海。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

1932年,首次發布短篇小說《不幸的她》刊載於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總第12期。

1933年,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鳳藻》上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

1939年,張愛玲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不久,在《西風》月刊上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

1943年,張愛玲在《紫羅蘭》上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小說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結婚。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

1952年,張愛玲赴香港,供職於美國新聞署的駐港辦事機構。

1955年,秋,張愛玲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赴美國。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家中寓所死後一星期才被發現,享年75歲。

(7)張愛玲紫羅蘭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介紹:

1、《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白流蘇。

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她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

2、《金鎖記》

《金鎖記》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4年上海《天地》上,後收入小說集《傳奇》中。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

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張愛玲另闢蹊徑,講述了一個母親對自己親生兒女迫害摧殘的傳奇故事,從而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環境和具體的生活環境怎樣把一個原本有著溫情性格的正常女人變成一個陰鷙狠毒的「吃人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愛玲

Ⅷ 張愛玲的經典小說有哪些

為你奉上她的經典小說,請參考:
小說作品
《不幸的她》上海聖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大陳子善考證)。

《牛》,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爐香》,上海《紫羅蘭》雜志,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海《雜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上海《萬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金鎖記
金鎖記
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候》,《雜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灧送花樓會》,《雜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世紀》,《雜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上海《新東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華麗緣》,1947年4月。

鬱金香》,1947年5月16日到31日上海《小日報》。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報》,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報》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台北《文學》雜志,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緣》,1968年,先在台灣《皇冠》雜志刊出,後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色·戒》,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記》,1983年。

(以上三篇約作於1950年,發表時間晚。)

《小團圓》(創作於1970年,於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陸出版發行,引起熱議。)

《同學少年都不賤》(這部中篇作於1973年至1978年之間,2004年2月台灣皇冠出版社推出了這本小說的正體字單行本。)

《雷峰塔》《易經》繁體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

《異鄉記》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2011年4月)

Ⅸ 張愛玲紫羅蘭好詞好句

1、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
2、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3、愛情本來並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4、彼此都有意而不說出來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在盡情享受媚眼,盡情的享受目光相對時的火熱心理,盡情的享受手指相碰時的驚心動魄。一旦說出來,味道會淡許……
5、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一種袖珍戲劇。
6、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是那麼痛快。
7、教書很難――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8、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9、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總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10、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
11、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
12、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
13、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14、對於大多數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
15、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16、細節往往是和美暢快,引人入勝了,而主題永遠悲觀。
17、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實驗。
18、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乾的事。
19、做人做了個女人,就得做個規矩的女人,規矩的女人偶爾放肆一點,便有尋常的壞女人夢想不到的好處可得、
20、有兩種女人很可愛,一種是媽媽型的,很體貼,很會照顧人,會把男人照顧的非常周到。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感覺到強烈得被愛。還有一種是妹妹型的。很膽小,很害羞,非常的依賴男人,和這樣地女人在一起,會激發自己男人的個性的顯現。比如打老鼠扛重物什麼的。會常常想到去保護自己的小女人。還有一種女人既不知道關心體貼人,又從不向男人低頭示弱,這樣的女人最讓男人無可奈何。
21、聽到一些事,明明不相乾的,也會在心中拐幾個彎想到你。
22、這點愛別的不夠,結婚時夠了。
23、牽手是一個很傷感的過程,因為牽手過後是放手!
24、愛情和人品沒多大關系,從前有個女同事跟我說她喜歡射鵰里的楊康,不喜歡郭靖,我很驚奇,愛壞恨好?後來想想,也沒什麼,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是不對。可他對愛情卻很執著,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能享有哎?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古惑仔也有古惑仔的愛情。
25、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人生在世上,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歸根到底,什麼事真,什麼是假?
26、男人徹底懂得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27、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長的很。
28、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30、沒有一個女子是因為她的靈魂美麗而被愛的。
31、如果情感和歲月也能被輕輕撕碎,扔到海中,那麼,我願意從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語,我愛聽,卻不懂得,我的沉默,你願見,卻不明白。
32、酒在肚子里,事在心裡,中間總好像隔著一層,無亂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裡去。
33、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34、可惜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並不是那麼的對等。當你愛的更多,付出更多的時候,你自己都會發覺自己的卑微!
35、要做一件事,總能找到時間和理由;不要做一件事,總能找到借口。
36、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如賜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願的以一種最美的姿勢一飲而盡,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37、感情這東西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
38、一個知己就像一面鏡子,反應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一部分。
39、太劇烈的快樂與太劇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點的——同樣地需要遠離人群!
40、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MY。

Ⅹ 有關張愛玲的生平介紹

張愛玲生平 1922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父親張延重,母親黃素瑩。祖父張佩綸,祖母李菊耦是李鴻章的女兒。外公黃宗炎,外祖母是姨太太小名瑩。 1922遷居天津。 1924年開始接受私塾教育,夏天母親與姑姑結伴到英國留學。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母親回國。 1930年張煐進美國國會辦的黃氏小學,插班六年級,正式改名張愛玲。父母離婚,母親赴法國。 1931年下半年張愛玲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讀中學。 1932年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 1934年父親再婚。 1936年母親回國。 1937年張愛玲中學畢業,參加出國留學考試。 1938年張愛玲參加倫敦大學遠東區入學考試,第一名成績考取,但因二戰而改投香港大學。 1941年香港淪陷,學校停辦。 1942年張愛玲與好友炎櫻回到上海,就讀聖約翰大學,但中途輟學,開始正式的文學創作,賣文為生。 1943年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張愛玲文學創作的黃金期到來,並一直持續到1952年離開大陸之前。 1944年2月與胡蘭成第一次見面,8月9月間與其結婚。(詳細情況請看胡蘭成寫的《今生今世》) 1945年抗戰勝利。 1947年張愛玲與胡蘭成離婚。 1948年母親正式遷居英國。 1950年-1952年張愛玲寫出了最為成功的長篇小說《十八春》。 1952年移居香港。 1953年父親因肺癌去世。 1955年離港赴美。 1956年2月張愛玲在美國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1957年母親在英國去世。 1958年張愛玲在美國加州專事寫作。 1961年張愛玲由美國飛回港台,搜集寫作資料並寫劇本。 1966年張愛玲成為邁阿密大學住校作家。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到麻州劍橋的德雷克里芙女子學院作住校作家,翻譯《海上花》。 1968年張愛玲把《十八春》改寫為《半生緣》,《海上花》英文本譯畢,張愛玲在港台東山再起。 1969年張愛玲到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任職。 1972年移居洛杉磯。 1994年獲《時報》特別成就獎。 1995年9月8日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骨灰火化,撒入大海。

熱點內容
檸檬盆栽乾枯 發布:2025-09-17 21:43:12 瀏覽:934
花語仙靈娑麗絲值得培養嗎 發布:2025-09-17 21:42:02 瀏覽:906
百合過夜可以吃嗎 發布:2025-09-17 21:41:01 瀏覽:739
如荷花一樣 發布:2025-09-17 21:19:35 瀏覽:333
平遠哪有蘭花 發布:2025-09-17 21:19:33 瀏覽:978
茶花塑料質量 發布:2025-09-17 21:18:38 瀏覽:986
山中一朵馨香的蘭花 發布:2025-09-17 21:17:25 瀏覽:632
一陣風櫻花 發布:2025-09-17 21:17:21 瀏覽:980
手畫蘭花圖 發布:2025-09-17 20:54:46 瀏覽:350
海棠com 發布:2025-09-17 20:39:40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