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郴州杜鵑花

郴州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2-05-28 02:34:43

『壹』 描寫杜鵑鳥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杜鵑鳥的詩句有:

1、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譯文:莊周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2、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譯文:在這芬芳艷美的春天,銀杏樹一片翠綠,凄清的夜裡,傳來了子規的哀啼。

3、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4、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李賀《老夫采玉歌》

譯文:夜黑雨狂的山岡上,老漢只好以榛子充飢。杜鵑聲聲哀怨啼血,就像老漢悲傷的淚滴。

5、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譯文: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6、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

譯文: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7、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譯文: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

8、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譯文: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9、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曹雪芹《葬花吟》

譯文: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我扛著花鋤忍痛歸去,緊緊地關上重重閨門。

10、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譯文: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

『貳』 關於「春色」和「杜鵑」的詩句有哪些

1、《宣城見杜鵑花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釋義: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凄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2、《錦瑟》唐代:李商隱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釋義: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

3《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釋義: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麼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4、《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釋義: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5、《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釋義: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6、《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宋代: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釋義:問候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間的春鳥,你們太美了,這次的到來距前次已是三年了。

7、《春雪》唐代:韓愈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釋義: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8、《釵頭鳳·紅酥手》宋代: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釋義:你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滿城盪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

9、《蜀相》唐代:杜甫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釋義:碧草照映台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10、《游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釋義: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叄』 關於杜鵑的詩句10首

1.關於杜鵑的詩句.

關於杜鵑的詩句.1.有關杜鵑的詩句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2.關於杜鵑的古詩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漢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宣城見杜鵑花/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
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譯文:民工不斷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貴的水碧。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替貴婦們裝扮容姿。老漢飢寒交迫來采玉,鬧騰得水中蛟龍也愁戚。碧藍的藍溪水啊,也被翻攪得渾濁不清了。夜黑雨狂的山岡上,老漢只好以榛子充飢。杜鵑聲聲哀怨啼血,就像老漢悲傷的淚滴。又深又險的藍溪水,把多少採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縱然過了千年仍怨恨藍溪。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樹呼嘯,風狂雨急。老漢腰系繩索盪悠悠,從山腳直垂到藍溪底。心理掛念著寒村茅舍里,嬌兒弱女在嗷嗷哭啼。看著山崖石級上的懸腸草,老漢的心悲戚無已。
《錦瑟》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子夜歌·三更月》宋代賀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譯文:深夜的月光照著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懷有說不盡的凄然就像是杜鵲啼血。遠去的遊子為什麼沒有了音信,當時在柔桑夾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聲和你道別。只有那隴頭的流水彷彿知道我的心意,發出潺潺的聲響像是在替我哭泣。
《金陵驛》宋代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塗。
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
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譯文: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自己的歸宿在哪裡啊?
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麼不同,而人民已成了異族統治的臣民。
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
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從此以後南歸無望,等我死後讓魂魄歸來吧!
江山淪喪在於沒有宏偉的謀劃,連德祐皇帝也向異族下拜稱臣,就像從天上落入泥塗。德祐已是亡國之君,即使杜鵑啼到嘴角流血也是無家可歸了,小皇帝也死於非命。人已老去,秋風吹得我心情不佳,夢中醒來,寒月照著孤寂的人。在歷史長河中,暫時的成敗不算什麼,最值得關注的是讓人稱道自己是一個大丈夫。

3.杜鵑花詩句大全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3、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6、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9、唐崔塗《春夕》: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10、唐柳中庸《聽箏》: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11、唐李群玉《黃陵廟》: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
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
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12、唐無名氏《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
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16、宋王安石《十五》: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17、宋蘇軾《築堤》: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
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19、宋賀鑄《子夜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
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4.求所有關於杜鵑的詩詞
杜鵑花(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2。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施肩吾)3。白居易「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4。
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
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
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6。年代:宋作者:元絳作品:映山紅慢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
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
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
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
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
願長恁、天香滿袖。」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
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
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2。
「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
(杜甫《杜鵑》詩)3。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4。
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5,踏莎行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蠻全了呵呵。

5.有關杜鵑的詩句
1、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譯文: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麼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出自:唐代李商隱《錦瑟》。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3、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出自:清代曹雪芹《葬花吟》。譯文: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
4、杜鵑千里啼春晚,故國春心折。出自:近代王國維《虞美人·杜鵑千里啼春晚》。
譯文:杜鵑鳥啼到了暮春時節,故鄉總勾起人傷春的情緒。5、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聽林表杜鵑啼。出自:宋代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譯文: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築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6、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譯文: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6.與杜鵑有關的詩句
有關杜鵑詩句名句:宋陳允平《望江南》「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句。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10、唐柳中庸《聽箏》: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1、唐李群玉《黃陵廟》: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無名氏《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13、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14、宋文天祥《金陵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
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16、宋王安石《十五》: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17、宋蘇軾《築堤》詩: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
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採納。

7.關於杜鵑的古詩及賞析
杜鵑行
作者:唐·杜甫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⑴。
寄巢生子不自啄⑵,群鳥至今與哺雛。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⑶。
業工竄伏深樹里⑷,四月五月偏號呼⑸。
其聲哀痛口流血⑹,所訴何事常區區⑺。
爾豈摧殘始發憤⑻,羞帶羽翮傷形愚⑼。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萬事反覆何所無,豈憶當殿群臣趨。
【注釋】
⑴《華陽風俗錄》:杜鵑大如鵲而羽烏。
⑵《博物志》:杜鵑生子,寄之他巢,群鳥為飼之。
⑶曹植詩:「倉卒骨肉情。」陶潛《祭妹文》:「遺孤滿眼。」謝庄《月賦》:「羇孤遞進。」
⑷曹植《白鶴賦》:「恆竄伏以窮棲。」阮瑀詩:「深樹猶沾裳。」
⑸《呂氏春秋》:「號呼而走之。」
⑹《風俗錄》:杜鵑聲哀而吻有血。
⑺辛延年詩:「一心抱區區。」
⑻《西京賦》:「朴叢為之摧殘。」
⑼毋丘儉詩:「但當養羽翮。」
【創作背景】
黃鶴認為此詩作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他說:「李輔國劫遷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詩借物傷感,當屬上元二年作。觀其詩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賞析】
仇兆鰲《杜詩詳注》:《杜鵑行》,傷舊主之孤危也,起含寓意。蜀天子,化杜鵑,憐之也。寄子代哺,蜀帝之分猶存焉。
中間八句憫杜鵑形聲之哀慘。君臣舊禮,承哺雛。伏樹號呼,自傷孤立也。哀聲流血,承號呼。含憤包羞,備言失所也。《杜臆》:傷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自達。
末四句致感慨悲痛之意。當殿群趨,遙應蜀天子。
此詩分三段。中間八句,首尾各四句。朱鶴齡註:鮑照《行路難》:「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國門。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蹲蹲。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惟悴似人髠。飛走樹間逐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此詩意所本也。
洪邁《隨筆》雲:明皇為輔國劫遷西內,肅宗不復定省,子美作《杜鵑行》以傷之。
黃鶴曰:上元元年七月,李輔國遷上皇,高力士及舊宮人皆不得留,尋置如仙媛於歸州,出玉真公主居玉真觀。上皇不懌,成疾。詩曰:「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羇孤。」蓋謂此也。
盧元昌曰:蜀天子,雖指望帝,實言明皇幸蜀也。禪位以後,身等寄巢矣。劫遷之時,輔國執鞚,將士拜呼,雖存君臣舊禮,而如仙、玉真一時並斥,滿眼骨肉俱散矣。移居西內,父子睽離,羇孤深樹也。罷元禮,流力士,徹衛兵,此摧殘羽翮也。上皇不茹葷,致辟穀成疾,即哀痛發憤也。當殿群趨,至此不復可見矣。此詩托諷顯然。鶴注援事證詩,確乎有據。張綖疑「羞帶羽翮傷形愚」句,謂非所以喻君父,亦太泥矣。蓋托物寓言,正在隱躍離合間,所謂言之者無罪也。
或疑劫遷西內,宮禁秘密,子美遠游西蜀,何從遽知之?曰:蜀有節鎮,國家大事,豈有不知者。故曰朝廷問府主。其以杜鵑比君,本緣望帝而寓言,非擅喻禽鳥也。

8.求所有關於杜鵑的詩詞
杜鵑花(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
6。年代:宋
作者:元絳
作品:映山紅慢
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
2。「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詩)
3。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5,踏莎行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蠻全了呵呵

轉載請註明出處關於杜鵑的詩句10首

『肆』 杜鵑鳥承載著古代文人的怎樣情感

傳說杜鵑啼血的杜鵑鳥應當就是特指的俗稱布穀鳥的四聲杜鵑。因為細加端詳,杜鵑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所以又有杜鵑花的顏色是杜鵑鳥啼血染成之說:「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詩》 卷759成彥雄《杜鵑花》句)「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秋瑾)
據李時珍說:「杜鵑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裝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則藏蟄。」
民間廣泛流傳著「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蜀國有個名叫杜宇的人,作了皇帝以後稱為「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杜鵑鳥之名,大概來源於此。
宋代的蔡襄詩雲:「布穀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陸游也有詩曰:「時令過清明,朝朝布穀鳴,但令春促駕,那為國催耕,紅紫花枝盡,青黃麥穗成。從今可無謂,傾耳舜弦聲。」詩中催耕的布穀鳥。即杜鵑鳥。南宋詞人朱希真的「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苟猶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鵑為催人「布穀」而啼得口乾舌苦,唇裂血出,認真負責的精神。
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凄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伍』 湖南郴州資興市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

八面山也不錯啊

郴州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羅霄山脈的中南段,東連湘贛邊界和萬洋山和諸廣山,南抵洪水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13度 48分 -113度 51分 ,北緯25度 57分 -26度 03分 。總面積為六萬多畝,位於湖南省桂東縣境內的西北部,西與資興交界,東與本縣四都鄉毗連,北和 縣相鄰,南與本縣青山鄉接壤。有林面積四萬多畝。距桂東縣城76公里。

八面山是以縱谷脊嶺為主的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為2043米。高山聳峙,氣勢雄偉,層巒疊嶂,林海蒼茫,以「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而聞名。 清代桂東知縣洪鍾的詩《過八面山》描述的那樣:「峭壁萬仞鬼斧劈,鳥道飛懸不盈尺。驅走怪石開鴻蒙,奇幼天生倚空碧。一峰未過一峰橫,上天入淵心擔驚。飢鷹掠人晝厲吻,哀猿嘯侶夜深鳴。平生游歷境不到,疑汝鑿開混沌竅。胸中五嶽森崢嶸,對此何能誇奇奧。百里雷封萬笏山,青驄黃綬白雲間。但願五都厚風俗,人心人面莫與此山竟孱顏。」八面山的驚、險、奇由此可見一斑。

八面山自然保護區屬於南亞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秋溫高於春溫,區內年平均氣溫15.8℃,無霜期240—280天,光照充足,小氣候變化多樣,素有「天然空調」之稱。區內海拔800—2042米,高山聳峙,氣勢雄偉,層巒疊嶂,林海蒼茫,系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地區,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瀕危物種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水平高,溝谷地生長的常綠闊葉林為南嶺溝穀雨林,區內山中有種子植物146科,584屬,1182種,有很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樹種,如銀杉、伯樂樹等。最大銀杉樹徑達1.34米,高32米;最密的銀杉群落,五畝內達112株。另有國家二、三級保護植物是29種。區內野生動物136種,其中稀有珍貴野生動物,數量為湖南第一,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金貓、雲豹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等,共15種,動植物生態渾然天成,至今仍處於原始狀態,沒有人為改造痕跡。地貌類型是以縱谷脊嶺為主的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2043米, 山上,千年鐵杉有黃山之秀,千年古道有華山之險。石筍千姿百態,有張家界之景;草原在雲霧中時隱時現,與仙境無異。還有杜鵑花漫山遍野,相思鳥情滿其間。 倖存享有植物「熊貓」之稱的「國寶」一一銀杉和全國三大名虎之一的華南虎,是我國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第一個以華南虎為重點保護對象而設立的自然保護區,有「動植物王國」之稱。

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現在地貌格局的形成是在內外營力共同作用下,經歷了漫長地質歷史過程的結果。深受其所處區域的地殼運動、地質構造、岩石性質和外力作用控制和支配。在地質時期中,正處於南嶺東西構造帶和羅霄山脈南北構造帶相互干擾、相互交叉和重疊的區域;它主要里東、印支、燕山新構造等歷史運動。這里從震旦系至志留系長達四系的地質地史時期曾是片海洋,位於湘中、湘東南「華夏古陸」的邊緣古海槽沉積區,志留紀末,加里東造山運動,海水退卻,隆起為陸。表現為大面積的上升運動。中三迭紀末的印支運動,表現為強烈的擠壓,產生長約45公里的水口――八面山一帶的S狀旋卷構造。中侏羅紀末發生的燕山運動,表現為明顯的斷塊運動形成了近南北向的褶皺山。燕山運動後,構造運動以間歇性抬升剝蝕夷平,造成現在所見的海拔1000米以上五級剝夷面,形成八面山「H」形地貌輪廓的雛型。晚第三紀開始的新構造運動繼承了燕山運動的特徵,繼續斷塊上升,且明顯地表現為間歇性和差異性的特點,使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級剝夷面上升到現在的高度,而呈現出現在的地貌的基本輪廓。由於地面流水、風化和重力作用等外部營力的影響,形成了現代八面山嶺谷縱橫相間,切割甚深的「U」、「H」型峽谷的地貌特徵。

由於強烈的地質運動, 八面山主峰八面懸崖峭壁,危石聳立,溝谷縱橫,形成了雞心石、金雞叫天門、天宮神印、仙牛騰雲、銅鑼圈、小石林等極具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區內氣候宜人,生態環境清閑幽雅,動植物資源豐富,各種古樹名木、異獸珍禽、琪花瑤草充斥其間。春季,杜鵑花漫山遍野,相思鳥情滿其間;夏季,山頂的柳葉箬草翠綠如茵,軟如綠毯;秋季,紅葉似火焰,盡顯「層林盡染」的秀麗景象;冬季,玉樹瓊枝,猶如千樹萬樹梨花開,呈現一派粉妝玉砌的世界。穿行在峰巒幽谷之中,汪汪碧波與涓涓細流相通,溪依山流,山依溪轉,地形各異,泉水不同,如瑤琴低訴,似鼓瑟齊鳴,若玉帶飄盪。「山得水而活,水因山更幽」,多姿的水流給八面山以生命與活力。漫步其中,有「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噴香,萬壑鳥鳴」的美妙意境。

八面山的主峰石牛仙,高2043米。石牛仙石牛、仙牛騰雲等景點在桂東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桂東牛郎織女與石牛仙的傳說。傳說天上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的灰牛大仙被降伏於此。石牛仙就是傳說中牛郎所找到的仙牛。八面山, 由於離天只有三尺三, 故而氣候涼爽,傳說當天上的神仙酷暑南耐時,是神仙每年夏天下凡避暑納涼的地方,他們於漚江河邊洗澡降溫,或游水嘻戲. 神仙在山頂上下棋,仙女在那河裡洗澡,乃人間仙境。在天上酷暑難耐之時,織女和諸仙女也一起下凡納涼,於是有了牛郎在仙牛的幫助下終於與織女相會,結下了美滿姻緣。流下了千古愛情的佳話。

石牛仙同時也是桂東和資興兩縣著名的佛教仙場,解放前香火旺盛,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寺廟。文革中被毀,另一小廟里至今仍供奉著兩尊被毀去頭顱的佛像。此外,八面山上仍存有南天舊庫舊址、八面山碑刻等古跡,並還有「郭法主鎮妖火燒山、百合神仙耕種」等美麗傳說。

八面山自然保護區內有上、中、下三條千年古道,自四都經金銀鋪、小屋溪、江腦里可至資興赤竹園、青市,全長40公里,在桂東沒有通公路之前,是桂東通往郴州的主要官道。路邊古木參天,怪石嶙峋,崎嶇險峻,行人視為險途。相傳古時有幾位秀才打這條路往省府趕考,為了緩解旅途的疲乏,相約每隔十里吟詩一句:「一十高龍仙,二十牛市冒青煙;三十槽里穿山谷,四十青岡不見天;五十龍渣水淼淼,六十苗公走上天……」詩中所描敘的就是當年這條古道上的情景。文者早已仙逝,而詩謠至今仍在民間口口相傳。

1957年106國道竣通之後,這條路多湮沒於草蔓荒野之間,漸漸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忘,現已難於考證。

郴州八面山風景優美,林海茫茫,是科學考察、旅遊、夏令營活動的極好場所。。

『陸』 歌頌井岡山"杜鵑"的詩句有哪些

1.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鵲橋仙·夜聞杜鵑》宋代:陸游

釋義:暮春時節,眺望江面,風雨連天。篷蔽的茅屋裡,燭燈明滅,悄無人言。連樹林里的黃鶯都停止了鳴叫,惟有杜鵑,在月夜裡孤苦哀啼。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唐代:李商隱

釋義: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

3.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釋義:霧迷濛,樓台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4.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維

釋義: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5.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日對酒》宋代:高翥

釋義: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

『柒』 勒杜鵑花和杜鵑花有什麼區別

勒杜鵑,又稱毛杜鵑,山上的野的,也有,映山紅,杜鵑挺正的,花更妖艷,貴州很多,郴州鑫源苗圃也有幾十畝的規模,每年小苗很好的根系,成活快

『捌』 有關杜鵑的詩句

1、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譯文:在專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屬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出自:唐代李商隱《錦瑟》。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3、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出自:清代曹雪芹《葬花吟》。

譯文: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

4、杜鵑千里啼春晚,故國春心折。

出自:近代王國維《虞美人·杜鵑千里啼春晚》。

譯文:杜鵑鳥啼到了暮春時節,故鄉總勾起人傷春的情緒。

5、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出自:宋代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譯文: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築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6、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譯文: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玖』 關於「杜鵑」的詩句有哪些

  1.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 《鵲橋仙·夜聞杜鵑》——宋代: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3. 《宣城見杜鵑花》——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 《詠杜鵑花》——宋代:擇璘

    蠶老麥黃三月天,青山處處有啼鵑。
    斷崖幾樹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
    小山拄頤愁無奈,又怕聲聲聒夜眠。

  5. 《錦瑟》——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6.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7.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8. 《清明日對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9. 《鷓鴣天·十里樓台倚翠微》——宋代: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10. 《贈梁任父同年》——清代:黃遵憲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拾』 郴州七姊石的杜娟花什麼時候開

杜鵑花品種不同,養護地區不同, 花開時間也不同。大多數情況下花期在4~6月之間,若光照充足,花開可持續一個月。若養護不當只能開1~2周。
再來說一下不同的開花時間,春鵑的花期為4月,夏鵑的花期為5~6月,其他品種介於春夏之間。對於地區而言,北方溫室栽培的杜鵑花,1~2月可開花,露地3~5月開花,海拔較高的環境下7~8月開花。

熱點內容
福成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24 07:15:51 瀏覽:68
枯萎的玫瑰的句子 發布:2025-09-24 07:15:17 瀏覽:645
荷花粵語 發布:2025-09-24 07:10:30 瀏覽:235
祝福的花花語 發布:2025-09-24 07:10:29 瀏覽:746
百合春天出租 發布:2025-09-24 07:06:13 瀏覽:878
休栽湖上梅花 發布:2025-09-24 07:01:23 瀏覽:239
牡丹江東六 發布:2025-09-24 06:33:17 瀏覽:655
紅薯盆栽畫 發布:2025-09-24 06:27:37 瀏覽:257
假盆景花圖片價格 發布:2025-09-24 06:26:56 瀏覽:282
玫瑰於小鹿 發布:2025-09-24 06:11:31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