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壓條繁殖方法
①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不同種類的杜鵑花,繁殖方法不同,如落葉杜鵑常用扦插、嫁接和播種法繁殖,以扦插法為主;而長綠杜鵑則用播種法繁殖。1.扦插法繁殖:扦插的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快速,性狀穩定。
插穗的選取:取當年生剛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4~5葉,如枝條過長可截去頂梢。
扦插時間:江南在梅雨季節前扦插,成活率最高,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在6月上旬至中旬,東鵑和夏鵑在6月中旬至下旬。此時插穗老嫩適中,天氣溫暖濕潤,易於成活。
扦插方法家庭多用盆插,大量生產可用床插。介質用河沙、蛭石、珍珠岩等。操作時將插穗插入1/3~1/2,插畢用細孔壺噴灑,置蔭棚下。
管理:插後1個月內,重點在遮蔭和噴水,使插穗始終保持新鮮。高溫季節要增加地面、葉面噴水,注意通風降溫。東鵑、毛鵑、夏鵑約1個月左右;西鵑需60~70天生根。生根後頂部抽梢,如形成花蕾,應予摘除。9月後減少遮蔭,使小苗逐步壯實,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如採用自動噴霧裝置,則不需遮蔭,在全日照下,20餘天即生根,成活率為95%以上。
2.嫁接法繁殖:西鵑的繁殖多採用嫁接法,其優點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隨時可接,不受季節限制,生長快,成活率高。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嫩枝頂端劈接。時間以5~6月最宜,成活率達90%。
砧木:選取2年生獨干毛鵑,要求新梢與接穗粗細相仿。以玉蝴蝶、紫蝴蝶最好。
接穗:在母株上剪取3~4厘米長嫩梢,去掉下部葉片,留頂端3~4片小葉,將基部削成楔形,削麵長0.5~1.0厘米。
方法:在毛鵑當年新梢2~3厘米處截斷,摘除該段葉片,縱切1厘米長的介面,插入接穗,對齊皮層,用塑料帶綁扎,介面處連同接穗套入塑料袋中,扎緊袋口。
管理:置蔭棚下,忌陽光直射。為保證濕度,袋中必須有水珠,若無可解開噴濕接穗,重新紮緊。接穗7天不萎即是成活的徵兆。2個月後去袋,翌春解開綁扎。
3.播種法繁殖:杜鵑結實多,發芽率高,播種法繁殖可獲得大量後代,且實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強,是引種、育種的重要手段。
采種:秋季蒴果呈綠褐色或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放置室內晾乾,待其開裂,抖出種子,貯於室內乾燥處。次春播種。
播種:播於淺盆、木箱或地床內,以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底,面層2厘米用蘭花泥或腐葉土(均需消毒)。種子撒勻後,覆一薄層細土。或在蘭花泥上加鋪0.5~1.0厘米碎水苔,種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蓋。然後洇水使盆土濕潤,蓋以薄膜或玻璃板,置於陰處。
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濕潤。溫度15~20℃時,20天左右出苗,發芽率75%~85%。出苗後可將覆蓋物取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抗性。
分苗:落葉杜鵑生長較快,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後長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於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視生長情況分種,一般3~4年便能開花。常綠杜鵑到秋後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強光、暴雨、大風,土壤不宜太濕,澆水採用噴霧法。
② 杜鵑花的高空壓條繁殖是怎樣做的
杜鵑花的抄高空壓條法:一般在襲春杜鵑花後進行,夏杜鵑6月份進行。選取1~3年生長健壯的粗壯枝進行環狀剝皮,在剝皮處綁上塑料薄膜,裡面裝上潮濕的松末土和粗砂,保持濕潤。2~4個月生根,生根後剪下分栽,放置陰涼處。
杜鵑花基本檔案:別名:映山紅、紅躑躅。
學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
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於我國西南部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生於海拔600~1800米的山坡上和常綠闊葉林的邊緣及灌木叢中。
③ 杜鵑花要怎樣扦插繁殖
杜鵑花抄的扦插法:每年4~7月,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或木質化的粗壯新枝為插穗。長5~12厘米,插條剪口成「馬蹄形」,以利生根。除去下部葉片,上部保留2~3片葉,並把保留葉剪去一半。隨采隨插,不要久停,最好以砂土、山泥或蛭石作扦插基質。扦插深度為插條的一半。插後澆透水,放置蔭棚下,注意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潤。1~2個月杜鵑即可生根成活。有些地區氣溫低,扦插後盆上應罩塑料薄膜以達到密封有保溫保濕的作用。
④ 杜鵑花有哪些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選取當年新梢保留2~3片,插入土中澆足水,1個月後即可生根。2、壓條回繁殖:在壓條部分刻答傷,用濕泥包裹起來,保持泥球濕潤即可。3、嫁接繁殖:剪取當年生3~5厘米嫩枝,劈小口將枝條插入,用薄膜包住放在陰涼處即可。
⑤ 杜鵑是怎麼繁殖的
1、扦插繁殖:選取當年新梢保留2~3片,插入土中澆足水,1個月後即可生根。回2、壓條繁殖:在壓條部分刻傷答,用濕泥包裹起來,保持泥球濕潤即可。3、嫁接繁殖:剪取當年生3~5厘米嫩枝,劈小口將枝條插入,用薄膜包住放在陰涼處即可。
⑥ 怎樣扦插繁殖杜鵑花
用嫩枝一年四季都可扦插,大量繁殖在夏季,剪取插穗前2天,母株要充分灌水。剪取最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帶1小段2年生踵,枝長5~10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如果頂葉面積大,可將每片葉剪去1/3。如果插穗上有花芽,會影響生根,扦插前必須將花芽去掉。扦插前將插穗基部2~4厘米,浸入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葯液中1~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上扦插,適宜pH4~4.5,落葉鬆土非常適宜,也可用2/3草炭土和1/3沙配製,還可用微酸性的紅沙或河沙。按株行距6~8厘米扦插。控溫20~28℃,遮蔭,但也不能過分遮蔭,經常噴霧保濕,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毛鵑、東鵑、夏鵑30天左右生根,西鵑60~70天生根。生根後如果陽光不強就不再遮蔭了。在無土基質上扦插的生根後及時移植,不能及時移植的應澆營養液。大批露地扦插的應在遮蔭棚進行,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防止暴雨沖賤,要注意棚四周的通風。生根後施稀薄液肥,除了夏季光照較強的時間外可撤去蔭棚。用直徑8厘米左右的容器移苗,長大後再移入花盆裡,或定植在地上。苗長到適當大小時應剪去頂上的新梢,促其發生側枝,使將來株形矮壯。在全光噴霧床上扦插,用珍珠岩作基質,不用遮蔭,扦插後20多天生根,生根後必須及時移植。
⑦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與時間是什麼時候
1.扦插繁殖:選取當年新梢保留2~3片,插入土中澆足水,1個月後即可生根。
2.壓條繁殖:在壓條部分刻傷,用濕泥包裹起來,保持泥球濕潤即可。
3.嫁接繁殖:剪取當年生3~5厘米嫩枝,劈小口將枝條插入,用薄膜包住放在陰涼處即可。杜鵑花扦插在春末夏初扦插最佳,一般都是在5-6月份左右進行的。其實杜鵑也是有很多個品種的,如西洋杜鵑扦插多是在5月下旬-6月上旬進行的,毛鵑則是在6月份上中旬扦插的。在扦插的時候,應選用長勢健壯的枝條,插條底部的葉子要剪除,以免在扦插後消耗枝條中的水分。
⑧ 杜鵑花有哪些繁殖技術
杜鵑花的繁殖可以採用扦插、嫁接、壓條、播種等方法,其中以扦插法和壓條法最為普遍。
(一)扦插法:扦插時間以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扦插盆採用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培養土用20%園土、40%腐葉土、40%的河沙混合配製,再加少量的水攪拌,使土壤濕度在70%左右,以適合扦插。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利刀帶節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另購買維生素B針劑1支,打開後,將插穗在葯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兒即可進行扦插。插前先用筷子在土中扎個洞,再將插穗插入3~4厘米深,用手將土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插好後,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紮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後袋口再重新紮好。扦插後的花盆應放在無陽光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保持扦插基質濕潤,4~5周內要遮陰,直至萌芽以後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生根。
扦插繁殖
(二)壓條法:杜鵑花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先在盆栽杜鵑花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頂端10~12厘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厘米寬的一圈環形枝皮,然後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鬆鬆地包卷兩圈,在環形切口下端2~3厘米處用細繩扎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濕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的上埠扎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著枝幹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泥土經常濕潤,以利枝條上傷口癒合,並及早萌生新的根須。3~4個月後根須長至2~3厘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壓條繁殖
(三)嫁接法:常採用野生杜鵑做砧木進行嫁接。砧木的枝條僅頂端有幾輪葉片,先剪掉帶葉的枝梢,於剪口中央向下切開一道深0.6厘米的縫隙。選帶有頂葉的枝梢,基部削成0.5厘米長的鴨嘴狀插入砧木切口,對齊後綁紮好。如砧木枝條中下部長有葉片,可在它的中部向斜下方切出一個0.5厘米長的斜口,其餘方法同上。嫁接後必須罩上塑料薄膜,薄膜內溫度不超過30℃,保持80%的濕度,30天後去掉薄膜即可。採用嫁接法能使同一株杜鵑開出不同的花朵。
嫁接的杜鵑開花
⑨ 杜鵑要怎樣壓條繁殖
杜鵑壓條繁殖:不易扦插成活者可用此法。由於枝脆,常用土壓法,入土部分應刻傷,一般約半年可生根。叢生的大株可採用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