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的型狀
⑴ 鬱金香的外形是怎麼樣的
鬱金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卵形鱗莖,鱗莖皮紙質,外被淡黃專色纖維狀屬皮膜。植株光滑無毛,成白粉狀。葉基出,三四枚,廣披針形。春初抽花莖,高20~50厘米,頂開一花,杯狀,大而美麗,花被片6,倒卵形,兩輪,有黃、白、紅或紫紅各色,有時具條紋和斑點,或為重瓣。雄蕊6,近等長;柱頭增大成雞冠狀。用鱗莖繁殖。原產歐洲,中國各地引種栽培。本種為廣泛栽培的花卉,歷史悠久,品種很多,花色各異,供觀賞。本種對氟化氫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污染。用球莖繁殖,以荷蘭的鬱金香馳名全球。
⑵ 鬱金香分為幾種類型
1.單瓣早花型(SingleEarlytulips)又稱孟德爾早花型。該類品種在促成栽培時用得較多,花單瓣,花莖較短,花期較早,正常花期3月至4月中旬。花杯形或高腳杯形,花高5~7厘米,以紅、黃色為基調,色澤豐富,有粉、白、紫、橙等色,有些品種具有香味。本類型大多適宜早春在溫室里進行促成栽培,是促成栽培中的主要品種。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常用作景觀布置,是早春花展的主要品種系列(表1)。
單瓣早花型的常見品種
15.其他品種(Otherspecies)包括除以上之外的原種、變種及具有野生種習性的品種。這些品種花型、花色多樣,花期中偏早,植株高低均有,可作盆栽、切花、園林布置應用。該類型品種的種植數量較少,但因他們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徵,值得注意,如PraestansFusiller(橙紅色),Praes-tansUnicum(紅色)等,由於品種數量少,這里對其他該類型的品種不作介紹。
另外,在現在的鬱金香栽培中,促成栽培或半促成栽培的應用越來越多。鬱金香這種鱗莖植物是屬於需接受一定時間的低溫後,其花莖才能得到充分生長,並才能開花。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對鬱金香的栽培方式進行了摸索,並結合給鬱金香鱗莖提供低溫處理的方式,產生了多種多樣的生產模式。根據鬱金香鱗莖的低溫處理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鬱金香鱗莖的處理分成幾類,這也基本上代表了一定的生產方式:
(1)自然球(干球)鬱金香鱗莖收獲後,進入G階段(指種球內各項器官發育完整的階段)進行中間溫度處理。在室內儲存時,對溫度的控制處於一個17~20℃溫度范圍里,直到種球的種植。自然球的低溫獲得是通過自然環境的低溫積累,種植區域環境如果與低溫的要求差異大,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在冬季低溫不夠的地區種植,鬱金香開花會很困難,盲花率將會比較高。
(2)9℃處理球簡稱9℃球。鬱金香鱗莖收獲後,經過一個中間溫度達到G階段後進入穩定在9℃的環境下儲藏,使鱗莖在比較穩定的低溫環境里獲得一定的冷溫時間。一般對於促成栽培的要求來說,這種處理低溫時間往往不夠,要放到生根室或室外繼續補充一段時間的低溫,才能抽莖開花,後期的溫度處理不當可能會提高盲花率。9℃處理球的促成栽培的質量往往要優於5℃處理球。
(3)5℃處理球簡稱5℃球。鬱金香鱗莖收獲後,經過中間溫度達到G階段後進入溫度穩定為5℃的環境下進行低溫處理,使其獲得足夠其抽莖開花的低溫時間。這樣處理後,一般可直接進入栽培階段。這種處理是比較普通常用的低溫處理方法,栽培也簡單易行。
(4)冰凍鬱金香實際稱之為栽培方式更為合適。中間溫度達到G階段並達到低溫的時間積累後,種到種球周轉箱內讓其生根後,放到0℃以下極低的溫度環境下冰凍儲存。等到需要到一定時間開花時,提前一段時間移入溫室內生長並開花。該種方法生長時間較短,質量稍差,但開花時間可以自由控制,甚至可以控制到國慶開花,不足的是花期往往比較短。
牡丹花葉片在頂端生長,形狀為寬卵形。鬱金香是球根植物,它的球根形狀為圓錐形。鬱金香的葉子有3-5片,形狀為披針形,邊緣為波狀,而且還有一些毛。鬱金香的花朵生長在莖的頂端,形狀為杯狀,看上去比較大。鬱金香的花色豐富,花瓣有6片,形狀多為長圓形,其花在3-5月開放。山茶花的花朵在枝條的頂端生長,顏色多為紅色或淡紅色,也有一些是白色。花瓣多為重瓣,也有單瓣的品種。由於它的花瓣很多,往往呈多層分布。外層的接近圓形,內層的則是倒卵圓形。它有三輪雄蕊,長度在3厘米左右。迎春花是一種落葉灌木,它的高度在30-100厘米之間,小枝細長且拱形下垂。葉子為對生復葉,形狀有卵形和矩圓形。
⑷ 鬱金香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鬱金香葉3-5枚,為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
鬱金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鬱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於土耳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鬱金香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4)鬱金香的型狀擴展閱讀:
鬱金香是荷蘭種植最廣泛的花卉,也是荷蘭的國花。它象徵著美好、庄嚴、華貴和成功。在荷蘭有一個關於鬱金香來歷的傳說:古代有一位美麗的少女,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給她一把寶劍,另一個送了一塊金子。
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將皇冠變為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子變成莖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一朵鬱金香。
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盪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
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么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
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⑸ 鬱金香的形狀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荷蘭的國花。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原產中國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帶,早在1300多年前,中國唐朝大詩人李白留下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即為明證。後經絲綢之路至傳至中亞,又經中亞流入歐洲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種植,是荷蘭、紐西蘭、伊朗、土耳其、土庫曼等國的國花,被稱為世界花後,成為代表時尚和國際化的一個符號。
形態特徵
20張
鬱金香圖片集萃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直徑約2cm,外層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伏毛。
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杯狀,基部常黑紫色。
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
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
⑹ 鬱金香的外形有哪些特徵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和中亞細亞等地,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全世界栽培品種約有8000多種。鬱金香是荷蘭、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國花。
荷蘭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花國,主要有鬱金香、風信子、百合花、生石竹、馬蹄蓮、鳶尾、一品紅、仙客來等。荷蘭被稱為「鬱金香之國」。
荷蘭原來不產鬱金香,最早是從土耳其引進的。相傳,在16世紀時,一位奧地利駐土耳其使者,看到了顏色艷麗的鬱金香,就把一些球莖帶回維也納,而奧地利宮廷中的一個荷蘭花匠又把它帶到了荷蘭,結果荷蘭人看到了這種鮮艷、華貴而幽雅的鬱金香,愛得簡直發了狂。
1634年,荷蘭種植鬱金香已到達狂熱的程度。據史料記載,人們把財產賤賣變成現錢,投資鬱金香。大阿姆斯特丹的一條街上,有幢房屋培壁上嵌有一塊石板,鐫刻著下面幾個字:「此屋出售,價3支鬱金香。」種花人家也不吝惜1000英鎊買一個花頭。有人為了買一個名貴的品種所花的代價是:麥24擔、谷48擔、公牛4頭、肥豬8頭、山羊32頭……還有許多衣服和金飾,總值在2500荷幣以上。後來,由於鬱金香天生的魅力,每當情人節、復活節和母親節以及喜慶日子的到來,人們仍以鬱金香相贈,表示祝賀,刺激了花農生產的積極性,產、供、銷又興旺起來。
鬱金香的鱗莖扁圓錐形,莖葉光滑帶白粉,葉子卵狀或長橢圓披針形,有3-5枚。每年3-5月,花開莖頂,白天亭亭玉立,像個洋紅的大酒杯,陰天和傍晚閉合,基部常帶黑紫色,花謝雌蕊發育成蒴果。
鬱金香的花朵由6片花瓣組成,花形有的像杯、碗,有的像卵形、球狀,有的像百合花,有的像重瓣花。花色有白、粉紅、洋紅、鮮紅、黃、橙、黑、紫等,還有單色和復色的不同。
鬱金香一詞,是土耳其語「頭巾」一詞演變而來的。因為它的形狀好像那回教女人包著的頭巾一樣美麗。所以,土耳其人對鬱金香喜愛之情,也不亞於荷蘭人。
荷蘭是生產和出口花卉最多的國家,阿爾斯梅爾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每年9月,阿爾斯梅爾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最大的花展。那時候,幾百艘裝滿鮮花的船隻排列成行,駛向花展地,絡繹不絕,宛如花的海洋。
⑺ 鬱金香有哪些形態特徵
鬱金香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金香等,是風靡世界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有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國花,如荷蘭、挪威等。為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是園林植物重要的地被植物之一。
鬱金香的葉片通常為2~4枚,少數品種只有1枚或者有多枚。葉片主要著生在莖的下中部;葉片帶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葉片寬闊呈卵形,全緣並呈波狀,常有毛,上部漸尖。葉片肥厚多汁,表面有淺灰色蠟層。一些野生種及園藝品種中,葉面具有紫褐色或紅棕色斑點或條紋,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
鬱金香莖直立,光滑披白粉,顏色呈現翠綠色。
鬱金香鱗莖(後面也稱為種球)扁圓錐形,表面具棕褐色或淡黃色膜質假鱗片,內有肉質鱗片2~5片。鱗莖的直徑有1~5厘米,根據品種及球齡而異。鱗莖的基部稱之為鱗莖盤,位於鱗莖片腋部的小鱗莖稱之為子鱗莖。
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杯狀或碗形等其他形狀,顏色洋紅色、鮮黃至紫紅色,基部常具墨紫斑。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花被片6枚,離生,邊緣有光滑、波鋸齒、鋸齒、缺刻、流蘇等,花被片上常具有斑點、條紋、飾邊等,倒卵狀長圓形,花期3~5月,白天開放,夜間及陰雨天閉合。雄蕊通常也有6枚,個別品種雄蕊退化為重瓣的花被片,雄蕊3枚為一輪。柱頭三裂,子房上位,3心室。蒴果,長3~5厘米,室背開裂,每個心室有種子許多,種子扁平三角形。種子的成熟期多數在6月。
⑻ 鬱金香的特點
形態特徵:株高25—45厘米,鱗莖圓錐狀至扁圓錐狀,外層鱗莖皮為紙質,棕褐色。莖葉光滑,綠色上被白色粉末狀。葉片3—5枚,帶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有少數毛,全緣,微波狀。與雌蕊長度相等,子房矩圓型,柱頭大,呈雞冠狀,顏色繁多,有白色、黃色、紫色、粉色、紅色、深紅色、玫瑰紅色、藍色、藕荷色等,還有象牙色條紋、鑲邊、重瓣等等。花期在3—5月份,6月中下旬果實成熟。
⑼ 鬱金香的根莖葉花的形狀及顏色介紹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荷蘭的國花。
多年版生草本。鱗莖卵形權,直徑約2cm,外層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伏毛。[1]
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杯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
⑽ 鬱金香有什麼特點
鬱金香的鱗莖為錐形,直徑通常是在2~3厘米之間,外層還有黃褐色的薄膜,莖葉的專顏色為白粉色,並且屬有絨毛覆蓋,花朵為杯狀,顏色豐富多彩,有紅色、黃色以及白色等多種顏色,象徵著高雅以及富貴。
鬱金香的特點
1、鱗莖
鬱金香的鱗莖並不是特別的大,形狀則為偏圓的錐形,鱗莖的直徑通常是在2~3厘米之間,鱗莖也不同於其他的植物,外層還有覆蓋著一層黃褐色的薄膜,這個也是鬱金香鱗莖的一種特點。
2、莖葉
鬱金香的特點和品格在於它的莖葉不同,鬱金香的莖葉也是比較有特點的,莖葉為白粉的顏色,十分的光滑,並且葉片上有細毛覆蓋,葉片形狀則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每株的鬱金香的葉片通常是在3~5枚之間,呈現碧綠的顏色。
3、花朵
鬱金香的花朵是比較大的,通常是直立的杯狀,顏色豐富多彩,日常最為常見的有鮮黃色、紫紅色或是洋紅色,在基部處的位置則是呈現出墨紫斑,也是十分的具有觀賞能力,非常適合在庭院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