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野生杜鵑花樁

野生杜鵑花樁

發布時間: 2022-07-25 04:19:09

A. 杜鵑下山樁幾月份容易栽活

很多朋友會養一些花草,但是對他們的一些養護知識並不是很了解,比如杜鵑下山樁幾月份容易栽活?杜鵑下山樁一般很難成活,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謝前移栽,並且溫度維持在12℃至25℃之間能夠成活,記住不要洗根,放淺盆里,盆土要求濾水透氣性好的,推薦用赤玉或者鹿沼土,不要施肥,澆一次透水後,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放陰涼之處,等二十天之後見有大量發芽,即可除罩。還可以用純粗沙或風化石栽培。枝截好、封口、套袋、澆好定根水放陰涼通風處早晚霧噴,天氣乾燥或氣溫高可增加霧噴次數。盆土不能太濕了,水份含量在百分之六十就可以了。

B. 紫花杜鵑生樁的養護該注意些什麼

如果沒把握種得活,不要貪大,這樣的樁得長上百年的了,別浪費資源,用火山岩墊底,再用鹿沼土混合,上盆後,遮陰,通風,一天噴幾次水,只要管理到位就會活的

C. 我是新手,想上山挖個野生杜鵑花樹樁,請問只留下幾個主要枝桿,不留帶葉枝能活嗎,

盆景,下山樁大部分不帶細小枝葉(針葉品種除外)。

D. 請教老師們杜鵑樁的栽培方法

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植物。杜鵑屬中性植物,要求日照50-70%為佳。它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既耐寒亦耐陰。生長速度中等,萌芽力強,耐修剪,在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中長勢良好,是觀花類盆景中的上好樹種。
有人說杜鵑雖然難種(成活率低),實踐證明要提高杜鵑下山樁的成活率,須了解它的植物生理習性,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管理辦法石掌握最佳的采樁季節,在栽培用土、保溫保濕等方面嚴格把關。
杜鵑樁的採挖在11月初至來年的4月底,這6個月的時間中都可挖掘,但以2月一3月份這段季節采植成活率最高,而且萌牙早,枝條壯。因為植物根的生長,也有明顯的季節性,春季生長最快,這是由於春季土壤溫度和含水量均適宜,有利於根的旺盛生長。因此夏季根的生長較少,秋季土壤溫度、含水量均降低,根的生長就減少。而冬季的低溫影響,使根的生長近乎停頓。
根據這些特點,早春的2,3月間(南方氣候)是採挖移植野生杜鵑的最佳季節。因低溫階段已過,植株不再受凍害(杜鵑雖耐寒但在采樁時根系受到大量損傷,耐寒力將大為減弱),而根系生長仍很微弱,並且由於地上部蒸騰量少,當移栽後根系生長恢復不久,就遇4,5月根系生長旺季:新根便大量發生,促進地上部分旺盛生長,從而又促進了根系的旺盛生長。
採挖杜鵑樁時,先將沒用的枝條及雜亂的枯死枝條清除,然後在距樁頭部稍遠處開溝挖掘,採挖時盡量帶好土球。樁頭挖起後按日後造型的要求取捨枝條,截除與造型無關的枝幹。為便於今後上盆,根部最好一次鋸截到位,以免上盆時二次傷根,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而影響成活率。樁材鋸截後應及時用塑料膜或編織袋包裹根部及枝幹,並用塑料帶綁扎結實,防止土球鬆散傷了須根。
杜鵑的須根為毛細根,很容易乾枯死亡,因此樁頭運回後應及時栽種,離土時間越短越好。栽種前先用植物生根劑稀釋浸泡根部,然後再行栽種。
無論哪個季節挖取的樁頭,在定植後須用稻草繩或塑料膜纏繞枝幹,保溫保濕促進萌芽。3月-4月間樹樁開始萌發大量的新芽,此時可解除纏繞物,以利枝條的生長。
杜鵑性喜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在養樁用土上,可採用70%的顆粒性佳的深層壤土加30%的河砂拌勻種植二此土既疏鬆透氣又透水,並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且不含有害病菌和蟲卵,利於根系的形成與恢復生長。
為提高整體的溫濕度,可在定植新樁處搭蓋臨時塑料大棚(盆栽養樁的可將盆聚一處,再搭蓋大棚),為增加栩內的空氣濕度,須常向樁頭枝幹與地面上噴水。定時翻開大棚兩端的這蓋物,使之空氣流通,增加栩內空氣中的含氧量。5月中旬後應逐步拆除塑料大棚,轉入正常養護管理。·
為利於杜鵑的快復生長,創造一個陰涼濕潤的環境二在4月初期,必須在新樁種植處用遮光率70%的遮陽網搭蓋蔭栩二為便於日後的養護管理,蔭栩高度應控制在2m左右。這樣即可降低大棚內的溫度,防上新芽灼傷造成縮芽、縮枝,又可提高栩內的空氣濕度,進而提高新樁的成活率。

E. 野生的杜鵑花要怎樣移栽

據我的經驗按以下方法去做,即能在盆中養活養好野生杜鵑。

①要掌握好採挖時間:最佳時間在每年清明節前後。過早或過遲都不利成活。採挖時要注意保留好系根。岩邊、石縫中的古樁系根多,最易栽植成活。

②及時上盆:從採挖到上盆,不能超過48小時。在運輸過程中要使用塑料薄膜紙或穀草為其保濕,一定要避免植株受干斷水。

③選擇合適土壤:要選用排水性能好、酸鹼度呈中性的素沙土作培養土。一般的菜園土中拌入一些河沙即可。培養土不要過肥。

④擺在半陰半陽環境:野生杜鵑不需進行假植處理,可直接上盆。上盆後培養場地要求半陰半陽的環境。無此條件的,要設法在夏季高溫季節搭棚解決。但晚間要除掉避光物,讓其接收露水。秋後可除去避光物。

⑤注意水分的調養:杜鵑喜潮濕環境,上盆的頭一年要特別注意調養好水分。每日至少要向葉面噴水一次,5月至10月間這一階段宜日噴水二至三次,同時還要向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盆土要經常濕潤,但不可漬水。第二年真正成活後水分的管理略可粗放一點,但夏季還不能放鬆管理。

⑥施肥清淡:入盆的第一年是處在適應環境、萌發新根階段,不能施肥料。第二年真正成活服盆後才可施肥。次數也不宜多,濃度以清淡為主。生長季節每半月一次,濃度為四成肥兌六成水最適量。

F. 野生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1、野生杜鵑花的生長環境

平時養殖杜鵑花時可以室外養殖,冬季時移動到室內,不過一定要把它擺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夏天更要及時遮陰,透光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就可以,一定不能把它放在強光下暴曬,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調節,野生杜鵑花在外界溫度處於二十五度左右時生長最快。

2、野生杜鵑花盆土的配製

野生杜鵑花製成盆栽養殖時,盆土的配製很重要,粘土和鹼性土都不能用來養殖野生杜鵑花,最好選擇略酸性的土壤,而且要肥沃,排水性良好,透氣性強的疏鬆土質,移栽以前還要施足底肥。

養殖野生杜鵑花的注意事項

1、養殖野生杜鵑花在注意水質

平時養殖野生杜鵑花時澆水大有講究,最好使用雨水或者河水以及池塘水進行澆灌,如果沒有就需要自己去改變自來水的水質,要把自來水接出來放二到三天,讓它含有的氯氣揮發再加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才能去澆灌野生杜鵑花。

2、養殖野生杜鵑花要注意肥水管理

平時養殖野生杜鵑花時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這種植物是喜陰濕,不宜過干,在它處於花期時,對水分的需求量會特別大,要及時澆水,另外野生杜鵑花進入冬季以後會進入休眠期,那時要減少水分供給,每周澆水一次就可以。野生杜鵑花對肥料需求不大,每月施肥一次,服料選擇稀薄的液體肥就可以。

移栽野生杜鵑花

1、挖樁時間

可以在秋末冬初開挖,但最好的挖樁時間是清明前後,此時挖樁移栽成活率高,挖樁時注意多保留根須,通常在石縫或岩邊生長的樹樁,最容易移栽成活。

2、土壤

培養土宜選用疏鬆、排水性好的中性沙壤土,可用普通園土摻一些河沙,培養土裡可摻入雞糞或豆餅做底肥。

3、選盆

根據樁的形態選擇花盆的樣式,如果樁是懸崖式的,則使用深筒盆,露根式的樁則使用橢圓形的淺盆。盆的材質可以是紫砂或釉陶。

4、上盆

從挖樁到上盆,最好不要超過48小時,根部需帶些原土,運輸時可用乾草或薄膜、塑料袋等保濕。上盆時把直根稍微剪短一點,枝葉也需酌情修剪。

5、養護

上盆後需擺放在半陰且通風的地方養護,如果沒有半陰場所,可給予適當遮陰,晚上則把遮檔物移開,讓樹樁接受露水。服盆成活時間約要1年。這一年裡每天都要給予噴水,5-10月間需每日噴2-3次水,並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

6、施肥

移栽第一年不用施肥,第二年完全成活後,可以施入清淡的肥水,長生季節隔15天一次,肥水比例為4:6。

G. 杜鵑下山樁挖出來放了一個星期還可以栽活嗎

你好,以及放置一個星期了,這個已經很困難,成活了。
既然你已經挖出來了,你可以先泡在生根水裡一個小時。
在用田園土種植一下看看吧。也許這幾天都是陰雨天,沒有經過日照和暴曬。成活率還是比較高的。

認識下-杜鵑花
一定要見一次的杜鵑花海
杜鵑的「借窩繁殖」
顧有容科普杜鵑和岩須
家養杜鵑花出現死亡現象?「3」個原因要謹記,誰養都能花開爆盆

杜鵑花為何與鳥兒同名
立秋後,家裡的2種花喜歡「吃醋」,20天喂「1碗」,2個月開滿花在立秋後,不少的花友都會在陽台或者客廳里養護花
杜鵑花容易出現掉葉子,這樣做,避免變成「禿頭」杜鵑花又叫做映山紅、滿江紅,是常綠落葉灌木綠植,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
網上買的帶花苞的杜鵑花,養了一段時間卻不開花,應這樣處理網上買了一盆杜鵑花,滿滿的都是花苞,以為在家裡養..
關於養杜鵑的一些建議杜鵑目前算是我家的必養植物之一了,我家的杜鵑花也算是我家養的花中元老級的存在了。從很小的時候開始...
養了養杜鵑,不算特別懂,但也有點個人想法想說出來自古以來,杜鵑就有著「鴻運高照」、「繁榮富貴」的...

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原產於東亞,生長在海拔500-2700米的高度。野生物種分布於中國、日本、寮國、緬甸和泰國。
註:杜鵑花也是杜鵑屬約960種植物的通稱
中文名
杜鵑
別名
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形態特徵園藝種類生長環境分布范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植物文化
植物學史
命名
杜鵑的拉丁名稱是為了紀念約翰·西姆斯,他是英國物理學者及植物分類學者,英國《植物學雜志》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H. 大樹杜鵑花,怎麼栽才比較容易活

其實大樹杜鵑花就是我們所說的杜鵑花。在許多山區,有許多姿態優美、枝葉繁茂的古老杜鵑花堆,深受人們的喜愛。如果挖出來栽培,就是漂亮的盆景。但是,如果老杜鵑花樁存活下來,就需要一定的技術。第一,采杜鵑花的姿勢要端正英山紅的自然界老堆,姿態優美,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姿態和美感。相對來說,這種堆料如果是為了生存,就要在休眠期盡量挖掘,多帶點原土,讓老堆快速適應環境。而英山紅生長在石縫里,不可能帶來更多的原生土。這個時候該怎麼辦?為了加快生存速度,不要怕麻煩,要小心,多帶絨根和須根,可以吸收營養和水分。沒有這些絨根和細根,杜鵑花的成活率就會打折扣。

杜鵑喜歡柔軟、肥沃、透氣的土壤,需要良好的排水功能。菜園土、河沙、蛭石可以6:3:1的比例作為培養土,土壤在入盆前可以消毒殺菌,促進根系更好的生長。照明新種植的杜鵑花不能在強光下養護,但可以放在散光的地方或半陰涼的地方,以避免陽光照射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杜鵑花生長穩定後,可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不能長時間遮擋。你怎麼能活著種植杜鵑澆杜鵑花3-5天後可在濕潤的土壤中栽培,以保持土壤略干。在乾燥的土壤中種植的植物需要立即灌溉和種植,以促進根系完全附著在土壤上,有利於後期的生長。

I. 我們這里有許多野生杜鵑花樁,火棘,都是長了很多年的,有人喜歡嗎

可以當作水族箱造景用,上網賣。

J. 新栽的野生杜鵑樹樁施什麼肥

生樁還是熟樁?生樁第三年才能上薄肥的!熟樁也瑾慎

熱點內容
印象百合 發布:2025-09-18 04:03:09 瀏覽:344
盆栽鐵絲 發布:2025-09-18 03:57:32 瀏覽:400
黑百合獵手 發布:2025-09-18 03:31:00 瀏覽:350
論插花藝術txt 發布:2025-09-18 03:27:14 瀏覽:981
最後的玫瑰泰國電影 發布:2025-09-18 03:13:22 瀏覽:450
情人節公益廣告 發布:2025-09-18 03:03:31 瀏覽:432
虎跑梅花開 發布:2025-09-18 02:53:00 瀏覽:772
香蕉盆栽葉蔫 發布:2025-09-18 02:36:31 瀏覽:461
花藝民工 發布:2025-09-18 02:34:54 瀏覽:807
牡丹江蔬菜 發布:2025-09-18 02:27:46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