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梔子花
⑴ 20年,我曾讀一篇梔子花的散文,是日本作家寫的,寫得特好,可惜忘了作者,請哪位朋友告知
放下冰冷的鋼筆,外面的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玻璃上覆著一片朦朧,像是在掩飾,又像在訴說。偶有一滴雨水劃過,聽得出這是一聲凄涼的呼喚。
走出溫暖的懷抱,一陣寒冷襲便全身,如匪徒一般,毫無顧忌。撐開塵封以久的傘,「啪」的一聲,於雨水迎面相撞,激起一片水珠。那熟悉的聲音,是痛苦,是惋惜,我早已麻木的靈魂
,如房前的細柳,習慣了天賞賜的一切,無論是悲,還是喜,都是默默承受,只知道——好冷。
街道呈現出少有的清靜,此時,人們無情地將它遺忘、拋棄,各自尋找著溫柔鄉。只有路兩側的街燈,很專情,自從來到這里從未離去。對,我忘記了,還有雨,它是你的朋友,你們相隔
遙遠,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而我,也是你的朋友,在人間,在你的身旁,從未離去,見證年華的老去,歲月的滄桑。或許,你還記得,上一次與你相逢,傘下是一對重疊的人影……
雨水打破水面,一層層漣漪,開來散去,這是一場註定短暫的游戲,時間限於一時或幾天。微風與細雨,不知疲倦地糾纏,像一對情侶,沒人知道它們想做什麼。楊樹的葉子,伴隨細雨,
翩翩落下,落地的瞬間,可以聽見的悲涼,以無法挽回的方式訴說,哭泣在這個深秋,這場雨暮中,一場一場的涼下去。
來時的路,已被雨水掩埋,憑著殘缺的記憶,艱難地找尋一種可以共度今生的溫暖,手中的傘,還殘留著歡愛的味道,可惜余溫難尋。如那記憶中的西湖斷橋之上,只見四處飄飛的細雨,
那人,那傘,那情,成為今生今世的縮影,被一陣陣塵土,封掩心底。
提起曾經描繪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筆,灌滿一腔凄涼的墨,舞出一次次痛徹心扉後的餘生,絕決地寫下,一場秋雨一場涼,一段愛情一段傷的陳年過往……
⑵ 寫梔子花的文章
梔子花開放時,潔白而清香,輕風一吹,空氣里彌漫了花的香味。我愛梔子花,摘一朵放回在書桌上,滿答室幽香。它總是能幫我換一種心情,帶來一片寧靜和安詳。因為花期不是很長,很多的日子裡,我只能深深地懷念……
??一天,我和幾位朋友到商場里閑逛,無意走到了賣花露水的櫃台前,我竟然看到了一朵綻放的梔子花標簽,多美的梔子花啊!盡管只是「一梔香」花露水的標簽,還是解渴了我的眼睛。我連忙向服務員要了一瓶聞聞,一種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是我喜歡的那種獨特香味,想也沒想,我就買了一瓶回家。
從此,我的室內總有梔子花的幽香,愉悅我的心情。我愛梔子花,望著「一梔香」花露水,我就想那些綠葉白花,想我有一次下鄉搞調研時的情境。記得那是在一個小縣城裡,我在一位朋友家小住,她家的小院里種有二株梔子樹,也許已經種了好幾年吧,已長成了小樹一般,枝繁葉茂。當時是夏天,正是花開的時節,只見梔子樹上開滿了一朵朵的花兒,那純白的花在陽光中綻放,風中飄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⑶ 席慕容《梔子花》讀後感
《梔子花》1
把花市逛了兩圈,仍然空手而歸。
我原來是想買一株梔子花的,花市裡也有不少盆栽的在展示,卻都沒有我想要的那一種。
我想要的那種梔子開起花來像大朵的玫瑰一樣,重瓣的花朵圓潤潔白的舒展著,整株開滿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從花前走開,也許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它,可是在日里夜裡那種香氣那種形象就一直跟著你,根本沒辦法將它忘記。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花市裡的梔子都無法入選,不是太單薄就是太細小,沒有一株能夠讓我停留。
我把我想要的那種梔子花描述給花販們聽,有人說那種品種是有過,但是不容易找到。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說我一定看錯了,世界上那你會有那麼大的梔子花。
而所有的花販都勸我:
「算了!你找不到那種梔子花的了!不如就買我眼前這一盆吧。你看!它不也開得挺好的,小一點又有什麼關系呢?」
我微笑有禮地一一回絕了他們,走出花市,心裡竟然有種空落落的感覺。
我想,如果不是曾經遇見過那樣美麗的一棵花樹,我也許會對眼前的這些都覺得很滿意了。在生活里,作個妥協並且樂意接受勸告的人,也沒有什麼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記憶,卻是不容我隨意增減,也不容我退讓遷就的,那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樹。
《梔子花》2
其實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你給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⑷ 與梔子花有關離別的散文
剛好有一篇,你可以參考下:
記得一個朋友曾經這樣說過,梔子花不比牡丹,回牡丹濃艷多姿,開放的時候答轟轟烈烈;可是梔子花不一樣,梔子花貌不媚世清淡無為,綻放的時候清清靜靜,卻擁有淡雅高貴的清香,就是凋落之後仍余香四溢,盡管平淡朴實,卻與世無爭,讓人回味無窮啊!花開的那麼短暫,卻依舊那麼低調。 她如同一個清純的妙齡女子,安靜的站立在雨中,雨滴淋濕了她翠綠的枝,讓她顯得格外的清秀,更加讓人憐愛。她輕輕地抬著頭,彷彿在思索曾經的那段旅程,又似乎是在期盼著在,等待著。這似乎就像我們的生活,經歷挫敗,遭遇坎坷,但依舊堅強的豎立在這片花的海洋里。莫非,她正期盼那春季的到來,或是回首那曾經度過的寒冬?
全文參考:一枝花文學。
⑸ 寫梔子花的散文
每次我指著一株陌生的植物問土豆,這是什麼花?土豆必定回答,梔子花。土豆說梔子花三個字的時候,也必定靦腆地望著我笑,因是他知道他必定是錯了的。土豆對花的反映,與我對音樂的反映相彷彿,每次他考我,只要是彷彿熟悉的小提琴曲,我必定不過大腦地說,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因為有一年春天,每天起床時,土豆都放著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我不知道土豆是否認真地識別過梔子花,只是每年6、7月間,走在四平路上,一陣香過了去,我就會嗅嗅鼻子,對土豆說,恩,這附近一定有人種梔子花。
許是為了看著梔子花慢慢開放,然後對土豆說,喏,這才是梔子花呢。今年6月,我便巴巴地搬了一盆梔子花回家。也有一米來高的,葉子肥肥地泛著墨綠色,葉葉之間,含著青綠色的花骨朵,想想,過不了十天半個月,這花該是開了的。可是,到得7月底,這花只是不開,並且連花骨朵也焦黑脫落了。只那葉子,不澆水時候便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馬上昏過去的樣兒,一澆水,最好是下場暴雨,她便神采飛揚地油綠著給你看,瘋狂地猛長。花苞么,卻再沒冒出過。
看了花書知道,這梔子花喜水、喜肥、喜光,適合植栽,如我這般種在精巧的盆里放在室內,是要不開花的。王建有一詩:「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想這梔子花原是要種植在那鄉野人家、露天庭院,承受著陽光雨露,自自然然地生長、結苞,安安閑閑地花開、花落的。
小時候在南方小城,雨水充足、陽光很好,人家庭院便多種梔子花。我讀的中學的門口花圃,也種了幾株梔子花,密密挨挨地站在一起,有三、四米高,靠牆陰處長得矮,花樹全都斜斜地將脖子盡力地拉長、伸到有陽光的地方。6月間長花苞時,我便站在樹下數,數到6月底7月初,真的開花了也。那花瓣兒一瓣瓣打開,如潔白的臉端然在枝椏間,遠望婷婷,顏色勝雪,綠葉為裳,露珠作飾;挨近了將手去碰碰她,花瓣肥厚、手感滑膩,所謂膚如凝脂,寧不為過也;更兼香味濃郁,隨風四溢,花開時節,便是在教室聽課溫書,被那芳香誘惑,也是一陣陣心猿意馬。下了課,徘徊花樹下,極欲採摘一枝回家,卻又不忍下手。忽然看到地上一枝斷花,心理恨著不知是誰人粗暴,轉又竊喜,撿了回去,尋個空瓶子,放半瓶水,將那枝花插著,放在窗檯上,在夕陽的斜暉中,對著她呆看。說來也怪,這花在枝上,你覺著她的雅潔高貴,插在家中,卻又顯出平實樸素的氣質來。
當梔子花開,滿城花香穿街走巷地飄溢。有那半白頭發的婆婆,穿了潔凈的竹藍斜襟的布衣裳,在盤紐那斜斜地插了一朵帶了綠葉的瑩白如雪的梔子花,她坐在她家庭院開著的一扇木門內,門檻外的青石板地上擱著張木桌子,桌子上平鋪著一塊藍布,布上一束一束地排放著新採下的梔子花,一枝枝用根紅繩扎在一起,綠的葉托著白的花,顫顫地泛著露珠兒。路過的人,見了就立住了,拿了一束,嗅嗅,放下,又撿起一束,看看花瓣兒完好的,便給了婆婆1毛2毛錢,將花放在籃子里,或者就那樣一路舉著走了。留下那婆婆,獨自地、小心地將剩下的梔子花,重新的,排排好。
而鄉野村落,種植梔子花的也多。有年暑假,我去西天尾表叔家。下了車,過了小石橋,順著石板路沿河漫不經心地走,突然便聞著梔子花的香,忽隱忽現地,混同在河水的腥氣,野草的生味,以及夏日午後的乾燥中。迎面走來一個年輕的農婦,重重地挑著擔,穿粉紅的襯衫,兩根黝黑的辮子用個橢圓夾子夾在腦後,夾子那,插了一枝潔白的梔子花。那花從她的腦後耳邊斜斜伸出,正映著她紅潤的臉,於健康嬌俏中平添了幾分端莊雅潔。她的扁擔上,掛著一頂竹編尖斗笠,連同斗笠系在一起的,是一束梔子花。她與我擦肩而過,一路過去,梔子花掛在扁擔上,顫顫悠悠,顫顫悠悠;而那濃郁的香,便也隨風而過,漸遠漸淡去了。
普魯斯特因為吃一種小餅,被那種特有的熟悉的滋味,牽回到貢佈雷的時光。我們也常常是,總以為自己將過往的一切淡忘了,卻因了那些平實的,小小的,熟悉的東西,一些味道,一些形狀,過往的一切在瞬間展開。梔子花和梔子花香也便是這樣的一種小餅。
1996年,我和幾個朋友從上海到貴州的一個小縣城去。我們住在一個位於半山坡的酒店,從酒店順著一條小路下到山腳下的飯店去吃飯。那小路兩邊,種著一叢叢花樹,一叢梔子花,一叢茶花,相互間隔著。茶花花季已過,只那梔子花,滿枝滿樹沒心沒肺地開放,如瑩雪,如白雲,順著小路延伸下去,將花瓣奢侈地四處凋落,無人收集,只那馥郁的香,充溢著我的心肺,我整個地沉浸在花香中,似乎這個世界,除了花香,再沒其他。一個女伴,輕輕哼唱起《梔子花開》來:
這時的季節 我們將離開
難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陣清香 縈繞在我的心房
梔子花開 如此可愛
揮揮手告別 歡樂和無奈
光陰好像 流水飛快
…………
傷悲,如那梔子花香,如那斷續的歌唱,彌漫在我心中。我抬頭望天,哦,我的故鄉,該也是梔子花開時節了。學校的那棵梔子花,該也是亭亭如蓋了,只是那賣花的婆婆,可還在她的小木門內?而當年圍在花樹下的我們,都風雲流散了,乃至於我的青春,我的人,也將如這瑩白的花兒,開放著凋落,轉而為泥,為塵,為那不可知的一切了。
山下是市集中心。我們尋了一家飯店,那天是同月同日生的一男一女的生日,大家便立意要熱鬧一番。派了我出去買蛋糕。我買了蛋糕正要走,卻見蛋糕店門口停了輛自行車,一個鬍子拉雜的男人,歪在自行車邊,自行車後坐載了個竹框,裡面堆壓著散亂的梔子花。有些花瓣已被壓出了黃色的摺痕來,皺皺地失了瑩白的光澤,只是那枝幹還帶著白色,而葉子也是油綠可愛,顯出新摘的神色來。我便挑了兩束出來,問問那男人價格,只是4元。
帶了花進到飯店,那女孩驚喜地叫喚著跳過來抱我,說是沒有比這更好的禮物了,在這么遠的地方,有人送來生日的鮮花。那個男孩抽出其中盛開的一朵,笑笑地對女孩說,來,我給你插在頭上,咱們可是有夫妻命的喲。眾人鬧騰起來,硬是拉了那女孩,將花兒插在了她的馬尾巴上。那姑娘漲紅了臉,將剩下的梔子花分別插在兩個空了的啤酒瓶子里,放在桌子的正中間。一會的,她挨過去,嗅嗅花的香,將黑黑的眼睛向著我笑。那花兒的香,混同在酒氣、菜味中,時隱時現的,於日常的瑣碎中顯現著別致的美好。是啊,其實我又何必傷悲,那梔子花花開時分,無論是在枝椏上的繁華,還是在這酒瓶上的喜悅,總給了人美好,哪怕是短暫的美好,也是那樣的欣喜,僅此也就夠了。更何況在這異鄉,我遭遇到了它,就如行走在我那南方小城的大街小巷,體會著我成長歲月中的悲欣交集。
回到上海後,我又見到了梔子花。其實,那「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原本說的就該是江浙一帶的景緻。我就是在家附近的四平路,聞到了梔子花的香。我只奇怪,那麼多年,我居然就沒有留意過梔子花,這些平常的東西,在我的忙碌中,居然的,輕易地,被遺漏了。即便是劈面撞見,恐也會視而不見。只是因為記憶的泛起,才讓和這記憶相關的感覺也敏感了起來。
一般花店卻不見賣,恐是因梔子花開在樹上好看,剪下卻只短短一束,一般人不拿她插在花瓶。我是在市場上,在地上散放的一些蘿卜青菜攤中,發現了梔子花攤。擺攤的是個皺臉的老婦人,她面前的兩個草籃子滿盛著梔子花,一束束紮好,豎著放,將花露在籃子外。攤前圍著幾個婦女,蹲在地上,專心地在籃子里挑揀著,那感覺還是在挑青菜。我也挑了兩束,付了5元錢給那婦人。連同韭菜雞蛋一起搬回家。我找了個敞口的矮玻璃瓶子,把梔子花籠統地滿插著,將花擺在客廳的桌子上,看看,覺得村了點,又移到書房、卧室,還是不合適,最後我將它搬到了廚房,這才和諧起來。我在那梔子花的香中,煮菜洗碗,拖地抹桌子,一抬頭就看到它潔白的模樣,朴實平和地站在那裡,沉默地吐著香,我的心,也隨它,安靜下來。
梔子花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的花,無論是在枝椏上的高潔,還是老婆婆藍布上的雅緻;無論是紅衣農婦頭上的嬌俏,還是那小路兩邊的繁華;也無論是異鄉啤酒瓶上的欣喜,還是我家廚房間的平和,梔子花,只是那樣一種熟悉的記憶,一種溫暖的感動。人生一世,大事大非過盡,其實,沉澱下來的,還是這樣那樣一些細小的、平實的、溫暖的小東西。一聲販賣麥芽糖的吆喝,一首反復聽過的老歌,一本展轉多人的舊書,一道長遠沒吃的小菜,一種咖啡久違的香,這些溫暖的小東西,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為我們的當下重視的小小的東西,總會在瞬間,在一個不經意的處所,讓自己懷想,讓心中感動,於是,便生發了對過往無數的回憶,也有了對未來的聯想與希望。
作者:塞壬歌聲 發表日期:2004-11-30 23:45:
⑹ 描寫梔子花外形的片段或文章
梔子花
梔子花又名梔子,原產我國。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耐半陰,怕積版水,要求疏權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
繁殖
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扦插,在梅雨季節用嫩枝15厘米長,插於苗床,10—12天生根。壓條,4月選取二年生枝條,長2O—25厘米,壓埋在土中,保持濕潤,約3O天生根,夏季與母株分離,翌春分栽。
⑺ 潔白的梔子花文章以潔白的梔子花為題有什麼作用
我對梔子花懷有特殊的感情,這樣的感情緣於我的鄉下生活。我童年最香的記憶,是有關梔子花的。那時,鄉下人家的院子里,都栽有一小棵梔子樹的,也無需特別管理,只要一抔泥土,就長得枝葉蔥蘢了。
一進六月,滿樹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呀,整個村莊都染了香了。一朵一朵的梔子花,息在樹上,藏在葉間,像剛出窩的潔白的小鴿似的。女孩子們可喜歡了,衣上別著,發上戴著,跑哪裡,都一身的花香。雖還是粗衣破衫地穿著,但因了那一襲花香,再平常的樣子,也變得柔媚千轉。
我家院子里也長有一棵,每到梔子花開的時節,我和姐姐,除了在衣上別著,發上戴著,還把它藏袖子里,掛蚊帳里,放書包里,甚至,把家裡小貓尾巴上也給繫上一朵。那些梔子花開的日子,快樂也是一樹的香花開啊。
早些天,在菜市場門口,我就望見了梔子花的。一朵一朵,棲落在篾籃里,如白蝶。旁邊一老婦人守著,在剝黃豆莢。老婦人並不叫賣,梔子花獨特的香氣,自會把人的眼光招了去。就有腳步循了花香猶疑,復而是低低的一聲驚呼,呀,梔子花呀。聲音里透出的,全是驚喜。買菜找零的錢,正愁沒處放,放到老婦人手上,揀上幾朵梔子花,香香地招搖。
當時,我也在篾籃前止了步的,老婦人抬頭看我一眼,慈祥地笑笑,復又低頭剝她的黃豆莢了。不知為什麼我沒買花,我走了很遠,還回過頭去看,空氣中,有隱約的花香襲來。
現在,朋友送的兩朵梔子花在書房,伴我已有兩天了,原先凝脂樣的白,已漸漸染了淡黃,繼而深黃,繼而枯黃。但花香卻一點沒變,還是馥郁繞鼻,一推開書房門就聞到。
這世上,大概沒有一種花,能像梔子花一樣,香得如此徹底了,縱使屍骨不存,那魂也還是香的,長留在你的記憶里。打電話回家,問母親院子里的梔子樹是否還在。母親笑說,開一樹的花了,全被些小丫頭摘光了。眼前便晃過鄉村的田野,晃過田野旁的小徑,一群小丫頭奔跑著,發上戴著潔白的梔子花,衣上別著潔白的梔子花,還在衣兜里裝了罷?還在衣袖裡藏了罷?
⑻ 描寫梔子花的句子文章
詠梔子花
明 黃朝薦
蘭葉春以榮,桂華秋露滋。
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
松柏有至性,豈必歲寒時。
幽香無數續,偏於靜者私。
解酲試新茗,夢回理殘棋。
寧肯媚晚涼,清風匝地隨。
⑼ 賞析一下這篇文章-----------梔子花
我幫你把用詞不當的地方稍許修改,見笑了。從你的文筆看的出來你是很感性的人,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所以思緒也有些凌亂,文人多不喜歡其他人對自己的東西多做評價和修改。但既然是好東西,再完美些不更好么?
殘秋,黃昏。一縷飄紅斜倚在天邊,久久不願歸去,似乎它也留戀這個無可奈何又絢麗多姿的紅塵。
自古逢秋悲寂廖。當秋天再的時候,驀然回首,已是祖父辭世後的第三個秋天。這些年來,每每想起幼年時和他相處的點點滴滴,就忍不住淚流滿面。至今猶記得祖父離開那天漫天飛舞著聖潔的梔子花。
我無端地愛上了梔子花,愛上了它的清香、它的清純、它的憂郁……
憂郁?憂郁!
昔日,憂郁離我是那般遙遠。祖父離開後,驀地發覺憂郁好似一層薄紗籠罩了我,猶如雨打芭蕉,淡淡的憂郁,淡淡的鄉愁。有時我會強顏歡笑,掩飾不了的是心靈深處的絲絲凄涼。
印象中,祖父稱梔子花為摯友。他曾諄諄告誡我:做人要像這梔子花一樣,不要貪慕不屬於你的五彩繽紛,只要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清香就已足夠。當年那個懵懂無知的小男孩尚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但今天當我讀懂了這句人生的箴言時,祖父卻依然離去,離開了他奉獻一生的教育事業,離開了他的摯友——梔子花。
那一年祖父忽然卧病在床,是癌症。看著他躺在病床上痛苦的呻吟時,我真願意那個人躺在病床上的人是我!我想起了梔子花,那正是梔子花凋零的季節,我絞盡腦汁卻無力回天。無奈啊!祖父如此痛苦卻不能見到他的摯友,我還能做些什麼?
我跑到院中,將那些隨風而逝的花瓣一一拾回。看來只有用膠水才能將它們恢復到原來模樣了。我想祖父看到梔子花後一定會很欣慰的,他的病也許就會有所好轉了。
那天上午,我一絲不苟地做著這個枯燥無味的工作,終於在午後完成了這些「梔子花」。我十分小心地捧著它們獻給祖父。果然,祖父很是欣慰,繼而,他的眼神里卻閃過一絲憂郁,慢慢地,祖父竟像孩子一樣哭了。我問他是什麼緣故時,他卻搖頭不答——難道他識破了我的詭計?
我撒了一個謊,一個精細而又美麗的謊言。那天我很高興,我讓痛苦的祖父得到了一絲絲安慰。可現在想想我又後悔了,我讓祖父這個堅強了一生的人在垂暮之年流下了眼淚,我的良心受到了莫大的譴責。
我以為這個謊言被我編織的天衣無縫了,但不久後,祖父突然喚我去他的床前,他對我說:「好孫兒,這個時節梔子花應該謝了吧?」我的臉紅了,他識破了我的謊言!他接著說:「我很高興你能這么做,縱然這是個謊言,但它卻很美麗,我得謝謝你!」
那天深夜,祖父黯然離去,我沒有流淚,但卻心如刀割。祖父的靈柩前擺放著那些「梔子花」,它伴隨著祖父走完了人生的旅程。它很幸福,祖父也很幸福。
這個謊言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間,也許它將成為我心中的永恆。
當秋天在來的時候,我學會了享受寂寞。寂寞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祖父,想起那個謊言、那些梔子花……
很對不起,到後面的部分我實在不想修改了,看不下去,你要表達的東西太不真實。處處都顯示著你要標榜的自我,帶著這樣的情緒你是寫不出好東西來的,更談不上唯美。你追求沒有錯,但是會被你玷污,以後不要寫散文了。因為很假。。。
⑽ 一朵梔子花 散文賞析
石橋下,還有水中的橋,還有,人和傘,狗和梔子花,竹笠,賣蒸糕的擔子,都在瀲灧的波光中,晃著影兒; 散文詩《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美在其清麗雋永的妙語佳句。情感美同語言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