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疫腐病
㈠ 非洲紫羅蘭葉子發蔫是怎麼回事
你好
非洲紫羅蘭蔫了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澆水過多。夏季雖應多澆水,但植株上沾有過多水分會導致花腐爛下垂
2、光照過弱或過強。非洲紫羅蘭是喜光的植物,但在夏季放在戶外直射會使花期縮短,植株萎蔫,光照強度像在上午和傍晚比較適宜,每天保證至少7小時以上光照。
3、土壤。肥力過盛也會讓其出現萎蔫現象。或缺肥,建議管理過程中用葉面肥補充營養,吸收快,效果好。如夫沃施沃葉葉面肥
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
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宜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斕,四季開花,是室內的優良花卉,也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地區栽培特別盛行。
㈡ 怎麼養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是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常綠草本花卉。全身嫩肉質狀並密被白絨毛,具極短的地上莖。葉片輪狀平鋪生長而組成蓮座狀,葉卵圓形,先端稍尖,長約6厘米,寬約5厘米,全緣。花梗自葉腋間抽出,花莖紅褐色,花單朵頂生或交錯對生,花被5裂,組成圓盤狀,花徑3-4厘米,裂片卵圓形,花色有深紫羅蘭色,、蘭紫色、淺紅色、白色、紅色等色,而且有單瓣也有重瓣,有的葉面帶黃色花紋。花期很長,夏秋冬季均能連續開花。
原產於熱帶非洲,生長在熱帶雨林中溫暖、潮濕多陰的地方。因而非洲紫羅蘭喜溫暖濕潤而又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也不耐高溫。合適的生長溫度為18-24℃。非洲紫羅蘭喜光,如光線不足,只長葉不開花;但又懼怕直射光,光照過強,葉面會出現黃斑,所以不要陽光曝曬。空氣相對濕度應在50-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盤上,可提高相對濕度。不要進行葉面噴水,否則葉片會產生難看的黃斑。澆水也不要澆在葉片上。土壤澆水一般在室內每周兩次。非洲紫羅蘭要求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盆要矮而寬,保持排水良好。生長季節每周施肥一次,應施稀薄液肥,開花期應少施氮肥。
非洲紫羅蘭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組織培養法。扦插一般用葉插法,5月份進行把帶有2-5厘米葉柄的葉片插入沙質土中,注意保濕,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
㈢ 非洲紫羅蘭原產地是哪裡
非洲紫羅蘭
產地分布:
原產於非洲東部熱帶的坦尚尼亞,現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形態特徵:
全株有毛;葉基部簇生,稍肉質,葉片圓形或卵圓形,背面帶紫色,有長柄。花1朵~6朵簇生在有長柄的聚傘花序上;花有短筒,花冠2唇,裂片不相等。
生長習性:
非洲紫羅蘭性喜半陰、溫暖濕潤環境。生長適溫20~22℃,適宜光照強度在10000~12000lx之間。夏季忌強光和高溫,在栽培設施上噴灑遮蔭劑或用遮陽網,遮去較強的光線,並噴水降溫、增濕,但要注意良好通風。栽培過程中,應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適當澆水,勿令過濕,以免莖葉腐爛。水溫與空氣溫度的差異應低於5℃,否則,葉面上會產生大量的黃色斑點。
若光照不足,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至24℃,冬季不得低於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平時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干時再澆水,盆土積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生長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則會葉片長得很繁茂而開花很少。
園林用途:
植株矮小,四季開花,花形俊俏雅緻,花色絢麗多彩。由於其花期長、較耐陰,株形小而美觀,盆栽可布置窗檯、客廳,案幾良好的點綴裝飾,是優良的室內花卉。現在栽培的均為雜交種,園藝品種甚多,有上千個。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紅和藍等。
繁殖培育:
非洲紫羅蘭通常播種、扦插或分株繁殖。播種繁殖在春秋兩季,以中秋播最好,發芽率高,長勢健壯,翌年春季即可開花。早春播8月間可見花,但高溫酷暑期不好過,往往長勢細弱病害發生較多。非洲紫羅蘭種子細小,宜用含黏粒少的純凈細面沙作基質裝新燒制苗盆,壓平,澆開水消毒滅活後撒播。種子可摻3倍細沙均勻撒開,防止出苗過於稠密,不必覆土,播後加蓋玻璃,再罩上一層字跡均勻的報紙,放光照充足、20℃至25℃處保持濕潤,約20天發芽出苗。待苗出齊逐漸揭掉遮蔽物,苗盆放疏蔭處,經分苗移植1次至2次,最後定植內徑10厘米至12厘米盆中,從播種到開花約需240天。扦插繁殖宜在春季選擇生長充實的葉片,帶葉柄2厘米至3厘米取下,插在顆粒均勻的純凈細沙或蛭石等基質中,插入葉柄與基質面持平。適度遮陰,保持基質及周圍環境濕潤,適溫20℃至25℃,約20天生根,2個至3個月後幼苗長成,即可上盆,從扦插到成株開花約4個至5個月。分株繁殖可於春季選2年至3年生的老株,結合翻盆換土,掰下小株分栽,當年即成形開花。
非洲紫羅蘭花期很長,家庭蒔養掌握光、溫、水、肥適當,可長時開放。室溫高(25℃以上)忌直射強光,應設法遮擋。室溫低(15℃左右)宜較強的漫射光,應在明亮處擺放。不可過於蔭蔽影響正常生長。澆水要適量,水溫與室溫要接近。經常保持盆土與周圍環境濕潤,空氣清新,注意防避煙塵及乾旱萎蔫和水澇爛根。室內蒔養不宜放用有機肥。如培養土中腐殖質含量高,生長期每半月可追施一次微量復合化肥。盛夏寒冬禁肥。為保持株姿勻稱秀美,當葉片過於繁茂時,適當疏剪,保持花葉清新和諧。
病蟲害:常有根腐病和冠腐病危害。可用65%敵克松600-800倍液防治。也可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㈣ 我的非洲紫羅蘭有些葉子和花蕾腐爛了,怎麼辦
非洲紫羅蘭喜溫暖濕潤、較蔭蔽的環境,宜通風良好,不耐高溫,夏季須遮擋直射陽光。在養護中如不能滿足上述條件,就會出現下列生理病害:(1)非洲紫羅蘭屬耐陰植物,如光照太強,則葉片就會失去鮮艷的光澤,葉面出現黃色斑點或葉片變黃。因此,需放在具有散射光處養護,特別是夏季,必須遮蔭和通風良好。(2)澆水過多,盆土長期潮濕,易引起根系腐爛。平時澆水要掌握好時機,待盆土稍白時澆水為宜;(3)非洲紫羅蘭為蓮座狀,全身被白毛,莖極短,葉基生,葉面有絨毛,因此在澆水施肥時,都須將葉片輕輕托起,勿使肥水沾在葉子上,不然易造成葉片起斑腐爛。
㈤ 養護非洲紫羅蘭的時候,最難的是不是「精耕細作」
一、非洲紫羅蘭的歷史:
非洲紫羅蘭盆栽養護兩三年左右,就可以長出較為健壯的側芽,可以在花後進行分株繁殖。
非洲紫羅蘭的側芽長到5厘米以上,就可以在換盆的時候,直接掰開,重新栽種在新的盆土中。
㈥ 非洲紫羅蘭葉片變成褐色了是黑腐病嗎 要怎麼治療
病斑從下部葉片逐漸擴展至上部葉片。葉片表面有部分黃變,其背面出現灰白色輪廓不專分明的病斑,密生灰白色霉屬層。不久之後,葉表面也生成霉層,最後,葉片捲曲乾枯,導致坐果不良,果實生長不良,早期著色。 溫室、大棚栽培時常發病。在拱棚栽培中,主要發生在覆蓋過程中,但濕度大時,去掉塑料薄膜之後也仍繼續蔓延。
㈦ 紫羅蘭的葉子爛了,還能養活嗎
及時處理還來能活源的。葉子爛應該是水大了,通風不暢造成的。
1.播種:
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采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
2.栽植:
.紫羅蘭栽培播種後經過30~40天,在真葉6~7片時定植。定植前,應在土中施放些乾的豬、雞糞作基肥。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蘭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
3.管理:
定植後澆足定根水,遮蔭但不使悶氣;盆栽者宜移置陰涼透風處,成活後再移至陽光充足處,隔天澆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見花後立即停止施肥。分枝性系定植15~20天後,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後,留上部3~4枝,其餘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40厘米高時,要張網。紫羅蘭常遭到病蟲的危害,要做好防治。
㈧ 非洲紫羅蘭冬天能換盆嗎
非洲紫羅蘭適於小盆栽植,開花時用來布置卧室、書房、辦公室,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型盆花。其莖甚短,葉片基生,葉柄較長,葉片呈卵圓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質。花有白、紫紅、青、粉紅、白花紫邊、紫花白邊、白花紅邊等顏色,花期4-5月。 紫羅蘭的園藝品種很多,達數百個,按花期可分為春紫羅蘭、夏紫羅蘭、冬紫羅蘭;按花形可分為單瓣、半重瓣、重瓣。常見的變種有:白花非洲紫羅蘭(花純白色)、大花非洲紫羅蘭(花大,深藍色)、斑葉非洲紫羅蘭(葉片具黃色斑紋)等。 非洲紫羅蘭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高溫、寒冷乾燥的氣候。生長的最適溫度白天為20℃-26℃,夜晚為15℃一20℃,越冬的最低溫度不低於10 ℃。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一、消毒。新植地和立枯病易發的非洲紫羅蘭育苗地,盆栽土都必須進行土壤消毒,方可種植。
二、繁殖。
1.播種法。宜在9-10月進行,種子在溫度21℃,20多天可發芽。2一3月之後,可在溫室內移植1次,株距以3cm為宜。
②分株法。在春秋季翻盆時,可將萌孽取下分栽即可。
③葉扦插法。於冬春季剪取生長健壯的帶柄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一1/2插入沙床中,扦插時,葉片要直立,插後要澆水、遮陰,在溫度18℃時,3一4周可生根,80天才可移到小花盆中。
三、換盆。根據生長需要,逐步由小盆換大盆。土壤一般用腐葉土3份、黃沙2份,或腐葉土2份、泥炭2份、黃沙1份的培養土。充分拌勻後,裝入盆中,上面覆蓋1 cm細沙則效果更好。盆土裝好後,將紫羅蘭植於盆中,注意不要把葉片貼在花盆邊上,以防爛葉。然後澆點水放在室內,避開直射光。
四、遮陰。非洲紫羅蘭性喜陰,要注意遮陰,特別是夏季陽光強時,四周都要遮陰。冬季或室內陽光不足時,可用熒光燈補光,該花很適宜在熒光燈下生長開花。
五、肥水。非洲紫羅蘭除炎熱的夏季不施肥外,秋、冬、春三季都應施足氮、磷、鉀復合�柿希�10天施一次液體肥。澆水和施肥時嚴禁撒在葉片上,更不能向葉片噴水,否則引起葉片腐爛。盆栽的非洲紫羅蘭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干時再澆水。水溫要比葉片的溫度稍高,否則葉片將發生斑條、變白、壞死甚至腐爛。因此,一般在上午12時以前葉溫未升高時澆水,或是把水溫提高一些。為增加濕度,可在非洲紫羅蘭植株周圍灑水。
六、溫光。若光照不足,非洲紫羅蘭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一24℃,冬季不得低於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
七、病蟲害。非洲紫羅蘭的病害有根腐病、冠腐病、粉霉病等,蟲害有蚜蟲、蜻、薊馬、線蟲等。可用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用65%敵克松600-800倍液防治並加新高脂膜提高葯效。
㈨ 如何培養優質的非洲紫羅蘭盆花
非洲紫羅蘭,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是開花植物中比較耐陰的一種,被譽為「室內花卉皇後」。
非洲紫羅蘭繁殖一般採取葉插法,最佳扦插時間以最低夜溫達到18℃時為好,土壤溫度低於15℃時生根速度就會減慢。所以,春季或秋季是非洲紫羅蘭最佳的繁殖季節。
非洲紫羅蘭扦插由草炭、蛭石、珍珠岩、沸石混合而成的基質為好,其比例為6∶2∶1∶1。pH控制在5.5~6.0之間。在扦插前,基質上噴清水,使其吸足水分。
選擇健康無病害的植株上肥厚結實、葉色濃綠的葉片,保留約1厘米的葉柄,將葉片按同一方向稍微傾斜插入基質中,深度2厘米左右。將扦插苗放置在遮陽條件下養護,噴灑多菌靈等進行消毒,以預防根腐病。20天後,葉片的先端出現向上生長的跡象,說明已生根,就可以開始施肥了。待其有3~5個小葉展開後,定植在花盆裡。
這之後進入栽培管理階段,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水肥管理。
在幼苗期,施用N∶P∶K比例為6.5∶6∶19的液肥。每2周施肥一次。中間以噴淋方式澆清水1~2次,水溫在20℃左右為宜。成苗期,春、夏、秋每周澆水一次,盆土干透再澆。每2周施肥一次。冬季每2周澆水一次即可。每次澆水要澆透。不用施肥。為了促進開花,可用濃度不超過0.2%磷酸二氫鉀每周噴施一次葉面肥。花期內不要再施肥,澆水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從花上面澆。
(2)溫度。
非洲紫羅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25℃,8℃以下會遭遇凍害。當氣溫在10~15℃時,生長緩慢。在成苗期,長期低溫會使葉片擠在一起,株型雜亂無章。溫度過高,植株會徒長,葉柄軟弱無力。晝夜溫差是非洲紫羅蘭開花的必要條件,在開花前要保持5℃以上的晝夜溫差。
(3)濕度。
幼苗期環境相對濕度以70%~90%為宜,為了防止病害發生,要注意通風,但通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4)光照。
非洲紫羅蘭向光性較強,在幼苗期應有規律地轉動育苗盤,以保證植株發育勻稱。
(5)病蟲害。
非洲紫羅蘭在成苗期最易感染灰霉病和白粉病。為了預防灰霉病的發生,可以採用通風、及時摘除多餘葉片等方法。如果發現感染病株一定要及時銷毀。白粉病發生時,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銹寧乳等治療。如發現蚜蟲、薊馬等蟲害也要及時使用相應葯物進行治療。
㈩ 非洲紫羅蘭的葉子蔫了,怎麼辦呢。
非洲紫羅蘭蔫了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澆水過多。夏季雖應多澆水,但植株內上沾有過多水分會導致容花腐爛下垂
2、光照過弱或過強。非洲紫羅蘭是喜光的植物,但在夏季放在戶外直射會使花期縮短,植株萎蔫,光照強度像在上午和傍晚比較適宜,每天保證至少7小時以上光照。
3、土壤。肥力過盛也會讓其出現萎蔫現象。
非洲紫羅蘭
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宜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斕,四季開花,是室內的優良花卉,也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地區栽培特別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