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鈉紫羅蘭
㈠ 香水中用的香料是什麼東西是從花果當中提取出來還是化學製品
主要的香料植物和香油
主要的香料植物和香油品種如下:
1、香脂——是能散發出香味的樹和灌木的樹脂,也叫香膠。在現代香水業中,常用的有秘魯香脂、妥盧香脂膠、苦配巴香脂,還有安息香料等。它們所散發出來的香味都有點香草的味道。
2、佛手柑油——是從佛手柑橘樹的果皮中提煉的橘子味的香油,33%的女用香水用到了這種原料。
3、苦柑橘——這種香油是壓榨果皮得到的,苦柑橘樹也叫畢加萊特橘樹。這種橘樹可以提煉出橙花油、橘花油和果芽油。
4、乳香——英文名不止一個,是從阿拉伯南部和索馬里地區生長的一種小樹上得到的膠狀物。從古代開始就是相當重要的香料(羅馬人曾大量買進),直到現在還在運用。它大約出現在13%的現代香水中。
5、波斯樹脂——一種膠狀香料,是從生長於伊朗的茵香類植物中提取的。它的氣味辛香,混合了綠葉和詞香的味道。
6、茉莉——是在香水業中地位僅次於玫瑰的重要植物,在現代香水中佔了80%的比例。它也有不同的品種,西班牙茉莉也叫皇家茉莉,是16世紀以來歐洲最常用的品種。一英畝(1畝約等於0.405公頃)土地的茉莉可以產出500磅(1磅約等於0.453公斤)的茉莉花,但是絕對產量還是很低的(大約0.1%),所以茉莉也是最昂貴的香水原料之一。
7、勞丹脂——勞丹脂也叫半日花脂,是一種散發著甜味的香料微滴,來源於中東一種岩嗇薇屬屬的植物葉子。在香水業中地位重要,它的香味和龍涎香很相似(通常被稱為琥珀),而且其香味持久,很有價值。在現代香水中可以佔到33%的比例。
8、熏衣草——是從希臘和羅馬時代以來主要的香水原料之一。法國曾有一段時期每年出產5000噸熏衣草。在英國,現在只有東部的諾福克郡出產這種香水原料,1公頃熏衣草大約可以出產15磅香油。
9、檸檬香油——檸檬油不僅用在香水裡面,也用在調味品裡面,約1000個檸檬可以提煉出1磅檸檬油。油是從果皮裡面壓榨出來的,它被用在很多品質優良的香水裡,多數是為了使香水的前調更具有清新感。
10、幽谷百合——早期的百合花香只有把花朵和蜜油調和在一起才能得到,現在也只能通過提純而得到凝結物,卻不能製成精華油。於是人們用上了化合物,並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雅緻的百合花香味。它被命名為鈴蘭(這名字往往代替了幽谷百合的稱呼)。在大約14%的現代優質香水中,我們能夠找到它的影子。
11、沒葯——從沒葯樹上收集的膠狀物質,產於阿拉伯、索馬里和衣索比亞等地,
很早以前它的重要地位就不只體現在香水上,它還有葯用和防腐的功效。其香味頗似鳳仙花,而且留香持久。在現代的香水中用到它的比例大約是7%。
12、奈若利橙花油——是從苦柑橘樹的花朵中以蒸餾的方式提取的,苦柑橘樹在12世紀的時候由阿拉伯人引入歐洲。奈若利這個名字來源於一位16世紀的義大利王子。
他的王妃在沐浴的時候用它,還讓自己的手套也散發出它的氣息。其香味混合了辛香和甜蜜的花香。它在大約12%的現代香水中出現。
13、橡樹苔——從橡樹、雲杉和其它生長在歐洲和北非山區的樹木上面可以採取這種苔蘚。長期儲藏會增加其香味,香味有泥土、木材和麝香的混合氣息,且持久性好。在當今的香料中,佔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同樣類型的還有樹蘚。
14、香鳶尾花油——像牛油一樣顏色的香油,散發著紫羅蘭般的香味,是將儲藏了兩年的鴦尾花的根莖經過提煉而成的。其獨特之處是可以使別的香味得到特別的強化。在不少一流的香水中都能找到它。
15、廣藿香——來自遠東的薄荷味香料,是植物香料中味最強烈的一種,在蒸餾之前,原料要先經過乾燥和發酵過程。因為香味非常濃烈,所以香料每次的用量要有嚴格控制。香油中獨特的辛香和松香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加明顯,這是已知植物香料中持久性最好的。它第一次引起歐洲人的注意是在19世紀,那時印度商人帶來的披巾上散發出這種香味,並很快成為時髦的香型。現在有三分之一的高級香水會用到
它。
16、玫瑰——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它就是香水業中最重要的植物。希臘女詩人莎孚把它稱為「花後」。最早的品種是洋薔薇,或者叫畫師玫瑰,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五月玫瑰,是原產於法國的香水專用玫瑰,不過現在人們培育出了更多的品種。比如保加利亞的喀山拉克地區就產出大量的大馬士革玫瑰。還有一些品種在埃及、摩洛哥和其它地方被培育出來。現在已經可以明確的有17種不同的玫瑰香味。提煉1磅的玫瑰香油或玫瑰香精需要1000磅的玫瑰花,純香精的比例更是少而又少,只有0.03%而已。至少有75%的優質香水用得到玫瑰香油。
17、檀香油——是從產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檀香木屑和枝條中間提取的,以邁索爾地區出產的最好。這種樹是寄生的,根吸附在別的樹上。檀香油是製作香水最值錢和最珍貴的原料,它的留香非常持久,在優質的香水裡面大約有一半會用這種原料作為基礎的香味。
18、零陵香豆——從安哥斯圖拉苦味樹皮和巴拉圭豆中提取,分別生長在兩種南美洲的樹上。當樹皮和豆被香豆素的晶體所覆蓋以後,就可以用朗姆酒進行處理了,它散發的氣味很像是剛剛割下來的青草。用零陵香豆製成的純香精用在10%的優質香水裡。
19、樹蘚——在美國樹蘚和橡樹苦是一種東西。而在歐洲的香水業中樹蘚特指一種雲杉的蘚衣,提煉物的香味很像某種焦油。常用在蕨香族的香水中,並且有良好的固香作用。
20、晚香玉——它的香味被形容成晚間香花滿園的芬芳氣息,這種花提煉出來的香油在20%的優質香水中可以找到。純香精的產量很低,每2600磅這種花朵只能產出7盎司(1盎司約等於28.35克)的香精,所以它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要貴。
21、香子蘭——香子蘭油是從香子蘭花蔓上的果莢里提煉出來的。原產於墨西哥和美洲的熱帶地區,提取前要經過發酵。氣味甜蜜辛香,在被科蒂用在「吸引」之後,它在香水業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了,現在大約佔到四分之一的比例。
22、香根——是從亞洲的一種熱帶草本植物庫斯庫斯的根莖中蒸餾得來的香油,有著泥土的芳香氣息並且隱約有鳶尾草和紫羅蘭的香甜。香味持久,有很好的固香作用,香根油出現在36%的優質香水中。
23、紫羅蘭——在香水中用到的紫羅蘭有兩個品種:維多利亞紫羅蘭和帕瑪紫羅蘭,前者質量較好,後者則更易生長。香油是從花瓣和葉子中提取的,但是因為成本比較高,現在大多數的紫羅蘭香味是化學合成的。
24、香油樹——在優質香水中有40%用了香油樹的香油。這種從樹葉中提取的香油來自東南亞。開花2周以後,茉莉般的馨香才彌漫開來,這時就要立即將香味採集下來,所以蒸餾往往是在現場進行的。一棵樹一年大約開22磅重的鮮花,而兩磅重的香油差不多要用掉900磅的花朵。
不能排除一些不法商販用化學合成技術合成廉價香水再高調賣出的可能
希望能幫到你O(∩_∩)O~~
㈡ 若將紫羅蘭提取液滴入氯化鈉溶液中,則可看到的現象
正常是不會變的,氯化鈉為中性,不在紫羅蘭的變色PH范圍內
所以溶液仍然會是藍紫色。
㈢ 他把一滴鹽酸灑到紫羅蘭花瓣上後,不一會兒,花瓣竟由紫變紅了。」這句話中的「他」是指 ,「他」的身份是
羅伯特·波義耳
[羅伯特·波義耳最早發明酸鹼指示劑] 英國著名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濃鹽酸濺到一束紫羅蘭上,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過一會兒,他驚奇地發現紫羅蘭變成了紅色。他請助手把紫羅蘭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結果花瓣都變成了紅色。波義耳從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並用它們製成了試紙。波義耳用試紙對酸性溶液和鹼性溶液進行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酸鹼指示劑。
[用花瓣的汁液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 綉球花是一種天然指示劑。綉球花生長在灌木叢的酸性土壤中,它是一種天然指示劑,能顯示亮粉紅至藍的一系列顏色。一般花瓣內通常含有兩種色素,這些色素在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酸鹼性環境下,呈現不同的顏色。不同的花,花瓣中兩種色素的含量不同,由於花瓣內的酸鹼性不同,因此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同一種花,在開放的不同時期,花瓣中兩種色素的含量不同,花瓣內的酸鹼性不同,花也呈現不同的顏色。這就有「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美麗景觀的描繪。用花瓣的汁液也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收集紫色的花瓣或紫蘿卜皮、紫葡萄皮,各取適量,研碎,加入適量水和酒精(兩者體積比為1:1)浸泡、過濾,就能得到檀物色素提取液。
[變色花的製作方法] 准備兩張邊長約為10厘米的正方形過濾紙。將兩張紙摞在一起,正折一下,反折一下,直到折完,每次折l厘米左右。折好後將兩端剪成弧形,中間用鐵絲纏結實,順著帶棱的一面往上折,將兩層打開成花形。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朵同樣的花,將纏在花中間多出的那截鐵絲纏繞在一根方便筷上。用過濾紙剪出8個花葉,兩個兩個粘在一起,中間夾一根細鐵絲,將細鐵絲在花葉末端長出的一截,綁在兩朵花下面。臨上課前,用白醋將花瓣潤濕,用鹼水將花葉潤濕。上課時用噴壺往花和葉上噴紫包心菜汁,花就會變紅,葉就會變綠。
最早發明酸鹼指示劑,首先為酸鹼下了明確的定義;創立了許多定性檢測鹽類的方法;測定不少固體和液體的比重;第一位真正的臨床分析化學家,最早發現血液中存在氯化鈉和鐵;對磷光、生物發光、化學發光和熒光現象進行廣泛的研究,是17世紀發光現象研究領域里最出色的實驗家之一;提出檢出極限的概念.總之,波義耳作為"分析化學之父",顯然是當之無愧的.……
給點分啊!!
㈣ 廚房裡的裡面的材料什麼和什麼呢病中碳酸飲料
(1)酸能與小蘇打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小蘇打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
(2)由表格可知,紫羅蘭花瓣汁液遇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等鹼性溶液變藍色,將紫羅蘭花瓣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藍色,說明肥皂水顯鹼性.
故答案為:(1)小蘇打;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2)鹼.
㈤ 他把一滴鹽酸灑到紫羅蘭花瓣上後,不一會兒,花瓣竟由紫變紅了。」這句話中的「他」是指 ,「他」的身份是
羅伯特·波義耳 [羅伯特·波義耳最早發明酸鹼指示劑] 英國著名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濃鹽酸濺到一束紫羅蘭上,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過一會兒,他驚奇地發現紫羅蘭變成了紅色。他請助手把紫羅蘭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結果花瓣都變成了紅色。波義耳從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並用它們製成了試紙。波義耳用試紙對酸性溶液和鹼性溶液進行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酸鹼指示劑。 [用花瓣的汁液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 綉球花是一種天然指示劑。綉球花生長在灌木叢的酸性土壤中,它是一種天然指示劑,能顯示亮粉紅至藍的一系列顏色。一般花瓣內通常含有兩種色素,這些色素在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酸鹼性環境下,呈現不同的顏色。不同的花,花瓣中兩種色素的含量不同,由於花瓣內的酸鹼性不同,因此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同一種花,在開放的不同時期,花瓣中兩種色素的含量不同,花瓣內的酸鹼性不同,花也呈現不同的顏色。這就有「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美麗景觀的描繪。用花瓣的汁液也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收集紫色的花瓣或紫蘿卜皮、紫葡萄皮,各取適量,研碎,加入適量水和酒精(兩者體積比為1:1)浸泡、過濾,就能得到檀物色素提取液。 [變色花的製作方法] 准備兩張邊長約為10厘米的正方形過濾紙。將兩張紙摞在一起,正折一下,反折一下,直到折完,每次折l厘米左右。折好後將兩端剪成弧形,中間用鐵絲纏結實,順著帶棱的一面往上折,將兩層打開成花形。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朵同樣的花,將纏在花中間多出的那截鐵絲纏繞在一根方便筷上。用過濾紙剪出8個花葉,兩個兩個粘在一起,中間夾一根細鐵絲,將細鐵絲在花葉末端長出的一截,綁在兩朵花下面。臨上課前,用白醋將花瓣潤濕,用鹼水將花葉潤濕。上課時用噴壺往花和葉上噴紫包心菜汁,花就會變紅,葉就會變綠。 最早發明酸鹼指示劑,首先為酸鹼下了明確的定義;創立了許多定性檢測鹽類的方法;測定不少固體和液體的比重;第一位真正的臨床分析化學家,最早發現血液中存在氯化鈉和鐵;對磷光、生物發光、化學發光和熒光現象進行廣泛的研究,是17世紀發光現象研究領域里最出色的實驗家之一;提出檢出極限的概念.總之,波義耳作為"分析化學之父",顯然是當之無愧的.…… 給點分啊!!
㈥ 紫羅蘭色用84變成什麼色
84是消毒液也就含有氯化鈉和次氯酸鈉,加上紫羅蘭產生化學反應,先變成藍色而後慢慢反應成無色透明的液體,轉化成化學式不好寫出來
㈦ 若將紫羅蘭提取液滴入氯化鈉溶液中,則可看到的現象
沒有現象,氯化鈉為中性,不在紫羅蘭的變色PH范圍內 所以溶液仍然會是藍紫色。
指示劑名稱 范圍 酸色 中性色 鹼色
甲基橙 3.1-4.4 紅 橙 黃
甲基紅 4.4-6.2 紅 橙 黃
溴百里酚藍6.0-7.6 黃 綠 藍
酚酞 8.2-10.0無色 淺紅 紅
紫色石蕊 5.0-8.0 紅 紫 藍
㈧ 紫羅蘭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花卉,種植時適宜於鹼性的土壤.若在我國南方的酸性土壤中種植,施用的化肥最好是
A、氨水是一種弱鹼,可以施用;
B、氯化鈉不屬於化學肥料;
C、硫酸銨肥料顯酸性;
D、尿素呈中性.
故選:A.
㈨ 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Boyle)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鹽酸濺到紫羅蘭花瓣上,過了一會兒,他
本題可能有多種答案,下列答案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