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春天的鬱金香反思
Ⅰ 鬱金香有什麼寓意
鬱金香的種類有許多,所代表的含義也不同
鬱金香的花語為博愛.體貼.高雅.富貴內.能幹.聰穎。 依顏色容不同所代表的花語 紅色鬱金香代表熱烈的愛意, 粉色鬱金香代表永遠的愛 黃色鬱金香代表開朗 白色鬱金香代表純潔清高的戀情 黑色鬱金香代表獨特領袖權力....
補充鬱金香花語:愛的表白、榮譽的皇冠、永恆的祝福 紅鬱金香:愛的宣言、喜悅、熱愛黑鬱金香:神秘,高貴紫鬱金香:高貴的愛、無盡的愛白鬱金香:純情、純潔粉鬱金香:美人、熱愛、愛惜、幸福黃鬱金香:高雅、珍貴、財富、友誼鬱金香花語二:象徵神聖、幸福與勝利。紅色鬱金香:我愛你。紫色鬱金香:忠貞的愛。黃色鬱金香:沒有希望的愛。白色鬱金香:失戀。黑鬱金香:騎士精神(或憂郁的愛情)。
Ⅱ 鬱金香分幾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鬱金香的花語是最美的花語,它代表著愛、名譽、永恆、慈善、祝福、愛的表白。內
黃色的鬱金香代表的容是高雅、財富、友誼;
紅色的鬱金香代表的是喜悅熱愛、愛的宣言;
紫色的鬱金香代表的的是高貴、無盡的愛;
黑色鬱金香代表的神秘莫測、高貴;
高原鬱金香則代表的是自豪,、挺立、創造;
雙色鬱金香代表的喜相逢;
野生的鬱金香代表的是貞操;
粉色的鬱金香代表的是美人、愛惜、幸福;
野生的鬱金香代表的是情意綿綿。
Ⅲ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之中的「創造之人」追根究底,說穿了,其實我們都明白:最喜歡創造的則當屬那幫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了,蘊藏在每個孩子身上最寶貴的資源便是那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創造力了。幼兒時期是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創造才乾的最佳期,擁有無限的可塑性與潛能,而美術,這門眾所周知的視覺性藝術,恰是他們表述自己想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有了這樣兒的一種共識,結合教師自身與幼兒之間的積極互動,我們更能激發出孩子們探索未知的積極性,充分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逐漸使他們從無到有,愉快的體現自身價值。
美術教育教學活動因自身思維方式的獨特性,想像力的豐富性,繪畫、手工操作的實踐性等,使它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起著其他任何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我們教師如何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作能力,促使幼兒能夠「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呢?下面,我就自己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那一些探索,談幾點個人的想法。
一、教師應從幼兒興趣入手,配合幼兒好奇心及隨機教育中經驗積累,積極展開與幼兒的互動,激發幼兒潛在的創作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說是幼兒學習的催化劑,創作的興奮劑。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美術積極性的重要心理動力,有了興趣,才能對美術活動感到愉快,化被動為主動,使認識能力和表現能力得到提高。而創造激情除了來源於興趣之外,孩子們自身的好奇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動力。幼兒的好奇心重,對有趣的物體,有意思的事物,出於好奇常會引發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他們喜歡尋找奇異的、有刺激的事物,引發探索興趣,激發出創造的激情,進而促進自身的創造性思維活動。
由創作激情所引發出強烈的創新意識是創造的前提,眾所皆知創造能力是一種潛在的能力,人皆有之。那我們教師該如何把這種潛在的能力激發出來,並將其轉化為幼兒自身自覺的意識呢?這在我看來,要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並不難,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範,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幼兒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所以,我們教師就應該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敢於打破作畫時講握筆,講筆法,講比例,講布局,講結構,講顏色等過分注重技能技巧的傳統教學模式,一方面,我們可以用游戲、談話、兒歌、故事等一系列情境氛圍的設置,用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自然的引入課堂;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閑暇的時間引領幼兒走出課堂,到幼兒園的大環境中去體驗那未知的新奇。在這里,我提醒諸位老師的是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時期幼兒的心裡特點,來選擇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便於更好的與幼兒展開互動,在互動中潛移默化的來影響他們自身的創作意識。小班幼兒由於自身年齡小的特點,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容易分散,這時,我們就可以採用趣味教學的方法,通過說兒歌、講故事讓幼兒邊聽邊想,邊看邊畫,使其在課堂上積極地與我們產生回應,進而激發他們創作的興趣。比如在美術課《迎春花》的教學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復習完兒歌後,通過提問:「小朋友,兒歌里迎春花有一隻神奇的喇叭,一吹,春天就來了!我們幫迎春花把這個神奇的喇叭畫一畫,好不好?」來拋出「綉球」,出於天性孩子們很樂意為迎春花服務,紛紛以「我要為迎春花……」開頭與我展開了積極而有效的互動,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討論,一個個形狀各異、色彩迤邐的喇叭就這命出現在教師的面前。
相對於小班幼兒的心智不熟,中、大班孩子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步的積累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這個時候我們在進行教學過程時,和他們進行互動則更側重於擴大孩子的視野,將主題放在豐富創作內容上。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觀察周圍身邊的事物;而一定的戶外活動,為幼兒美術創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讓孩子能夠有內容可畫,並由此基礎上大膽的發揮想像,創作出更多新奇的東西來。有了這些經驗墊底,在主題教學「畫我眼中的秋天」中,我們沒有提供幼兒示範畫,而是通過提問來引導幼兒結合自身平時的觀察積累,探索發現去動手嘗試,最後,幼兒們創作出的作品內容生動、豐富,充分展現出秋天碩果累累,到處黃澄澄的豐收景象。故此,教師應結合孩子自身特有的好奇心,從幼兒興趣著手,積極鼓勵幼兒,逐步放開手腳,啟發幼兒思維,鼓勵求異創新,從而激發幼兒創新意識。
二、在常規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設法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創設良好環境氛圍,積極肯定幼兒的想法,以此來拓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人的創造活動最先是由觀察開始的,觀察是創造活動的源泉。由於幼兒知識經驗不足,因而他們的創作范圍相對來說就比較「狹隘」了,而認真仔細的觀察,可以幫助幼兒獲得大量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其理解一些不易掌握的理論知識。教師要能夠根據季節和時令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為幼兒創造用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鼓勵他們多用耳朵聽、多用眼鏡看、多用小手去觸摸、多多引導自身去嘗試,讓幼兒通過嗅覺、味覺、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直接感受各種不同的事物,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積累更多的材料,讓幼兒自身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與分析能力得到鍛煉,從而達到拓展幼兒感官、開闊眼界、豐富想像的目的。在平日里的日常常規教育活動中,讓幼兒學會注意觀察,養成他們對周圍事物探索、觀察的習慣,這樣不僅擴拓了幼兒的視覺與思維疇限,豐富了幼兒的表象與聯想儲備,更是為隨後幼兒所要經歷的各項創造性活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不少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創造力發展的兩個主要條件,幼兒在寬松、民主、愉悅的環境和氛圍中,自由度大,於此所產生的心理顧忌相對較少,可以充分地想像、交流和表現,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實踐與創造中發展屬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然而約束和禁令不僅會束縛幼兒的手腳,而且還會約束幼兒的頭腦。因而,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更應當為幼兒創設健康、融洽、輕松、活躍的氣氛,使幼兒有活動的自由和信心,能夠大膽地去嘗試、創造。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有力前提,只有在融洽的氣氛下,幼兒才不會有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才能放開手腳參與各項活動,才能進行創造。給予幼兒極大的自由,解放幼兒的眼、口、手、腦、時間和空間,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誘使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積極發散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這正如愛因斯坦說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是無限的,它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喜歡想像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獲得知識、認知世界的重要條件,教師應積極引導、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像,當幼兒出現奇特想法與創造性思維時,教師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給予積極肯定與贊賞,要經常對幼兒說:「你這個方法真厲害!太棒了!」「有沒有誰想到了不一樣的方法?」通過不斷的肯定讓幼兒感受到自己不論有什麼奇特想法,均能得到教師的鼓勵,進而產生愉悅心情,使自身的創造力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在泥工「可愛的小蝸牛」的作品展示中,我發現其中一位小朋友的作品小蝸牛居然沒有了蝸牛殼,我好奇的問其原因時,她說:「蝸牛還那麼小就要背一個硬硬的殼,它該有多累啊,我幫它先把殼收著,讓它先好好休息一會兒吧!」語畢攤開自己的手心,掌心中靜靜躺著那頂用橡皮泥盤捏起來的蝸牛殼,若是讓你去抑制這樣的奇思異想,於心何忍?
三、教師應當保護幼兒個性發展,體認並善用「五解放」教育思想,給予幼兒一定自由充足的創作時間與空間,張揚幼兒的創作個性。
陳鶴琴先生在自己的「活教育」原則中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幼兒的操作過程是游戲的過程,也是表現他們情感和想像力的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美術的創作不等同於簡單臨摹,它是用線條、形體、色彩等獨特的藝術語言來創造性反映事物、表達思想、美化生活,因而對幼兒創造個性的發展及培養是極為有利的。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在自己的教育專論中說過:「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孩子的素質和天資,孩子的創造,只有當他有時間以及從事自行選擇和喜愛的勞動才能得到發展。」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看著從孩子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熱情與激昂,使我深刻認識到,孩子在自由繪畫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觀察世界,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並以他們天真的眼光,豐富的想像和奇特的構圖去創造真正的兒童藝術,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理解、尊重和關心幼兒的這種心理需求,積極給與回應,努力去發現幼兒的個性特點,了解每個不同孩子的認知差異,讓他們能夠盡情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在創作中得以滿足,並從滿足中帶來自信,這種自信又推動他們更加自由地創作,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當然,在此之中教師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簡單地評價每個幼兒作品的好壞,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他自身的長處,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觀察、解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並積極的營造機會與條件,讓每位孩子都能受到肯定,並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我們要鼓勵他們多形式、多角度來表現他們自己眼中絢麗斑斕的世界,讓他們的創造個性能夠得以充分的張揚。像是在主題教學「我找到的春天」美術操作活動中,我沒有給孩子們設定那些框框限制,而是通過情境的設置讓幼兒與我就「春天在哪裡?」這個問題展開互動,並讓幼兒就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放開手去自己自由創作,活動最後,孩子們都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春天,有的幼兒甚至折出了一朵朵漂亮的鬱金香來做畫面的裝飾,充分展現了幼兒創造個性的張力。
我真誠的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們的孩子,從孩子的實際發展角度去想問題,用自身的愛來吸引孩子與我們產生共鳴,來回應我們的期待,來展現我們的期望。通過這樣的點點滴滴積累,把普通的東西點化成智慧和美的藝術品,讓孩子們在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里自由想像、大膽創造;讓孩子們的大腦伸展出那創造力的翅膀吧,鼓勵著他們在未知的新奇世界中創作出一片真正屬於幼兒自己的天空!
Ⅳ 小班分享閱讀春天教案反思
《綱要》中指出小班幼兒:「喜歡接觸、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樂於提問,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與好奇,注意自然環境的明顯變化;能發現生活中的新鮮事物,並對他們感興趣,樂於告訴成人和同伴;喜歡用普通話與人交流,願意在集體面前講話,能將自己想說、想做的事情用語言表達出來;嘗試用不同顏色、材料、工具,運用畫、撕、剪等簡單方法自由的表現,體驗藝術活動中的樂趣。」為此,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季節的特點預設了「春天真美麗」這個主題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讓孩子盡情在春天的大自然中去玩耍,去觀察、去體驗、去感受。用他們機靈的眼睛發現春天的秘密,用他們稚嫩的語言講述春的故事,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的美好。由此發展興趣,提高觀察力,積累經驗,學會主動探究,同時獲得春季的自我保健常識,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
本主題美工活動內容比較豐富,我們讓幼兒用橡皮泥做了各種各樣的蝸牛,還讓幼兒用皺紋紙做了柳條,在做的時候,幼兒學會了搓條的技能。只是有的幼兒搓得粗細不均勻,不過幼兒對於這個活動還很感興趣,老師還可以多給幼兒一些鼓勵。在語言活動方面我們也讓幼兒學習了兒歌《迎春花》、《春風》、故事《花路》,並讓幼兒學會了背誦和講述。我們還讓幼兒利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增進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在表演的時候,很多幼兒都非常感興趣,而且背起兒歌也非常有勁。
在「春天真美麗」這個主題活動中,結合春遊活動,和孩子們討論著大家找到的「春天」。在孩子們對「春天」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後,我們把教室的主題牆進行了裝飾,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出來: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小花、小蝸牛出來了。使春天的氣息在我們教室里慢慢地散發出來,使我們的孩子慢慢地感受春天的季節變化。我們還與家長進行配合,讓他們配合收集一些春天的植物,小動物,家長們十分配合,紛紛帶來了各種花草,還有小魚等,很快我們班級的自然角變的生機勃勃。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也投放了很多與主題相關的材料,美工區製作小蝸牛、毛毛蟲小動物、把幼兒製作的迎春花、鬱金香、布置在娃娃家裡,讓幼兒在娃娃家裡也能感受春天的美麗、春天的快樂。
Ⅳ 鬱金香意義
鬱金香:愛的表白、榮譽、祝福永恆
鬱金香(紅):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鬱金香(粉):美人、熱愛、幸福
鬱金香(黃):高貴、珍重、財富
鬱金香(紫):無盡的愛、最愛
鬱金香(白):純情、純潔
鬱金香(雙色):美麗的你、喜相逢
鬱金香(羽毛):情意綿綿
Ⅵ 如何種好鬱金香
在剛把鬱金香買回來時,如果是種球需要先消毒,用消毒液浸泡20分鍾後晾乾再栽種。如果是已經栽種在盆中的,先不要急著換盆,和剛栽種的種球一樣,先適應一段時間的環境。先不要澆太多水,一周一次即可。也不要施肥,等它恢復生長後再開始施肥即可。
Ⅶ 描寫春天的鬱金香1oo字三年級
終於有一天,鬱金香勇敢地鑽出地面,與太陽接吻了,她笑得特別甜蜜,好像在對人們說:「我來晚了」。此時,人們並沒有埋怨鬱金香,很多像我一樣的人們,在徐徐的春風中,一次次地來到鬱金香花園,一睹來自異國他鄉的鬱金香的芳容。此時,鬱金香羞羞答答的,盡管比往年少了許多,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嬌美和高雅。
有一天,又盼到了拳友們練拳的日子,當得知老師要前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時。我立即來了精氣神兒。一大早我就坐上公交車,來到了位於錦江公園北側的鬱金香花園。遠遠望去,花園內人潮湧動,賞花的人們穿梭於嬌艷、華貴的鬱金香之間,忽而駐足仔細觀賞、忽而蹲在自己喜愛的花前拍照,忽而臨摹鬱金香雍容華貴的身姿。
當我走近她時,鬱金香已經綻開了笑臉,一朵朵,一片片,一排排。紅色的鬱金香恰似一個個火紅的燈籠,黃色的「深色檸檬黃」恰如漫山遍野盛開的迎春花,白色的「莫扎特」像那天邊飄動的朵朵白雲,她庄嚴、神聖,又帶有幾分神秘。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春天裡又發新芽,她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
我的心被陶醉了。四月尋她無覓處,五月重來披新衣,金鑲玉嵌女郎裙,街談巷議看花時。鬱金香雖然來自異國他鄉,她同樣受到這里人們的喜愛和青睞,想起唐朝詩人劉禹錫贊美牡丹的名句。「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鬱金香與牡丹花一樣傾國傾城,絢爛多姿。
Ⅷ 美術欣賞《春》
欣賞·評述《春》
教材分析
《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創作的一幅經典的世界名畫。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美術欣賞活動,旨在貫徹《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 (實驗稿)》的精神。該標准將美術課程定性為具有人文性質的課程,主張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系,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了解相關的文化情境。教材所提供的背景資料,正體現出上述美術教學的思想和理念。
對於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包括形式語言等也是需要讓學生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對作品形式語言的關注,也是編者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此外,作為受過一定教育的社會成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生活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的普通知識也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公民應該具備的普通知識。編者對選擇作品的經典性的關注,也反映了對這一間題的認識。
教材採用大版面的呈現方式,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認識。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情境。而這兩個版面的關系也是互相聯系的,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在這兩個版面之間來回翻看,從而產生整體+局部+整體的一個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綜合+分析+綜合的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
隱性目標: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人的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系以及作品的形式美。
難點:了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系。
教學准備
該課的學習除了使用美術教材以外,還可以使用歷史教科書,重點學習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知識。電視機和VCD機,觀看有關的資料片,利用電腦軟體和網上測覽,在一種互動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教學過程 :
一.以問題的形式將學生的思維導人春天的環境。
問題: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覺嗎7(要求學生用形容詞或一句話表達)鳥語花香,微風習習,富有生氣,春回大地,萬木爭榮。春天是美好的、富有生機的,春天是作家、畫家筆下常見的題材。(出示幾幅表現春的美術作品)
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與"春"有關,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第1頁,欣賞作品《春》。(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內容
問題:你能在仔細觀察後,描述作品中的形狀、色彩和細節嗎?能客觀地說明這件作品在哪些方面給你留下春的印象嗎?
(1)描述:在桶樹林里,一群人且行且舞,人物的聚散組合,極富節奏感;滿地長著各種奇花異草。這是一幅蛋彩畫。"蛋彩畫"見課本第2頁(請同學閱讀)'
介紹作者:(演示課件)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義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在他的全部創作中,有相當多部分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
問題:這里出現了一個新詞"文藝復興",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文藝復興"見課本第2頁。(請同學閱讀,演示課件)
問題:你能說出畫中人物與春的關系嗎?
(2)分析:作者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的諸神的富有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這里提到"神",所以我們來了解"希臘神話"。"希臘神話"見"希臘神話"注釋。(課件顯示)
這件作品是作者按照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創作的。中間那位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課件顯示局部形象)是全面的+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她舉著的右手好像控制著整個畫中的人物。左邊三位"H惠"三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伙美羅西尼)被描繪得富有生氣。女神沫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翻潮起舞。右邊的一個象徵"美麗",中間一個象徵"青春",左邊一個象徵"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機和歡樂。在畫的有邊(自左向右),分別是花神、春神和風神。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季節即將來臨。而在畫面上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則是最左邊那個好像在採摘樹上果子的力神墨丘利(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U。實際上這位眾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驅散冬天的陰雲。他在這里是報春的象徵。此外,在維納斯頭上,還飛翔著被蒙住雙眼的小愛神丘比特。他正在朝著左邊的人准備把金箭射出去。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產生如痴似狂的愛情。由於這一群喚醒春天的眾神的到來,整個桶樹林里洋溢著春天的活力。這一切,都是作者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心靈寫照。他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以豐富的形象象徵性地鋪陳在這一幅畫上。
問題:作者在畫上展示了那麼多充滿青春的歡欣的天神形象,盡管他們顯得莊重與自信,為什麼又略顯憂傷呢?細心的同學會發現,盡管描繪的是春,但畫面卻透出纖弱和淡淡的憂郁。其實,這種傷感情調正是當時貴族文化的通病。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兒子,排行第七。早年帶有明顯的民主氣質,後得寵於美第奇家族。由於當時社會政治形勢的多變,加上自己身份與眾不同,在看到急劇的城市貧民與工人革命的斗爭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薩伏納羅拉被焚,德國皇帝人侵和城市共和政體瓦解……使他感到恐俱與彷惶。而畫家內心的憂郁,似乎交織在他以後的繪畫創作中。他和宮廷內一些文學家、思想家關系甚好,這使得他的作品內容寓意深刻,人物情緒復雜。
問題:通過以上描述、分析,你能說出作品所傳達的信息、理念和情懷嗎?
解釋:構圖以風景襯託人物,人物安排上別具匠心。以1個人和1組人(3人1組)構成的重復,形成了多與少、聚與散的節奏變化。以典雅而樸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對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畫家藉助於既富有彈性又節奏感極強的線條來體現人物的形體之美,使畫面精緻明凈,具有一種裝飾感。在維納斯的花園里,春天是永恆的:花香襲人,微風吹拂,綠色的桶園掛滿了金色的果實;鬱金香、銀蓮花、水仙花遍地開放。在這春的氣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維納斯略帶憂郁的神情更激起人們對美的遇想。
問題:你能根據以上的描述、分析和栓釋的結果,評價這件作品嗎?
三.評價。
作者以寓意和象徵的形象表現主題。畫中雖為神靈之境,卻洋溢著人間的世俗之情,給人間送來愛與美的溫繕。他的作品不僅富於詩的想像,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獨樹一幟。這就是畫家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法,重視線條的表現、細節的刻畫,追求裝飾效果。整個畫面在表現春的歡樂中又十分矛盾地帶有一種憂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韻味深長。
四.練習活動。
回顧我們今天欣賞《春》的過程,並思考一些問題,彼此分享。你可以使用以下詞句作為開頭,寫出兩三點收獲。
我學到了……
我驚訝的是……
我開始在想……
我再次發現……
我感到……
我想我將……
五.教師小結。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當你欣賞一幅美術名作時,如同在聆聽一首名曲,領悟和感受其中的思想與美,那真是一件賞心悅目之事。今天,我們師生共同體會到了!
Ⅸ 鬱金香有什麼特性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和中亞細亞等地,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全世界栽培品種約有8000多種。鬱金香是荷蘭、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國花。
荷蘭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花國,主要有鬱金香、風信子、百合花、生石竹、馬蹄蓮、鳶尾、一品紅、仙客來等。荷蘭被稱為「鬱金香之國」。
春天,鬱金香的葉子中間抽出一支長稈,花就開在長稈頂端,花朵像一個個高腳酒杯荷蘭原來不產鬱金香,最早是從土耳其引進的。相傳,在16世紀時,一位奧地利駐土耳其使者,看到了顏色艷麗的鬱金香,就把一些球莖帶回維也納,而奧地利宮廷中的一個荷蘭花匠又把它帶到了荷蘭,結果荷蘭人看到了這種鮮艷、華貴而幽雅的鬱金香,愛得簡直發了狂。
1634年,荷蘭種植鬱金香已到達狂熱的程度。據史料記載,人們把財產賤賣變成現錢,投資鬱金香。大阿姆斯特丹的一條街上,有幢房屋培壁上嵌有一塊石板,鐫刻著下面幾個字:「此屋出售,價3支鬱金香。」種花人家也不吝惜1000英鎊買一個花頭。有人為了買一個名貴的品種所花的代價是:麥24擔、谷48擔、公牛4頭、肥豬8頭、山羊32頭……還有許多衣服和金飾,總值在2500荷幣以上。後來,由於鬱金香天生的魅力,每當情人節、復活節和母親節以及喜慶日子的到來,人們仍以鬱金香相贈,表示祝賀,刺激了花農生產的積極性,產、供、銷又興旺起來。
鬱金香的鱗莖扁圓錐形,莖葉光滑帶白粉,葉子卵狀或長橢圓披針形,有3-5枚。每年3-5月,花開莖頂,白天亭亭玉立,像個洋紅的大酒杯,陰天和傍晚閉合,基部常帶黑紫色,花謝雌蕊發育成蒴果。
鬱金香的花朵由6片花瓣組成,花形有的像杯、碗,有的像卵形、球狀,有的像百合花,有的像重瓣花。花色有白、粉紅、洋紅、鮮紅、黃、橙、黑、紫等,還有單色和復色的不同。
鬱金香一詞,是土耳其語「頭巾」一詞演變而來的。因為它的形狀好像那回教女人包著的頭巾一樣美麗。所以,土耳其人對鬱金香喜愛之情,也不亞於荷蘭人。
荷蘭是生產和出口花卉最多的國家,阿爾斯梅爾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每年9月,阿爾斯梅爾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最大的花展。那時候,幾百艘裝滿鮮花的船隻排列成行,駛向花展地,絡繹不絕,宛如花的海洋。
Ⅹ 春天來了,公園里的鬱金香次第開放作文理解
每次路過這個公園,我就不覺停住了腳步。當早晨第一縷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照在鬱金香的花瓣兒上時,它便綻開了美麗多姿的笑臉。
樹下,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你擠擠我,我擠擠你,使這還在沉睡中的花園蘇醒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以鬱金香為伴;蜜蜂以鬱金香藏身,在叢中嬉戲、捉迷藏,整個花園里頓時生機勃勃。
鬱金香從外形看,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只不過形態有點兒像百合花,但它卻有著百合花沒有的芳香、美麗多姿。五片花瓣兒朝外反卷著,外形像一個小喇叭。顏色是從花芯開始,由淺到深,好似一位穿著綵衣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花的顏色各式各樣,五彩繽紛,如彩虹一般美麗無比。而鬱金香從遠處看,則像一顆點綴的五色彩石,在綠葉中閃閃發光。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散漫在整個公園中。我閉上眼睛,感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香氣,在身邊飄飄然。之後我好像來到了花的境界,四周全是花,頭頂上也繁花似錦,腳下也鋪滿了花。盡管這樣,我還是看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花,那就是鬱金香。因為,它的香氣吸引著我,她的姿態擋著我的視線,讓我不得不去關注它!
我喜歡鬱金香,喜歡它那美麗多姿,喜歡它那清新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