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創意美術課程教案

鬱金香創意美術課程教案

發布時間: 2022-07-02 21:24:06

鬱金香的特點

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郁回金香適應答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

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

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1)鬱金香創意美術課程教案擴展閱讀: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

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

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經過園藝家長期的雜交栽培,全世界已擁有八千多個品種。被大量生產的大約有150種,其中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

Ⅱ 欣賞春天的

欣賞·評述《春》教材分析《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創作的一幅經典的世界名畫。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美術欣賞活動,旨在貫徹《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稿)》的精神。該標准將美術課程定性為具有人文性質的課程,主張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系,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了解相關的文化情境。教材所提供的背景資料,正體現出上述美術教學的思想和理念。對於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包括形式語言等也是需要讓學生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對作品形式語言的關注,也是編者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此外,作為受過一定教育的社會成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生活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的普通知識也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公民應該具備的普通知識。編者對選擇作品的經典性的關注,也反映了對這一間題的認識。教材採用大版面的呈現方式,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認識。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情境。而這兩個版面的關系也是互相聯系的,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在這兩個版面之間來回翻看,從而產生整體+局部+整體的一個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綜合+分析+綜合的學習過程。教學目標顯性目標:(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隱性目標: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人的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系以及作品的形式美。難點:了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系。教學准備該課的學習除了使用美術教材以外,還可以使用歷史教科書,重點學習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知識。電視機和VCD機,觀看有關的資料片,利用電腦軟體和網上測覽,在一種互動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教學過程:一.以問題的形式將學生的思維導人春天的環境。問題: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覺嗎7(要求學生用形容詞或一句話表達)鳥語花香,微風習習,富有生氣,春回大地,萬木爭榮。春天是美好的、富有生機的,春天是作家、畫家筆下常見的題材。(出示幾幅表現春的美術作品)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與"春"有關,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第1頁,欣賞作品《春》。(板書課題)二.學習新內容問題:你能在仔細觀察後,描述作品中的形狀、色彩和細節嗎?能客觀地說明這件作品在哪些方面給你留下春的印象嗎?(1)描述:在桶樹林里,一群人且行且舞,人物的聚散組合,極富節奏感;滿地長著各種奇花異草。這是一幅蛋彩畫。"蛋彩畫"見課本第2頁(請同學閱讀)'介紹作者:(演示課件)桑德羅·波提切利是義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在他的全部創作中,有相當多部分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問題:這里出現了一個新詞"文藝復興",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文藝復興"見課本第2頁。(請同學閱讀,演示課件)問題:你能說出畫中人物與春的關系嗎?(2)分析:作者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的諸神的富有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這里提到"神",所以我們來了解"希臘神話"。"希臘神話"見"希臘神話"注釋。(課件顯示)這件作品是作者按照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創作的。中間那位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課件顯示局部形象)是全面的+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她舉著的右手好像控制著整個畫中的人物。左邊三位"H惠"三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伙美羅西尼)被描繪得富有生氣。女神沫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翻潮起舞。右邊的一個象徵"美麗",中間一個象徵"青春",左邊一個象徵"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機和歡樂。在畫的有邊(自左向右),分別是花神、春神和風神。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季節即將來臨。而在畫面上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則是最左邊那個好像在採摘樹上果子的力神墨丘利(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U。實際上這位眾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驅散冬天的陰雲。他在這里是報春的象徵。此外,在維納斯頭上,還飛翔著被蒙住雙眼的小愛神丘比特。他正在朝著左邊的人准備把金箭射出去。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產生如痴似狂的愛情。由於這一群喚醒春天的眾神的到來,整個桶樹林里洋溢著春天的活力。這一切,都是作者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心靈寫照。他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以豐富的形象象徵性地鋪陳在這一幅畫上。問題:作者在畫上展示了那麼多充滿青春的歡欣的天神形象,盡管他們顯得莊重與自信,為什麼又略顯憂傷呢?細心的同學會發現,盡管描繪的是春,但畫面卻透出纖弱和淡淡的憂郁。其實,這種傷感情調正是當時貴族文化的通病。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兒子,排行第七。早年帶有明顯的民主氣質,後得寵於美第奇家族。由於當時社會政治形勢的多變,加上自己身份與眾不同,在看到急劇的城市貧民與工人革命的斗爭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薩伏納羅拉被焚,德國皇帝人侵和城市共和政體瓦解……使他感到恐俱與彷惶。而畫家內心的憂郁,似乎交織在他以後的繪畫創作中。他和宮廷內一些文學家、思想家關系甚好,這使得他的作品內容寓意深刻,人物情緒復雜。問題:通過以上描述、分析,你能說出作品所傳達的信息、理念和情懷嗎?解釋:構圖以風景襯託人物,人物安排上別具匠心。以1個人和1組人(3人1組)構成的重復,形成了多與少、聚與散的節奏變化。以典雅而樸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對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畫家藉助於既富有彈性又節奏感極強的線條來體現人物的形體之美,使畫面精緻明凈,具有一種裝飾感。在維納斯的花園里,春天是永恆的:花香襲人,微風吹拂,綠色的桶園掛滿了金色的果實;鬱金香、銀蓮花、水仙花遍地開放。在這春的氣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維納斯略帶憂郁的神情更激起人們對美的遇想。問題:你能根據以上的描述、分析和栓釋的結果,評價這件作品嗎?三.評價。作者以寓意和象徵的形象表現主題。畫中雖為神靈之境,卻洋溢著人間的世俗之情,給人間送來愛與美的溫繕。他的作品不僅富於詩的想像,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獨樹一幟。這就是畫家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法,重視線條的表現、細節的刻畫,追求裝飾效果。整個畫面在表現春的歡樂中又十分矛盾地帶有一種憂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韻味深長。四.練習活動。回顧我們今天欣賞《春》的過程,並思考一些問題,彼此分享。你可以使用以下詞句作為開頭,寫出兩三點收獲。我學到了……我驚訝的是……我開始在想……我再次發現……我感到……我想我將……五.教師小結。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當你欣賞一幅美術名作時,如同在聆聽一首名曲,領悟和感受其中的思想與美,那真是一件賞心悅目之事。今天,我們師生共同體會到了!

Ⅲ 美術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手段,它不僅直觀形象,顏色絢麗,音樂動聽,還能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特有的教學情景。綜合以上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使學生較快的掌握知識,開闊視野,展開想像,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新課程標准細分了美術教學的知識領域: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造型·表現、綜合·探索。在各個領域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一些心得體會如下: 一、欣賞·評述 在這個教學領域方面主要實現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激發參與「欣賞·評述」活動的興趣,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 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在欣賞·評述類課程教學時,怎樣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教師還要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但學生一動起來就會亂,這就需要老師的調控、引導,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表揚。 在這個領域中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最為明顯,欣賞過程中需要大量資料,讓學生直觀的欣賞是最好的方法。在備課過程中用多媒體計算機網路去搜尋所需資料,更快,更完整。 在上課的時候用多媒體顯示,把相關圖片一一播放,讓學生欣賞,效果比傳統的方法好。如:《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一課主要講西方繪畫藝術,怎樣讓學生對西方繪畫的特點有一個大的概念,我認為可用中國水墨畫和西方油畫數張在一起作比較,這樣學生可非常直觀的感覺出西方繪畫以寫實為主,這些形象是真實動人的。 波提切利的《春》, 畫面上到處洋溢著春天的詩情畫意。 芳香裊裊的風吹拂著結滿金色果實的橙子林和樹木間的羊齒葉, 它們不斷的顫動閃爍出光影; 鬱金香、銀蕾花、 水仙等鮮花, 猶如織在地上的刺綉, 遍地盛開。柯羅的《陣》,透明、 銀灰色的畫面, 在學生的眼裡呈現出迷茫的狀態, 似乎使他們聽到陣風呼呼作響,感受到大自然豐富的生命, 活躍的脈搏, 在心靈上喚起健康與美的情緒。第三幅《梅杜薩之筏》強烈的明暗對比, 強烈的運動感和悲劇氣氛, 令人觸目驚心. 畫面以昂揚的激情贊頌了人與命運抗爭的救生意志。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圖片簡單方便,配上輕松的音樂效果又好。 又如: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欣賞系列中,有黃山、秦始皇兵馬俑、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介紹。但書中的圖片只有一張,很難滿足學生欣賞的需要。記得有一次上《黃山》一課,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黃山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神奇的風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又稱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但書上圖片只有一張,文字介紹也很簡單,去過黃山的同學也很少,學生看了半天並不覺得黃山有多麼美麗、雄偉、壯觀。怎麼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黃山呢?我收集了大量黃山的圖片,各種風景的都有,有天都峰、迎客松、送客松、光明頂、雲海、霧松等。學生看了情不自禁發出感嘆:「太美了!」這樣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然後再提出問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黃山除了秀美的風景外,還有什麼呢?」引出黃山還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等。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歷仕明嘉靖、隆慶、萬曆)、曹振鏞(歷仕清乾隆、嘉慶、道光),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機、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畫派的創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漸江、黃賓虹,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珠算大師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音樂家張曙,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然後根據介紹再欣賞其它相關圖片,這樣一節課下來同學們對黃山的認識才能全面、直觀。 美術課中欣賞佔有很大的比例,並且這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用多媒體上這類課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二、設計·應用 通過這類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1、 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了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 養成事前預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致、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這屬於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品質的培養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 在這類課程中如:《可愛的吉祥物》、《生活中的標志》、《我喜歡的卡通形象》等課程其實學生是非常喜歡的,但上好這類課程需要一個巧妙的引領,學生才能有新穎的想法,用多媒體在各教學過程中展示各種圖形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記得有次上《我喜歡的卡通形象》一課,因為認為卡通形象學生本身很喜歡,上起來難度並不會很大,因此在准備的時候,只是找了幾張普通的卡通掛圖,雖然很好的上完了這節課,但離我想像中的效果相差甚遠,總結分析,發現可能展示圖片太少,變化不夠,學生並不明白如何進行變化設計,沒有把學生的創作思維真正打開,因此,在上其他班的時候,我精心用多媒體製作了課件,當我把卡通圖片,卡通片,卡通物品等一系列卡通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特別是播放卡通片的時候,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所有同學都進入了狀態。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把各種設計變化過程用多媒體一步步展現播放。學生的設計思路也放寬了許多,設計出來的卡通形象明顯比前一節課的豐富,上課的氣氛也比前一節課熱烈,這就是多媒體帶來的效果啊! 三、造型·表現 通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學習,學生應分別在三個方面達到一定的目標,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目標。知識目標基本概括了造型藝術語言的要素和原理;能力目標則要求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目標突出藝術教育的特徵,強調了體驗樂趣產生興趣,並形成一定的價值態度。 這類課程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技法表現能力,對於技法表現力較差的學生,上這類課較難,總覺得自己畫的不如別人。但 興趣是推動人們認識活動的內部動力,它是構成青少年學習積極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覺完成任務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得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用多媒體設計一種情境,把所講內容貫穿在這些情境之中,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情景之中,使學生產生興趣。如:《空間的魅力》一課,本身學習內容比較抽象。我在備課時收集了許多室內外的風景照片,這些照片空間感較強,有建築、有馬路、有湖泊等,讓學生欣賞、感受透視變化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另外,用簡單的三維動畫設計了一個立方體各個面轉動的動畫,使學生一目瞭然,感覺到透視變化的神奇。還有,記得以前玩過一個三維游戲,進入金字塔內去尋寶,裡面有各種暗道,從不同的地方觀察很重要。這個游戲給了我啟示,學生喜歡游戲,何不把這個游戲的空間搬入課堂,讓學生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呢!當我把游戲打開,同學們都很驚訝,「上課真的可以玩游戲嗎?」我說「如果表現好,當然可以,但我要提幾個問題,注意觀察啦。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面有何不同,特點如何?」學生為了能夠表現一下,對物體變化觀察非常仔細,在觀察之後也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地方,三維動畫游戲進入課堂,使學生對物體的變化一目瞭然。以上都是上《空間的魅力》一課的方法,用多媒體使得枯燥,抽象,難懂的課程容易了許多,使學生產生了興趣。 記得還有一次上《森林之歌》,這課主要內容是認識色彩,感覺色彩。我請計算機老師配合,在計算機教室上了一堂課,學生每人一台電腦,在電腦面前操作不同色彩搭配的感覺。我准備了一幅山水風景畫,變換不同的冷暖色調,畫面產生了不同的變化,給人的感覺也不同。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配上不同的色彩,這樣技法不強的同學也能根據自己的感覺畫出美麗的風景畫,畫的不理想馬上就能進行修改,比用手工繪畫效果好。 四、綜合·探索 這類課程的學習目標如下: 1、了解美術發展趨勢以及美感的多樣性,拓展想像的空間,綜合運用豐富多樣的美術媒材、形式、技能表達自己的創意, 美化環境與生活。 2、了解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社會的關聯,能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3、以個人創造與集體合作的形式參與綜合美術活動,發揮個性,學會合作,體驗探究、發現的愉悅與成就感,激發美術學習的興趣。 我一般上這類課程,會在各個過程中根據需要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在每一課展示作品時,我一定會用多媒體,因為綜合·探索課是一堂動手能力較強,要求同學勇於發現探索的課程。如:《歡快的節日》、《美麗的家園》等課程,我會把上課的過程用攝像機拍出來,包括學生活動過程及作品展示,在下一節課播放給學生看,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較高,並且學生可以根據錄像了解每位同學在這個活動中、任務中擔任了什麼樣的角色,任務完成的如何,有哪些問題,那麼在下次上課是就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提高。 在這些課程當中,我嘗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確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Ⅳ 花的象徵

豆腐花 好吃
大麻花 好硬

Ⅳ 請資深者介紹鬱金香有關知識

鬱金香的本意是一種花卉,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一類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具球莖草本植物,是荷蘭的國花。
鬱金香[1-2]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起源於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3]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早在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御花園中,曾專門種給皇室貴族觀賞。
歐洲最早種植的鬱金香,從土耳其引入。中國19世紀開始引進。依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各異,普遍約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雖然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鬱金香品種,但被大量生產的大約只有150種左右。[4]
美國的白宮,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等的花壇上,每年都有無數遊客來瀏覽和觀賞它的芳容。不但如此,在藝術插花方面,它又是最難能可貴的花材。它的花柄可長達四、五十厘米,不論高瓶、淺盂、圓缸,插起來都格外高雅脫俗,清新雋永,令人百看而不厭。 鬱金香(19張)
中國的鬱金香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在新疆的荒地、丘陵上,最常見的是早春開黃色花的新疆鬱金香。在中國分布最廣泛的野生鬱金香是老鴉瓣,華東,華中地區的山坡甚至公園內都能看到。

鬱金香為多年 生草本植物,鱗莖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
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杯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花期一般為3~5月,有早、中、晚之別。蒴果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
名稱起源
鬱金香原產於中東,16世紀傳入歐洲。Tulipa源於波斯語,是帽子和伊斯蘭頭巾的意思。在中東,人們總是將其與穆斯林頭巾相聯系。由於其花似穆斯林頭巾,波斯語稱之為lband,土耳其語借了過來,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頭巾」。該詞通過法語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進入英文,演變成tulip這一形式。土耳其語tulbend一詞通過另一渠道進入英文,
鬱金香圖片欣賞(18張)則作turban,仍指「穆斯
鬱金香(20張)林頭巾」。[

生態習性
鬱金香原產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帶[6],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 鬱金香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
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Ⅵ 幼兒園中班鬱金香油畫棒教案

早晨一睜眼,就看見窗外淅淅瀝瀝的碎雨,歡快的敲擊著透明的玻璃。頓時,我的心情也像細雨般明亮了許多。昨晚約好朋友去蓮湖公園遊玩,我一番洗漱後,早早就同朋友會了面,一起走到了公園。 雨還沒有停,輕輕的滴著。整個公園都籠罩在煙雨之中。小船悠悠浮在水面上,與亭子相做伴;柳樹輕柔地擺動墨綠的長發,與倒影相做伴;綠水緩緩盪著大大小小的漣漪,與雨水相做伴...... 朦朧 清晨的霧還沒有散去,空中又下起了雨。雨灑在水面上的珠,又濺起,留下縷縷的水蒸氣,與早霧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朦朧的畫。這朦朧,籠罩著水,使這一切的一切變得神奇,像影子般久久不能散去。遠處的橋,隱隱約約;近處的亭,撲朔迷離;一切的景,彎彎曲曲,像畫一般卷了起來,插進了我的記憶深處...... 雅緻這雨可下得真活潑啊!迅速跌進了水,一跳,盪起了小小的水紋,又快速的隱去了。如此乾脆,如此利落,如此輕捷,如同孩子一般,像捉迷藏一樣,沖著路人一笑,卻很快就消失了。柳樹下的水波很大,也盪得很開,像蓮花般優雅得綻放...... 青春 霧氣籠罩著滿個公園,也籠罩了我的心靈。我們的青春又何嘗不是呢?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像塊半透明的紗,往往讓人摸不透,摸不深。青春也孩子氣,像雨珠般明亮,輕盈。它不懂老師的辛勤教誨,不懂家長的「嘮嘮叨叨」,只懂同齡朋友們,那依然長不大的話...... 母愛 這個公園,是一個圈。它有樹,有水,有亭,也有寬闊,有細膩,有包含。那水就好比是我們——天真的孩子,頑皮,淘氣,活潑,執拗,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想著與一般來的緊緊張張,使家長們措手不及。而湖四周的樹,也就是母親,以他廣闊而寬容的心,接受著她的孩子,贊賞他,鼓勵他,包容他。使天真的孩子們笑得更自由...... 雨,略稀了些。我踩著濕濕的泥,揮揮手,一扭頭,扎進了雨水中......

Ⅶ 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手段,它不僅直觀形象,顏色絢麗,音樂動聽,還能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特有的教學情景。綜合以上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使學生較快的掌握知識,開闊視野,展開想像,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新課程標准細分了美術教學的知識領域: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造型·表現、綜合·探索。在各個領域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一些心得體會如下: 一、欣賞·評述 在這個教學領域方面主要實現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激發參與「欣賞·評述」活動的興趣,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 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在欣賞·評述類課程教學時,怎樣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教師還要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但學生一動起來就會亂,這就需要老師的調控、引導,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表揚。 在這個領域中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最為明顯,欣賞過程中需要大量資料,讓學生直觀的欣賞是最好的方法。在備課過程中用多媒體計算機網路去搜尋所需資料,更快,更完整。 在上課的時候用多媒體顯示,把相關圖片一一播放,讓學生欣賞,效果比傳統的方法好。如:《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一課主要講西方繪畫藝術,怎樣讓學生對西方繪畫的特點有一個大的概念,我認為可用中國水墨畫和西方油畫數張在一起作比較,這樣學生可非常直觀的感覺出西方繪畫以寫實為主,這些形象是真實動人的。 波提切利的《春》, 畫面上到處洋溢著春天的詩情畫意。 芳香裊裊的風吹拂著結滿金色果實的橙子林和樹木間的羊齒葉, 它們不斷的顫動閃爍出光影; 鬱金香、銀蕾花、 水仙等鮮花, 猶如織在地上的刺綉, 遍地盛開。柯羅的《陣》,透明、 銀灰色的畫面, 在學生的眼裡呈現出迷茫的狀態, 似乎使他們聽到陣風呼呼作響,感受到大自然豐富的生命, 活躍的脈搏, 在心靈上喚起健康與美的情緒。第三幅《梅杜薩之筏》強烈的明暗對比, 強烈的運動感和悲劇氣氛, 令人觸目驚心. 畫面以昂揚的激情贊頌了人與命運抗爭的救生意志。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圖片簡單方便,配上輕松的音樂效果又好。 又如: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欣賞系列中,有黃山、秦始皇兵馬俑、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介紹。但書中的圖片只有一張,很難滿足學生欣賞的需要。記得有一次上《黃山》一課,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黃山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神奇的風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又稱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但書上圖片只有一張,文字介紹也很簡單,去過黃山的同學也很少,學生看了半天並不覺得黃山有多麼美麗、雄偉、壯觀。怎麼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黃山呢?我收集了大量黃山的圖片,各種風景的都有,有天都峰、迎客松、送客松、光明頂、雲海、霧松等。學生看了情不自禁發出感嘆:「太美了!」這樣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美術課中欣賞佔有很大的比例,並且這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用多媒體上這類課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二、設計·應用 通過這類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1、 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了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 養成事前預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致、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這屬於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品質的培養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

Ⅷ 鬱金香」是哪個國家的象徵

是荷蘭的象徵。

〖名稱起源〗

鬱金香原產於中東,16世紀傳入歐洲。在中東,人們總是將其與穆斯林頭巾相聯系。由於其花似穆斯林頭巾,波斯語稱之為lband,土耳其語借了過來,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頭巾」。該詞通過法語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進入英文,演變成tulip這一形式。土耳其語tulbend一詞通過另一渠道進入英文,則作turban,仍指「穆斯林頭巾」。

〖產地分布〗

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起源於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中國各地庭園中也多有栽培。

〖相關知識〗

☆荷蘭的國花

鬱金香原生長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在1554年從土耳其引入歐洲,從此馬上風行起來,到了17世紀成了荷蘭瘋狂金融投機商們競相追逐的目標。有人還編了一個故事:古代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塊金堆。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黃金變成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了。在每年的情人節為了表達愛意的少男少女們,除了玫瑰,鬱金香也成了傳情意給情人的最佳選擇。這個故事更加深了荷蘭人對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傳媒介還宣揚一句箴言:「誰輕視鬱金香,誰就是冒犯了上帝。」

鬱金香

終於一場「鬱金香熱」席捲荷蘭全國以至歐洲。不少人認為「沒有鬱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寧願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換取幾粒珍稀的種頭。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崩潰了,最後政府介入阻止了進一步的投機。

在瘋狂投機時期,金融市場上的鬱金香數量超出了實際種植的數量,但這許許多多的「狂人舞曲」卻把荷蘭奏富起來了。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只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這個超級拳頭產品的出現,使鬱金香當然無愧地成為國花,也無愧與風車、乳酪、木鞋一道被定為「四大國寶」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年的冬季荷蘭鬧飢荒,很多飢民便以鬱金香的球狀根莖為食,靠鬱金香維持了性命。荷蘭人感念鬱金香的救命之恩,便以鬱金香為國花。另外,鬱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國花。

☆"格里奇"類鬱金香首次亮相京城

眼下,北京中山公園里帶有黑點的綠色葉子,襯托著洋紅色、橘黃帶白邊的鬱金香吸引了眾多遊客。這些從荷蘭引進的「格里奇」類20個品種鬱金香,還是首次在京城亮相。以「回歸自然」為主題的中山公園第十屆大型鬱金香花展於4月21日拉開序幕,將陸續展出60餘個品種、30萬株鬱金香。據公園工程師孟令揚介紹,本屆花展上,鬱金香除『橙色花束』、『幸福時光』、『風度』等一些常規品種外,新增加「格里奇」類的『夢之船』、『瑪麗安』、『黃色黎明』等20個品種。這個種類鬱金香的特點是開花早、花形大、株型矮。這些鬱金香花期不同,開花最晚的在5月初。鬱金香在公園中的布局分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規則式一般擺成矩陣形。自然式則結合公園地勢,發揮創意,進行隨機擺放,以達到和環境和諧的景觀效果。圖為北京中山公園里綻放的「格里奇」類鬱金香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Ⅸ 如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繪畫/美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1&zdhhr-11y13r-262639412490042045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shcoursemobile/?zdhhr-11y13r-262639412490042045

在「繪畫/美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Ⅹ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花

屬:鬱金香屬
荷蘭國花
它作為荷蘭主要的出口觀賞作物,成為荷蘭經濟命脈之一,和風車並稱為荷蘭的象徵。
2. 名稱起源
鬱金香原產於中東,16世紀傳入歐洲。在中東,人們總是將其與穆斯林頭巾相聯系。由於其花似穆斯林頭巾,波斯語稱之為lband,土耳其語借了過來,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頭巾」。該詞通過法語tulipe/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進入英文,演變成tulip這一形式。土耳其語tulbend一詞通過另一渠道進入英文,則作turban,仍指「穆斯林頭巾」。
3. 產地分布
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起源於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中國各地庭園中也多有栽培。
4.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林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花期一般為3~5月,有早、中、晚之別。蒴果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
5. 生態習性
鬱金香原產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帶,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6. 花期調控
鬱金香有耐寒不耐熱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溫,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轉入休眠。平時喜濕潤、冷涼氣候和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 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大種球本身是第一代種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後當年開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種球為子球,它們可培育成大種球。
鬱金香種球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才能開花,在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
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華南地區的氣溫仍可能很高,這時可以將鬱金香栽培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放置2周至3周,待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厘米至2厘米長時,再將其移出冷庫置於栽植棚內生長。
華南地區栽培鬱金香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鬱金香對溫度敏感,若在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往往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准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20℃,夜間溫度10℃-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制生長,會出現「乾花」現象。如持續高溫,箱裝的可將箱移入冷庫,注意冷庫溫度應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制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
7. 品種情況
經過園藝家長期的雜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擁有8000多個品種,被大量生產的約150種。它色彩艷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但開黑色花的鬱金香卻被視為稀世奇珍。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寫的傳奇小說《黑鬱金香》,贊美這種花「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純黑的花是沒有的。黑鬱金香所開的黑花,並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樣,是紅到發紫的暗紫色罷了。這些黑花大都是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來的雜種。諸如荷蘭所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
〖品種〗
(1) 紅色系 火紅鬱金香
摩斯特麻衣路茲:深紅色;
帕路里希達:初為橙紅,不久變為緋紅;
洛拉多:鮮紅色鑲白邊;
博學:鮮紅色;
基斯內里斯:深紅、鑲鮮黃色邊;
伯奇哥:緋紅色;
艾森豪威爾將軍:鮮紅色;
普里特奧哈淪:鮮桃紅色;
哈迪埃洛蒂:緋紅色;
斯特列柯比姆:紫紅色;
玫瑰美人:深桃色。
(2) 黃色系
赫蒂富茲:鮮黃色;
金質獎:深色檸檬黃;
別洛究魯:深黃色;
黃飛騰:亮黃色。
(3) 白色系
莫扎特:白色鑲紅邊;
運動員:純白色;
茲馬:白底鑲紅邊;
阿洛 比羅:純白色等。
鬱金香品種雖極為豐富,卻同風信子一樣,在許多地方栽培不易成功,也常退化。
〖按顏色分類〗
1. 鬱金香(紅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2. 鬱金香(黃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花語:無望之戀
贈花禮儀:由於鬱金香的花莖頗具曲線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紋的包裝紙,4~5株長長的紮成一束,飾帶一定要用黃色的。
3. 鬱金香(白色)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16世紀來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亞大使初次看到這種花,他向身邊的土耳其人詢問其名稱,答案是:tulip。實際上這個發音是指土耳其的頭巾,那個土耳其人誤會了大使的意思,但是這個花名就這樣產生了並沿用下來。
花語:逝去的愛情
贈花禮儀:只用幾只白色鬱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點綴。外面用粉紅色的薄紗白過,再用幾根紅色的細絲帶輕輕的系好。
荷蘭國花——鬱金香鬱金香原生長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在1554年從土耳其引入歐洲,從此馬上風行起來,到了17世紀成了荷蘭瘋狂金融投機商們競相追逐的目標。有人還編了一個故事:古代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塊金堆。但她對誰都不予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黃金變成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了。在每年的情人節為了表達愛意的少男少女們,除了玫瑰,鬱金香也成了傳情意給情人的最佳選擇。 這個故事更加深了荷蘭人對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傳媒介還宣揚一句箴言:「誰輕視鬱金香,誰就是冒犯了上帝。」
鬱金香 終於一場「鬱金香熱」席捲荷蘭全國以至歐洲。不少人認為「沒有鬱金香的富翁也不算真正的富有」。有的人竟寧願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換取幾粒珍稀的種頭。1637年,荷蘭的鬱金香市場崩潰了,最後政府介入阻止了進一步的投機。
在瘋狂投機時期,金融市場上的鬱金香數量超出了實際種植的數量,但這許許多多的「狂人舞曲」卻把荷蘭奏富起來了。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只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這個超級拳頭產品的出現,使鬱金香當然無愧地成為國花,也無愧與風車、乳酪、木鞋一道被定為「四大國寶」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年的冬季荷蘭鬧飢荒,很多飢民便以鬱金香的球狀根莖為食,靠鬱金香維持了性命。荷蘭人感念鬱金香的救命之恩,便以鬱金香為國花。另外,鬱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國花。五. "格里奇"類鬱金香首次亮相京城眼下,北京中山公園里帶有黑點的綠色葉子,襯托著洋紅色、橘黃帶白邊的鬱金香吸引了眾多遊客。這些從荷蘭引進的「格里奇」類20個品種鬱金香,還是首次在京城亮相。 以「回歸自然」為主題的中山公園第十屆大型鬱金香花展於4月21日拉開序幕,將陸續展出60餘個品種、30萬株鬱金香。據公園工程師孟令揚介紹,本屆花展上,鬱金香除『橙色花束』、『幸福時光』、『風度』等一些常規品種外,新增加「格里奇」類的『夢之船』、『瑪麗安』、『黃色黎明』等20個品種。這個種類鬱金香的特點是開花早、花形大、株型矮。這些鬱金香花期不同,開花最晚的在 5月初。鬱金香在公園中的布局分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規則式一般擺成矩陣形。自然式則結合公園地勢,發揮創意,進行隨機擺放,以達到和環境和諧的景觀效果。 圖為北京中山公園里綻放的「格里奇」 類鬱金香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熱點內容
玫瑰花包黑紗是啥意思 發布:2025-09-20 11:01:28 瀏覽:2
聖玫瑰 發布:2025-09-20 10:59:51 瀏覽:254
碧玉簪盆栽 發布:2025-09-20 10:51:49 瀏覽:615
星星管折玫瑰花 發布:2025-09-20 10:50:09 瀏覽:979
ro手游情人節頭飾 發布:2025-09-20 10:49:17 瀏覽:251
槐花怎麼插花 發布:2025-09-20 10:49:16 瀏覽:47
七夕哪兒玩 發布:2025-09-20 10:47:52 瀏覽:237
演講席插花 發布:2025-09-20 10:43:32 瀏覽:819
四川花卉盆景 發布:2025-09-20 10:11:37 瀏覽:984
勾玫瑰花葉子的視頻 發布:2025-09-20 10:00:12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