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開票
Ⅰ 種植苜蓿草開稅票用什麼稅收編碼
種植苜蓿草開發票用的稅收編碼
1010119070000000000 花草種 種子種苗
包括草種(苜蓿草種、箭舌豌豆草種、紅豆草草種、草木犀草種、燕麥草種、多花黑麥草草種、披鹼草草種、檸挑草種、沙打旺草種、錦雞兒草種、老芒麥草種、羊柴草種、其他草種)、花卉種球(唐菖蒲種球、百合種球、鬱金香種球、水仙種球、馬蹄蓮種球、大麗花種球、美人蕉種球、風信子種球、小蒼蘭種球、球根鳶尾種球、晚香玉種球、其他花卉種球)、花卉種子(一串紅種子、矮牽牛種子、萬壽菊種子、鳳仙花種子、雞冠花種子、三色堇種子、金魚草種子、石竹種子、翠菊種子、四季秋海棠種子、其他花卉種子)、花卉種苗(香石竹種苗、菊花種苗、非洲菊種苗、月季種苗、火鶴種苗、蘭花種苗、君子蘭種苗、其他花卉種苗)。
Ⅱ 請問上海中服免稅店可以開發票嗎如果不能開增值稅發票,能開那些發票呢
免稅也可以開增值稅發票的。
Ⅲ 無錫十月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秋天無錫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這份攻略請收下
長廣溪
秋風點染,長廣溪又到了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落葉松,紅松,楓樹,樺樹……白、黃、綠、紅深淺不同,美得如夢似幻,行走在其中,彷彿身處童話仙境。
長廣溪最不能錯過的還有白色、粉色的蘆葦花海,一陣秋風起,大片大片的蘆花隨風飄盪。
地址:金石路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交通:公交77路、95路、160路、395路在長廣溪橋下,地鐵1號線在江南大學站下,然後從江大東門進學校,從小西門出去往北走即到。
貢湖濕地看夕陽
貢湖灣的美,美在寧靜,美在明澈,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彷彿油畫一般。
秋天的貢湖灣,一到傍晚,落日迸發出萬縷光芒,從金黃漸變成緋紅,天邊的彩霞,映紅了一彎池水。
錫惠公園賞菊花
每年錫惠公園都會有菊花展,菊花的品種和數量都非常豐富。秋天的錫惠公園,百餘種菊花競相開放,艷麗多姿,菊花的花色繁多,千姿百態。
去惠山寺祈福賞銀杏
在無錫的惠山古鎮,有一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惠山寺前的古銀杏,都有六百年前以上的歷史,每年秋冬季節,銀杏樹的黃葉都能覆蓋惠山寺前的大廣場
Ⅳ 跪求8篇記敘文閱讀
一。媽媽是我心中的一團火
①當我剛呱呱出生時,護士就不讓媽媽見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嬰室去。醫生 們告訴她,我的左肘以下沒有手
。
②有一天,7歲的我走出廚房嘀咕道:「媽媽,我不會削土豆皮,我只有一隻手。」媽媽在做針線活,她頭也不抬地說:「
你回廚房去削土豆皮,今後再也不許用這個借口拒絕幹活了。」我當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幫著托一下
就行了。媽媽知道辦法總會有的,她常說:「只要你盡最大的努力,就沒有你不會做的事。」
③在我讀小學二年級時,一天,老師要求我們從猴架這邊盪到那邊去。輪到我時,我搖頭示意不會盪。有些孩子在背後笑
我,我哭著回家。當晚,我告訴了媽媽。她擁抱我一下,並做出「讓我想想辦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後,把我帶回到
學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體向上,再用左上臂夾住杠棒。當我費力地照她說的做時,她始終站在一邊鼓勵我
。以後每天她都帶我去練習。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第二次把我們全體同學帶到猴架處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練地盪來盪去,曾
經取笑過我的孩子們都目瞪口呆。
④這就是媽媽對待我的辦法:她不代替我做什麼,不寬容我,而是堅決認為我能找到辦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參加一個舞會
,沒有一個男同學來邀請我跳舞。我回家後哭了,媽媽久久不發一言,然後說:「喔!親愛的,總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時
會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會看到的。」她聲音虛弱嘶啞,我撕開蒙著頭部的被子 kuī 見她在流淚。於是我懂得媽媽為我忍受了
多少痛苦。她從來不讓我看到她哭泣,因為她不願我感到內疚呀。
⑤如今當我有不順心的事時,總感到媽媽仍在我身旁,仍在對我說:勇敢地面對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1. 根據拼音寫出漢字(第④段)。
kuī 見
2. 在第①段的橫線里填上一個意為「溫和而曲折地(表達意思)」的詞,這個詞應是:______
3. 比較一下第②段媽媽讓「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媽媽教「我」盪猴架兩件事,說說母親的表現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
所不同?
4. 當「我」在猴架上熟練地盪來盪去,曾經取笑過我的孩子們都目瞪口呆。這是一種側面描寫,它寫出了______。成語「目
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5.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請寫出來(不少於50字)。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個寒夜,在弗吉尼亞州北部,一個老人等在渡口准備乘船過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鬍子像上了
一層釉。看來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勞的。寒冷的北風使他的身體凍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聽到沿著冰凍的羊腸小道上傳來了有節奏的由遠而近的馬蹄聲,懷著焦急的心情,他打量著幾個騎馬的人依次
從他身邊過去了。待最後一個騎手經過他時,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將要擦身而過的一瞬間,老人突然看著那
人的眼睛說:「先生,您能否讓一個老人和您乘一匹馬共行?您知道,單憑用腳走,人是很難通過這一段路的。」
③騎者勒住了自己的馬,回答:「確實是這樣,上來吧!」看見老人根本無法移動他那凍得半僵的身體,騎手跳下馬來幫
助老人上了馬,騎手不僅把老人馱過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裡有數英里遠。
④當他們走近一座小而舒適的村舍時,騎手的好奇心促使他問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讓其他幾個人過去而沒有請求幫助
,而當我經過時你卻留住我借用我的馬,我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在如此一個寒冷的冬夜,您卻等待在這里並截住最後一個騎手
,如果我拒絕您的要求並把您留在那裡,結果會是什麼?」
⑤老人慢慢下了馬,以一種驚奇的目光看著騎手,回答說:「我已經在這里等了一些時間,但我以為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
品德,」老人繼續道,「我仔細觀察了那幾位騎手,立即便看出他們沒有關心我的處境,這時候就是我求他們幫忙也無濟於事
。但是當我仔細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狀是相當明顯的。我知道,當時當地,您的友好態度使我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
使我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幫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評價深深地觸動了騎手。「您的評價把我形容得太偉大了,」他告訴老人,「可能我以前在從事自己的
事情上過於忙碌,所以我對別人需要安慰和憐憫的幫助太少了。」
1. 第②段中「打量」一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④段中騎手的「好奇心」是什麼?
3. 第⑤段中老人說「我已經在這里等了一些時間」是可信的,因為:____________
4. 分析第⑤段「我以為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誰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②段中說,「老人突然看著那人的眼睛」,為什麼特別強調「看著那人的眼睛」?
6. 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評價深深地觸動了騎手」一句中「觸動」的是?
我長大了
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
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著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
成為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為大人。」
於是,我繼續等著「長大」的到來。
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著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
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
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也被淡忘。
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
那是一個陰雨蒙蒙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
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才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
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
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並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
她。
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
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
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著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
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
終於明白,長大並不像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麼簡單。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
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
1. 第一段「小時候想長大」中「想長大」的具體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畫線句子是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說:「此時,已有很多人圍攏來。我有些慚愧……」「我」為什麼會「有些慚愧」?
4. 家裡「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我」想像中會有怎樣的氣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像?
5. 為什麼文中「撞人」和「吃晚飯」詳寫,而照顧老奶奶卻略寫呢?
6. 「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馬戲團
①當我還是個少年的時候,父親曾帶著我排隊買票看馬戲。排了老半天,終於在我們和售票口之間只隔著一個家庭,這個
家庭讓我印象深刻:他們有8個在12歲以下的小孩。他們穿著便宜的衣服,看來雖然沒有什麼錢,但全身乾乾凈凈的,舉止很乖
巧。排隊時,他們兩個兩個成一排,手牽手跟在父母的身後。他們很興奮地嘰嘰喳喳談論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這些孩子
們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刻了。
②他們的父親神氣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這個母親挽著父親的手,看著她的丈夫,好像在說:「你真像個佩著光榮勛章的騎
士。」而沐浴在驕傲中的他也微笑著,凝視著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沒錯,我就是你說的那個樣子。」
③賣票的女郎問這個父親,他要多少張票?他神氣地回答:「請給我8張小孩的兩張大人的,我帶全家看馬戲。」
④售票員開出了價格。
⑤這人的妻子扭過頭,把臉垂得低低的。這個父親的嘴唇顫抖了,他傾身向前,問:「你剛剛說是多少錢?」
⑥售票員又報一次價格。
⑦這人的錢顯然不夠。
⑧但他怎能轉身告訴那8個興致勃勃的小孩,他沒有足夠的錢帶他們看馬戲?
⑨我的父親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進口袋,把一張20元的鈔票拉出來,讓它掉在地上(事實上,我們一點兒也不富有!),
他又蹲下來,撿起鈔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說:「對不起,先生,這是你口袋裡掉出來的!」
⑩這人當然知道原因。他並沒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絕望、心碎、困窘的時刻幫了忙。他看著我父親
的眼睛,用雙手握住父親的手,把那張20元的鈔票緊緊壓在中間,他的嘴唇發抖,淚水忽然滑落他的臉頰,答道:「謝謝,謝
謝您,先生。這對我和我的家庭意義重大。」
⑾父親和我回頭跳上我們的車回家,那晚我並沒有進去看馬戲,但我們也沒有徒勞而返。
1. 第⑩段「這人當然知道原因」中的「原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⑨段括弧里補充說明的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⑧段「但他怎能告訴那8個興致勃勃的小孩」中「興致勃勃」在文中具體表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②段「而沐浴在驕傲中的他也微笑著」,說「他驕傲」是因為:____________
5. 第⑩段「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絕望、心碎、困窘的時候幫了忙。」說「這人」「絕望」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買票;說他「心
碎」是因為____________;說他「困窘」是因為______
6. 第⑦段「這人的錢顯然是不夠的」依據是:(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7. 第⑾段「那晚我並沒有進去看馬戲」的原因是什麼?沒有看成馬戲,卻又說:「沒有徒勞而返」,他們得到的是什麼?
今天就開始
這是一個蕭瑟多雨的天氣。在這種日子裡,我只想賴在家中,一點兒不願意出門。但是女兒凱羅琳打來電話,堅持要我開車上
山去她家看風景。多少年來,為了「生態」、「環保」,她將自己交給了大自然,難得今天想得到我。
開了2小時的車子,穿過厚重的濃霧到了她家。一進門,我就對她說:「這種時候出門,一點也不值得。吃了中飯,就回家吧。
」
「但是我想讓您開車帶我去汽車修理廠取我的車子。」凱羅琳說。
「有多遠?」我問。
「大約三分鍾的路程吧,」她說,「咱們走吧!我來開車。」
在山路上行駛了約十分鍾後,我著急地望著她說:「不是說只需三分鍾嗎?」
她頑皮地朝我笑笑:「我們繞了遠道。」
不一會,汽車拐進一條小路,我們停下車沿著山間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盛的冬青下長滿了各式野花,奼紫嫣紅。立即,
一種寧靜舒坦的感受充滿我的心間。我們轉了個彎,我更被眼前的景緻鎮住了,全然忘了急著回家的想法。
沿著山頂往下,幾畝鮮花似一床絢麗多彩的絨毯斜鋪在山坡,五彩繽紛的花兒——從淡淡的象牙紅到令人心醉的檸檬黃、鮮艷
的橙紅——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幅絨毯在濃霧過後的陽光下顯得如此嬌艷,如此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在花間穿行,這兒是紫色的風信子,那兒是珊瑚色的鬱金香,然而更美的要算那一大片象徵著鴻運高照的鮮黃色的水仙,
她們在藍寶石般的燕尾花上顫動著晶瑩透徹的羽翼。
我的腦海中立即閃現出一個問題:「是誰,又是如何創造出這幅美麗的圖畫?」
當我們走到花木擁抱的那間小屋前,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豎立著一塊小木板,上面有幾行字:「親愛的客人,我知道你想問什麼:第一,一位女士有兩只手兩條腿和一個對生活
充滿渴望的頭腦;第二,立即動手;第三,開始於1958年。」
回到家早已過了午後,可我被剛才所親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動著:「從開墾土地、育種開始,差不多40年,她堅持了,多麼難能
可貴啊。」
吃完午飯,我的心情還不能平靜。「如果」我說,「我每天干點兒,我能堅持嗎?」
似乎凱羅琳在眼前,她充滿信心地看著我:「明天就開始。」「為什麼不今天就開始呢?」我捲起衣袖說。
1. 文章題目「今天就開始」的含義是什麼?
2. 文章中說,當「我」來到花木擁抱的小屋前,「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那麼「我的疑問」是什麼?「得到解答」的答案又
是什麼?
3. 文中寫沿路的景色的作用是什麼?
4. 文章說,「從開墾土地、育種開始,差不多40年,她堅持了。」凱羅琳為什麼要這樣做?
5. 聯系自己實際,談談你對《今天就開始》有何感想。
海中救援
①幾年前,在荷蘭一個漁村裡,一個年輕男孩教會全世界懂得無私奉獻的報償。
②由於整個村莊都靠漁業維生,自願緊急救援隊成為重要的組織。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風吹翻了一條漁船,
在緊要關頭,船員們發出S•O•S的信號。救援隊的船長聽到了警訊,村民們也都聚集在小鎮廣場上望著海港。當救援的劃艇與洶
涌的海浪搏鬥時,村民們也毫不懈怠地在海邊舉起燈籠,照亮他們回家的路。
③過了一個小時,當救援船穿過迷霧出現時,歡欣鼓舞的村民們跑上前去迎接。當他們精疲力盡地抵達沙灘後,自願救援
隊的隊長說,救援船無法載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個,要是再多裝一個,救援船就會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④忙亂中,隊長要另一隊自願救援者去搭救最後留下的那個人。16歲的漢斯也應聲而出。他的母親抓著他的手臂說:「求
求你不要去,你的父親10年前在船難中喪生,你的哥哥保羅3個禮拜前就出海了,現在音訊全無。漢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
⑤漢斯回答:「媽,我必須去。如果每個人都說:『我不能去,總有別人去!』那會怎麼樣?媽,這是我的責任。當有人要
求救援,我們就得輪流扮演我們的角色。」漢斯吻了他的母親,加入隊伍,消失在黑暗中。
⑥又過了一個小時,對漢斯的母親來說,比永久還久。最後,救援船駛過迷霧,漢斯正站在船頭。隊長把手圍成筒狀,向
漢斯叫道:「你找到留下來的那個人了嗎?」漢斯高興地大聲回答:「有!我們找到他了。告訴我媽,他是我哥保羅!」
1. 第①段中「一個年輕男孩教會」的是
2. 第②段中「救援的劃艇與洶涌的海浪搏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段中的「應聲而出」的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⑤段中「扮演我們的角色」中的「角色」是指____________
5. 第⑤段中「漢斯吻了他的母親」中的「吻」一詞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⑥段中,為什麼「對漢斯的母親來說,比永久還久」?
7. 對漢斯的行為談談你的見解:
難忘那張圓臉
七個春夏秋冬,送走過幾百個中學生,有些學生的名字已經從記憶中抹去,但那張圓臉卻依然那樣清晰地刻著一個永遠留在我
心中的故事。
那張稚氣的圓臉,是我曾經傷害過的。
這件事,發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講台的第一堂課。
靠前門的課桌後,坐著的是這個圓臉少年。一開始上課,他的兩手就抄在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頭枕在上面,並且不時地抬
起衣袖去抹那淌出來的鼻涕。他的舉止惹惱了我。要知道,這可是我的第一堂試講課,內容是茅盾的《白楊禮贊》。為了這堂
課,我足足准備了3天。更何況,教室後排還坐著那位年長的教務主任,他是在考評我的教學能力。
圓臉的表現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對我的輕視。
我的心境被破壞了。努力地不去看那張「可憎」的圓臉,繼續講我的課。可是不行,接連發出的抽吸鼻涕的聲音已經把課
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過去了,間或傳來低聲議論,「嘖嘖」的嗤笑。教務主任也在盯著我,似乎在看著我怎樣對付這課堂上的
「突發事件」。
我暴怒了,對著圓臉大喝一聲:「你,站起來!」圓臉慢慢地抬起頭,迷茫的眼睛閃了閃,然後低垂下頭,緩緩地站起。我有些
懊悔了。說他什麼呢?總不能說他流鼻涕吧。於是,我指著板書,問:「茅盾的《白楊禮贊》在開頭為什麼沒去寫白楊樹,而寫
的是黃土高原的壯觀景象呢?」話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機靈陶醉了。這是我剛講過的問題,我想他應該回答出來,然後讓他坐下
,告誡他坐端正,注意聽講,也就算解了圍。「我不會。」圓臉回答,聲音很低,但很乾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
么?」圓臉的頭垂得更低了:「你剛才講的我沒聽明白。」我惱怒起來,厲聲質問:「那麼,你聽什麼了?」幾十雙眼睛凝視著
我,其中也有教務主任。圓臉沒說話,只是深深地垂著頭。「你出去!」話一出口,連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這個念頭。圓臉猛地
抬起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雙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還有一絲淡淡的哀怨。「你出去!」他終於離開了座位,拉開教室的門,
跑了出去。
課堂恢復了平靜,可靜得讓人感到壓抑。
我繼續上課。這堂課好長啊!
課後,教務主任找到了我。沒有評論這堂課上得怎樣,只是給我介紹那個被我趕出教室的學生。「他也是夠可憐的了。父母離
異,他跟著奶奶生活,現在奶奶病了,他很需要關懷,但從來不把苦告訴同學。他太孤獨,他需要理解,尤其是來自教師的理
解。」說完,教務主任長久地看著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顆被我刺痛的心。我知道,這第一堂課是徹底失敗了。我不配在學生面前自稱老師,也不配讓學
生叫老師。我該怎麼辦呢?
下午,在我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個折得正正方方的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您第一次登上講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
么希望別人能理解我呵!我的心好苦。被您從課堂趕了出去的學生。」 我被震動了。
從這以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師」這個詞的含義。他不只是「教書」,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
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學生,這樣才可能教好人,教好書。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7年了,但那張永遠抹不去的圓臉,那雙哀怨的眼睛,時時在提醒我,即使在離開講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1. 「有些學生的名字已經從記憶中抹去,但那張圓臉卻依然那樣清晰地刻著一個永遠留在我心中的故事。」(第一段)
(1)句中「有些」、「只有」兩個詞用得好不好?為什麼?
(2)「有些學生的名字已經從記憶中抹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 有人說,第四段寫「我」為這堂課足足准備了3天,再寫教務長來聽課,似乎與引文所要表達的中心無關。你是否同意這樣
的說法?為什麼?
3. 第六段所說的「突發事件」指什麼?這一「突發事件」在整個故事中起什麼作用?
4. 教務主任並沒有議論「我」的課,「我」為什麼認為「這堂課徹底失敗了」?
5. 結尾處說,「那張永遠抹不去的圓臉,那雙哀怨的眼睛,時時在提醒我」。你認為他在提醒「我」什麼?
6. 你認為故事中的「我」在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時應該怎麼辦?
大學生
①那人胸前戴著枚校徽,顯然是大學生。
②中年男人於是走過去,在他身後站住。櫃台上躺著一本厚厚的書,大學生翻著,思量著是買還是不買。
③書店營業員走到大學生面前:「這是最後一套啦,買嗎?」大學生猶豫著。
④「一套《魯迅全集》比整個書店還值錢……」營業員把手中的售書單揚了揚。「開票吧?」
⑤大學生往喉嚨里咽了一口唾沫,「可是……」
⑥營業員同情地瞥了大學生一眼,拿起櫃台上的那本第一卷:「我給你留下來,行嗎?」
⑦大學生尷尬地點點頭
⑧「我買!」中年男人忍不住大叫一聲,把大學生嚇了一跳,營業員也驚疑地抬起頭來。
⑨「不就是幾百塊錢嗎?」中年男人說著,從兜里掏出一匝百元的票子,摔在櫃台上。
⑩營業員為難地瞧著大學生,大學生一扭頭就往外走,誰知大學生剛剛轉過身,就被買書人拽住了胳膊,「別走!我是幫你買的
!」
⑾誰信這是真的呢?大學生愣愣地看著陌生男人,眼瞧著他把錢遞給同樣吃驚的營業員。
⑿書買下了。中年男人讓大學生把書抱著走出了店門。
⒀正午的陽光下,他們先後站住了。
⒁大學生莫名其妙地問:「你這是……?」
⒂男人把他拉到一邊:「這書,就是你的了!小兄弟,你是大學生,我想求你幫個忙……」
⒃大學生心裡一動,「只要我能做到……」
⒄中年男人笑笑,壓低嗓門:「是這樣。我有個不爭氣的兒子,過兩天要考技校。他怕考語文。」
⒅「嘿嘿,幫個忙吧。……」
⒆大學生沒出聲。
⒇男人垂下上眼皮,「孩子無能,我也難受,要不,這次招工又吹了……」
(21)大學生依然沉默。
(22)「如嫌錢少,我再加點兒。」
(23)「恐怕……」
(24)中年男人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你不用擔心……兩個監考的都是我熟人……何況你長相和我兒子也差不多……」
(25)「好吧。」大學生看了看那套《魯迅全集》,狠狠心,但話剛出口,就有一絲後悔。
(26)兩天後,大學生隨人流走進考場。他胸前的校徽已經摘掉了,拿在手上的是一張「准考證」,此刻他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大學生已經消失。
(27)三點半,大學生大步走出考場。中年男子立刻迎過去,「怎麼樣?」
(28)「還可以。」大學生回答著,把校徽端端正正的別到胸前。「我原以為是難題,其實再簡單不過了。」他輕松地說,推開
了中年人遞過來的書,「算了吧,只當我幫個忙。」
(29)一個月後,中年男人收到兒子的考試成績通知單。語文是零分,白卷。
1. 上文第②段中,書的量詞用的是「本」,而③、④、(25)等段中都是用「套」,第②段中量詞是不是用錯了?為什麼?
2. 第④段中,營業員說「一套《魯迅全集》比整個書店還值錢。」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3. 第⑨段中的加點詞「摔」換成「放」好不好?為什麼?
4. 第⑩段中,營業員為什麼「為難」?
5. 文中的中年男人之所以「請」那位大學生代他「怕考語文」的兒子去考技校,是因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26)段中,「大學生已經消失」的意思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28)段「他輕松地說」中「輕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採納
Ⅳ 八年級上語文閱讀
(一)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是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是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頃,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望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文中父親說的話不多且非常簡潔,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對兒子的拳拳深情,請你選一句作簡單的分析(3分)
2.請你結合文章說說「我」對父親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3分)
3.文中的「我」當年已二十歲了,且「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但父親還是親自送「我」,你對父親的這種行為是否贊成?為什麼?(3分)
4.閱讀下面一段話,再結合文段,請你說說你對「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理解。(3分)
據報載:有這樣一位母親,平時對兒子百依百順,一天晚上兒子向她要幾千元錢,母親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兒子惱羞成怒向她連砍六刀後逃離現場。這位母親忍著巨痛,追著她兒子逃離的背影喊:趕快穿上毛衣,小心著涼。
答案
1.略。(可參考教參,但應提倡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
2.開始時不理解甚至反感:「再三勸他不必去」,當父親和腳夫講價錢時,又
「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父親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時,「我心裡暗笑他的迂」等,
後來看到父親為我所做的一切,終於為父愛所感動:如「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和「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請抓住加點的關鍵字包含的意思進行評分,句子的分析說到一句就可)
3.言之成理即可(例:贊成。因為在父母眼中,無論兒女多大,永遠都是他們的小孩子,父親親自送他,是父愛的表現;反對。雖然父親的行為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愛,但卻無助於「我」的成長,甚至在一定程度還削弱我「我」獨立生活的能力。) 4. 略
(二)大學生
①那人胸前戴著枚校徽,顯然是大學生。
②中年男人於是走過去,在他身後站住。櫃台上躺著一本厚厚的書,大學生翻著,思量著是買還是不買。
③書店營業員走到大學生面前:「這是最後一套啦,買嗎?」大學生猶豫著。
④「一套《魯迅全集》比整個書店還值錢……」營業員把手中的售書單揚了揚。「開票吧?」
⑤大學生往喉嚨里咽了一口唾沫,「可是……」
⑥營業員同情地瞥了大學生一眼,拿起櫃台上的那本第一卷:「我給你留下來,行嗎?」
⑦大學生尷尬地點點頭 。
⑧「我買!」中年男人忍不住大叫一聲,把大學生嚇了一跳,營業員也驚疑地抬起頭來。
⑨「不就是幾百塊錢嗎?」中年男人說著,從兜里掏出一匝百元的票子,摔在櫃台上。
⑩營業員為難地瞧著大學生,大學生一扭頭就往外走,誰知大學生剛剛轉過身,就被買書人拽住了胳膊,「別走!我是幫你買的!」
⑾誰信這是真的呢?大學生愣愣地看著陌生男人,眼瞧著他把錢遞給同樣吃驚的營業員。
⑿書買下了。中年男人讓大學生把書抱著走出了店門。
⒀正午的陽光下,他們先後站住了。
⒁大學生莫名其妙地問:「你這是……?」
⒂男人把他拉到一邊:「這書,就是你的了!小兄弟,你是大學生,我想求你幫個忙……」
⒃大學生心裡一動,「只要我能做到……」
⒄中年男人笑笑,壓低嗓門:「是這樣。我有個不爭氣的兒子,過兩天要考技校。他怕考語文。」
⒅「嘿嘿,幫個忙吧。……」
⒆大學生沒出聲。
⒇男人垂下上眼皮,「孩子無能,我也難受,要不,這次招工又吹了……」
(21)大學生依然沉默。
(22)「如嫌錢少,我再加點兒。」
(23)「恐怕……」
(24)中年男人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你不用擔心……兩個監考的都是我熟人……何況你長相和我兒子也差不多……」
(25)「好吧。」大學生看了看那套《魯迅全集》,狠狠心,但話剛出口,就有一絲後悔。
(26)兩天後,大學生隨人流走進考場。他胸前的校徽已經摘掉了,拿在手上的是一張「准考證」,此刻他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大學生已經消失。
(27)三點半,大學生大步走出考場。中年男子立刻迎過去,「怎麼樣?」
(28)「還可以。」大學生回答著,把校徽端端正正的別到胸前。「我原以為是難題,其實再簡單不過了。」他輕松地說,推開了中年人遞過來的書,「算了吧,只當我幫個忙。」
(29)一個月後,中年男人收到兒子的考試成績通知單。語文是零分,白卷。
問題:
1.第⑨段中的加點詞「摔」換成「放」好不好?為什麼?
2.第⑩段中,營業員為什麼「為難」?
3.第(26)段中,「大學生已經消失」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8)段「他輕松地說」中「輕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中年男人之所以「請」那位大學生代他「怕考語文」的兒子去考技校,是因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好,用「摔」更符合人物自恃財大氣粗,盛氣凌人的特點
2.因為他已答應給大學生把書留著
3.他冒名頂替去考技校,身份臨時改變;這種舞弊行為不符合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形象
4.他經受了一場人格的考試,卸下了思想包袱,所以輕松
5.大學生愛好文學;監考的是熟人;大學生與他兒子長相差不多
(三)月夜
喧囂的校園在晚休的鈴聲中漸漸沉睡了,宿舍里同學們的歡鬧聲,已經聽不見了;偶爾聽到的只是遠處池塘里的幾聲蛙鳴。在這幽微的月光里,畢業離校的幽苦又縈上心頭,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園後面的林蔭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徑,蔓草橫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擠擠地開著,像是一地銀白的精靈,在月光里搖曳婆娑。兩旁的玉蘭樹,是我們來時栽下的,現在已蓊蓊鬱郁,兩人多高了。月華如洗,透過扶疏的葉隙,撒下一地的斑駁。
我想起了第一學期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那個中秋月夜。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滿月的光里,大家歡聚一堂,品茗、吃月餅,暢談理想、人生,遐想著月的傳說。月光皎潔,馬鞍山披著一層銀輝。風兒帶著秋的涼意,沙沙地響過了竹林,響過了芝山亭。記得蘇子有言:「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易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那時我想,我們真是一群幸運的人兒,搭在世紀末人才的班車上,享受著太平盛世的風光霽月,展望著未來歲月。
又是一個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學病了,我帶他去看病,一時沒請假,曠了半天課。班主任周老師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壞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進了老師的家。
「以後有事要記得先請個假。他身體好些了嗎?」接著,周老師又說,「他家挺困難的,這些錢你捎給他,就說是他家裡寄的。你們是同鄉,他不會懷疑,我明天上完課再過去看他……我買了幾帖中葯……」
我無言,捏著這張帶有體溫的50元錢,望著老師纖弱秀麗的背影,我平生頭一回體味到了一種山的威嚴。走出老師的家,我驀地發現,今晚的月好圓好圓……
重溫往事,同學情使我感到甜蜜,師生情更使我感到溫暖。在這離別的時刻,雙眸不由濕濕的。在微微的淚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盞熟悉的燈還亮著,那是老師在辛勤地工作嗎?這樣想著,不覺已回到宿舍。均勻的鼻息聲微微響著,舍友們已睡熟好久了。
問題:
1. 文中引用「蘇子」的話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
2. 「我忐忑不安地蹭進了老師的家。」「蹭」字能改為「踱」嗎?為什麼?
3. 「我平生頭一回體味到了一種山的威嚴」一句的含義是什麼?
4. 本文回憶部分選取了兩個月夜,這兩個月夜表現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5. 請概括出第二個月夜所寫的一件事。
參考答案:
1. 表現清風明月之美妙,烘托同學們歡聚一堂的愉快心情。
2. 不能。「蹭」是慢慢地走,表現了「我」怕被老師批評而欲進不敢進的心理;「踱」有「悠閑的走」之意,與當時「忐忑不安」的心情不一致。
3. 指「我」受到老師行為的強烈感染,第一次感受到老師形象的無比高大。
4. 第一個月夜寫的是學生生活,側重表現同學情誼;第二個月夜寫的是老師對同學的關心,側重表現師生情誼。
5. 一天,「我」沒請假帶一位同學去看病,事後,班主任不但沒有批評「我」,還托「我」捎給那位同學50元錢。
(四)討債
那是一個除卻精神,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十二塊四毛錢,全在這兒了。昏暗的燈光下,媽攤開自己的掌心,怎麼數還差10塊。可是明天——我們就要開學,姐妹仨的學費便成為母親的負擔,尤其大姐那筆不小的開支和她班主任對欠款學生鄙夷的面孔也更令全家焦慮萬千。
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頭緊鎖,欲言又上,這微妙的舉止難逃媽犀利的目光,她緊緊地逼視著爸:有辦法嗎?
爸終於下了很大的決心:「還記得年前借給陳家的10塊錢嗎?說好過完年就還,可是直到現在……」
媽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說:「我帶小三子去要!」陳家滿目窘迫、凄涼。惟一值錢的恐怕就是那張搖搖欲墜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窩深陷的女人頭上紮根花布,病懨懨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們,女人眼裡掠過一陣恐懼,男人縮了縮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囁嚅著:」那10塊錢早就該還了,可他她生下孩子後,病倒了,幾口人吃飯,還要看病,實在還不出來,緩一緩行嗎?」
媽深深地埋下頭,猶豫片刻,還是很艱難地吐出:「我們如果有辦法,也不要了,可三個娃明天要交學費,再窮不能窮孩子呀!」
女人眼裡浮著招人憐憫的微光,溢滿了憂傷和無助。他們太窮了,她也真夠狠心的,簡直是釜底抽薪,我對媽產生了一絲怨恨,甚至寒心:「媽——別要了……」
不知什麼時候男人不在了。當那男人裹著一陣寒風進屋的時候,手裡攥著不知如何弄來的10塊錢。母親和我坐了一陣冷板凳,終於捏著錢訕訕地走了。媽一路無言,臨近家門時,她沉甸甸地嘆了口氣。
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點掛念那家人,並深懷內疚,不知他們過得怎樣了。
一年後的一個傍晚,陳家男人突然親自上門,並帶來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男人剛坐下就從懷里掏出10塊錢,媽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說好送你們嗎,不用還。」 「不,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況且孩子他媽已經好了,家裡好過多了。」
媽雙手顫抖著,無語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臉上寫滿了疑問。
後來,媽輕輕地說出了我永生難忘的一段話:「我一個家庭婦女雙有什麼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們交了學費後再去想法子掙錢,把10塊錢給他們送去。看他們那般困難,真不忍心,否則我會一輩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間,我不禁潸然淚下。
我終於讀懂了一顆熠熠生輝、美麗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間,我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敬畏,她為我拉開了認識善良的帷幕,使我終生感念人性的美麗,並埋下一顆仁愛的種子。
1. 題目「討債」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這篇文章的敘事線索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母親那一顆熠熠生輝、美麗如金子般的心」是通過哪幾件具體的事體現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母親的性格特徵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再窮不能窮孩子」中兩個「窮」字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爸眉頭緊鎖,欲言又止」一句中爸欲言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寫出「我」對母親評價變化的四個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母親為給三個孩子上學交學費而到陳家討還借給陳家的10元錢
2. 10元錢
3、①年前借10元錢給極貧的陳家②因差學費年後到陳家討還這10元錢③隨後掙錢又給陳家送去10元錢④一年後陳家主動上門還這10元錢
4、心地善良、目光深遠、處事果斷
5、①貧窮 ②交不起學費
6、「呆愣了片刻」、「深深地埋下頭」、「猶豫片刻」、「艱難地吐出」、「沉甸甸地嘆了口氣」
7、寒心 疑問 潸然淚下 敬畏
(五)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個寒夜,在弗吉尼亞州北部,一個老人等在渡口准備乘船過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鬍子像上了一層釉。看來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勞的。寒冷的北風使他的身體凍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聽到沿著冰凍的羊腸小道上傳來了有節奏的由遠而近的馬蹄聲,懷著焦急的心情,他打量著幾個騎馬的人依次從他身邊過去了。待最後一個騎手經過他時,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將要擦身而過的一瞬間,老人突然看著那人的眼睛說:「先生,您能否讓一個老人和您乘一匹馬共行?您知道,單憑用腳走,人是很難通過這一段路的。」
③騎者勒住了自己的馬,回答:「確實是這樣,上來吧!」看見老人根本無法移動他那凍得半僵的身體,騎手跳下馬來幫助老人上了馬,騎手不僅把老人馱過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裡有數英里遠。
④當他們走近一座小而舒適的村舍時,騎手的好奇心促使他問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讓其他幾個人過去而沒有請求幫助,而當我經過時你卻留住我借用我的馬,我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在如此一個寒冷的冬夜,您卻等待在這里並截住最後一個騎手,如果我拒絕您的要求並把您留在那裡,結果會是什麼?」
⑤老人慢慢下了馬,以一種驚奇的目光看著騎手,回答說:「我已經在這里等了一些時間,但我以為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繼續道,「我仔細觀察了那幾位騎手,立即便看出他們沒有關心我的處境,這時候就是我求他們幫忙也無濟於事。但是當我仔細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狀是相當明顯的。我知道,當時當地,您的友好態度使我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使我在最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幫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評價深深地觸動了騎手。「您的評價把我形容得太偉大了,」他告訴老人,「可能我以前在從事自己的事情上過於忙碌,所以我對別人需要安慰和憐憫的幫助太少了。」
問題:
1.第②段中「打量」一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老人說「我已經在這里等了一些時間」是可信的,因為: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⑤段「我以為我知道誰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誰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說,「老人突然看著那人的眼睛」,為什麼特別強調「看著那人的眼睛」?
參考答案
1.寫出老人在尋找一個肯幫助自己的人
2.霜雪使他的鬍子像上了一層釉,寒冷的北風使他的身體凍得麻木和僵硬了
3.(1)仁慈與同情,肯幫助別人(2)憑眼睛裡流露出來的仁慈和同情之狀
4.因為老人能從那人的眼睛中看出仁慈和同情
(六)今天就開始
這是一個蕭瑟多雨的天氣。在這種日子裡,我只想賴在家中,一點兒不願意出門。但是女兒凱羅琳打來電話,堅持要我開車上山去她家看風景。多少年來,為了「生態」、「環保」,她將自己交給了大自然,難得今天想得到我。
開了2小時的車子,穿過厚重的濃霧到了她家。一進門,我就對她說:「這種時候出門,一點也不值得。吃了中飯,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讓您開車帶我去汽車修理廠取我的車子。」凱羅琳說。
「有多遠?」我問。
「大約三分鍾的路程吧,」她說,「咱們走吧!我來開車。」
在山路上行駛了約十分鍾後,我著急地望著她說:「不是說只需三分鍾嗎?」
她頑皮地朝我笑笑:「我們繞了遠道。」
不一會,汽車拐進一條小路,我們停下車沿著山間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盛的冬青下長滿了各式野花,奼紫嫣紅。立即,一種寧靜舒坦的感受充滿我的心間。我們轉了個彎,我更被眼前的景緻鎮住了,全然忘了急著回家的想法。
沿著山頂往下,幾畝鮮花似一床絢麗多彩的絨毯斜鋪在山坡,五彩繽紛的花兒——從淡淡的象牙紅到令人心醉的檸檬黃、鮮艷的橙紅——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幅絨毯在濃霧過後的陽光下顯得如此嬌艷,如此令人賞心悅目。
我們在花間穿行,這兒是紫色的風信子,那兒是珊瑚色的鬱金香,然而更美的要算那一大片象徵著鴻運高照的鮮黃色的水仙,她們在藍寶石般的燕尾花上顫動著晶瑩透徹的羽翼。
我的腦海中立即閃現出一個問題:「是誰,又是如何創造出這幅美麗的圖畫?」
當我們走到花木擁抱的那間小屋前,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豎立著一塊小木板,上面有幾行字:「親愛的客人,我知道你想問什麼:第一,一位女士有兩只手兩條腿和一個對生活充滿渴望的頭腦;第二,立即動手;第三,開始於1958年。」
回到家早已過了午後,可我被剛才所親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動著:「從開墾土地、育種開始,差不多40年,她堅持了,多麼難能可貴啊。」
吃完午飯,我的心情還不能平靜。「如果」我說,「我每天干點兒,我能堅持嗎?」
似乎凱羅琳在眼前,她充滿信心地看著我:「明天就開始。」「為什麼不今天就開始呢?」我捲起衣袖說。
問題:
1.文章題目「今天就開始」的含義是什麼?
2.文章中說,當「我」來到花木擁抱的小屋前,「我的疑問得到了解答」。那麼「我的疑問」是什麼?「得到解答」的答案又是什麼?
3.文中寫沿路的景色的作用是什麼?
4.文章說,「從開墾土地、育種開始,差不多40年,她堅持了。」凱羅琳為什麼要這樣做?
答案:
1.想到的事要抓緊時間,立即動手
2.是誰,又是如何創造出這幅美麗的圖畫是女兒抓緊時間堅決不懈的結果
3.突出女主人的勤勞、持之不懈所得到的成果
4.為了生態,為了環境,為了自然
(七)魂
前天中午十二點整,我乘坐的火車呼嘯著開出了石家莊市。車廂里人挨人,人擠人,滿滿登登。
剛上車的一個小夥子,看到一個座位上放著本又臟又破的書,撿起來,扔到茶幾上,旁若無人地坐下。
鄰座一位幹部模樣的人說:「對號入座,這兒有人。」
那小夥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臉上的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著對面座位上一位穿紅上衣的十來歲的小姑娘,問:「是嗎?」
小姑娘點一點頭說:「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去打開水了。」
話音剛落 ,那打水的粗壯的小夥子已經回來了,他凶煞地吼道:「滾起來!」
坐著的小夥子連頭也不抬,一隻手在褲兜里擺弄著,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會兒,他眼睛往上一翻,說:「少犯傻!老子有票,我就要坐,坐定了!」
火車的轟鳴聲夾雜著不堪入耳的爭吵和謾罵,像冰水一樣灌入耳中,讓人肌寒血凝,連心都涼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話,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個軀殼吧。
兩個小夥子怒目相視,一場廝打迫在眉睫。
沒有人勸,也沒有人去拉。
忽然,那個穿紅色上衣的小姑娘讓起來,眨眨有著雙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聲音像銀鈴似的說:「別打架了,我要下車了。你們過來一個人坐這兒吧!」已經揪在一起的四隻手鬆開了。一個小夥子坐到小姑娘讓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凈凈的好看的臉霎那間紅了,紅得跟蘋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腦後油黑油黑的頭發,提一個不大的旅行袋向車門走去。
火車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這一站下車了。
這趟車的終點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車,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車站。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個小姑娘:大眼睛,雙眼皮兒,好看的臉,油黑的頭發,紅上衣……
她不是兩個多小時前在保定站下車了嗎?
難道我看到了魂兒?我不信。難道是看花了眼?決不會!那麼她是躲到別的車廂,一直站到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誠地對她說一聲:「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終於沒有追上,她提著那個不大的旅行袋擠上了公共汽車。門關上,車開走了。
我久久佇立著,目送著遠去的汽車,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說,人是有魂兒的。
我想念了:人有魂,國有魂,民族有魂。
問題:
1、「假如人有魂的話,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個軀殼吧。」這句中「有些人」指什麼樣的人?在文中指代的是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說:「沒有人去勸,也沒有人去拉」,說明了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眼睛,雙眼皮兒,好看的臉,油黑的頭發,紅上衣……」與前面對小姑娘的外貌描寫有什麼不同?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體味「你真好,我不如你」一句話的含義,小姑娘好在哪裡?「我」為什麼不如「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魂」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只謀個人利益的人 那兩個因座位而打架的人。
2、其他旅客精神麻木,怕惹是生非。國人素質需要提高,美醜分辨、見義勇為意識急需加強。
3、人物觀察得更仔細,「我」對小姑娘的贊美之情。
4、小姑娘能夠犧牲個人的利益而化解別人的矛盾,而「我」則做不到這一點。
5、「魂」的含義是某種精神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