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的組織培養

鬱金香的組織培養

發布時間: 2022-06-20 21:26:30

鬱金香結不結果實

鬱金香結果,蒴果室背開裂,種子扁平。

鬱金香多年生草本。鱗莖偏圓錐形版,外被淡黃至棕褐色皮膜,內權有肉質鱗片2-5片。莖葉光滑,被白粉。葉3-5枚,帶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並成波形,常有毛,其中2-3枚寬廣而基生。

花單生莖頂,大型,直立杯狀,洋紅色,鮮黃至紫紅色,基部具有墨紫斑,花被片6枚,離生,倒卵狀長圓形,花期3-5月。

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和土耳其等地。本種為廣泛栽培的花卉,因歷史悠久,經過園藝家長期的雜交栽培,全世界已擁有八千多個品種。被大量生產的大約有150種,其中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

(1)鬱金香的組織培養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可耐-14℃低溫。

耐寒性很強,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㈡ 幼兒大量快速的分支鬱金香哪種方法最好a扦插b嫁接c壓條。d。組織培養。

D

㈢ 鬱金香的組織培養方法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1. 選擇外植體與接種 選擇良好外植體是組織培養能否順利成功的第一個關鍵。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侵害,發育良好的鱗莖,並用清水沖洗干凈,表皮上的雜物可用中性肥皂搓洗。然後,用無菌水沖洗數次,放入70%酒精中消毒 30分鍾,再經0.1%升汞浴液消毒 5~3 0分鍾(時間因品種而異)。取出後,用無菌水沖洗,再經過切塊,然後接種到培養基上,放入培養間。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接種需要無菌環境,並要迅速、准確。

2. 接種後管理 接種後培養間溫度應保持在15~20℃之間,光照強度在自然散射光線的情況下增加1000勒克斯的日光燈照。大約 10~15天後,外植體開始膨大,25~30天形成愈傷組織,80~90天幼芽開始分化,150~180天形成獨立小苗,240天可形成有空心莖的小苗。在這個管理過程中,每30天左右要轉移一次,以免老化。根據試驗結果說明,如果在培養基中加入活性炭,並在黑暗條件下培養,效果更加明顯,它在3個月後可直接形成子鱗莖,可縮短成花的時間,但繁殖系數要較正常的低。

3. 小苗的移植培養 小苗有了空心莖後,就需要及時移栽到苗床上。苗床的栽植土要求疏鬆透氣,並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必須經過消毒。苗床外的溫室環境必須有一定的遮陽設備,冬天需要加溫設備,夏天需要降水系統。苗剛移植前需要2~3天鍛煉,打開培養瓶蓋,讓其逐步的與外界環境適應。鍛煉後,取出小苗,洗去培養基,移栽入苗床,細霧澆水,注意莖部不沾土壤,免受感染。前期要注意遮陽,並控制澆水量,隨著小苗長大,減少遮陽時間,適當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加稀薄液肥。當小苗根子較茁壯時,已具有較強的抗逆能力,可以考慮移植了。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溫度對鬱金香的組織培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不同的品種,適宜的培養溫度是不同的。適宜A品種的溫度,放在B品種上,可能會形不成不定芽。據試驗表明,溫度的變化,引起培養基內生長素和激動素的濃度差異,從而影響愈傷組織不定芽的形成。因此,對鬱金香進行組織培養時,要根據品種來確定最合適的培養溫度,能夠事半功倍,提高培養的成功率。

㈣ 鬱金香 培養配方

鬱金香的常規栽培

鬱金香屬於鱗莖植物,它需要經過一定的低溫階段,並在花莖充分生長後才能正常開花。常規栽培是一般的栽培方式,是沒有對鬱金香鱗莖進行過冷處理的栽培方式。

一、栽培前的准備

在種植鬱金香前,需要制定一個完整的生產計劃,計劃包括選擇整理種植場地、如何獲得鬱金香種球生產用具准備,盆栽的還得准備配製盆土和容器。

鬱金香鱗莖應該種植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性土壤中,其根系生長最忌積水,選擇的地勢一定要排水通暢。種植畦,畦寬一般為溝深30厘米,地勢平坦的地方開溝應深一些。第一年種植的土壤如果土質較粘,可以每100平方米用兩個立方泥炭和5公斤復合肥做底肥進行土壤改良。鬱金香不宜連作,前一兩年種植過鬱金香的土地最好不再進行種植。種植鬱金香前的一個月應對土地進行深翻暴曬,消滅病菌袍子,並除去雜草。然後選擇晴朗天氣,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澆灌(深度達10厘米以上)土壤消毒後用薄膜覆蓋,覆蓋時間在一周左右。揭膜之後,把土整細,准備種植。

二、栽植

栽種在向陽排水好的沙壤土中,一般土溫穩定低於12℃以下時可以考慮種植。深耕後宜施用腐熟的牛糞和其他的磷鉀肥(每平方米施用五氧化二磷7-10克氧化鉀13-15克)入士深度約為鱗莖高度的2倍,株行距為鱗莖橫徑的2-3倍,覆土後不再澆水,但須加蓋穀草,以提高土壤濕度並防止土壤板結。待幼芽剛出土展葉前,施1次稀薄的氮肥;現蕾後加大肥料濃度(10%肥90%水)。生長期間一般不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若天氣乾旱,可澆1 2次透水(濕潤深度15厘米左右)。作為切花使用的,應在花蕾完全變色時剪取,瓶插的觀賞期約10天。

種球栽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福爾馬林溶液浸放30分鍾,晾乾後種植。生產性種植的密度可以控制在12x12厘米或13x12厘米,根據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一般葉片直立性強,植株矮小的品種可以適當密植。

如果是展覽性種植,可以放到20-25厘米,栽植的深度為種球頂距土表4-5厘米。栽培後澆一次透水,以防止乾燥脫水。

㈤ 怎樣種鬱金香

鬱金香怎樣繁殖?

鬱金香種球通常可通過子球栽培和組織培養兩條途徑來繁殖。

鬱金香種球的生長要求陽光充足,氣候涼爽,空氣濕潤的條件。土壤要求土質疏鬆且排水良好,保水性好。在栽種小子球前,應施足基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深翻土壤,作畦,種前幾天,澆透水。下種之後,不要馬上灌水,這樣才能誘導鱗莖向深處紮根,有利於來年更好地生長發育。

小子球種植密度一般為100-200個/立方米。栽植深度根據球的大小而定。越大的球,種得越深,小球種的淺。

南方一般9-10月栽種。種球栽培同鬱金香切花栽培有所不同。首先,子球生長所需養分的量要比切花生產需要的量多。因此,不但要施足基肥,還應在小球生長期間多次追肥。第二,有些種球會抽苔開花,應及時盡早剪去花蕾,保留所有葉片,以使養分集中供給種球;第三,要經常細心檢查所有葉片,發現有感病者,及時挖出種球,拿到遠離田地之處,予以銷毀,避免傳染給其他健康植株;第四,種球栽培應採用噴灌,不宜漫灌。這樣可利於土壤濕度穩定和降低環境溫度。第五,鬱金香種球不能連作,否則病蟲害嚴重,應種植一年鬱金香後,改種其他作物,進行輪作。

經過栽種,當種球地上莖葉均已枯黃時,可將球根挖出。清理泥土,篩選分級。一般11以上厘米周長種球可用於切花生產。達不到的還要種植一年,才能達到切花球水平。

㈥ 鬱金香種球怎麼選擇

鬱金香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分球、播種和組織培養。播種和組織培養多為研究機構及花卉苗木公司使用,普通家庭種植則多用分球繁殖得來的種球栽培。

成熟種球開花與種球大小有關。一般來說,種球越大,開花率越高。生產上常把種球分為5級:直徑3.5厘米以上為1級種球,開花率在95%以上;直徑3.1~3.4厘米為2級,開花率60%~80%;直徑2.5~3.0厘米為3級;直徑1.5~2.4厘米為4級;直徑1.4厘米以下為5級。通常情況下,3級以下的種球還需經過1年的培育才能形成開花的母球,生產上常選擇品質較好的1、2級種球栽培。

我們在購買鬱金香種球時也應參照這個標准,盡量購買大的種球

另外,要仔細檢查種球,發現有霉爛斑點

img src="https://i.loli.net/2019/06/14/5d03001ed06c813669.jpg"/>

或蟲卵等,堅決不能購買。如種植時發現染病球,也應立即處理銷毀,以免傳染其他種球。

㈦ 鬱金香的研究進展

鬱金香組織培養技術尹新新 楊瑞卿 金建邦 琚淑明
【摘要】:以鬱金香品種紅色印象(Red Impression)葉、花莖、鱗片及腋芽等器官為外植體,在8種培養基上進行離體培養。結果表明:鱗片外植體直接誘導小鱗莖或不定芽的頻率最高,培養基MS+6-BA2.0 mg/L+NAA2.0 mg/L不定芽誘導率最高,誘導率為8.7%。培養基MS+6-BA1.0 mg/L+NAA0.2 mg/L能誘導出小鱗莖,誘導率為4.3%。腋芽誘導的鱗莖、葉和花莖則未能誘導出小鱗莖或不定芽。
【作者單位】: 徐州工程學院;徐州市珍稀植物快速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關鍵詞】: 鬱金香 組織培養 不定芽 再生鱗莖
【基金】: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江蘇省徐州市科研項目(編號:X2004424-3)
【分類號】:S682.263
【正文快照】:
傳統鬱金香的生長繁殖率很低,組織培養的繁殖系數為分球繁殖的20~25倍,而且又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性。目前鬱金香組織培養研究較多[1-4],但離直接應用於生產還有差距。1材料與方法試驗所用的鬱金香品種為紅色印象(Red Impression)。將種球進行沙培,0.1%KMnO4對基質與鬱金香

㈧ 什麼是鬱金香的繁殖技術

鬱金香繁殖是繁衍後代,保存其種質資源的手段。鬱金香的繁殖可分成專三大類:有性繁殖、無性屬繁殖和組織培養。

有性繁殖又稱種子繁殖,是指經過雌雄兩性細胞結合而產生新個體的繁殖方法。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一種繁殖方法。鬱金香從種子播種到植株開花,所需時間長,品種間極易雜交,多數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現象,但繁殖系數大,根系強健。在鬱金香的育種上看,種子繁殖是其品種選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許多雜交品種,如達爾文雜交系等,這些品種的選育,均用種子繁殖來實現其性狀的變異。

無性繁殖又稱之為營養繁殖,指的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經人工培養而產生新植株個體的繁殖方法。這種方法的繁殖系數小,根系不如種子繁殖健壯,但種質的特性較為穩定。鬱金香的無性繁殖是子球繁殖,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在生產上大量運用的就是分子球繁殖。

組織培養又稱微體繁殖。把植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在無菌的條件下接種到一定培養基上,在玻璃容器內進行培養,從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稱為組織培養。有人稱之為植物克隆技術。

㈨ 植物組織培養在園林植物育苗上是怎樣應用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園林植物的花色品種和數量要求也日益增加。為促進園林植物生產的迅速發展,國際上已廣泛採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來滿足生產中的需要,特別是植物器官的培養技術。從六十年代開始即走出實驗室,進入生產領域。西歐和東南亞國家,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快速繁殖蘭花的數量已達到35個屬150多種。美國現有的蘭花工業中心10個以上,應用組織培養技術,不斷提供新品種,年產值達5000萬~6000萬美元;新加坡僅出口蘭花一項即獲利500萬美元。目前世界上採用組織培養技術投入工廠化生產的花卉有蘭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非洲紫羅蘭、杜鵑、月季、鬱金香等10餘種,組織培養成功的植物有250餘種。我國組織培養工作起步較晚,但進展較快,現已獲得的園林植物有100多種。僅上海植物園就完成50餘種木本植物的組培實驗。已有油橄欖、灰桉、葡萄桉、白娟梅、金合歡等10餘種獲得成功。北京的豐花月季試管苗也大批投入生產。

組培育苗能保持母樹的優良性狀,繁殖系數大,解決了用常規繁殖方法難以繁殖的問題。保存種質資源,培育無菌苗,速度快,省時間,產量大,發展潛力極大。但操作煩雜,要有一定的設備條件,試驗階段成本較高,目前大面積生產受到一定限制。

㈩ 鬱金香的組織培養

鬱金香鱗片組織培養:
0.1%HgCl2 10min+5%NaClO 20min是最佳的消毒方法。『Parade』適宜誘導愈傷組織的內培養基為容MS+NAA1.0mg·L-1+BA1.0mg·L-1,誘導率可達100%。
『Parade』和『Merry Widow』適宜誘導芽的培養基分別為MS+NAA2.0mg·L-1+BA0.5mg·L-1和MS+NAA0.5mg·L-1+BA1.0mg·L-1,芽的直接再生率均為15.4%。
中層鱗片易誘導成愈傷組織,誘導率為8.0%,內層鱗片較易直接誘導生芽,再生率可達26.7%。
培養基中添加50~200mg·L-1的維生素C有利於直接再生芽,而不利於愈傷組織的誘導。
鱗片接種後暗處理5d和15d可以使芽的直接再生率分別達到12.5%和10.3%。

熱點內容
陽台綠植吊頂 發布:2025-09-21 18:59:50 瀏覽:552
義大利玫瑰水怎麼樣 發布:2025-09-21 18:55:39 瀏覽:129
咖啡豆荷花 發布:2025-09-21 18:39:53 瀏覽:939
七夕遲半生 發布:2025-09-21 18:35:30 瀏覽:930
祝別人七夕 發布:2025-09-21 18:17:15 瀏覽:856
牡丹駕駛員通卡額度 發布:2025-09-21 18:15:29 瀏覽:699
荷花編結 發布:2025-09-21 18:15:26 瀏覽:436
粉薔薇插花 發布:2025-09-21 18:13:38 瀏覽:335
梅花伍角硬幣 發布:2025-09-21 18:09:25 瀏覽:397
彩椒百合 發布:2025-09-21 18:07:58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