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科
❶ 關於杜鵑花的科學資料簡介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該種與皋月杜鵑( R.indicum(Linn.)Sweet)相似,但不同在於後者的雄蕊為5;葉較小而狹窄,邊緣具細圓齒,易於區別。
杜鵑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出現,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狀也多種多樣,有單瓣及重瓣的品種。
❷ 杜鵑花科的植物有哪些
杜鵑花杜香杉葉杜松毛翠岩須 矮小岩須
篦葉岩須
長毛岩須
朝天岩須
墊狀岩須 短梗岩須
睫毛岩須
掃帚岩須
鼠尾岩須
吊鍾花
齒緣吊鍾花
單花吊鍾花
燈籠樹
毛脈吊鍾花
毛葉吊鍾花
四川吊鍾花
台灣吊鍾花
晚花吊鍾花
越南吊鍾花
木藜蘆 短柄木藜蘆尖基木藜蘆圓基木藜蘆馬醉木
長萼馬醉木
珍珠花大萼珍珠花光葉珍珠花紅脈珍珠花毛果珍珠花毛脈珍珠花毛葉珍珠花狹葉珍珠花小果珍珠花秀麗珍珠花圓葉珍珠花金葉子 廣東金葉子柳葉金葉子硬花金葉子雲南金葉子
地桂
白珠白果白珠白果華白珠白珠樹蒼山白珠糙叢林白珠草地白珠長梗白珠長序白珠齒綠西藏白珠刺毛白珠叢林白珠粗糙叢林白珠地檀香滇白珠滇白珠樹短穗白珠芳香白珠伏地杜鵑剛毛地檀香高山白珠紅粉白珠華白珠鹿蹄草葉白珠綠背白珠毛枝白珠平卧白珠屏邊白珠四川白珠四裂白珠台灣白珠銅錢葉白珠尾葉白珠五雄白珠西藏白珠狹葉紅粉白珠小葉銅錢白珠硬毛白珠
北極果 黑北極果 紅北極果越桔
樹蘿卜 阿波樹蘿卜白果樹蘿卜白花樹蘿卜杯梗樹蘿卜邊脈樹蘿卜滄源樹蘿卜藏布江樹蘿卜茶葉樹蘿卜長梗樹蘿卜長圓葉樹蘿卜垂花樹蘿卜叢生樹蘿卜大果樹蘿卜大花樹蘿卜大葉樹蘿卜倒掛樹蘿卜倒卵葉樹蘿卜短柄樹蘿卜短錐花樹蘿卜光果樹蘿卜紅苞樹蘿卜環萼樹蘿卜黃花樹蘿卜黃楊葉樹蘿卜夾竹桃葉樹蘿卜尖葉樹蘿卜棱枝樹蘿卜亮紅樹蘿卜柳葉樹蘿卜鹿蹄草葉樹蘿卜麻栗坡樹蘿卜毛花樹蘿卜緬甸樹蘿卜墨脫樹蘿卜絨毛燈籠花傘花樹蘿卜深裂樹蘿卜壇花樹蘿卜聽邦樹蘿卜透明邊樹蘿卜尾葉樹蘿卜無毛燈籠花五翅莓西藏樹蘿卜細花樹蘿卜狹萼中型樹蘿卜纖毛葉樹蘿卜纖細短柄樹蘿卜線葉樹蘿卜銹毛樹蘿卜異色樹蘿卜折瓣樹蘿卜中型樹蘿卜鍾花樹蘿卜皺葉樹蘿卜朱紅樹蘿卜
❸ 杜鵑花屬於植物的哪個科,哪個種屬
科:杜鵑花來科。
屬:杜鵑自花屬。
種:杜鵑花。
❹ 杜鵑花科植物的雄蕊樹目通常是
杜鵑花科 Ericaceae 重點特徵 灌木。單葉互生。花整齊或稍不整齊,雄蕊常為花瓣倍數,常逆二輪,分離內,花容常孔裂,心皮4-5,中軸胎座,胚珠多數。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名 映山紅 產地與分布北起河南、山東,南至珠江流域,東及福建、台灣,西達四川、雲南、貴州。
❺ 杜鵑花科的植物有哪些
1、杜香
杜香產北歐、中歐、澳大利亞東北部。中國東北產寬葉杜香,生於濕草地或水甸子。為灌木,幼枝密被銹色絨毛,葉狹線形,長1~5厘米,寬1.5~12毫米,下面密被銹絨毛,花白色,花冠5裂,裂片分離。
2、岩須
岩須生於中國西南部高山。為常綠半灌木,葉覆瓦狀排列,披針狀長圓形,花單生於葉腋,白色,下垂。在高緯度地區如北美,常見用於庭園觀賞。
3、吊鍾花
吊鍾花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為落葉或半落葉灌木,葉互生,橢圓形,全緣,聚生枝頂,花下垂,數朵成傘形花序,花冠寬鍾狀,長1厘米,粉紅或紅色。觀賞植物。
4、馬醉木
馬醉木分布中國東部。為常綠灌木,葉被針形,聚生枝頂,總狀花序數枝簇生枝頂,長8~12厘米,花冠壇狀,白色(見彩圖)。枝葉或花粉均有毒。同屬植物含梫木毒素 (amdromedotoxine)和馬醉木毒素(asebotoxin),能引起人、畜中毒。
5、珍珠花
珍珠花又誤稱南燭,廣布於中國西南、中南地區和台灣省,延展中南半島至東喜馬拉雅山。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冠壇狀,白色,偏向下。中國本草學書籍記載的古代南燭的原植物為越橘屬的
❻ 杜鵑花科的植物有哪些
杜鵑花科木本植物,灌木或喬木,體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綠,少有半常綠或落葉。無草本植物。
本科的許多屬、種是著名的園林觀賞植物,已為世界各地廣為利用,我國常見的有杜鵑屬、吊鍾花屬、樹蘿卜屬等種類。
❼ 杜鵑花(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Rhododendron spp.
杜鵑花是聞名於世界的名花之一,觀賞價值高。成片栽植,仲春時節,爛漫如錦,顯示出大自然的絢爛瑰麗。盆栽杜鵑,是美化環境,增添室容的佳品,作為春節盆花,深受人們歡迎。
[形態特徵]
杜鵑花全世界約有900餘種,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徵,既有常綠喬木、小喬木、灌木,也有落葉灌木。其基本形態是常綠或落葉灌木,分枝多,枝細而直。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綠色,疏生硬毛。花常多朵組成頂生總狀傘形花序,偶有單生或簇生,漏斗狀,花色豐富多彩,品種繁多(見彩圖73)。
世界上杜鵑花栽培品種已逾5000多個,我國目前廣泛栽培的園藝品種約有二三百種,其主要血統是映山紅。根據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大致上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和夏鵑四種類型。
東鵑:即東洋鵑,因來自日本故而得名。又稱石岩杜鵑、硃砂杜鵑、春鵑小花種等。本類包括石岩杜鵑(Rh.obtusum)及其變種,品種甚多。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小,高1~2米,分枝散亂,葉薄色淡,毛少有光亮,4月開花,著花繁密,花朵最小,一般徑2~4厘米,最大至6厘米,單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兩次開花的四季之譽等。
毛鵑:俗稱毛葉杜鵑、大葉杜鵑、春鵑大葉種等,本類包括錦綉杜鵑、毛白杜鵑及其變種、雜種,體型高大,達2~3米,生長健壯,適應力強,可露地種植。是嫁接西鵑的優良砧木。幼枝密被棕色剛毛。葉長10厘米,粗糙多毛。花大、單瓣、寬漏斗狀、少有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以及復色等。品種10餘個,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疏球紅、玉玲等。
西鵑: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故稱西洋鵑,簡稱西鵑,系皋月杜鵑(Rh.indicum)、映山紅及毛白杜鵑反復雜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類。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壯、樹冠緊密、習性嬌嫩,怕曬怕凍。葉片厚實,淡綠色,毛少。葉形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樣,有單色、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金等,多數為重瓣、復瓣,少有單瓣,花瓣有狹長、圓闊、平直、後翻、波浪、飛舞、皺邊、卷邊等,徑6~8厘米,最大可超過10厘米,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現大量雜交新品種。
夏鵑: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皋月杜鵑。發枝在先,開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主要特徵是枝葉纖細,分枝稠密,樹冠豐滿、整齊,高1米左右。葉片狹小,排列緊密。花寬漏斗狀,徑6~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鵑一樣豐富多彩,花有單瓣、復瓣、重瓣,是製作樁景的好材料。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陳家銀紅、五寶綠珠、紫辰殿等。其中五寶綠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閣狀,是杜鵑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種。
[習性]
杜鵑分布於歐、亞及北美洲,其中我國約佔全世界總數的59%,原種集中分布於雲南、西藏和四川的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上,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了杜鵑性喜溫涼濕潤和比較耐陰的生態習性。
(1)對光照的要求
杜鵑喜陰,也耐陰,最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不太強烈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則嫩葉灼傷,老葉焦化,植株死亡,花期縮短,其中西鵑尤忌強光直射。據觀察,杜鵑在30000勒克斯以上的中強光照下生長不良,而在20000勒克斯的中弱光照下花開繁密,在7000~8000勒克斯的偏弱光處花蕾稀少,在2000~3000勒克斯弱光下極難開花。杜鵑花光補償點約1400勒克斯。
(2)對溫度的要求
杜鵑花喜溫和涼爽之氣候,忌酷熱怕嚴寒,生長最適溫度為12~25℃,超過35℃,則進入半休眠狀態。各類之間稍有差異,原產南方的落葉或半常綠杜鵑,耐熱性較強,來自北方或高山地區者較差。西鵑耐熱力弱,不耐霜雪,冬季溫度到0℃即可能受凍。春鵑比夏鵑稍耐寒,溫室越冬適宜溫度:西鵑8~15℃,夏鵑10℃左右,春鵑不低於5℃即可。目前市場上作為商品化生產的比利時四季杜鵑,溫度不宜低於2℃,但近年從國外引進的石楠花(即高山杜鵑)品種,耐寒力極強,可耐-10℃以下的低溫。但不耐夏季高溫,喜夏天晝夜溫差大的冷涼氣候條件。
(3)對濕度的要求
杜鵑原產於雲霧繚繞的中、低山上,喜濕也稍耐濕,最怕乾旱,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休眠期需水少,春及初夏需水多,夏季更多,西鵑能在達飽和的空氣濕度環境中生長發育良好,但杜鵑根系較淺,故需土壤排水良好,切忌積水。
(4)對土壤的要求
杜鵑為典型的喜酸性土植物,以pH4.5~6.5為宜,最忌鹼性及黏土,忌濃肥,喜多次薄肥。
[繁殖與栽培養護]
杜鵑的繁殖,播種、扦插、嫁接均可。播種多用於培育雜種實生苗時進行,在生產上多採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扦插:是應用最廣的方法,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快速,性狀穩定。插穗取自當年生剛剛半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或節下平剪,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插穗長6~10厘米,留頂端4~5葉,如枝條過長可截短。若不能隨采隨插,可用濕布或苔蘚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放於陰處,可存放數日。以梅雨季節前扦插成活率最高。一般西鵑5月下旬至6月中旬,毛鵑6月上旬至下旬,東鵑、夏鵑6月中旬至下旬,此時插穗老嫩適中,天氣溫暖濕潤,成活率可達90%以上。扦插基質可用泥炭、腐熟鋸木屑、蘭花泥、黃山土、河沙、珍珠岩等,大面積生產多用鋸木屑加珍珠岩,或泥炭加珍珠岩,比例一般3∶1,插床底部應填7~8厘米排水層,以利排水,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2~2/3。用生根粉或萘乙酸200~300毫克研、吲哚丁酸200~300毫克/升快浸處理,插後管理重點是遮蔭和噴水,使插穗始終新鮮,高溫季節要增加地面、葉面噴水,注意通風降溫。毛鵑、東鵑、夏鵑發根快,約1個月左右;西鵑有的較快,有的較慢,需40~70天。長根後頂部抽梢,如形成花蕾,應予摘除,一般生根後要及時移栽苗床。9月後減少遮蔭,移栽的苗床撒施適量緩釋復合肥或追施薄肥使小苗逐步壯實,10月下旬即可上盆。作為商品性生產的比利時杜鵑,只要有插穗,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以春、夏、秋三季為佳。尤其是5~6月和8~9月間,生根快,成活率高,生長勢強。
嫁接:在繁殖西鵑時採用較多,其優點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隨時嫁接;不受時間限制;可將幾個品種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苗長得快。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嫩枝頂端劈接,以5~6月最宜,砧木選用2年生獨干毛鵑,要求新梢與接穗粗細相仿。嫁接後要在介面處連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緊袋口。然後置於蔭棚下,忌陽光直射,注意袋中有無水珠,若無可解開噴濕接穗,重新紮緊。接後7天不萎即有成功把握,2個月後去袋,翌春松綁。如不套袋,應加強管理,要始終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常綠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以在庇蔭條件下地栽。惟西鵑嬌嫩,全行盆栽。現將西鵑栽培管理方法介紹如下,他種可參照掌握:
(1)場地
栽培西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於-2~-3℃,室外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庇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而涼爽的生長環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放在擱板上。
(2)選盆
生產上都用通氣性能好、價格低廉的瓦盆。大規模生產現多用硬塑料盆,美觀大方,運輸方便,國外和國內大型企業均用之。杜鵑根系淺、擴張緩慢,栽培要盡量用小盆,以免澆水失控,不利生長。
(3)用土
常用黑山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針土,經腐熟的鋸木屑等,只要pH在5~6.5之間,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均可。目前大規模生產多用腐熟的鋸木屑、泥炭、椰糠等作基質。這是國際園藝生產的趨勢。
(4)上盆
一般在春季出房時或秋季進房時進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層,上盆後放於陰處伏盆數日,再搬到適當位置。幼苗期換盆次數較多,每年1次,規模化生產,1年可2次,10年後可3~5年換1次,老棵只要不出問題,可多年不換。
(5)澆水
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生長發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要不含鹼性。如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水溫應與盆土溫度接近。11月後氣溫下降,需水量少,室內不加溫時3~5天不澆水不成問題。2月下旬以後要適當增加澆水量。3~6月,開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澆1次,不足時傍晚要補水。梅雨季節連日陰雨要及時側盆倒水。7~8月高溫季節,要隨干隨澆,午間、傍晚要在地面、葉面噴水,以降溫增濕。9~10月天氣仍熱,澆水不能怠慢。
(6)施肥
西鵑要求薄肥勤施,杜鵑愛好者,家庭盆栽原來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子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用時要對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1次。菜子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對水施用。現在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和家庭蒔養,多施用緩釋肥料,選用合適的氮、磷、鉀配比,一年只需施1~2次即可,既簡便又衛生。但施用量應根據植株大小從嚴掌握,防止高溫季節造成肥害。
(7)遮蔭
西鵑從4~11月都要遮蔭,棚高2米,遮陽網的透光率為30%~40%,西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並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長成大棵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以及紊亂樹型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對於商品化生產的比利時杜鵑,一年中一般要摘心或修剪2~3次,一般情況下,第一次修剪在2月底至3月初,第二次在5月底至6月初,第三次在8月。修剪的具體時間應根據所需控制在何時開花而定,過早,修剪時枝條尚未成熟,修剪下的枝條不能用來扦插,是一種材料的浪費,而且影響到盆花的冠徑大小;過遲,春節期間不能開花,影響上市。
(9)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
西鵑開花時放於室內,不受日曬雨淋,可延續1個月以上。若室內通風差,則不宜久放。1~2周即應調換。杜鵑花花芽分化以後,西鵑一般於8月以後孕蕾,秋後移於20℃的環境即可開花,但品種間差異很大。在國外,作為聖誕節開花的杜鵑自冷藏室(3~4℃)移出後,必須在11月上旬置於15℃的溫室中,才能保證應節上市,故藉助於溫度的調節,盆栽杜鵑四季可以開放。有些品種也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其花芽形成,普遍應用的是B9和多效唑,前者用0.15%溶液噴2次,每周1次,或用0.25%濃度噴1次,後者用100毫克/升的濃度噴1次,大約在噴施後2個月,花芽即充分發育,此時的植株冷藏,能促進花芽成熟。杜鵑在促成栽培以前至少需要4周10℃或稍低的溫度冷藏。冷藏期間,植株保持濕潤,不能過分澆水,每天保持12小時光照。
杜鵑花的主要病蟲害有杜鵑褐斑病、根腐病、疫病、杜鵑餅病、癭疣病、杜鵑黃化病、小葉病、杜鵑冠網蝽、梨劍敵夜蛾、東方毒蛾、杜鵑葉蟬、卵形短須蟎等。防治:①噴灑波爾多液、退菌特或代森鋅等葯劑防治枝葉病害,灌澆上述葯劑防治根腐病,噴灑和灌澆乙磷鋁或疫霜靈等葯劑防治疫病。②清除餅病及癭疣病枝葉,燒毀。③施硫酸鋅和硫酸亞鐵,防止缺鋅和缺鐵症。④害蟲幼蟲或若蟲期噴灑敵敵畏、敵百蟲、殺螟松等任一種葯劑數次。⑤若蟎期噴灑三氯殺蟎醇等葯劑。
[觀賞與應用]
杜鵑花遠在古代即被譽為「花中西施」。系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樹形秀美端莊,神態自若,花開繁密,其花瓣宛如輕紗,富於變化,春季遠眺滿山開遍的杜鵑花奼紫嫣紅,彷彿在萬綠叢中潑散點點胭脂,近看滿樹新綠初綻,微風拂過,朵朵繁花恰似有數個披紅掛彩的少女翩翩起舞,那美麗的景色實在叫人陶醉。
杜鵑類觀花樹種最適宜群植於濕潤而有庇蔭的林下、岩際,廣布山野,花時簇聚如錦,萬山遍紅。園林中宜配植於樹叢、林下、溪邊、池畔,以及草坪邊緣,在建築物的背陰面可作花籬、花叢配植,以粉牆相襯,若是老松之下堆以山石,叢植數株其間,莫不古趣盎然。與觀葉的槭樹類相配合,組成群落景觀,則相互爭艷媲美,如紅楓之下植以毛白杜鵑,青楓配以紅花杜鵑,色彩鮮明,益覺動人。杜鵑類有些可作為盆景材料,盆栽則更為普遍,是春節供花的主要品種。
❽ 這是杜鵑花科哪種杜鵑,求准確學名
重瓣西洋杜鵑
❾ 杜鵑花科的英文名字
A
Acrostemon
Acrotriche
Agapetes
Agarista
Allotropa
Andersonia
Andromeda
Anomalanthus
Anthopteropsis
Anthopterus
Arachnocalyx
Arbutus
Arctostaphylos
Astroloma
B
Bejaria
Brachyloma
Bruckenthalia
Bryanthus
C
帚石南屬 (Calluna )
Calopteryx
岩須屬 Cassiope
Cavendishia
Ceratiola
Ceratostema
Chamaedaphne
Chimaphila
Coccosperma
Coilostigma
Comarostaphylis
Conostephium
Corema
Costera
Craibiodendron
Cyathodes
D
Daboecia
Demosthenesia
Didonica
Dimorphanthera
Diogenesia
Diplarche
Diplycosia
Disterigma
Dracophyllum
E
吊鍾屬 Enkianthus
Empetrum
Epacris
Epigaea
Eremia
Eremiella
歐石南屬 (Erica )
Findlaya
白珠樹屬Gaultheria
Gaylussacia
Gonocalyx
Grisebachia
H
Harrimanella
Hemitomes
K
Kalmia
Kalmiopsis
Killipiella
L
Lateropora
Ledothamnus
杜香屬 Lem
Leiophyllum
Leucopogon
Leucothoe
Loiseleuria
南燭屬 Lyonia
M
Macleana
Macnabia
Malea
Menziesia
Mitrastylus
Moneses
Monotropa
Monotropsis
Mycerinus
N
Nagelocarpus
Notopora
O
Oreanthes
Ornithostaphylos
Orthaea
Orthilia
Oxydendrum
P
Pellegrinia
Pentachondra
Pernettyopsis
松毛翠屬 Phyllodoce
Pieris
Pityopus
Platycalyx
Pleuricospora
Plutarchia
Polyclita
Prionotes
Psammisia
Pterospora
Pyrola
R
杜鵑花屬 (Rhododendron)
Rhodothamnus
Richea
Rusbya
S
Salaxis
Sarcodes
Satyria
Scyphogyne
Semiramisia
Simocheilus
Siphonandra
Sphyrospermum
Stokoeanthus
Styphelia
Sympieza
Syndsmanthus
T
Tepuia
Thamnus
Themistoclesia
Therorhodion
Thibaudia
Thoracosperma
Trochocarpa
Tsusiophyllum
U
Utleya
V
越桔屬 (Vaccinium)
X
Xylococcus
Z
Zenobia 中英文對照頂毛石南屬Acrotriche
樹蘿卜屬Agapetes
絆足花屬Agarista
獐牙石南屬Andersonia
青姬木屬Andromeda
岩高石南屬Androstoma
距葯莓屬Anthopteropsis
翼冠莓屬Anthopterus
草莓樹屬Arbutus
狼毒石南屬Archeria
熊果屬Arctostaphylos
北極果屬Arctous
松石南屬Astroloma
七瓣杜屬Bejaria
瑞香石南屬Brachyloma
線香石南屬Bryanthus
杉石南屬Budawangia
帚石南屬Calluna
岩須屬Cassiope
艷苞莓屬Cavendishia
囊冠莓屬Ceratostema
地桂屬Chamaedaphne
錐葯石南屬Coleanthera
夏冬青屬Comarostaphylos
梭花石南屬Conostephium
筆管石南屬Cosmelia
腺葉莓屬Costera
金葉子屬Craibiodendron
沙鞭石南屬Croninia
杜松石南屬Cyathodes
擬杜松石南屬Cyathopsis
大寶石南屬Daboecia
十肋石南屬Decatoca
凌霄莓屬Demosthenesia
羊乳莓屬Didonica
異蕊莓屬Dimorphanthera
桂葉莓屬Diogenesia 杉葉杜屬Diplarche
簇白珠屬Diplycosia
擬越橘屬Disterigma
龍草樹屬Dracophyllum
南羽屬Elliottia
吊鍾花屬Enkianthus
澳石南屬Epacris
蔓地莓屬Epigaea
歐石南屬Erica
串白珠屬Eubotrys
白珠樹屬Gaultheria
佳露果屬Gaylussacia
棱萼莓屬Gonocalyx
蘚石南屬Harrimanella
山月桂屬Kalmia
桃花杜屬Kalmiopsis
瓮花莓屬Lateropora
鐵仔石南屬Lebetanthus
千屈石南屬Ledothamnus
木藜蘆屬Leocothoe
林檎石南屬Leptecophylla
貝葉石南屬Leucopogon
黃精石南屬Lissanthe
珍珠花屬Lyonia
芫石南屬Lysinema
蜂鳥花屬Macleania
環腺石南屬Melichrus
瓔珞杜鵑屬Menziesia
玉竹石南屬Monotoca
叉隔莓屬Mycerinus
岩風石南屬Needhamiella
大梗莓屬Notopora
沙蓬石南屬Oligarrhena
山杜莓屬Oreanthes
鵲踏珠屬Ornithostaphylos
筆花莓屬Orthaea
酸木屬Oxydendrum 南樹蘿卜屬Paphia
毛絲莓屬Pellegrinia
水螅石南屬Pentachondra
松毛翠屬Phyllodoce
馬醉木屬Pieris
扁果石南屬Planocarpa
煙花莓屬Plutarchia
大杞莓屬Polyclita
電珠石南屬Prionotes
杞莓屬Psammisia
松滴蘭屬Pterospora
鹿蹄草屬Pyrola
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伏石花屬Rhodothamnus
彩穗木屬Richea
竹柏石南屬Rupicola
杉葉莓屬Rusbya
血晶蘭屬Sarcodes
合絲莓屬Satyria
禮裙莓屬Semiramisia
管葯莓屬Siphonandra
報春石南屬Sphenotoma
曇石南屬Sprengelia
提燈莓屬Sphyrospermum
垂釘石南屬Styphelia
合囊莓屬Symphysia
腺白珠屬Tepuia
南杞莓屬Themistoclesia
雲間杜鵑屬Therorhodion
赤寶花屬Thibaudia
輪果石南屬Trochocarpa
五斂莓屬Utleya
越橘屬Vaccinium
辣石南屬Woollsia
粉姬木屬Zenobia
❿ 為什麼說杜鵑花科是植物進化中的一個環節
所有的每一種動植物都是自然界生物進化的一個環節,包括杜鵑花。這個沒有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