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l紫羅蘭酮
『壹』 EAA是一種化學物質,請問,具體是什麼,名稱以及成分等等,謝謝各位大蝦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
一、簡介: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thylene Acrylic Acid 簡稱EAA)是一種具有熱塑性和極高粘接性的聚合物,由於羧基團的存在以及氫鍵的作用,聚合物的結晶化被抑制,主鏈的線性被破壞,因此提高了EAA的透明性和韌性,降低了熔點和軟化點。
當MI相同時,隨著AA含量的增加,EAA的透明性、韌性、粘接性、耐環境應力開裂性會增加;相反,其剛性、濕蒸汽透射率、抗蠕變性、耐化學性會更好。
當AA含量相同時,隨著MI的增加,EAA的粘接性、加工性會更好;相反,其韌性、耐環境應力開裂性會增加。
二、特性:
1、優異的粘接性,與EAA能粘接的材料有:鋁和錫等金屬及其氧化物、玻璃、纖維素、木材、皮革、玻璃紙、蛋白質、尼龍、聚氨酯、聚乙烯、三元乙丙膠等
2、韌性和屈撓性
3、易加工性
三、應用領域:
EAA廣泛應用於包裝、粉末塗層、粘合劑、熱熔膠、密封材料、水性溶劑等方面,下面簡要介紹:
『貳』 α-紫羅蘭酮的分子結構數據
分子性質數據:
1、 摩爾折射率:61.70
2、 摩爾體積(m3/mol):205.6
3、 等張比容(90.2K):492.0
4、 表面張力(dyne/cm):32.7
5、 極化率(10-24cm3):24.46
『叄』 解釋說明為什麼對於單取代乙烯類單體而言,高分子鏈中頭尾相連的加成結構
1.(2011江蘇高考11)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2molH2發生加成反應 C.維生素A1易溶於NaOH溶液 D.β—紫羅蘭酮與中間體X互為同分異構體解析:該題以「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為載體,考查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官能團的性質、同分異構體等基礎有機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β—紫羅蘭酮中含有還原性基團碳碳雙鍵,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間體X含2mol碳碳雙鍵和1mol醛基,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 C.維生素A1以烴基為主體,水溶性羥基所佔的比例比較小,所以難於溶解於水或水溶性的溶液如NaOH溶液. D.β—紫羅蘭酮比中間體X少一個碳原子,兩者不可能互為同分異構體. 答案:A 2.(2011浙江高考11)褪黑素是一種內源性生物鍾調節劑,在人體內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轉化得到.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內鹽,具有較高的熔點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過調節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體析出 C.在一定條件下,色氨酸可發生縮聚反應 D.褪黑素與色...
這個可以自己找下資料
應該很好找的
『肆』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某烷烴主鏈4個碳原子數的同分異構體有2種,則與其碳原子個數相同的且主鏈4
A.首先:確定該烷烴碳原子個數:①主鏈為4個碳原子的烷烴,其支鏈只能是甲基(不可能是乙基,否則主鏈超過4個碳原子);②主鏈為4個碳原子的烷烴,支鏈數最多4個(下面的0,是指該物質只有一種,沒有同分異構體),則:
支鏈含有的甲基的個數 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數目
1個 0
2個 2
3個 0
4個 0
所以該烷烴總共有6個碳原子,含有2個甲基,
其次:分析烯烴的同分異構體數目
①若雙鍵在1號位,有以下3種烯烴的同分異構體:
C=C-C-C
1 2 3 4
2-乙基丁烯、2,3-二甲基丁烯、3,3-二甲基丁烯
②若雙鍵在2號位,則只有一種該烯烴的同分異構體:
C-C=C-C
1 2 3 4
2,3-二甲基-2-丁烯
所以滿足條件的該烯烴的同分異構體共有4種,故A正確;
B.(CH3)2C(OH)CH2CH3的名稱為:2-甲基-2-丁醇,故B錯誤;
C.1mol有機物中含有1mol酚羥基、1mol羧基,1mol肽鍵,1mol酯基,其中1mol酯基消耗2molNaOH,其餘都是1mol,所以最多消耗5molNaOH,故C正確;
D.與Br2起加成反應,可以發生1,2-加成反應,也可能發生1,4-加成反應,所以加1mol β-紫羅蘭酮
與1mol Br2發生加成反應可得到3種不同產物,故D正確;
故選B.
『伍』 從山蒼子油到假性紫羅蘭酮再到β 紫羅蘭酮工藝流程
1 基本原理
工業生產中,檸檬醛和丙酮的縮合主反應如下[4]:
假性紫羅蘭酮環化反應如下[4]:
2 原料與試劑
試驗原料與試劑為山蒼子油(自產,含檸檬醛60%),丙酮(化學純),磷酸(85%,工業級),苯(工業級)。色譜條件:上分1102型氣相色譜儀,不銹鋼盤柱內徑3mm,長3m,ChromosorbW擔體,10%PEG20M固定相,柱溫150℃,氣化室溫度230℃,檢測器溫度250℃,載氣氮、氫氣FID。
3 試驗結果
3.1 假性紫羅蘭酮的合成
將120g丙酮及1.5%氫氧化鈉水溶液 120ml,復合劑A1.8g混合於500ml燒瓶中,在40℃下強烈攪拌1小時,然後加入山蒼子油60g,水浴升溫到50℃,保持2小時,再升溫至 58℃,保持3小時,停止攪拌及加熱,靜置10分鍾,加入20%醋酸溶液並攪拌至溶液呈弱酸性,靜置分層、取上層油液,在120℃下油浴加熱,蒸出丙酮及低沸點成份,得粗製假性紫羅蘭酮41.6g氣相色譜歸一化法測得含酮量87.6%,得率為80.0%,其計算如下:
得率=假性紫羅蘭酮mol/數檸檬醛mol數
=(41.6×0.876/192.31)/(60×0.60/152.24)
=0.800,
其中60為山蒼子油重量;0.6為檸檬醛含量;192.31為假性紫羅蘭酮分子量;152.24為檸檬醛分子量。
3.2 紫羅蘭酮的合成
將7.5g85%磷酸置於250ml燒瓶中,加入36ml苯和催化劑B0.03g,攪拌混合,並冰水浴冷卻至18℃,慢慢滴加30g粗假性紫羅蘭酮(含酮87.6%)於30分鍾內加入,攪拌不停止,溫度控制在30℃以下;滴加完畢繼續攪拌30分鍾,任其溫度上升至40℃,再維持30分鍾,後加入冰水 40g,靜止15分鍾、分層,取上層油液,水洗除去磷酸、下層水液用苯10ml×3萃取,合並油液及萃取液,用30%純鹼溶液中和至微鹼性,再用醋酸中和至中性。以水蒸汽沖蒸出苯及低沸點物質,分層去水,得25.5g粗紫羅蘭酮,紫羅蘭酮含量90.4%,得率為87.7%,α體:β體為5:1。粗紫羅蘭酮減壓蒸餾,收集78~82℃/1mmHg餾分,得20g成品紫羅蘭酮,為淡黃色油狀液體、氣相色譜歸一化法測得紫羅蘭酮含量為97.8%,其中α體含量為 93.4%。
4 結語
(1)採用山蒼子油作為原料直接用於合成假性紫羅蘭酮,減少了工藝流程,操作簡單,所用溶劑,試劑有市售工業品,整個工藝具有工業化生產價值。
(2)縮合反應採用相轉移催化條件反應,採用少量的相轉移催化劑A提高有機相中鹼的濃度與活性[5];同時採用高速攪拌,提高產物得率。
(3)環化反應中迅速排除反應熱可大大降低樹脂物的生成[1],提高產品得率,因此,溫度控制很重要。此外,環化反應中加入少量復合劑B(平平加0等),可使收率明顯提高,並提高α體含量。
(4)本工藝假性紫羅蘭酮及紫羅蘭酮的得率分別為80%和87.7%,得率較高。產品經輕工部香料所品評,香氣尚佳。
『陸』 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中含有碳碳雙鍵,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確;
B.由結構簡式可專知1個分子中含14個碳原屬子、22個H原子,1個O原子,則分子式為C14H22O,故B正確;
C.維生素A1含有醇羥基,不與鹼反應,則不能溶於NaOH溶液,故C錯誤;
D.1mol中間體X轉化含有2molC=C和1mol-CHO,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
故選AB.
『柒』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蛋白質和油脂都屬於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條件下能水解B.分子式為C5H12O且氧化
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錯誤;
B.分子式為C5H12O的有機物,它的同分異構體中,經氧化可生成醛,該有機物屬於醛,且連接羥基的碳原子上含有兩個氫原子,確定C5H12的同分異構體,-OH取代C5H12中甲基上的H原子,C5H12的同分異構體有: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4C,CH3CH2CH2CH2CH3中甲基處於對稱位置,-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1種結構,(CH3)2CHCH2CH3中甲基有2種,-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2種結構,(CH3)4C中甲基有1種,-OH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有1種結構,故符合條件的C5H12O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故B錯誤;
C.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原子共平面,分子中含有2個苯環,另一苯環位於對位的加成可共平面,則分子中至少有11個碳原子處於同一平面,故C正確;
D.分子中有2個位置不同的碳碳雙鍵,可發生1,2加成或1,4加成,且C=O可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與1mol H2發生加成反應可得到4種不同產物,故D錯誤.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