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梔子花話題

梔子花話題

發布時間: 2022-07-23 07:32:55

1. 以「感受生活之美」為話題的作文,擬什麼題目好,內容要有細節描寫 。多給幾個,最好來個範文

感受生活之美
陝西一考生
不要刻意地追求,生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美。——題記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葯、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

還是重復著昨天的生活,依舊是吃葯、打針、睡覺。生活有太多的無奈留給我,我只能自己承受,因為我沒有親人,所有的醫葯費甚至一拖再拖。我再次無助地看著窗外,梔子花已經開了,香味四溢。透過梔子花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小姑娘,她趴在窗檯上,向我微笑,一邊還不停地揮動著手裡的木偶。我也向她微笑---這是我九個月來的第一次笑,並且是發自內心的。於是她很高興,便舉起手中的木偶,很認真地為我表演木偶劇。表演完後,她向我揮揮手便輕輕地離開了那窗戶。
那一晚,我睡的很香。

我和小姑娘就這樣認識快兩個月了,她每天都為我表演木偶劇。
這一切都被醫生發現了,他們十分驚訝----他們曾預言,我至多活到梔子花開的時候,而今都已快入秋了。醫生曾認真地分析過「奇跡」出現的原因,但都沒有結果。不過,醫生、護士從此變得熱情多了。

今天,小姑娘意外地沒有來我的房間。原來她喜歡藝術,一次意外使她腿腳受傷不能再走路了。可是自從我們「認識」後,她的腿腳居然開始好轉,現在已經痊癒了。今天是醫生特意請她來的,他們希望小姑娘的快樂能更多地感染我。醫生和護士們也來了,他們說從前之所以少來,是因為我的病房不能受一點噪音的影響,而現在我馬上也要出院了……
我突然感到雙眼中有一種熱乎乎的東西要流下來,我趕緊把臉偏向窗外。這是我看到,梔子花瓣已在不經意中開始飄落了,我知道,在不經意中,我早已被生活之美深深地感動了。
梔子花瓣在飛,我的眼淚也---在---飛!

2. 南京哪有大片的梔子花可以拍攝的那種

這個報道里有些額信息您看看

南京市民周末可去溧水萬畝山梔子花海聞香賞花
字型大小:小大 2013-05-30 20:36 來源:南報網
南報網訊(記者 韋銘 通訊員 趙敬翔 韋昌伯)溧水區永陽鎮東廬村、秋湖村、石巷村附近的秋湖山上,1萬多畝野生山梔子花進入盛花期。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重瓣梔子花不同,山梔子花多為六葉單瓣,花白葉綠,香氣濃郁。這里目前是全省最大的無公害山梔子花種植基地。
市民周末自駕游,從南京主城出發,可選擇以下線路前往:1、走機場高速轉寧宣高速,從溧水西出口下高速後直行,到246省道入口時右轉進入246省道。沿246省道直行至洞壁琴音景區指示牌,再往前走100米左右,在洞壁琴音景區對面,拐入前往永陽鎮東廬村、秋湖村的山路,沿途即開始有山梔子花叢,順道一直往秋湖山上走,到達山頂,四面便是漫山遍野的山梔子花。
2、走寧杭高速,溧水東出口下,出高速後紅綠燈左轉進入交通東路,沿交通東路西行至246省道,左轉進入246省道。沿246省道直行至洞壁琴音景區指示牌,再往前走100米左右,在洞壁琴音景區對面,拐入前往永陽鎮東廬村、秋湖村的山路,沿途即開始有山梔子花叢,順道一直往秋湖山上走,到達山頂,四面便是漫山遍野的山梔子花。
....................
中國園林網6月29日消息:又到梔子花飄香的季節,乳白色的花瓣有層次地鑲嵌在淡黃色的花蕊四周,散發出沁人心底的清香。這繚繞的芳香,也吸引了很多「採花賊」,讓南京眾多小區的業主很糾結。天地新城、江景園、金城麗景……多個小區的業主論壇上,近期的熱門話題都是譴責「採花大媽」、「採花大爺大叔」的帖子。甚至有業主表示,早晨在小區「跟蹤」一採花的男子,竟然發現他把花拿出去兜售,建議鄰居們不要在大街上買花。
小區論壇猛批「採花賊」
江寧岔路口天地新城的很多區域都有梔子花。本該是梔子花盛開的季節,但是業主們聞不到香氣,卻一肚子怨氣。該小區業主論壇一篇名為《大家猜猜,大媽在什麼地方,在干什麼》成為熱帖,一組照片上,一位五十幾歲的阿姨拎著紙袋子,在樹叢中摘梔子花。很多業主跟帖表示,看標題就猜到又來了位「採花大媽」。有業主心疼地說,前兩天看到樓下廣場上的梔子花還是花骨朵,非常期待滿樹花香,結果還是含苞待放的花兒已經沒了蹤影。看到有大爺大叔摘花,年輕的美女摘花,媽媽帶著寶寶摘花……好心相勸,結果卻遭來白眼和奚落。有人索性提議,將「採花大盜」們的照片在小區內張貼公示,丟丟他們的「人」!
在浦口金城麗景小區業主論壇上,也是一番激烈的討論。有業主發帖說,早晨出門看到兩個阿姨在摘花,晚上回家又看到,看著大把大把的梔子花被摘走,很想沖上去阻止,但是想想曾經看到保安試圖阻止,被罵得「狗血噴頭」的慘樣,只有作罷,郁悶的發帖呼籲做個文明市民。
有人摘小區梔子花去賣
除了譴責,更有業主建議鄰居們不要在街上買梔子花,因為可能那些花就是從小區摘的。天地新城的業主論壇上,有業主發帖說,早晨上班看到有一位中年男子騎著電動車出小區門,身後的紙箱子里全是新鮮的梔子花,一路跟著他,發現他竟然在小區附近的菜場叫賣,「兩塊錢四朵,太可惡了,我沒看到他摘,但我敢肯定是從小區裡面摘的!」
大街上小販兜售的梔子花都是哪裡來的?昨天上午,記者在華僑路遇到了賣花的金淑芬,擔子里剩下二十幾朵花,「早晨特別好賣,快賣完了。」她笑著說,自己是江寧谷里人,平時和老伴在豆菜橋菜場賣蔬菜,每到梔子花開的季節都會從村裡的花圃里摘一批來賣。原來,他兒子在南京做五金生意,昨天一大早從家裡趕過來,出發前,去花圃里摘了一些。「花圃的老闆不靠這個做生意,摘一些也不收我們的錢。」
「大部分小販的花都來自浦口、江寧花農的『房前屋後』。」一位園林專家告訴記者,因為梔子花花期短,利潤低,不像玫瑰百合這些花常年都有,多年來都是小販在街頭兜售,一兩塊買一把,市民也形成了這種消費習慣。
南京近年新建的小區,注重綠化建設,很多小區都有梔子花,「特別是一些規模大的小區,梔子花種得比較多,確實也存在有人在小區摘花賣的現象。」
喜歡梔子花不妨自己種
對於小區內梔子花頻遭「毒手」的尷尬,很多業主都呼籲物管加強管理。而物管也很無奈,接到業主「舉報」,趕過去摘花人早就無影無蹤了,即使看到了前去制止,很多「採花賊」都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對此,南京市民於女士給「涓涓物語」發來郵件,建議說:小區的花留著大家賞,如果自己喜歡,買一盆回家養,十幾二十年都能開花。
於女士告訴記者,這個季節經常看到小區里的梔子花遭到破壞,「愛花可以換個方式。」她說,十年前自己花8塊錢在農貿市場買了一盆梔子花,年年盛開,而且越長越茂盛,幾年前特地換了大盆,現在已經長到一米多高了。「我數了數,最多的時候有兩百二十幾朵,家裡香香的,感覺連空氣都是甜的。」她表示,梔子花其實不難養,自己是個懶人,也沒有養花的經驗,就是偶爾施施肥,澆澆水,把梔子花養好不是一件難事。需要注意的是,春末時梔子花容易缺鐵,葉片黃黃的,毫無生機,用點硫酸亞鐵稀釋了噴在葉片上,很快又會綠意盎然。
記者昨日從南京多家花卉市場打聽到,現在正是購買盆栽梔子花的好時機,有盛開的也有含苞待放的,「身高」40幾厘米規格的,大概在20元左右。如果朋友家裡有梔子花,也可以自己扦插,方法也很簡單。進入梅雨季節後,剪15厘米長,當年生健壯的梔子花枝條,插入花瓶清水之中,經常換水,一個月枝條就能生根,生根的枝條帶土護根,移於花盆培植就行了。

3. 用細節描寫寫一篇以收藏什麼為話題的作文

收藏記憶
窗外,梔子花開得正艷,一陣清香襲來,潔白的花朵在烈日下開得純潔迷人。
——題記
「祖母,梔子花好美,我們就種些吧!」我撒嬌地望著祖母。「好,既然蕭兒喜歡就買些吧。」祖母摸摸我的頭和藹地說。我高興地跳來跳去,哥哥姐姐用嫉妒的眼光望著我。沒錯,我不是最懂事的,也不是最優秀的,更不是最漂亮的。可祖母就是喜歡我。我可以在她身邊撒嬌,讓她唱歌,聽她講故事,讓她跟我一起捉迷藏……祖母總是說:「蕭兒,祖母最疼愛的就是你!」
記得那天,陽光明媚,院里的樹正長得青黑翠綠。我穿著粉紅的裙子在邊上晃來晃去。有時拋拋土,有時澆澆水,有時幫祖母擦擦汗。樹子終於移植好了。我問祖母:「為什麼不請人移植呢?這樣好辛苦啊!」「蕭兒,只有自己動手才會開心啊!有時辛苦也往往蘊涵著歡樂。」夜裡祖母為我講完了故事,替我掖了掖被子,便悄悄離開了,走得那麼輕。祖母的愛就像寶藏一樣,總有一天會被用光,即使那是哥哥姐姐們從來沒有享受過的。
大雨傾盆,坐在車上的我忐忑不安。回到家,只見大廳里坐滿了親戚。祖母躺在潔白的床被裡顯得蒼白無力。我悄悄走過去,祖母無力地笑了笑,握緊我的手,對我說:「蕭兒,祖母愛你!」淚,止不住地掉了下來。「不哭,蕭兒乖。」祖母慈愛地為我拭去眼淚。我低著頭,湊近祖母的耳朵說:「祖母,蕭兒也愛你!」祖母滿意地笑了笑,然後就永遠地睡去了。
祖母將房子和傢具留給了哥哥姐姐,只留給了我一支筆,一支普通的鋼筆。看到哥哥姐姐嘲諷的目光,我輕輕地避開。我以為祖母是為了平衡她對孫輩的愛才這樣的。而祖母曾經的諾言「我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的」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可是祖母沒有騙我。十幾年後我才知道這是祖父的遺物,是祖父母的信物,是祖母的至高無上的珍寶。我想,也許祖母又遇見祖父了。
風吹過,打亂了我的思緒。又一陣純潔的清香從鼻底溜走。高山無語,卻顯出巍峨;大地無言,卻展示廣博;春雨無聲,卻滋潤萬物;太陽無語,卻閃耀光芒。花兒無語,卻散發清香。其實,愛是有聲的,卻又是無聲的。
風吹過水面,留下波光粼粼;歲月走過樹林,留下圈圈年輪;祖母走過我的小院,留下這株梔子花。我明白了:「辛苦蘊涵的快樂。」花就像祖母。我對著花喃喃自語:「祖母,您好嗎?蕭兒想您……」

4. 一個女孩把一個男孩的網名備注為梔子花是什麼意思

有一種梔子花花語:永恆的愛與約定

5. 六年級作文

你可曾在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看蜻蜒的飛翔?你可曾於某個寒冷的冬季清晨眺望巍峨的遠山?那你有是否曾恍惚間感到飛翔的蜻蜒突然變得非常沉靜,而冷靜的群山卻在一瞬間放射出無限的活力?於是我們得到了一種完全不同於前的風景,這就是只有用心靈才觀察得到的大自然,它可以輕易地超越一切真相的現實。其實,只要懂得感悟,我們就定會相信夾竹桃也能跳舞,風尾蝶也會歌唱。
初春去郊外踏青,滿目稚嫩的新綠!「遙看卻近無」。想起孩提時的我們樂於與每一株植物交談,看見一顆茁壯的小草就彷彿覺得一個嬰兒在成長。我想,那就是因為孩提時的我們有一顆無比純凈的心靈,可以不含任何雜念地感受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閉上眼,我能感受到春天的大地在振動,有無數綠色的草芽發出簌簌的聲響玻土而出。這世界上還能有哪一種聲音比這更令人心醉而振奮呢?。
盛夏,我跟爸爸到嘉峪關,在那裡真正震懾了我們的不是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城樓,而是那彷彿蔓延了整個世界的漫漫黃沙,天高土厚,眼前的沙海,翻滾著、粗礪著、渾厚著幾千年滄海桑田的變換。站在無邊的沙中,我的被震撼著的微渺的心彷彿看到了沙們神奇的幻舞,聽到沙們厚重的低吟。他們有廣袤之地的粗獷與不修邊幅,他們又有大西北所特有的萬種風情,每一張面孔都無比奇異又無比自然,使我感到目眩,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現在想來,用眼看到的固然實實在在,但用心感悟到的奇景最豈非更多了些真誠?
秋日校園落葉紛飛,鋪滿了小徑,踏在上麗一路走去,有沙沙的摩擦聲在腳下響起。我聽著,一如聽到了「葉落歸根」的長久而欣慰的嘆息。不由想起曾聽老農說起,秋天莊稼成熟的時候,他們能在田裡聽到谷穗壓彎桿子時輕微卻滿溢著喜悅的「啪啪」聲。於是我開始明白,無淪我們生活在哪裡,無論我們擁有過怎樣的人生歷程,我們都一樣懂得熱愛欣賞
自然、感悟自然。這是人類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神奇本領,雖然有些人至今還不曾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在我們的生命中,正是因為有了善於感受自然的心靈,才使得我們了解了「美妙」「奇跡」「珍惜」的含義……

例文2 自然的恩惠 呂蘇
(寫作時間:73分鍾) 54分
人類是自然的孩子。人類依賴自然,從原始時的採摘、狩獵,到現代的石油、煤、天然氣,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與自然密切相關,人類依靠著自然進化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文明。
自然「給予」人類「材料」,像長輩一樣讓人類開動腦筋,自己動手,人類也是聰明的孩子,心領神會地「學到」了很多,又變通創新的很多事物,之後,人類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飛機使人像鳥自由飛翔成了現實,船使人像魚一樣縱橫水中……人類的物質極大地豐富了,精神也就有了足夠的基礎。人類不但要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產物,更要了解自己,了解自然,不再做無知的孩子,要成為求知的學生。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越來越復雜化,人又成了自然的敵人,人類聰明了,人類有一顆其他生物無法媲美的大腦,自私,自大,慾望就隨之產生。發達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它曾如此地繁華、先進,就是因為統治者要奢華、龐大的宮殿,巴比倫的樹本消失了,自然的保護毀掉了,土地沙化,氣候乾燥,人類只好被迫遷走,巴比倫就這樣永遠地消失了,淹沒在無盡的荒漠之中。
近現代人類對於自然的破壞是最大的。合理利用,適應高速發展的生產無可厚非,可是貪婪的人類瘋狂地開采礦產,捕撈魚類,向河流、海洋傾倒污染的工業廢水,向天空排放廢氣。人們抬頭望,是滿眼灰色的天空,低頭看,湖泊不再清澈……自然不會妥協,會給予人類相應的或是巨大的回擊,人類應該清醒了!
自然給予人類巨大的恩惠,作為小小的回報,人類也應善待宣然。人和自然應是朋友,應該和睦地發展。反過來想想,人類更應該感謝自然的報復,否則,自然一味妥協,人類只會走向不遠的墳墓。
例文3 曼陀羅之愛 趙堅欣 57分
(寫作時間:70分鍾)
喜歡一種叫曼陀羅的花,那是在多年以前了。第一次見到它是在大理的奶奶家的小院兒里。那花是很高的,有兩米 多,葉子大片大片的像扇子一樣,濃郁的綠色遮了一樹,葉間生出幾枝倒 懸的喇叭樣的花,白色的很大的花兒,實在是很漂亮,也似有些神秘。於是很自然的,我喜歡上了這種花。
因為喜歡,便經常去看。白天,奶奶總是陪著我,我們常常在花兒下聊天。奶奶教我認花兒,告訴我這花兒叫曼陀羅,我就牢牢記住了。奶奶也曾說過,她最喜歡這曼陀羅。然而那時我對這一點卻並不在意。也曾有一次一個人在晚上偷偷跑出來,站在院子里,突然聞倒一陣幽香,仔細尋去,卻到了曼陀羅前,這才知道原來這花在晚上是香的。月光很柔和,輕輕地籠在上面,薄薄的花辦被映得透明。一陣輕風吹過,
那香漫了一院子,而眼前的花朵也像變成了一個個銀白色的小鈴鐺,搖來搖去,我便在這鳳中彌散了。
後來回了北京,就再也未曾見過曼陀羅,而心中卻一直記著它,記著它的美,它的香,想著有一天再循著這香氣回到家鄉的小院,回到奶奶身邊。
幾年過去了,一直沒能回去,卻聽到了奶奶去世的消息,傷心自不必說,後來聽表姐說起那株曼陀羅卻不知為何也死了,心中又起一片悲涼。
去年有機會回了老家,一進院子就又看到了那株曼陀羅,表姐說是早先哪株死後又長出一株,仍是白天開花,夜晚飄香。當夜,就又像曾經那樣搬個小凳子坐在花下,仍是香飄四溢,仍是明月當空,卻再無原先的 感覺。想到過世的奶奶,不禁淚流滿面。一朵謝了的花又在這時飄落,心中正覺得傷感。一抬眼,竟看到幾只欲放的花苞綴在枝頭,不覺心中一顫, 我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輪回花開花謝,葉落葉生,又如這曼陀羅得死而 復生。生命是不死的,有的只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突然間想起奶奶曾說過的,她最喜歡曼陀羅。我就堅信她一定是化成了這株花,靜靜地等著我回來, 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給奶奶,埋在了曼陀羅下。
我堅信,愛是永生的。
例文4 融入自然 陳曉倩 54分
(寫作時間:構思,30分鍾;寫作,47分鍾)
看著絢爛的花,我想做一隻斑蝶。
在浸滿春天氣息的和煦的風中,在絢麗的花叢中盡情地起舞,醉人的花香,甘甜的蜜汁,讓我的心中不禁充滿了急切與渴望,那份小小的激動就像是久別的情侶。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能讓我如此依戀。風吹過,那碎碎的幾瓣跌落風中,我伴著它們嬉戲。即使只有一個春天和一個夏天,即使隨後而來的蕭瑟的秋風會讓我死去,我也不後悔。因為我知道我擁有過,我知道我的死去是多麼的美麗。
聽著美妙的泉音,我想做一條魚。
親切而又溫柔的水,可以讓我無障礙地游動。我一邊游,一邊數著散在河床上的小鵝卵石。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兒,不僅眷戀小河,更嚮往著大海。那蔚藍寬廣的海,讓我自由地去闖盪,更加沒有顧慮與憂愁。它讓我感到了寧靜與安詳,就像是在母親的懷中,有享之不盡的安逸與舒適。這一切,讓我的身心無比歡暢,讓我不禁想躍出海面,對著天空叫道:「我是一條快樂的魚!」
感受著徐徐的微風,我想做一片雲。風和我一起去旅行,我們共同行過神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我們共同經歷了無數個日出和日落,感受著寒來暑往,感受著世間滄桑的變化。時而是鳥語花香的仙境,時而是滿目蒼涼的酷野,不管到哪裡,不論是痛苦還是歡樂,風都會和我分享一切。友情的誠摯,心靈的交匯,使我們永遠無法分開。在漫漫旅途中,留下了我們悠揚的歌聲。
我有著無盡的感悟和遐想,我想在世界上每一處充滿自然氣息的地方留下我的腳印。也許是冷似刀割的冰川大陸,也許是一望無際的的茫茫沙漠。我的心,早就融入了自然。
我愛著其中的一切。
我愛看星星,我愛聞著花香,踏著軟草,在風中漫步。感受著自然,與它用心靈對話,就像是親人、戀人或是朋友。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真誠的。不要遲疑,拋掉城市的喧囂,拋掉心宇的面具,拋掉那一切虛偽的自我,去感受吧!
融入大自然,你可以找回那個迷失已久的自我,那份久違的恬靜。
例文5 感悟大自然 高 遙 53分
(寫作時間:53分鍾)
喜歡百花齊放、綠草如茵的春天,喜歡枝繁葉茂、烈日炎炎的夏天,喜歡白雪皚皚、晶瑩剔透的冬天,唯獨秋天的「美」是我無法欣賞的。人們總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不錯,但我想,這番景象應該是在鄉村的畫板中才能勾畫出的吧,然而在城裡,讓我感受到的只有百花凋零、枝黃葉落,到處一片凄涼。
「花開花落,四季更替,那是自然現象,」爸爸經常這么說。然而幼稚的我卻始終認為美好的東西應該永遠不消失。正因為這樣,那次考試的.挫敗才會使我如此傷心和難過。從小便是好學生的我,總能聽到老師的表 揚,家長的稱贊,同學的羨慕,於是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中,欣賞著自己認為的「盛夏」。然而事實殘酷地打碎了我的夢,在那一次重大的考試中,我採到了「葉落的秋天」,得知成績的那一天,我哭了,從來沒有哭得那樣大聲,那樣難以止住。從那以後,我再不願睜眼欣賞窗外的繁華綠葉,躲在枯黃的落葉營造的世界中。
爸爸摟著我,輕輕地說:「拉開窗簾,明媚的陽光就會立刻射進來:打開窗子,百花的芳香馬上會飄入你的房間。」我搖搖頭:「那不屬於我,我只擁有凄冷的秋。」「不要用那種詞語來形容秋吧,它固然沒有春夏的絢麗,但它是一個安靜的季節,讓興奮了一夏的人們冷靜下來,沉澱一下心中的『興奮劑』,對輝煌的昨天與未知的明天做一番思索,重新醞釀,吸收新的養分,准備著來年的再一次絢麗。」爸爸的話似乎有些深奧,但其中的意思我領會了,於是換上笑臉,打起精神,邁出了房門。
外面一切如新,嫩綠的枝芽爬上了樹梢,落葉也已經被整理或是重新入土回到了「母體」。在溫暖的陽光下,一切都在期盼,等待著春的到來。遠處,我看到了秋的背景,拖著一條金色的裙走遠了。
真感謝上天安排一年四季,讓我們在欣賞過花開的美後,可以在花落中進行一番對心靈的思考,在花開花落中成熟、成長。
例文6 感悟大自然
——適應與進步 於凡 56分
(寫作時間63分鍾)
看到過陡峭山頂上生長著的松樹嗎?當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象時,心裡充滿了驚奇,更感慨於自然的頑強。當風吹遍山坡時,一粒種子不幸 降落於最陡峭的地方,沒有肥沃的泥土,沒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然而它紮根了,而且長得很茁壯,這大概便是適應的結果吧!
「適應」,區區二字,卻包含了無盡的掙扎與煎熬。適應的過程不言而喻。龐大的恐龍曾稱霸地球,卻因為環境變遷難以適應而滅絕。適應,便是生存發展;不適應,便是滅絕。自然的選擇簡單而殘酷,然而,盡管艱難,大多數物種還是選擇了適應,畢竟,生存是生物的一種本能吧。
選擇了適應,就要等待,等待著真正與環境融為一體,有了這漫長的等待,猿變成了人;有了這漫長的等待,人類變成了地球的主宰。沒有人能預料下~步的變化,只是有了太多的教訓,在變化之前就選擇了適應。明天,也許會滄海變桑田吧。自然界在不停地變化,選擇適應者也在不停地適應。不能停步,這是自然界的法則。生存和發展,本身就是_體的,生存下了,才談得上發展;而只有在發展之後,才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說,只有適應,才能進步。
站在天涯海角,靜看風雲變幻,這也許是一種灑脫,是一種超然。然而,這更是一種拒絕,是一種逃避。選擇了適應,就決不會置身於「世」外。適應,不應該是被動的。選擇了適應,就要敢於搏擊長風,挑弄波濤,這才是真正的灑脫和超然。
其實,生活在現代的人們,都明白適應的道理,這也可能是社會對入的歷練吧。然而從大自然的角度
看,人類社會里的適應只是一個自然的縮本。對個人來說,適應就是能活得更舒適、更有競爭力:對國家來說適應就能更繁榮、更強大:對人類來說,適應就能生存的更長久。
自然教給了我們選擇適應,選擇等待,選擇生存,選擇發展。適應,要求我們主動出擊,邀約風雲,創造未來。
例文7 日 出 陳曉青
(寫作時間:58分鍾) 54分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看日出,不僅僅因為感嘆那神奇的景色,更因為每當看見那充滿無窮生命力的太陽升起,我就會有一種莫名的喜悅和激動……
記憶中第一次看日出是在小學三年級,我的十歲生日那天清晨,媽媽在前一天晚上問我有什麼心願,我不知為什麼就覺得特想看日出。於是,第二天早早的,媽媽就把我帶到院子里,坐在草坪上,摟著我,講我小時候的趣事,一邊等著太陽升起。不一會兒,太陽就出來了,發著朦朧、柔和的光,悄悄地升起來了,柔得令人心醉。我那時還很小,沒有太多的感悟,只是覺得它是那般溫柔而親切,像媽媽的愛一樣,讓人從心底感到安全、舒適。
初一時去了一趟北戴河,看日出是必不可少的。早上五點左右,我就背了兩瓶水沖出了門,走了好長的路才到了海邊。也許因為還有些困吧, 我覺得特別疲憊。就在這時,太陽帶著紅暈的光出現在海而上,在那…剎那,我突然覺得心中一陣猛跳,感到所有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我看著它艱難地、但堅持不懈地爬上天空,猛然覺得充滿了勇氣和力量,覺得這世上再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我。人們紛紛拿出相機留影,有的還故意擺出托起太陽的樣子。我想,其實每個人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戰勝一切的熱情,而初升的太陽,就把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感動和熱情引發出來,帶給了人們無窮的勇氣。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三年後的暑假,和媽媽一起去了趟法國,在感受浪漫氛圍的同時,也難免有些「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落寞感覺。於是有一天,我一個人爬上屋頂,靜靜地等待著。這次看見它已沒有了上一次的激動,有的只是安全和溫馨,一種在家才會有的感覺……以後的幾天,那種不安~掃而光,因為 我知道,不論在何處,,那輪紅紅的、帶給人們撫慰的太陽,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最近一次看日出是高三新年之夜,說實話,被功課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我,整整一天都沒有任何「新年」的感覺,坐在那裡等待日出時,隱隱感到有些疲憊,而且很有些不知所措……它終於出現了,格外的紅亮美麗,而我,只是靜靜地看著它,心中充滿了美好的崇敬和必勝的信念……
這便是日出,在你孤單寂寞時帶來溫暖和撫慰,在你膽怯害怕時帶給你勇氣和力量,在你茫然疑惑時帶給你希望和信念……我想,擁有了這些,便一定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了。
例文8 感悟大自然 高芳
(寫作時間:60分鍾) 50
武漢日報有一名女記者,她曾經踏訪過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途經的每個國家。當問起她對沿途的風景有何感悟時,她說:「那是回國的時候,開始,從飛機上望下看,滿眼盡是綠色的森林,美極了,使人感到濕潤、舒服、心怡。但幾小時後,再俯視大地,那是滿眼的寸草不生的沙漠和乾涸的黃土地。我知道,回到祖國了,雖然大地上的景色不再使我神情氣爽,但我的眼眶還是盈滿了淚水。我忽然發現,我愛極了這片黃土地。」
的確,有很多人愛著這片並不富饒的土地。比如說,獨身一人扎進沙漠深處的植樹人。
鳳凰衛視「沙漠之旅」要去找一位治沙的維吾爾族老人,看著電視中迅速後移的沙丘,看著滿天肆無忌憚的黃沙,看著這首次使我感到恐懼的黃顏色,身在世外的我,已覺嗓子乾涸,全身凝固了。車子繼續前進,過了片片沙漠,下了依著戈壁修建的盤山公路,他們到了一座村莊。沒想,老人天蒙蒙亮的時候已經動身去沙漠深處了。於是,一行人又驅車去追尋老人。不順利的是,越野車行在沙漠時,後輪胎陷進了沙子里。在一幫城裡的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手足無措時,一個老人走過來,拿了鐵鍬說:「你們不會,都到一邊去,我來。」就看老人一鏟一鏟把車胎周圍的沙子移走,不說話,力氣很足。眾人後來才知,這就是他們要找的維吾爾族老人。老人今年已89歲了。老人引領著他們來到他工作的地方,我終於看到了久違的綠。老人賣了所有的家當,買了樹苗,買了工具,來到這深漠之中,一住就是幾個月。需要的水是兒子兒媳定期從村裡一桶桶運來的。老人驕傲地帶眾人參觀他的居所,那是在一座較為堅固的小沙石山下
鑿成的洞,洞里有一張桌子,一張煤油燈和一張薄板木床。老人說,因為沙漠的特殊氣候,剛栽下的小樹苗就會立刻:被沙子埋沒或被狂風捲走,所以必須在這幾日夜監視。
老人89歲,已連續治了六年的沙。老人很開朗,也很朴實,他不會大講特講環境保護和沙化危機。可是,老人在沙漠中居住了一輩子,在勤肯的、不言放棄的勞動著,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沙漠的綠化,老人要求他的子孫繼續這項事業。
大自然是彩色的,它擁有五彩斑斕。大自然是豐富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不只有小橋流水,巍峨群山;它更加擁有千里冰川,茫茫沙漠。
大自然是偉大的,它哺育世間萬生,主宰生存滅亡。
大自然中的人也是偉大的,他們承受,並勇敢迎接這大自然的安排。
感悟大目然,感悟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我需要重新審視……
例文9 一葉知秋
肖春 59分
(寫作時間:80分鍾)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這句話說來多少有些可憐、可笑。在我沉思這個話題的時候,教室窗外正對著的北教學樓建築工地上還不時傳來金屬建材撞擊聲和電鑽聲;一批石磚正碼放在我們的窗下,遮住了那幾棵灰撲撲的小樹,於是這最後一點「自然」,也淹沒了。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裡,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富足優越,卻又一邊抱怨著鋼筋水泥堆砌的冷漠與隔閡,我也是其中一個。然而又真有幾人能放棄酒香警影的繁華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地道農民那滿面辛酸與風霜,已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大自然,成了這城市的高樓大廈燈紅酒綠里,許多痴男怨女一生無法企及的遠方。
有時覺得山那邊風光無限,只不過是因為山太高,永遠都爬不過去。現在政府修改了節假日的安排,除了春節,又有「五一」、「十一」的長假,有了閑又有了點兒錢,旅遊便平地驚雷般火暴起來。有人說,旅遊就是城裡人往鄉下去,鄉下人往城裡來。是啊,許多富貴閑人都說「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嘛!」語氣中透著那麼些奢侈的味道。
去年「十一」,我們一家三口邀著幾家好友,就一起去了趟雲南。出發前,我興奮得整晚整晚睡不好,閉上眼睛就都是書本上描述的鳥語花香、袤原奇峰。然而真正到了雲南,便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風景點。孩子們迷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游戲設施;媽媽們每天構思穿哪套衣服擺什麼姿勢照相;爸爸們則一邊辛苦地運輸著妻子兒女,一邊不斷接聽著手機里的長途 電話,處理大小生意事務——在匆忙與喧鬧中。自然不過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里,有人有風景,但我們不在景中。
不覺沮喪起來,難道真是我們拋棄了自然,自然也拋棄了我們?
我想不是的。曾經去探望一位病中的朋友,他長期住院,然而神采奕奕,我問他秘訣,他支起病體,要我扶他到後院走一走。說是後院,那不過是一片有些荒涼的土地,不知是否被人遺忘,水泥面磚竟投有延伸過來,地上厚厚的是野草織就的地毯。中間有意無意的一方小水塘,在微風中盪漾著柔美的紋路,有清澈的溫柔。我眼前一亮,平時從不在意的平凡景物在此時竟異常讓人內心激盪。他側臉望我,笑著說,你看那邊——一棵虯曲消瘦的樹,有干無花,依稀是梅的樣子,不是花期,它在緘默中有孱弱的美。「是誰種的?」我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與驚奇,他臉上是經受太多病痛折磨後平靜釋然的笑容:「不知道。只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時候,它開了,全醫院的人都來看,有的站在病房門口,有的背著醫生偷偷跑來,只是想
聞一聞花香,那一場花期,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模樣。以前不懂不在意,現在才知道,這就是自然的力量。」那一刻,從他目光中閃動的溫柔與幸福,我找到了自然的地址。
其實城市裡,生活中並非沒有自然,而是我們缺少了發現自然的眼睛、感悟自然的心。只要腳中有山水,何處不風光?
既然註定要奔波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尋找夢想,就不要一味遙想遠方,一枝早綻的桃花,只要它美,它真摯,又為何拒絕來自街心公園的春天?一顆孤單的星辰,只要它笑、它閃爍,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展露於被污染的夜空?一串柔美的漣漪,只要它純,它清澈,又何妨它是在水泥圈住 的湖心盪漾?
每當我站在這城市高樓上打開窗,讓微風吹在臉上,看靜靜沉落的夕陽,我閉上眼總能觸摸到夢想中的遠方,別說我阿Q精神,我是真的感到了一葉知秋的幸福。
例文10 城市中尋找自然
陳以琦
(寫作時間:75分鍾)
在那個充滿幻想又幼稚的年齡,我畫過一幅畫,是一個老套的主題一一「我心中未來的世界」。我沒有畫高樓大廈,沒有畫滿天飛馳的汽車,而是一棵棵大樹長在草地上,人們住在外形是樹的房子里,與虎獅為友。
我沒有登過仙境樣的黃山,也沒有見過廣袤無限的大草原,更沒有走過風景如畫的九寨溝,但我依然從很小的時候心中就裝著一個大自然的夢,那麼美好壯麗的一個夢,那麼溫馨和諧的一個夢,那麼遙遠的一個夢。環顧四周便可知那夢有多遠,住在鋼筋水泥構築的小方塊里,走在喧鬧嘈雜、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吸著可吸入顆粒物,誰能說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呢?如果說城市中有一個大自然的話,那也是被囚禁起來的大自然——公園吧。可懷揣美夢的我,怎麼就這樣與大自然相阻隔了呢?於是,我本能地悉心發現著、全心感受著每一點大自然的影蹤。每一株健康茁壯的花草都會使我眼前一亮,那或稚嫩、或翠色慾滴、或深沉的綠都能讓周圍的一切變得晦暗、模糊。此時此刻,我的眼中只有它們,這一樁樁大自然的傑作。若是碰上開得如火如荼的花團,那真是修來的福祉,無論是潔白無暇、散發著甜膩膩香氣的梔子花,還是淡雅有致、幽香拂面的丁香花,就連絲瓜.花,也是金燦燦、盡顯榮耀的。只要是大自然天成,都色彩純凈、姿態妖嬈。沒不勝收。其實天工之巧,豈是人所能奪?就連路邊的樹木,也是很、能感動人的。有的樹皮粗糙,撫摸起來,湧上一種滄桑之感,縫隙里可能還有幾只生機勃勃的小螞蟻;有的如白皮鬆那樣光滑,甚至有美麗的斑紋,那真是樹中的美人,讓人愛不釋手;有的光滑之上有許多裂痕,正不免惋惜,待到退後兒步,才發現這竟是它的眼睛,那麼多的眼睛在看著你呢;當然也有被人剝了樹皮的,我知道我的撫慰已不能救活它,我的心在流淚。
在都市的喧囂中尋覓到的這一點自然也許真是微不足道的,但這一抹抹亮色已可以滋潤我乾涸的心,若是名山大川才能讓我震撼與感動,我是不是就太麻木了呢?

6. 梔子花葉子出現枯葉是什麼情況

大家好,我是花花。以前聽大家說好看的東西都是有毒的,其實這句話主要是用來說植物的,大部分好看的植物,都是帶有毒性的,所以能不碰就不要去碰,那還有一類好看的植物沒有毒性,但是非常難養,大家都喜歡漂亮的梔子花,但是大部分人是養不好的,只有小部分人能養好,那題主估計就是大部分人當中的一員,如果你也和題主一樣,比較想知道出現枯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趕緊看看花花的回答吧。


3、養殖注意澆水

還有的花友認為這種原因,可能是因為澆水造成的,也不一定,首先要區分清楚葉子枯黃的情況,焦黃的那肯定是曬的,如果擔心因為澆水導致,可以檢查一下根系,往上拔一拔植物,拔動了就是根系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哦。

7. 梔子花的葉子總是乾枯是咋回事是土不好嗎還是根部有病

有可能是根部的腐爛造成的,你可以簡單的看一下題目的根部,什麼情況?有可能水分太大了,土壤太硬了,所以水分下不去也有關系,還有可能就是說土壤的話板結程度比較大,需要一些肥料軟化的。

8. 在記憶深處的全文700字的話題

雨後的夏日,驕陽格外刺眼,浮躁的感覺悄悄襲來,帶來一絲不安的回憶,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打破我寧靜的生活,盪起陣陣漣漪;又如迷路的孩子,抬頭四處張望。隱約間,縷縷淡雅的清香隨風飄來,頓覺神情清爽,放眼望處,原來是那梔子花。翠綠的花枝鋪滿一叢叢、一簇簇花骨朵,三三兩兩的張開優雅的花瓣,潔白如雪,層次分明地鑲嵌在淡黃色花蕊的四周,柔和安靜,盛情綻放!

花開的瞬間承載美好,猶如那純真潔白的友誼,深存記憶,銘刻心底,定格成永遠!潔白的花開在青澀的少年歲月里,沁人心脾,滿是記憶,滿是芬芳,味道香甜,成為我喜歡它的唯一理由!

記得同伴,清晨從自家小院采來一束清新潔白的梔子花,放在我的課桌里,花香,雖淡雅,可我覺得甚是濃郁。他說:「送給你,你是我的朋友。」花兒的芳香再次飄起,嗅覺的感測,蔓延至五臟六腑,沉澱心底,溫暖我心。

漸漸喜歡上梔子花,喜歡上那飄香的友誼,喜歡上記憶里那濃郁的香甜。我想,淡淡的花香,和那純真的友誼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值得在我心底深深珍藏,讓我銘刻於心,快樂著感動著,期待著這友誼地久天長!

歲月更替,年齡增長,沉澱在記憶里的回憶讓我對生命中的感恩和對愛的感悟多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些寬容,少了一些猜忌;多了一些內斂,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深思,少了一些膚淺。

梔子花,潔白如雪,毫不張揚,靜靜的綻放,透出獨有的氣質和魅力。如陣陣夏風般涼爽,如朵朵白雲般悠遠,如蝴蝶翩翩起舞般纏綿,韻味十足,阿娜多姿,沁人心脾。雨後的梔子花,花瓣上流動的雨滴,晶瑩剔透,襯托出花瓣的嬌艷欲滴,嫵媚動人,沁入心扉,讓人心醉,而心,溫婉清雅,超凡脫俗。

花開花落是自然的規律,然而看到成片成片凋謝的花朵時,仍不禁心痛。花瓣逐漸乾枯變黃,慢慢凋零,彷彿會丟失什麼似的。於是,一片一片的拾起,夾在書本中,雖不及花開時香濃,但花香常駐我心。

終究,我會明白,歲月的飄逝,容顏的更改,記憶的模糊,都不會淡化生命中的某些記憶,那純真的友情,如同心底盛開的梔子花,永遠溫暖著我,感動著我!
你是哪個學校的 我們也寫啊

9. 梔子花有了花苞應該如何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

梔子花能否開花絕對與施肥有直接關系。但是施肥越多越好,施肥越少,花就越小,施肥太多,花蕾就會掉,甚至威脅到一株梔子花的生命。因此,給梔子花施肥要小心。特別是花蕾長大後,施肥要更加慎重。

梔子花長花蕾能不能施肥一直是爭議很大的話題。有人說可以做到。否則,花蕾不夠好。有人說不能,可以縮短火器。其實梔子花長花蕾能不能施肥,我覺得和植物本身有比較大的關系。植物健康,花蕾稠密,養護時間長,可以變薄,勤勤懇懇。如果植物不健康,養護時間短,環境不方便,就不能施肥。因此,梔子花能否在花蕾時期施肥是一把雙刃劍,要好好把握。常見的梔子花長苞的時候有以下幾種情況,讓我談談我對能不能施肥的看法。

最好給健康、長苞的梔子花施肥,每半個月施用一次磷、鉀含量高的速效肥料,肥料濃度控制在1500倍左右。施肥最好用噴灑方式。不要噴在葉面上,如果不掌握火候,花蕾很容易掉下來。花苞開始露出的時候停止,等待開花。這樣做只能起到促進花蕾生長的作用,不會縮短花期。健康的梔子花花蕾已經露出或正在開花,就不要再施肥了。

10. 為什麼梔子花這么香,反而備受冷落

沒有受冷落呀。
南方人都喜歡梔子花的。
所謂受冷落的原因:
1:香味太濃烈了,膩人。
2:太便宜普通了,造成很多人覺得它不deng大雅之堂。
3:古代的一些都城和著名城市都沒有梔子花存在,這樣使得梔子花沒有受到達官貴人和皇族的青睞,因此,梔子花不在名花之列。
4:花里有太多的小蟲子。
它們的細胞中含有一種叫做配糖體的物質,配糖體本身沒有香味,但當它經過酵素分解的時候也能夠散發出芳香味的氣味來,還分泌芳香油,所以吸引了小蟲子。

熱點內容
蘭花牌商標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829
仿荷花排比句 發布:2025-09-18 07:46:02 瀏覽:333
西遊記蘭花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528
青島婚禮宴會花藝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77
磁懸浮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8:25 瀏覽:387
花草盆景圖 發布:2025-09-18 07:07:32 瀏覽:796
櫻花乾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6:12 瀏覽:454
中葯綠植 發布:2025-09-18 06:53:55 瀏覽:86
櫻花雨圖 發布:2025-09-18 06:53:54 瀏覽:598
海棠非雙 發布:2025-09-18 06:53:22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