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酮香料發展史
❶ 香料的歷史
國內
香料歷史悠久,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農時代,就有採集植物作為醫葯用品來驅疫避穢。當時人類對植物中揮發出的香氣已很重視,聞到百花盛開的芳香時,同時感受到美感和香氣快感;將花、果實、樹脂等芳香物質奉獻給神,芬芳四溢而達到完美的宗教境界。因此,上古時代就把這些有香物質作為敬神明、祭祀、清凈身心和喪葬之用,後來逐漸用於飲食、裝飾和美容上。在夏商周三代,對香粉胭脂就有記載,張華博載「紂燒鉛錫作粉」,《中華古今注》也提及「胭脂起於紂」,久雲,「自三代以鉛為粉,秦穆公女美玉有容,德感仙人,肖史為燒水銀作粉與塗,亦名飛雲丹,傳以笛曲終而上升」,可見脂粉一類產品早在三代已使用。春秋以後,宮粉胭脂在民間婦女中也開始使用。阿房宮賦中描寫宮女們消耗化妝品用量之巨,令人嘆為觀止。「齊民記要」記有胭脂,麵粉,蘭膏與磨膏的配製方法。
漢代初期,罕見的外來香料傳入中國,但漢朝的皇後都因崇尚儉朴而不輕易使用香料,最晚直到東漢班固時期,歷史上才明確記載蘇合香等香品傳入中國。漢代以後,透過西域陸路的交通貿易,以及與外國之間往來的影響,
香料東傳的路線,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一、中亞經由天山南北路的絲路到中國;
二、從羅馬帝國經印度、中亞到西藏;
三、經中亞到青海、新疆進入河西走廊;
四、從中亞、印度等地,經緬甸進入中國雲南;
五、從中亞、印度等地,經緬甸進入四川成都等路線,然後再到中國各地。
不論香料東傳是哪一條路線,都是路途相當遙遠而艱辛,所能攜帶的香料數量也極為有限。直到海上貿易興起,來自南洋、印度或是羅馬等地的香料才開始大量輸入中國。明末以後,海外貿易盛行,各種香料由海上船舶大量運入中國,民間各種合香、線香等製作盛行,使用方式更為多元,使用香料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國外
國外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於1987年發掘,發現美麗的油膏缸內的膏質仍有香氣,似是樹脂或香膏。2011年可在英國博物館或埃及開羅博物館看到。僧侶們可能是主要的採集、製造和使用香料者。
埃及人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時,用香油或香膏,認為有益於肌膚,當時用的可能是百里香、牛至、沒葯、乳香等,而以芝麻油、杏仁油、橄欖油為介質。麝香用得也很早,約在公元前500年。公元七世紀埃及文化流傳到希臘、羅馬後,香料成為貴重物品即貴族階級的嗜好品,為了從世界各地尋求香料及辛香料,推動了遠洋航海,促進了新大陸的發現,對人類交通史大有貢獻。
《聖經·舊約·埃及記》第30章記載:「請你取用香料,即蘇合香、沒葯、楓子香、純乳香,各種香料必須重量相同,然後按照製造香料的技術製造熏香。」文中提到的香料都是由樹脂等天然物質製成的,其中有些香料至今還在使用。在同一章中還有關於製造香油的記載,所用原料是液體沒葯、肉桂、桂枝和橄欖油。
隨著香料需求量的增加,草根樹皮不便處理和運輸,花類也無法四季供應。因此到中世紀時,阿拉伯人開始經營香料業,並用蒸餾法從花中提油,較著名的是玫瑰油和玫瑰水。中世紀後,亞歐有貿易往來,香料是重要物品之一。中國香料也隨絲綢之路運往西方。
1370年最古老的香水即「匈牙利水」問世,這也是用乙醇提取芳香物質的最早嘗試。開始時,可能只是從迷迭香一個品種蒸餾所製得,其後則含有薰衣草和甘牛至等。這時的調香比以前原始的用純粹的天然香料植物來調香前進了一大步,已有辛香、花香、果香、木香等精油和其他香料植物精油、香膏等供調香者使用,香氣或香韻也漸趨復雜。1670年馬里謝爾都蒙創造成含香的粉,叫「La Poudre a la Marechale」聞名有兩個世紀之久,這也視為一種新的香精配方的典範。十七世紀中發現了不但使用了天然植物精油於調香,而且還應用了天然動物香料,1708年倫敦調香師查爾斯李利製成了一種含香的鼻煙,它含有「龍涎、橙花、麝香、靈貓香和紫羅蘭」綜合性的香氣。1708年著名的古龍水(Eau de cologne 亦稱科隆水)問世了,它原來的目的是要具有清毒殺菌性,但由於它帶有令人感興趣的而又協調的柑桔香氣和葯草香就很快地、普遍地被人們用作為漱用水,這種香型流行極廣,葯草香普及世界各地,至今仍然風行不衰,並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這確是一種極為成功的調香創作。
在十八世紀以前,調香師們所能得到的只是大自然所提供的天然動植物香料。配製的香水和香精,雖然比原始調香有所進步,但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稱之為「自然派」 調香。
進入十九世紀後,隨著有機化學、合成香料工業的迅速發展許多新的香料相繼問世,調香師的想像力越來越豐富,調香也逐漸由自然派向真實派、印象派、表現派、表現派與真實派相結合發展,它還在不斷向前發展,有待於人們繼續摸索、創新。最早製造合成香料是在1834年,人工合成了硝基苯。不久人們發現了冬青油的主要成分是水楊酸甲酯,苦杏仁油的成分是苯甲醛,並且用化學方法合成了這些香料。1868年合成了乾草的香氣成分香豆素,1893年合成了紫羅蘭的香氣成分紫羅蘭酮,這些化合物作為重要的合成香料陸續進入市場。
現代形態的香水是從十九世紀後半期,在法國南部創辦了香料公司以後才開始進入市場的。但香水在當時是一種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只供上層社會婦女社交時使用,香料公司得到宮廷的支持和保護。
合成香料工業、天然香料工業即精油工業、調合香料工業及食品香料工業總稱香料工業。精油工業主要是處理從植物中採取的精油。採油的方法有:水蒸汽蒸餾法、壓榨法、萃取法、超臨界萃取法等。大部分精油作為香原料不加處理而直接使用,但有時也把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分離出來使用,並且有的主要用作合成香料的原料。
合成香料隨著用量的不斷增加,需要大量廉價而且能夠保障供給的原料。合成香料工業使用的原料,在天然精油方面主要是香茅油、松節油,在化學製品方面主要是乙炔、丙酮、異戊二烯。新的合成香料的研製也不斷取得進展。主要是通過氧化、還原、縮合、重排、分解、酯化等化學反應來製造。在精製香料時不是單純提高純度就可以了,除去其中含有的微量的帶有異臭的物質非常重要。
❷ 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中含有C=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確;
B.中間體X中含C=C和-CHO,均能與氫版氣發生加成反應權,則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故B錯誤;
C.維生素A1為多個碳原子的烯醇,與鹼不反應,則不溶於NaOH溶液,故C錯誤;
D.β--紫羅蘭酮與中間體X的分子式不同,相差1個CH2原子團,則不是同分異構體,故D錯誤;
故選A.
❸ β-紫羅蘭酮是存在於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種天然香料,它經多步反應可合成維生素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β-紫羅蘭酮中含有碳碳雙鍵,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確;
B.由結構簡式可專知1個分子中含14個碳原屬子、22個H原子,1個O原子,則分子式為C14H22O,故B正確;
C.維生素A1含有醇羥基,不與鹼反應,則不能溶於NaOH溶液,故C錯誤;
D.1mol中間體X轉化含有2molC=C和1mol-CHO,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1mol中間體X最多能與3molH2發生加成反應,故D錯誤;
故選AB.
❹ 合成香料的發展歷史
合成香料工業創始於19世紀末。早期從天然產物中所含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苯甲醛、香莢蘭豆中的香蘭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工合成香料並實行工業化生產。稍後,紫羅蘭酮和硝基麝香等的出現,也是合成香料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由於天然精油生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加上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合成香料發展迅速,一些原來得自精油的萜類香料如芳樟醇、香葉醇、橙花醇、香茅醇、檸地醛等已先後用半合成法或全合成法投入生產,產量相當可觀。此外,還有一系列在自然界未曾發現的新型香料如鈴蘭醛、新鈴蘭醛、五甲基三環異色滿麝香等陸續出現。這類香料對新香型香精的調配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品種不少於2000種 。
❺ 紫羅蘭酮是香精還是香料
香料,它只是一種單體啊,香精一般是數種香料的混合物
❻ 人工合成香料誕生於何時何地
合成香料工業創始於19世紀末。早期從天然產物中所含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苯甲醛、香莢蘭豆中的香蘭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工合成香料並實行工業化生產。稍後,紫羅蘭酮和硝基麝香等的出現,也是合成香料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由於天然精油生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加上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合成香料發展迅速,一些原來得自精油的萜類香料如芳樟醇、香葉醇、橙花醇、香茅醇、檸地醛等已先後用半合成法或全合成法投入生產,產量相當可觀。此外,還有一系列在自然界未曾發現的新型香料如鈴蘭醛、新鈴蘭醛、五甲基三環異色滿麝香等陸續出現。這類香料對新香型香精的調配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品種不少於2000種。
❼ 紫羅蘭酮的原理
α和β體可利抄用其衍生物襲的溶解性質不同分離。β-紫羅蘭酮的縮氨基脲溶解度極小,可用於分離提純β體。母液中的粗α-紫羅蘭酮縮氨基脲可用稀硫酸使它轉回成酮,再變成肟進行純化。α -紫羅蘭酮肟冷卻到低溫時析出結晶,而β-紫羅蘭酮的肟則為油狀物,藉此得以分離。
α和β體也可利用其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的性質不同分開,即β體的加成物在水蒸氣蒸餾時分解,故可蒸出β體,留下的是α體加成物,可用鹼處理再生成α體;或者將亞硫酸氫鈉加成物溶液以食鹽飽和,使α體加成物沉澱,而β體加成物則留在溶液中,分別再生得α和β-紫羅蘭酮。
紫羅蘭酮可用檸檬醛與丙酮在鹼性條件下縮合,得到假性紫羅蘭酮,如用路易斯酸或80%磷酸處理,主要得到動力學產物α-紫羅蘭酮;如用強酸,例如濃硫酸和在較劇烈條件下處理,則得熱力學產物β-紫羅蘭酮。α-紫羅蘭酮用於香料,β-紫羅蘭酮用於合成維生素A。
其合成分為全合成和半合成,半合成從檸檬醛出發和丙酮進行反應生成假性紫羅蘭酮,再環化合成紫羅蘭酮。全合成由小分子出發合成紫羅蘭酮。
❽ 紫羅蘭酮的用途
GB 2760—96規定為暫時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