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小苗圖片
1. 杜鵑花的幼苗長什麼樣剛剛發芽的小苗,求照片啊
杜鵑有很多種這是毛杜鵑的小苗
2. 杜鵑花小苗怎麼會出現小白顆粒
杜鵑花小苗在土上
3. 杜鵑花幼苗周期多長時間
杜鵑花幼苗
周期只有三個月。
你的意思是說杜鵑花,
這幾年才開
花呢?是不是?
4. 杜鵑花種子能種出來嗎
杜鵑花能播種繁殖,杜鵑花種子是飽滿成熟且還具有活性(無破損且不是死種)一般能種出來。
杜鵑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杜鵑絕大多數都能結實采種,僅有重瓣不結實。一般種子的成熟期從每年的10月-1月,當果皮由青轉黃至褐色時,果的頂端裂開,種子開始散落,此時要隨時採收。末開裂的變褐均採下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處攤涼,使之自然開裂,再去掉果殼等雜質,裝入紙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有溫室條件,隨采隨播發芽率高。一般播種時間3-4月份,採用盆播,因為種子小,把盆里外洗干凈,放在陽光下曬干,滅菌消毒,土壤也滅菌消毒,裝盆±要通透性好的、濕潤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酸性土。為了出苗均勻,種子摻些細土,撒入盆內上面蓋一層薄細土,澆水用窨水法滲入盆內,把盆放在前窗檯上,蓋一層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內溫度。小苗出土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因苗嫩小,注意溫變,突然高低變化,強光的照射。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厘米,苗高2-3厘米(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厘米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
5. 杜鵑花下面又長的小苗掰下來怎麼樣能讓它長跟
把小苗掰下來後用一個瓶子放上適量的水(不要沒主小苗即可),然後把小苗放進去,隔幾天換一次水,慢慢小苗就會長出根來。
6. 杜鵑花小苗長出紅色的尖是什麼
這個是杜鵑花的花苞。
7. 杜鵑花小苗價格
不同的品種,價格也不一樣,像杜鵑小桃紅,1加侖35塊。還有看你采購的量了
8. 杜鵑花怎樣育苗
杜鵑花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中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總稱,全世界有杜鵑花900多種,我國有650餘種。別名映山紅、照山紅、野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山鵑等。許多種類四季常綠,開花整齊,花、葉兼美,是一種既可觀花又可賞葉的花卉。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花,是用途最為廣泛的木本花卉,就全國而言,在家庭養花中,目前沒有哪種木本花卉能夠與它媲美。
(1)扦插繁殖。用嫩枝一年四季都可扦插,大量繁殖在夏季,剪取插穗前2天,母株要充分灌水。剪取最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帶1小段2年生踵,枝長5~10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如果頂葉面積大,可將每片葉剪去1/3。如果插穗上有花芽,會影響生根,扦插前必須將花芽去掉。扦插前將插穗基部2~4厘米,浸入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葯液中1~2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上扦插,適宜pH4~4.5,落葉鬆土非常適宜,也可用2/3草炭土和1/3沙配製,還可用微酸性的紅沙或河沙。按株行距6~8厘米扦插。控溫20~28℃,遮蔭,但也不能過分遮蔭,經常噴霧保濕,控制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毛鵑、東鵑、夏鵑30天左右生根,西鵑60~70天生根。生根後如果陽光不強就不再遮蔭了。在無土基質上扦插的生根後及時移植,不能及時移植的應澆營養液。大批露地扦插的應在遮蔭棚進行,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防止暴雨沖賤,要注意棚四周的通風。生根後施稀薄液肥,除了夏季光照較強的時間外可撤去蔭棚。用直徑8厘米左右的容器移苗,長大後再移入花盆裡,或定植在地上。苗長到適當大小時應剪去頂上的新梢,促其發生側枝,使將來株形矮壯。
在全光噴霧床上扦插,用珍珠岩作基質,不用遮蔭,扦插後20多天生根,生根後必須及時移植。
(2)嫁接繁殖。扦插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用嫁接方法繁殖,或用於1株嫁接多個品種。在1株上嫁接多個品種一般不難,主要是注意不同的花色搭配。用3~6厘米的嫩枝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刃削成楔形,削麵長0.5~1厘米,留頂端3~4片小葉。用播種苗,或嫁接成活的小苗,或上盆生長2~3年的毛杜鵑等作砧木,劈接。將砧木嫩梢頂端平削去2~3厘米,摘除附近的葉片,從中心部位縱切1厘米,將削好的接穗插入,使形成層對接准確,用塑料薄膜綁扎,然後放在陰處,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白天控溫20~30℃,夜間不低於15℃,以促進癒合。成活後逐步除去砧木上的枝條。
或用靠接,將栽有砧木的花盆移到接穗處。在二者容易嫁接的部位下刀,對准形成層,至少有一邊的形成層要對准,用塑料薄膜綁扎。需100天左右砧木和接穗完全癒合,將接穗切離母株。還可用小苗腹接。
(3)分株繁殖。叢生種類可以用分株繁殖,花後進行分株。將叢生大的植株從母樹根系的自然縫隙中帶根切割。上盆後放在遮蔭和通風處,大約20天左右新株恢復正常生長。
(4)空中壓條繁殖。在生長健壯的1~2年生枝條頂端約10厘米處進行環切,寬度1厘米左右,輕輕地去掉皮層。用長10厘米左右、寬8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在切口下面3厘米左右的地方,把它的一端扎緊,然後向上圍成袋狀,裡面添上扦插用的土壤或苔蘚,保持濕潤,把塑料薄膜上面適當扎緊,並保證讓雨水或噴的水能流入裡面。生根後切離母體。
(5)播種育苗。花後6個月左右蒴果成熟,采後放在陰涼通風處。一般隨采隨播,不宜久藏。可用40%的甲醛100倍液消毒,然後洗凈葯液。用疏鬆、細碎的營養土播種,撒播,薄覆土。用塑料薄膜覆蓋,控溫20℃左右,一般20天左右出苗。出苗後及時將塑料薄膜剪幾個小口,既保障通風,又能保持一定的濕度。小苗期用細噴壺給水,苗高2~3厘米時開始第1次移苗,經過幾次移植培養成大苗。
(6)組織培養育苗。用莖尖、嫩葉、莖節等作外植體。誘導和增殖都用改良的MS培養基,附加5毫克/千克玉米素和0.1毫克/千克萘乙酸,生根用MS培養基,附加1.5~2.0毫克/千克萘乙酸,每升培養基里加2克活性炭。或誘導用MS培養基,附加3.0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02毫克/千克萘乙酸,增殖用1/4MS培養基,附加2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生根用1/4MS培養基。控制光照時間12~14小時。移栽基質用1/2草炭土和1/2蛭石,控制pH4.0~4.5。
9. 我的杜鵑花是一年的小苗怎樣修剪
摘要 1、剪掉殘花
10. 杜鵑花怎麼修剪 杜鵑花修剪方法圖解
1、幼苗小苗修剪:關於苗較小的植株,能夠恰當剪去花蕾,這樣能加速植株的生長回,盡快答成型。
2、修剪徒長枝:徒長枝會影響杜鵑花的美觀,對徒長枝停止疏剪能夠很好的控制植株的外型。
3、修剪病枝,弱枝:關於枯萎的及病害枝要修剪掉,這樣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4、修剪外型:杜鵑花盆栽的外型能否漂亮,對其欣賞價值影響很大,因而在修剪時要思索形成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