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鬱金香足道
A. 宜昌西陵二路的鬱金香足道開門沒有啊
今天開了的
B. 鬱金香泡沫的背景
鬱金香原產於小亞細亞。1593年,傳入荷蘭。17世紀前半期,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價格極其昂貴。在崇尚浮華和奢侈的法國,很多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國人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不過與荷蘭比起來,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當鬱金香開始在荷蘭流傳後,一些機敏的投機商就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不久,在輿論的鼓吹之下,人們對鬱金香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並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1634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為荷蘭的全民運動。當時1000元一朵的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後就升值為2萬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面對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沖昏了頭腦。他們變賣家產,只是為了購買一株鬱金香。就在這一年,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正如當時一名歷史學家所描述的:「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賬。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伙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1637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與上一年相比,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1637年2月,一株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售價高達6700荷蘭盾,這筆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就當人們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時,一場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由於賣方突然大量拋售,公眾開始陷入恐慌,導致鬱金香市場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潰。一夜之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一瀉千里。雖然荷蘭政府發出緊急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個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種甚至不如一顆洋蔥的售價。絕望之中,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藉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損失。但在1637年4月,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從而徹底擊破了這次歷史上空前的經濟泡沫。
C. 宜昌常見的花有哪些
菊花,宜昌兒童公園每年都有菊花展
百合、臘梅、月季、紫薇、鴿子花等都為宜昌市市花的候選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