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奧運頒獎
『壹』 北京奧運會領獎播放的歌曲是
本次頒獎儀式音樂以《茉莉花》」曲調為主要元素,但最大的亮點是以湖北曾侯乙編鍾的原聲和玉磬的聲音融合演奏的「金玉齊聲」、「金聲玉振」的音樂效果。
『貳』 08年奧運會的頒獎曲是什麼
2008年製作的玉磬配2400年前的編鍾
奧運頒獎音樂「金聲玉振」
時報訊 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獲獎運動員將在「金聲玉振」中戴上「金鑲玉」獎牌。
昨日,北京奧組委公布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音樂及體育展示標志音樂。傳統的《茉莉花》曲,清透的千年編鍾和玉磬敲擊之聲,這些純粹的中國音樂元素在著名作曲家譚盾巧妙結合之下,成就了北京奧運會的頒獎儀式音樂。
歷屆奧運會上,頒獎儀式都是一個明顯的標志元素,提示現場觀眾頒獎儀式即將開始,通過豐富有力的音樂語言,褒揚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出色成就。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音樂由著名作曲家譚盾和王和聲共同創作組成,它分標志音樂、入場音樂、頒獎音樂和退場音樂4部分。
標志音樂表明頒獎儀式已開始,在奧運會賽時將配合頒獎儀式片頭播放,長度在25秒左右。這段「金聲玉振」音樂是譚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鍾的原聲和玉磬的聲音融合了交響樂的演奏形成的,形成了「金玉齊聲」的宏大效果。與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的理念一致。
入場音樂則在獲獎運動員入場後奏響。入場音樂由王和聲創作,採用交響管樂配器,節奏鮮明,極具感染力,給人以歡快、激奮的感覺。而在備受矚目的頒獎音樂中,譚盾融合了編鍾與玉磬的激越之聲與《茉莉花》曲調。最後的退場音樂則是在運動員退場的過程中播放。譚盾創作的曲調歡快、輕松,是音樂藝術與體育元素相融合的佳作。
譚盾表示,他有次在上海豫園喝茶時,偶見古廟一處牌匾,上書「金聲玉振」,創作頒獎音樂的靈感由此而發。「金聲」,譚盾想到了中國最古老的編鍾——出土於湖北的曾侯乙編鍾,「玉振」,則是採集安徽靈璧和湖北荊州的玉石新近打造的一組玉磬。
以鍾發聲,以磬收韻,譚盾由此領悟到中國協和、平衡的哲學根源,希望用音樂將其淋漓盡致地展現,將其作為送給世界的最好禮物。「2008年製作的玉磬與兩千四百年前的編鍾形成了金玉和聲,真是『金玉良緣』。」譚盾說。
此外,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體育展示標志音樂由瑞典音樂家威爾斯和譚盾合作創作完成。體育展示標志音樂將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比賽現場,如比賽開始前大屏幕的宣傳片、運動員上場、比賽轉場,以及運動員下場等很多環節播放。
『叄』 誰知道"北京奧運會金牌榜"時放的音樂
「《茉莉花》並沒有被選定為奧運會頒獎音樂。」針對有媒體報道奧運頒獎音樂選定《茉莉花》,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體育展示與頒獎儀式處副處長王寧昨天表示,前天舉行的模擬頒獎儀式中播放的《茉莉花》曲調,只是有可能借用《茉莉花》的幾個旋律出現在最終確定的頒獎音樂當中。
王寧表示,奧運會頒獎音樂並未確定,一切工作都在緊張進行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茉莉花》的旋律出現在頒獎音樂中,也不會是以單獨曲目出現。奧運會的頒獎音樂都是著名音樂人重新創作的,而不是對原有曲目的改編。像《茉莉花》的旋律,只是有可能作為點綴,出現在最終確定的曲目中。
而最終觀眾們將聽到怎樣的頒獎音樂,王寧並沒有透露。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體育展示與頒獎儀式總監蔣虎表示,目前出現的猜測都不準確,最終選定的頒獎音樂會在奧運會前公布。(記者翟烜)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據新華社電 記者20日獲悉:北京奧運會將首次在大部分競賽項目設立拉拉隊表演,重新編曲的「茉莉花」被初定為頒獎音樂。
據介紹,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分別有302場和472場。屆時,身穿「青花瓷」服裝的禮儀小姐將端出紅色的花束,全場響起一首重新編曲的「茉莉花」,語調悠揚淡雅,這首「茉莉花」初步被確定為奧運會賽場上的頒獎音樂,且目前只有這一首歌入選。
『肆』 為什麼要選擇《茉莉花》作為奧運會頒獎儀式的主題歌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首膾炙人口的揚州小調,隨著揚州在當時的影響而傳頌全回國,且影響答了其他許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選用這樣一首既能代表東方韻味又風靡中國的《茉莉花》作為主題音樂,襯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既自然也屬必然。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伍』 北京奧運會頒獎時的音樂是什麼音樂
《金聲玉振》,是譚盾創作的一首曲子,選用了《茉莉花》的部分旋律
『陸』 奧運會頒獎背景音樂是什麼
金聲玉振
譚盾寫的
奧運頒獎音樂「金聲玉振」把湖北出土曾侯乙編鍾的原聲與玉磬的激越之聲結合在一起,融合了《茉莉花》曲調,營造出運動員接受加冕時莊重、神聖的氛圍。為了創作音樂,譚盾不僅到湖北博物館採集了2400多年前曾侯乙編鍾的聲音,還采起了「礦」。
『柒』 奧運會頒獎時的背景音樂歌名是什麼呀
就是 <茉莉花》的旋律,是最具有民間特色和文化特徵的中國音樂符號。作為北京奧運會的頒獎音樂,這段旋律將在奧運會和殘奧會共700多場頒獎儀式上響起,將成為獲獎運動員和現場觀眾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聽到最多的音樂
『捌』 奧運會頒獎時放的音樂是什麼
其實不是《茉莉花》,是作曲家譚盾新創作的。叫《金聲玉振》,正好呼應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金牌。
北京奧運會頒獎背景音樂《金聲玉振》,主要將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鍾的原聲與玉磬的激越之聲結合,以《茉莉花》曲調,營造出運動員接受加冕時的莊重和神聖。用來演奏《金聲玉振》玉磬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譚盾透露,這一次他將不同玉磬的聲音、顏色及形狀融合在了一起。
譚盾,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譚盾出生於湖南長沙絲茅沖,後來進入京劇團開始其京劇音樂家生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隨趙行道、黎音海學習並取得作曲碩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院,1986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隨大衛·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學習並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1988年,譚盾在美國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這是中國音樂家在美國首次舉辦的音會。「多媒體交響劇場」(Orchestra Theatre)系列是譚盾十年前開始的一種新嘗試,試圖把劇場表演、多媒體藝術與樂隊融合起來。1997年,譚盾為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紀念活動所作的《天·地·人》再一次震動了中國樂壇。2001年,譚盾憑《卧虎藏龍》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玖』 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的歌曲叫什麼名字
結合玉罄與編鍾聲的《茉莉花》 譚盾作曲 據趙東鳴介紹,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音樂由著名作曲家譚盾、王和聲共同創作完成。根據奧運會頒獎程序要求和儀式音樂的慣例,頒獎儀式音樂包括標志音樂、入場音樂、頒獎音樂和退場音樂。 首先,標志音樂表明頒獎儀式已開始,在奧運會賽時將配合頒獎儀式片頭播放,長度在25秒左右。趙東鳴還特別提到,這段「金聲玉振」音樂是譚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鍾的原聲和玉謦的聲音融合了交響樂的演奏形成的,形成了「金玉齊聲」的宏大效果。與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的理念一致。音樂唯美、時尚、完美地結合了古今音樂和民族元素,符合頒獎儀式的整體感覺。 入場音樂則在頒獎儀式開始、獲獎運動員入場後奏響。入場音樂由王和聲創作,採用交響管樂配器,節奏鮮明,極具感染力,給人以歡快、激奮的感覺。 接下來,趙東明介紹了備受矚目的頒獎音樂。之前媒體盛傳的「茉莉花」曲一說也終於水落石出:據趙東鳴表示,譚盾在頒獎音樂中融合了編鍾與玉謦的激越之聲與「茉莉花」曲調。圓滿地營造了運動員接受加冕時庄嚴、隆重和神聖的氛圍,音樂氣勢恢宏、舒展大方,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最後的退場音樂則是在頒獎儀式結束後、運動員退場的過程中播放。趙東鳴表示:譚盾創作的曲調歡快、輕松,是音樂藝術與體育元素相融合的佳作。 據悉,頒獎儀式音樂是在譚盾指揮下,由中國愛樂樂團與石頭音色樂團共同演奏錄制完成。王和聲創作的頒獎儀式運動員入場音樂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錄制完成。2008奧運會頒獎儀式音樂"金聲玉振 茉莉花"(mp3下載) http://www.iyisky.com/bbs/thread-5300-1-1.html
『拾』 北京奧運會頒獎時放的樂曲叫啥名
頒獎儀式音樂「四重奏」 程序 頒獎儀式音樂分標志音樂、入場音樂、頒獎音樂和退場音樂4個部分。 1 標志音樂 金玉齊聲 在頒獎儀式開始前奏響,標志頒獎儀式開始,長度在25秒左右。 譚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鍾的原聲和玉磬的聲音,融合了交響樂的演奏形式,形成了「金玉齊聲」、「金聲玉振」的宏大音樂效果,與北京奧運會獎牌「金玉良緣」的設計理念一致。音樂唯美、時尚、完美地結合了古今音樂和民族元素,符合頒獎儀式的整體感覺。 2 入場音樂 歡快激奮 頒獎儀式開始後,獲獎運動員入場後奏響。 入場音樂是由王和聲創作,此版入場音樂採用交響管樂配器,節奏鮮明,極具感染力,給人以歡快、激奮的感覺。 3 頒獎音樂 庄嚴神聖 頒獎音樂在頒獎的過程中播放。 譚盾結合了古今音樂和民族元素,融合了編鍾與玉磬的激越之聲與「茉莉花」曲調,營造了運動員接受加冕時庄嚴、隆重和神聖的氛圍,音樂氣勢恢宏、舒展大方。 頒獎音樂中,「茉莉花」是出現最多的元素之一,甚至在頒獎音樂最開始,就用了「茉莉花」的原形,而在頒獎音樂進行中,「茉莉花」成為浮現在所有樂器最前面的曲調。 4 退場音樂 輕松明快 頒獎儀式結束後,在運動員退場的過程中播放。 譚盾創作的退場音樂曲調歡快、輕松,節奏明快,做到了民族性、包容性和時代性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