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茉莉花柳永
㈠ 秦觀的滿庭芳和柳永的雨霖鈴的異同
柳永是本人最喜歡的詞人,當然也很欣賞秦觀。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以種種凄涼冷落的秋景襯托和渲染離愁別緒,由於自身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糾結在一起,使他感到難以忍受,他真是的再現了臨別的情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用白描手法表現了情人相別的情狀,言簡情深,甚為感人。在詞的下闕,作者以想像的畫筆,以景物點染,描繪出別後歲月一幅幅凄清的生活圖畫,讓人如臨其境,如感其情。整首詞情景兼容,結構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時間的層次和感情的層次交疊著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作者的內心深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系千古名句,宋代以來就被人們用以概括柳詞的風格。柳永的詞長於鋪敘、工於寫景言情,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清麗雅緻,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
滿庭芳
秦觀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
此詞以秋天凄涼的晚景來渲染離情,繪景如畫,讓人身臨其境。「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蘇軾極賞此句的新奇精警,戲稱秦觀為「山抹微雲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晁補之評曰「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秦觀的詞柔麗典雅,情味深永,音律諧婉。詞風上承柳永、晏幾道,下開周邦彥、李清照。
㈡ 茉莉 詩句
《滿庭芳 茉莉花》
[ 宋代 ] 柳永
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出塵標格,和月最溫柔。堪愛芳懷淡雅,縱離別,未肯銜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猶記得,菱花鏡里,綠鬢梢頭。勝冰雪聰明,知己誰求?馥郁詩心長系,聽古韻,一曲相酬。歌聲遠,余香繞枕,吹夢下揚州。
《點絳唇 艷香茉莉》
[ 宋代 ] 王十朋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滿。好利心殊淺。
貝葉書名,名義誰能辨。西風遠。勝鬟不見。喜見瓊花面。
《奉教和王達善學士梅花四詠 其二 梅香》
[ 唐代 ] 王翰
雪為豐采月為神,檀蕊風傳始辨真。
高似廣寒攀桂客,幽如湘水佩蘭人。
冰蕤吹破黃金粟,玉骨薰穠紫麝塵。
世上群芳孰可比,可憐茉莉屬殘春。
《茉莉 其一》
[ 清代 ] 屈大均
未開先食蕾,蟲細若飛絲。
葉底粉如雪,香宜月上時。
《茉莉 其二》
[ 清代 ] 屈大均
欲花先摘葉,葉少始花多。
向夕沾人氣,香如膏沐何。
《珠江春泛作》
[ 清代 ] 屈大均
珠水煙波接海長,春潮微帶落霞光。
黃魚日作三江雨,白鷺天留一片霜。
洲愛琵琶風外語,沙憐茉莉月中香。
斑枝況復紅無數,一棹依依此夕陽。
《法性寺六祖戒壇》
[ 唐代 ] 李群玉
初地無階級,餘基數尺低。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驚俗生真性,青蓮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缽在曹溪。
《念奴嬌 十二夜對月戲柬劉公㦷吏部時吏部新納姬六疊前韻》
[ 清代 ] 陳維崧
今宵閑想,問誰家畫閣,一雙人月。細把朝衫薰豆蔻,徐綰八盤元發。
人有琴心,家居潁尾,風調偏親切。紅窗爾汝,夜闌一倍難歇。
為語十二樓中,金風初厲,莫任瓊扉豁。遙憶掃眉驅使處,茉莉萬枝香雪。
天與貂蟬,地多金粉,笑揀名花折。獨憐銀漢,有人搗葯愁絕。
《爪茉莉 茉莉》
[ 清代 ] 陳維崧
暑院追涼,憶炎荒軼事。蠻娘圃、瓊天粉地。任他開落,極望與、籬花相似。
更帶暝、紉雪成團,沿坊叫,喧夜市。
贛州船下,到吳天、伴羅綺。相寵愛、夜堂空翠。而今離散,判分攜、幾千里。
料幽花、也怨月明如水。海天冷,那易睡。
《南歌子 茉莉》
[ 宋代 ] 陳允平
素質盈盈瘦,嬌姿淡淡妝。曲勾闌畔倚秋娘。一撮風流都在、晚西涼。
綵線串層玉,金篝絡細香。半鉤新月浸牙床。猶記東華年少、那門相。
㈢ 蘇軾為什麼說秦觀的滿庭芳,是學柳永做詞
蘇軾說秦觀的《滿庭芳》是學柳永做詞,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從內容上說,是寫與歌妓交往,與歌妓離別,秦觀在詞中說自己「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就以妓女所居的青樓點出對方的身分,他自己也如同柳永那樣沉迷青樓生活,以驅除仕途失意的牢騷苦悶。
2、從形式上說,用慢詞的詞牌,表達方式曲折婉轉,表達語言簡約凝練。秦觀這首《滿庭芳》可以看出婉約派詞的特點,而柳永正好也屬於宋代的婉約派詞人。
㈣ 《滿庭芳》的翻譯
秦觀前期寫離愁的名篇是《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詞寫同歌妓的戀情,同時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正如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所說:「將身世之感,打並入艷情,又是一法。」當時,秦觀的詩詞創作已蜚聲文壇,但政治上卻未得進展。詞中「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就含有這種感慨。不過,貫穿全詞的基調卻是傷別,「身世之感」並不十分突出。
開篇三句寫別時景物,是所見所聞,一向為人所樂道。作者大處著眼,細處落墨。「山抹」與「天粘」兩句,煉詞鑄句,極見功力。「抹」字新穎而且別致,向遠處即將離別登程的路途眺望,那一片片微雲彷彿被什麼人塗抹到山峰上一樣。這一幅畫面看似恬靜,其實飽含動感,因為「抹」是需要施動者的,一般用於繪畫。「粘」字也是如此,極目所至的天邊與衰草膠著在一起,靜止的畫面中也隱含著動作。「抹」與「粘」兩字生動描畫出「微雲」和「衰草」的神態,寫出了季節與黃昏的特點,動中有靜,詞人此刻的離情也有了「抹」與「粘」的效果,摔脫不了。於是,見聞的景物就與戀戀不舍的離情緊密結合在一起,烘托出詞人放眼遠方時的難舍難分的情感。「畫角聲斷」一句,以凄厲的音響扣擊著詞人的心靈。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腸斷!角聲在古代詩詞中多用來烘托蒼涼和傷感的情景,如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范仲淹《漁家傲》「四面邊聲連角起」、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姜夔《揚州慢》「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等。所以,在詞人聽來,這角聲無疑是在吹奏惜別的哀音。「譙門」,即「醮樓」,是古代建築在城門上的高樓,用來瞭望敵情。這就把全詞引入分別的具體地點。這三句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方面,表現出高超的技巧並獲得很大的成功。短短十四字內,既交待了季節,時間,氣候特點,又寫出了遠景、近景,同時還從畫面、色彩與音響諸方面烘托氣氛。所以,開篇三句,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抹」、「粘」二字妥貼工巧而了事。
中間五句,寫正待航船將要出發之際,作者熱戀的歌女匆匆趕來送別。但這一過程卻全是虛寫,作者只用「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兩句匆匆交待過去。送行免不了要設宴餞別,這情景與柳永《雨霖鈴》「都門帳飲無緒」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直接點明了「無緒」,秦觀則寫得更加含蓄而已。同樣,在「共引離尊」時,免不了要回憶往事,但作者也只用「空回首,煙靄紛紛」兩句敷衍過去,而並未加任何具體說明。此地一別,往事如煙,回首有茫然之慨。然而,正是這種寫法,才深一層地表現出作者對「蓬萊舊事」難以忘情。「舊事」,「煙靄」般朦朧紛擾,理不出什麼端緒,又夢境一般輕柔空幻,彷彿不曾實際發生過似的。而無情的離別卻確確實實擺在面前。此刻,他們幾乎不敢相互凝視,只得把視線移向遠處,遙望天際:只見斜陽照射幾點寒鴉,閃光的河水緊繞著孤零零的荒村。「斜陽外」三句即景生情,聯想斷腸人在天涯之苦況,卻以景語出之,不予說破。在廣闊無垠的空間里,「寒鴉」與「孤村」,都是極其渺小的存在。那麼,在茫茫人海之中,遊人和客子不同樣是渺小而又孤單的么?上片結尾三句雖用隋煬帝「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詩意,但因作者把整齊的五言改成參差錯落的詞的語言,加之與傷秋傷別之情交織在一起,並與開篇三句相呼應,這就使它成為全詞有機的組成部分。狀深秋晚景,如在目前;渲染離情別緒,感同身受。正如《詩人玉屑》卷二十一中引晁補之評這幾句詞時所說的:「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
下片用「銷魂」二字暗點別情,申明一篇題旨。江淹在《恨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銷魂」二字的內涵是很豐富的。「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作者用兩個細節和兩個動作,對此做了形象的說明。解下貼身佩帶的「香囊」贈送離人,暗示兩人之間的呢喃兒女私情。「輕」字又暗示分別的輕易,由此引出下句。這里用杜牧詩意,把這一切都歸結為:「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這兩句一方面寫自己負人之深,同時還反映出詞人功名失意、不得不奔波離別的怨恨。所以,這場離別實在並非因自己「薄倖」,下面由此補足一句:「此去何時見也」。毫無疑問,這是對「薄倖」的一種否定。另方面,這又是明知故問,雙方心裡明明白白地知道:此地一別,相會無期。下文很自然地用「襟袖上空惹啼痕」對此作了回答。這一段里有若干次感情的起伏,而每一次起伏都滲透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慨。最後三句用唐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詩意,以景結情。「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是船行江中之所見,並暗示著時間的推移,與開篇兩句相呼應,又見離別之速。最終完滿表達出作者別後的凄涼處境與依依難舍之情。
這是一首廣泛傳誦的名篇,曾得到蘇軾的贊賞。他一面稱秦觀為「山抹微雲秦學士」,另方面又批評這首詞的基調過分低沉。說他:「不意別後,公卻學柳七作詞。」對秦觀學柳永有所不滿。秦觀分辯說:「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見《詞林紀事》引《高齋詩話》)其實,秦觀詞雖受柳永影響,但秦觀畢竟是一個純情的詞人,是藝術上有獨創性的詞人。就這首詞而言,作者激情澎湃,而氣度卻沉著安詳,從容不迫;遣詞造句,意新語工,但又寓工麗於自然,婉轉而又含蓄,與柳永詞風有明顯差別。《鐵圍山叢談》卷四載:秦觀女婿范溫在某貴人宴席間默默無聞,酒宴間有侍兒「善歌秦少游長短句」,問「此郎何人也?」范溫自答說:「某乃『山抹微雲』女婿也。」這可以說明這首詞在當時流傳的普遍性。
㈤ 茉莉花詩詞柳永
爪茉莉(秋夜)
作者:柳永【宋】
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
金風動、冷清清地專。
殘蟬噪晚,甚聒得、屬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
深院靜、月明風細。
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
料我兒、只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里。
㈥ 將柳永的《雨霖泠》和秦觀的《滿庭芳》做個對比,他們的詞風各自有什麼特點
柳永是本人最喜歡的詞人,當然也很欣賞秦觀。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以種種凄涼冷落的秋景襯托和渲染離愁別緒,由於自身仕途上的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糾結在一起,使他感到難以忍受,他真是的再現了臨別的情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用白描手法表現了情人相別的情狀,言簡情深,甚為感人。在詞的下闕,作者以想像的畫筆,以景物點染,描繪出別後歲月一幅幅凄清的生活圖畫,讓人如臨其境,如感其情。整首詞情景兼容,結構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時間的層次和感情的層次交疊著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作者的內心深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系千古名句,宋代以來就被人們用以概括柳詞的風格。柳永的詞長於鋪敘、工於寫景言情,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清麗雅緻,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
滿庭芳 秦觀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
此詞以秋天凄涼的晚景來渲染離情,繪景如畫,讓人身臨其境。「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蘇軾極賞此句的新奇精警,戲稱秦觀為「山抹微雲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晁補之評曰「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秦觀的詞柔麗典雅,情味深永,音律諧婉。詞風上承柳永、晏幾道,下開周邦彥、李清照。
㈦ 就(雨霖鈴)和(滿庭芳)談談柳永和秦觀慢詞的異同
http://ke..com/view/2134.htm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liuyong/jianjie.htm
http://ke..com/view/36063.htm
http://ke..com/view/7346.htm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qinguan/jianjie.htm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qinguan/mantingfang.htm
資料齊備,其它的任務就是你的工作了!
㈧ 青衣素靨是什麼意思
青衣素靨,
意思是:身穿青色的衣服,臉上帶著酒窩
這個出自宋代柳永的《滿庭芳·茉莉花》
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
㈨ 描寫茉莉花詩句
1、宋·姚述堯《行香子·茉莉花》
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清誇苫卜,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裡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茉莉花天賦仙姿:天生美妙的外貌(茉莉花好看)玉骨冰肌:沒說的吧?現代話也是這樣向炎威:向炎熱逞威 (茉莉花不怕天氣熱)獨逞芳菲。
2、北宋·葉廷珏《茉莉》
麝腦龍涎韻不作,熏風移種自南州。誰家浴罷臨妝女,愛把閑花插滿頭。「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
獨自展現茉莉花的嬌艷姿態。輕盈雅淡,初出香閨:像剛出閨房的少女一樣輕盈淡雅。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
3、江奎,朝代宋代《茉莉花》
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雖然缺少艷壓群芳的嬌美,少了些能吸引人們眼球的外表,但是從她身上流露著的冰清玉潔之氣,卻令人驚嘆。
4、徐千里 朝代宋代《茉莉花》
炎洲綠女雪為肌,十二朱闌月未移。香逼簟紋眠不得,為渠醒過打鍾時。
自古以來,茉莉花就在中國廣為栽種,得到人們的喜愛。
5、北宋·葉廷珏《茉莉》
露華洗出通身白,瀋水熏成換骨香,近說根苗移上苑,體漸系出本南荒。
莉盈白如珠,幽香襲人。詩人劉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葉光如耀,冰葩淡不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