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制茶
⑴ 茉莉花茶的製作方法
教你在家製作自己茉莉花茶
茉莉花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也是很多女性內朋友喜歡的花卉容之一,很多人家中種有茉莉花,茉莉有著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可以用來飲食,還可用於茉莉花茶的製作,那麼在家我們如何自製茉莉花茶?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來自製茉莉花茶呢?
第一種:茉莉花的花期可以有3次,澆水要充足。通常澆水宜在早晨進行,每2天1次。待白色花苞開啟並飽滿時,用花剪把它剪下來。剪時要帶著嫩枝一起剪下,這樣可以促進新枝生長得更加茂盛。因為茉莉一株可以開很多朵花,待把剪下來的花積攢起來。放到盤中送入烤箱加熱,3分鍾後拿出,茉莉的香味已經漸漸飄出。
茉莉花茶
第二種:採摘吐香正濃的茉莉花放入盒內(50克茶葉約需10-20朵花),與茶葉混和均勻,不要蓋蓋,使其自然完成茉莉花吐香與茶葉吸香過程。大約一個整天時間以後,把花從茶葉中揀出來,再將茶葉於火上烘熱去潮,冷卻後即成茉莉花茶。焙乾後的茉莉花留在茶葉內也可以。如欲茶葉香氣更濃些,以上過程可以反復進行若干次。
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用自己烘製的茉莉花泡一杯茶,喝上一口,味道和感覺一定別有滋味在其中。
⑵ 如何製作茉莉花茶
品飲之前先聞香,茉莉花的香氣應純凈、輕靈、鮮活,茶香與花香並現。待茶湯稍涼內適口的時容候,將其小口喝入,將茶湯在口中稍做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嘗茶葉和香氣之後才能再咽下。茉莉花茶茶香與茉莉香交織,感覺茉莉香漂浮在唇舌之間,並香透肺腑。
茉莉花茶
⑶ 茉莉花茶葉怎麼做
製作過程】(一)花茶的窨制原理和程序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過程主要是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過程。茉莉鮮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學變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溫度、水份、氧氣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質,隨著生理變化,花的開放,而不斷的吐出香氣來。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隨著吸香同時也吸收大量水份,由於水的滲透作用,產生了化學吸附,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茶湯從綠逐漸變黃亮,滋味有淡澀轉為濃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製程序:花茶的窨制傳統工藝程序:茶胚、花拼和 堆窨 通花 收堆
起花 烘焙 冷卻 轉窨或提花 勻堆、 裝箱
(二)茶胚處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略)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准樣品拼配而成。
1、乾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經過乾燥處理。目的:高檔茶胚在於散發水悶氣、陳味;中低檔茶胚在於降低粗老味、陳味等,顯露出正常綠茶香味,有利於花茶的鮮純度提高。烘乾機溫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檔茶胚在100—110℃,中低檔茶胚可在110—120℃。傳統工藝要求烘後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產生火焦味,影響花茶品質。
2、冷卻:茶胚復火後一般堆溫較高,在60—80℃,必須通過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梢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太高進行窨制,影響茉莉花生機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質,茶胚溫度越低越好,這樣窨制拼和後,使堆溫上升慢些,相對的延長32—37℃的堆溫時間,有利於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質量。
(三)鮮花養護
茉莉花是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採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採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1、攤涼:鮮花進場適應及時驗收過磅,按級分堆,攤涼(等級標准詳見附後)。目的是:鮮花在運送過程由於裝壓,呼吸作用產生熱量,不易散發,使花溫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過40℃。不利鮮花生理活動,必須迅速攤涼,使其散熱降溫,恢復生機,促進開放吐香。攤涼場地必須通風干凈,攤涼時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氣溫高時,可用輕型風扇吹風;雨水花,更要薄攤,吹風,蒸發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後,才能堆積養護。
2、鮮花養護:目的在於控制花堆中的溫度,使鮮花生機旺盛,促進開放猛烈吐香。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7℃,因此,氣溫低於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CO2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氣溫高時要薄攤、翻動、通氣,防止堆溫過高鮮花變質,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節,由於氣溫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時還用布蓋住,保持堆溫,促進鮮花開放。
3、篩花:鮮花開放率在60%左右時,即可篩花,篩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正氣。鮮花篩後應按預定的各批配花量過磅分號堆放,若開放度不夠應繼續養護。鮮花使用:一號花用於提花、轉窨和高級茶頭窨;二號花用於頭窨。若有一、二號花用於同批茶時,則先用一號,後用二號,不得混用,要分開窨。
4、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蘭鮮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蘭鮮花1kg)於茶胚先拼和進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時,同時拼如玉蘭鮮花,但用量不易過多,多了容易引起「透蘭」;有的在提花時再用少量玉蘭鮮花與茉莉花拼和在一起進行提花(用量0·3—0·5%)。
(四)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個因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份、厚度、時間。
(五)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總量1/3—1/5,平攤在干凈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面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再用鐵耙從橫斷面由上至下扒開拌和。茶胚和鮮花邊拌邊按箱窨、屯窨、塊窨方法進行「窨花」。
茶、花拼和後,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規格46×43×43cm即二號標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適用於窨花量少或特種花茶。每箱窨茶量約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疊放,以利空氣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圍成圓圈把茶花拼和後堆放在圓圈內窨花叫囤窨,適用於中批量生產,囤直徑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後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塊狀窨花叫塊窨或堆窨,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堆成長方形,寬1—1·2M,長根據場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採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層,厚度約1cm,達到鮮花不外露,以減少花香散失,這一操作稱為「蓋面」。
在自然條件和正常溫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可達24小時。鮮花和茶葉拼和窨只時,由於花在茶中被壓,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礙,鮮花生機縮短,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從觀察和測試可以看出,茉莉花開始吐香以後5小時內為吐香旺盛期,此時,呼吸作用強度大,干物質損耗也多,芳香油的揮發也猛烈,所以吐香濃烈時,花和茶一定要及時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氣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開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讓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個窨制工藝技術的關鍵。
(六)散通花熱
通花散熱的目的:一是散熱降溫;二是通氣給氧,促進鮮花恢復生機,繼續吐香;三是散發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通花根據在窨品堆溫、水份和香花的生機狀態來掌握的,從窨花到通花時間頭窨5—6小時,逐窨次縮短半小時。收堆時間主要視堆溫下降達到要求即可收堆(詳見附表),通花散熱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開攤涼,從堆高30—40cm,扒開薄攤堆高10cm左右,每隔15分鍾,再翻拌一次,讓茶堆充分散熱,約1小時左右堆溫達到要求時,就收堆復窨,堆高約30cm,再經5—6小時,茶堆溫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調狀,色澤由白轉微黃,嗅不到鮮香,即可起花。
(七)起花
在窨時間達10—12小時,花將失去生機,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氣到達一定狀態時,必須立即進行起花,用起花機把茶和花分開,即叫起花。起花順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後起,同窨次先高級茶,後低級茶」。如不能及時起花,則在水熱作用下,花渣變黃熟呈現悶黃味、酒精味,影響花茶質量。若當天窨制數量多,在短時間內來不及起花,必須將花堆扒開散熱。
1、根據在窨品的堆溫,掌握適時起花。頭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溫超過時,若時間還未到,必須進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熱。
根據在窨品水份,掌握適時起花:
頭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後做到茶葉中無花蒂、花葉;花渣中無茶葉。停機後,篩網必須清掃干凈,起花後的濕茶要薄攤散熱防止水燜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於排除多餘水份,保持適當的水份含量,適應下一工序轉窨、提花或裝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決這個矛盾,主要靠正確掌握烘乾熱風的溫度,和烘後茶葉水份含量。控制茶葉水份含量調節烘焙溫度如下:
烘後茶葉必須充分攤涼,有的利用長時間輸送,有的用攤涼機進行,但禁用強風吹,造成香氣不必要散失,攤涼後的茶葉溫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過40℃。
3、壓花
壓花是利用起花後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檔茶葉,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來壓低低檔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 花要做到及時迅速,做到邊起花邊壓花。
(2)提花的花渣仍潔白香氣純正吐香能力尚強,可壓中檔茶葉,其餘正常花渣供低檔茶壓花,但腐熟變黃、臭的花渣不能用來壓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葉一般用40—50kg花渣,壓一次可抵5kg的鮮花配花量。
(4)壓花時間,掌握在4—5小時,不宜過長,太長造成宿燜味、酵味和其他異味,
應及時起掉花渣,茶也必須及時烘焙。
4、 提花
提花目的在於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操作同窨花。
(1)提花用朵大潔白香氣濃烈的一號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後堆窨,由於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葉用6—10kg花)窨花時間短(堆窨時間6—8小時),堆溫不高不必進行通花。
⑷ 茉莉花茶工藝流程
上等茉莉花茶須經抄伺花、篩花、茶胚處理、窨花、起花、復火(轉窨)、提花、勻堆、反復多次後裝箱等百道以上工序。
窨制就是讓茶胚吸收花香的過程。花茶的窨制是很講究的,有四窨一提,六窨一提,九窨一提之說,就是說做花茶,用早春優質 綠茶做原料,但鮮花卻要用4-9批,才能讓綠茶充分吸收花的香味,綠茶吸收完鮮花的香味後,茶花分離就篩出廢花渣,所以高檔的花茶沖泡多次都有香味。還有高檔的花茶是不見有什麼花朵的,最多隻是用少量來做點綴,而低檔的花茶是不經鮮花窨制或窨制的次數較少,然後買來人家吸收過香味後的廢花渣拌入綠茶中,讓人誤認為是好的花茶,看上去花特多,但一兩沖就沒有香味了。
例:四窨一提要2.5斤茉莉鮮花比1斤干茶,加工生產過程超過一個月。早春三月份的綠茶,要到八九月份,伏天茉莉花才開始生產,半年時間才能成品。所以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工序是最復雜、最耗時的。
需要福州茉莉花茶嗎?
⑸ 茉莉花如何製成茶葉
摘下含苞待放的茉莉花,放入微波爐中烘乾即可,活用新買的不銹鋼炒鍋炒干即可用食用級塑料袋包裝好即可,茉莉花茶。
⑹ 怎樣將新鮮茉莉花製作成茶葉呢
用茉莉花窨制花茶的操作步驟很復雜,包括很多步驟,對採摘花朵的時間等也有規定的,具體的步驟,可以查閱制茶學,安徽農大出版的!
⑺ 茉莉花制茶的方法
茉莉花茶窨制是茶與茉莉花的混合。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水熱作用,一吐一吸,兩者結合,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反應。據有關資料,不同茶樹品種的茶坯吸香力差異不顯著。嫩茶與老茶的吸香力強弱主要表現在茶香與花香的協調性上,嫩茶本身香氣好,可襯托茉莉花香,老茶香氣差,襯托能力弱。春茶香氣好於夏茶,窨制茉莉花茶亦如此。不同工藝的茶葉窨制的茉莉花茶,烘青綠茶香型與茉莉花香協調品質好。烏龍茶較協調,品質中。紅茶香型不協調,品質差。炒青、烘青、半烘炒,由於炒青在窨花過程中,吸水能力強,大於烘青,烘青花茶香氣則好於炒青,是其本身茶坯香型造成的。茶坯含水量與茶葉吸附茉莉花香成分量之間呈直線相關,茶坯含水量10—30%之間,都有利於茶葉窨制茉莉花茶。茶葉吸附的茉莉花芳香成分與茉莉花本身所含的芳香成分是一致的。花茶的窨制關鍵是如何保證鮮花的正常吐香。實驗證明15--20%茶坯含水量既能提高鮮花的吐香能力,延長茉莉花的壽命,又能保持茶坯外形不變。以上是濕坯連窨茉莉花茶的理論基礎。
在水濕和一定的溫度下茶葉中的多酚類緩慢分化,可以減退茶坯的澀味,一部分原來不溶於水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從而使產品的湯色變深變黃,滋味鮮醇,這也為高窨次茉莉花茶比同品種、同等級綠茶好喝,滋味醇厚的原因。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
一、茶坯處理。
1、特種茶坯。是指利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壯幼嫩的芽葉(也可用其它芽頭肥壯茶樹品種)製作形成的圓、扁、彎、瓜子、針、蝴蝶、耳環、束形(花形、球形、梅花形等)等茶葉品種。要求不同品種的茶坯進廠外形潔凈勻整,無其它夾雜物,水分要求達到8%,達到濕坯連窨水分的要求。茶葉的衛生指標要求,最低要達到國家制定無公害綠茶產品所有的指標。有更高要求的應根據顧客的需要,根據相應的衛生指標進行檢驗進廠。進廠後的茶葉要分品種、分不同衛生指標要求分類進倉。對有異味、霉變、紅梗、焦邊的產品要進行另堆處理。
2、高檔次茶坯。如大白毫、大龍毫、銀毫、毛尖、春毫、白毛猴等用烘青大綠生產的茶坯要根據不同級別的茶葉進行歸堆精製生產。剔除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茶坯品質的要求,要達到該等級規定的標准。茶葉衛生指標如同特種茶坯的規定。
二、鮮花處理。
窨制高窨次、高品質的茉莉花茶所要求的茉莉鮮花,一般要在夏至到處暑之間產的伏花進行加工生產。由於氣溫較高,日照強,茉莉花品質最優,產量也高。採用下午三點鍾後採摘的達到工藝成熟期的花蕾(俗稱當天花蕾)。工藝成熟悉期花主要標志有三點:一是花蕾色澤已由青白轉變為潔白,二是花蕾飽滿,花冠筒已抽長,三是花萼由於花冠筒的抽長而稍離花冠,即花萼不接觸花冠。茉莉鮮花處理主要有伺花和篩花兩個技術環節。
1、伺花。伺花的目的是養護鮮花品質,促使勻齊的後熟和開放吐香。茉莉鮮花花蕾進廠後,攤放厚度5—10厘米,以散發裝運途中發生的悶熱和青草味,並除去花蕾表面的水分。當花溫接近室溫或較高室溫1—3度時即進行堆花,厚度40—60厘米,以促升溫保暖,當堆溫上升到38—40度時,進行翻堆再攤涼散熱。這樣反復進行3—5次,花堆掌握先高後低。通常伏花季節氣溫高,以攤涼降溫為主,攤與堆的間隔時間一般為30分鍾左右,反復進行「攤」「堆」與翻動的目的是促使花蕾在一定的溫度和充分的氧氣條件下開放勻齊。茉莉花釋香的最佳條件:室溫30—33度,相對濕度80%左右,空氣流速5—6ml/min,鮮花養護時堆高10—15厘米,花堆內部氧氣含量17—20%。
2、篩花。當開放率(指花蕾開放的數量占總數量的比例)達70%左右,開放度(指一朵花蕾開放後花瓣形成的角度)達50—60度左右時,即進行「篩花」。篩花的主要作用一是篩選凈花並進行分級(大、中、小三號花)以便於按級對茶配花;二是起振盪作用,促進茉莉花開放;三是去雜,篩下已脫落的花萼、小蕾、病蟲粒以及其它雜質。篩網的孔徑為12、10、8、毫米。一號花即大號花,二號花即中號花,三號花即小號花。一號花用於窨制高級茶或用於提花,二號花用於窨制中低級茶,三號花則一般多用於窨製片、末茶等。分級後的凈花經過過稱,當茉莉花朵的開放率達到90%以上,開放度達90度(指花瓣張開的角度)左右,即為適宜的付窨標准。
三、茶花拌和。
根據各種不同品種的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和質量標準的配花量要求,計算出該窨次的所需的茉莉花數量。採用濕坯連窨的辦法,在茶花拌和時要注意保證特種茉莉花茶外形的完整性,盡量用手工拌和。如手工拌和都易破損外形的茶葉(如綠牡丹等),可採用特製的木製框架採取層窨,避免茶葉翻動減少破碎率。不管是茶花拌和或採取層窨,都要求茶花分布均勻,並在茉莉花開放率和開放度達到技術標准時在30分鍾到60分鍾內完成拌和作業,這樣可避免茉莉花香精油的大量揮發散失。堆高一般在25—35厘米之間,茶葉重實密度大的(如珍珠、銀珠等)堆高可降低一些,避免堆溫升得過快。
四、靜置窨花。
茶花拌和進入靜置窨花,批量少的茶葉可靜置在箱內,工藝上叫箱窨,靜置在板面上成堆的叫堆窨,靜置於機內的叫機窨。由於採用濕坯連窨的方法,靜置時間一般頭窨全過程歷時12—14小時,隨著窨次的增多,可逐漸減少靜置時間,中間一般不通過通花。在清晨時根據堆溫情況適當調整堆高,堆溫一般38—42度為正常。堆溫太高可適當調底,堆溫低於38度可適當調高,目的是創造一個適合於茉莉花正常吐香的環境。
五、起花。
起花也稱出花,是將已窨制過的茶的花渣篩出,使茶花由混合到分離。茶花拌和後經過靜置、續窨,茉莉花呼吸作用減弱,生機衰退,芳香物質已大部分被茶葉所吸收,花形呈「雞皮皺」的萎縮狀態,茶坯則呈水濕軟綿,此時須迅速篩出花渣,防止應花渣酵化損害茶葉品質。篩出的茶葉如需繼續連窨應及時薄攤在通風處以便繼續連窨。起花時應掌握適時、快速、起凈,篩不幹凈的茶頭必須迅速用人工進行茶花撿剔分離,連二窨濕坯應隨即攤涼,迅速烘焙,不可悶堆。層窨的茶葉要用人工進行茶花分離。五窨以上的茉莉花渣或提花的花渣起花時,花色鮮白,尚有餘香可及時供壓花或烘成花干。壓花時間一般在上午十點至十一點鍾之間進行,並盡可能把起花後的花渣,稍經攤涼後及時用於壓花,花渣與茶坯拌和後堆高40—60厘米,靜置3—4小時不超5小時即行起花。
六、烘焙。
烘培作業對茉莉花茶的品質影響很大,烘焙應以保證存在於茶葉中的最大香氣為准則。結合各窨次茶葉所要求的烘乾水分逐窨次的增加,烘乾時一般一連窨(一二窨)水分掌握在5%、二連窨(三四窨)水分在6%,三連窨(五六窨)水分掌握在6.5%,四連窨(七八窨)水分掌握在6.5—7%,逐窨增加。如果氣溫達到39—40度,為了提高在窨茶葉的鮮靈度,最後兩窨可不採用連窨的方法,如需六窨的茶葉五、六窨分開單窨,需八窨的茶葉七、八窨分開單窨。高窨次茶葉也可採用烘裝的方法,烘乾水分達8—8.5%,經攤涼即可勻堆裝箱。層窨的茶葉連木框架可放置在手拉式烘乾機進行烘乾,避免茶葉損破。茉莉花茶烘焙的溫度不宜過高,過高則香氣損失多,一般溫度掌握在80—120度之間。一連窨由於茶葉水分較高,機溫可高一點,隨著窨次增加機溫逐步降低。而烘提的機溫亦稍高於烘裝。為了判斷香氣質量及含水率是否符合不同窨次烘焙的要求,烘乾過程必須經常從機口抽取茶葉樣品,檢視其香味質量及含水率,以判斷烘焙程度。這也是烘焙工藝過程中很重要的措施。
七、提花前的茶葉夾雜物處理。
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要求很高,不能夠有任何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茶葉在多窨次窨制的過程中產生的非茶類夾雜物和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必須在提花前去除干凈。可採用機械和人工撿剔的辦法進行作業。要求茶葉外形勻整、潔凈不能有非本批茶葉的茶葉存在,以確保特種(高級)茉莉花茶的外形品質特徵。
八、提花。
茉莉花窨花過程中,每一窨次經烘焙後,茶葉所吸收的花香部分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逸失,部分保留在茶葉中,使成品既具茶香有花香。但是,經過烘焙的茶葉,花香鮮靈不足。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工藝上採取在最後一窨次以少量優質的茉莉鮮花與茶葉拌和後靜置6—8小時,不經通花,起花的不再經過烘焙,即行勻堆裝箱。准備提花的茶葉水分含量通常在6.5—7%范圍。因此,提花後的水分含量增長幅度,必須控制在1—1.5%,以保證成品的水分含量符合技術標准。
九、勻堆裝箱
勻堆裝箱是茉莉花茶窨制過程最後一道工序。勻堆裝箱前,先拼配小樣,經過水分、粉末等檢驗和品質鑒定符合產品規格標准時,才可按比例進行勻堆裝箱。同時抽取大堆成品樣進行理化檢驗和品質鑒定。裝箱前的空箱要逐個檢驗,確保箱內無灰塵、雜物,無異味的完全清潔的衛生條件。
⑻ 茉莉花茶葉製作
這要求有點高。
不知道你的茉莉花是正在開著的還是已經採摘的。我就假設你是還沒採摘,而且沒有專業的工具。
首先,應在花未開還是花蕾時將其摘下,堆放在大盒子里,因為開過之後的花芳香油已經散失一部分了。溫度在30-40度左右花容易開放,注意隔3-4小時翻動一下,當絕大部分花已經呈90度開放時,這時候就可以吐香了。
茶葉,你肯定沒有剛採下的原茶,就到市場上買那種青茶,推薦鄧村綠茶。不要買龍井毛尖之類的特性十足的茶。將茶與開放的花堆放一處,適當調整一下茶坯的適度,以15%為宜,沒概念的話就少量灑點水,不要多,這樣能更好的吸收香氣。這個時候把盒子封上都沒問題。 注意不時翻動花茶。每隔3-4小時翻動一次,等到花瓣顯萎縮時,茶已吸香快完畢,這時候將茉莉花除去,怎麼除就看樓主,不行用手檢也行。
然後就是烘焙,不過看來也不會有這設備,可改為曬茶。將已篩選好的茶放在陰涼地方,按照現在的氣溫正合適,等到茶葉乾燥了,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 最好不要在太陽下暴曬。
至於具體的結果,就看樓主對花和茶的把握了。
自己做的茶,還是很有情趣的。
另附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0455887.html?si=7
⑼ 茉莉花茶葉如何製作
關於茉莉花茶是重要加工製作的我可以告訴大家。因為老家就是茉莉花多,所以很多茶
葉加工廠從湘潭那邊運來陳年茶葉再加工銷售。其實茶葉是很臟的。
一。先把茶葉一包包全倒出來放在干凈的房間內。在把茶葉按一定的厚度休整。當然
最少都是幾千斤一次。
二。用茉莉花按30比100斤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當然茉莉花必須是茉莉花包而不是開
了的茉莉花。因為要把茉莉花的香味混在茶葉里。一般茉莉花下午從樹上摘下來送到這里。
到了晚上11:00左右茉莉花開始盛開。(茉莉花包摘下來照樣會開)把茉莉花均勻的鋪在茶
葉上,然後用木鏟把茶葉和花攪和均勻,使茶葉與花充分混合,房間窗戶和門是不 能打開
的,不能開風扇。而且茶葉加工一般是在5---11月分,而茉莉花開的最盛的時候是7。8月天
氣最熱的時候。所以加工茶葉是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很熱。很累。
三。到第二天下午3:00點多鍾再來上班。用漏塞機把混合的茶葉和茉莉花分開,
因為茶葉吸收了茉莉花的水分。所以要用烘乾機把受潮的茶葉烘乾。期間的過程是很臟的,
因為有些茉莉花打了農葯也浸到茶葉里了。還有房間地上的灰塵還有工人的汗液掉到茶葉等
等都使茶葉受到污染.
四烘乾用密封的袋子把茶葉一包包裝好.重復以上操作兩次.第三次叫提純.10斤
茉莉花配100斤茶葉.把烘乾的茶葉也茉莉花混合.第二天早上5:00鍾來把茉莉花和
混合的茶葉用電動分塞機把茶葉和茉莉花分開.不用再通過烘乾機,因為早上五點的時候茉
莉花水分只一小部分散失到茶葉里.倘若再烘乾的話會把茶葉里的花香大部分會散失掉.所
以把花和茶葉一分開就馬上灌包,把茶葉密封好.就可以了.
順便提一下:因為提完純以後的茉莉花還有部分花香.再用烘乾機把那些茉莉花烘
干,一包一包裝起來,有些賣到一些超市做洗澡用的花瓣,有些用茉莉花泡開水.跟菊花茶
類似.一般加工了的茉莉花茶比沒加工的價格要貴50--60一斤.比較高檔的要貴10
0--200.有時加工的時候會順便加些白蘭花在裡面與茉莉花混合.以上是加工花茶的
全過程.
花茶美中不足的是比較臟,上面已經提到.所以一般泡這種茶先用開水沖一下再馬上倒掉.
再用開水泡第二.然後細細品位.像一些頂級毛尖第一遍一般都不喝,味道太苦.倒掉第一
次泡的,再用開水泡第二次就會聞到茶香撲鼻.而且茶葉的葉子全朝上,茶根朝下.」立」
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