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鬱金香
㈠ 品酒要點及主要知識有
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後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後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於留香性好,咽下後,口中應該仍留有餘香,酒後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後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採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後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於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後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後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裡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後酸味和鹹味,再後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後要有餘香味,要注意餘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鍾。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後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後苦。並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後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於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並准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並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採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佔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於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並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佔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佔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餘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於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佔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於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後,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採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兼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諧、細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氣味感。
味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重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慶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類酒應有的風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諧、細致、輕快,不應有醋的酸氣感。
味甘綿適潤,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橡木桶味及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類型酒應有的風格。
(3)干紅葡萄酒
色近似紅寶石色或本品種的顏色,不應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
味酸、澀、利、甘、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幽香。不應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種的獨特風格。
(4)甜紅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紅寶石色,可微帶棕色或本品種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悅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及焦糖氣味。
味酸、澀、甘、甜、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膩,馥而不艷。不應有氧化感及過重的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爽、馥、酸、甜感,和諧統一,具有本品種的特殊風格。
(5)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澱、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後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響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果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無褪色、變色。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澱,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香具有原果香、酒香(配製酒具原果或植物芳香),柔協,濃馥持久,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味。
味純正,完美協調、柔美、爽適,有餘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香得分×35%+味得分×45%
4、啤酒品評法
(1)黃啤酒評分標准
色淡黃,帶綠,淡黃,黃而不顯暗色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
泡沫泡沫高,持久(8-15°C,5min不消失)細膩、潔白、掛杯
香氣有明顯酒花香氣、新鮮、無老化氣味及生酒花氣味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2)黑啤酒評分標准
色澤黑紅或黑棕。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澱物。
香氣有明顯的麥芽香氣,香正,無老化氣味及不愉快的氣味。(如:雙乙醯氣味、煙氣味、醬油氣味等)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甜味、焦糖味、後味苦、雜味等均不作為醇厚感,反正是不純正、不爽口的表徵。
參考資料:中首先是看酒的清度與顏色。上乘XO,VSOP為琥珀色,晶瑩光燦,莊重而不嬌艷,散發迷人光澤;具有葡萄品種香、陳釀橡木香和醇和的酒香,幽雅、濃郁;滋味醇和、甘冽、沁潤、細膩豐滿、綿延。
第二步是聞香,XO,VSOP除具有葡萄原料的果香外,更主要的需具有常年貯存於橡木桶中,酒與橡木結合而產生的香氣,這種香氣雖經加水沖稀仍能保持原來的香氣特點。用香料配成的酒香氣浮,不醇和,並且無貯存的橡木香,沖稀即變味。優質的XO,VSOP味感應具有貯存橡木香,它不僅進口柔軟,入腹發熱,還有誘人的水果鮮香味和幽雅醇厚的陳釀香味,味韻協調,回味綿延。通過聞香,酒質量的好壞可以確定60%。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入口。第一口用舌尖抿一小滴,讓其沿舌尖蔓延整個舌頭,再進入喉嚨。第二口可以稍多些,進一步領略溫柔醇香的獨特感覺。
玻璃杯的選擇:
要想品嘗XO,VSOP酒,首先要選好酒杯,它必須能展示酒的所有的優良品質。如今專家推薦的酒杯,是精心研製的鬱金香形酒杯。這種玻璃杯的優點是能保持酒香,讓您在品酒時始終可以體驗到這種獨特的風味。此外,這種極其精美的鬱金香花形玻璃杯,還可以讓您欣賞到酒的色澤和滑潤感。
另外,品嘗之前最好用開水把杯子燙一下,這樣可以充分的品嘗到酒香。
葡萄酒的品嘗
在品嘗以前,我們需要作很多准備工作,以保證感官分析獲得良好的結果。首先,要有好的品嘗環境。
包括光線、雜訊、空氣流動、室溫、氣味、杯子的形狀、酒的溫度以及時間、品嘗者的健康狀態、情緒等,都會對品嘗結果有影響。重要的品嘗活動,一般在國際標准品酒室內進行。沒有標准品酒室時,也要找一個寬暢、明亮、空氣流通、無污染、無噪音、溫度適中而穩定的房間,桌上鋪白色桌布,有漱口的純凈水和無味麵包。酒杯用國際標准玻璃杯。室內不許吸煙,評酒者不許用化妝品,單獨操作互不幹攏。品酒時間一般在上午10:00-12:00午飯前最好,此時感覺最敏感。
其次,品嘗的組織者必須根據需要和品嘗類型,選擇適宜的品嘗方法。例如,我們的專業品嘗員所參加的品嘗,多數是為了確定名次的相互比較品嘗。因此,在品嘗以前,組織者應將參賽的葡萄酒進行分類,然後按葡萄酒的類別進行比較品嘗,以確定出各類型葡萄酒的名次。
品酒室
專業的品酒室應具備的條件:
(1)室內要適當寬暢,不可過於狹小,但也不宜過大而顯得室內空曠。
(2)室內的牆壁、天花板宜選擇能防火防濕的材料,塗以單一的顏色,應是悶光(不拋光)或半澤的白色,包括椅凳的顏色,既有適當的亮度又無強烈的反射(反射率在40-50%為適宜)。避免新塗有味的壁飾。地板應光滑、清潔、耐水。
(3)室內的光線應充足而柔和,不宜讓陽光直接射入室內,可安設窗簾以調劑陽光。光源不應太高,燈的高度最好是與評酒員坐下或站立時的視線平行,應有燈罩使光線不直射評酒員的眼部。品酒台(桌)上的照明度均勻一致,用照度計測量時,應有500lux(勒克斯)的照度。
(4)室內應保持空氣清新,不允許有任何異味,香氣及煙氣等。為了使空氣流通,可安裝換氣設備,但在品嘗時,室內應為無風狀態。
(5)室內的濕度和濕度應保持穩定和均勻。如果有條件,溫度應控制在15-20°C,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不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易於使人感到身體和精神不舒適,並對味覺有明顯影響。
(6)品酒時應選擇在環境寧靜的地方,或有防音裝置,噪音應限制在40dB(分貝)以下。因為噪音除妨礙聽覺外,對味覺也有影響,還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下降和易於疲勞。
葡萄酒杯
上好的葡萄酒杯一般應是:設計簡單、無裝飾、高腳、薄壁、透明而無瑕疵。
由於酒杯的式樣很多而又大小不同,所以專家們合力設計了一支標准品酒杯,稱為 INAO 或 ISO(Institut National des Apellations d'Origine 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杯腳高5-6cm,酒杯容量在215ml左右。酒杯口小腹大,狀如鬱金香(圖示),杯身容量大則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則酒液晃動時不會濺出來且使酒香能聚集杯口,以便鑒賞酒香。
高腳的理由:持杯時,可以用姆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莖,手不會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酒杯必須清潔,無任何污物及水痕。
酒杯的清洗很重要,最好用熱水浸泡。然後用蒸餾水沖洗,在純棉布上瀝干。勿將杯子倒扣在紙上,因為紙漿的氣味對品嘗有一定的影響,使用前用干凈的細絲綢擦凈酒杯。
應該說不同形狀的玻璃杯對不同葡萄酒有不同效果:
紅酒杯(圖1):杯身和杯腹呈鬱金香花狀,與白酒杯比較,杯腳略短,
杯身較大。
白酒杯(圖2):杯口直徑比紅酒杯略大,杯腳較長,而杯口至杯腹較紅酒杯短。
香檳杯(圖3):杯身修長,因為香檳有汽泡,在杯底緩緩上升,不會那麼快揮發掉,你便可以慢慢欣賞。
甜酒杯(圖4):一般較細和矮小。
品酒溫度
品酒也必須注重酒本身最適飲用的溫度,酒的溫度可是會影響酒的品質。不同種類的葡萄酒有最能表現其質量的溫度。出於品嘗員是帶著挑剔的眼光進行品嘗的。所以,並不一定在能減輕葡萄酒缺陷和提高其質量的最佳條件下進行品嘗。所以,實際上多數專業品嘗都是在酒溫為15-20℃的條件下進行的。葡萄酒的最佳品定溫度范圍應是:
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的溫度范圍是12-14℃,約放置冰箱(不是冷凍室)1小時後的效果;
紅葡萄酒的溫度在16-18℃,約1小時冰箱時間;
起泡葡萄酒的溫度在8-10℃;
利口酒和甜酒的溫度在8-10℃。
品白酒時,加上冰筒效果會更好;而紅酒因為有回溫的顧慮,
建議直接以室溫品酒為佳。品香檳時,冰筒加冰塊不可少。
葡萄酒的最佳品嘗溫度和最佳飲用溫度不一定完全一樣,但葡萄酒若控制在適當的溫度飲用,其風味的表現會更加顯著。
一般來說,年份近的、清淡的白酒飲用溫度要比濃郁的白酒更低。甜白酒應冰到6℃左右,清淡的白酒可冰到6-10℃,而酒精度、酸度及品質較高的年份近的白酒,其適飲溫度約在10-12℃;淡雅的紅酒約在12℃左右飲用最佳,酒精度稍高的約在14-16℃,口感濃郁豐厚的約在18℃左右,但最高不要超過20℃。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起泡酒的飲用溫度也應在4-6℃左右最佳。
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美酒。要懂得去品嘗和鑒賞,而不是將酒倒進嘴裡然後喝下就行。在西方,品酒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葡萄酒更是有錢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比較具有挑戰性。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再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便可領略其中的玄妙悠然。品酒在葡萄酒的相關行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只由經常性的品酒才能協助建立對酒特質記憶的資料庫,作為日後選酒判斷的依據。品嘗葡萄酒基本分為三大步驟:觀色、聞香、嘗味。
(1)觀色:
在觀察一杯酒時,光線很重要。在自然光或白熾燈光下可以看到葡萄酒的本色。柔和的燈光會更增添情趣,特別是當你一邊享用著羅曼蒂克式的晚餐一邊飲著葡萄酒時,就更是如此了。在酒器背後襯白紙或白色餐巾有助於觀察葡萄酒的色澤。
查看葡萄酒關鍵要看清晰度和色澤。一杯不清澈的酒是一種警告,提示該酒生物性能不穩定或者受到了細菌或化學物質的污染,從而可以判斷它的澄清工序和過濾工序是否完好,保藏條件是否衛生,是否變質。酒的顏色應該明亮,如缺乏亮度是象徵其味道也可能呈現單調,因酒的亮度是由其酸和品質所構成。一瓶正常的酒是明亮的,一瓶好酒其亮度更是明顯而具有寶石般燦爛的光澤。白酒的顏色從年輕時的水白色或淺黃帶綠邊到成熟後的禾桿黃、深金黃色。紅酒會因酒的陳年而顏色淡退,從紫紅變為深紅、寶石紅、桃紅、橙紅,其顏色轉變速度視其品種而定。
搖動手中的酒杯,讓葡萄酒在杯中旋動起來,你會發現酒液像瀑布一樣
從杯壁上滑動下來,靜止後就可觀察到在酒杯內壁上形成的無色酒柱(如圖),這被稱作「掛杯現象」,是酒體完滿或酒精度高的標志。產生掛杯現象是由於葡萄酒中的不同液體的揮發性不一樣。有時,葡萄酒中的甘油、還原糖等也會導致掛杯現象的產生。出現掛杯現象預示著酒的質量不錯。但也並不是絕對的,需要整體來鑒別。
但對起泡葡萄酒進行外觀分析時,就必須觀察其氣泡狀況,包括氣泡的大小、數量和更新速度等。最陳的香檳的泡沫最少。
(2)聞香:
用看可以對酒的品質做初步判斷,但這還不夠,接下來應該是用嗅覺來聞。搖晃杯中酒,使氧氣與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接著把鼻子探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因為嗅覺容易疲倦,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酒時。葡萄酒是惟一具有層次豐富的酒香、香氣和味道的天然飲料。你可以把葡萄酒稱作感覺上的交響樂,它的氣味和香氣幾乎無窮無盡,有豐富的酒香和葡萄果香,又像寶石一樣,具有多刻面的特性……,你可以極盡自己的想像來描繪它。但酒聞起來有哪種形態的nose?「nose」一般是來形容綜合氣味的「酒香」,這是品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精確地指出酒的nose,其意義就是讓你辨識出酒的某些特性。酒香中包括常提到的果香、芳香和醇香。「果香」(fruit)即葡萄本身散發出的香味;「芳香」(aroma)是指沒有經年發酵的新釀葡萄酒的氣味;用「醇香」(bouquet)一詞來描繪層次更加豐富的陳年葡萄酒的氣味。
說起「芳香」時,不妨只想像一下咖啡。與「芳香」形成鮮明對比的「醇香」卻是一種復合型香氣,由酒中各成分微妙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聞香時,專業人士一般喜歡分兩三次來進行香氣分析。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應該是聞到的氣味很淡,因為只聞到了擴散性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因此,第一次聞香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葡萄酒香氣的主要依據。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讓酒的香味物質釋放出來,再進行第二次聞香。這次聞到的香味應該是比較豐富、濃郁、復雜。
如果說第二次聞香所聞到的是使人舒適的香氣的話,第三次聞香則主要用於鑒別香氣中的缺陷。這次聞香前,先使勁搖動酒杯,使葡萄酒劇烈轉動。這樣可加強葡萄酒中使人不愉快的氣味,如醋酸乙酯、氧化、霉味、苯乙烯、硫化氫等氣味的釋放。
在完成上述步驟後,應記錄所感覺到的氣味的種類、持續性和濃度,並通過酒香來鑒別酒的結構和協調程度,即酒的味道、酒精以及酸度之間的關系。
一般葡萄酒的香氣可描述為「不存在」、「微弱」、「適中」或「濃烈」。新釀白葡萄酒如果酸度高,往往很「爽口」,而同樣酸度的紅葡萄酒卻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使你認為這酒「出了毛病」。有些葡萄酒味道平淡,可以把它們描述為「不含蓄」或者「層次單調」;有些可感受到一系列味道,並且回味細膩綿長,我們就說「該酒層次豐富」;酒中各種成分協調一致,我們就說「其酒體和諧」。
專家們嗅聞葡萄酒時對酒的描述常用到的詞語是:最好的酒為「和諧」、「出色」、「完美」;較好的酒為「好」、「正常」、「一般」;而不合格的酒為「糟糕」、「發酸」、「勁兒太大」、「不協調」等。
(3)嘗味:
嗅聞過了葡萄酒並准備好各種形容詞,就應該嘗上一口了。大大的啜上一口葡萄酒(啜入口中的酒不可以滿滿一口,但至少要有可以留在口中漱口的量),含在口中不要急著馬上吞下去,用舌頭在口腔里快速攪動,讓整個口腔的上、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體味其口感或酒體。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把酒吸回去一樣,由此產生的「呼嚕嚕」的聲音正表明你是經驗豐富的葡萄酒品嘗家。在正式場合下我不建議這么做,但這並不是什麼不良之舉,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此,酒在口腔中升溫,酒香通過鼻腔達到嗅球,可以讓你全方位地感受其豐富的味道:
甜味(不甜的稱為「干」):大部分紅葡萄酒和某些白葡萄酒屬於乾性。提前終止發醇的酒會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尖若明顯感觸到糖分,便屬於微甜至十分甜的葡萄酒。
酸味:可於舌頭兩側和顎部位感覺到。白葡萄酒呈現出酸度非常普遍。
苦澀味:葡萄的皮和籽皆含有丹寧(Tannin)。丹寧是一種可在茶、菠菜等植物中的帶苦澀味的化合物。紅葡萄酒丹寧含量最高,白葡萄酒最低。
酒精:酒液流進喉嚨時,會彌漫一股暖氣。酒精越多,溫曖感越強。
比較起來,味覺好像比嗅覺來的簡單,因我們都很容易分辨出甜、酸、苦。除了這基本味覺外,我們在品嘗葡萄酒時,亦要同時注意其在口中的觸感,如單寧之澀感(Astringency)、質感(Body)和其結構感(Texture)。所謂澀感是指像飲用濃茶般在口中的濃苦味。質感;又稱酒體,是由葡萄酒中的酒精、甘油以及葡萄榨汁的含量所決定,則可比喻飲用脫脂牛奶、全脂牛奶或鮮奶油時不同的濃度口感。結構感則可指飲用時口中的質地,是否纖細柔滑。淺酒齡的葡萄酒,我們著重其果香,陳年老酒則欣賞其在陳年中進化出來的不同芳香和味道。結構感的不同則描述為其「生硬」、「味澀」、「粗糙」、「柔和」、「可口」、「圓潤」或者「滑膩」。
品嘗葡萄酒酒需要用心去描述,呷了一口葡萄酒之後,酒香還會由口腔往鼻腔推,在鼻腔產生香味感覺,然後酒順著喉嚨吞下,通常會感受到一種綿長的回味,被稱作「餘味」(finish)。特別是一些成熟的好酒所留下來的濃郁飽滿、復雜多變的餘味,會帶給你無限的滿足感。「餘味」常被描述為「長久」、「綿長」、「短暫」或者「不存在」。與此表示時間的形容詞相伴的是「濃郁」、「發酸」、「辛辣」或「平淡」。
職業試酒師品評葡萄酒時,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餘部分吐出。然後,用舌頭添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餘味。一般用時間(以秒為單位)來計算餘味持續的長短。在結束第一個酒樣後,應停留一段時間。只有當這個酒樣引起的所有感覺消失後,再品嘗下一個酒樣華酒韻
㈡ 鬱金香的分類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3%F4%BD%F0%CF%E3&t=3
西歐花園——荷蘭,素被稱為「鬱金香之國」。鬱金香與風車、乳酪、木鞋並稱「荷蘭四寶」。荷蘭人民一直把它作為美麗、華貴、庄嚴的象徵。1977年,荷蘭女王貝亞特麗克絲訪問中國時,曾將鬱金香作為高雅的禮物贈送給我國人民,成為中荷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這些花一直種在北京的中山公園內。
鬱金香為百合科植物,有飽滿的地下鱗莖,並耐寒。繁殖時,就用鱗莖栽植於土中。荷蘭人民通過多年的培育,育出了兩千多個品種,開紅、黃、白、藍、紫等花朵,非但美化了國家,而且還遠銷歐美各國甚至日本。
從開花先後的習性來看,園藝學家把鬱金香分為早開種及晚開種兩大類。早開種的花莖較短,以20厘米高為限。花有單瓣的品種及重瓣的品種,都具香味。晚開種的花莖較長,只有單瓣品種,無香味。
鬱金香的原產地是我國的青藏高原 ,2千多年前傳到中亞細亞一帶。16世紀一位駐土耳其的奧地利使者,把它帶到歐洲,從此鬱金香風靡歐洲。荷蘭人把鬱金香當作黃金,以擁有這種花的多少,作為自己財富的標志。
以鬱金香作國花的,還有匈牙利、土耳其、伊朗等國。
鬱金香是秋天種植、春天開花的球根花卉,喜涼爽,怕炎熱。自然條件下,秋季地下15厘米處大約10℃左右種植最為適宜,因為這一溫度適宜根系的生長,這一溫度在華北地區大約在「十一」 前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則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冬到來前,良好的根系發育對翌春的良好生長極為重要。冬天,種植的種球在低溫下進行著進一步的發育,通過漫長的冬季低溫,打破休眠,於早春發芽,隨著氣溫的回升,展葉開花。
通常家庭種植的鬱金香,都是從花市上買來的進口種球,一般都經過了低溫處理,通常是經過5℃或9℃處理過2個至3個月的種球,俗稱「5℃球」和「9℃球」,可直接種植。盆栽土壤可用肥沃的沙壤土,種前剝去球外堅硬的黃褐色外皮,有利於根的生長,將種球埋入土中三分之二,放於7℃至10℃的環境中,這一溫度有利於根系的形成而不利於芽的生長和病菌的繁殖。如果溫度更低則根系形成慢,延遲以後的莖葉生長,如果溫度高,則根系尚未形成前,莖葉提早生長,容易產生盲花現象,即只長花蕾而不開花。生根階段,無需光照,可將其放入紙盒,置於溫度在9℃左右的封閉陽台等處。月余根系形成後,可移入室內光照處,促使莖葉生長開花。如果室溫超過20℃,光照又弱,容易徒長,在15℃至20℃較為適宜,通常1個月左右可開花,這要由種植的品種決定開花的早晚。如果買來的種球尚未經過低溫處理,則應參照未經低溫處理種球的方式種植,可於秋天盆栽後,將花盆埋於室外地下,覆土10厘米,一般1月可取出花盆,置室內培養,一月左右可開花。鬱金香的生長開花,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自種球,子球的形成則更多地依賴於土壤中的營養,因此要想得到健壯花大的植株,種球的質量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種球周長大於10厘米的即為質量上乘,這是選購種球時需注意的,當然根盤處有無損傷也是挑選種球時應注意的。盆栽的鬱金香,花後可及時追肥,促其生長,促使結出新的種球。
鬱金香的水培,也是根據鬱金香的生長習性進行的。由於水培鬱金香都是一次性使用種球,因此選購質量上乘的種球更為重要,並且所選購的種球必須是經過低溫處理的。將花瓶或其他容器盛好水,將種球放入容器口,使水浸沒一半種球,然後將水培容器放於7℃至10℃ 的環境中,促使生根,待根系形成後,約需15天至20天即可移入室內光照處。在生根階段由於水分消耗得快,應每2天至3天檢查一次水分的缺失情況,及時補足水分,防止根因失水而乾枯。如果種球較小,也可補充一些營養液,可用每升含0.15克的氮磷鉀復合肥加等量的硝酸鈣。如果沒有硝酸鈣,僅復合肥也可。在水培階段,可每隔3天至4 天更換水或營養液一半,如果一次全部更新水液,根易長得細長而不健壯。
參考資料:http://www.jlhh.com/yhzs/yhzs_11.html
㈢ 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怎麼栽植,一起學習下吧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鬱金香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
鬱金香開花時間參差不齊,有些比較早,它們在3月初就開花了,而晚的要到4月底,開花時間又短,一般十幾天。而且按照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也不同,普遍是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而且鬱金香開花時間是在早上八點左右,所以你想看著它開花的話,可要早點起來。
鬱金香比較適宜溫和的環境,它比較適宜生長在溫度為5°-20°之間的地方,種球在栽種前要經過低溫處理的階段。如果你要在家庭種植的話,最好在正規店裡購買,因為種球大多是生產商已經處理過的,買回去可以直接下種。種植鬱金香的要考慮到溫度,如果是北方的話要在春季才能種植,而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
鬱金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花,現在越來越多的風景區喜歡用鬱金香來點綴,增加看點,各種顏色的鬱金香都有。風景區栽植的鬱金香,一般要在年前的9月份就要開始陸地定植,這樣種植的鬱金香種球會在土裡經過自然的低溫處理,等來年氣溫回升到8°左右以後就會開始生長。
如果是大棚栽培的鬱金香,一般為了配合節日的銷售,要在年前11月份中下旬左右開始種植。根據節日需要,有時是為了配合元旦,有時是為了配合春節,所以栽培的時間段也有不同。如果是想要連續生產,可以每隔10天左右種植一批,這樣可以避免集中上市,又能保證持續的供貨。
很多人都喜歡水培鬱金香,水培鬱金香雖然好看,但是要有很高的栽培技術,水培時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支架架住種球,不能把種球直接泡在水裡,後期會出現種球腐爛、水質發臭的問題,所以要用合適的器具把種球架在水面,使種球的根盤接觸到水就行。此外,水培容器里的水就和土壤的作用一樣,所以要保證水的溫度,不然根系會生長不良。
在每年的情人節為了表達愛意的少男少女們,除了玫瑰,鬱金香也成了傳情意給情人的最佳選擇。這個故事更加深了荷蘭人對這花的印象。甚至有宣傳媒介還宣揚一句箴言:「誰輕視鬱金香,誰就是冒犯了上帝。
㈣ 鬱金香的形態習性是什麼樣的
鬱金香原產於抄南歐地中海沿岸襲及中亞細亞的土耳其地區,是荷蘭、匈牙利、土耳其、伊朗的國花。把它叢植或片植,用於布置春季花景、花壇、花帶或作切花生產以及盆栽等都具有獨特的觀賞效果。
鬱金香是耐旱、耐寒又較耐濕的花卉,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較高的空氣濕度常能顯著延長花朵的開放時間。
鬱金香為多年生草本,具鱗莖呈卵形,橫莖約2厘米,外層鱗莖皮紙質,在裡面莖部和頂端有少數伏貼毛。葉3~5片,為條狀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有少數毛。花莖高20~50厘米,常頂生1大花;花被有6片,分2輪,花色極其艷麗,有白、黃、紫、粉、紅、藍等色,還有鑲邊,呈斑斕條紋且有多種華麗的色彩,花型優美。富於變化,既有荷花型,又有百合花型還有卵形或球型等,雄蕊有6個,約與雌蕊等長,子房呈矩圓形,柱頭大而呈雞冠狀。花期在4~5月。
㈤ 【鬱金香花期】鬱金香在什麼時候開放
鬱金香品種極其豐富且花色艷麗、色彩繁多,是很出名的一種花卉,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鬱金香的開花時間。
鬱金香的象徵意義與它能夠成為荷蘭的國花是有一定淵源的。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在這段瘋狂的鬱金香投資熱時期,金融市場上的鬱金香數超過了實際種植的數量,因此,在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只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
鬱金香的花期
鬱金香花期從播種到開花需6O多天,有的只有45天左右。開花時間為3月-5月,鬱金香花期完全視溫度而定,如果溫度高的話花期很短的,最多一星期左右,如果溫度低的話那鬱金香花期就較長了,一般可在兩個月左右。
鬱金香的促成栽培,即通過對種球的變溫處理,打破花原基和葉原基的休眠,消除抑制花芽萌發的因素,促進花芽分化,再通過人為增溫、補光等措施,使鬱金香在非自然花期開花。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有5℃種球和9℃種球,我們一般選5℃種球進行春節開花促成栽培。
鬱金香的花期:花期一般為3-5月,受氣候影響教大,有早、中、晚之別。在開花期間一般鬱金香的養護方法有以下三點要保證做到位,即:光照水分及病蟲害。
首次培育紫色鬱金香的三名同學是利用化學和生物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作為理論基礎,進行了此項實驗。學生們為鬱金香配製了專門的營養液,經過數月的培養,最終培育出了靛青色的鬱金香花朵,這種顏色是自然界中最接近紫色的。實驗能夠得到這一結果非常難得。
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而紫色鬱金香也是如此,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有幾種
1.按花型變化分。可分為杯型:花冠呈杯狀,代表品種有鄉村鬱金香、達爾文鬱金香和雜交達爾文鬱金香。
碗型:花冠淺盤狀呈鈴形,花多而小,代表品種有睡蓮鬱金香。
百合型:花瓣先端漸尖,花冠似百合花,代表品種有百合鬱金香。
球型:花冠呈球狀,是鄉村鬱金香和雜交達爾文鬱金香中的重瓣種。
2.按開花早遲分。主要根據開花的早與遲將鬱金香分為。
早花種:開花早,一般在3-4月份開花,有早花單瓣系、早花重瓣系、孟德爾系、特瑞安福系。
晚花種:開花晚,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開花,有達爾文系、達爾文雜交系、布爾達系、百合花系、卡德蘭系、瑞布巒特系、畢扎爾系、帕依布魯姆系、派羅特系、彼奧尼系原種及雜種。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鬱金香在什麼時候開放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㈥ 鬱金香有什麼葯用價值在哪能觀賞
鬱金香花含矢車菊雙甙、水楊酸、精氨酸;雌蕊、莖和葉含有抗菌效果的鬱金香甙A、鬱金香甙B和少量的鬱金香甙C。鬱金香甙A和B於放置後可部分地轉化為無活性的6-鬱金香甙A和6-鬱金香甙B。芽含赤黴素A1。[10]
鬱金香甙A、B、C對枯草桿菌有抑製作用。鬱金香汁通過陽離子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後,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多種氨基酸。[10]
鬱金香花和葉中含一種生理作用類似西發丁鹼的有毒生物鹼。鬱金香甙ABC對枯草桿菌有抑製作用。鬱金香汁通過陽離了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子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 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鱗莖及根亦可供葯用。根和花可做鎮靜劑。花朵有毒鹼,和它呆上一兩個小時後會感覺頭暈,嚴重的可導致中毒,過多接觸易使人毛發脫落。[10]
化濕辟穢,主治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口臭苔膩。方法:內服,煎湯,3~5克。外用:適量,泡水漱口。
㈦ 鬱金香有多少種
鬱金香的品種繁多,約有萬余種。現介紹主要的兩種分類方法:
1.按花型變化分。可分為
杯型:花冠呈杯狀,代表品種有鄉村鬱金香、達爾文鬱金香和雜交達爾文鬱金香;
碗型:花冠淺盤狀呈鈴形,花多而小,代表品種有睡蓮鬱金香;
百合型:花瓣先端漸尖,花冠似百合花,代表品種有百合鬱金香;
球型:花冠呈球狀,是鄉村鬱金香和雜交達爾文鬱金香中的重瓣種。
2.按開花早遲分。主要根據開花的早與遲將鬱金香分為
早花種:開花早,一般在3-4月份開花,有早花單瓣系、早花重瓣系、孟德爾系、特瑞安福系;
晚花種;開花晚,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開花,有達爾文系、達爾文雜交系、布爾達系、百合花系、卡德蘭系、瑞布巒特系、畢扎爾系、帕依布魯姆系、派羅特系、彼奧尼系原種及雜種。
鬱金香的種類及品種
現在栽培的鬱金香是經過近百年人工雜交,由多親本參加的雜種,品種達8000個。花型、花色、花期、株型有很大變化。1981年國外把鬱金香分為4類15群。
I、 早花類:
單瓣早花群:株高20~25cm。
重瓣早花群。
II、 中花類:
凱旋系(Triumph Tulip):花大,單瓣,株高45~55cm
達爾文雜種群:花大,杯狀,花色鮮明,株高50~70cm。
III、 晚花類:
單瓣晚花群:株高65~80cm,花杯狀,品種較多,花色多,如夜皇後(Queen of Night)呈紫色等。
百合花型(Lily*flowered Tulips):花瓣先端尖,平展開放,形似百合花。
花邊型(Fringed Tulips):花瓣邊緣有晶狀流蘇花邊。
綠花群(Viridiflora Tulips):花被部分變綠。
倫布朗型(Rembrand Tulips):花冠上有異色斑條。
鸚鵡群(Parrot Tulips) 花瓣扭曲,具鋸狀花邊。
重瓣晚花群 (Double late Tulips)也稱牡丹花型群 (Paeony Flowered Tulips)。
IV、 原種及雜種(Botanical Species and Hybrids):
考夫曼種、變種和雜種(Koufmaniana Varieties and Hybrids)又稱睡蓮花型:花冠鍾型,花期早,葉常有條紋。
福斯特種、變種和雜種(Fos*teriana Varieties and Hybrids)葉寬有明顯紫紅條紋,花冠杯狀。
格里吉群(Greigii Varieties and Hybrids):原種葉有紫褐色條紋,花冠鍾形,與達爾文鬱金香雜交種花朵極大。
其他種、變種與雜種:如矮鬱金香(Tulipa pulchella),克魯西鬱金香(Tulipa clusiana)、尖瓣鬱金香(T.acuminata)、遲花鬱金香(T.tarda)等。
以上各群中自1~11是由多次雜交後形成,即為普通鬱金香。第12~15群為野生種、變種或雜種,其原種性依然明顯,所以仍以親本種名稱作為群的名稱。 這些 看到別人的。希望對你有用處!
㈧ 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呢鬱金香花期多長時間呢
鬱金香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特別是在它開花之後,顯得非常好看,而且也很適合買來送給別人,不過在養花的過程中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自己養殖的鬱金香開花,因此大部分人都想知道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那麼鬱金香花語多長時間呢?接下來就隨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一、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
<結語:>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鬱金香什麼時候開花,一般來說到了三月份鬱金香就會盛開,然後過兩個月後鬱金香花朵就會凋謝,因此大家都知道鬱金香花期多長時間了吧,通常來說只有兩個月時間。
㈨ 鬱金香有哪些品種
鬱金香的品種非常的多,根據花期的早晚分為早花類、中花類、晚回花類。
早花類的品種有答熱戀、聖誕之夢、鑽石、黛安娜、杏桃佳人等。
中花類的品種有阿提拉、藍眼睛、英澤、白色夢幻等。
晚花類的品種有黑鑽石、魔術師、夜皇後、阿美等
㈩ 鬱金香有哪些品種哪種最容易養殖
鬱金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花冠舞,起源於中國古代西域、新疆和西藏。因此,關於鬱金香的古詩也可以在古詩中找到。種鬱金香的花友不多,但是喜歡鬱金香的朋友很多。每年四月鬱金香盛開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公園、花節等地方欣賞鬱金香的美景。鬱金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卵形,直徑約2厘米,外皮紙質,內表面頂部和基部有少量絨毛。有杯形、碗形、蛋形、球形、鍾形、漏斗形、百合形等。
孟德爾系統和特里安富系統;晚花種子;開花晚,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達爾文、達爾文雜交、布爾達、百合、卡德蘭、熱布魯安、比扎爾、佩布魯、佩羅、比奧尼等原生種和雜種。鬱金香的種類和品種目前培育的鬱金香是經過近百年人工雜交的多親本雜交種,有8000個品種。花型、花色、花期、株型都有很大的變化。鬱金香在國外被分為4類15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