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非洲紫羅蘭
① 這花的學名是什麼=-O
非洲紫羅蘭(學名:Saintpaulia ionantha )又名非洲堇,是苦苣苔科非洲苦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全株被毛。葉卵形,葉柄粗壯肉質。花1朵或數朵在一起,淡紫色。栽培品種繁多,有大花、單瓣、半重瓣、重瓣、斑葉等,花色有紫紅、白、藍、粉紅和雙色等。
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面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斕,四季開花,是室內的優良花卉。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栽培特別盛行。
② 非洲紫羅蘭的資料
非洲紫羅蘭(學名:Saintpaulia ionantha )又名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全株被毛。葉卵形,葉柄粗壯肉質。花1朵或數朵在一起,淡紫色。栽培品種繁多,有大花、單瓣、半重瓣、重瓣、斑葉等,花色有紫紅、白、藍、粉紅和雙色等。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面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斕,四季開花,是室內的優良花卉。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地區栽培特別盛行。
③ 非洲紫羅蘭研究進展 詳細點的嘛 最好有點參考文件...
非洲紫羅蘭原自非洲.一八九二年被人發現.在短短九十年間,全世界普遍專種植,品種增至二千多屬.在坦喀伊加有一省名叫烏薩巴拉(Usambara).當地的區長是瓦路頓.聖保羅男爵(Baron Walton Von Saint).他自幼受父親的薰陶,對植物很感興趣,一次在距離坦加(Targa)市的樹林中,他發現有一種矮生的草本植物生長在石灰石裂縫中的腐植土裹.這植物開單瓣藍色花,花形很美,這就是最初發現的(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的花語—繁茂、美麗。偏愛紫羅蘭的人內心崇尚高雅和天使般的聖潔,但同時也代表了她的單薄、脆弱,渴望有一個理想的歸宿。
④ 非洲紫羅蘭與普通紫羅蘭有什麼區別
非洲紫羅蘭植株比較矮,呈蓮座狀,葉厚肉質似絲絨,花期長,花色以藍紫色為主,是世界上流行的室內盆花觀賞植物。
非洲紫羅蘭的特性是:喜溫暖、濕潤、通風、半陰的環境,忌高溫怕強光。適宜生長溫度為18-24℃,冬季溫度不能低於10℃,夏季不能超過30℃,相對濕度在40-70%。
非洲紫羅蘭通過雜交得到不少園藝品種,花色除紫色外,還有其他豐富的色彩,它的類型通常根據植株的大小與生長習性分為四類:
1. 標准型。株幅為25-60厘米,花多、花期長,開花容易。
2. 袖珍型。是最受歡迎的品種,株幅10-15厘米,適合迷你型栽培。
3. 中型。株幅10-20厘米。
4. 匍匐型。具有長枝與匍匐生長的特性,可以作懸吊植物觀賞。
紫羅蘭又名草桂花,屬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栽培,一般在頭年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此花株高30-5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基部梢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為長角果圓柱形,種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紫羅蘭花朵茂盛,花色鮮艷,香氣濃郁,為眾多蒔花者所喜愛,適宜於盆栽觀賞,適宜於布置花壇、台階、花徑,整株花朵可作為花束。
紫羅蘭原產歐洲南部,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此花性喜冷涼,耐寒不耐陰,怕漬水,適生於位置較高,接觸陽光,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中。切忌悶熱,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
紫羅蘭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在我國中部地區,一般於9月中旬露地播種。采種宜選單瓣花者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結籽,從盆栽母本中采種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較多。播前盆土宜較潮潤,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不再澆水,在半月內若盆土乾燥,可將盆置半截於水中從盆底進水潤土。播種後注意遮蔭,15天右即可出苗。
幼苗於真葉展開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時須小心勿傷根須,並要帶土球。定植前,應在土中施放些乾的豬、雞糞作基肥。定植後澆足定根水,遮蔭但不使悶氣;盆栽者宜移置陰涼透風處,成活後再移至陽光充足處,隔天澆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見花後立即停止施。對高大品種,花後宜剪去花枝,再追施稀薄液肥1-2次,能促使再發側枝,初霜到來之前,地栽的要帶土團掘起,囤入向陽畦或上花盆置室內越冬。
紫羅蘭
學名:Matthiola incana
別名:草桂花、四桃克
科屬:十字花科、紫羅蘭屬
原產地中海沿岸。現各地普遍栽培。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狀柔,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杏互生,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基部呈葉翼狀,先端鈍圓,全緣。頂生總狀花序,有粗壯的花梗,花瓣4枚,瓣片鋪展為十字形,花淡紫色或深粉紅色。花期4-5月。果實為角果,成熟時開裂。
喜涼爽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喜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用播種繁殖。可於9-10月進行盆播。要先將土壤澆足水,播後不宜直接澆水,只可浸水保持土壤濕潤。播後2周可發芽。在真葉展葉前需分苗移植。因其直根性強,須根不發達,如較早移植可少傷根。 栽培期間需注意施肥。不可栽培過密,否則通風不良,易受病蟲害。如養護得當,4月中旬即可開花。開花後需剪花枝,並施1-2次追肥,這樣能再抽枝,到6-7月可第2次開花。采種應選擇良好的母株 。
留種植株要遠離其他十字花科的種類,以防止種間雜交。
紫羅蘭花期長,花序也長。可以布置花壇、花境,或作盆花、切花。
⑤ 非洲紫羅蘭的常見品種
常見品種有抄大花、單瓣、半重瓣、重瓣、斑葉等,花色有紫紅、白、藍、粉紅和雙色等。常見的栽培品種有單瓣種雪太子 粉奇跡(PinkMiracle),花粉紅色,邊緣玫瑰紅色。 皺紋皇後(RuffledQueen),花紫紅色,邊緣皺褶。 波科恩(Pocone),大花種,花徑5厘米,花淡紫紅色。 黛安娜(Diana),花深藍色。 吊鍾紅(FuchsiaRed),花紫紅色。 重瓣種科林納(Corinne),花白色。 藍峰(BluePeak),花藍色,邊緣白色。 藍色隨想曲(BlueCaprice),花淡藍色。 羞愧的新娘(BlushingBride),花粉紅色。 雪中藍童(BlueBoyintheSnow),花藍色,葉有白色條塊紋。
⑥ 請問紫羅蘭的習性及栽培方法
紫羅蘭的習性:
紫羅蘭喜涼爽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專和氣候,但屬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喜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培方法:
1.紫羅蘭用播種養殖。可於9-10月進行盆播。
2.要先將土壤澆足水,播後不宜直接澆水,只可浸水保持土壤濕潤。
3.播後2周可發芽。在真葉展葉前需分苗移植。因其直根性強,須根不發達,如較早移植可少傷根。
4.栽培期間需注意施肥。不可栽培過密,否則通風不良,易受病蟲害。
5.如養護得當,4月中旬即可開花。開花後需剪花枝,並施1-2次追肥,這樣能再抽枝,到6-7月可第2次開花。采種應選擇良好的母株 。
⑦ 非洲紫羅蘭具有什麼外形特徵
非洲紫羅蘭又稱非洲堇,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甚短。葉片基生,葉柄較長,葉片卵圓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質。野生種花藍紫色。
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室內盆栽花卉。適於小盆栽植,開花時用作布置書房、卧室、辦公室或客廳,是很好的盆花。不開花時可作為小型觀葉植物。
由於長期栽培和品種改良,園藝品種達數百個,均為雜交種。花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別;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紅、藍等色。常見的品種有:費斯尼(Fimschnee)花白色;吉斯拉(Gisela),花深紅色;瑪麗婭(Maria),花堇色;卡門(Carmen),花堇色;茹可可(Roccoco),花肉紅色重瓣;納他麗(Nathalie),花藍堇色;德福特(Delft),花粉堇色,重瓣,花瓣邊緣色較濃;錫泊達拉(Silber Dollar),花半重瓣,皺邊,紫堇色。
同屬植物約21種,常見栽培的種和變種有:
安曼非洲紫羅蘭(S.amaniensis),蔓性分枝,葉片黃綠色;花淡藍色,較少。
光葉非洲紫羅蘭(S.nitida),葉光滑、圓形,花淡紫色。
舒邁非洲紫羅蘭(S.shumensis),葉片小而光亮,綠色,花白色,中心具深紫色斑點。
白花非洲紫羅蘭(S.ionantha var.albescens),花純白色。
大花非洲紫羅蘭(S.ionantha var.grandflora),花大,深藍色。
斑葉非洲紫羅蘭(S.ionantha var.variegata),葉片具黃綠色斑紋。
非洲紫羅蘭原產於非洲南部山區。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高溫、寒冷和乾燥的氣候。
通常用分株和葉扦插法繁殖。可於冬春季剪取生長健壯的帶柄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1/2插入沙床中,保持稍高的濕度和18~25℃的溫度,以後在葉柄的基部切口處能產生根和芽叢。待幼芽長出沙面後,連老的葉片一同起出盆栽成為新的植株。
盆栽可用疏鬆的腐葉土、泥炭土添加1/3左右的粗沙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的培養土。除夏季炎熱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時不施肥外,其餘時間均應給予充足的氮、磷、鉀復合肥料。每1~2周施一次液肥。在華北以南的廣大地區夏季炎熱,越夏比較困難,應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盡量想法降低溫度並防止水淋。生長適宜溫度為16~24℃,越冬不能低於10℃。華北地區溫室栽培,夏季應遮去70%左右的陽光;春秋兩季遮去50%;冬季可不遮光。秋冬光線不足,植株易徒長,不開花;夏季光線太強,葉片變白或出現灼傷,對生長十分有害。
盆栽澆水不可過多,盆土積水是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發現排水、透氣不良,要立即換盆換土。由於葉片上密生絨毛,嚴禁澆水施肥時灑落在葉片上,更不能往葉面上噴水。否則葉片易腐爛。為增加濕度,可在植株周圍灑水。
圖6-85 非洲紫羅蘭
⑧ 非洲紫羅蘭冬天能換盆嗎
非洲紫羅蘭適於小盆栽植,開花時用來布置卧室、書房、辦公室,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型盆花。其莖甚短,葉片基生,葉柄較長,葉片呈卵圓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質。花有白、紫紅、青、粉紅、白花紫邊、紫花白邊、白花紅邊等顏色,花期4-5月。 紫羅蘭的園藝品種很多,達數百個,按花期可分為春紫羅蘭、夏紫羅蘭、冬紫羅蘭;按花形可分為單瓣、半重瓣、重瓣。常見的變種有:白花非洲紫羅蘭(花純白色)、大花非洲紫羅蘭(花大,深藍色)、斑葉非洲紫羅蘭(葉片具黃色斑紋)等。 非洲紫羅蘭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高溫、寒冷乾燥的氣候。生長的最適溫度白天為20℃-26℃,夜晚為15℃一20℃,越冬的最低溫度不低於10 ℃。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一、消毒。新植地和立枯病易發的非洲紫羅蘭育苗地,盆栽土都必須進行土壤消毒,方可種植。
二、繁殖。
1.播種法。宜在9-10月進行,種子在溫度21℃,20多天可發芽。2一3月之後,可在溫室內移植1次,株距以3cm為宜。
②分株法。在春秋季翻盆時,可將萌孽取下分栽即可。
③葉扦插法。於冬春季剪取生長健壯的帶柄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一1/2插入沙床中,扦插時,葉片要直立,插後要澆水、遮陰,在溫度18℃時,3一4周可生根,80天才可移到小花盆中。
三、換盆。根據生長需要,逐步由小盆換大盆。土壤一般用腐葉土3份、黃沙2份,或腐葉土2份、泥炭2份、黃沙1份的培養土。充分拌勻後,裝入盆中,上面覆蓋1 cm細沙則效果更好。盆土裝好後,將紫羅蘭植於盆中,注意不要把葉片貼在花盆邊上,以防爛葉。然後澆點水放在室內,避開直射光。
四、遮陰。非洲紫羅蘭性喜陰,要注意遮陰,特別是夏季陽光強時,四周都要遮陰。冬季或室內陽光不足時,可用熒光燈補光,該花很適宜在熒光燈下生長開花。
五、肥水。非洲紫羅蘭除炎熱的夏季不施肥外,秋、冬、春三季都應施足氮、磷、鉀復合�柿希�10天施一次液體肥。澆水和施肥時嚴禁撒在葉片上,更不能向葉片噴水,否則引起葉片腐爛。盆栽的非洲紫羅蘭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干時再澆水。水溫要比葉片的溫度稍高,否則葉片將發生斑條、變白、壞死甚至腐爛。因此,一般在上午12時以前葉溫未升高時澆水,或是把水溫提高一些。為增加濕度,可在非洲紫羅蘭植株周圍灑水。
六、溫光。若光照不足,非洲紫羅蘭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一24℃,冬季不得低於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
七、病蟲害。非洲紫羅蘭的病害有根腐病、冠腐病、粉霉病等,蟲害有蚜蟲、蜻、薊馬、線蟲等。可用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用65%敵克松600-800倍液防治並加新高脂膜提高葯效。
⑨ 紫羅蘭的花長什麼樣
花卉名稱:紫羅蘭
別名:草桂花、四桃克、草紫羅蘭、香紫羅蘭
拉丁學名:Matthiola incana
英文名:Violet
原產地:歐洲地中海沿岸
用途:是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又是重要的切花,水養持久,矮生品種,可用於盆栽觀賞。
科屬:十字花科,紫羅蘭屬
花語:永恆的美與愛、我很喜歡你
紫羅蘭,別名:草桂花、四桃克、草紫羅蘭、 富貴花 、 紫羅欄、 紫羅藍。拉丁文名:Matthiola incana (L.) R. Br.十字花科、紫羅蘭屬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莖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質化。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匙形,原產地中海沿岸。中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為十字花科紫羅蘭屬下的各個種的植物的統稱。是歐洲名花之一。我國大城市中常有引種,可以栽於庭園花壇或溫室中,供觀賞。此花與三色堇相似,易混淆。
形態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高達6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紫羅蘭莖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質化。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匙形,連葉柄長6-14厘米,寬1.2-2.5厘米,全緣或呈微波狀,頂端鈍圓或罕具短尖頭,基部漸狹成柄。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多數,較大,花序軸果期伸長;花梗粗壯,斜上開展,長達1.5毫米;萼片直立,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內輪萼片基部呈囊狀,邊緣膜質,白色透明;花瓣紫紅、淡紅或白色,近卵形,長約12毫米,頂端淺2[4] [3] 裂或微凹,邊緣波狀,下部具長爪;花絲向基部逐漸擴大;子房圓柱形,柱頭微2裂。長角果圓柱形,長7-8厘米,直徑約3毫米,果瓣中脈明顯,頂端淺裂;果梗粗壯,長10-15毫米。種子近圓形,直徑約2毫米,扁平,深褐色,邊緣具有白色膜質的翅。花期4-5月。
紫羅蘭原產地中海沿岸。目前我國南部地區廣泛栽培。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在頭年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狀柔,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為長角果圓柱形,種子有翅。花期3-5月,果熟期6-7月。
生長習性
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生長適溫白天15-20℃,夜間10℃左右,花芽分紫羅蘭化需要5-8℃的低溫周期,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鹼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它適生於位置較高,接觸陽光,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中。切忌悶熱,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要求肥沃濕潤及深厚之壤土;喜陽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陰;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蟲害。
品種
園藝品種甚多,有單瓣和重瓣兩種品系。重瓣品系觀賞價值高;單瓣品系能結種,而重瓣品系不能。一般扁平種子播種生長的植株,通常可生產大量重瓣花;而飽滿充實的種子,大多數產生單瓣花的植株。花色有粉紅、深紅、淺紫、深紫、純白、淡黃、鮮黃、藍紫等。在生產中一般使用白花、粉花和紫花等品種生產切花。
1、紫羅蘭是一種多年生草木,常作二年生栽培,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10月播種,第二年1月、2月開花。紫羅蘭的花株高30至50公分,莖直立,多分枝,根梢木質化。葉面寬大,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頂端圓鈍。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梗粗壯,花有紫紅、淡紅、淡黃、白等顏色,單瓣花能結籽,重瓣花不結籽,果實是圓形長角果,種子有翅。花期在每年的3至5月,果熟期在每年的6至7月。
2、紫羅蘭性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的環境;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紫羅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鹼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所以要栽培紫羅蘭在選擇土壤上又應該要注意。而且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適生於位置較高,接觸陽光,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中。所以在對紫羅蘭進行養護時,切忌悶熱,特別是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紫羅蘭十分易受病蟲危害,所以一到梅雨天氣要十分注意紫羅蘭周圍的環境。
3、紫羅蘭是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又是重要的切花,水養持久,可用於盆栽觀賞。而且紫羅蘭不僅能用於觀賞,還能夠清熱解毒,美白祛斑,滋潤皮膚,增強光澤,防紫外線照射,另外紫羅蘭對呼吸道的幫助也很大,對支氣管炎也有調理之效。
主要栽培品種有白色的「艾達」(Aida)、淡黃的「卡門」(Carmen)、紅色的「弗朗西絲克」(Francesco)、紫色的「阿貝拉」(Arabella)和淡紫紅的「英卡納」(Incana)等。紫羅蘭的花期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
4、紫羅蘭反日園藝變種按生長習性分為三類:
(1)春紫羅蘭。花期4~5月份。
(2)夏紫羅蘭。花期6~8月份,可分為矮、中、高三種類型,生長期100~150天,是典型的一年生花卉。
(3)秋紫羅蘭。花期7~9月份。植株為中間型。
5、 根據不同的生長特點又有單枝系與分枝系;單瓣系和重瓣系之分。單枝系的品種多為重瓣花,花莖不分枝,適合溫室切花栽培。早花系品種播後70天即可見花。紫羅蘭的重瓣系與單瓣系情況較特殊。一般單瓣系的品種不會出現重瓣花。而重瓣系的品種本身重瓣花因雌雄發育不良而不會結實,但重瓣系的品種中會有一定比例的單瓣花出現。這種單瓣花與重瓣花兩種類型的花出現,其比例一般為50%左右,有些重瓣花品種重瓣率可達80%~90%左右。重瓣品系觀賞價值高;單瓣品系能結種,而重瓣品系不能。一般扁平種子播種生長的植株,通常可生產大量重瓣花;而飽滿充實的種子,大多數產生單瓣花的植株。花色有粉紅、深紅、淺紫、深紫、純白、淡黃、藍紫等。在生產中一般使用白花、粉花和紫花等品種生產切花。
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為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非洲紫羅蘭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若光照不足,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只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至24℃,冬季不得低於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平時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干時再澆水,盆土積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生長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則會葉片長得很繁茂而開花很少。
若遇到這種情況,可將葉片除去一部分,使植株再長新葉,以消耗土壤中過多的氮肥,等土中氮肥耗盡,便會大量開花。在出現花蕾時適當多施磷鉀肥,可使花大色艷。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時都停止施肥。澆水、施肥時要避免水、肥濺到葉片上,更不能向葉面噴水,這是因為水滴滯留在葉毛間,葉片會產生難看的黃斑,甚至腐爛。但為增加空氣濕度,可在植株的周圍灑些水。每年春天換盆一次,因植株不大,根系分布較淺,宜用盆口稍大一些的淺盆栽種。盆土要求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3份、沙土2份混勻配製,或者腐葉土、草炭土各1份配成的培養土。植株栽培兩三年後長勢減弱,應繁殖新株,對老株進行更新。
習性與栽培
紫羅蘭喜冷涼氣候,冬季能耐-5℃低溫,忌燥熱;要求肥沃濕潤及深厚之壤土;喜陽光充足,但也稍耐半陰;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罹病蟲害。
繁殖主要是播種繁殖。播種適期因各系統開花的時期、生產方式和栽培形 式差異不同。紫羅蘭不同系統、不同生產形式的:
主要播種適期系統 生產形式 播種適期
分枝性系(早開花)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5日~15日
分枝性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8月1日~10日
無分枝性系 無加溫塑料大棚栽培 8月25日~9月5日
無分枝性系 玻璃溫室栽培 8月20日~30日
十周系(早開花) 玻璃溫室栽培 9月1日~10日
紫羅蘭栽培播種後經過30天~40天,在真葉6片~7片時定植。栽植間距,無分枝性系12厘米×12厘米,分枝性系18厘米×18厘米,加溫栽培比無加溫栽培稍許擴大。注意紫羅半為直根系,不要挖斷根苗,應很小心地帶根土栽植。因為要保持低於15℃的溫度20天以上,花芽方能分化,因而室內栽培到10月下旬時,要把換氣窗、出入口全部打開,以便降溫,確保花芽分化。通常無需摘心。但分枝性系定植15天~20天後,真葉增加到10片而且生長旺盛,此時可留六七片真葉,摘掉頂芽;發側枝後,留上部3枝~4枝,其餘及早摘除。在10月中旬,植株30厘米~40厘米高時,要張網。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重瓣植株的觀賞價值比單瓣植株高得多,所以在栽培上就出現了如何選擇重瓣植株的問題。通常是從選擇采種母株及幼苗兩方面來解決的。由於重瓣種的雌雄蕊均完全瓣化,不可能結種子,故只能從單瓣植株上採取種子。而單瓣植株有兩類,一類是後代完全呈單瓣的(稱純單瓣植株),另一類是後代中可分離50%~80%呈重瓣的。一般來說,純單瓣植株生長旺盛,體態端直,葉色鮮綠,葉端呈卵形突尖狀,略略下垂或平直不垂,長角果直而寬,呈斜上著生狀,其頂端有角狀突起;含重瓣遺傳性的單瓣植株生長不旺盛,株態彎曲,葉色暗綠,葉端圓形並量弓狀下垂,長角果彎曲,果頂無角狀突起,果與花枝平生著生。采種時應選擇後者,在所採的種子中又應選擇種粒較小、外觀上似發育不健全的種子進行播種。
除一年生品種外,均需以低溫處理以通過春化階段而開花,因而露地常作二年生栽培。 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但在花芽分化時需5℃~8℃的低溫周期。有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遇上3周時間5℃~15℃的低溫,花芽就分化。因而在自然條件下,多數在10月中下旬分化花芽。為了早日出產,到10月中旬就要培育出具8片以上真葉的幼苗。花芽分化後在長日照條件下,如保持5℃以上,花芽形成快,能提早2周開花。紫羅蘭的花期通常是利用品種、播種期以及溫室、冷床、電照等進行調節的。對一年生品種,在夏季涼爽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播種。1月播5月開花,2月~3月播月開花,4月播7月開花,5月中旬播月開花。可以此類推,通常要有100天~150天的生長期。
單瓣花的幼苗子葉呈長橢圓形,真葉上鋸齒較多,苗色較深。通常花後約90天,種子成熟、果莢變黃時即可採收,每株約採收角果20個,有1000粒~2000粒種子。採得的種子貯藏在乾燥、冷涼、透氣處。
留種植株要遠離其他十字花科的種類,以防止種間雜交。
⑩ 非洲紫羅蘭能凈化空氣嗎
能凈化空氣。非洲紫羅蘭植株矮小,一年四季可以開花,葉厚如絲絨,花形俊秀雅緻,花色豐富、絢麗多彩,是室內極好的觀賞植物。放置室內可凈化室內空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能美化環境、調和心情及舒解壓力,亦為園藝治療的理想材料。
非洲紫羅蘭,拉丁學名:(Saintpaulia ionantha Wendl)又名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
無莖,全株被毛。葉卵形,葉柄粗壯肉質。花1朵或數朵在一起,淡紫色。栽培品種繁多,有大花、單瓣、半重瓣、重瓣、斑葉等,花色有紫紅、白、藍、粉紅和雙色等。
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宜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斕,四季開花,是室內的優良花卉,也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地區栽培特別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