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復合肥
⑴ 杜鵑花能不能施復合肥
杜鵑花當然能施復合肥
杜鵑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用時要兌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一次。菜籽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沖水施用。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可採用復合肥或緩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⑵ 杜鵑花可以施復合肥嗎
可以的,適量就好
⑶ 杜鵑花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哪些
答: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屬,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灌木和落葉灌木。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其花、葉兼美,為我國的傳統名花。雲南是世界聞名的杜鵑分布中心,滇、藏、川三省(自治區)是主產區。
杜鵑對溫、光、水、土的要求較為嚴格。地栽、盆栽皆宜,一般都用盆、缸等容器栽培。
杜鵑花根系發達,大都為淺根性,分布於20~60厘米的表層土中。山地表土中含有大量的枯枝落葉和腐殖質,呈酸性,所以栽培杜鵑花的土壤,應以pH5.5~6.5的疏鬆肥沃壤土為好,並要求具有團粒結構,排水和通氣均良好。
(1)扦插育苗扦插是繁殖杜鵑花最常用的方法,具成活率高、操作簡便、能夠保持優良品種的性狀。適宜杜鵑花扦插的基質有黑山土、黃山土、河沙、蛭石及珍珠岩等,均具有疏鬆、通氣、透水、雜草和病菌少等特點。後3種具有保濕、保暖的特點,但不含養分,插穗生根後應及早移至培養土中。
扦插後1個月內,注意遮陰和保濕。10月以後,插穗根系已相當豐滿,可以開始施用淡肥,濃度為3%~5%,此時可移至上盆,冬季放進溫室培育。(2)杜鵑花盆栽用培養土的配製杜鵑花為酸性植物,要求土壤pH5.5~6.5,通氣、透水,富含有機質。
①黑山土:由多年的枯枝落葉堆積腐爛而成。酸性,黑褐色,疏鬆,團粒結構好,通氣透水,含腐殖質多,是栽培杜鵑花最理想土壤。南方高山區易於採到。
②黃山土:酸性,含腐殖質少,肥力差,可在冬季前挖取,經過一個寒冬的凍融風化變得疏鬆,病蟲亦相應減少,再適當摻入肥料,即可使用。
③腐葉土:即用一般土壤和枯草落葉,分層堆成土丘,澆入人糞尿,外面用泥密封好,令其充分發酵,1年後即可使用。在裝盆前,應暴曬數日,碾碎,過篩,除去石子、雜草根等雜物。(3)盆栽杜鵑花配方施肥技術杜鵑花喜肥,但又不耐肥,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施肥的方式有基肥和追肥兩種。
①基肥:一般用長效肥料,如蹄甲片、骨粉、餅肥、糞乾等,在上盆或換盆時與土壤摻合使用,肥效長達1~2年。
②追肥:多為速效肥,如人糞尿和化肥等,用量少,見效快。施肥要根據杜鵑花各個生長期的需要。如開花前,要施磷肥,每10天1次,連續2~3次,可使花朵大,色澤艷,花瓣厚,花期長。開花期應停止施肥。花後要補充氮肥,使樹體恢復,促進抽梢長葉。7~8月為高溫季節,生長停滯,不宜施肥。秋季進房前,為杜鵑花長蕾期,需多施磷肥,可以7~10天1次。冬季進入休眠期後,即停止施肥。
③杜鵑花施肥注意事項如下:
一是薄肥勤施,肥料要充分腐熟,盡量不使肥料濺到枝葉上。
二是施肥最好在晴天,盆土乾燥時進行。
三是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此時施肥安全,效果好。
四是施肥後的第二天早上,要澆1次清水,有利於溶解土壤中的肥料,幫助根系吸收。
④杜鵑花缺鐵黃化病的矯治方法:我國北方種杜鵑,因水和土壤呈鹼性,常因缺鐵而黃葉。花農可自行配製礬肥水施用。用人糞尿、豆餅水配製,再置於烈日下暴曬,既損失肥分,又不衛生。據丹東經驗,每50千克水只需用0.1%硫酸亞鐵或加食醋數滴後常年澆用,效果良好。也可用杜鵑花專用肥,既能保持土壤酸性,又能供肥,效果極佳。
⑷ 怎樣給杜鵑花施肥
杜鵑花的施肥技巧:
一般從立春至初夏,每隔7~10天施1次稀薄餅肥水(肥液1份,加水9份)。花芽分化期(一般從6月下旬開始至8月中旬止),增施1次速效性磷鉀肥,如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以促進花芽分化。花謝後,新枝開始生長,施肥濃度應適當提高。但切忌施用過濃和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損傷根系,造成葉片枯萎脫落。盛夏季節,杜鵑生長逐漸緩慢而處於半休眠狀態,應停止施肥。此時施肥不但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而且容易遭受病蟲害。入秋後天氣漸涼,杜鵑進入第二次旺盛生長時期,此間要追施1~2次磷肥,以滿足其生長和孕蕾的需要。每次施肥以後,都要澆1次清水,並及時進行鬆土,以利通氣。10月以後應停止施肥,因為秋季基本停止生長,如果繼續施肥,會使植株在秋冬季節萌發嫩葉,不利於越冬。
⑸ 杜鵑花施什麼肥料好
杜鵑澆水易適中,忌澇又忌旱。杜鵑在生長期,應給予充分水分,保持盆土濕潤,但盆內不宜積水,防止根系腐爛。冬季植株蒸騰量減少,待盆土表面發白後再澆。另外 ,澆水還應注意時間和水溫,冬季最在午後澆,水溫也不能過低,否則易導致落葉。
杜鵑花的「七喜七怕」
一、喜酸怕鹼。杜鵑花喜酸性土壤,在鹼性或偏鹼性土壤中生長不好,甚至死亡。土壤酸度以ph5.3為適宜。杜鵑花營養土的配比為腐葉土(最好是松柏葉)4-6份,青苔0.1-1份、河沙3份。其次澆水也需要澆酸性水,家庭蒔養可用腐熟(發酵)的淘米水或用自來水加食用醋(稍有變色即可)。
二、喜濕怕澇。杜鵑花性喜濕潤的土壤。澆水的原則是:要見濕見於、土表不幹不澆,一次澆透,忌澇積。
三、喜涼怕熱。杜鵑花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溫度高於25℃時,要及時降溫。將植株移到蔭涼處,葉面、地面都要噴水,加強通風。在北方夏天將植株放在早晚見光處,冬季入室。
四、喜半蔭怕強光。杜鵑花平時在半蔭下生長良好,遇到強光則易燒傷。強光首先易使葉片干尖,進而整個葉片乾枯、脫落,枝條也易出現萎蔫、乾枯。這主要是在強光高溫下,杜鵑葉片水份蒸發量大,下部供水不足,因而萎蔫、乾枯。
五、喜小風怕大風。杜鵑花喜通小風。通風不良容易出現病蟲害,但是它也怕大風,尤其是乾燥的大風和乾熱風,對它影響很大。
六、喜潮濕'i白乾燥。北方空氣乾燥對杜鵑生長十分不利。乾燥是北方杜鵑的重要死因之一,所以創造潮濕環境很重要,除每天葉面噴水1-2次,地面噴水1-2次外,還可用塑料袋在夜間罩起來,白天敞開,以保持濕度為70-90%。
七、喜肥沃怕大肥。杜鵑花喜肥沃土壤,施肥宜用腐熟的大豆餅肥,芝麻醬渣、臭雞蛋等,選其一種做為主肥,混合後加土50%,攪拌均勻,發酵後做為固體肥使用。亦可做液肥使用。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圃。全元素花肥,可在生長旺期使用。用肥以薄肥勤施為原則,大肥(濃肥)極易造成肥害。
盆栽杜鵑開花後,必須進行適當的修剪,才可保持樹勢旺盛而不衰,來年花朵滿樹。因為杜鵑的分枝能力強,怕悶不透氣,如果任其自由生長,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密不通風,便會造成樹勢衰弱、開花減少的後果。 修剪時,根據樹型和生長情況,一般是保留健壯枝,剪除纖細枝、病蟲害枝、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內膛枝,做到枝條和枝條之間有一定距離,分布均勻,通風透光。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⑹ 杜鵑花用什麼肥料
一、基肥抄
基肥一般在杜鵑花栽襲種或換盆時,摻入到基質之中,通常選擇氮磷鉀比例均衡的復合肥。肥料不宜過濃,因為此時的植株需要緩苗,濃肥會對其生長不利,所以使用前要進行稀釋。
二、花前施肥
在開花之前,充足的肥料可以增加花朵的數量,也會對開花質量有幫助。此時施肥以磷肥為主,加入少量的鉀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少施或不施氮肥,否則會使其徒長,對開花有阻礙作用。
三、花期施肥
花期一般不需要施肥,此時它會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不太需要額外的肥料。施肥不當很有可能導致縮短花期,甚至使花蕾枯萎。
四、花後施肥
花後是施肥的另一個重要時間段。由於杜鵑開花會消耗大量的養分,需要補充一定的氮肥。在夏季進入半休眠期,此時不需要施肥。但8-9月,它就會恢復生長,此時每15天就要施一次磷肥。入冬之後停止施肥。
⑺ 杜鵑花怎麼施肥養法
杜鵑花施肥來主要在生長期、花前源期和花後期。生長期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春季每月施腐熟的餅肥3-4次,秋季則以磷鉀肥為主,促進花芽的分化。在開花之前,多施磷肥對開花的數量質量都有提升。花後要補充氮肥,及時為植株增加養分,有利於其成長。施肥前一定要控水,施肥後再澆水,能加速肥料的吸收。杜鵑(學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⑻ 杜鵑花適合哪些肥料 施什麼肥最好
杜鵑花施肥分三個時節,
1.生長期間:杜鵑在生產期間喜薄肥勤施,以稀釋的腐熟專餅肥為最好,一般屬7-10天施一次,入秋後進入第二次生長階段,在花芽分化及孕蕾期需增施磷鉀肥,施肥後的次日澆一次水;
2.開花期:開花前一個月需施含磷肥料,花謝後,施肥的濃度可適量增加一些;
3.休眠期:盛夏季節杜鵑呈半休眠階段,必須停止施肥,10月份後杜鵑基本停止生長,這時也要停止施肥,以利於植株越冬
⑼ 杜鵑花用幾粒復合肥
復合肥中含有很多的較多的生長元素,盆花中不需要放太多粒,具體多少粒沒有準備的數量,主要根據盆栽的大小和生長狀態決定。大型盆栽和小型盆栽需肥
量不同,小型的盆栽在花盆中放3-4粒就可以。要是盆栽比較的大,生長狀態也很
好,可以適量酌情多幾粒,增加到5-7粒左右。
⑽ 杜鵑花開花期怎麼施肥
杜鵑花花期管理要點---4要素
杜鵑花性喜涼爽濕潤氣候,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4~5.5的酸性土壤,對光照有一定要求,不耐曝曬,宜在半陰條件下養護。蕾期是指杜鵑花從現蕾開始到大部分花朵開放的這段時間,一般為90~120天,這段時間的長短與濕度、養護有很大關系,要使花開得好、開得長,必須重視蕾期管理,其要點如下:
1、光照。杜鵑花必須在半陰條件下養護,現蕾初期適當加光,花蕾膨大期減弱。遮光可以起到延緩開花和延長花期的作用,但不可太陰,也不可強光直射,光照過強會使花色變淡、早謝。放在大棚中的開花杜鵑應特別注意通風,否則容易悶壞,引起落葉,大傷元氣,空氣濕度最好達到70%~80%。
2、水分。由於杜鵑花為淺根系纖細根群,既怕旱又怕澇,澆水不當,輕則落葉,重則死亡。因此澆水是否適當是養好杜鵑花的關鍵之一。開花期間,盆土宜帶潮,因為杜鵑花開花數量很多,需要的水量大,水分不足花瓣就會耷拉下來,雖然立即補水還能挺起,但瓣邊褪色,接著變為褐色,觀賞效果差,嚴重時甚至會使植株花後不出新梢。澆水要直接入盆,切不可從樹冠上噴淋,防止水澆到花心裡積水腐爛,縮短花朵的壽命。一般兩三天澆水1次,每天都必須檢查1遍,適當給水。最好使用與室溫接近的水,避開早晚澆水,最好是上午10點之後,下午4點以前。
3、溫度。花期的早晚與溫度關系最大,溫度高開花早,溫度低開花遲,所以控制溫度可以催延花期。開花後的適溫白天為10~15℃,夜晚5~10℃,溫度過高,反而有助於抽梢,減少花蕾。開花以後,低溫涼爽有利於花期的延長。養護環境的溫度變化不宜過大,同時應避免冷空氣直吹植株,大風天氣必須防風。應重視天氣的變化,隨時採取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