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工藝
① 茉莉花制茶的方法
茉莉花茶窨制是茶與茉莉花的混合。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水熱作用,一吐一吸,兩者結合,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反應。據有關資料,不同茶樹品種的茶坯吸香力差異不顯著。嫩茶與老茶的吸香力強弱主要表現在茶香與花香的協調性上,嫩茶本身香氣好,可襯托茉莉花香,老茶香氣差,襯托能力弱。春茶香氣好於夏茶,窨制茉莉花茶亦如此。不同工藝的茶葉窨制的茉莉花茶,烘青綠茶香型與茉莉花香協調品質好。烏龍茶較協調,品質中。紅茶香型不協調,品質差。炒青、烘青、半烘炒,由於炒青在窨花過程中,吸水能力強,大於烘青,烘青花茶香氣則好於炒青,是其本身茶坯香型造成的。茶坯含水量與茶葉吸附茉莉花香成分量之間呈直線相關,茶坯含水量10—30%之間,都有利於茶葉窨制茉莉花茶。茶葉吸附的茉莉花芳香成分與茉莉花本身所含的芳香成分是一致的。花茶的窨制關鍵是如何保證鮮花的正常吐香。實驗證明15--20%茶坯含水量既能提高鮮花的吐香能力,延長茉莉花的壽命,又能保持茶坯外形不變。以上是濕坯連窨茉莉花茶的理論基礎。
在水濕和一定的溫度下茶葉中的多酚類緩慢分化,可以減退茶坯的澀味,一部分原來不溶於水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從而使產品的湯色變深變黃,滋味鮮醇,這也為高窨次茉莉花茶比同品種、同等級綠茶好喝,滋味醇厚的原因。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
一、茶坯處理。
1、特種茶坯。是指利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壯幼嫩的芽葉(也可用其它芽頭肥壯茶樹品種)製作形成的圓、扁、彎、瓜子、針、蝴蝶、耳環、束形(花形、球形、梅花形等)等茶葉品種。要求不同品種的茶坯進廠外形潔凈勻整,無其它夾雜物,水分要求達到8%,達到濕坯連窨水分的要求。茶葉的衛生指標要求,最低要達到國家制定無公害綠茶產品所有的指標。有更高要求的應根據顧客的需要,根據相應的衛生指標進行檢驗進廠。進廠後的茶葉要分品種、分不同衛生指標要求分類進倉。對有異味、霉變、紅梗、焦邊的產品要進行另堆處理。
2、高檔次茶坯。如大白毫、大龍毫、銀毫、毛尖、春毫、白毛猴等用烘青大綠生產的茶坯要根據不同級別的茶葉進行歸堆精製生產。剔除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茶坯品質的要求,要達到該等級規定的標准。茶葉衛生指標如同特種茶坯的規定。
二、鮮花處理。
窨制高窨次、高品質的茉莉花茶所要求的茉莉鮮花,一般要在夏至到處暑之間產的伏花進行加工生產。由於氣溫較高,日照強,茉莉花品質最優,產量也高。採用下午三點鍾後採摘的達到工藝成熟期的花蕾(俗稱當天花蕾)。工藝成熟悉期花主要標志有三點:一是花蕾色澤已由青白轉變為潔白,二是花蕾飽滿,花冠筒已抽長,三是花萼由於花冠筒的抽長而稍離花冠,即花萼不接觸花冠。茉莉鮮花處理主要有伺花和篩花兩個技術環節。
1、伺花。伺花的目的是養護鮮花品質,促使勻齊的後熟和開放吐香。茉莉鮮花花蕾進廠後,攤放厚度5—10厘米,以散發裝運途中發生的悶熱和青草味,並除去花蕾表面的水分。當花溫接近室溫或較高室溫1—3度時即進行堆花,厚度40—60厘米,以促升溫保暖,當堆溫上升到38—40度時,進行翻堆再攤涼散熱。這樣反復進行3—5次,花堆掌握先高後低。通常伏花季節氣溫高,以攤涼降溫為主,攤與堆的間隔時間一般為30分鍾左右,反復進行「攤」「堆」與翻動的目的是促使花蕾在一定的溫度和充分的氧氣條件下開放勻齊。茉莉花釋香的最佳條件:室溫30—33度,相對濕度80%左右,空氣流速5—6ml/min,鮮花養護時堆高10—15厘米,花堆內部氧氣含量17—20%。
2、篩花。當開放率(指花蕾開放的數量占總數量的比例)達70%左右,開放度(指一朵花蕾開放後花瓣形成的角度)達50—60度左右時,即進行「篩花」。篩花的主要作用一是篩選凈花並進行分級(大、中、小三號花)以便於按級對茶配花;二是起振盪作用,促進茉莉花開放;三是去雜,篩下已脫落的花萼、小蕾、病蟲粒以及其它雜質。篩網的孔徑為12、10、8、毫米。一號花即大號花,二號花即中號花,三號花即小號花。一號花用於窨制高級茶或用於提花,二號花用於窨制中低級茶,三號花則一般多用於窨製片、末茶等。分級後的凈花經過過稱,當茉莉花朵的開放率達到90%以上,開放度達90度(指花瓣張開的角度)左右,即為適宜的付窨標准。
三、茶花拌和。
根據各種不同品種的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和質量標準的配花量要求,計算出該窨次的所需的茉莉花數量。採用濕坯連窨的辦法,在茶花拌和時要注意保證特種茉莉花茶外形的完整性,盡量用手工拌和。如手工拌和都易破損外形的茶葉(如綠牡丹等),可採用特製的木製框架採取層窨,避免茶葉翻動減少破碎率。不管是茶花拌和或採取層窨,都要求茶花分布均勻,並在茉莉花開放率和開放度達到技術標准時在30分鍾到60分鍾內完成拌和作業,這樣可避免茉莉花香精油的大量揮發散失。堆高一般在25—35厘米之間,茶葉重實密度大的(如珍珠、銀珠等)堆高可降低一些,避免堆溫升得過快。
四、靜置窨花。
茶花拌和進入靜置窨花,批量少的茶葉可靜置在箱內,工藝上叫箱窨,靜置在板面上成堆的叫堆窨,靜置於機內的叫機窨。由於採用濕坯連窨的方法,靜置時間一般頭窨全過程歷時12—14小時,隨著窨次的增多,可逐漸減少靜置時間,中間一般不通過通花。在清晨時根據堆溫情況適當調整堆高,堆溫一般38—42度為正常。堆溫太高可適當調底,堆溫低於38度可適當調高,目的是創造一個適合於茉莉花正常吐香的環境。
五、起花。
起花也稱出花,是將已窨制過的茶的花渣篩出,使茶花由混合到分離。茶花拌和後經過靜置、續窨,茉莉花呼吸作用減弱,生機衰退,芳香物質已大部分被茶葉所吸收,花形呈「雞皮皺」的萎縮狀態,茶坯則呈水濕軟綿,此時須迅速篩出花渣,防止應花渣酵化損害茶葉品質。篩出的茶葉如需繼續連窨應及時薄攤在通風處以便繼續連窨。起花時應掌握適時、快速、起凈,篩不幹凈的茶頭必須迅速用人工進行茶花撿剔分離,連二窨濕坯應隨即攤涼,迅速烘焙,不可悶堆。層窨的茶葉要用人工進行茶花分離。五窨以上的茉莉花渣或提花的花渣起花時,花色鮮白,尚有餘香可及時供壓花或烘成花干。壓花時間一般在上午十點至十一點鍾之間進行,並盡可能把起花後的花渣,稍經攤涼後及時用於壓花,花渣與茶坯拌和後堆高40—60厘米,靜置3—4小時不超5小時即行起花。
六、烘焙。
烘培作業對茉莉花茶的品質影響很大,烘焙應以保證存在於茶葉中的最大香氣為准則。結合各窨次茶葉所要求的烘乾水分逐窨次的增加,烘乾時一般一連窨(一二窨)水分掌握在5%、二連窨(三四窨)水分在6%,三連窨(五六窨)水分掌握在6.5%,四連窨(七八窨)水分掌握在6.5—7%,逐窨增加。如果氣溫達到39—40度,為了提高在窨茶葉的鮮靈度,最後兩窨可不採用連窨的方法,如需六窨的茶葉五、六窨分開單窨,需八窨的茶葉七、八窨分開單窨。高窨次茶葉也可採用烘裝的方法,烘乾水分達8—8.5%,經攤涼即可勻堆裝箱。層窨的茶葉連木框架可放置在手拉式烘乾機進行烘乾,避免茶葉損破。茉莉花茶烘焙的溫度不宜過高,過高則香氣損失多,一般溫度掌握在80—120度之間。一連窨由於茶葉水分較高,機溫可高一點,隨著窨次增加機溫逐步降低。而烘提的機溫亦稍高於烘裝。為了判斷香氣質量及含水率是否符合不同窨次烘焙的要求,烘乾過程必須經常從機口抽取茶葉樣品,檢視其香味質量及含水率,以判斷烘焙程度。這也是烘焙工藝過程中很重要的措施。
七、提花前的茶葉夾雜物處理。
特種(高級)茉莉花茶外形要求很高,不能夠有任何非茶類夾雜物和梗、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茶葉在多窨次窨制的過程中產生的非茶類夾雜物和片、末、花蒂、花蕾、花片等必須在提花前去除干凈。可採用機械和人工撿剔的辦法進行作業。要求茶葉外形勻整、潔凈不能有非本批茶葉的茶葉存在,以確保特種(高級)茉莉花茶的外形品質特徵。
八、提花。
茉莉花窨花過程中,每一窨次經烘焙後,茶葉所吸收的花香部分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逸失,部分保留在茶葉中,使成品既具茶香有花香。但是,經過烘焙的茶葉,花香鮮靈不足。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工藝上採取在最後一窨次以少量優質的茉莉鮮花與茶葉拌和後靜置6—8小時,不經通花,起花的不再經過烘焙,即行勻堆裝箱。准備提花的茶葉水分含量通常在6.5—7%范圍。因此,提花後的水分含量增長幅度,必須控制在1—1.5%,以保證成品的水分含量符合技術標准。
九、勻堆裝箱
勻堆裝箱是茉莉花茶窨制過程最後一道工序。勻堆裝箱前,先拼配小樣,經過水分、粉末等檢驗和品質鑒定符合產品規格標准時,才可按比例進行勻堆裝箱。同時抽取大堆成品樣進行理化檢驗和品質鑒定。裝箱前的空箱要逐個檢驗,確保箱內無灰塵、雜物,無異味的完全清潔的衛生條件。
② 茉莉花茶是如何製成的
福建茉莉花茶,系選用優質烘青綠茶,用茉莉花熏制而成。主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及閩東北地區。
製作花茶的條件與工藝:福建省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茉莉花遍地栽培,品種優良,花農有豐富的種植經驗,故鮮花數量和質量都居東南之冠。所選制花茶的原料烘青茶,亦產於省內的各綠茶生產區。製作花茶,須經花香養護、茶坯處理、窨花、起花、復火(轉窨)、提花、勻堆、裝箱等工序。其配花量和轉窨次數,因不同級別的茶坯而異,級別高,下花量則多,同時須掌握茶坯的吸香性能和花香的吐香性能,使時間和程度掌握得恰到好處,始能相得益彰。故每次窨花後的復火(烘乾)工序至關重要,既須排除多餘水分利於轉窨;又須避免香氣的過多損失,故工序相當精細。高級的提香,則僅用少量香花,提後篩去花渣而不復火,以提高產品的香氣鮮爽度。
福建茉莉花茶,外形秀美,毫峰顯露,香氣濃郁,鮮靈持久,泡飲鮮醇爽口,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晶綠,經久耐泡。不僅為良好的高香飲料,且有一定的葯理功效。
茉莉花茶是我國特有的香型茶,是一種再加工茶葉。其可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珠蘭花茶、梔子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金銀花茶等。但以目前市場上來說茉莉花為住,玉蘭花次之,還有少量的各種鮮花窨制的花茶。福建茉莉花茶是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約於明朝年間已開始發展,據史料記載,福建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窨制花茶的原料。
福建茉莉花茶是以烘青綠茶、玉蘭鮮花打底,配以茉莉鮮花,按配花量、窨次,加工生產的。福建茉莉花等級茶主要以烘青茶坯為主。還有以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福鼎大白毫、精針茶王、白牡丹、銀針、毛峰等各種工藝茶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茉莉清香型,純正福建茉莉花茶香氣清雅,濃郁而不帶刺激感,馥郁芬芳,鮮靈持久,富有茉莉鮮花之香感,口感柔和,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為其他花茶所不及的。
其茶葉可分為等級茶和特種花茶(或以窨次劃分)。等級茶一般是指烘青綠茶和玉蘭、茉莉鮮花作原料,有一窨一提、兩窨一提、三窨一提的加工工序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特種花茶是指經過四窨一提、五窨一提、六窨一提的加工工序,利用名優綠茶及工藝茶和優質茉莉鮮花做原料,精心加工窨制的茉莉花茶。
③ 茉莉花茶是怎麼做出來的
茉莉花茶是我國特有的香型茶,是一種再加工茶葉。其可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珠蘭花茶、梔子花茶、玳玳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金銀花茶等。但以目前市場上來說茉莉花為住,玉蘭花次之,還有少量的各種鮮花窨制的花茶。福建茉莉花茶是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約於明朝年間已開始發展,據史料記載,福建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窨制花茶的原料。
福建茉莉花茶是以烘青綠茶、玉蘭鮮花打底,配以茉莉鮮花,按配花量、窨次,加工生產的。福建茉莉花等級茶主要以烘青茶坯為主。還有以炒青、龍井大方、碧螺春、福鼎大白毫、精針茶王、白牡丹、銀針、毛峰等各種工藝茶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茉莉清香型,純正福建茉莉花茶香氣清雅,濃郁而不帶刺激感,馥郁芬芳,鮮靈持久,富有茉莉鮮花之香感,口感柔和,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為其他花茶所不及的。
其茶葉可分為等級茶和特種花茶(或以窨次劃分)。等級茶一般是指烘青綠茶和玉蘭、茉莉鮮花作原料,有一窨一提、兩窨一提、三窨一提的加工工序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特種花茶是指經過四窨一提、五窨一提、六窨一提的加工工序,利用名優綠茶及工藝茶和優質茉莉鮮花做原料,精心加工窨制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主要銷往我國的華北、東北、華東等地,目前全國各地均有銷售,而且年銷量逐年大幅增長。
④ 茉莉花茶工藝流程
上等茉莉花茶須經抄伺花、篩花、茶胚處理、窨花、起花、復火(轉窨)、提花、勻堆、反復多次後裝箱等百道以上工序。
窨制就是讓茶胚吸收花香的過程。花茶的窨制是很講究的,有四窨一提,六窨一提,九窨一提之說,就是說做花茶,用早春優質 綠茶做原料,但鮮花卻要用4-9批,才能讓綠茶充分吸收花的香味,綠茶吸收完鮮花的香味後,茶花分離就篩出廢花渣,所以高檔的花茶沖泡多次都有香味。還有高檔的花茶是不見有什麼花朵的,最多隻是用少量來做點綴,而低檔的花茶是不經鮮花窨制或窨制的次數較少,然後買來人家吸收過香味後的廢花渣拌入綠茶中,讓人誤認為是好的花茶,看上去花特多,但一兩沖就沒有香味了。
例:四窨一提要2.5斤茉莉鮮花比1斤干茶,加工生產過程超過一個月。早春三月份的綠茶,要到八九月份,伏天茉莉花才開始生產,半年時間才能成品。所以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工序是最復雜、最耗時的。
需要福州茉莉花茶嗎?
⑤ 茉莉花茶的製作方法
教你在家製作自己茉莉花茶
茉莉花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也是很多女性內朋友喜歡的花卉容之一,很多人家中種有茉莉花,茉莉有著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可以用來飲食,還可用於茉莉花茶的製作,那麼在家我們如何自製茉莉花茶?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來自製茉莉花茶呢?
第一種:茉莉花的花期可以有3次,澆水要充足。通常澆水宜在早晨進行,每2天1次。待白色花苞開啟並飽滿時,用花剪把它剪下來。剪時要帶著嫩枝一起剪下,這樣可以促進新枝生長得更加茂盛。因為茉莉一株可以開很多朵花,待把剪下來的花積攢起來。放到盤中送入烤箱加熱,3分鍾後拿出,茉莉的香味已經漸漸飄出。
茉莉花茶
第二種:採摘吐香正濃的茉莉花放入盒內(50克茶葉約需10-20朵花),與茶葉混和均勻,不要蓋蓋,使其自然完成茉莉花吐香與茶葉吸香過程。大約一個整天時間以後,把花從茶葉中揀出來,再將茶葉於火上烘熱去潮,冷卻後即成茉莉花茶。焙乾後的茉莉花留在茶葉內也可以。如欲茶葉香氣更濃些,以上過程可以反復進行若干次。
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用自己烘製的茉莉花泡一杯茶,喝上一口,味道和感覺一定別有滋味在其中。
⑥ 茉莉花茶的製作工序
茉莉花茶的製作方法可以總結為以下7個步驟:
一.花茶的窨制原理和程序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過程主要是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過程。茉莉鮮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學變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溫度、水份、氧氣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質,隨著生理變化,花的開放,而不斷的吐出香氣來。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隨著吸香同時也吸收大量水份,由於水的滲透作用,產生了化學吸附,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茶湯從綠逐漸變黃亮,滋味有淡澀轉為濃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製程序:花茶的窨制傳統工藝程序:茶胚、花拼和 堆窨 通花 收堆 起花 烘焙 冷卻 轉窨或提花 勻堆、 裝箱。 二.茶胚處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略)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准樣品拼配而成。 1、乾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經過乾燥處理。目的:高檔茶胚在於散發水悶氣、陳味;中低檔茶胚在於降低粗老味、陳味等,顯露出正常綠茶香味,有利於花茶的鮮純度提高。烘乾機溫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檔茶胚在100—110℃,中低檔茶胚可在110—120℃。傳統工藝要求烘後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產生火焦味,影響花茶品質。 2、冷卻:茶胚復火後一般堆溫較高,在60—80℃,必須通過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梢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太高進行窨制,影響茉莉花生機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質,茶胚溫度越低越好,這樣窨制拼和後,使堆溫上升慢些,相對的延長32—37℃的堆溫時間,有利於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質量。 三.鮮花養護 茉莉花是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採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採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1、攤涼:鮮花進場適應及時驗收過磅,按級分堆,攤涼(等級標准詳見附後)。目的是:鮮花在運送過程由於裝壓,呼吸作用產生熱量,不易散發,使花溫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過40℃。不利鮮花生理活動,必須迅速攤涼,使其散熱降溫,恢復生機,促進開放吐香。攤涼場地必須通風干凈,攤涼時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氣溫高時,可用輕型風扇吹風;雨水花,更要薄攤,吹風,蒸發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後,才能堆積養護。 2、鮮花養護:目的在於控制花堆中的溫度,使鮮花生機旺盛,促進開放猛烈吐香。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7℃,因此,氣溫低於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CO2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氣溫高時要薄攤、翻動、通氣,防止堆溫過高鮮花變質,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節,由於氣溫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時還用布蓋住,保持堆溫,促進鮮花開放。 3、篩花:鮮花開放率在60%左右時,即可篩花,篩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正氣。鮮花篩後應按預定的各批配花量過磅分號堆放,若開放度不夠應繼續養護。鮮花使用:一號花用於提花、轉窨和高級茶頭窨;二號花用於頭窨。若有一、二號花用於同批茶時,則先用一號,後用二號,不得混用,要分開窨。 4、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蘭鮮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蘭鮮花1kg)於茶胚先拼和進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時,同時拼如玉蘭鮮花,但用量不易過多,多了容易引起「透蘭」;有的在提花時再用少量玉蘭鮮花與茉莉花拼和在一起進行提花(用量0·3—0·5%)。 四.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個因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份、厚度、時間。 五.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總量1/3—1/5,平攤在干凈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面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再用鐵耙從橫斷面由上至下扒開拌和。茶胚和鮮花邊拌邊按箱窨、屯窨、塊窨方法進行「窨花」。 茶、花拼和後,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規格46×43×43cm即二號標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適用於窨花量少或特種花茶。每箱窨茶量約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疊放,以利空氣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圍成圓圈把茶花拼和後堆放在圓圈內窨花叫囤窨,適用於中批量生產,囤直徑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後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塊狀窨花叫塊窨或堆窨,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堆成長方形,寬1—1·2M,長根據場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採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層,厚度約1cm,達到鮮花不外露,以減少花香散失,這一操作稱為「蓋面」。 在自然條件和正常溫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可達24小時。鮮花和茶葉拼和窨只時,由於花在茶中被壓,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礙,鮮花生機縮短,吐香持續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從觀察和測試可以看出,茉莉花開始吐香以後5小時內為吐香旺盛期,此時,呼吸作用強度大,干物質損耗也多,芳香油的揮發也猛烈,所以吐香濃烈時,花和茶一定要及時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氣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開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讓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個窨制工藝技術的關鍵。 六.散通花熱 通花散熱的目的:一是散熱降溫;二是通氣給氧,促進鮮花恢復生機,繼續吐香;三是散發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通花根據在窨品堆溫、水份和香花的生機狀態來掌握的,從窨花到通花時間頭窨5—6小時,逐窨次縮短半小時。收堆時間主要視堆溫下降達到要求即可收堆(詳見附表),通花散熱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開攤涼,從堆高30—40cm,扒開薄攤堆高10cm左右,每隔15分鍾,再翻拌一次,讓茶堆充分散熱,約1小時左右堆溫達到要求時,就收堆復窨,堆高約30cm,再經5—6小時,茶堆溫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調狀,色澤由白轉微黃,嗅不到鮮香,即可起花。 七.起花 在窨時間達10—12小時,花將失去生機,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氣到達一定狀態時,必須立即進行起花,用起花機把茶和花分開,即叫起花。起花順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後起,同窨次先高級茶,後低級茶」。如不能及時起花,則在水熱作用下,花渣變黃熟呈現悶黃味、酒精味,影響花茶質量。若當天窨制數量多,在短時間內來不及起花,必須將花堆扒開散熱。 1、根據在窨品的堆溫,掌握適時起花。頭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溫超過時,若時間還未到,必須進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熱。 根據在窨品水份,掌握適時起花: 頭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後做到茶葉中無花蒂、花葉;花渣中無茶葉。停機後,篩網必須清掃干凈,起花後的濕茶要薄攤散熱防止水燜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於排除多餘水份,保持適當的水份含量,適應下一工序轉窨、提花或裝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決這個矛盾,主要靠正確掌握烘乾熱風的溫度,和烘後茶葉水份含量。控制茶葉水份含量調節烘焙溫度如下: 烘後茶葉必須充分攤涼,有的利用長時間輸送,有的用攤涼機進行,但禁用強風吹,造成香氣不必要散失,攤涼後的茶葉溫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過40℃。 3、壓花 壓花是利用起花後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檔茶葉,目的在於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來壓低低檔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 花要做到及時迅速,做到邊起花邊壓花。 (2)提花的花渣仍潔白香氣純正吐香能力尚強,可壓中檔茶葉,其餘正常花渣供低檔茶壓花,但腐熟變黃、臭的花渣不能用來壓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葉一般用40—50kg花渣,壓一次可抵5kg的鮮花配花量。 (4)壓花時間,掌握在4—5小時,不宜過長,太長造成宿燜味、酵味和其他異味, 應及時起掉花渣,茶也必須及時烘焙。 4、 提花 提花目的在於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操作同窨花。 (1)提花用朵大潔白香氣濃烈的一號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後堆窨,由於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葉用6—10kg花)窨花時間短(堆窨時間6—8小時),堆溫不高不必進行通花。
⑦ 茉莉花怎麼泡
茉莉花沖泡技巧
1、備具:
一般選用白色的有蓋瓷杯或蓋碗。如果沖泡工藝造型特殊的茉莉花或高級茉莉花,為了更好欣賞其美態,應選用玻璃蓋杯或茶壺。
2、時間:
每泡沖泡時間為3—5分鍾左右,一般沖泡三次。
3、水溫:
沖泡茉莉花的水溫控制在80—90攝氏度為佳,不宜過高。
4、注水:
第一泡注入開水時應該低注,沖泡壺口緊靠茶杯,直接注於茶葉上。第二泡應採用中斟,壺口稍離杯口注入開水。第三泡應採用高沖的注水法,壺口離茶杯口稍遠沖入沸水。
5、細酌:
飲用時將茶湯在口中稍作停留,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6次,充分與味蕾接觸,細細品嘗其滋味後再咽下。
茉莉花的沖泡步驟
1、燙具
沸水高沖茶杯、茶托等,燙洗一遍茶具。
2、置茶
用茶匙取3-5克茉莉花,置入茶杯。
3、沖泡
注入開水覆蓋茉莉花,至茶杯八分滿,蓋上杯蓋靜置3-5分鍾。
4、聞香
茉莉花茶經沖泡好後,即可拿起茶杯,揭開杯蓋,聞其香氣。
5、品飲
聞香過後,待茶湯稍涼適口時,即可細細品飲。
⑧ 茉莉花茶是用什麼做的
茉莉花茶的做法:
1、原料:精品烏龍茶、新鮮茉莉花。
2、為了讓茶葉完全沖開。並避免化學物質殘留,採用專用濾網。左邊為傳統不織布茶包,右邊為茉莉花茶濾網茶包。
3、製作茉莉花茶,晚上8點左右才能開始,因花蕾那時才開始綻放,首先要先鋪上作業用的白布,然後在白布上鋪上茶葉。
4、在茶葉上鋪上茉莉花。
5、接著又是一層茶葉,然後又是一層茉莉花。
6、這樣茶葉會把茉莉花的清香和甜汁吸進去。將茶和茉莉花翻轉5次作用,待茉莉花謝了,茶葉會變的有點濕潤,這是將茉莉花挑出來,將茶送進烘焙,香氣撲鼻的茉莉花茶就這樣做出來了。
茉莉花茶的功效:
1、可預防蛀牙 飲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還可防治齲齒。這是因為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難溶於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的防酸杭齲能力。
2、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
3、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喝茉莉花茶的禁忌:
1、平時情緒容易激動或比較敏感、睡眠狀況欠佳和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另外,晚上喝茶時要少放茶葉,不要將茶泡得過濃。
2、喝茶的時間最好在晚飯之後,因為空腹飲茶會傷身體,尤其對於不常飲茶的人來說,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
⑨ 茉莉花茶怎麼製作的
【茉莉花茶的製作過程】
(一)花茶的窨制原理和程序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過程主要是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過程。茉莉鮮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學變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溫度、水份、氧氣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質,隨著生理變化,花的開放,而不斷的吐出香氣來。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隨著吸香同時也吸收大量水份,由於水的滲透作用,產生了化學吸附,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復雜的化學變化,茶湯從綠逐漸變黃亮,滋味有淡澀轉為濃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製程序:花茶的窨制傳統工藝程序:茶胚、花拼和
堆窨
通花
收堆
起花
烘焙
冷卻
轉窨或提花
勻堆、
裝箱
(二)茶胚處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略)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准樣品拼配而成。
1、乾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經過乾燥處理。目的:高檔茶胚在於散發水悶氣、陳味;中低檔茶胚在於降低粗老味、陳味等,顯露出正常綠茶香味,有利於花茶的鮮純度提高。烘乾機溫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檔茶胚在100—110℃,中低檔茶胚可在110—120℃。傳統工藝要求烘後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產生火焦味,影響花茶品質。
2、冷卻:茶胚復火後一般堆溫較高,在60—80℃,必須通過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梢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太高進行窨制,影響茉莉花生機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質,茶胚溫度越低越好,這樣窨制拼和後,使堆溫上升慢些,相對的延長32—37℃的堆溫時間,有利於鮮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質量。
(三)鮮花養護
茉莉花是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採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採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1、攤涼:鮮花進場適應及時驗收過磅,按級分堆,攤涼(等級標准詳見附後)。目的是:鮮花在運送過程由於裝壓,呼吸作用產生熱量,不易散發,使花溫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過40℃。不利鮮花生理活動,必須迅速攤涼,使其散熱降溫,恢復生機,促進開放吐香。攤涼場地必須通風干凈,攤涼時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氣溫高時,可用輕型風扇吹風;雨水花,更要薄攤,吹風,蒸發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後,才能堆積養護。
2、鮮花養護:目的在於控制花堆中的溫度,使鮮花生機旺盛,促進開放猛烈吐香。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7℃,因此,氣溫低於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CO2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氣溫高時要薄攤、翻動、通氣,防止堆溫過高鮮花變質,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節,由於氣溫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時還用布蓋住,保持堆溫,促進鮮花開放。
3、篩花:鮮花開放率在60%左右時,即可篩花,篩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正氣。鮮花篩後應按預定的各批配花量過磅分號堆放,若開放度不夠應繼續養護。鮮花使用:一號花用於提花、轉窨和高級茶頭窨;二號花用於頭窨。若有一、二號花用於同批茶時,則先用一號,後用二號,不得混用,要分開窨。
4、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蘭鮮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蘭鮮花1kg)於茶胚先拼和進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時,同時拼如玉蘭鮮花,但用量不易過多,多了容易引起「透蘭」;有的在提花時再用少量玉蘭鮮花與茉莉花拼和在一起進行提花(用量0·3—0·5%)。
(四)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制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個因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份、厚度、時間。
(五)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總量1/3—1/5,平攤在干凈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面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再用鐵耙從橫斷面由上至下扒開拌和。茶胚和鮮花邊拌邊按箱窨、屯窨、塊窨方法進行「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