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杜鵑花美
❶ 《雪》 杜鵑 王藝翔,要高音質的MP3。
www.5sing.com
❷ 描寫冰雪,梅花,草木,杜鵑的詩詞。
1.月——思鄉,懷人
懷鄉: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懷人: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寫照
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梅花——高潔人格的寫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4.松——孤直傲岸,歲寒三友之一
例:豈不罹嚴寒,松柏有本性。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5.蓮——愛的象徵
蓮與憐諧音,所以可藉以表達愛情。
例: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6.梧桐——凄涼悲傷
例: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淚夢三更後。
7.杜鵑鳥——凄怨哀傷,鄉愁鄉思
相傳,蜀王讓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到春天,杜鵑會一直啼叫到滿口是血。另外,杜鵑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也叫子規,常喚起遊子思鄉之情。
例: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8.秋蟬——高潔,悲涼
秋後的蟬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後,蟬只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
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9.鴻雁——思鄉懷親,羈旅之悲
(也是古代詩歌中傳書的信使)
例:雁字歸時,月滿西樓。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10. 柳——離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長亭——送別之所
例: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12.芳草——離恨
例: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道遠。
13.芭蕉——孤獨與憂愁
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14.羌笛——凄切之聲
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5.烏鴉——衰敗荒涼之兆
例: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詩詞常見意象集釋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7題,鑒賞李白的詩歌《春夜洛城聞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
許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張冠李戴。
由於「折柳」的寓意又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因此此題得分普遍較低。
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詩詞的許多意象有著特別的含義。
「折柳」為什麼「寓有惜別懷遠之意」(試題答案)?據《三輔黃圖·橋》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原來,「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漢樂府就有《折楊柳》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
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園情」呢?弄懂來龍去脈,寓意自然明矣。
由此啟發我們,在2003年古詩鑒賞備考復習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
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
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聰明往往就在於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反之,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
所以,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
下面,筆者就把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學們復習備考之用。
1、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麼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2、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3、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4、松、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5、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6、梧桐---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卧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
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7、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
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像,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
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8、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9、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
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10、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
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
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
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11、另外還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12、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3、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14、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等等。
-------------------------------------------------
冰 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對月思親一—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漢代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後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和送別之所。
蟬
以蟬喻品行高潔。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南浦
水邊的送別之所。
長亭
陸上的送別之所。
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
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
梅花
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松柏
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
象徵高潔的品質。
桃花
象徵美人。
牡丹
寄寓富貴。
楊花
有飄零之意。
杜鵑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鵲」的神話傳說。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烏鴉
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覺得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准備冬衣以至懷念徵人等聯系了起來。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
猿啼
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
明月、白雲
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
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以流水與離愁關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式。
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鴻雁
《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子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
月老
傳說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道老人是專司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後來因此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連理枝 比翼鳥
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相傳戰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遊玩時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沒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後來人們把結婚稱為「喜結連理」。
青梅竹馬
用來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逐鹿
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三尺
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
稱「三尺法」。
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
鴻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
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結為婚姻,後便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彭祖
傳說中長壽人物,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餘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嬋娟
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為嬋娟。
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
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作壁上觀
壁:營壘、壁壘。觀:觀望。在壁壘上觀望。比喻觀別人成敗,不捲入其中。
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豆蔻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精衛 古代神話。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
雞口牛後
《戰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後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當家作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歲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之稱。
花中四君子
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簡稱。比喻傑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
玉成
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璧還
敬詞,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方家
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的專家。
青鳥
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隻先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後來青鳥成為傳書的信使。
梨園
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抱柱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以喻堅守信約。
班馬
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班馬為離群之馬,後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
問鼎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後遂以「問鼎」喻篡奪政權。
辭第
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後以喻為國忘家。
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喻殺敵報國。
還珠
古時合浦盛產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嘗到這里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金雞
古代傳說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後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
爛柯
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於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裡就不覺得餓了。過了—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
青眼
相傳三國時魏國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時俞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每當伯
牙彈琴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盪的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後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雅。
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q0)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巴歌
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
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
蒓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菰菜羹:菰菜、蒓羹。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雙鯉
代指書信。
莊周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後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採薇
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仕周。
碧血 化碧
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
折桂
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卻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懷橘
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紅葉
代稱傳情之物。
崑山玉
比喻傑出的人才。
詠絮
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
柳營
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太許可,才可入營。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南冠
代指囚禁而不變節操的品格。
❸ 雪杜鵑 王藝翔
貌似是原創吧 曲都是windy作的
作詞:King
作曲:杜雯媞
編曲:張藝
吉他回:張藝
監唱:答杜雯媞
和聲編寫:於剛
和聲:杜雯媞、張藝
縮混/母帶後期工程師:劉巍
杜雯媞也就是杜鵑 英文名windy 是原創的
http://yc.5sing.com/299577.html####
❹ 雪化的水能澆杜鵑花嗎
可以。在一些水質酸鹼度不宜的地區,可以藉助儲水改良水質,儲水是將雨水 雪水用較大的器皿儲存起來,以備專用。為了保證盆土酸度,每澆五六次可在水中加入百分之0.1硫酸亞鐵同樣能適應杜鵑對水質的需要。
❺ 梅里雪山的杜鵑花什麼時候開花
杜鵑花是落葉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纖細,但也有罕見粗壯的分枝,國家級風景區《百里杜鵑》保存著最原始古老的杜鵑林,這里的杜鵑歷來以花朵大、花艷、樹大而著稱,隨著人們對這片原始杜鵑林的重視在2010年相繼發現幾株粗壯的原生杜鵑樹。此樹為2010年調查發現,地徑92厘公分,樹共有椏枝十枝,樹高近7米,十個椏枝單個直徑平均近20公分堪稱中國杜鵑花之王。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
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葉脈為羽狀網脈,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 3 (-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花葯背著葯著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❻ 請問:杜鵑花、長壽花、六月雪分別怎樣澆水盡量介紹詳細點。謝謝回復!
杜鵑花不是很耐旱,幹了及時澆水,可以經常噴噴水,放室內陰涼通風處比較好。長壽花耐旱,幹了澆水即可,放陽台上明亮處比較好。六月雪干透及時澆水,也不是很耐旱,喜光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最好。
❼ 仿寫句子:我愛菊花,因為它傲霜雪而後凋,恰如堅貞,頑強,鬥志昂揚的勇士。寫蘭花,梅花和紅杜鵑。
我愛菊花,因為它傲霜雪而後凋,恰如堅貞,頑強,鬥志昂揚的勇士;
我愛蘭花,因內為它生幽谷容而不媚,恰如高雅,朴實,襟懷坦白的君子;
我愛梅花,因為它凌嚴寒而獨放,恰如堅韌,自強,不屈不撓的戰士;
我愛紅杜鵑,因為它似火焰而盛開,恰如蓬勃,堅強,無私無畏的英雄。
❽ 雪杜鵑的歌詞
這季節 風多了一些
吹痛被愛遺忘的一切
而我卻躲不過這感覺
痛的 無力去改變
誰了解版 在我的世界
愛的信仰已被風權熄滅
就象離開樹的落葉飄不見
已經 慢慢凋謝
忽然下的一場雪 飄的那麼純潔
將我埋葬在你的世界
冰封了我愛的期限
卻讓痛 成為永遠
在一瞬間曾經所有的夢都幻滅
剩下回憶濕了我的眼
還牽著你給過我的誓言
發現已經無法兌現
一整夜 愛與恨重疊
只剩心被撕裂的感覺
屬於我的幸福被你忽略
我不願 無法妥協
忽然下的一場雪 飄的那麼純潔
將我埋葬在你的世界
冰封了我愛的期限
卻讓痛 成為永遠
在一瞬間曾經所有的夢都幻滅
剩下回憶濕了我的眼
還牽著你給過我的誓言
發現已經無法兌現
憂傷 陪伴在我身邊
任時間 將我的記憶更迭
卻無法忘掉 你那冰冷的眼
一場雪飄的那麼純潔
將我埋葬在你的世界
陷入你善變的謊言
我的愛 已被擱淺
在一瞬間曾經所有的夢都幻滅
剩下回憶濕了我的眼
就連呼吸彷彿都被凍結
在這個寂寞的深夜
心隨著雪飄遠
❾ 白馬雪山高山杜鵑林的杜鵑林介紹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杜鵑花科,半常綠和落葉灌木。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春季開花,花冠闊漏斗形,紅色,二至數朵簇生於枝端。高山杜鵑林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矮曲林類型,而且也是最嬌艷的一種森林類型。其植株低矮,形態自然,極具觀賞性,是滇西廣泛分布的植被類型之一。在初夏冰雪消融時,高山杜鵑漫山遍野燦然綻放,給荒涼的山野披上瑰麗的外衣。
在雲南西部的高山石礫坡地上,許多常綠植物都望而卻步,但杜鵑林卻依然鬱郁蔥蔥。在海拔2600—4200米的崇山峻嶺,隱居於此的高山杜鵑,年復一年默默地開放。它們生命的意義,好像就是為了盡情綻放美麗的花朵。從生物性來看,它們是一種喜歡群居的植物。它們結伴生長,集體開放,在春夏之交形成一片片醉人的「花海」奇觀。
滇西杜鵑林的分布與森林植被垂直帶譜密切相關。海拔2600—3000米的陰坡杜鵑—雲南松林中,有大白花杜鵑、小粉背杜鵑等;3000—4000米的陰坡、半陰坡杜鵑—冷杉林中有銹斑杜鵑、枇杷葉杜鵑、短柱杜鵑等;在4000—42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帶,杜鵑多以群落分布。上述三類杜鵑共同組成雲南西部高山杜鵑林。在春季或春夏之交杜鵑花盛開時節,奇異的花朵、艷麗的色彩,具有極強以觀賞性。
雲南西部的高山杜鵑林,杜鵑科植物種類豐富,有密枝杜鵑、金背杜鵑、銀背杜鵑、韋化杜鵑、小葉杜鵑等200餘種。杜鵑花盛開時節,紛繁的色彩把山巒裝點得瑰麗艷美。
❿ 比喻和擬人描寫雪中杜鵑花
1、火紅的杜鵑花盡情的綻放著自己的笑臉。
2、杜鵑花兒在秋風中笑彎了腰。
3、杜鵑花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