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杜鵑花詩句
Ⅰ 形容杜鵑花的詩句
1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李白
2
杜鵑花里杜鵑啼專
《鷓鴣天·陌上屬濛濛殘絮飛》宋·晏幾道
3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杜鵑花》唐·成彥雄
4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杜鵑花·杜鵑花發杜》清·秋瑾
5
杜鵑花發映山紅
《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宋·趙師俠
6
春事已隨蝴蝶夢,人情猶有杜鵑花
《舟行省暮》宋·方岳
Ⅱ 關於杜鵑花的詩詞
一,《宣城見杜鵑花》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釋義: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二,《寒食日題杜鵑花》
唐代-曹松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釋義:一朵又一朵,同時開寒食節時。哪戶人家不禁火,總在這朵花枝。
三,《送杜鵑花》
唐代-吳融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釋義:春紅始謝又秋天紅色,息國逃亡入楚宮。應是蜀冤枉哭泣不盡,再根據顏色訴說西風。
四,《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唐朝-韓偓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釋義:一園紅艷醉山坡,從連續梢簇場羅。蜀魄未歸長一滴血,只應偏滴這叢多。
五,《避地傷春六絕句》
宋朝-葛立方
一年春事又闌珊,可惜芳菲愁裹看。
慎勿掃花供喂馬,惱人秀色自堪餐。
釋義:一年春天的故事又闌珊,可惜芳菲愁著看。千萬不要將杜鵑花掃來喂馬,如此惹人的美景哪能拿去餐食。
Ⅲ 描寫杜鵑的古詩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Ⅳ 描寫杜鵑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杜鵑的詩句
杜牧《子規》
蜀地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方干《杜鵑花》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羅鄴《聞杜鵑》
花時一宿碧山前,明月東風叫杜鵑。孤館覺來聽夜半,
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杜鵑樓》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繁艷向人啼宿露,
落英飄砌怨春風。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杜鵑,是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
落葉灌木,高2至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至5厘米,寬0.5至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至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至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至4厘米,寬1.5至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至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至5月,果期6至8月。
該種與皋月杜鵑相似,但不同在於後者的雄蕊為5;葉較小而狹窄,邊緣具細圓齒,易於區別。
杜鵑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出現,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狀也多種多樣,有單瓣及重瓣的品種。
主要價值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有的葉花可入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Ⅳ 描寫杜鵑花的詩句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Ⅵ 贊美的杜鵑花詩詞
篇一:描寫杜鵑花的詩
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
容情預警,融景於情
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自地連梢簇蒨羅。
只應偏滴此叢多。
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寒食時。
此花枝。
成彥雄 杜鵑花
兩何賒。
枝上花。
野僧家。
遲又斜。
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自地連梢簇蒨羅。
只應偏滴此叢多。
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露紅凝艷數千枝。
一叫一回腸一斷,一園紅艷醉坡陀,蜀魄未歸長滴血,一朵又一朵,並開誰家不禁火,總在杜鵑花與鳥,怨艷疑是口中血,滴成一聲寒食夜,數朵謝豹出不出,日遲一園紅艷醉坡陀,蜀魄未歸長滴血,水蝶岩蜂俱不知,山深春晚無人賞,
即是杜鵑催落時。
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
七律 詠杜鵑花
白紫藍紅莫一般,青枝半曳掩眉彎。但隨日月天然色,卻得春秋西子鬟。 風為香浮雲靜靜,泉因容動水潺潺。那知秋遇鶴林友,也學僧情閑入山。
白紫藍紅:杜鵑花品種繁多,除紅色外仍有白、黃、粉、紫、藍等色 西子:杜鵑花又名「花中西施」
鶴林友:五代道士殷天祥,傳他在鎮江鶴林寺作法使春天杜鵑花在重陽節綻開
形自天工勢萬般 參差迭宕隱回彎
晴雲蝶谷霞裁袂 曉日龜峰霧繞鬟
百里杜鵑搖熾熠 一簾飛瀑泛幽潺
登臨若得吟中友 共把詩緣證此山
篇二: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三月的杜鵑,
連綿數華里,
爭奇斗艷,
競相怒放,
遠遠望去紅遍山野,
可謂壯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走進山的深處,
雲的深處,
春的深處。
晨霧隨風朦朧,
山路彎彎悠長,
杜鵑花在彎彎的路旁紅了,
一枝枝,一簇簇,
綻放在春天裡,
悄然開滿山崗。
拔開朦朦晨霧,
翹望春的來路,
一團團,一片片,
像晨霧里的火炬,
似彩雲中的霞光。
野杜鵑不象花園的,
整整齊齊,
中規中矩。
它們高高低低,
參差不齊,
有如天仙不經意揮手灑落山野,
岩石旁,
草叢中無處不在。
有的杜鵑嬌小玲瓏,
象小家碧玉,
有的高大挺拔,
如貴婦典雅大方;
花開盛期,
可遠觀,
如火如荼,
紅艷艷的漫山遍野;
也可近賞,
無論待放的花蕾,
還是盛開的花朵,
個個嬌艷欲滴,
美不可言。
人在山中,
宛如仙境,
讓人流連往返。贊美杜鵑花的現代詩句
陽春三月,
滿山的杜鵑花已紅到了極致。【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贊美杜鵑花優美句子,描寫杜鵑花的詩歌。
五彩繽紛的杜鵑花,
彷彿是一群淳樸的山裡姑娘,
去趕赴一個大喜日子。
好奇地簇擁著,
在推推搡搡之間,
鼓突著心事,
竊竊地私語,
爭奇斗艷,
竟相開放,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開在百鳥和鳴中,
開在清泉溪流旁,
開在雲天相接處。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如火焰熱烈,
像紅綢舞動,
似朝霞燃燒,
把春天繪成了一幅,
壯麗的風景畫。
美麗的杜鵑花,
經過一個冬天的精心構思,
給春天的山崗,
披上一套最美的霓裳。
Ⅶ 描寫杜鵑花的詩
1、[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宋]楊萬里《曉行道旁杜鵑花》
泣露啼紅作麽生,開時偏值杜鵑聲。杜鵑口血能多少,不是徵人淚滴成。
3、[明]張獻翼《杜鵑花漫興》
花花葉葉正含芳,麗景朝朝夜夜長。何事江南春去盡,子規聲里駐年光。
4、[宋]梅堯臣《九月十八日山中見杜鵑花復開》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華。春鳥各噤口,遊子未還家。
雲誰未及還,對此重興嗟。何必因啼血,顏色勝曙霞。
5、[近代]秋瑾《杜鵑花》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Ⅷ 關於杜鵑花的詩句
山枇杷 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碧磵驛曉思 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Ⅸ 描寫「杜鵑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1、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2、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閑。最惜杜鵑花爛熳,春風吹盡不同攀。——《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唐)白居易
3、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 子規》唐:李白
4、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5、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杜鵑(唐)杜牧
6、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羅。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7、河上望叢祠,廟前春雨來時。楚山無限鳥飛遲,蘭棹空傷別離。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河瀆神(唐)溫庭筠
8、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寒食日題杜鵑》唐:曹松
9、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杜鵑花(唐)成彥雄
10、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11、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12、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唐】吳融:送杜鵑花
13、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唐】楊行敏 失題
14、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唐】雍陶 聞杜鵑
15、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
Ⅹ 有關杜鵑的詩句
1、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譯文:在專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屬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出自:唐代李商隱《錦瑟》。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3、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出自:清代曹雪芹《葬花吟》。
譯文: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
4、杜鵑千里啼春晚,故國春心折。
出自:近代王國維《虞美人·杜鵑千里啼春晚》。
譯文:杜鵑鳥啼到了暮春時節,故鄉總勾起人傷春的情緒。
5、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出自:宋代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譯文: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築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6、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譯文: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