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送禮種康乃馨
⑴ 為什麼母親節要送康乃馨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郵票使香石竹更加出名。郵票圖案是一幅世界名畫,畫面上一位母親凝視著花瓶中插的石竹。郵票的傳播把石竹花與母親節聯系起來。於是西方人也就約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為母親節的節花。每當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健在的人佩戴紅石竹花,並製成花束送給母親。而已喪母的人,則佩戴白石竹花,以示哀思。世上沒有無母之人,石竹花也就成了無人不愛之花。石竹花因母親節而蒙上一層慈母之愛色彩,成為獻給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人,中外文化的交流,母親節也漸漸傳人中國,香石竹也就真正「香」起來,普通百姓也慢慢接受了好聽的洋名字----康乃馨
⑵ 母親節為什麼要送康乃馨
為什麼用康乃馨代表母愛?
1906年5月9日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可對於美國費城的安娜·賈維斯來說卻是個悲痛欲絕的日子,因為這天,她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在這以後她每天以淚洗面,懷念不已。1907年在母親去世周年的紀念會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帶白色的康乃馨鮮花,紀念她的母親,並提議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於是她給許多有影響的人寫了無數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1908年5月10日,她的家鄉費城組織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親節」的慶祝活動。隨後,美國西雅圖長老會帶頭開展頌揚母愛的活動。美國著名的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親筆寫信給安娜·嘉維斯小姐,贊揚她這項偉大的創舉——這將在人類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表示自己也將帶上白色的康乃馨來悼念慈愛的母親。
經過安娜與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國國會終於在1914年5月7日通過決議: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全國母親節,以表示對所有母親的崇敬和感激;並由威爾遜總統在同年5月9日頒布實行。1914年5月14日在美國舉行了全國規模的第一個母親節。
1934年的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康乃馨與母親節便聯系在一起了。人們把思念母親、孝敬母親的感情,寄託於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為了贈送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
後來,「母親節」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在這天,兒女們或幹家務,讓操勞一生的母親好好休息一下;或陪母親外出郊遊;或送給母親禮物……但無論是什麼慶祝形式,都少不了美麗的康乃馨花。
⑶ 母親節送什麼色的康乃馨
母親節(Mother's Day),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送粉紅色康乃馨較好
⑷ 母親節為什麼流行送康乃馨
因為在母親節還沒確定的時候,康乃馨就成為了人們送給母親的禮物,而康乃馨的花語是神聖、偉大、母親我愛你等,被人們稱為“母親之花”。每個人能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離不開母親的孕育,也離不開母親的照顧和關愛。現代的母親節往往是兒女向母親表達感激之情的重要節日。很多人會向母親送禮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花束。實際上可以送給母親的花有很多種,但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送康乃馨。
3.母親節和康乃馨的聯系。
康乃馨之所以會成為“母親之花”,不止是因為它的花語,更是因為它與母親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上文中的促成美國母親節合法化的女士安娜·嘉維斯,她在母親的棺木上送了一束康乃馨。在母親周年紀念日的時候,安娜·嘉維斯讓大家佩戴了白色康乃馨來參加母親的悼念會。
而美國在1934年發行了第一枚母親節的郵票。郵票上是一副世界名畫:一位溫柔慈愛的母親正靜靜地看著桌上花瓶中的康乃馨。這枚郵票一經發行,就使得母親節和康乃馨緊緊聯系在一起。人們都默認康乃馨是“母親之花”,他們在母親節這一天,會給母親送上康乃馨。
綜上所述,康乃馨代表著人們對母親的愛意,隨著母親節的確立,它正式成為了“母親之花”。
⑸ 為什麼母親節送花要送康乃馨呢
「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母親節之於康乃馨,就像情人節之於玫瑰一樣深入人心。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母親康乃馨。
母親節起源與發展
目前所知最早的母親節起源於古希臘。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致敬。其後17世紀中葉,節日流傳到英國。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青年人會返家,送給母親一些小禮物。
美國的母親節由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1864-1948)發起,1907年,安娜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逝世二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
1911年時,幾乎所有的州都已開始慶祝母親節了。1913年,終於得到參、眾兩院的通過和總統威爾遜的簽署,法定每年的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世界各國相繼仿效,「母親節」便逐漸成為世界性的節日。
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
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
康乃馨寓意
送什麼顏色、送幾朵很有講究。
一般來說,根據人們的送花習慣和約定俗成的花語,11朵、16朵、19朵、20朵、29朵、33朵康乃馨都比較受歡迎。
11朵代表一心一意;
12朵代表心連著心;
16朵代表最高點;
19朵代表期待陪伴;
20朵代表情感永遠不會改變;
29朵代表永久;
33朵代表深情呼喚。
顏色上,不同康乃馨,花語也不同。
白色康乃馨:純潔的友誼
粉色康乃馨: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
紅色康乃馨:祝母親健康長壽
黃色康乃馨:長久的友誼
米紅色康乃馨:傷感
深紅色康乃馨:熱烈的愛
桃紅色康乃馨:熱愛著你
雜色康乃馨:拒絕你的愛
紫色康乃馨:任性、變幻莫測
有斑紋的康乃馨:拒絕、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有條紋的康乃馨:對不起
在母親節這一天,許多地區的人們還會在胸前佩戴石竹花(康乃馨學名)。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
康乃馨的傳說
在希臘神話中,則有許多關於康乃馨的傳說,相傳希臘有一位以編織康乃馨花冠為生的少女,手藝精巧,深受畫家、詩人的欣賞,卻因為生意興隆,招來同業的妒忌,終致被暗殺。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將她變成秀麗的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聖的地位。
望採納,你的採納對我很重要!
⑹ 送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康乃馨怎麼做
母親節禮物康乃馨製作步驟:
1、准備材料:皺紋彩紙、剪刀、綠藝膠帶、花桿、版白乳膠權。先拿出一張方形皺紋彩紙。
⑺ 母親節送康乃馨給媽媽代表什麼
康乃馨抄
花語:熱情、真情襲、母親我愛你
原產於南歐、亞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為石竹科宿根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在市場上一般分為大輪品系(standard
type)、中小輪品系(spray
type)及迷你小可愛品系(mini
type),為花卉市場上極為大宗且受歡迎的切花,西元1907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安娜喬薇斯小姐在追悼逝世的母親時獻上了康乃馨,象徵母親之花的康乃馨開始流傳於世界各角落,康乃馨也成了子女在母親節表達對母親愛意的流行送禮花卉,在平時由於其花型,花色繁多,在各種會場,居家及插花應用極廣。
康乃馨——
母親我愛您、熱情、真情
康乃馨(紅)——
相信您的愛
康乃馨(粉)
——熱愛、美麗
康乃馨(白)——純結的友誼
⑻ 為什麼母親節要送康乃馨
歷史學家聲稱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與玫瑰所不同的,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為比較清淡和溫馨,適於形容親情之愛,所以兒女多獻康乃馨給自己的雙親。
康乃馨有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溫馨、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親情思念。
⑼ 母親節要到了,為什麼母親節要送康乃馨
母親花的緣由
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秀長而不易捲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色彩絢麗嬌艷,更有那誘人的濃郁香氣,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這就是在母親節贈給母親的鮮花——康乃馨。大家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一個極有人情味的節日——母親節(Mother's Day)。這天,細心、孝順的子女都會買一束康乃馨,親手送給生養自己的母親,以報答她多年的養育之恩。追溯該節的由來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1906年5月9日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可對於美國費城的安娜·賈維斯來說卻是個悲痛欲絕的日子,因為這天,她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在這以後她每天以淚洗面,懷念不已。1907年在母親去世周年的紀念會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帶白色的康乃馨鮮花,紀念她的母親,並提議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於是她給許多有影響的人寫了無數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1908年5月10日,她的家鄉費城組織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親節」的慶祝活動。隨後,美國西雅圖長老會帶頭開展頌揚母愛的活動。美國著名的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親筆寫信給安娜·嘉維斯小姐,贊揚她這項偉大的創舉——這將在人類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表示自己也將帶上白色的康乃馨來悼念慈愛的母親。經過安娜與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國國會終於在1914年5月7日通過決議: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全國母親節,以表示對所有母親的崇敬和感激;並由威爾遜總統在同年5月9日頒布實行。
後來,「母親節」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在這天,兒女們或幹家務,讓操勞一生的母親好好休息一下;或陪母親外出郊遊;或送給母親禮物……但無論是什麼慶祝形式,都少不了美麗的康乃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