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葉插長不大
Ⅰ 怎麼養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是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常綠草本花卉。全身嫩肉質狀並密被白絨毛,具極短的地上莖。葉片輪狀平鋪生長而組成蓮座狀,葉卵圓形,先端稍尖,長約6厘米,寬約5厘米,全緣。花梗自葉腋間抽出,花莖紅褐色,花單朵頂生或交錯對生,花被5裂,組成圓盤狀,花徑3-4厘米,裂片卵圓形,花色有深紫羅蘭色,、蘭紫色、淺紅色、白色、紅色等色,而且有單瓣也有重瓣,有的葉面帶黃色花紋。花期很長,夏秋冬季均能連續開花。
原產於熱帶非洲,生長在熱帶雨林中溫暖、潮濕多陰的地方。因而非洲紫羅蘭喜溫暖濕潤而又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也不耐高溫。合適的生長溫度為18-24℃。非洲紫羅蘭喜光,如光線不足,只長葉不開花;但又懼怕直射光,光照過強,葉面會出現黃斑,所以不要陽光曝曬。空氣相對濕度應在50-80%。把栽有植株的盆放在盛水的托盤上,可提高相對濕度。不要進行葉面噴水,否則葉片會產生難看的黃斑。澆水也不要澆在葉片上。土壤澆水一般在室內每周兩次。非洲紫羅蘭要求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盆要矮而寬,保持排水良好。生長季節每周施肥一次,應施稀薄液肥,開花期應少施氮肥。
非洲紫羅蘭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組織培養法。扦插一般用葉插法,5月份進行把帶有2-5厘米葉柄的葉片插入沙質土中,注意保濕,一般15天左右可生根。
Ⅱ 多肉植物如何繁殖之葉插篇
適合葉插的花卉有觀葉秋海棠、大岩桐、虎尾蘭、虎耳草、金蓮花、非洲紫回羅蘭、豆瓣綠、石蓮花、蘆薈等。答
(1)平置法。取蟆葉秋海棠的一片葉子,把葉柄剪掉,先將葉背的主脈用刀片切出許多小傷口,然後平置在干凈濕潤的沙土上,並用小塊厚玻璃或卵石壓在葉面上,使主脈與沙面緊貼。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經1個月左右,幼苗即可從主脈傷口處萌發而出,具體操作方法如圖所示。為了減少葉面蒸騰和節省插床面積,最好先把葉片的邊緣剪掉。
(2)直插法。將虎尾蘭的革質多肉葉片切成小段,每段長4~6厘米,淺插於素沙土中,經過一段時間,從基部傷口處即萌發須根,並長出地下根狀莖,由根狀莖的頂芽長出一棵新的植株(如圖所示)。
(3)葉柄插。大岩桐葉片帶上3厘米長葉柄插入沙土中,可自葉柄基部形成小球莖,並生根發芽,形成一新植株。
Ⅲ 養護非洲紫羅蘭的時候,最難的是不是「精耕細作」
一、非洲紫羅蘭的歷史:
非洲紫羅蘭盆栽養護兩三年左右,就可以長出較為健壯的側芽,可以在花後進行分株繁殖。
非洲紫羅蘭的側芽長到5厘米以上,就可以在換盆的時候,直接掰開,重新栽種在新的盆土中。
Ⅳ 非洲紫羅蘭是如何繁殖的
非洲紫羅蘭種子難得,一般用葉插法繁殖,在冬春季剪取健壯的葉片,將葉柄部內分的1/3~1/2插入素沙容或蛭石中,保持15~25℃,濕度較高,15~20天即可生根,兩個月出芽成苗,3片葉時上盆。
大量繁殖用組培法,用MS培養基加BA0.1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將合適的葉片在自來水沖洗10分鍾,放入75%酒精中3秒鍾,用蒸餾水沖洗3次,然後放入0.1%升汞浸泡5分鍾,用水沖洗5次。在無菌箱內同樣用酒精與升汞消毒。將接種好的三角瓶放入無菌箱內或窗檯散射光處,保持適溫20~25℃,40天後長出不定芽切割繼代培養。瓶苗長到1厘米大小出瓶育小苗,用塑料盤,珍珠岩及蛭石粉各半混合,基質厚3厘米,蓋玻璃板,放在散射光處,保持15~30℃,小苗很快生根。育大苗用穴苗盤,基質為珍珠岩,蛭石各2份,草炭土1份,高溫消毒,小苗栽在穴孔中,噴水罩塑膜套,3個月後上盆。上盆用A102×80塑料花盆,栽入盆中填入2/3基質,澆水蓋膜,光水適宜,開花時上市。
Ⅳ 如何養好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又叫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宜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
非洲紫羅蘭是美麗的,花期很長的開花植物
首先需要將非洲紫羅蘭放在您家裡正確的位置,關鍵詞「半日照」,它需要的光照要求不高,家裡每天日照在2小時左右的位置最適合它,可以放在北陽台有閃射光的位置。
其次是澆水,非洲紫羅蘭的葉子很厚實,水分蒸發量不大。所以三五天澆水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時候澆水的時候不要濺到葉子和花朵,在有太陽的時候很容易灼傷葉子
然後是配土,需要參入百分20左右的珍珠岩確保土壤的酥鬆性,這樣非洲紫羅蘭的根系能夠更透氣也更好的生長
最後是花盆的選擇,直徑8厘米左右的小花盆是最適合非洲紫羅蘭的,盆太小開花不多,太大了澆水不好控制容易澆水過多而導致爛根死亡。
種植非洲紫羅蘭的10個秘訣
植物選擇:非洲紫羅蘭可以從葉子觀察狀態,深綠色的葉子是最為健康的,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可以盡量挑選深綠色葉子的苗。
環境要求:非洲紫羅蘭是室內植物,不能露養,夏季高溫的時候需要放在陰涼地方。
光線要求:非洲紫羅蘭閃射光是最佳的,每天有不斷的閃射光或者日照2小時左右就好。
澆水控制:非洲紫羅蘭喜歡潮濕,但是又不能讓它因為澆水太多而爛根死掉。澆水對於新手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澆水的把控直接影響了非洲紫羅蘭的生長。推薦大家使用線吸盆,以線吸的方式讓植物從下面吸收水分,這樣會相對簡單也省去澆水的時間。
濕度控制:非洲紫羅蘭的濕度要求較高,可以每天在它附近噴霧一兩次或者在它周圍放一盆水來提高濕度。
溫度控制:非洲紫羅蘭喜歡的溫度和人比較相似,我們一般18度左右感覺最為舒適,它也是這樣,所以盡可能的將家裡的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
花盆選擇:花盆盡量選擇透氣透水的花盆,因為非洲紫羅蘭很怕水分多了爛根。
土壤選擇:非洲紫羅蘭要求土壤透氣,所以珍珠岩和泥炭的搭配在2:8左右為最佳,然後可以家點骨粉和雞糞肥攪拌在土裡提高土壤的營養成分。
施肥:非洲紫羅蘭不需要大肥,在花期的時候適當追肥即可。可以選擇花期的時候放一點緩釋肥在土面,每隔一周左右用必開花或者其他液肥進行澆水。
扦插繁殖:植株夠大的時候可以剪掉一些葉子,一方面是修剪株型,另一方面可以將葉子用於扦插繁殖。
Ⅵ 如何培養優質的非洲紫羅蘭盆花
非洲紫羅蘭,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是開花植物中比較耐陰的一種,被譽為「室內花卉皇後」。
非洲紫羅蘭繁殖一般採取葉插法,最佳扦插時間以最低夜溫達到18℃時為好,土壤溫度低於15℃時生根速度就會減慢。所以,春季或秋季是非洲紫羅蘭最佳的繁殖季節。
非洲紫羅蘭扦插由草炭、蛭石、珍珠岩、沸石混合而成的基質為好,其比例為6∶2∶1∶1。pH控制在5.5~6.0之間。在扦插前,基質上噴清水,使其吸足水分。
選擇健康無病害的植株上肥厚結實、葉色濃綠的葉片,保留約1厘米的葉柄,將葉片按同一方向稍微傾斜插入基質中,深度2厘米左右。將扦插苗放置在遮陽條件下養護,噴灑多菌靈等進行消毒,以預防根腐病。20天後,葉片的先端出現向上生長的跡象,說明已生根,就可以開始施肥了。待其有3~5個小葉展開後,定植在花盆裡。
這之後進入栽培管理階段,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水肥管理。
在幼苗期,施用N∶P∶K比例為6.5∶6∶19的液肥。每2周施肥一次。中間以噴淋方式澆清水1~2次,水溫在20℃左右為宜。成苗期,春、夏、秋每周澆水一次,盆土干透再澆。每2周施肥一次。冬季每2周澆水一次即可。每次澆水要澆透。不用施肥。為了促進開花,可用濃度不超過0.2%磷酸二氫鉀每周噴施一次葉面肥。花期內不要再施肥,澆水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從花上面澆。
(2)溫度。
非洲紫羅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25℃,8℃以下會遭遇凍害。當氣溫在10~15℃時,生長緩慢。在成苗期,長期低溫會使葉片擠在一起,株型雜亂無章。溫度過高,植株會徒長,葉柄軟弱無力。晝夜溫差是非洲紫羅蘭開花的必要條件,在開花前要保持5℃以上的晝夜溫差。
(3)濕度。
幼苗期環境相對濕度以70%~90%為宜,為了防止病害發生,要注意通風,但通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4)光照。
非洲紫羅蘭向光性較強,在幼苗期應有規律地轉動育苗盤,以保證植株發育勻稱。
(5)病蟲害。
非洲紫羅蘭在成苗期最易感染灰霉病和白粉病。為了預防灰霉病的發生,可以採用通風、及時摘除多餘葉片等方法。如果發現感染病株一定要及時銷毀。白粉病發生時,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銹寧乳等治療。如發現蚜蟲、薊馬等蟲害也要及時使用相應葯物進行治療。
Ⅶ 非洲紫羅蘭研究進展 詳細點的嘛 最好有點參考文件...
非洲紫羅蘭原自非洲.一八九二年被人發現.在短短九十年間,全世界普遍專種植,品種增至二千多屬.在坦喀伊加有一省名叫烏薩巴拉(Usambara).當地的區長是瓦路頓.聖保羅男爵(Baron Walton Von Saint).他自幼受父親的薰陶,對植物很感興趣,一次在距離坦加(Targa)市的樹林中,他發現有一種矮生的草本植物生長在石灰石裂縫中的腐植土裹.這植物開單瓣藍色花,花形很美,這就是最初發現的(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的花語—繁茂、美麗。偏愛紫羅蘭的人內心崇尚高雅和天使般的聖潔,但同時也代表了她的單薄、脆弱,渴望有一個理想的歸宿。
Ⅷ 花卉葉插繁殖的方法有哪些分類
在葉片上能產生不定根和不定芽的花卉,可用葉插法繁殖。這類花卉葉脈可在專傷口部分產生愈屬合組織然後萌發不定芽和不定根,從而形成新植株。此法一般分為平置法、直插法及葉柄插法3種。葉插的方法是:可將大岩桐、非洲紫羅蘭、菊花等,帶葉片的葉柄直接插入素沙中;秋海棠類,可將葉片平置在基質上面,將其較粗葉脈切傷,並用小塊厚玻璃或小石塊壓在葉面上,使葉脈與沙面緊貼,便可從傷口處長出小植株;可將虎尾蘭等切成小段,每段長4~6厘米,淺插於素沙中,經過一段時間即可從傷口處萌發須根,並長出地下根狀莖,由根狀莖的頂芽長出新的植株。
Ⅸ 非洲紫羅蘭怎麼繁殖 四大繁殖方法解析
1、種子繁殖
可在每年的8到10月份時將種子種下,此時間內它發芽率極高,小苗也長得很健壯。通常它的種子很小,在選擇盆土時需要細心一點,然後可將種子放進去,壓平即可;種子在種的時候不能讓土壤太濕,然後放在通風處,調整溫度為18到24度,大約20天之後就能發出小芽了。因為它的小芽很虛弱,所以只需放在散光處的溫暖地方,讓土壤微微濕潤即可,慢慢它就會進入到正常的生長狀態了。
Ⅹ 非洲紫羅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非洲紫羅蘭種子難得,一般用葉插法繁殖,在冬春季剪取健壯的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1/2插入素沙或蛭石中,保持15~25℃,濕度較高,15~20天即可生根,兩個月出芽成苗,3片葉時上盆。
大量繁殖用組培法,用MS培養基加BA0.1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將合適的葉片在自來水沖洗下10分鍾,放入75%酒精中3秒鍾,用蒸餾水沖洗3次,然後放入0.1%升汞浸泡5分鍾,用水沖洗5次。在無菌箱內同樣用酒精與升汞消毒。將接種好的三角瓶放入無菌箱內或窗檯散射光處,保持適溫20~25℃,40天後長出不定芽切割繼代培養。瓶苗長到1厘米大小出瓶育小苗,用塑料盤,珍珠岩及蛭石粉各半混合,基質厚3厘米,蓋玻璃板,放在散射光處,保持15~30℃,小苗很快生根。育大苗用穴苗盤,基質為珍珠岩、蛭石各2份,草炭土1份,高溫消毒,小苗栽在穴孔中,噴水罩塑膜套,3個月後上盆。上盆用A102×80塑料花盆,栽人盆中填人2/3基質,澆水蓋膜,光水適宜,開花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