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和茉莉芬芳曲目區別
1. 古箏曲茉莉芬芳選自茉莉花,哪個版本或地區
取材於江蘇民歌茉莉花,貌似是91年寫的,,何占豪的~~~
2. 茉莉芬芳的簡介
作曲:何占豪創作於1991年
樂曲根據傳統曲目江蘇民歌《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箏特有的清麗、淡雅、及透亮、圓潤的音色將在樂曲中得到得淋漓盡致的表現。旋律委婉優美、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溫柔,將茉莉花開時各種嬌美的姿態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麗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作者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意境耐人尋味。
現已被編入幼兒古箏考級曲目8級必考曲目之一。
3. 【古箏達人進!】學校里要表演古箏,不知道彈哪首比較好,請達人給個意見!
8級的:《將軍令》,《伊犁河畔》,《銀河碧波》,《崖山哀》
9級的:《高山流水》,《四合如意》,《塔塔爾族舞曲》,《井岡山上太陽紅》
10級的:《月兒高》,《四段錦》,《林沖夜奔》,《春到湘江》
這些都是本人彈過的,如果是我,我會彈《銀河碧波》,比較優美,還是8級的,比較實際一點,因為你剛考完8級(但我估計,兩個星期,除去周一~周五,只有四天,練不出來,除非你考八級時考過這首曲子或者花一些時間去練,就能練出!~)
如果彈9級的,我會選擇《井岡山上太陽紅》,兩只手配的,比較好聽,但有一定難度,刻苦練不是問題!~
如果彈10級的,我建議彈《春到湘江》,雖然有難度,但是非常好聽,表演是會有好評!
總之,按你給的難度,我建議彈《銀河碧波》,畢竟是8級的。9、10級的有些過難!
《銀河碧波》樣樣符合你給的條件,很適合你的!~
4. 古箏要學到幾級才能彈出《茉莉花》
這個有簡單的,也有難的,簡單的初學者就可以彈,難的也叫《茉莉芬芳》是8級的望採納,謝謝~
5. 茉莉芬芳
茉莉芬芳根據傳統曲目江蘇民歌《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旋律委婉優美、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溫柔,將茉莉花開時各種嬌美的姿態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麗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作曲:何占豪創作於1991年
樂曲根據傳統曲目江蘇民歌《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箏特有的清麗、淡雅、及透亮、圓潤的音色將在樂曲中得到得淋漓盡致的表現。旋律委婉優美、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溫柔,將茉莉花開時各種嬌美的姿態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麗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作者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意境耐人尋味。
現已被編入幼兒古箏考級曲目8級必考曲目之一。
6. 【達人請進】 學校要表演古箏曲,不知道彈哪首比較好,麻煩給個意見。
你好,這四首曲子難度如下:茉莉花最簡單,如果你彈這個的話會引起共鳴但不能體現你的水平(因為真的很簡單都不需要用到左手的ORZ···)
其次是香山射鼓,這是古箏十大名曲之一,有快板部分,但在很後面,整首曲子還是以慢為主,表演的話不適合。
我學的時候出水蓮和香山射鼓都是六級的,不過因為出水蓮是G調的,所以可能要難一點吧。但是我表示對出水蓮無感,覺得太柔和了。
最難的肯定是茉莉芬芳,快板部分比較有難度,要多練,而且譜子很長,要花時間背。但是你既然說難度都不是問題的話不如彈茉莉芬芳好了,既能引起共鳴又可以展現你的水平,不過要練習!
8級其實蠻高的了,以後可以練練10級的曲子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神馬的,彈出來很拉風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7. 茉莉芬芳的介紹
<>茉莉芬芳根據傳統曲目江蘇民歌《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旋律委婉優美、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溫柔,將茉莉花開時各種嬌美的姿態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麗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8. 古箏曲茉莉芬芳與喬冬莉的茉莉芬芳一樣嗎
有,因為茉莉芬芳是以茉莉花為素材改編創作而成的古箏曲,外加,茉莉芬芳是沒有歌詞的,
詩歌的話,我只找到這個:
茉莉芬芳
請借我一絲從容
讓脆弱的靈魂
悄悄告別沉重的絕望
請送我一縷清香
讓結冰的心情
輕輕釋放這淡淡的惆悵
相聚的線很短很短
別離的路卻很長很長
我踮起腳尖
在另一個城市的脊背上守望
活潑的風吹落了夕陽
把疲憊的往事層層埋葬
炊煙里淌出的那份裊裊鄉韻
你的芬芳將我的苦澀照亮
彎月如勾
正消失著青春的光芒
你微笑著用暗香的指紋
觸摸了誰人遺落的那朵憂傷
我願意丟棄流浪的蘆笛
這個季節有多少生命
總在落魄的日子裡成長
時光也許會呼嘯著
從心尖上劃過
茉莉,你這不語的美麗新娘
今夜,請容我陪伴你
一起重返
地久天長的心靈茶莊
9. 茉莉芬芳的民歌《茉莉花》
以茉莉花為曲名的名歌,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最有名的是發源於南京的六合區的版本。
簡介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歌詞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起源《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江蘇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發源地卻頗具爭論,主流觀點是揚州。
上世紀90年代,江蘇省的南京、鹽城等城市爭相站出來說他們是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而且還在一些媒體上發表文章,加以證明。2000年10月16日,兩位揚州文化人在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的文章,此後再沒有聽到其他不同的聲音了。這兩位文化人分別是揚州清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聶峰。其中,聶峰先生還師從於近代的揚州清曲表演大師王萬青。長期沉澱的清曲知識,使兩人堅信《茉莉花》源於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又稱揚州小曲、揚州小調。《茉莉花》最早屬於揚州的秧歌小調,後經揚州清曲歷代藝人的不斷加工,衍變成揚州清曲的曲牌名【鮮花調】。清乾隆年間出版的一部匯集當時流傳廣泛的地方戲曲的《綴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鮮花調》,有曲譜和曲詞。曲詞除了個別字與《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這是目前為止,發現在的關於《鮮花調》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載。由此足以證明,《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兩位文化人又從其他方面,列出種種證據,佐證《茉莉花》與揚州的淵源。文章出來後,異音立即沒有了。後來不少其他地方的學者文人,也開始漸漸發表文章,稱《茉莉花》出自於揚州。
這首膾炙人口的揚州小調,隨著揚州在當時的影響而傳頌全國,且影響了其他許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選用這樣一首既能代表東方韻味又風靡中國的《茉莉花》作為主題音樂,襯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既自然也屬必然。
《茉莉花》樂譜
發展和影響《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揚州附近的儀征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