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音樂會
⑴ 苿莉花歌詞是什麼
茉莉花是中國著名民歌,在國內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但版本繁多。
1、中國民歌版一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2、中國民歌版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3、此版本出自梁靜茹專輯《燕尾蝶》,擷自中國民謠《茉莉花》。
歌手梁靜茹(Fish Leong)
作曲:李正帆 作詞:姚若龍
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不讓誰把心摘下 就等那個人愛呀
茉莉花呀茉莉花 誰當我情人 茉莉花
你說我真好 什麼都好
誰當我情人做夢都會笑
我望著窗外的街角
看到辛酸走來幸福走掉
你說我真好 比誰都好
有適合的人要幫我介紹
如果我真的那麼好
你為什麼不要 為什麼不要
嗚呼......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茉莉花呀茉莉花
4、該版本為張可演唱歌曲,由李正帆 作曲,姚若龍作詞,收錄在其專輯《飛起來》中
演唱:張可
發行:明日明星文化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啊 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啊 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5、該版本為阿里郎中國風音樂
阿里郎 - 茉莉花
作詞:劉佳
作曲:阿里郎
中國風音樂
包括流行音樂元素 時尚經典 把茉莉花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如果認真聽這音樂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力推這歌我都聽了24遍了
這歌對流行音樂創作也有很大的啟發
真的很棒
歌詞
獨自一人漫步 任由思緒飛舞
音像店忽然傳來茉莉花的音符
我停住腳步 放記憶追逐
又想起十幾歲時鄰家女孩小素
喜歡她清秀的臉 雖不奪目
說話時嘴角帶笑 心被征服
我尤其喜歡她 種下的茉莉花
那花香芬芳蔓延飄到我家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悄悄在我心安了家
還有暗戀的她
美好回憶無數 帶著初戀溫度
還留著多年以前我寫下的情書
分開那一幕 她笑著在哭
真希望時間凝固永遠都不結束
歌聲流淌出一幅畫
看到如花的她
不知道你的茉莉為誰栽
不知道心中茉莉被誰采
你永遠都是我的鄰家女孩
也許是初戀都會留下無奈
如果再遇到她 即使在夢里吧
買一束清香茉莉送給她
⑵ 宋祖英肯尼迪演唱會相關的宣傳布置方面的情況有嗎 謝 了
早就開過了啊,是2006年開的,以下是部分報道:
本報訊「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美國當地時間昨晚七點,在美國最高藝術殿堂———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當一身苗族打扮的宋祖英用英語說出中國民歌《龍船調》時,觀眾席上數百個美國男子不約而同用英文高呼:「我來幫助你!」而當她用純正的美國口語無伴奏清唱起所有美國人耳熟能詳的《美麗的美國》時,現場的美國觀眾感動得掉下了眼淚。3次謝幕,5分鍾的自發起立鼓掌,這是中國藝術家在美國觀眾面前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最高禮遇。
這是宋祖英繼4年前的悉尼歌劇院獨唱音樂會、3年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之後,又一次在世界上唱響的中國民歌最高音。
肯尼迪中心為宋祖英破例
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美國最高藝術殿堂的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一向不允許進行「裝台」,而這次卻完全破例,在宋祖英美國獨唱音樂會上,六盞古色古香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宮燈和文物級的雕花門框與金色屏風,讓觀眾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因此,在裝檯布景過程中,但凡遇到棘手的問題,工作人員只要說:「這是宋要求做的」,就會一路綠燈。他們說,「她太美了,她可以開先河,我們同意這樣做。」據悉,在演出前的排練中,肯尼迪藝術中心是按照世界三大男高音的規格接待的。美國觀眾從來不喊宋祖英名字,他們都管她叫「song」,他們堅信,來自中國的宋祖英是東方美的化身,她是天生會唱歌的。
宋祖英三次返場謝幕
演唱會上,當宋祖英從古色古香的中國之門走出,以優美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開場、以歡快昂揚的《愛我中華》壓軸,演唱了《木蘭從軍》、《龍船調》、《出嫁歌》、《好日子》、《蝶戀花·答李淑一》、《孟姜女》、《猜調》、《小河淌水》等18首經典曲目,讓現場2200位美國觀眾為之傾倒。
宋祖英的演唱,既有典型中國民歌的韻味,又有美國式樣的幽默,她與四個中國美女演繹的充滿民族特色的《出嫁歌》,以及和三個美國牛仔合作的《小河淌水》,讓觀眾耳目一新。
宋祖英肯尼迪音樂會由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擔任主持,世界著名的美國紐約國家交響管弦樂團和合唱團負責現場伴奏,著名指揮家湯沐海親自執棒指揮。
演出中,不斷有美國觀眾上台獻花。而宋祖英獨唱音樂會的結束語說得非常感人:「2008,我希望你到我的祖國,我的祖國很美,中國很美,2008奧運在北京,我將用歌聲等待你們……」觀眾長時間起立鼓掌,讓她不得不三次返場謝幕。(
---------------------------------------------
10月12日晚,中國歌唱家宋祖英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獨唱音樂會上演唱。這是宋祖英繼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之後,再次在海外舉行高規格的演唱會。 新華社記者呂明響攝
新華網社華盛頓10月12日電(記者潘雲召)中國歌唱家宋祖英12日晚在此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在這場名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演出中,宋祖英為美國觀眾帶來16首頗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歌曲,受到熱烈歡迎。
音樂會由楊瀾主持,旅居歐洲並在多個國家著名歌劇院擔任首席指揮家的湯沐海先生現場執棒。宋祖英演唱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山歌好比春江水》、《苗嶺飛鴿》、《辣妹子》、《木蘭從軍》以及《愛我中華》等16首民族經典音樂作品。
為了更好地表現中國民歌的意境,演唱會採用了活潑新穎的表演形式。在演唱湖北民歌《龍船調》時,主持人即興邀請一位現場觀眾與宋祖英配合,詼諧有趣的表演引來陣陣笑聲;在演唱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時,3位牛仔打扮的美國小夥子手捧紅花用中文進行伴唱;在演唱《出嫁歌》時,宋祖英與伴唱演員身穿苗族盛裝,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來自緬因州、正在華盛頓出席會議的梅雷迪思女士說,宋祖英的演唱令人感覺耳目一新。她的同伴露西亞女士表示,自己以前從未聽過中國歌曲,這次演唱會讓她對中國民歌刮目相看。
此次獨唱音樂會由中國文化部、中央電視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和美國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聯合主辦。這是宋祖英繼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之後,再次在海外舉行高規格的演唱會。
--------------------------------------------------------
宋祖英獨唱音樂會感動美國 現場觀眾感動掉淚
2006年10月16日10:32 華夏經緯網
「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美國當地時間13日晚7點到10點,在美國最高藝術殿堂———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當一身苗族打扮的中國歌唱家宋祖英用英語說出中國民歌《龍船調》的經典對白時,觀眾席上數百個美國男子不約而同用英文高呼:「我來幫助你!」而當她用純正的美國口語無伴奏清唱所有美國人耳熟能詳的《美麗的美國》時,現場的美國觀眾感動得掉下了眼淚。三次謝幕,5分鍾的自發起立鼓掌,中國藝術家在美國觀眾面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禮遇。
這是中國歌唱家宋祖英繼4年前的悉尼歌劇院獨唱音樂會、3年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之後,又一次在世界上唱響的中國民歌最高音。
記者昨晚連線還在美國的宋祖英經紀人郭先生,據他介紹,主辦方剛剛為宋祖英開完慶功會。據了解,平均票價達到100-300美元一張,但演唱會仍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演出前20多天票就已經賣完了,很多華僑都是專程坐飛機來看宋祖英演出。中央電視台對演出盛況全程錄像,並將在央視三套播出。記者杜恩湖楊帆(來源:華西都市報)
⑶ 李晶晶的主要音樂活動
2003年開始,將多首中國民歌和藝術歌曲翻譯成德語以及維也納方言,同年7月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為主題,在維也納舉辦的個人獨唱音樂會,首次用中德雙語演出,頗受觀眾喜愛,受到維也納媒體關注,並專題報道。之後多次應邀在奧地利各地及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舉辦的音樂會上,用中德雙語演唱中國歌曲。
2005年6月,考入維也納梅紐因慈善基金會。之後每月參加由基金會安排的慈善音樂會演出,並同時擔任音樂會策劃者及節目主持人。至今演出近百場,奧地利電視台曾對此進行了轉播和專題采訪報導。
2006年和2007年,曾兩次應邀參加多斯塔爾國際聲樂比賽「獲獎者歌劇與輕歌劇音樂盛會」的演出。
2006年2月,為嘎納電影節參展的奧地利影片《Warten auf den Mond》配唱主題曲《期待月光》。
2007年2月,受邀在奧地利Leoben城市參加「中國新春聯歡會」;6月,參加在奧地利Danielmühle城市舉辦的「中國印象」音樂會,均用中德雙語演唱中國歌曲,深受觀眾歡迎。
2008年9月,參加「天凡」音像公司「中國藝術歌曲系列CD」演唱錄音。錄制了《玫瑰三願》等4首中國藝術歌曲。並於2009年由學苑音像出版社出版。
2008年1月,應邀參加奧地利國防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軍官舞會開幕式,獨唱輕歌劇選段,受到奧地利國家領導人接見與贊賞。
2007-2009年,多次參加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碩士生公演的歌劇:在莫扎特歌劇《狄托的仁慈》中出演主要角色塞爾維麗亞(Servilia),在近現代音樂作曲家欣德米特(Hindemith)的室內歌劇《往返》(Hin und Zurück)中出演女主角海倫;在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中出演主要角色穆塞塔(Musetta)等。
在校學習期間,經常受邀參加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奧中文化交流協會所安排的音樂會和音樂交流活動,並受到使館各層人士以及當地華人華僑的贊許與喜愛,CCTV4台及鳳凰衛視歐洲台曾多次轉播這些活動。
研修情況
2005年至2007年暑期,連續三年均以年齡最小的、唯一的中國學生,考入義大利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弗蕾妮(KS Mirella Freni)聲樂大師班學習。獲得弗蕾妮特別指導和贊賞。
2008年2月,參加德國著名女高音希爾德·查德克(Hilde Zadek)公開大師班學習與基金會選拔,以突出的成績受大師喜愛,並獲得以大師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全額獎學金。
2008年7月在奧地利西部,以全額獎學金考入男高音歌唱家弗朗切斯科·阿萊扎(KS Francisco Araiza)聲樂大師學習。
2008年8月在葡萄牙參加了夏季國際聲樂學習班,跟隨羅伯特·懷特(Robert White,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聲樂教授)、世界著名英國鋼琴家格拉漢姆·約翰遜(Graham Johnson)和世界著名愛爾蘭女中音歌唱家安·莫瑞(Ann Murray)等音樂大師學習,均取得優秀成績,並獲得大師們的一致好評。
⑷ 求宋祖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獨唱音樂會迅雷下載地址
用酷狗啊。。
⑸ 誰有小靈通裡面的《茉莉花》這首歌的鈴聲有的傳給我下,qq280037530!
上酷我音樂盒搜茉莉花第一個
⑹ 請查一下宋祖英的咨料!
⑺ 今年春晚那一個節目比較好看
英倫組合!!!!!
200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昨天公布最新收視率,英倫組合」能執春晚牛耳超越趙本山小沈陽。
從總導演郎昆披露看,2009年春節晚會是一台耳目一新、有很大創新的春節晚會,除了回歸大聯歡的主題和性質,強化演員、舞台、現場觀眾席的互動是一個特色外,打組合牌大膽亮劍也是一打特點,讓宋祖英與周傑倫在春晚上實現「英倫組合」就是一大有新意的創意組合,郎昆透露,「這次春晚,將會把很多觀眾喜歡的演員和節目進行組合,宋祖英與周傑倫會同台合唱。這次春晚宋祖英與周傑倫將合唱《本草綱目》,在春晚上實現「英倫組合」,兩岸歌手通唱「中國風」格外令人期待關注。
據說當時策劃階段為吸引眼球,春晚導演組甚至產生了讓周傑倫和宋祖英合唱《辣妹子》的想法。而外界撮合周傑倫和宋祖英合唱的想法由來已久,想法來源於歌迷發現《本草綱目》同《辣妹子》旋律相似,而宋祖英也曾接受采訪談到周傑倫,並表示:「願意與周傑倫在春晚合作。」 對於這樣的消息雙方的經紀人都是諱莫如深,不承認也不否認。宋祖英周傑倫春晚英倫配最終實現令人欣慰,春晚更加尊重這個民間發起的創意,採納觀眾建議更體現春晚的開放包容。春晚英倫配成為晚會亮點更是受益於不同演唱風格的新穎組合,而這樣的組合出奇兵尤其值得提倡。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組合藝術效果很好。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費玉清和周董合作配唱《千里之外》,收到的藝術效果超出兩人的單人演唱。這首歌唱紅之後,兩人就傳出聯合上春晚的消息。周傑倫2003年曾在春晚上演出,2007年就傳出周傑倫和費玉清上春晚,兩人合唱《千里之外》。最終結果是周傑倫和費玉清確實都上春晚,不過,兩人不是合作一首歌曲,而是分別演唱兩首歌曲,費玉清演唱《千里之外》,而周傑倫演唱《青花瓷》。費玉清的聲音清亮純凈偏重民族唱法,與周董的時尚抒情個性演唱組合一起,收到意想不到的互補效果。宋祖英的甜亮歌喉與周董的動感活力搭配,更是歌壇大腕強強聯手,其效果當然非同反響,值得期待。
內地最實力歌唱家聯手台灣偶像歌星本身就有很深寓意。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更是兩岸骨肉同胞的共同節日,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求和平的趨勢已經是歷史大勢,春節營造團結友好和平的氣氛,兩岸歌手同唱一首歌更是體現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迎合兩岸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的遠景。
宋祖英周董聯手演唱也是周傑倫的一直願望,宋祖英也曾經表態。早在兩年前的一次歌壇盛典結束後,周董就表達過合作的意願,周董明確表態喜歡和宋姐姐合作。對於歌壇哈韓哈日風盛行,周董表示「並不是說韓國、日本不好,懂得欣賞別人是不錯,但盲目崇拜就不對,華人音樂也應該囂張起來」。對於專輯中歌曲《本草綱目》被內地網友將其與宋祖英的成名曲《辣妹子》混編並在網上流傳,周董大贊該名網友,「很牛,這個Mix很特別,如果有機會也希望能與宋祖英小姐合作」。2006年,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舉行獨唱音樂會《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獲得轟動之後,宋祖英接受采訪首談周傑倫,並表示:「很喜歡聽周傑倫的歌,覺得他很有才華,願意與周傑倫在春晚合作。」其實周董的中國風和宋祖英的民族風異曲同工,都是唱響中國文化風。
宋祖英周傑倫春晚英倫配本身還體現節目創意創新性。宋祖英、周傑倫單獨唱歌是中規中矩,沒有新創意。但是英倫配就是新意就是創新,而實現春晚創新更需要這種形式上的創新。宋祖英唱民歌是慣常,但是宋祖英唱通俗和秀戲曲就是創新,就是別出心裁。其實春晚的歡快氣氛需要這種反串式打破慣常的創新。形式組合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意思路的實現,這無疑讓觀眾感覺更有新鮮感。
實現英倫配唱也是尊重和採納了網民的意見建議,體現春晚的開放和包容。英倫配唱的消息剛開始披露出來的時候,雙方態度都很謹慎,當事方甚至矢口否認,認為那是網民的想像和一廂情願。面對很多呼聲,春晚劇組肯定研究了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並在最終的確定節目中實現,無疑網民的意見最終受到了重視,這無疑是群策群力開門辦春晚的一個體現,重視草根意見和建議,讓春晚真正開放和包容,那無疑給山寨春晚又一響亮一擊。
辦一台開放和包容的春晚,一台節目樣式有創新的春晚,春晚和生機和活力就能不斷復現。
⑻ 宋祖英的成名曲是什麼
宋祖英出生在一個普通苗民家裡,她的父親教過書,後來自學醫葯改行成了校醫。在宋祖英12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這時宋祖英面臨失學,但在她母親的一再支持下,最後才有了今天的宋祖英,歌曲《小背簍》就是她回憶兒時生活的情趣,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的真實寫照。
⑼ 好一朵美麗茉莉歌曲原唱
好一朵美麗茉莉歌曲原唱是宋祖英。
1、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她先後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 和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民族聲樂博士學位。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婦聯執委、中國文聯委員。
3、1991年被調入海政文工團任獨唱演員,2005年7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2013年8月9日升任為海政文工團團長。
(9)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音樂會擴展閱讀
1990年,宋祖英憑借歌曲《小背簍》在央視春晚中初展頭角,之後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逐漸被廣大觀眾所熟知。
曾先後五次在海外舉辦個人音樂會十場,因2006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宋祖英肯尼迪音樂會的舉辦,10月12日被命名為哥倫比亞特區的「宋祖英日」,並憑藉此音樂會獲得「肯尼迪藝術金獎」。她也是一位連續放歌世界盃、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的歌唱家。
⑽ 好一朵茉莉花
就叫<茉莉花>啊
民歌名,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揚州民歌。
起源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一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只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一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由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制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採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餘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餘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一種即為何仿這一首,在其曲最後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揚州市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歌詞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