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野長城杜鵑花

野長城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1-12-22 04:00:08

Ⅰ 中國神話中掌管花的神仙叫什麼的

望採納: (一)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據《淮南子》所言,統領群花,司天和以長百卉的花神叫女夷,也叫花姑。

明人馮應京《月令廣義·歲令一》雲:「女夷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為花神。」這里說到了漢族民間信奉的兩位花神,頗有點來歷。女夷本是神話中主宰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訓》雲:「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獸草木。」高誘註:「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也。」在後代的流傳中,女夷不知為何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專司百花的女神,與其「主春夏長養」的神職終歸還是關系密切,只不過許可權縮小了許多,僅只為花神一職。

據《中國民間俗神》一書記載:花姑本是一個種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躍而為花神。《月令廣義·春令》又雲:「春圃祀花姑。《花木錄》:魏夫人弟子,善種花,號花姑。」花姑在種花上有所建樹,被以種花為業的花農奉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說花姑名叫黃令微,臨川人,是個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卻仍像個處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撫州並山的靜室、臨川的壇宇這兩處已經荒蕪了的勝跡整修一新,魏夫人聞知後,托夢給她,詳加教誨,花姑得魏夫人教授傳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記》亦有詳細記載。
女夷、花姑兩人,一神一人,都與花有關聯,而被奉為花神,至於說兩人為魏夫人的弟子,則為後世附會之說。花神掌管世間的花開花謝,還是百花的保護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廣記·神仙·殷天祥》引《續仙傳》載,唐代闊州鶴林寺院內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鵑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滿樹,爛漫如錦。這株杜鵑花,據傳是一百年前由外國僧人從天台山移植到鶴林寺的。寺僧對其愛護有加,圍上欄桿,又將院內鎖閉,時常有人從門縫窺見三位紅裳艷麗的女子在花樹下遊玩。有人偶爾進院折枝摘花,就會受到那三個女子的懲罰,俗傳女子為花神。節度使周寶准備重陽節去鶴林寺,對道士殷天祥說:「鶴林之花,天下奇絕。道人能使它重陽節開花嗎?」殷天祥回答說能,便在重陽節前二天住進鶴林寺,半夜有女子來敲門說:「你想要杜鵑花開是嗎?」殷天祥問其何人,女子說:「我乃上天派來保護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間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宮閬苑,現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讓花開一次。」說完,女子忽然不見。來日晨起,杜鵑樹上已綻出花蕾,重陽節那天,滿樹鮮花爛漫如春。消息傳開,周寶和全城人都驚訝萬分,紛紛前往觀賞。沒過幾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無落花。明人馮夢龍《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說「惜花致福,損花折壽」,花農秋先愛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當他受到宦家子弟張委的欺侮時,花神便以張委「損花害人,奏聞上帝」,上帝「奪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雲成了仙,做了專管人間百花的護花使者。
正月梅花花神-----據說是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於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一說是明代戲曲牡丹亭中柳夢梅,在夢中,他在梅花樹下遇見為情而死的杜麗娘,其後杜麗娘還魂與柳夢相結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緣。二月杏花花神-----據說是鍵人氏,他教人取棗杏之火煮食。一說為楊玉環,安祿山之亂平息後,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後人以楊玉環為杏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據說是北宋楊家將之一的楊延昭,他守邊二十年,屢破契丹軍。可能是他抵緊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驅逐凶禍一樣,故獲封為桃花花神。一說為唐朝詩人崔革,因為他曾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四月牡丹花神-----據說為曾寫下多首牡丹詩的唐代詩仙李白。五月石榴花神-----據說為從西域取回石榴的張春。一說為鍾馗,因石榴花開時正籍端午,每家多貼鍾馗以辟邪,於是石榴花和鍾馗拉上關系。六月荷花花神-----據說為西施曾在蘇州錦帆徑留下采蓮的故跡。七月玉簪花神-----據說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因為她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於鬢旁。八月桂花花神-----據說是五代的竇禹鈞。他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皆為達官顯臣,放他們父子被譽為「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說為西晉荊州史石崇的愛妻綠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趙正司馬倫的同黨孫秀曾想奪綠珠為妻,致石崇為趙王所殺,綠珠墮樓殉情。人們以桂花之散落喻綠珠,並封她為桂花花神。九月菊花花神-----據說為陶淵明,這位東晉田園詩人以菊花為友,曾寫下很多詠菊的詩句。以這位高節的隱士作為花之隱逸者的代表,最是恰當不過。十月蘭花花神-----據說為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曾以蘭蕙自喻。他深愛國家,但見朝政腐敗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無法實現而投淚羅江自盡。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據說指洛神。由於水仙花生於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水仙花花神。十二月臘梅花神---據說是宋代的蘇東坡及黃庭堅。因為他們倡議將黃梅改稱為臘梅。 (二)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壽陽公主)
「一樹開來冰雪香,誰家新拭歲寒妝?時人不識恆伊曲,信指花神是壽陽。」
雪花飄飄,歲寒早春時,梅花疏影橫斜的天地,當真宛如仙境。梅花是農歷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潔、一身傲骨為世人所鍾愛。梅花的花神相傳是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壽陽公主天生麗質、清純脫俗,最愛賞梅。某年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里梅花林賞梅,一時睏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隨一陣香艷春風,梅花繽紛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輕輕落在她的額中央,留下五片淡紅色的痕跡。壽陽公主醒後,宮女都覺得原本就清麗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幾分迷人的風姿。於是紛紛仿效,以梅花印在額頭上,稱為「梅花妝」。大家都說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展嬌媚(花神楊貴妃)
「柔似淺雲初照水,嬌如粉蝶撲流霞。一從雨露承恩後,管領春風獨此花。 」
杏花屬木本薔薇科落葉樹,花朵嬌小可愛,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麗。農歷而月又稱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時,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動人。
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兵變,玄宗不得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當時,眾人將楊貴妃的屍體懸掛在佛堂前的杏樹上。平亂之後,玄宗派人取會屍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後,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笑春風(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妝翠黛顰,無言有淚不禁春。花開未是息亡日,偏累纖腰薄命身。」
同屬木本薔薇科的桃花盛開與農歷三月,一般又稱為桃月。桃花姿態優美,花朵豐腴,色彩艷麗,長被譽為美人,盛開時明媚如畫,猶如仙境,乃有所謂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傳是春秋時代楚國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乘機偷偷出宮去找息侯,息侯自殺,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就立伺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貴(花神李白)
「春風搖盪羽衣開,未肯瑤池一處栽。皇令欺時花不發,去留誰奪百花魁? 」
牡丹,開於農歷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濃色艷,有富貴之枝,而對牡丹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愛其國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傳說眾多,或說貂嬋,或說麗娟(漢武帝的寵妃),但是以李百最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與李白進宮寫三章《清平樂》: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五月石榴艷如燃(花神鍾馗)
「烈日燒成一樹彤,萬花攢動火玲瓏。高懷不與春風近,破腹時看肝膽紅。」
俗稱農歷五月是榴月,五月盛開的石榴花,艷紅似火,有著火一般的光輝,因此許多女子都喜歡榴花戴在雲鬢上,增添嬌艷。
石榴花的花神傳說是鍾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民間傳說的「鬼王」鍾道,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鍾道,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剛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驅鬼除惡的鍾道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羅舒,落月紛紛過眼虛。搖曳芳魂雲水畔,蓮歌飛入五湖居。 」
農歷六月俗稱荷月,荷花既蓮花。蓮花生於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且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們喜愛。
蓮花的花神相傳是絕代美女西施。傳說中。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是賣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開時,西施常到鏡湖采蓮,也許因為西施曾是六月時節的采蓮女,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於是就自然成為蓮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傾城傾國身,幽姿獨立漢家門。金風甫動即歸去,懶共寒蟬泣曉昏。 」
蜀葵,植株修長而挺立,開於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嬌媚,顏色五彩斑斕,其中,黃蜀葵又稱為秋葵,在詩經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黃菱葵。秋葵是一種朝開暮落的花,一般人說的「昨日黃花」,就是以秋葵為寫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傳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曾為他寫一極其動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由於李夫人極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人團圓(花神徐惠)
「纖雲照影夜流丹,無那清風點粟盤。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宮飛去不須看。 」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於岩領間,花族開與葉腋,黃色或黃白色,香氣極濃。八月桂花香,因此農歷八月又稱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傳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與湖州長城,自小就聰慧過人,五月大就會說話,四歲就能讀論語,八歲能寫詩文。因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宮中,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二十四歲就以身殉情。後世就封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閑情致(花神陶淵明)
「本無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縱使狂風直吹折,黃花休作落花吟。」
農歷九月的深秋時分,正是菊花開得最艷的時候,因此又稱為菊月。
在菊花這個璀燦的香國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龍飛風舞,有的瑰麗如彩虹,有的潔白賽霜雪,相當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傳是陶淵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潔,在群芳中備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喜愛,更為菊花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屬了。

十月芙蓉如夢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歸,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悵未因霜月冷,人間終是負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蓮,因花「艷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種花色朝白暮紅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屬落葉灌木,開在霜降之後,農歷十月就可以在江水邊,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與瀟灑脫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傳是宋真宗的大學士石曼卿。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後,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因為在眾多傳聞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傳最廣,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樂曲以笙吹奏出縹緲的樂音,引人進入芙蓉仙鄉中。中阮優美的旋律,寫出芙蓉城內朵朵湛放的嬌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絢麗非常。

十一月山茶香萬家(花神白居易)
「行來何處濕青衫?雨自飄零花自酣。沉醉東君呼不起,一枝紅淚在江南。 」
茶花開放在寒風細雨的農歷十一月,花朵五彩繽紛,有大紅,粉紅,紫白,純白等。百的色勝玉,紅的如火燃燒淡赤。萬紫千紅,飄香吐艷,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幾分愉悅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傳說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詩人,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備受稱贊而聞名於世。傳聞中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許是詩人不畏強權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風細雨吧。
樂曲在琵琶化成的點點寒風中,進入了雲南的山水間。二胡緩緩而出,如微寒的細風輕輕吹拂著山茶綠葉。竹笛明亮的音色,彷彿山茶花自綠葉中吐蕊,朵朵艷麗。

臘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盞銀台碧玉莖,白雲魂魄水仙名。靈根原在瀟湘側,夢逐蒼梧月色清。 」
水仙別名金盞銀台。水仙開於蠟梅之後、江梅之前,為冬令時花,花如其名,綠裙、青帶,亭亭玉立於清波之上,素潔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開,超塵脫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傳是娥皇與女英。據說,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二人同嫁給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後來,舜在南巡崩駕,娥皇與女即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人也成為蠟月水仙的花神了。
樂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古箏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猶如凌波仙子的仙姿。高胡柔細的音色,畫出水仙的碧葉如帶,芳花似杯。雅潔恬靜的旋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愛,動人心懷。

Ⅱ 百里杜鵑節是哪天

舉辦時間:2012年4月8日------2012年4月22日 2012年貴州第七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及2012年中國•貴州國際百里杜鵑花節旅遊商品暨美食文化節 「相約花海、浪漫杜鵑」一年一屆的中國•貴州國際百里杜鵑花節「杜鵑花都」旅遊商品暨美食文化節即將拉開序幕,國際杜鵑花節名點名小吃及旅遊商品展銷大會是畢節地區行署為了發掘全區飲食文化,推動全區旅遊商品,打造城鎮飲食文化新亮點,促進全區旅遊商品業持續、快續、健康發展。 由有畢節主辦、黔西縣貴州鑫德瑞貿易有限公司協辦的2012年中國•貴州百里杜鵑花節名點名小吃及旅遊商品展銷大會在遊客在賞花的喜悅心情中緩緩揭開序幕,堅持本次大會一定能讓遊客一飽眼福、二飽口服,商家高興投資、滿意回報的效果。 參展內容: 1、美食類:地方小吃,全國特色小吃,異國風味小吃 2、食品類:干海產品,調味品,土特產品,南北干貨產品等 3、旅遊產品類:字畫,珠寶玉器首飾,根雕,陶瓷,奇石等 4、服裝類:服裝服飾,床上用品,鞋,帽等。 5、保健品類:保健食品,保健飲料,保健電器產品等 舉辦時間:2012年4月8日------2012年4月22日 (15天) 舉辦地點:黔西縣東橋路全路段(繁華中心) 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畢節地區大方、黔西縣交界處,因整個天然杜鵑林帶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100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有「地球的綵帶、世界的花園」的美稱。地方的人文景觀都很好,確實是一個遊玩的好地方。 交通概況: 從貴陽到黔西縣城約120公里,行車三個半小時,車費15-20元/人,如果乘計程車的話約150元。黔西縣至景區金坡鄉還有27公里,每天從縣城車站發有到該區的班車,中巴車費5-10元,微型車20元/輛。 景點簡介: 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貴州百里杜鵑林的爛漫與輝煌。 馬纓杜鵑、露珠杜鵑、銹葉杜鵑、水紅杜鵑、繁花杜鵑、美麗杜鵑、紫花杜鵑...奼紫嫣紅、爭香奪艷,方圓250平方公里的這一片土地上宛如一個天造神設的具大花盆,點綴著群山起伏的貴州高原,也孕育了一方純潔的民風民情。 錦銹花海百里杜鵑位於黔西縣境內的金坡、石板、新舊、紙廠四個鄉與大方縣的大橋、普底兩個鄉。在延綿50餘公里寬1.2-5.3公里的丘陵地帶匯集了近20多種大小不等,色彩芳香各異的杜鵑花;每年3、4月份是盛花期,滿山遍野綠花似雪球;有彩紅、淡紅、桃紅、紫紅、淡紫、彩黃、淡黃、雪白、乳白等顏色,色彩斑爛,熱情似火。一片花的海洋,泛起大地燦爛的微笑。 走進花的世界,你便步入了大自然的夢里。百里杜鵑,還你一個溫情的春夢。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西北部畢節地區大方、黔西兩縣交界處,西起大方百納鄉、普底鄉,經黔西金坡、仁和鄉,東至大方黃泥鄉,寬1—5公里,長50餘公里,百里杜鵑由此而得民。景區呈馬蹄形分布於黔西金坡、仁和、紅林、大方百納、普底、大水、沙場等地,距貴陽155公里,距黔西縣城30公里,大方縣城48公里,距畢節147公里,距織金洞170公里,距東方電站和將來修建的洪家渡水庫庫區峽谷風光30公里,國道326線通過景區,風景區有公路可通過黔西、大方、織金、貴陽、金沙、納雍、水城、畢節、四川納溪等地,只線公路可通過達景區主要景點。 研究質料表明,世界上同一緯度上,這片杜鵑林面積大,景觀迷人,被譽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園」。景區杜鵑有23個品種,佔世界五個亞屬中的四個,每到3—5月花期時節,紅、白、黃、紫等各色花朵,鋪山蓋嶺,爭奇斗艷,千姿百態、燦若雲霞。風景不僅有絢麗多彩的杜鵑花,還有岩溶山泉、飛瀑及民族風情相映襯.景區南側為1700—1800米高的岩溶、山峰所包圍。其中岩洞甚多,河谷縱橫,河流時伏時露。變化萬千。西北為九龍山,山澗交錯,晨昏雲霧沉聚溪洞,似游龍江聚。風景區內居住的彝族、苗族的插花節,跳花坡正是杜鵑爭艷時,盛裝花樹相輝映,人面杜鵑相映紅。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面積106.66平方公里,分為大方、黔西兩個片區,普底、百納、大水、嘎木、金坡、仁和、紅林7個景區,有40多個景點,20餘個最佳景點。 普底景區距大方縣城40公里,主要景點有黃坪十年杜鵑、醉九牛、數花峰、喻家寨。此景點區是百里杜鵑的代表和精華,杜鵑花種類繁多,色彩豐富,花色多變,樹干蒼勁虯曲,可觀賞純白、銀粉、水紅、大紅、乳紅、鵝黃、桔紅、淡紅、淡紫、紫色的杜鵑花。紅二六軍團曾在此打過著名的黃家壩阻擊戰,景區建有紅軍長征烈士紀念碑。 百納景區距大方縣城50公里,主要景點有九龍山、白鶴、化育、撮壩溫泉等。九龍山是黔西北名山之一,海拔2120米,山上泉水很多,並有吊水岩飛瀑,當地還有九龍相會的傳說。山上多高山杜鵑,並有景色壯麗的原始森林,附近有九條河流,更使九龍山獨具神秘色彩。白鶴、化育景點的大白杜鵑呈原生態狀、滿山白雪、銀裝素裹,雜有幾支杜鵑,花兒朵朵,如雪上胭脂,饒有情趣。 大水景區距大方縣城55公里,主要景點有大硝洞。該景點的杜鵑花花色互混,如點點蘩星,大硝洞內石鍾乳形態奇特有味。 嘎木景區距大方縣城72公里,有花底岩嘎木等主要景點。花底岩多岩溶,有天生橋,兩邊懸崖成剪狀排開,像萬里長城逶拖而來。下面有伏流,比橋邊底100多米在橋的右下側,伏流出口處形成一個半月形的巨大岩溶景觀,深落在花山、花海之下。花底岩險要處有隻聞其聲而不見其形的地下瀑布,有「迎客松」式的千年疙瘩萬年樹——岩松,有走馬轉閣的岩長廊,嘎木有保存完好的原生馬櫻杜鵑林帶,放眼望去紅艷如火,霞展滿天,由於海拔較高,在雨雪、凌凍和冰霜的塑造下樹干、樹枝輪廓分明,線條曲折多變。造型奇美,可謂樹絕花奇。 全坡景區距黔西縣30公里,主要景點有百花坪、錦雞箐、畫眉嶺、馬櫻林。景區內山嶺起伏,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延綿不斷,一望無際,是一片花的海洋,這里的杜鵑花,樹干樹枝造型多變,花朵成千上萬,小杜鵑僅盈尺余,俏麗多姿,迎風搖曳,紅的如紅唇,鵝黃的如閉扇,銀的似粉球,淡紫的若玉盤。並可觀賞一片較集中、樹干多變、蒼勁虯曲、花朵紅艷如火的馬櫻杜鵑。 仁和景區距黔西縣城20公里,主要景點有月亮箐,對嘴岩、戈都梁子、熱水井。此景區最值得一看的是對嘴岩景點,兩塊十分奇特的岩石,聳立在路的右側。兩塊岩石前端,似鳥的嘴殼,很親近的相對著,上有紅花、綠樹、雲天和鳥鳴,下有峽谷、溪澗、深潭和水聲。過對嘴岩北行,進入月亮箐,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原生態杜鵑林,花以深紅和水色為多。 紅林景區距黔西縣城32公里,主要景點有豬槽井石頭開花,八抱山等。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目前已開發開放黔西金坡和大方普底兩個景區,修建了游覽便道,觀花台、停車場等,設置了指示標牌,游覽基礎設施已基本配套。每年4月12至16日,黔西、大方縣定期在風景區內舉辦杜鵑花節,省人民政府舉辦的「93中國杜鵑花節」,提高了風景區的知名度,每年花節,整個花區似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眾多遊人評價道:「百里杜鵑甲天下,黃坪歸來不看花」、走遍千山,景奇金坡一觀」。

Ⅲ 百里杜鵑位於哪個位置

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中部。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5'~106°04'45〃,北緯27°08'30〃~27°20'00〃。距貴陽約142公里,距遵義約150公里,距重慶約387公里。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中部,總面積約125.8平方公里。因天然原始林帶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而得名,是國家級森林公園,2013年成功晉升為5A級景區。

初步查明公園內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等41個品種,囊括了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的全部。這里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享有「地球綵帶、世界花園」之美譽。暮春3月下旬至5月各種杜鵑花競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

(3)野長城杜鵑花擴展閱讀:

生物景觀

百里杜鵑的森林植被既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性質,又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與次生性特徵。

研究資料表明,在世界同一緯度上,百里杜鵑林,面積大、景觀迷人,其分布規律與同一地質構造帶基本吻合,在這一地質構造帶之外即使在同一地區同樣氣候條件下的杜鵑林,就顯得稀疏。

所以百里杜鵑風景區杜鵑群落的分布特點有其獨有的生態特徵,為進行杜鵑種屬的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對象。

Ⅳ 有關與花的童話故事或民間傳說,記住哦,O(∩_∩)O~,故事和民間傳說都有短,最好是在100~150字內!

一隻蝴蝶想要找一個戀人。自然,他想要在群花中找到一位可愛的小戀人。因此他就把她們都看一遍。
每朵花都是安靜地、端莊地坐在梗子上,正如一個姑娘在沒有訂婚時那樣坐著。可是她們的數目非常多,選擇很不容易。蝴蝶不願意招來麻煩,因此就飛到雛菊那兒去。法國人把這種小花叫做「瑪加麗特」。他們知道,她能作出預言。她是這樣作的:情人們把她的花瓣一起一起地摘下來,每摘一起情人就問一個關於他們戀人的事情:「熱情嗎?——痛苦嗎?——非常愛我嗎?只愛一點嗎?——完全不愛嗎?」以及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問。蝴蝶也來問了;但是他不摘下花瓣,卻吻起每片花瓣來。因為他認為只有善意才能得到最好的回答。
「親愛的『瑪加麗特』雛菊!」他說,「你是一切花中最聰明的女人。你會作出預言!我請求你告訴我,我應該娶這一位呢,還是娶那一位?我到底會得到哪一位呢?如果我知道的話,就可以直接向她飛去,向她求婚。」
可是「瑪加麗特」不回答他。她很生氣,因為她還不過是一個少女,而他卻已把她稱為「女人」;這究竟有一個分別呀。他問了第二次,第三次。當他從她得不到半個字的回答的時候,就不再願意問了。他飛走了,並且立刻開始他的求婚活動。
這正是初春的時候,番紅花和雪形花正在盛開。
「她們非常好看,」蝴蝶說,「簡直是一群情竇初開的可愛的小姑娘,但是太不懂世事。」他像所有的年輕小夥子一樣,要尋找年紀較大一點的女子。
於是他就飛到秋牡丹那兒去。照他的胃口說來,這些姑娘未免苦味太濃了一點。紫羅蘭有點太熱情;鬱金香太華麗;黃水仙太平民化;菩提樹花太小,此外她們的親戚也太多;蘋果樹花看起來倒很像玫瑰,但是她們今天開了,明天就謝了——只要風一吹就落下來了。他覺得跟她們結婚是不會長久的。豌豆花最逗人愛:她有紅有白,既嫻雅,又柔嫩。她是家庭觀念很強的婦女,外表既漂亮,在廚房裡也很能幹。當他正打算向她求婚的時候,看到這花兒的近旁有一個豆莢——豆莢的尖端上掛著一朵枯萎了的花。
「這是誰?」他問。
「這是我的姐姐,」豌豆花說
「乖乖!那麼你將來也會像她一樣了。」

Ⅳ 黃山百里杜鵑花盛開,五一小長假有何出行打算

在都非常關注自己的五一假期,而且覺得五一假期是個狠難得的小假期,所以都是小心翼翼的去安排自己的假期 。黃山百里杜鵑的花盛開了,相信有很多人會慕名去那裡看花,可是我的小假期可不是要去看花的,我有另外的打算 。

希望大家的五一假期都能夠順利安全把自己完整帶出去,也要把自己安全的帶回來 。

Ⅵ 塞北有野生杜鵑花嗎

有的。(塞北是古代以長城以北地區,故名塞北。)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回約產850種。答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野生杜鵑花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東至台灣、西南達四川、雲南;湖北麻城擁有中國最大的古杜鵑花群落,在長白山區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地區等都有大量分布。

Ⅶ 精衛填海 杜鵑啼血 女媧造人之類的中國神話

誇父逐日
誇父(神話中的巨人,善奔跑,傳說是大地之神後土的孫子。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後的美稱,又寫作「甫」)與太陽賽跑。趕上(接近)了太陽,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到黃河、渭水中去喝水,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喝。到北邊去喝大湖裏的水(大澤:神話中的大湖),還沒趕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丟下他的手杖,

鯀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際,鯀盜取了天帝的息壤來堵塞洪水,違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讓祝融在羽山近郊殺死了鯀。鯀腹中生出了禹,皇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賓士洪水來安定九州。(手杖)化成了鄧林(即桃林)。

精衛填海
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部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傳說這種鳥是炎帝小女兒的化身,名叫女娃。女娃去東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程門立雪
楊時見程頤在洛陽,雖然自己已經四十歲了,但還是想學習,就去見程頤.見到的時候,他剛好在坐著打瞌睡.於是,楊時和一同前來的游醉一直站在那等.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下了一尺厚了!

Ⅷ 描寫"長城美麗景色"的句子

1、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牆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那高大的城堡,有的像奮起的勇士,傲視長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對蒼穹。我腦海里浮現的是偉大、雄渾。多麼難忘的畫面啊!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靈的膠片上感光。

2、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牆里,一定包蘊著什麼。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

3、長城建在連綿起伏的八在達嶺上,好像一條長龍,長城的城牆非常厚,也非常高,長更是不可比喻,有五萬多公里。所以它才被人們稱為萬里長城。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築一道一M厚、五M高的大牆,這道牆可環繞地球一周有餘。

4、我們來到八達嶺長城腳底,長城看上去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橫卧在八達嶺上,一望無際。有一句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日我一定要爬上長城,當一回好漢!

5、開展爬長城了。長城隨著險要的山勢,曲曲折折,活像一條有生命的巨龍。看看遠距離,雲霧給長城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宛如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潑墨畫。連綿起伏的山脈襯托著長城,顯現出一派雄偉的景色,我沉醉在這美景之中了。

6、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等一起被譽為世界的奇跡。

7、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禦建築工程。描寫長城的優美句子。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其中橫貫我國北方的長城規模更為宏大,東西相距長達一萬余里,因此,被稱之為萬里長城。它好像一條長龍,翻閱巍巍的群山,穿過茫茫的草原,跨越法瀚的沙漠,奔入蒼茫的大海。

8、登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遠望,那蜿蜒曲折的長城,像一條巨龍在飛舞,翻山越嶺,游向遠方的天邊;再看那長城的堡壘,一個連著一個,一段城牆接著一段城牆,一望無際,蒼蒼莽莽。看到這樣雄偉壯麗的景像,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綿長的長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嶺和懸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艱難是無法想像的。

9、長城可真陡啊!有些坡度只有一百三十度,要不是旁邊有欄桿,我早就像皮球一樣滾下去了,它的陡真可以和黃山的險相媲美;長城可真長啊,在連綿的山中看不到盡頭,好不容易走了四個烽火台,算起來才走了全部的萬分之一,真可謂是萬里長龍啊!

10、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11、萬里長城不僅僅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而且其中還蘊含著我們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辛勤的付出。當我們站在萬里長城的青磚上或在欣賞長城的美時,我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同樣,這一項宏偉的建築令我們後人贊嘆不已。

12、遠看,八達嶺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於群山之中。八達嶺長城以地勢復雜,敵樓眾多而著名。它的牆體平均高度為、8米,底寬、5米,頂寬、8米,可以五馬並行。

13、步上堅固的石階,周圍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崇山峻嶺、綠樹環抱,這長城宛如條長龍。

14、藍天白雲下,蜿蜒曲折的長城,就像一條長龍盤踞在崇山峻嶺之中。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15、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

Ⅸ 杜鵑聲里斜陽暮一句中的杜鵑暗含了作者秦觀怎樣的感情

詞的上闋在寫景物,「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一出語便已入哀景之中,從後句「桃園望斷無尋處」可以想到,樓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設之景,可能現實中並不存在。是由詞人內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懷,無處宣洩所生出無人問津之感。桃花一語又讓人聯想到了桃花源記一文,詩人也正是想表達出一種離世厭俗的情感。常常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後的第一反應大多數也是出世,出離。浸淫於佛道的太虛,更是如此。在其稍晚些的作品《寧浦書事》中就提到了「我豈更求榮達」之語。在《反初》中也流露出了對田園隱居生活的嚮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又將情景拉入到了悲涼之谷底,可堪孤館和一個寒字,寫盡了詞人心中的孤苦凄涼,杜鵑啼血,本就凄涼又怎堪殘陽日暮。自古日暮是歸途,詞人或許是在感嘆自己生命將暮,或許在感嘆仕途將暮。獨在異鄉,偏聽子規,子規子規,何時子歸。詩人或許又在感嘆自己離別親人,遠離家鄉的哀愁吧。在《題郴陽道中一古寺壁》中,少游哀嘆「行人到此無腸斷,問爾黃花知不知」,「北客念家渾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風」從景物之凄涼,過渡到了內心之凄涼。在《寧浦書事》「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一語中,他更加直白地流露出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感。有理由相信,詞人此時聽到子規啼夜的心情是無比惆悵的,再加上孤身一人,念及家鄉也是情理之中。

下片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連用兩則有關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分見於《荊州記》和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寄梅傳素,遠方的親友送來安慰的信息,按理應該欣喜為是,但身為貶謫之詞人,北歸無望,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凄傷哀婉的歌。每一封信來,詞人就歷經一次這個心靈掙扎的歷程,添其此恨綿綿。

故於第三句急轉,「砌成此恨無重數。」一切安慰均無濟於事。離恨猶如「恨」牆高砌,使人不勝負擔。一個「砌」字,將那無形的傷感形象化,好像還可以重重累積,終如磚石壘牆般築起一道高無重數、沉重堅實的「恨」牆。恨誰?恨什麼?身處逆境的詞人沒有明說。聯系他在《自輓詞》中所說:「一朝奇禍作,漂零至於是。」可知他的恨,與飄零有關,他的飄零與黨禍相聯。在詞史上,作為婉約派代表詞人,秦觀正是以這堵心中的「恨」牆表明他對現實的抗爭。他何嘗不欲將心中的悲憤一吐為快?但他憂讒畏譏,不能說透。於是化實為虛,作宕開之筆,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無理有情,無理而妙。好像詞人在對郴江說:郴江啊,你本來是圍繞著郴山而流的,為什麼卻要老遠地北流向瀟湘而去呢?關於這兩句的蘊意,或以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遠方去了,可是自己還得呆在這里,得不到自由。」(胡雲翼《宋詞選》)或以為詞人「反躬自問」,慨嘆身世:「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本想出來為朝廷做一番事業,正如郴江原本是繞著郴山而轉的呀,誰會想到如今竟被捲入一切政治斗爭漩渦中去呢?

Ⅹ 3男子盜挖野生杜鵑森林公安介入調查是怎麼回事

1.2016年5月9日消息,最近一段時間,涼山州會理縣龍肘山、普格縣螺髻山、海口牧場等地的野生杜鵑花相繼開放,美麗的花海吸引大批遊客前往。然而,不少地方出現盜挖杜鵑、折花拍照、燒烤野炊等不文明行為,引發網路關注。

熱點內容
梅花火車站 發布:2025-07-02 04:08:40 瀏覽:834
梅花易排盤 發布:2025-07-02 04:08:06 瀏覽:725
綠植租賃報價表大全 發布:2025-07-02 04:08:06 瀏覽:10
羊馬玫瑰園 發布:2025-07-02 04:07:24 瀏覽:489
休息花語 發布:2025-07-02 03:52:37 瀏覽:425
大型紅丁香 發布:2025-07-02 03:43:35 瀏覽:647
紅運荷花花卉 發布:2025-07-02 03:33:53 瀏覽:880
作文偷丁香 發布:2025-07-02 03:33:48 瀏覽:717
永定花藝 發布:2025-07-02 03:33:42 瀏覽:525
二胡牡丹之歌 發布:2025-07-02 03:32:10 瀏覽:479