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8-1 6
8-2
8-4 ⑵親核取代反應⑶親核取代反應⑷水解反應⑹脫羧反應
F. β-紫羅蘭酮的用途來源
一種極其重要的香料,用於皂用香精,也是合成維生素A的原料。
存在於紫羅蘭等多種植物中。由檸檬醛與丙酮在稀苛性鹼溶液中縮合,再用硫酸或磷酸環化而製得。

G. 從山蒼子油到假性紫羅蘭酮再到β 紫羅蘭酮工藝流程
1 基本原理
工業生產中,檸檬醛和丙酮的縮合主反應如下[4]:
假性紫羅蘭酮環化反應如下[4]:
2 原料與試劑
試驗原料與試劑為山蒼子油(自產,含檸檬醛60%),丙酮(化學純),磷酸(85%,工業級),苯(工業級)。色譜條件:上分1102型氣相色譜儀,不銹鋼盤柱內徑3mm,長3m,ChromosorbW擔體,10%PEG20M固定相,柱溫150℃,氣化室溫度230℃,檢測器溫度250℃,載氣氮、氫氣FID。
3 試驗結果
3.1 假性紫羅蘭酮的合成
將120g丙酮及1.5%氫氧化鈉水溶液 120ml,復合劑A1.8g混合於500ml燒瓶中,在40℃下強烈攪拌1小時,然後加入山蒼子油60g,水浴升溫到50℃,保持2小時,再升溫至 58℃,保持3小時,停止攪拌及加熱,靜置10分鍾,加入20%醋酸溶液並攪拌至溶液呈弱酸性,靜置分層、取上層油液,在120℃下油浴加熱,蒸出丙酮及低沸點成份,得粗製假性紫羅蘭酮41.6g氣相色譜歸一化法測得含酮量87.6%,得率為80.0%,其計算如下:
得率=假性紫羅蘭酮mol/數檸檬醛mol數
=(41.6×0.876/192.31)/(60×0.60/152.24)
=0.800,
其中60為山蒼子油重量;0.6為檸檬醛含量;192.31為假性紫羅蘭酮分子量;152.24為檸檬醛分子量。
3.2 紫羅蘭酮的合成
將7.5g85%磷酸置於250ml燒瓶中,加入36ml苯和催化劑B0.03g,攪拌混合,並冰水浴冷卻至18℃,慢慢滴加30g粗假性紫羅蘭酮(含酮87.6%)於30分鍾內加入,攪拌不停止,溫度控制在30℃以下;滴加完畢繼續攪拌30分鍾,任其溫度上升至40℃,再維持30分鍾,後加入冰水 40g,靜止15分鍾、分層,取上層油液,水洗除去磷酸、下層水液用苯10ml×3萃取,合並油液及萃取液,用30%純鹼溶液中和至微鹼性,再用醋酸中和至中性。以水蒸汽沖蒸出苯及低沸點物質,分層去水,得25.5g粗紫羅蘭酮,紫羅蘭酮含量90.4%,得率為87.7%,α體:β體為5:1。粗紫羅蘭酮減壓蒸餾,收集78~82℃/1mmHg餾分,得20g成品紫羅蘭酮,為淡黃色油狀液體、氣相色譜歸一化法測得紫羅蘭酮含量為97.8%,其中α體含量為 93.4%。
4 結語
(1)採用山蒼子油作為原料直接用於合成假性紫羅蘭酮,減少了工藝流程,操作簡單,所用溶劑,試劑有市售工業品,整個工藝具有工業化生產價值。
(2)縮合反應採用相轉移催化條件反應,採用少量的相轉移催化劑A提高有機相中鹼的濃度與活性[5];同時採用高速攪拌,提高產物得率。
(3)環化反應中迅速排除反應熱可大大降低樹脂物的生成[1],提高產品得率,因此,溫度控制很重要。此外,環化反應中加入少量復合劑B(平平加0等),可使收率明顯提高,並提高α體含量。
(4)本工藝假性紫羅蘭酮及紫羅蘭酮的得率分別為80%和87.7%,得率較高。產品經輕工部香料所品評,香氣尚佳。
H. 在西餐中最常用的香料有
一、天然香料及調香料:由天然植物或動物經加工或不加工的香料原料,以物理方法制備而得到可供人食用的物質。
二、天然同等香料:由有機合成或天然香料,以化學過程分離所得的物質,此物質與天然產物的化學構造相同。
三、人工香料:與天然產物的化學構造不同,是由有機合成產制。食品香料
食品香料是批能夠用於調配食品香精,並使食品增香的物質。它不但能夠增進食慾,有利消化吸收,而且對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種和提高食品質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食品香料按其來源和製造方法等的不同,通常分為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三類。
(1)天然香料 是用純粹物理方法從天然芳香植物或動物原料中分離得到的物質。通常認為它們安全性高。包括精油、酊劑、浸膏、凈油和辛香料油樹脂等。
(2)天然等同香料 是用合成方法得到或由天然芳香原料經化不過程分離得到的物質。這些物質與供人類消費的天然產品(不管是否加工過)中存在的物質,在化學上是相同的。這類香料品種很多,占食品香料的大多數,對調配食品香精十分重要。
(3)人造香料 是在供人類消費的天然產品(不管是否加工過)中尚未發現的香味物質。此類香料品種較少,它們元旦是用化學合成方法製成,且其化學結構迄今在自然界中尚未發現存在。基於此,這類香料的安全性引起人們極大關注。在我國,凡列入GB/T 14156-93《食品用香料和編碼》中的這類香料,均經過一定的毒理學評價,並被認為對人體無害(在一定的劑量條件下)。其中除了經過充分毒理學評價的個別品種外,目前均列為暫時許可使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學技術和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入發展,有些原屬人造香料的品種,在天然食品中發現有所存在,因而可以列為天然等同香料。例如我國許可使用的人造香料已酸烯丙酯,國際上現已將其改列為天然等同香料。
食品香料是一類特殊的食品添加劑,其品種多、用量小,大多存在於天然食品中。由於其本身強烈的香和味,在食品中的用量常受自我限制。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食品香料品種近2000種。我國業經批准使用的品種也在1000種左右。因受本書篇幅所限,在此特選擇100種用量較大,使用面較廣,比較重要的品種加以介紹。其他品種可參考香料專著。關於我國批准許可使用的食品香料品種名單參見附錄四《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
請點擊查看分類→ 茉莉浸膏 天然薄荷腦 肉桂油 桉葉油 香葉油 姜油 檸檬油 亞洲薄荷素油 甜橙油 廣藿香油 留蘭香油 桂花浸膏 八角茴香油 戊基肉桂醇 大茴香醛 茴香醇 茴香基丙酮 苯甲醛 乙酸苄酯 乙酸龍腦酯 乙酸丁酯 苯甲醇 苯甲酸苄酯 丁酸苄酯 丙酸苄酯 龍腦 丁酮 丁酸丁酯 丁酸 樟腦 香芹酮 桉葉素 肉桂醛 香茅醛 檸檬醛 香茅醇 葵醛 二氫香豆素 甲基鄰氨基苯甲酸甲酯 丁二酮 二甲基苄基原醇 乙酸乙酯 丁酸乙酯 癸酸乙酯 乙基愈創木酚 庚酸乙酯 己酸乙酯 異戊酸乙酯 乳酸乙酯 十二酸乙酯 壬酸乙酯 甲基乙酸乙酯 辛酸乙酯 丙酸乙酯 丁香酚 香葉醇 乙酸香葉酯 己醛 反式-2-己烯醛 己酸 己基肉桂醛 紫羅蘭酮 紫羅蘭酮 乙酸異戊酯 丁酸異戊酯 異戊酸異戊酯 葉醇 芳樟醇(單離) 乙酸芳樟酯 麥芽酚 乙酸薄荷酯 鄰氨基苯甲酸甲酯 甲基丁酸 甲基環戊烯醇酮 甲基丁香酚 苯乙酸甲酯 水楊酸甲酯 壬內酯 辛醛 桃醛 苯乙酸 苯乙醛 苯乙醇 洋茉莉醛 復盆子酮 松油醇 乙酸松油酯 麝香草酚 香蘭素 環己基丙酸烯丙酯 己酸烯丙酯 戊基肉桂醛 丁醯乳酸丁酯 兔耳草醛 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乙基麥芽酚 乙基香蘭素 羥基香茅醛 甲基香豆素 楊梅醛
食品香料也要安全認可
香料工業主要工作是:一·收集香料原料:大部分是買入,少部分由自己合成、種植或生產像精油、精油樹脂等天然產品;二·調配香料;三·香料的品管、產品應用及售後服務。
製造香料的原則是把天然物或單體香料混合後,稀釋於准許使用娜苊劍ㄈ縭稱芳兜木憑�⒈��薊蚴秤偷齲┲卸�頻謾O懍系你兄島艿停��栽謔稱分械撓昧拷院艿停��橇刻�僭蛺砑尤朧稱分幸咨�砦螅��園嚴懍舷∈挽渡鮮鮒�懍顯靨迨潛匾�摹V圃煜懍獻鈧饕�募記稍陟叮旱饗愎ぷ饕約跋懍系撓τ彌�丁J稱返募庸ぬ跫��譴郵孿懍瞎ぷ髡咦⒁獾慕溝恪O懍涎芯考胺⒄溝哪勘瓴恢皇侵圃煜懍希��匾�氖欽廡┫懍先綰斡τ茫�懍閑枰�嘸際醯氖酆蠓�瘛?
食品香料與其他食品添加物一樣,都要經過安全認可才能使用;但它也有很多與其他食品添加物不同地方,它的種類及用法很多,食品香料使用量很低,大部分產品中的香味化合物濃度在10ppm以下;而且香料對食品有自動限制的特性,因為香味太濃是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很多食品添加物,其化學結構在天然食品中很難找到,因此不知道其毒性,但是絕大部分香料皆存在於天然食品中。
任何食品添加物都要經過安全認可才能使用。國際香料工業組織對於食品香料的安全規定主要如下:
一、香料原料、天然香味料及天然同等香味料,假若遵守限制名單的規定,且工業界能提供令人滿意的資料,則可使用這些香料。某些天然物里含有毒素,因此列入限制名單內。
二、人工香料必列於正名單內才可使用。
美國則要求所有香料的原料必列於核准名單中,才可使用。
什麼是調香工作?
從上述合法安全的幾千種香料原料中選出幾十種,並以不同濃度組合成為一種香料,這種工作即為「調香」。所製得的香料必須再因應不同使用條件而修飾配方,例如同樣的草莓香料可經修飾後,使它適用於不加熱的冰淇淋或經加熱的硬糖等不同型式的草莓香料。要調出良好的香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位調香師的專業訓練起碼要五年以上,要能出人頭地就要靠個人努力及天分了。
食品所香料單位近年來積極進行調香工作,我們已收集香料原料2000種,每天進行基本的調香訓練,也已有400多支相當良好的香料,去年一年已移轉給業界50多支。除了調香訓練外,我們還以高度精密儀器如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等,了解天然物的香氣成分而加以仿製,因此我們也已擁有不少我國獨特的香料。
食品香料可應用於飲料、烘焙食品、冰品、糖果、速食麵、點心食品、中式食品、香煙、酒類及肉品等。每類食品又有很多種類,使用不同的香料、原料、配料及加工方法。所使用的香料是否是適當型態,濃度及添加方式是否正確?於食品加工中香氣成分的損失狀況如何?如何補救?這些都是難題,都是香料的應用及服務工作必須注意到的。
在香料應用及服務工作中,第一件要務即是要了解或解決食品中香氣成分,或所添加香料在食品加工或貯藏中的變化。誠然我們可用儀器分析來解答,但是儀器分析是件費時費力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即是「描述分析」。一位有訓練的調香師及品評員能夠於品嘗試料後,寫出這試料所含有的各式香氣及滋味以及其強度,並畫出一圖形來。描述分析可應用於香料的開發、同類各種產品的香味比較,以了解暢銷者及行銷差者的香味差異,並謀求改進品質較差的產品。
食品加工或貯藏中香味成分也會發生變化,以描述分析法簡易地偵測香料的某些成分散失過量或起化學變化,而需要在配方中增添香料量,或以較穩定單體香料取代不穩定單體香料。因此,描述分析對於香料應用及服務工作很重要。
總之,食品香料的製造及應用服務是一體的;製造或應用不當,都不能達到添加香料所應有的功效
I. α-紫羅蘭酮是苯的衍生物嗎
α和β體可利用其衍生物的溶解性質不同分離。β-紫羅蘭酮的縮氨基脲溶解度極小回,可用答於分離提純β體。母液中的粗α-紫羅蘭酮縮氨基脲可用稀硫酸使它轉回成酮,再變成肟進行純化。α -紫羅蘭酮肟冷卻到低溫時析出結晶,而β-紫羅蘭酮的肟則為油狀物,藉此得以分離。 α和β體也可利用其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的性質不同分開,即β體的加成物在水蒸氣蒸餾時分解,故可蒸出β體,留下的是α體加成物,可用鹼處理再生成α體;或者將亞硫酸氫鈉加成物溶液以食鹽飽和,使α體加成物沉澱,而β體加成物則留在溶液中,分別再生得α和β-紫羅蘭酮。紫羅蘭酮可用檸檬醛與丙酮在鹼性條件下縮合,得到假性紫羅蘭酮,如用路易斯酸或80%磷酸處理,主要得到動力學產物α-紫羅蘭酮;如用強酸,例如濃硫酸和在較劇烈條件下處理,則得熱力學產物β-紫羅蘭酮。α-紫羅蘭酮用於香料,β-紫羅蘭酮用於合成維生素A。其合成分為全合成和半合成,半合成從檸檬醛出發和丙酮進行反應生成假性紫羅蘭酮,再環化合成紫羅蘭酮。全合成由小分子出發合成紫羅蘭酮。
J. 關於分離α-紫羅蘭酮與β-紫羅蘭酮的問題
共軛結構(程度)不同,加成物位置不一樣,一個是二級,一個是三級,極性不同,結晶能不同,所以溶解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