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茉莉花
『壹』 茉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茉莉花又名抹麗、茉莉,是木棲科常綠木本花卉。其花雖無驚人艷態,然而清香版純潔,從夏到權秋開花不絕,所以古人稱茉莉花為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原產印度,早在1600年前的漢代已由西亞傳入我國,初時作為葯用和觀賞植物栽培。茉莉花又經常被串成花串作為頭飾,幽香清雅,別有風韻。宋代詩人蘇軾就有「暗香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茉莉花在宋代已廣為栽培。據宋代《閩廣茉莉說》中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而後的《本草綱目》和《群芳譜》對茉莉花的葯用價值及其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貳』 關於茉莉的古詩
宋·姚述堯。《行香子·茉莉花》:「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 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宋·楊巽齋。《茉莉》:「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
滿庭芳·茉莉花
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出塵標格,和月最溫柔。堪愛芳懷淡雅,縱離別,未肯銜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猶記得,菱花鏡里,綠鬢梢頭。勝冰雪聰明,知己誰求?馥郁詩心長系,聽古韻,一曲相酬。歌聲遠,余香繞枕,吹夢下揚州。
冰雪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瑣窗開。香從清夢回時覺,花向美人頭上開。
冰姿素淡廣寒女,雪魄輕盈姑射仙。
翠葉光如耀,冰葩淡不妝
荔枝鄉里玲瓏雪,來助長安一夏涼。情味於人最濃處,夢回猶覺髻邊香。
露華洗出通身白,瀋水熏成換骨香,近說根苗移上苑,體漸系出本南荒。
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
天晴空翠滿,五指拂雲來。樹樹奇南結,家家茉莉開。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遠自過江船。山塘日日花城市,園客家家雪滿田。新浴最宜纖手摘,半開偏得美人憐。銀床夢醒香何處,只在釵橫髻發邊。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這是宋代詩人姜夔形容茉莉花的詩句。茉莉盈白如珠,幽香襲人。詩人劉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葉光如耀,冰葩淡不妝。"《行香子·茉莉花》 宋·姚述堯 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茉莉》 宋·楊巽齋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 唐太宗李世民有詠茉莉花的詩句:「冰姿素淡廣寒女,雪魄輕盈姑射仙。」宋代許裴詩贊美茉莉花小巧且潔白如雪:「荔枝鄉里玲瓏雪,來助長安一夏涼。情味於人最濃處,夢回猶覺髻邊香。」北宋葉廷珏在泉州任職期間寫了一首《茉莉》詩:「露華洗出通身白,瀋水熏成換骨香,近說根苗移上苑,體漸系出本南荒。」明末清初嶺南詩人屈大均《陽江道上逢盧子歸自瓊州賦贈》描寫了茉莉花開的繁盛景象:「天晴空翠滿,五指拂雲來。樹樹奇南結,家家茉莉開。」清代詩人陳學洙詠《茉莉》詩:「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遠自過江船。山塘日日花城市,園客家家雪滿田。新浴最宜纖手摘,半開偏得美人憐。銀床夢醒香何處,只在釵橫髻發邊。」清代王士祿還把把茉莉比作冰清玉潔的美少女:「冰雪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瑣窗開。香從清夢回時覺,花向美人頭上開。」 給茉莉授予人間第一香的美譽的,當屬清代詩人江奎的詩:「雖無驚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天。靈種移來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
『叄』 古詩里的茉莉花
古詩里描寫茉莉花的也有很多,不知道你是指哪些方面的?
『肆』 茉莉花的由來是什麼
江蘇民歌《茉莉花》,不僅國人喜歡唱,而且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傳唱的經版典之作。那權么茉莉花在我國是如何由來的呢?
茉莉花又名抹麗、茉莉,是木棲科常綠木本花卉。其花雖無驚人艷態,然而清香純潔,從夏到秋開花不絕,所以古人稱茉莉花為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原產印度,早在1600年前的漢代已由西亞傳入我國,初時作為葯用和觀賞植物栽培。茉莉花又經常被串成花串作為頭飾,幽香清雅,別有風韻。宋代詩人蘇軾就有「暗香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茉莉花在宋代已廣為栽培。據宋代《閩廣茉莉說》中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而後的《本草綱目》和《群芳譜》對茉莉花的葯用價值及其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伍』 贊美茉莉花的詩
1、宋·姚述堯《行香子·茉莉花》
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茉莉花天賦仙姿:天生美妙的外貌(茉莉花好看)玉骨冰肌:沒說的吧?現代話也是這樣向炎威:向炎熱逞威 (茉莉花不怕天氣熱)獨逞芳菲。
2、北宋·葉廷珏《茉莉》
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
獨自展現茉莉花的嬌艷姿態。輕盈雅淡,初出香閨:像剛出閨房的少女一樣輕盈淡雅。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
3、江奎,朝代宋代《茉莉花》
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雖然缺少艷壓群芳的嬌美,少了些能吸引人們眼球的外表,但是從她身上流露著的冰清玉潔之氣,卻令人驚嘆。
4、徐千里 朝代宋代《茉莉花》
炎洲綠女雪為肌,十二朱闌月未移。香逼簟紋眠不得,為渠醒過打鍾時。
自古以來,茉莉花就在中國廣為栽種,得到人們的喜愛。
5、北宋·葉廷珏《茉莉》
露華洗出通身白,瀋水熏成換骨香,近說根苗移上苑,體漸系出本南荒。
莉盈白如珠,幽香襲人。詩人劉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葉光如耀,冰葩淡不妝。
『陸』 茉莉花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江蘇民歌《茉莉花》,不僅國人喜歡唱,而且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傳唱的經典之作內。那麼茉莉花在我國容是如何由來的呢。
茉莉花又名抹麗、茉莉,是木棲科常綠木本花卉。其花雖無驚人艷態,然而清香純潔,從夏到秋開花不絕,所以古人稱茉莉花為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原產印度,早在1600年前的漢代已由西亞傳入我國,初時作為葯用和觀賞植物栽培。茉莉花又經常被串成花串作為頭飾,幽香清雅,別有風韻。宋代詩人蘇軾就有「暗香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茉莉花在宋代已廣為栽培。據宋代《閩廣茉莉說》中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而後的《本草綱目》和《群芳譜》對茉莉花的葯用價值及其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柒』 關於茉莉花的詩句
關於茉莉花的詩句匯總如下
《滿庭芳 茉莉花》
[ 宋代 ] 柳永
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出塵標格,和月最溫柔。堪愛芳懷淡雅,縱離別,未肯銜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猶記得,菱花鏡里,綠鬢梢頭。勝冰雪聰明,知己誰求?馥郁詩心長系,聽古韻,一曲相酬。歌聲遠,余香繞枕,吹夢下揚州。
《點絳唇 艷香茉莉》
[ 宋代 ] 王十朋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滿。好利心殊淺。
貝葉書名,名義誰能辨。西風遠。勝鬟不見。喜見瓊花面。
《奉教和王達善學士梅花四詠 其二 梅香》
[ 唐代 ] 王翰
雪為豐采月為神,檀蕊風傳始辨真。
高似廣寒攀桂客,幽如湘水佩蘭人。
冰蕤吹破黃金粟,玉骨薰穠紫麝塵。
世上群芳孰可比,可憐茉莉屬殘春。
《茉莉 其一》
[ 清代 ] 屈大均
未開先食蕾,蟲細若飛絲。
葉底粉如雪,香宜月上時。
《茉莉 其二》
[ 清代 ] 屈大均
欲花先摘葉,葉少始花多。
向夕沾人氣,香如膏沐何。
《珠江春泛作》
[ 清代 ] 屈大均
珠水煙波接海長,春潮微帶落霞光。
黃魚日作三江雨,白鷺天留一片霜。
洲愛琵琶風外語,沙憐茉莉月中香。
斑枝況復紅無數,一棹依依此夕陽。
《法性寺六祖戒壇》
[ 唐代 ] 李群玉
初地無階級,餘基數尺低。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驚俗生真性,青蓮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缽在曹溪。
《念奴嬌 十二夜對月戲柬劉公㦷吏部時吏部新納姬六疊前韻》
[ 清代 ] 陳維崧
今宵閑想,問誰家畫閣,一雙人月。細把朝衫薰豆蔻,徐綰八盤元發。
人有琴心,家居潁尾,風調偏親切。紅窗爾汝,夜闌一倍難歇。
為語十二樓中,金風初厲,莫任瓊扉豁。遙憶掃眉驅使處,茉莉萬枝香雪。
天與貂蟬,地多金粉,笑揀名花折。獨憐銀漢,有人搗葯愁絕。
《爪茉莉 茉莉》
[ 清代 ] 陳維崧
暑院追涼,憶炎荒軼事。蠻娘圃、瓊天粉地。任他開落,極望與、籬花相似。
更帶暝、紉雪成團,沿坊叫,喧夜市。
贛州船下,到吳天、伴羅綺。相寵愛、夜堂空翠。而今離散,判分攜、幾千里。
料幽花、也怨月明如水。海天冷,那易睡。
《南歌子 茉莉》
[ 宋代 ] 陳允平
素質盈盈瘦,嬌姿淡淡妝。曲勾闌畔倚秋娘。一撮風流都在、晚西涼。
綵線串層玉,金篝絡細香。半鉤新月浸牙床。猶記東華年少、那門相。
『捌』 關於茉莉花的詩句有哪些
1、宋·姚述堯《行香子·茉莉花》。
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2、北宋·葉廷珏《茉莉》。
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
3、江奎,朝代宋代《茉莉花》。
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4、徐千里 朝代宋代《茉莉花》。
炎洲綠女雪為肌,十二朱闌月未移。香逼簟紋眠不得,為渠醒過打鍾時。
5、北宋·葉廷珏《茉莉》。
露華洗出通身白,瀋水熏成換骨香,近說根苗移上苑,體漸系出本南荒。
『玖』 為何,唐宋時期,長安婦女要頭戴茉莉
茉莉花是自古以來人們常用的美容花,人們用其花浸液做香水,芬芳可愛。茉莉花含苯甲醇、芳樟醇酯、茉莉花素等有機物,有一定美容作用。《本草綱目》載,以其「蒸油取液,做面脂頭則澤」,可「長發潤燥香肌」。另有一種素馨花,稱大號茉莉,也是美容花。宋、元、明、清時,南國的婦女摘其花做花環,「以繞雲鬢」或「蒸油取液」,香氣襲人,具「長發潤肌」之效。用素馨花美容之風一度盛行江南。
「風流不肯逐春光,削玉團酥素淡裝,疑是仙人天上至,毗鄰一夜滿城香。」這首詩說的就是茉莉花。
茉莉花早在漢代就從亞洲西南傳入中國,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茉莉花清白雅稚,花山秀麗,冰姿玉蕊,濃香馥麗。正如古詩所言「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野人不敢煩天女,自折瓊枝置枕旁。」
茉莉其葉色翠綠,花朵顏色潔白,香氣濃郁,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在素馨屬中,最著名的一種是雙瓣茉莉,也就是人們平常俗稱的茉莉花。
「花開滿園,香也香不過它」,它就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茉莉花雖無艷態驚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蘭花之幽遠、玉蘭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茉莉花素潔、濃郁、清芬、久遠,它的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朴、玲瓏、迷人。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它也作為友誼之花,在人們中間傳遞。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茉莉詩句:「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 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茉莉之香似乎只得婦人的歡心,而且是市井婦人的歡心。女為悅己者容,頭簪茉莉一朵,黑發白花,有良好的視覺效果;濃香襲人,似隱諱而挑逗的語言。
張岱《陶庵夢憶》: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欄綺疏,竹簾紗幔。夏月浴罷,露台雜坐。兩岸水樓中,茉莉風起動兒女香甚。女客團扇輕紈,緩鬢傾髻,軟媚著人。
因此茉莉之俗,古人早有定論:茉莉一花,單為助妝而設,其天生以媚婦人者乎?是花皆曉開,此獨暮開。暮開者,使人不得把玩,秘之以待曉妝也。是花蒂上皆無孔,此獨有空。有孔者,非此不能受簪,天生以為立腳之地也。若是,則婦人之妝,乃天造地設之事耳。植他樹皆為男子,種此花獨為婦人。既為婦人,則當眷屬視之矣。妻梅者,止一林逋,妻茉莉者,當遍天下是也。——李漁《閑情偶寄》
茉莉原產地,一說在波斯,一說在印度,大約在漢代傳入中國,曾經叫「耶悉茗」,又叫「柰花」。因為不懂中國的文化傳統,香得太膩,讓詩書之士受不了。但婦女喜歡,被當作香水用,簪戴茉莉之事,《晉書》就有記載:「都人簪柰花,為織女戴孝。」供佛時也用,佛本外來,所以不拒絕她的供養。宋人鄭域甚至在《松窗詩話》說,茉莉是在漢代隨同佛教一起傳入中國的。因此茉莉在佛教中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鬘華」。
然而俗與雅,原本是糾纏不清的。王羲之一幫雅人於永和九年會於會稽山之蘭亭,群賢畢至,少長賢集,歷史國寶級的雅事也。唐宋兩朝,白樂天、蘇東坡先後治杭州,政平訟簡,清節映世,但工作之餘載妓看山,尋花問柳,只怕也少不了茉莉花香的撩拂。張岱提及此等事,嘆曰:「此真曠古風流,熙世樂事,不可復追也已!」
『拾』 茉莉在古代叫什麼
小南強、萼綠君、柰花(亦作柰子花)。
茉莉花,木犀科、素馨屬直立或攀援灌木,高達3米。
小枝圓柱形或稍壓扁狀,有時中空,疏被柔毛。葉對生,單葉,葉片紙質,圓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兩端圓或鈍,基部有時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常明顯,微凸起,除下面脈腋間常具簇毛外,其餘無毛。
裂片長圓形至近圓形,先端圓或鈍。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茉莉的花極香,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
(10)宋代茉莉花擴展閱讀:
花語:
茉莉花素潔、濃郁、清芬、久遠,它的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朴、玲瓏、迷人。
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它也作為友誼之花,在人們中間傳遞。
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茉莉花的花語為官能的、你是我的,因為它的香味迷人,很多人會把她當成裝飾品一樣地別在身上。
在婚禮等莊重場合,也是一種很合宜的裝飾花。也經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 茉莉花茶是一種香味極濃的茶。
但是,真正用於這種茶葉的,是另一種與茉莉花品種很接近的花。
清的外形,讓你很難想像原來她有著如此香甜醇美的花香。
散發著就像其花語所說的「官能的」香味。
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各種香水中的主要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