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杜鵑花
⑴ 描寫春天的顏色桃花什麼,杜鵑花什麼
春天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走來。溪水唱起了歌兒,綠草和鮮花趕來報到。 轉眼間,冬去春來,天氣開始漸漸地回暖,給人一種溫暖。我們來到郊外,可以看到滿地的花草樹木都長出了新芽,遠處一片蔥綠。各種花兒含苞待放,小鳥在枝頭唱歌,冬眠的小動物也開始伸展筋骨,河裡的小魚兒在水波中嬉戲。春天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希望。 那綿綿的春雨,潤醒了小草,潤綠了綠柳,潤開了報春的花。報春的花都鼓起了小喇叭,嘀嗒嘀嗒。雨後,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芳香,隨著暖融融的春風迎面撲來。 綠,到處都是,綠的草,綠的樹,綠的大地。 我挽起春姑娘綠色的衣裙,悄悄地、輕輕地走在綠色的原野上。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展示著自己鮮艷的色彩。一群群美麗的小蜜蜂,扇著透明的小翅膀在花叢中忙碌著。瞧!那幾朵最艷麗的花瓣怎麼飛起來了?哦,原來她們是美麗的花蝴蝶,正玩得歡。 我最愛春天的大自然。我愛欣賞萬物欣欣向榮的景象,愛聽小河淙淙的流水聲,愛聞綠色植物的清香。處在春意盎然之中,我真想變成一隻小鳥,飛上藍天俯視大地,痛痛快快地去欣賞大自然創造的奇跡。 春天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走來……
春天的腳步是輕輕的,靜悄悄的。暖暖的春風迎面吹來,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和濕潤的氣息,親吻著萬物生靈。
荊江大堤無處不洋溢著春的氣息。瞧!小草偷偷地萌芽破土,柳樹漸漸地舒展新葉,蒲公英也開出了金黃色的花兒,點綴著大堤。
我閉上眼睛,感覺春姑娘牽著蜜蜂、蝴蝶的手,邁著輕盈的腳步,迎著金燦燦的陽光,把一件件五彩的衣裳,撒向大地。頓時,草兒綠了,花兒紅了,處處鳥語花香,春色濃濃。
我睜眼,仰望天空,一隻只美麗的風箏,隨風飄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歡快的孩童在大堤上奔跑,輕盈地舞著手中的絲線。老人們跟在後面歡呼著,這是一幅多麼美的「天倫享樂圖」啊!
放眼遠望,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菜,夾著點點黃色。我好奇地向那黃色奔去。那黃色逐漸清晰了,啊!是油菜花,正含苞待放呢!我十分欣喜,我用鼻尖觸上去,深深吸了一口氣,哇!一股清香,直入肺腑,一隻只小蜜蜂,正在花蕾間飛竄,一縷春風拂過,無數枝花蕾在風中輕輕地搖曳著,不知是「蜂戀花」,還是「花戀蜂」。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踏著春天的腳步,尋覓著新的希望和目標。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採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徵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准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雨細細地下,把大地萬物都喚醒了。小草從泥土裡鑽了出來,身上換上了綠油油的新衣裳。柳樹發芽了,它那柔軟的柳枝在半空中隨風飄盪。樹木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有黃的、有紅的、有紫的,還有藍的……青蛙呱呱地從夢中醒來了,它伸了伸懶腰,就從洞里鑽了出來,忙著找蟲子吃。布穀鳥站在大樹上「布穀」,「布穀」地叫,像是在為人們報春。辛勤的小蜜蜂忙著在花叢中采蜜。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農民伯伯都聚在一起,討論今年怎樣春耕,小朋友們都跑到碧綠的草地上追逐,捉螞蚱和玩游戲,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啊!春姑娘,感謝你給萬物帶來追尋春天的腳步。
我追到了田野,滿是綠油油的稻秧,給人一種清新感.我知道,春已來過這兒了.我踩在田耕上,腳下松而軟的泥兒,我知道,
春給了它們濕潤。我追到了溪邊,滿是五彩繽紛的鮮花.給人一種芬芳感。
我知道,春已來過這兒了。我走近了溪水,溪里各種各樣的小魚,
我涉足於深山巨谷之中.順著山勢,逆流而上.一絲絲帶著詩情暖意的風,輕輕吹拂過我的臉頰,總讓人懷念.不難讓人想像的綠總環繞在你身旁.綠,讓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厭,它代表了生命的顏色,大自然的顏色.久違的綠,經過一冬,又回復了它的清新與明亮.知了停伏在樹林問,跟我捉起迷藏.嘴裡唱著《春天的故事》,心裡想著夏季的歡愉.不乏的是鳥兒的和音,讓人百聽不厭.
我,時而穿梭在林中,時而又攀爬,站立於岩石上.心中唯一的信念是——不斷向上!腳下踏著的是春土,這些土都蘊釀著春的意味,變得滋潤,有活力.山谷中流淌下一絲清泉.一直往下流,流入我的心田,滋潤我心窩.如喝了窖藏多年的老酒,讓我略帶醉意.我展望遠景,彷彿天地都在我胸前.我彷彿是那座山,是掌管著山林青郁的山神.想起總略感自豪.水往下流,山往上長,而我如山,不斷朝上進發.近乎九十度的山坡未能使我滑下深谷;狡猾的老樹未能把我絆倒.盡管膝蓋被撞傷;手被劃破;山越高,就越難呼吸;汗如水一般往下淌.可那都是為了抗爭的犧牲.抗爭自我,抗爭自然.眼睛總盯著山頂,目標就在那兒,山最高的那端!人家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日我穿行於間,吸收的是天地的靈氣與日月的精華!
⑵ 古詩中的關於「春」的詩句所表現的意象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⑶ 描寫花的古詩
詠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
別有池塘一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待我泛紅光.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陸游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⑷ 關於春天的古詩誰有!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若個:哪個? 唐·東方虯《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見:顯現。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 唐·盧僎《歲晚還交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 唐·楊凌《句》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淥:清澈。 五代前蜀·韋庄《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五代後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冰筍:冰棱。意謂從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過去;從柳枝梢頭看到春天已偷偷歸來。 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翠色:嫩綠的草色。和煙老:隨著暮靄變成深綠。 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信:消息。露:顯示。 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紅 芳菲:指春花季節。 宋·賀鑄《小重山》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 韶華:美好的年華。東君:春神,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彥《蝶戀花》
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青:綠葉。紅:紅花。 宋·葛勝仲《臨江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將息:養護,調養。 宋·李清照《聲聲慢》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柳眼:柳葉。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戀花》
洛陽城裡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宋·陳與義《虞美人》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 宋·陸游《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宋·陸游《豆葉黃》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東風吹雨細於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宋·辛棄疾《滿江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明:絢麗。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薺麥:芥菜,麥子,泛指田間作物。 宋·姜夔《揚州慢》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風潤澤萬物。 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 醞造:釀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 瘦雪:殘雪。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飄零。青子:青青的小果於。 金·王庭筠《謁金門》
東風輕扇春寒 輕扇:輕輕地吹動。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飛紅:花瓣飛舞。 元·白樸《天凈沙·春》
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覺來:醒來。 元·胡只遹《陽春曲·春景》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裊:飄浮不定。晴絲:蟲類所吐的絲,春日常在空中飄游。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春到人間萬物鮮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清·盧道悅《迎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 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⑸ 有關花的詩句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4.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畫》)
22.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寒 食》》)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溫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4.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鄭思肖《寒菊》)
35.惟見林花落,
鶯啼送客聞。
(李白《別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變,
百花皆後香。
(陳亮《梅花》)
37.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39.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40.晴時風日雨時干,
草滿花堤水滿溪。
(楊萬里《桑茶坑道中》)
詩中花名
1.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約客》)
2.接天蓮葉無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花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贈劉景文》)
4.沾衣浴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志南《絕句》)
5.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6.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7.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8.十分秋色無人管,
半屬蘆花半蓼花。
(黃庚《江村即事》)
9.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10.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雪梅》)
11.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12.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4.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繰車。
(蘇軾《浣溪沙》)
15.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16.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
17.不是一番寒徹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18.桃花一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19.桃花流水突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20.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遊湖》)
21. 一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
(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2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23. 竟說田家風味美,
稻花落後鯉魚肥。
(朱鳳翔《村處閑吟》)
24.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寓意》)
25.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盧梅坡《雪梅》)
26.不是一番寒澈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27.荷葉羅群一色裁 ,
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28.明朝望鄉處,
應見隴頭梅。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29.荷變弄水一身香,
竹里招風滿扇涼。
(楊萬里《青坐池亭》)
30.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31.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香。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32.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3.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後更無花。
(元稹《菊花》)
34.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張渭《早梅》)
35.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王安石《梅花》)
36.春蘭兮秋菊,
常務絕兮終古。
(屈原《離騷》)
37.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XX《塞上聽吹笛》)
38.黃菊枝頭生曉寒,
人生莫放酒杯乾。
(黃庭堅《鷓鴣天》)
39.森林舊有高人隱,
尋到梅花卻系船。
(馬一龍《新豐夜泊》)
40.黃昏風雨打園林,
殘菊飄零滿地金。
(王安石《殘菊》)
41.並眼看人殊草草,
隔林迢遞見梅花。
(劉克庄《歲晚書事》)
42.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干行》)
43.詩客清晨沖雨入,
梅花一夜為君開。
(楊萬里《送簡壽王主薄之官臨桂》)
44.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
45.近種籬邊菊,
秋來未著花。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46.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7.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李白《論詩》)
48.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朱淑真《即景》)
49. 燕子不歸春事晚,
一汀煙雨杏花寒。
(戴叔倫《蘇溪亭》)
50.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51. 娉娉裊裊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杜牧《贈別二首》)
52. 千里江山寒色遠,
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李煜《望江南二》)
53.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54.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55.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56.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57.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58.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客中初夏》)
59.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詠梅
不向百花姱霓裳
獨將飛雪剪寒妝
卿卿若肯赴京洛
未必牡丹能號王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 蕭察
描寫花的詩
1、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
2、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唐王維《臨湖亭》
3、竹色溪不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至剡中》
4、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
5、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宋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山》
10、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11、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12、五月萬枝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唐韓愈《榴花》
13、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
唐李欣《送陳章甫》
14、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唐宋之問《靈隱寺》
16、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17、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18、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唐杜甫《宿贊公房》
20、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唐趙《長安晚秋》
22、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題菊花》
2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陰》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元許有《獲港早行》
26、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晉陶淵明《蠟月》
27、一樹寒梅白玉條,臨村路傍溪橋。唐張謂《早梅》
28、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29、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員外》
30、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唐齊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宋晏幾道《清平樂》
32、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宋王安石《臨江仙》
3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蘇軾<紅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黃庭堅《虞美人》
36、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宋,吳則禮《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38、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宋葉夢得《臨江仙》
39、雪後蔬梅,時見兩三花。宋辛棄疾《江神子》
40、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⑹ 描寫春天花的美文
春之懷古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麵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雲,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樑受盡風欺雪擾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後,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舒適,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 至於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或者,在什麼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天是一個令人遐想的季節,它不像夏天炎熱逼人,而是氣溫適宜;不像秋天草木都枯黃了,而是勃勃生機,一片綠意;也不像冬天大雪紛紛,而是微風陣陣。我喜歡春的遐想,更喜歡春天的故事。
小草有著這樣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春天到了,它在泥土中經過多次痛苦的掙扎,破土而出,迎接第一天的陽光雨露,呼吸第一口新鮮空氣,它微笑著,在微風中盡情地搖擺,它灑脫自如,嫩嫩的綠葉點綴著大地。不管風吹雨打,它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春天送上最美的祝福與歡笑。小草的堅強令人感動,它的不怕吃苦的精神令人振奮。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詞人、作家贊美過小草,它的一生雖然短暫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奉獻給了春天,它是偉大的!
山坡有著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隨著春天的鍾聲響起,山坡上的所有東西都像被施了摸法般復活了,本來的死氣沉沉變成了生機勃勃,它們都伸了個懶腰,洗掉了臉上的塵土,塗上了光滑的油,個個都容光煥發。它們也像搶地盤似的佔領了山坡上的每一個角落,小草小花們相輔相成;蝴蝶蜜蜂們同心協力;高樹低樹們俯仰生姿,這些美麗的圖景與其他景物相映成趣,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小河有這樣一段美麗的故事:隨著小河周圍的景物不斷復甦,於是它也想展示一下它最美麗的一面。它叮咚地流淌著,聲音比以前亮了許多,在燦爛的陽光的照射下,它發出耀眼的光芒,好像穿上了一件閃裝,光彩奪目。河水清澈極了,還有甜甜的味道與散發出來的純正的清香。小河啊!小河!沒想到你還真有一的套。
春天的故事有很多,只要你留心身邊的一點一滴,你會發現它們惟妙惟肖、神秘而美麗,帶會帶給你十足的震撼與驚嘆,它們渾身都散發著一種高貴的氣質,令人賞心悅目!
春天,神話般的季節!
遠離一場渾然不覺的夢魘,一個與春天即將邂逅的黎明在掙扎中復甦。起身,梳洗,出門。
徜徉在和煦的晨曦里,沐浴在香薰的微風中。任由思緒飛舞,情絲洋溢。「又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充滿詩意,飽含內質的春。
嚮往的春,似一場無法忘記的櫻花細雨。
柔弱的花瓣隨風飄落在衣袖上,又輕輕地擦過,也輕輕地喚起了季節的轉換。就好像一瓣又一瓣的花朵,在緩慢地旋轉、飄零,粉色,深粉色,轉而又淡白,逐漸地散開,寂寞地藏入斜射的陽光里,然後突然間又消失了——
那些行走在光明之途上的精魂,此起彼落,競相歡騰,欣欣向榮。
展望蒼穹無盡的寬廣,將生靈全全包容。湛藍的色澤,白皙的光亮,將美好的未來展現給世界。
哼歌,散步,微笑。
找到了與春邂逅的地點,在離家不遠的公園。
看那些樹上的花骨朵兒,宛然一個個忍俊不禁的笑靨。在金色的琴弦下,演奏著她們隆重的生日宴會。
幾只調皮的燕子,輕盈地掠過平靜的湖面。霎時,層層漣漪,波光粼粼。
停駐,休憩,品味。
一座古韻依舊的亭翼然眼簾,拾級而上,俶而遠視。青山綠水,故鄉之景,美不勝收。闊別已久的崢嶸老樹也煥發出了往昔的蒼郁挺拔,生命的力量如此之頑強!
轉身,下階,離去。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走過公園的大門,上面的紅漆被歲月雕琢得斑駁不堪,可爬山虎卻毫不示弱,盤踞此地,並不斷向外延伸,延伸。
路旁,樹下,老人。
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側腰,擴胸,踢腿,跳躍。一個個寶刀未老,絲毫不失當年本色。
樓下,草叢,小孩。
活潑機靈,天真稚趣。這里,那裡,前面,後面。一個個生龍活虎,絲毫不失新生動力。
黎明的曙光已經到來,與春近距離的邂逅浪漫而又多情。
彷彿又一次回到夢魘,重拾在黑暗中的勇氣與信念,在面對黎明到來的第一道曙光之前的掙扎與煎熬中,不再寂寞與害怕。
空間與時間的輪回倒轉。
又一個輪回,又一春。
林蔭春景
春,明媚的春,溫和的春,又回來了,又來到了我的身邊.你總是溫柔地飄舞在山間,是那麼親近,親切.總讓人不能忘懷那令人陶醉的夢.我,行走於林蔭樹林間,尋找那嫵媚的春景.
我涉足於深山巨谷之中.順著山勢,逆流而上.一絲絲帶著詩情暖意的風,輕輕吹拂過我的臉頰,總讓人懷念.不難讓人想像的綠總環繞在你身旁.綠,讓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厭,它代表了生命的顏色,大自然的顏色.久違的綠,經過一冬,又回復了它的清新與明亮.知了停伏在樹林問,跟我捉起迷藏.嘴裡唱著《春天的故事》,心裡想著夏季的歡愉.不乏的是鳥兒的和音,讓人百聽不厭.
我,時而穿梭在林中,時而又攀爬,站立於岩石上.心中唯一的信念是——不斷向上!腳下踏著的是春土,這些土都蘊釀著春的意味,變得滋潤,有活力.山谷中流淌下一絲清泉.一直往下流,流入我的心田,滋潤我心窩.如喝了窖藏多年的老酒,讓我略帶醉意.我展望遠景,彷彿天地都在我胸前.我彷彿是那座山,是掌管著山林青郁的山神.想起總略感自豪.水往下流,山往上長,而我如山,不斷朝上進發.近乎九十度的山坡未能使我滑下深谷;狡猾的老樹未能把我絆倒.盡管膝蓋被撞傷;手被劃破;山越高,就越難呼吸;汗如水一般往下淌.可那都是為了抗爭的犧牲.抗爭自我,抗爭自然.眼睛總盯著山頂,目標就在那兒,山最高的那端!人家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日我穿行於間,吸收的是天地的靈氣與日月的精華!
泉水叮咚流入生活,大山廣闊記在心中,此是春行之樂也
當春帶著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
當春攜著她特有的溫煦,潮一樣地涌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
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著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著我們的目光。
於是,開始在春天漫步。
踩在她松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並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著生命繁華的畫卷。
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於是,開始在春天漫遊。
披著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著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著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顯著生命神奇的畫廊。
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著特定的生命信息。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著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和成熟的時節。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著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麴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著萌生在這里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奼紫嫣紅、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隨意采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葯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卧枝蔓,嬌艷嫵媚。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採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徵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准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春天柔柔地,小草拂著褲管,春的氣息那麼真實地貼近肌膚。有露珠停留,在葉尖墜墜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還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輕快。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動腳步,印下一條清新的痕跡,象是春天不經意抹過一筆淡淡的油彩。是怕驚動一些夢和呢喃,還是怕春天的手指搔癢心底的某個地方,怕有些人和事紛擾我的思緒。徐徐而行,徐徐而行……
第一聲鳥鳴,從樹林那頭傳來,清脆嘹亮。是春天的聲音,那綠油油的顫音,驚了我的腳步,驚動了第一滴露珠的跌落,濺在泥土的額前,驚慌失措。又有第二聲鳥鳴傳來,近在咫尺,就在頭頂的某個方向,在樹葉間,在嫩芽兒里,順著枝椏奔放起來。緊接著,第三聲,第四聲……整個林子就熱鬧了。
索性躺在春天的手掌里,任陽光就這么肆意地撫摸。那稀疏的葉兒間,陽光成了一條條金線,織著耀眼的圖案,一幅幅掛在我與春天之間。小草兒已豎起了身子,搖搖晃晃,要在陽光的懷抱里,拚命表現自己,表現一場爭先恐後的舞蹈。就這樣,陽光漸漸笑了。
身旁的一朵不知名的花,凝眸看著一切。看著我與小草和陽光。小小的花瓣兒,淡淡地黃。藏在草葉里,不意爭先,卻在不經意間泄露春的驕傲。我回眸看著小小花,期待與她有一場春天的對話,可她瘦瘦的身子,又躲進了小草的綠叢里。一陣微風拂過,她卻藏得更深了,一閃一閃,在綠草叢里,一路竄到林子外。
林子外是一條河,我的母親河。河水在漲,浸過泛白的卵石,一步一步靠近我,靠近春意盎然的小島。她已經忘了去冬的那場冰凍,忘了幾近露脊的尷尬。輕唱著,舒緩地向前流動,帶著春天的氣息,映著河對岸一坡一坡的金黃,那麼愜意而張揚。
⑺ 關於花的詩
1、去年今日此來門中,人面桃花相映自紅。出自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庄》
白話文釋義: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出自唐代劉方平的《春怨》
白話文釋義: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
3、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白話文釋義: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的芳香。
4、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出自唐代元稹的《菊花》
白話文釋義: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5、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出自唐代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
白話文釋義: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飄轉,飛來飛去,不知落入了誰家?
(7)知春杜鵑花擴展閱讀:
《代悲白頭翁》是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作品。此詩雖是擬古樂府,但構思精妙,開拓了全新的意境。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大量使用重疊語句,循環復沓,再者以四個問句引領,一唱三嘆,韶華不再的無奈辛酸在反復追問詠嘆中被層層濃重著色,具有強大的穿透力。
⑻ 有沒有寫花的詩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⑼ 關於「花」的古詩有哪些
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劉禹錫《秋詞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曹丕《燕歌行》
菡萏香銷翠葉殘,
西風愁起綠波間。
李璟《浣溪沙》
蕭蕭遠樹流林外,
一半秋山帶夕陽。
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
夕陽無事起寒煙。
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秋容老盡芙蓉院,
草上霜花勻似翦。
宋·秦觀《木蘭花》
二月湖水清,
家家春鳥鳴;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寒雪梅中盡,
春風柳上歸。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
發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憶山中》
咸陽二三月,
宮柳黃金枝。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
山中尚含綠。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