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普資片
1. 有關杜鵑花資料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版咯血,染紅遍山權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等,花色繁茂艷麗。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
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1)杜鵑花普資片擴展閱讀:
養護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2. 誰知道杜鵑鳥和杜鵑花的資料及相關知識。
杜鵑花是我國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譽為「花中西施」,其種類眾多,花繁葉茂,綺麗多姿,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南諸省,主要分為毛鵑、東鵑、夏鵑和西鵑四大類,其中西鵑是栽培類型中花朵最美麗的一種。近年來,隨著花卉業的興起,杜鵑在北方地區也有了比較普遍的栽培。
1、繁殖技術
①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②嫩枝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2、肥水管理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5~6.5為宜)由於北方土壤多偏鹼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製。杜鵑的根系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後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應及時澆水並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於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3、整形修剪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於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於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後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4、花期控制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並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於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後即可開花。
3.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4.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杜鵑復依花期通常分為春鵑、制夏鵑、西鵑三類。
(1)春鵑類。特點是先開花後長葉,花期4~5月。多數為單瓣花,少數為重瓣花。花色有紫、紅、白、雜色等。品種有映山紅、毛葉青蓮、黃躑躅、萬里紅、琉球紅、雲南杜鵑等。
(2)夏鵑類。特點是先長葉後開花,花期5月下旬以後。以重瓣花居多,花色多變,花瓣平展,花冠特大。品種有竄枝、綠珠、瑪瑙、大紅袍、海棠紅、紫蝴蝶、皺邊銀紅等。
"role="figure杜鵑(3)西鵑類。又名西洋鵑,主要引自荷蘭。春、夏之間花與葉同時萌發,花大而鮮艷,多重瓣,花色有淡紫、黃綠、白青、紅白、復色、灑金斑點等色。品種有天女舞、玉冠、四海枝、春燕、殘雪、曉山、白鳳等。
5. 杜鵑花一共有多少種顏色
杜鵑花有6種顏色,分別為: 紅、淡紅、杏紅、白色,黃色、紫色等 。其中的一類變色杜鵑花色更是隨開放的時間不同而各異,含苞時粉紅色,初開時為杏紅色,怒放時粉白中帶紫色,最後變為淡黃而凋謝。
一、紅色的杜鵑花品種有:世界榮光杜鵑、斯佩吉奧蘇杜鵑、希諾德吉麗杜鵑、福珂玫瑰紅杜鵑等。
二、淡紅色的杜鵑品種有:莫爾杜鵑、努笛芙洛潤杜鵑、泰晤士杜鵑等。
三、杏紅色的杜鵑品種有:喀萊杜拉斯杜鵑、火棘貝木蘭杜鵑等。
四、白色的杜鵑品種有:白杜鵑。
五、黃色的杜鵑品種有:露特幕杜鵑。
六、紫色的杜鵑品種有: 紫藍杜鵑、泊妮提庫幕杜鵑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花色為雜色的杜鵑品種,例如艾文杜鵑,它的花瓣主要呈現出淡粉色,但是靠近花蕊的地方顏色明顯加深為玫紅色,類似的還有坎特伯雷杜鵑、卡木普菲日杜鵑等品種。
(5)杜鵑花普資片擴展閱讀:
國內賞杜鵑花的勝地
一,浙江天台山
天台山的「雲錦杜鵑」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鵑之王」,生長在天台山華頂峰海拔1200米,面積近300畝的山間。每年5月,這些樹齡在400至1000年的杜鵑花樹便爭相競放,艷壓枝頭。
二,江西井岡山
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每年花季,上井岡山欣賞杜鵑就成了當地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井岡山的杜鵑花,既有灌木又有喬木,尤以高大喬木型杜鵑最具特色,有雲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30種名貴品種,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井岡山當地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
三,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杜鵑花甚盛,從海拔500米的報國寺到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都有生長,各類杜鵑次第開放,爭奇斗艷,因此有杜鵑王國之稱。
四,重慶金佛山
金佛山杜鵑品種很多,有44個品種、30多萬株,主要為平日難得一見的名貴喬木杜鵑。其中杜鵑王子、杜鵑王妃已經生長了千年,每當花期到來,杜鵑王綻放之時,花冠直徑十餘米,整棵樹上掛花萬余朵,雍容大氣,與普通灌木杜鵑相比,更有不同的風味。
6. 杜鵑花的資料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統稱,花葉均美觀。杜鵑花屬很大,種類極富變化,約含800種。主要原產於北溫帶,特別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及馬來西亞山區的潮濕酸性土壤,在該處形成濃密的灌叢。本屬包括映山紅(azalea)種類,有些園藝家視之為另一屬。 杜鵑花的習性由常綠到落葉,由低矮的地表覆蓋植物到高大的喬木不等。最早於17世紀中期栽培供庭園觀賞者為密毛高山杜鵑(R. hirsutum),高可達1米(3尺)。其他由高僅10厘米(3寸)的席狀矮生種到高逾12米的喬木不等,前者如原產中國雲南的匍匐杜鵑(R. prostratum),後者如樹形杜鵑(R. arboreum)、硬刺杜鵑(R. barbatum)及原產亞洲的大樹杜鵑(R. giganteum)。除了映山紅種類外,葉皆厚、革質、常綠;花通常筒狀至漏斗狀,顏色變異頗大,有白、黃、粉紅、緋紅、紫及藍等色。 美國東南部產的山柳葉杜鵑(R. catawbiense)數量很多,6月花季為大煙山脈國家公園的勝景。山柳葉杜鵑與近緣種雜交,可產生hearty catawba雜種杜鵑。柳葉杜鵑(R. maximum)與山柳葉杜鵑的分布區重疊,且更朝東北分布,常栽培供觀賞;兩者皆可長成6米或更高的小喬木。加拿大杜鵑(R. canadense)原產北美東北部,在葉子展開前綻放玫瑰紫色的花朵。
我國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雲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為杜鵑花屬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鵑花屬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後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後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後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7. 杜鵑花幾片花瓣
杜鵑花5片花瓣;花2-3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回5深裂,裂答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
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杜鵑花春季開花,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7)杜鵑花普資片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8. 杜鵑花的形狀
杜鵑花按花朵形態可分為以下類別:
(1)四瓣形由四片花瓣組成花冠。
(2)單瓣形花冠5裂,雌雄蕊健全,是杜鵑花中最基本花朵形式,亦稱單套形。
(3)多瓣形花瓣自5-10裂不等。
(4)凸瓣形花瓣每瓣瓣幅呈縱向微凸形態,兩側瓣緣下傾狀。
(5)狹瓣形花瓣平敞,各裂瓣狹,瓣尖鈍。
(6)尖瓣形花冠5裂深,各瓣細狹,瓣前幅起愈趨尖銳狀,這種形態亦稱劍瓣。
(7)車輪形花筒短淺、平敞,瓣尖圓鈍,備瓣排列緊湊,組成似圓形車輪狀,花冠呈平敞淺碟形
(8)齒瓣形花瓣前端呈凹凸褶皺狀,由此形成各瓣瓣幅闊狹、長短不一。
(9)夾套形兩個花筒串套一起,亦是杜鵑花申常見花形。
(10)短裙夾套形內輪喇叭狀花筒,花冠5裂;單套外輪花筒短,花筒口呈深淺不一尖銳裂口,幾乎無花冠。
(11)圓瓣形花冠裂口微淺,花瓣短圓,瓣頭部位呈半圓弧形。
(12)微波形花瓣邊緣呈微波狀。
(13)深波形各瓣前端緣呈褶皺形或不等深波形,花冠瓣幅由此形成不規則形狀。
(14)玉蘭形花筒淺窄,花冠各瓣之間裂口深,花瓣伸直,花朵肖似玉蘭花般。
(15)離瓣形各花瓣相互分離,沒有花筒,瓣幅有呈狹條狀或線條狀,瓣有平整與扭折之分,瓣緣有淺缺刻或全緣之別。
(16)桔梗形花朵形似桔梗花般開放。
(17)筒形整朵花形似花筒般形態。
(18)丁字形雄蕊花葯部位瓣化。
(19)牽牛花形二輪盆碟形花冠串套,花瓣參差排列成整朵,似一朵牽牛花般花形。
(20)山茶形花瓣圓闊,排列整齊,雌雄蕊瓣化,或雌蕊退化,花瓣層層相疊展開,酷似一朵重瓣山茶花形。
(21)牡丹形花冠豐滿,外輪呈盆碟形或淺筒,雄蕊瓣化(有平瓣或扭曲形之分),瓣緣有波形或平整之別。
(8)杜鵑花普資片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9. 誰能告訴我映山紅就是杜鵑花嗎跪求完整的資料,高分懸賞!
是的。映山紅映山紅 azalea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名:杜鵑、紅杜鵑、滿山紅、清明花、清時花、山歸來、山石榴、山躑躅唐杜鵑、艷山紅、艷山花、應春花、照山紅 達達香科屬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簡介 映山紅照片集錦(19張)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某些種的統稱,曾畫為獨立的屬,名為映山紅屬(Azalea)。但兩者間的差異不恆定,既不能以花冠的類型也不能以其他的特徵來區分,不足以將其列為2個屬,不過,一般而言,映山紅是落葉樹,而杜 映山紅鵑是常綠樹。映山紅的花筒狀,略呈雙唇形,通常芳香。另一方面,杜鵑的花鍾狀。映山紅通常只有5個突出的雄蕊,而杜鵑有10個(或更多)。但兩者間存在中間類型。 原產亞洲和北美山區的映山紅經人工雜交而育出栽培變種。著名的北美映山紅種類有喬木狀映山紅(R. arborescens),開白花,芳香,灌木,高3~6公尺(10~20呎)。 這是剛照的,很正火焰映山紅(R. calenlaceum),灌木,高0.5~2 映山紅公尺(1.5~6.5呎)。粉紅映山紅(R. periclymenoides),灌木,高1~2公尺(3~6.5呎),花粉紅色到白色。此外,還有從根特映山紅(R. gandavense)、羊躑躅(R. molle)、朝鮮杜鵑(R. yedoense)和山杜鵑(R. kaempferi)等種類培育出的數以百計的園藝類型。 形態特徵小喬木或灌木。主幹直立,葉形多變,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條形,葉質為革質或紙質,有常綠、落葉、半常綠之分。花常為頂生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花冠明顯呈漏斗狀、鍾形,單、重瓣皆有,花色豐富,有白、紅、粉紅、紫、紫紅、偏藍色、紅白復色,並有條紋和斑點等種種變化;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則無味;花期1-7月,因品種不同而異。盆栽株高30-100厘米。蒴果開裂,種子多呈粉末狀或糠秕狀。映山紅種類多,根據花期和引種來源分為毛鵑、夏鵑、東鵑、西鵑4類。 映山紅裝飾應用映山紅較耐陰,是一種非常適宜居室栽培的花葉俱美的植物。花期長,盛花時一片紅艷,燦如雲霞,熱情奔放,陳設於室內較矮的幾架上,或布置會場、劇院大廳、賓館的內庭,均光彩奪目。花謝後,滿目青翠,又是美麗的觀葉植物。杜鵑的枝葉耐修剪,根樁奇特,又是一種極佳的盆景樹材。 映山紅也可地栽裝飾庭院,或單棵點綴或成片鋪植。用杜鵑組成花籬、花壇、花帶,能形成一種雲蒸霞蔚的景觀。 栽培管理水 映山紅保持盆土稍潮濕。3-6月開花抽梢期內,晴天每日澆水1次;雨季防積水 映山紅,及時側盆倒水。盛夏高溫季節,隨干隨澆,並要噴葉面水,以增加濕度。冬季生長減慢,減少澆水,通常見干澆水。 肥 在生長旺盛期和花期需要施肥,用腐熟菜籽餅對水使用。在春季要補充微量元素。 土 宜酸性土壤,要求疏鬆、透氣、排水好、富含腐殖質。此外泥炭土、黃山泥、煤渣、鋸末等配置的混合土,均可使用。 地理分布映山 映山紅紅在我國的湖北麻城市河南信陽市以及雲南有分布,麻城市因杜鵑花 映山紅旅遊資源豐富,故將此作為其市花。因此有「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